请问七情六欲到底是哪七情,哪六欲,最好有古籍为证才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2收藏

请问七情六欲到底是哪七情,哪六欲,最好有古籍为证才好,第1张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br>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br>

  现代人似乎更喜欢笼统地提“七情六欲”,而不把七情六欲作具体的区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欲”,歌词记不太清楚了,但有几句印象很深,说什么“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断肠”,“陪你走过一段七情六欲全都品尝/爱你的苦不要你扛泪不要你挡/七情六欲打翻/笑着哭哭着笑去想你的模样 ……”具体哪七情六欲歌者虽然没有说清楚,但却把现代青年失恋后醉生梦死的心态和感觉唱得淋漓尽致、死去活来了。<br>

  说到这里,情与欲似乎已经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br>

  由此观之,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正因为如此,如何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就成了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气象万千的话题。<br>

  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br>

  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不信你去问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学艺术了,但如果你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br>

  不过科学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说法。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可以把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大类。矿物是没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但没有欲觉,只有接受而没有感受;动物有生命有欲望,而且知道“感受”。人是动物,当然具有求生存的基本欲望,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人毕竟不是禽兽,而是高等动物,是“万物之灵”,比起禽兽的欲望当然要高级得多,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能接受信息,感受信息,而且还能因授受信息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或处理,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而普通动物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艺术就是表现人的七情六欲的艺术。看一件文艺作品的精粗、雅俗与高下水平,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作品表现人的七情六欲时,究竟达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理智的何种程度或高度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

注:今人常习惯性地将性善与性恶相对,事实上,持性恶论的是荀子,年代晚于孟子,本篇是孟子与告子的争论,不涉及荀子的性恶说。

应当指出,当时的人多用比喻论证,其某些论述按照现代的逻辑标准看并不严格。

《孟子》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江山为重"

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是孟子本人自己著述的。最早持这种观点的,是东汉赵岐,他在《孟子题辞》中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后来,宋代的理学家朱熹从文章风格前后的一致性来论证《孟子》为孟轲自己写成的。他说:"观七篇笔势如熔铸而成,非缀缉可就。"(《朱子大全》)但他也不否认在著作过程中有弟子参加。清代的阎若璩也认为是孟子本人手著。第二种意见认为,是孟子死后他的门徒万章、公孙丑共同记述的。最初发表这种议论的,是唐代的韩愈和张籍。韩愈说:"轲之书,非轲自著,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之言耳。"(《昌黎文集·答张籍书》)后来,宋人苏辙、晁公武也附和这种观点,但是,他们都没有举出有力的佐证。清代的崔述也持这一观点。第三种意见认为,是孟子与万章、公孙丑师徒一起记述的,而主要作者是孟子本人。最早阐明这一观点的,是太史公司马迁。我们认为,司马迁的话是可信的。他是西汉人,他所处的时代较早,当时所见到的史料,所听到的传闻,比后人丰富而且确实,我们从时间上来考察,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孟子》一书不是孟子死后,其门徒的共同记述。孟子从62岁结束周游生活,一直到84岁去世,还有20年左右的闲居生活。他除继续讲学外,没有像孔子那样花大量的精力去搜集和整理古籍。而且《孟子》一书是写他自己和学生的言论和活动的,类似于现代人写回忆录那样,是力所能及的。所以说,孟子生前与学生万章、公孙丑一起完成《孟子》一书的理由,是可以成立的。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一带)人。孟子生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的说法,较为合理。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起了进步推动作用的。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有好的影响。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阿谀奉承,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他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任何权威的主张。他的"井田制"理想,为后来进步思想家作为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依据。他的仁战思想,启发人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孟子从30岁到44岁这段时间,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便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他先后到了齐、宋、滕、魏、鲁等国。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各国诸侯互相兼并的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只讲争霸争利,怎么会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呢?孟子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之后,"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

司马迁说"作《孟子》七篇",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说:"《孟子》十一篇"。那么,《孟子》到底是几篇呢?东汉赵岐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便给十一篇分列真伪,他在《孟子题辞》中认为,十一篇中的《性善辩》、《文说》、《孝经》和《为政》,这四篇《外书》是赝品,因而不给它作注解。《孟子》的七篇是《梁惠王》上下篇,《公孙丑》上下篇,《滕文公》上下篇,《离娄》上下篇,《万章》上下篇,《告子》上下篇,《尽心》上下篇。《孟子》一书的篇名和《论语》一样,不过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并没有别的意义。本来《孟子》七篇并没有分上下两篇,到东汉赵岐所著《孟子章句》,才把七篇各分为上下两卷,后来加以沿用。

《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它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全书35000字,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儒家经典。《孟子》一书是"拟圣而作",它既吸收《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汉文帝时把《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官,叫"传记博士";《孟子》被视为辅翼经书的传记。两汉时,《孟子》已和《论语》并列。到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易》、《书》、《诗》、《议礼》、《周礼》、《礼记》、《公羊》、《谷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太宗又加以翻刻,这是《孟子》被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理学家朱熹在《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认为是曾子和子思的作品,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

后世研究和注释《孟子》的著作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三部书,即赵岐的《孟子章句》,朱熙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以上三部书各有特色,都是研究《孟子》一书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优秀散文。孟子为人耿直豪爽、泼辣大胆,这一性格在《孟子》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例如,他教导学生说: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他见了梁襄王之后,对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梁惠王上》)以上这些语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所以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人公孟子的形象,这是《孟子》散文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形象性的极其重要手段。孟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孟子》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明白晓畅,深入浅出。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的一段话: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精炼准确是《孟子》语言的另一特色。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不要好战时,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

这好像是一幅画卷,把2000多年前社会阶级对立的情景再现于我们眼前。《孟子》还特别注意细节的精工镂刻。有一次,孟子和齐宣王谈论管理国家时,他问齐宣王:"假如一个国家的政治搞不好,做国君的该怎么办呢?"宣王被逼得无话可说,《孟子》一书对这种窘境,只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个字,既不写脸色,也不记言语,只用了一个"顾"字,真是画龙点睛。这一描绘,把宣王理屈词穷,只好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的心理活动,暴露无遗。

孟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他的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书,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孟子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同样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份遗产。

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是我们自初中时起,就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必学古文,它们均是出自 《孟子》 。

对于孟子其人,我们大多的认知是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学派,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被后人尊称为 “亚圣” 。

而我们了解孟子及其思想观点主要是通过《孟子》这本著作,自从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之后,《孟子》一书就成了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更是被作为古代文人科考的必考教材。

从古至今,解读《孟子》的文章、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我们也多是通过这些书籍的帮助,来理解、记忆《孟子》的经典文字,学习孟子的儒家思想的。

而在距今约2500年前,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一个真实的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孟子又是如何展示他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呢?

贝冢茂树先生1985年所著作的 《孟子读本》 ,以全新的视角,用广博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在解读《孟子》经典篇章的同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孟子。

日本东洋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专家、京都大学教授贝冢茂树家学渊源极深,父亲是日本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弟弟汤川秀树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贝冢茂树自小跟随祖父习读四书、五经,对中国古籍和历史有极深的造诣与成就。

《孟子读本》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孟子其人与思想、《孟子》这部著作。

本书 最大的亮点 就是:

不仅仅是文学层面的解读《孟子》,更是以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为开端,以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为背景,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先贤的成长与思想的形成不是孤立存在的。

同时该书挑选了《孟子》十四卷中最能集中体现孟子思想、观点以及反映孟子性格的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引领我们融入当代人的思维,用更加辩证的、客观的视角来分析孟子的思想与人格,让我们对孟子这个人及《孟子》这本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不管是从: 孟子这个人、《孟子》这本书、孟家的儒家思想 ,这三个角度中的任何一个来阐述、挖掘,我们都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如同一个人的心理、思想、人格源于家庭环境一样,一本书、一个思想也必须要考究它的时代背景,那是滋生它的土壤,是孕育它的“原生家庭”。

即便是解读一篇诗词,我们也是需要探究诗人的创作背景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婉约深致、情真意切,他的词经常被我们用来表达那种幽幽的恨,淡淡的愁,从字面上我们大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凄然的唯美:

而当我们了解到这首词是在大宋灭了南唐、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被抓到汴京做了俘虏、自己的爱妃小周后被宋太宗强行临幸并让画师画下临幸场面的背景之后,你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李煜在创作这首词诗时极度悲哀、无奈的心情,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才能真正与诗人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所以,在《孟子读本》的第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极为必要的。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落,周朝时期所建立的文化与制度日趋崩溃,最终荡然无存。在这一历史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臣子弑杀君主,儿子谋害父亲的现象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失去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这也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旧的贵族没落了(周天子分封的贵族们)。

2 有实力的人不问出身门第,凭借才能就可能得到重用。

3 旧的身体体系完全崩溃。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之中,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士”,这个阶层的人多为贵族的家臣,他们之中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为人献计献策的谋士。

在这些“士”中,出现了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庄子、荀子、张仪、许行……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希望通过建立的思想认知来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被尊为儒家学派开山鼻祖的孔子,前半生游走于列国之中,推行自己的理想,然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后半生他开始广收人才,培养弟子,希望通过弟子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他的众多弟子也确实对于传播儒家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孟子就是深受孔子及其弟子儒家思想影响的一分子。

充分了解了孟子出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个性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孟子读本》所具有的一大亮点。

从前面讲述的历史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只要有真实才学,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那个年代没有媒体,甚至连纸都没有,人们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与思想呢,这些思想家几乎都是通过游说、辩论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的。

就在离孟子故乡不远的齐国,齐宣王为了招揽天下人才,在国都临淄的稷下设立了一个专为思想家、学者辩论的场所。

正是在这里,孟子接触到了各色学者,自己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充盈,同时孟子的表达方式更是受到了自由辩论方式的影响。

《孟子》的前半部都是以一问一答,一述一驳的形式来阐述孟子的思想的,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的孟子更像是一名雄辩家,一名伟大的演讲者,他极善于使用带有比喻的类推的辩论手法,自信、笃定的宣扬他的思想与观点。

孟子说用刀杀人和木棍杀人是一样的,因为政治上的失误而使百姓丧命也是杀人,同时孟子又进一步说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景象,最终表明为政者使人民忍饥挨饿,甚至暴尸荒野,就是等同于谋杀,从而强化自己 “仁政治天下” 的政治主张。

孟子常常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逻辑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而产生了令人惊奇的效果,使自己的论点更容易被对方接纳。

在《孟子》中有很多比喻的类推法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孟子高超的雄辩之术与演讲技巧,而这一点,在很多解读《孟子》的常规注释类读本中,是很少提及的。

由于《孟子》一书主要记录的是孟子登上政治舞台以后的言论,我们对孟子的前半生知之甚少,事实上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 “孟母断椎”均是出自西汉的《列女传》,而他们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孟子》的记述,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孟子的。

孟子坚守自己的“性善论”“仁义治天下”“养浩然之气”等思想,对于自己的思想和信仰孟子是极其笃定的,这种笃定正是源于自信。

孟子说 :“我四十不动心…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正直的、高尚的,要经过很多“仁义”之事才能逐渐养成“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正是由意志来决定的。

一个人能对自己有深刻地了解与认知,并予以极度的肯定与认可,是一种极为自信的表现,而这种自信源自自己的才能与端正的品性。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一举进攻燕国,杀死燕王哙,攻陷了燕国的首都。当时孟子是齐宣王聘请的高级顾问(同时有老师的身份),齐宣王就攻打燕国以及占领燕国后如何继续占领一事向孟子请教。

孟子的对于攻打燕国一事是支持的,尽管孟子加上了一个前提:“如果燕国的人民支持的话”,但对于反对用武力取得政权治理天下,坚持用“仁义”治理天下的孟子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自相矛盾、难以理解的,以至于成为孟子一生的污点。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

孟子原本有些事情正打算去朝中见齐宣王,碰巧齐宣王派使者来告诉孟子,自己因病无法来见孟子,希望孟子能到朝廷里与自己会面。孟子在这时却谎称自己有病,去不了,因为孟子有一个宗旨——“不奉召”,即就算受到君王的召唤也不去朝廷。孟子认为君王应该有尊师重道的态度,自己作为君王的老师,理应受到尊重。

然而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想施展抱负才能,更应该珍惜每一个推广自己的机会与舞台,孟子这种拘泥于形式的作法是否是不讲变通的一种表现呢?

同时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另有一则记载:

孟子认为自己与齐宣王日生嫌隙,决定离开齐国返回故都。临行前,齐宣王予以重金挽留,孟子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钱财,于是拒绝了齐宣王的挽留。

在孟子拒绝了齐宣王之后,理应迅速离开,但孟子却在齐国国都附近又多住了三天,此事成为了齐国部分文人的笑柄。

其实,看到这里,我也是莞尔一笑的。这让我想起了谈恋爱闹分手的情侣: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提出分手,对方提出挽留,然而挽留的原因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大部分情况下,提出分手的一方是希望让对方证明对自己的爱),这时仍佯装坚强,坚持选择离开,可心里仍旧怀有深深地眷恋,企盼对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一向自信满满的孟子,心中的这份柔情无法示人,只能用“多住三天”的行为来表现,我甚至觉得孟子是不是一个外冷内热,外刚内柔的“狮子座”呢!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孟子,一个好面子的孟子,这种做法从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一心要施展抱负与理想的政治家、思想家来说,这样的作法是否过于感性了呢?

但也正因为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我们才更加感受到《孟子》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温度,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如果像上面这样,仅仅是需要一个直译的注释类的《孟子》讲解,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读者的选择是很多的。

但如果你希望能够更深刻地通过《孟子》这本书,全面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及孟子这个人,贝冢茂树先生的《孟子读本》是极为推荐的不二之选。

相信你读完整本书,不仅对儒家学派的理论思想有了新的认知上的提高,同时,你仿佛也能见到一个自信的、真实的孟子站在你的眼前,他穿越了2500年的时光在《孟子读本》中与你相会。

这里,“书”本指《尚书》,“《武成》”是《周书》的一篇,记武王伐纣事我们且不去讨论《尚书》是否算得上文学作品,因为魏晋以前文论大部分是针对广义“文章”而发的;也不必嘲笑孟子坚信“仁人无敌于天下”的天真,或是去分说其所信、所疑的是与非,我们不妨把“书”看作一般作品,来分析孟子从一个作者的创作体验出发,所提出的两条阅读原则

其一是不“尽信”的原则不尽信,就是不完全相信、不过于相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程子解释为“苟执于辞,则时或有害于义”,即如果执著于言辞表面,有时就会妨碍对作品中道理的理解其实,孟子的“不尽信”有三个层次的涵义,程子只道出了其一第一是材料的层次,对作品所记载的事实不要“尽信”“血流漂杵”的景象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很夸张的,孟子推此及彼,认识到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合事实的成分,因此他不像汉唐经学家那样圆圣人之说,但也没有采取“古史辨”派学者推翻记载、详细考辨的认真态度,而是以不“尽信”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对那些事迹不必太认真可以说,孟子的态度既不是史学的,也不是经学的,而更接近文学的,他把这些记载作为“事典”而不是“事实”

将对材料的态度扩大到整个文本,就要面对程子所说的“辞”和“义”,即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这是不“尽信”的第二层次这点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孔子的“辞达”说和魏晋六朝人对“言不尽意”的讨论孔子处于文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史学家的立场力求保持上古文学的质朴风格,因此提出“辞达而已矣”,反对雕润和藻饰;而文学自觉之后的魏晋齐梁理论家,则或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思想的表述问题,或从文学的本质特征出发自觉追求更高超的表现技巧孟子所处的战国后期恰好在二者之间:纵横家们早已抛弃了古直的传统,形成铺张扬厉的散文风格,却又未暇作出理论总结;孟子的散文颇有战国策士之风,他显然已自觉意识到技巧对于表达的辅助作用,所以在创作上背离了孔子的“辞达”原则而显示出辩才无碍的风度象同时期的庄子和纵横家一样,孟子常使用寓言和取譬夸张手法来说理,有些文字即使是尊奉他为“亚圣”的程朱一派理学家也只能注曰:“此语孟子必有所受,然不可考矣”云云,这却却恰恰犯了孟子所谓“尽信”、程子所谓“执于辞”的错误孟子不“尽信”原则的第二个层次正是要求读者不要迷恋于辞藻,把握言辞背后的思想内容,《孟子·万章上》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上升到观念意识的层次,就是要以怀疑的精神读一切书,缺乏怀疑的精神读书就失去了意义,“不如无书”儒家向有“宪章文武,祖述尧舜”的传统,以至到荀子手中发展出了“征圣”、“宗经”的文学思想;而孟子却率先垂范,对经典所记圣人之事表示怀疑,变的确是很大胆的,显然,后学对孟子这个思想的发扬远不及对荀子的继承然而孟子的怀疑并不就是反“征圣”、“宗经”在先秦儒家中,孟子代表“法先王”的一派,特别爱怀古上征,“言必称尧舜”,《孟子》一书中也有很多处是他征引“诗云”或“孔子曰”来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辩护的,从圣人的言行和经典中寻找思想依据,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征圣”、“宗经”

孟子的不“尽信”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态度:既反对“尽信”,又不说不信那么哪些可以信、哪些不该信呢孟子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主动的“取”代替了被动的“信”,提出“吾取”,也就是他的第二条阅读原则“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矣”,并未说明是哪“二三策”,但据下文及《孟子》的其他篇章,我们可以推测,一定 有关“仁人无敌于天下”的,因为孟子 标明了是“吾取”,那么这种取舍必然带有学生的孟子的主观色彩,而“仁人无敌”又正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命题孟子的“征圣”本着“吾取”的态度,不是削足适履地遵循古圣先贤的行为准则,而是断章取义,不惜曲解经典和圣人来作自己的论据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何以孟子游说当时昏聩的诸侯,甚至对其“好色”、“好货”、“好今之乐”也必上征先王,孟子上征的目的与其说是取法先王之政,不如说是阐发自己的仁政理想再深入一步说,孟子在这一章里也只是作出一个“吾取”的榜样,要求读者对包括经典在内的一切文本都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这样,同一部作品,不同思想的人,“你取”必不同于“吾取”,“孟子取”必不同于“告子取”、“庄子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古圣经典,持“取”的态度已经很大胆了,再进一步就是“作”孟子是作古的高手,虽然他讳而不言,但我们今天知道,有很多流传千载的关于上古政治的传说都是孟子“自我作古”、“英雄欺人”《孟子》一书中有相当多的虚构,只是他不象庄子以玩世的态度明确声称“寓言十九”云云,孟子的作古是认真的,他要读者也认真接受,不过这接受不是“尽信”,而是“吾取”孟子的不“尽信”和“吾取”两条阅读原则正是一个作者从创作甘苦出发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孟子》的这一章虽然常被提及,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其作为文论的思想意义批评学中对于“疑古”和“信古”的态度久有争执,大致可分为两派意见一派以为学术的价值在于“求真”,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绘古籍以精确的诠释,必须从怀疑开始清代朴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在“古史辨”派手中发扬光大,而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简直就象一部“疑古”的宣言另一派则认为学术的最终目的是“求用”,对于古人的话语只需激活而已,可以“不求甚解”这种意见在时下的议论界颇为流行,“误读”的的得到了最充分的体认孟子虽然提倡怀疑精神,但并不求真,他提出“吾取”的原则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误读”我们提到现代文论的这桩公案,并非想过分抬高孟子思想的超前性,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其实还相当朦胧,但是清代以前中国学术史上的“怀疑”和“误读”两种思想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这种认识,孟子实肇其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白话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先秦散文·孟子·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鉴赏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①,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②:“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③。”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④,捆屦⑤,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⑥,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治⑦。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⑧,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於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⑨,以铁耕乎⑩”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11)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12),有小人之事(13)。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14)。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於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15),兽蹄鸟迹之道交於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16)。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17),瀹济漯而注诸海(18),决汝汉(19),排淮泗而注之江(20),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人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21),树艺五谷(22);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忧之(23),使契为司徒(24),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25):“劳之来之(26),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27)。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28)’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29)。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於中国(30)。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31)!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32),入揖於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於场(33),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34)。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35),皓皓乎不可尚已(36)。’今也南蛮��舌之人(37),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吾闻出於幽谷迁於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於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38),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39),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40),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41),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42),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43),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①神农: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古籍中常与伏羲、燧人并称为“三皇”。相传,神农曾制作农具,教民从事农业生产,又曾尝百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多托古代圣贤以自重,当时重农学派便标榜自己奉行神农之言。许行:农家代表人物,生平不详。 ②踵:至,亲自到。 ③廛:居住之所。氓:居住效野的百姓。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得到一处居室而成为(滕国)的百姓。 ④褐:粗麻布短衣。 ⑤捆:敲打的意思。编草鞋或麻鞋时要一边编织一边敲打使之平整牢固。屦(ju音巨):草鞋。 ⑥陈良:楚国的儒士。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认为陈良就是《韩非子·显学篇》中的仲良氏之儒。 ⑦饔餮(sun音孙):熟食。饔:早餐。餮:晚餐。这里做动词用,意思是自己做饭食。 ⑧厉:病,害。 ⑨釜:金属制的锅。甑:古代做饭用的瓦器。爨(cuan音篡):烧火做饭。 ⑩铁:指铁制的农具。 (11)舍:即“什么”,相当于今日方言“啥”,意思是什么东西。一切东西之类。宫中:即家中。古时住所无论贵贱都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之处。 (12)大人:近似“君子”的含义,指有地位、有权势、有道德的人。 (13)小人:与“大人”相对而言,指劳动者、卑贱者。 (14)率:引导。路:指奔走道路,无时休息。 (15)逼:危害。 (16)敷:遍,布。 (17)九河:相传古代黄河自孟津以北,分为九条河道。据《尔雅·释水》,九河之名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 、钩盘、鬲津。 (18)瀹(yue):疏导。济:水名,出自河南济源西,东流入海。漯(ta):水名,在山东省朝城县境。 (19)决:开凿。汝:水名,在河南。汉:水名,源出陕西。 (20)排:排除阻塞。淮泗:皆为水名。淮:由河南经安徽入江苏。泗:源出山东。“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句,古今争论最多,因为据邹汉勋、肖穆等人考证,除汉水外,汝、淮、泗都不入江。不过孟子在此是申述禹治水之功,不必拘泥于字面。 (21)后稷:姓姬,名弃,相传为周朝的始祖,帝尧时为农师。(22)树艺:种植,即栽培。五谷:稻、黍、稷、麦、菽之合称。 (23)有:同“又”。 (24)契(xie):人名,姓子,相传为殷朝的祖先。 (25)放勋:尧的称号。放,是大的意思,勋,指功劳。 (26)劳之来之:劝勉,慰劳。(27)皋陶(yao):人名,相传为虞舜时的司法官。 (28)“孔子曰”诸句:可能引自《论语·泰伯》,文字上有出入。荡荡乎:广远无边的样子。名:称许,称赞。与:相干,参与。 (29)亦:作副词,只是,只不过的意思。 (30)中国:指中原地区。 (31)倍:背,背叛。 (32)治任;准备行装。治:整治,收拾。任:负担,指行李。 (33)场:指坟场、坟地。 (34)强:勉强。(3 5⑤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七、八月,实为夏历五、六月。秋阳实际上是夏天的太阳。暴:同“曝”,晒。 (36)皓皓(hao音浩):光亮洁白的样子。 (37)鴃(jue音决):伯劳鸟。��舌,指说话快而难懂,如同鸟语。 (38)膺:击退,抵御。这二句见于《诗经·鲁颂·閟宫》。 (39)市贾不贰:市场上的价格一致。贾:通“价”。 (40)五尺之童:指小孩子。古代尺短,五尺只相当于现在的三尺多。 (41)倍:一倍。蓰(xi):五倍。 (42)比:次。整齐一致的意思。 (43)巨屦:指制作粗糙的鞋。小屦:指制作精致的鞋。

今译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来到腺国,登门求见滕文公说:“我这个来自远方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能到到一处住宅,当您的百姓。”

膝文公便拨给他住宅。

他的几十个门徒,都穿着粗麻布短衣,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扛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说:“听说大王实行圣人之政,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他以前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文公确实是个贤明的君主;尽管这样,他还是没有懂得真正的道理。贤明的君主应该跟百姓一道耕种来维持生活,自己动手做饭又管理国家。如今滕国有粮仓财库,这是损害百姓来奉养自己,怎能算是贤君呢”

孟子问:“许先生一定是亲手种了庄稼然后才吃饭吗”

回答说:“是的。”

孟子问:“许先生一定是亲手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

回答说:“不是的!许先生只穿粗麻布短衣。”

孟子问:“许先生戴帽子吗”

回答说:“戴。”

孟子问:“戴什么样的帽子”

回答说:“戴白绸帽。”

孟子问:“他自己亲手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的!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

回答说:“因为会影响种庄稼。”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甑做饭,用铁器耕田吗”

回答说:“是的。”

孟子问:“是他亲手制作的吗”

回答说:“不是的。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说:“农夫用粮食换取炊具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瓦匠铁匠也用自己制作的器具来换取粮食,难道就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亲自烧窑炼铁,什么东西都从自己家中取用呢为什么要不断地和各种工匠进行交易呢许先生为什么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工作本来就不可能一面耕种一面去干啊。”

孟子说:“那么,难道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面耕种一面去干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一个人生之所需,各种工匠的产品都是必备的,如果必定要自己制造出来才用,这是驱赶天下的人疲于奔命啊。所以说,有的人操劳心思,有的人耗费力气;操劳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劳动力气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供养别人,治理人的人被别人供养。这是普天之下通行的道理。

“在尧的时代,天下还没有安宁,洪水纵横流溢,泛滥成灾,野草树木繁茂丛生,野禽猛兽滋生成群,五谷没有收成,禽兽危害人类,中原大地到处是兽蹄鸟迹。尧为此忧虑,便选拔舜来负责治理。舜派伯益掌管火政,伯益使用烈火将山野沼泽的草木烧毁,于是鸟兽都逃跑躲藏起来。大禹又疏通了九条河流,疏导济水、漯水,使它们流入大海,开掘了汝水、汉水,疏浚了淮水、泗水,使它们注入长江,从此中原地区才能够耕种灌溉,人民才有饭吃。在那个时候,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回去,即使他想种庄稼,办得到吗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百姓才能生长养育。做人有一定的规范,如果吃饱、穿暖、住得舒适而缺乏教育,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圣人又为此忧虑,便派契担任司徒,用人伦道德来教导百姓,——父子之间有血缘之亲,君臣之间有尊卑之礼,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长幼之序,朋友之间有真诚之信。尧说:‘要劝勉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照顾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所,再进一步因势利导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圣人为百姓如此担忧,自己哪里有闲暇去种庄稼呢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才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皋陶这样的人才当作自己的忧虑。至于把一百亩地耕种得不好当作自己的忧虑,那就是农夫了。把钱财分给别人叫恩惠,把为善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忠厚,替天下百姓物色到贤才叫仁爱。所以说,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天下选荐贤才却很困难。孔子说过:‘伟大啊,尧这位君主!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德行)广阔无边啊,人们不知怎样来赞美他!舜真是一位好君主啊,他的功绩无比崇高,虽然拥有天下,却好象与自己无关(并不以此为荣耀)。’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是无所用心吗只不过没有用在种庄稼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风俗来教化蛮夷,却没有听说过用蛮夷的风俗来改变中原。陈良,本来是在楚国出生的,他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到中原来学习。北方的读书人还没有能超过他的,他真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向他学习了数十年,他一死,就背叛了他。从前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守墓三年,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去,去子贡那里作揖告别,相对痛哭,都泣不成声,然后才归家。子贡又回来,在墓地盖了房子,独自又住了三年,然后才肯归家。过了些时候,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的相貌跟孔子近似,便想要象侍奉孔子一样的侍奉他,勉强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孔子的品德好比用江、汉之水洗涤过,用夏天的太阳曝晒过,光明洁白得无以复加,(谁能跟孔子相比呢)’如今许行这个说话象鸟一样怪腔怪调的南蛮之人,指责先圣前贤的学说,你竟然背叛了你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多么不同啊。我听说过(小鸟)飞出那幽暗的深谷迁往高大的树木上,却没有听说过离开高大树木而飞进幽暗山谷的。《鲁颂》中说:‘应该攻击戎狄,应该惩罚荆舒’。周公尚且要攻击荆蛮狄夷,你却要向他学习,也算是越变越坏了。”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就可以做到市场上物价一致,城市中没有人弄虚作假,即使是让儿童去买东西,也没有人欺骗他。棉布丝绸长短相同,价钱一样;麻线丝绵轻重相同,价钱一样;谷米多少相同,价钱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钱也一样。”

孟子说:“各种东西的贵贱不同,是由物品的质量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要使它们的价格整齐划一,那是扰乱天下。制作粗糙的鞋和精工细作的鞋都是一个价钱,人家难道肯干听从许先生的主张,不过是让人们纷纷伙同起来弄虚作假而已,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集评 清·赵承谟:心中有此一段妙理且不说出,先从他衣食日用、一身不能兼为者层层诘问,令无可回护躲闪,然后随机驳倒。(《孟子文评》)

清·牛运震:八问参差离奇。《管子》问篇,《战国策》中诘辩文字俱似此。写一狡猾犯人,机警问官,两下机锋如画。(《孟子论文》)

清·王介山:“此是一篇大落墨文字,汪洋浩瀚,踔厉雄奇,真是前无古后无今,后世大家能得其似者,独昌黎耳。(《孟子读法附记》)

清·吴闿生:此乃大片段文字,一气盘旋到底,淋漓恣放,最见孟子伟岸气象。自篇首至“恶得贤”乃是设案,先将原委叙明,以下便可任情排击,无所瞻徇。自“孟子曰”至“不可耕且为也”,诘难陈相,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势至迅急,却是尽力盘旋;“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一句始将主意逼出,精神毕见。……“尧之时”以下连接数大段皆难并耕之说,气势如重山复岭排迭压下,又如江潮海浪复沓并至,不可抵御;而云雷鳞介珍怪之属咸没于其中。(《孟子文法读本》)

总案 本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其主要内容是孟子对当时重农学派的批驳,反映了当时各种学派的不同主张。

许行是农家,强调绝对的自给自足,到滕国后有门徒数十人,而且原来信奉儒学的陈相见到许行后“尽弃其学而学焉。”可见这一学派在当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许行之强调绝对的自给自足,要求君主“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治”,可能是由于不满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兼并和对人民的掠夺。但是这种主张显然是不切实际,有碍于社会生产进步。

孟子在文章中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谈起,指出“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阐明商品交换、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及必要性,宣传自己的政见,并且批评陈相背弃师尊的行为。最后又批驳了许行关于一切物品同量皆同价的观点,指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产品质量不同,价格自然也应当不同;如果象许行那样硬要把它们拉平,是违背天理物情的。

在这里,孟子抓住对方观点的要害,层层深入,步步进攻,咄咄逼人,充分揭露了许行之说的荒谬,鞭辟入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