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杼是什么意思?,第1张

1、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杼。

2、薄,削薄,减削:“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杼,机之持纬者。——《说文》。今以梭为之。

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后汉书·列女传》

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战国策》

古籍释义:

《唐韵》《韵会》《正韵》直吕切《集韵》丈吕切,除上声。《说文》机之持纬者。《诗·小雅》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又《扬子·方言》杼、柚,作也。东齐土作谓之杼,木作谓之柚。

又薄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故泥不附。《注》谓削薄其践地者。

又閷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又长也。《扬子·方言》丰人杼首。

又或作芋,栗属。《庄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

眰怎么读:[dié][zhì]

一、现代释义如下:

1、眰dié(ㄉ一ㄝˊ)古同“眣”,目不正。

2、眰zhì(ㄓˋ)视。

二、古籍释义:

1、康熙字典:眰午集中目部康熙笔画:11画部外笔画:6画

2、《集韵》徒结切,音垤。目出貌。一曰目不正也。与眣同。或作。又人名。《五代史·唐本纪》卢台军将龙眰。又《集韵》敕栗切,音抶。义同。又职日切,音质。视也。与同。

眰造句:

1、眰的同音字:苵迭哋咥垤峌恎挕昳绖胅爹瓞眣耊戜眰谍喋堞幉惵畳絰

2、部首:目

3、笔顺:丨フ一一一一フ丶一丨一

4、 总笔画 11

5、眰字怎么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先查五画目字部,再查六画找到眰字和与之对应页码到该页即可; 拼序查字法先查音序d,再找音节ie,第二声中找眰字对应页码到该页即可。

6、眰恦读作zhìshàng ,意为目光所至,心之所向,皆是你。眰,单字意思是视;恦单字意思是念。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向往纯洁与否,也就造就了我们修身行为的高尚与低下,内心向往的优劣,也成就了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还有个意思就是,眰:目光所至(左边目右边至);恦:心之所向(左边心字旁右边向 )。

7、眰字取名的含义是什么:眰字取名义指可爱,稳重,财富之义;眰配什么字最好。起名眰配什么字最好眰配什么字最好男孩可配虔、席、计、第、团等字起名大气好听的。女孩眰字配什么字好听可配姬、荞、黛、谚、眉等字起名最好听。

8、与眰字搭配的最佳男孩名字:眰字起名没有名字,该字不适合或很少用来起男孩名。

郸的读音是dān。

一、释义:

(1)地名,邯郸市,现在河北省。

(2)一种姓。

二、组词释义:

1、邯郸:

释义:县名。在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平汉铁路经此。

2、邯郸记:

释义: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卢生梦中行贿中式,出将入相,一门荣华,在官场倾轧中遭贬,后复官。醒来却身在邯郸旅店中,终于大悟,出家学道。

3、邯郸斑鸠:

释义:形容待朋友,保护环境,要发自内心,不可以只图虚名。

4、邯郸学步:

释义: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5、邯郸匍匐:

释义:比喻盲目效仿以致于失去了自己原来的长处。

三、古籍解释:

《唐韵》都寒切《集韵》《韵会》多寒切,音单。邯郸,古县名。《左传·定十年》衞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注》邯郸,广平县也。《前汉·地理志》邯郸,属赵国。《注》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郸。

郸的例句:

1、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

2、秦始皇姓嬴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3、有一天,他听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于是就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4、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的一个好地方。

5、一百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舀,把液体盛出来:挹取。挹彼注兹。挹注(喻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2、拉。3、古同“抑”,抑制,谦退。4、古同“揖”,作揖。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於汲切《集韵》乙及切,𠀤音邑。《说文》抒也。《广韵》酌也。《诗·小雅》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又《大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又《唐韵》伊入切《集韵》《韵会》《正韵》一入切,𠀤音揖。义同。

        又通揖。《荀子·议兵篇》汤武之诛桀纣,拱挹指麾。

        又通抑。《後汉·光武帝纪》情存损挹,推而不居。《荀子·宥坐篇》挹而损之。《注》挹,退也。

拼音:[nāng]

部首:口

笔画顺序:

释义:囔,汉语二级字,   读作囔(nāng),是一个汉字,是山东潍坊昌乐、安丘、寿光一带常用的语气词。

古籍释义

山东潍坊昌乐;安丘;寿光一带常用的语气词

常常用在一个句子或一句话的后面,表示感叹,近似于“啊”的用法

例如:“别这样囔”(别这样啊!!)

也可用在一个句子的前面表示疑问

例如:“囔?真的?”(竟然这样?真的吗?)

或是用来表示“那样”(类似于“不用”和“甭”的用法)

例如:“囔是他没和你说”(那样是因为他没告诉你)

组词;嘟囔

皴的意思是1皮肤因风吹受冻而裂开。 2国画的技法,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为显示山石树木的纹理和阴阳面,再用淡干墨用侧笔锋画。 3〈口〉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

拼音:[cūn]

五笔:cwtc

部首:皮

笔画:12

“皴”,最初见于说文,从皮,表示与皮肤有关;从麦,表行走,表示人长时间在外行走皮肤易受冻开裂。本义是皮肤受冻坼裂。后逐渐由说文、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皴”。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七伦切,音逡。说文皮细起也。玉篇皵也。梁书·武帝纪执笔触寒,手为皴裂。

又绘法。汤垕书鉴曹弗兴善画,作人物衣纹皴绉。

又董元画山石,作麻皮皴。

又字义总略杨朴诗:数个湖皴彻骨乾。陆放翁笔记谓:不知皴为何物。湖卽诗狼跋其胡之胡,兽项下县肉也。胡皴乃牛项下垂皮,言其味薄也。

又苏轼·龙眼诗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注皴皮,指荔枝。

说文解字

皮细起也。从皮夋声。七伦切文二新附

相关组词

皴裂、皴法、冻皴、皴劈

● 钖

(鍚)

yáng ㄧㄤˊ

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物,马走动时发出声响。

盾背的装饰。

英语 frontlet

燚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读作yì。由四个火字组成,燚有两个意思,一是火貌(新华字典解释:形容火剧烈燃烧的样子),二是在人名里有平安的意思。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拼音

释义

火貌

目录

百科目录

燚简介

基本释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字形书写

输入法

音韵集成

用法搭配

相关组词

关闭

基本释义

燚  yì ㄧˋ

火貌。[2]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燚 ·康熙笔画:16 ·部外笔画:12

《五音篇海》以日切,音亦。火貌。[3]

欹的意思:1、倾斜,歪向一边。2、容貌憔悴。3、通“倚"。斜倚,斜靠。4、古同“攲”

欹qī1、古同“攲”:“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

欹yī2、倾斜不正。《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欹的百科释义

欹的组词

欹案、欹器、欹曲、欹架、欹偏、欹垂、欹危、欹倒、欹突、欹嵌、欹仄、欹床、欹仆、欹区 欹倾、攲侧、欹倾、欹嵚历落、欹嵚磊落

相关诗句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清纳兰性德《菩萨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北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北宋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相关散文:

梅之欹(qī)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明洪应明《菜根谭》

欹的例句:

1、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2、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3、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4、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6、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古籍释义

《广韵》於离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宜切,𠀤音漪。《玉篇》欹欤,叹美辞。通作猗。《诗·商颂》猗与那与。从欠,与敧别。《说文》凡口出者皆从欠,若吹、欷、歔、欧、叹之类是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