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了阿胶,黄芪,党参会很热吗?
夏天能吃阿胶吗
我们知道养生是要分节气的,不同时节要服用不同的方子,春季是提高肌肤质量的最佳季节,需要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秋天的养生原则是“养收”,润肺健脾、滋阴益气,到了冬天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这三个季节养生的养生都是适宜服用阿胶的。夏天,对身体虚弱需要进补的人,阿胶仍是进补的首选。
1、在夏天服阿胶,需要适当喝些金银花、o草木有情o菊花茶、凉茶,或吃些香蕉、猕猴桃、桑葚、梨等凉性水果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夏天食用阿胶时尽量不要放糖,一次的量比冬天少一半,成年人每天每次3一9克,早晚空腹服用利于吸收,并且尽量不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2、阿胶性甘平,夏季服用阿胶适量,一般不会引起上火。阿胶的灵魂是“养”,养血、养液、养气,所以才成为贡品、上品,才能千年不衰。古籍记载阿胶特性的时候,都是“阿胶性平”,阿胶的保健作用十分广泛,比如养心。阿胶入肝经,肝主生发,生血而养心。俗话说,春养肝,夏养心。夏天吃点阿胶对于心脏的保健与滋养还是很有必要的。
3、火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对于阳气不足人来说夏天是个好季节,而一味去火,则会形成内寒外热,下寒上热的病态体质。对身体虚弱需要进补的人,阿胶仍是进补的首先,阿胶性甘平,夏季服用阿胶适量,一般不会引起“上火”,或是与少量的金银花、菊花或凉茶等一起服用,可以达到夏季进补不上火的效果。
今天给各位分享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孩吃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太子参的功效?食用方法?适宜人群和禁忌?2、太子参的作用?3、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4、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5、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神们帮帮忙太子参的功效?食用方法?适宜人群和禁忌?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能益脾气,养胃阴。
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
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
能益气生津。
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
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食用方法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材料: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
做法:将黄芪、红枣、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给孩子喝。
功效提示:这款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
银耳太子参炖鹿肉
材料:银耳50克,太子参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汤1200克。
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银耳、太子参分别用温水涨发好,鹿肉切蚕豆丁大小汆水,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太子参、银耳、鹿肉、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鹿肉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面黄体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银耳可养阴生精,润肺健脾,对阴液亏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太子参炖田鸡
材料:田鸡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参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汤700克。
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
做法:
1田鸡宰杀斩块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参用清水泡发好,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丶姜片丶太子参丶枸杞子丶瘦肉丶田鸡,大火烧开转用小火炖3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太子参含多种氨基酸丶果酸丶淀粉丶维生素丶皂苷等成分,能消水肿丶化痰止咳,对心悸自汗丶病后体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太子参炖柴鸡
功效:滋阴补虚,温中益气。
特别适于秋冬女性进补,调养产后虚弱等。
原料:太子参8克,柴鸡250克
调料:盐、葱、姜、料酒适量
做法:
1将柴鸡切块,在沸水中焯后,将水倒掉。
2将柴鸡与太子参一起,放入葱、姜、料酒,加清水炖约2个小时,至熟透后加入盐稍煮几分钟即可。
禁忌: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适合人群:体虚或产后虚弱的女性。
希望对您有帮助。
太子参的作用?一、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主产于江苏、山东等地,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太子参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胃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
可用来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肺燥干咳以及病后体虚气阴不足等症。
1、健脾养胃
太子参虽然补气之力较弱,但能兼养阴生津,且药性平缓,属于补气药中的亲补之品。
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胃阴,可用来治疗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所引起的食少体倦,口干舌燥等不适。
2、润肺止咳
太子参能补肺气,润肺燥,可以用来治疗肺脏气阴不足,燥咳痰少等症。
3、提高免疫力
太子参中含太子参多糖,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体质。
4、止血作用
太子参具有升高失血动物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数量的作用,并且能够明显缩短出血的时间,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二、太子参的营养价值
太子参中主要含有太子参皂甙A、β-谷甾醇、棕榈酸、果糖、淀粉以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另外还含有多糖、游离糖、精氨酸、糠醇以及铜、锌、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1、太子参水煎液、多糖、醇提取物、皂苷能够挣增强免疫力。
2、太子参水提取物、75%醇提取物、多糖及皂苷等具有抗应激、抗疲劳等作用。
3、太子参多糖具有改善记忆力,延长寿命的作用。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性较润,归脾、肺经,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功效。
其与人参相近,但药力较之薄弱,以“清补”见长。
与党参相比,补气作用较弱,但生津养阴之力比党参强,有时可用它代西洋参使用。
益气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用于某些确需补益而又不宜使用人参的病证。
因此,它是堪称老少皆宜的清补药品。
太子参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的肺虚咳嗽,心悸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的心功能。
扩展资料:
太子参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太子参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
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也有人认为,因其形状小而得名。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为何太子参补脾益气属轻补?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
太子参
别名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
太子参
药材鉴定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
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显微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为3-6列木栓细胞。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韧皮射线宽。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木射线甚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呈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3-4原型。
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据《本草从新》、《纲目拾遗》、《饮片新参》等书,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
现在商品则普遍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虽有滋补功用,但其力较薄。
化学成分根含果糖、淀粉、皂甙。
含皂甙、果糖淀粉(3510%)。
又据报道,含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的30%-40%,还含有麦芽糖(maltose)等。
近年从中分得三棕榈酸甘油酯、棕榈酸、β-谷甾醇、△7-豆甾烯-β-醇、胡萝卜甙,△7-豆甾烯-3-β-D-吡喃葡萄糖甙、肌醇-3-甲醚、α-槐糖和蔗糖。
相关选方治自汗: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原生形态异叶假繁缕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
块根长纺锤形。
茎下部为紫色,近似四方形,上部近似圆形绿色的,有2列细毛,节略膨大。
叶对生,略带内质,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
先端尖,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较大,成十字形排列,边缘略呈波状。
花腋生,二型: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被柔毛;萼片4;无花瓣。
普通花1~3朵顶生,白色;花梗长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针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2齿裂;雄蕊10,花药紫色;雌蕊1,花柱3,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熟时5瓣裂。
种子扁圆形,有疣状突起。
花期4~5月。
果期5~6月。
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
分布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主产福建、江苏、山东、安徽。
其中,福建省柘荣县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
采制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睦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根细长防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
长3~10cm,直径02~06cm。
顶端有茎痕,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烫过);或类白色,粉性(生晒品)。
气微,味微甘。
化学成分含甙果糖及淀粉。
药材名太子参
英文名HeterophyllyFaalsestarwortRoot
拉丁名RadixPseudostellariae
名称考证孩儿参,童参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
药用部位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
”入肺、脾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用药忌宜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用药配伍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
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4《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种植栽培编辑本段回目录
1、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
忌连作,前茬以甘薯、蔬菜等为好,坡地以向北、向东者为宜。
一般在早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地耕翻,重施基肥,肥种以农家肥为主,且应充分腐熟。
搂细耙匀,作成12-15米宽、20厘米高的畦,畦面保持弓背形。
2、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但有性繁殖因采种难,当年产量又低,故生产上以无性繁殖为主。
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前为宜,过迟则种参因气温下降而开始萌芽,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翌年出苗。
种参应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
栽种时,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13厘米左右深的条沟,然后将种参按株距5~7厘米斜栽沟内,要求芽头朝上,离畦面6厘米,芽头位置在同一水平上,习称“上齐下不齐”。
然后按行距(沟距)15厘米再开第二条沟,并将后一条沟的土覆在前一条已排好参的沟,再行排参,依此类推。
栽完1畦,稍加镇压,并将畦面整成弓背形。
每亩用种量40~60千克。
3、田间管理
(1)防止人畜踩踏:栽后当年不出苗,要保持畦面平整,避免人畜践踏,否则易造成局部短期积水,使参根腐烂,最终导致缺苗减产,留种田越夏期间更应防止踩踏。
(2)除草、培土:2月上甸,幼苗出土时,生长缓慢,越冬杂草繁生,可用小锄浅锄1次,以后见草就拔。
同时结合整理畦沟,将畦边倒塌的上撤至畦面,或用客土培土,培土厚度以不超过2厘米为宜。
5月上旬后,植株早已封行,除了拔除大草外,可停止除草。
(3)追肥:太子参生长期短,主要以基肥为主,特别是后期,追肥不当,如多施氮肥可导致茎叶徒长,影响产量。
如幼苗瘦弱,可在4月上旬每亩施入腐熟的饼肥30一40千克,并随后浇水。
(4)排灌:太子参怕涝,雨后畦沟必须排水畅通。
在干旱少雨时,应注意浇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利于发根和植株生长。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神们帮帮忙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
别名孩儿参、童参本品入药始见于《本草从新》。
我国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以及河南、湖北等地均有种植。
每年6~7月茎叶枯萎时挖掘.晾干后卸可入药。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入脾、肺经。
功效主治生津止渴、益气补虚、健脾润肺。
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神倦乏力以及气阴两伤引起的干咳、自汗、口干、失眠等症。
现代研究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
用法用量常用量:每日10~15克。
注意事项体内有湿热者忌用。
妙方应用1.太子参汤:太子参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取汁饮用,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主治气阴不足引起的诸症2.童参麦冬饮: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甘草6克,三味放入砂锅中一同煎煮,约半小时左右即可。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主治肺虚咳嗽。
3.太子地黄饮:太子参、生地黄、白芍、生玉竹各9克,每日1剂,分2~3次水煎服。
主治病后体虚、伤津口干。
4.百合参耳汤:百合15克,太子参10克,银耳10克,白糖5竟,将至味主料洗净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熟再加入白糖即可。
佐餐後用。
5.太子参炖老鸭:太子参15克,老鸭1000克,料酒6毫升,食盐3克,葱段5克,姜片5克,胡椒粉3克,几味一同下锅,炖至熟烂即可,佐餐食用。
6.太子参烧猪肉:太子参15克,猪肉300克,料酒6毫升,食盐2克,葱和姜各3克,胡椒粉3克,肉汤100毫升,烧制。
佐餐食用。
7.太子参茶:太子参6克,麦芽6克,红茶3克,红糖15克,将前三味一起包入纱布中,纱布包与红糖放进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
8.太子参药酒:太子参30克,熟地黄和五味子各10克,当归、麦冬、仙灵脾各15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诸药捣碎后放入玻璃瓶中,密封浸泡15天即可。
每晚服用一小杯(约10~15毫升)。
关于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小孩吃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31 组成 32 功能主治 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34 各家论述 4 《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41 组成 42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43 功能主治 5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摘录 7 《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摘录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9 《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摘录 10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05 运用 106 摘录 11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14 摘录 12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21 处方 122 功能主治 1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34 摘录 14 《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41 处方 142 功能主治 1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44 摘录 15 《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51 处方 152 功能主治 1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54 摘录 16 《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61 处方 162 功能主治 1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64 摘录 17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71 处方 172 功能主治 173 摘录 18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81 处方 182 功能主治 1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84 摘录 19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91 处方 192 功能主治 19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94 摘录 20 《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01 处方 202 功能主治 20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04 摘录 21 《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11 处方 212 制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15 摘录 22 《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21 组成 222 功能主治 2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3 《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31 组成 232 功能主治 2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34 运用 24 《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41 组成 242 功能主治 2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44 运用 25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51 组成 252 功效主治 2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54 运用 26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61 组成 262 功能主治 2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7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71 组成 272 制备方法 273 功能主治 27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75 运用 28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81 组成 282 功能主治 2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84 各家论述 29 《古今医鉴》卷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91 组成 292 功能主治 3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补中益气汤 1 拼音
jiā jiǎn bǔ zhōng yì qì tāng
2 概述加减补中益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七首。
3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31 组成人参、炒白术各五钱,生黄芪、酒当归各三钱,柴胡一钱,甘草一分,陈皮、升麻各三分,茯苓一两[1]。
人参5钱,黄耆3钱(生用),柴胡1钱,甘草1分,当归3钱(酒洗),白术5钱(土炒),茯苓1两,升麻3分,陈皮3分。
32 功能主治《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妊娠浮肿[1]。
妊娠5月,脾肺气虚,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头面遍身俱肿。
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1]。
34 各家论述补中益气汤原为升提脾肺之气,血非气不生,补气即所以生血。今湿气乘脾肺之虚而相犯,未便大补其血,恐阴太盛而招阴也。只补气而助以利湿之品,则气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随之而生矣。重用茯苓一两为君,于补气之中,虽曰渗湿,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气之药,而茯苓与参术合用,实补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湿邪,即以补气血耳。
4 《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41 组成人参三钱,黄芪(蜜炙)、白术(蜜炙)、白芍药(酒炒)、当归(酒洗)、川芎(酒洗)、陈皮各一钱,柴胡七分,炙甘草、炒神曲、炒麦芽各五分[1]。
42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姜、枣,水煎服[1]。
43 功能主治《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损伤,饮食减少,气耗血枯,月经不行[1]。
5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51 处方党参3钱,口耆3钱(炙),炙升麻1钱,炙甘草1钱,归身3钱(炒),熟地3钱,乌梅3个(去骨),醋白芍3钱。
52 功能主治《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噤口痢由于阴亏血少,肝燥克脾,痢而兼呕,饮食不能入腹,服独梅汤后,呕止而痢不止者。
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枚为引。
54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6 《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61 处方潞党参5钱,炙口耆3钱,炙甘草2钱,炙升麻1钱,当归身3钱(炒),熟地黄3钱,醋白芍2钱,乌梅肉3个(去核)。
62 功能主治《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年老虚弱之人,气虚不能收摄,小便烦数,滴沥不止。
63 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7 《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71 处方党参5钱,炙耆5钱,炙草1钱,归身5钱(炒),升麻1钱(蜜炙),乌梅5个(去核)。
72 功能主治《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敛肝。主治产后血崩,新血暴注,血脱气陷者。
73 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81 组成补中益气汤加柴胡8分,升麻1钱(蜜炒),白芍2钱(酒炒),桂枝8分,酸枣仁2钱(炒),熟附8分,麻黄根8分,浮小麦3钱,倍加黄耆。
82 功能主治《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伤寒误投攻击发表之药过多,发得表虚,上气喘急,口干不食,肢体昏沉,冷汗大出,以致亡阳。
9 《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91 处方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白芍(炒)、泽泻、木香、砂仁、白豆蔻、地榆、御米壳(醋炒)3分。
92 功能主治《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腹痛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饮食,疲劳之甚,或服寒凉峻利太过者。
93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10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01 处方黄耆(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油芦,炒)1钱5分,当归(酒洗)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6分,白芍(酒炒)1钱,莲肉1钱,怀山药1钱,甘草(炙)3分半。
102 制法上锉。
103 功能主治《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虚劳发热,口干咳嗽,吐痰喘急,自汗,四肢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肚腹膨胀而肿,六脉浮数无力。
10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05 运用痰盛,加姜制半夏;嗽甚,加五味子;口渴,加麦门冬,腹胀,加厚朴(姜炒);胸痞,加枳实(麸炒);泄泻,加炒黑干姜,呕吐,加姜炒半夏;肿满,加猪苓、泽泻、木通;憎寒发热,加柴胡;元气下陷,加升麻;元气虚惫,加熟附子、肉桂。
106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11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11 处方白术1钱,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黄连2分,桑白皮2分。
112 功能主治《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四肢发热烦躁,口苦咽干,喘嗽有痰。
11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痰喘,去参,加半夏、生姜。
114 摘录《保命歌括》卷五
12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21 处方白术1钱,白芍1钱,黄耆5分,人参5分,当归7分,粟壳(醋炒)3分,甘草(炙)3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升麻3分,陈皮1钱,地榆5分,缩砂5分,泽泻5分。
122 功能主治《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下痢已久,不能起床,不食,瘦弱之甚者。
1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盏半,煎1盏,去滓温服。
124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13 《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31 处方人参3钱,黄耆(蜜炙)1钱,白术(蜜炙)1钱,白芍(酒炒)1钱,当归身(酒洗)1钱,川芎1钱,陈皮1钱,柴胡7分,白芷7分,茯苓7分,黄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生地黄7分,炙甘草5分。
132 功能主治《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崩漏经乱,经用四物汤、十灰丸、地黄汤,崩漏既止,里热已除,宜补气血者。
1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2钟,煎7分,食前服。
134 摘录《叶氏女科》
14 《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41 处方人参6克 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风15克 升麻09克
142 功能主治《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升阳。主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
1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144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15 《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51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炙)7分,柴胡7分,炙草5分,归身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陈皮1钱,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
152 功能主治《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固脾胃损伤,血枯经闭不行者。
1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更宜服前参术大补丸、乌鸡丸。以经行为度。
154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16 《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61 处方黄耆、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茯苓、熟地、破故纸、牛膝、杜仲(分量随症酌用)。
162 功能主治《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骨伤后,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腰膝疼痛。
1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64 摘录《实用正骨学》
17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71 处方黄芩2钱,柴胡3分,陈皮8分,茯苓2钱,升麻3分,枸杞1钱,川芎8分,炙甘草5分,白术1钱,归身1钱。
172 功能主治《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眼胞下坠,视物不明,目无红肿疼痛者。
173 摘录《程松崖眼科》
18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81 处方黄耆(炙)、人参、白术(炒)、陈皮、枳实、青皮、木香、麦芽(炒)、神曲(炒)、黄连(炒)、甘草。
182 功能主治《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伤食而热。
1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84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19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91 处方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葛根、制半夏、茯苓、麸炒枳壳。
192 功能主治《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产后右胁痛。
19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生姜为引。
194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20 《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01 处方人参1钱,黄耆8分,归身8分,陈皮6分,白术8分,甘草5分,泽泻6分,黄柏5分,牡丹皮6分。
202 功能主治《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潮热病。每日申西2时身发寒热,初以微寒,即作大热而躁,躁甚如狂,过此2时,平复无恙,惟小便赤黄而涩。往时一有心事,夜即梦遗,左尺脉浮中沉取之皆洪数有力,余部皆平。
20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04 摘录《易氏医案》
21 《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11 处方黄耆2钱(炒),人参4钱,白术3钱(土炒),当归1钱,白芍1钱(酒炒),陈皮7分,柴胡5分,升麻3分,黄芩(酒炒)3分,黄连(姜炒)5分,木香3分,砂仁4分,茯苓5分,甘草5分。
212 制法上锉1剂。
213 功能主治《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元气,健脾胃、养心血,平肝火,清湿热,消膨胀。
21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钟,煎至1钟,温服。人参4钱,服3剂后,每剂只用3钱,又服5剂后,只用2钱;黄耆服至30剂后,浑身不痒去之;升麻服至20剂后去之。
215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22 《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21 组成人参、黄耆、白术、当归、升麻、陈皮、青皮、乌梅、柴胡、甘草。
222 功能主治《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久疟,间13日一发,人虚不可用截法者。
2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23 《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31 组成人参1钱半(去芦),黄耆1钱半(蜜炙),白术1钱,当归1钱(酒洗),草(炙)7分,陈皮8分,升麻5分,柴胡5分,加半夏1钱2分,黄柏8分,茯神1钱2分,枣仁1钱2分,贝母1钱2分,甘枸杞1钱2分。
232 功能主治《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饮食劳力,读书刻苦,勤政伤神,饥饱失时,症类疟状,发热头疼恶寒,身强体痛,苦劳极复感风寒,则头疼如破,全似外感伤寒之症,误表伤正者。
2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钟,煎8分,食远服。或加黄柏5分。如身大热,只1服,气和微汗而愈。
234 运用夏月神短,加麦门冬、五味子;口干,加葛根;身刺痛乃少血,加当归;头痛,加川芎、蔓荆子,头顶痛,加藁本、细辛,诸头痛并用此四味;有痰加半夏、生姜;咳嗽,春加川芎、佛耳草,夏加黄芩、麦门冬、五味子,秋加黄芩、麻黄、金佛草,冬加款冬花、马兜铃;久嗽,乃肺中伏火,去参、耆;饮食不下,乃胃中有寒,或气滞,春加青皮、陈皮、木香,冬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夏加芩、连,秋加槟榔、砂仁;心下痞,加枳实、黄连、白芍药;腹胀,加枳实、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姜、桂;腹痛,加白芍药、炙甘草,有寒,加桂心,夏月加黄芩、甘草、芍药,冬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胁痛,加砂仁、柴胡、甘草、白芍药;如脐下痛,加熟地黄,不止乃是寒,加官桂;脚软,加黄柏、防己。
24 《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41 组成人参、黄耆、当归、生地、川芎、柴胡、陈皮、甘草、细辛、羌活、防风、白术。
242 功能主治《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劳力伤寒,头痛发热恶寒,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软无力,此内伤气血,外感风寒故也。
2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葱,水煎,温服。
244 运用如元气不足,加升麻少许;咳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细辛,加芍药;胸中烦热,加山栀、竹茹;干呕,加姜汁炒半夏;胸中饱闷,去生地、甘草、黄耆、白术,加枳壳、桔梗;痰盛,去防风、细辛、加瓜蒌仁、贝母;腹痛,去耆、术,加芍药、干姜。
25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51 组成黄耆3钱,党参3钱,白术2钱,陈皮2钱,升麻1钱,柴胡1钱,阿胶(冲化)2钱,焦艾2钱,甘草1钱。
252 功效主治《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安胎。主治平素体质不强,妊娠45月,忽然腰酸腹胀,或有下坠感,精神疲乏,胎动不安, 有少许出血,脉滑无力,属气虚下陷者。
2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54 运用大便溏薄,胃纳不佳,加砂仁2钱,扁豆4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6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61 组成人参2钱,黄耆(蜜炙)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麦冬1钱5分,陈皮(去白)5分,炙甘草5分,柴胡5分,白术(去芦,去皮)6分,北五味子(大颗者,研碎)9粒。
262 功能主治《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挟外感,发汗后体虚甚者。
2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好胶枣1枚,洗净同煎。
27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71 组成黄耆、人参、甘草、陈皮、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黄连、枳实、芍药。
272 制备方法上锉1剂。
273 功能主治《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劳疫,浊气上泛,清气下陷,虚痞者。
27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75 运用如便秘,加大黄;呕吐,加黄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
28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81 组成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3钱(制),升麻5分,当归3钱,柴胡5分,白芍1钱半(炒),龙骨3钱(煅),牡蛎3钱(煅),熟地5钱。
282 功能主治《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阴中挺出,脉软者。
2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284 各家论述气血大虚,元气不能收摄于下,故阴中挺出。熟地滋阴补血,人参补气扶元,黄耆补中益气,白术培土益脾,当归养血脉以荣经,白芍敛肝阴以和血,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阳清气,龙骨涩精秘气,牡蛎涩精固阴。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清阳不复下陷,而阴挺自收也。
29 《古今医鉴》卷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91 组成补中益气汤加木香、大附子、麦门冬、防风、羌活、乌药。
292 功能主治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处方 5 制法 6 功能主治 7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8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临床应用 9 各家论述 10 附注 11 摘录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干姜人参半夏丸 1 拼音
gàn jiāng rén shēn bàn xià wán
2 英文参考ZingiberisGinsengPinelliae Pi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干姜人参半夏丸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下方[1]。
4 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1]。
干姜 人参各14克 半夏28克
5 制法
上药三味为细末,生姜汁调糊为丸,梧桐子大[1]
6 功能主治治妇人妊娠呕吐不止[1]。
7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日三次[1]。
8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临床应用1妊娠呕吐:郭某,女。妊娠一个半月,泛恶呕吐黄水,不能饮水进食,头晕,大便干燥,心中烦热,口干且苦,但喜热饮,胃脘作痛,少腹胀坠,舌苔淡黄腻,根微垢,脉左细弦数,右滑数。病因痰湿中阻,胃浊不克下降。治以益气温中,化痰降浊。党参3g,干姜6g,清半夏3g,研末。早晚各服15g,加生姜汁4滴,调和徐服。
2产后呕吐:一妇人年二十许,产后胃中不和,时时吐饮食,羸瘦极,遂发大呕吐,药食不能入口。脉微细,四肢微冷,口干燥,欲冷水,余诊之,作半夏干姜人参丸料,煎为冷液,令时时饮少许;又三日,啜稀粥,胃气渐复。
3吐水:某女人,年四十余。尝有吐水之癖,经炎暑,其病益甚,食气绝粒,身体骨立,心中疼热,好冷水。余与半夏干姜人参丸料,兼服乌梅丸,呕吐顿止,心中疼热日减,方得进饮食。
9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妊娠二月之后,胚化成胎,浊气上冲,中焦不胜其逆,痰饮遂涌,呕吐不已,中寒乃起,故用干姜止寒,人参补虚,生姜、半夏治痰散逆也。
2《金匮要略浅注》:此为妊娠之呕吐不止而出其方也。半夏得人参,不惟不碍胎,且能固胎。
3《医宗金鉴》:恶阻者,谓胃中素有寒饮,恶阻其胎而妨饮食也。主之以干姜去寒,半夏止呕;恶阻之人,日日呕吐,必伤胃气,故又佐人参也。
10 附注本方改为汤剂,名“干姜人参半夏汤”(见《产科发蒙》)。
11 摘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究原方》之玉屏风散 41 组成 42 功用主治 43 方解 44 运用 45 现代适应证 451 急性肾小球肾炎 452 慢性肾炎 453 过敏性鼻炎 46 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 46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62 对免疫功能及炎症的影响 463 对细胞代谢和特异性抵抗力的影响 464 对肾炎及肾功能的影响 465 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66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47 歌诀 48 出处 5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究原方》之玉屏风散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功效主治 54 玉屏风散的用法用量 55 方解 56 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 57 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 58 各家论述 59 出处 6 《简易方》引《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方之玉屏风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 64 功能主治 65 玉屏风散的用法用量 66 方解 67 出处 7 《丹溪心法》自汗方之玉屏风散 71 组成 72 玉屏风散的用法用量 73 出处 8 《麻科活人》卷三方之玉屏风散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玉屏风散的用法用量 84 出处 9 《笔花医镜》卷三方之玉屏风散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出处 10 玉屏风散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102 药品汉语拼音 103 玉屏风散的别名 104 分类 105 剂型 106 玉屏风散的主要成份 107 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 108 玉屏风散的功能主治 109 玉屏风散的用法用量 1010 注意事项 1011 专家点评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yù píng fēng sàn
2 英文参考Jade Screen Powd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upingfeng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玉屏风散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其中《究原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防风6g、黄芪12g、白术12g,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或预防小儿及成年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肾小球肾炎易于因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以及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每因感受风邪而致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
4 《究原方》之玉屏风散该方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特别是有抗病毒作用,所以对上呼吸道感染应当有效;其免疫促进和调节作用以及对肾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应对肾小球肾炎及过敏性鼻炎有效[1]。临床实验证明:玉屏风散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呈双相调节作用,对肾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轻病变,促进病理修复[1]。其对细胞代谢、非特异性抵抗力以及消化、心血管、血流的调节作用也正是其能改变“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脉浮虚”的机理所在[1]。
41 组成
防风6g、黄芪12g、白术12g[2]
42 功用主治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2]。主治表虚自汗证[2]。症见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2]。亦治体虚腠理不固,易于感冒[2]。
43 方解玉屏风散证为卫气虚弱,不能固表所致。表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3]。治宜益气扶正,固表止汗[3]。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3]。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3]。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邪亦不易内侵[3]。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芪、术则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本方配伍特点在于: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伍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3]。其中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两者相畏而相使[3]。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3]。方名玉屏风者,即是根据其功用有似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3]。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3]。故本方功专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3]。
44 运用玉屏风散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2]。临床上以自汗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2]。
加减法:若汗出较多,可加浮小麦、煅牡蛎等以加强固表止汗之功;若兼风寒袭表,可与桂枝汤合用,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2]。
使用注意:虚人外感,邪多虚少,以及阴虚发热的盗汗,不宜使用本方[2]。
45 现代适应证[4]
玉屏风散适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因卫表不固、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因伤风感冒而反复诱发,均可加减用之。
451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感、猩红热、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诱发的免疫反应。链球菌致病抗原多认为是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导致免疫反应后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致病,或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与循环中的特异抗体相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和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压迫毛细血管襻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肾间质水肿。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一过性氮质血症。
452 慢性肾炎慢性肾炎仅少数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起病原因多为免疫介导的炎症,其中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占重要作用。首先是免疫反应,某些外源性抗原或内源性抗原可 机体产生抗体,在血循环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被肾小球捕捉并激活炎症介质导致肾炎产生;多个抗原、抗体分子形成网络状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和(或)肾小球系膜清除功能降低及补体成分或功能缺陷等原因使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发病;血循环中的游离抗体与肾小球固有抗原或已种植的肾小球的外源性抗原相结合,在肾小球的局部形成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并导致肾炎。若原位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不能被机体清除或机体针对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中免疫球蛋白产生自身抗体则导致病变并持续和进展,同时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的肾炎发病机制中也有重要作用。其次,免疫反应需引起炎症反应才能导致肾小球损伤,炎症反应中炎症细胞可产生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又可趋化、激活炎症细胞,各种炎症介质间又相互促进或制约,形成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关系,造成肾小球炎症病变。主要炎症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主要炎症介质包括补体、凝血纤溶因子、血管活性胺、白细胞三烯、激肽,近年又发现许多新的炎症介质,如活性氧等自由基、活性氮、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类、血管活性胺、细胞黏附因子等。
453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与遗传和环境密切相关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当特异型个体吸入变应原后,鼻黏膜局部CD4+T淋巴细胞受细胞因子IL4的 ,分化成为TH2细胞,释放TH2类细胞因子,后者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使多种淋巴细胞向鼻黏膜局部迁移、黏附、定位。变应原 机体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在鼻黏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堿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上,此时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人鼻腔时,变应原便与肥大细胞、嗜堿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桥连”,继而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胺为主的多种介质释放。这些介质引起鼻黏膜阻力血管收缩、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浸润、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感觉神经过敏性增高。这些病理变化常使鼻黏膜处于超敏状态,使某些非特异性 易于诱发过敏性鼻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
46 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5]
46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君药黄芪煎剂对志贺痢疾杆菌、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滤泡性口腔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臣药白术也有抑菌作用,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佐药防风新鲜汁对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真菌和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防风煎剂对多种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防风果实挥发油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以及金**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的君、臣、佐、使各味药对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462 对免疫功能及炎症的影响君药黄芪及其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甲和其他一些成分对免疫系统有广泛影响,以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为主。分述如下:①黄芪多糖通过抑制抑制性T细胞功能,使其他T细胞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得以增强,使T细胞分化成熟,并显著提高其活性。②黄芪能明显促进正常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黄芪煎剂可显著提高抗原结合细胞数、抗体分泌细胞数、溶血空斑数及抗体生成量。其中黄芪多糖能非常显著地促进抗体生成,拮抗泼尼松龙等免疫抑制剂对免疫功能的抑制,电镜可见在黄芪多糖作用下小鼠脾脏增重,脾脏中大量浆细胞增生且以成熟的浆细胞为主。而黄芪皂苷甲皮下注射于小鼠,可见其淋巴结内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抗体合成,胞浆内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腔中含大量的抗体蛋白,说明二者均是增强体液免疫的重要成分。③对于巨噬细胞系统黄芪水煎剂可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黄芪多糖可直接 巨噬细胞使之数量增加、吞噬功能增强;黄芪皂苷甲皮下注射于小鼠可见其淋巴结内巨噬细胞体积增大,吞噬体、溶酶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等大部分细胞器数量增多而呈激活状态。黄芪皂苷甲可促进巨噬细胞蛋白合成功能,促进溶酶体生成。④黄芪通过诱生γ干扰素能明显提高NK细胞的活性,且与干扰素合用可使NK细胞毒提高5~6倍。⑤黄芪还有干扰素诱生及诱生干扰素活性作用,能显示一定的继发性抗病毒效果。⑥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防治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数及骨髓巨核细胞数降低,明显促进外周中性粒细胞的随机运动和趋化运动。黄芪多糖注射液可使脾脏明显增重,并明显拮抗泼尼松龙等所致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结等的萎缩,显著降低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含量。臣药白术能使免疫抑制动物TH细胞数明显增加,提高TH/TS比值,增加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使IL2水平显著升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结形成率,显著增强抗体产生能力,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佐药防风煎剂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能明显提高脾脏指数,因而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明显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君药黄芪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组胺、5羟基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防风对多种类型的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463 对细胞代谢和特异性抵抗力的影响君药黄芪可通过对环核苷酸系统的调节而影响机体的广泛功能。黄芪皂苷甲能显著促进机体的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本品灌服小鼠3HTdR掺入再生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使再生肝DNA含量明显增加;黄芪多糖显著增强肝堿性RNase的抑制因子并抑制RNase活力,使RNA分解代谢降低,从而引起RNA积累,使肝脏RNA含量增加;黄芪多糖可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更新;对血糖有双相调节作用,既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还能对抗二甲双胍引起的血糖降低,使血糖维持平衡;黄芪有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并可使红细胞SOD活力显著增高,且随剂量的增大作用增强;能明显清除超氧阴离子,降低MDA及LPO含量;同时黄芪有抗多种非特异性损伤、增强生命力和抵抗力作用;黄芪可使体外培养的人胎肾细胞生长旺盛的生存时间增长,使人胎肺二倍体细胞衰老寿命从原之61代延长到88~98代。黄芪还能增强动物对低温、饥饿、辐射、减压、缺氧、氰化钾中毒等多种劣性 的耐受能力;黄芪能促进造血功能,使贫血者外周血RBC及Hb增加,增加网织RBC数及骨髓有核细胞数;黄芪增加肾上腺重量并作用于性腺而增强机体对应激的良性反应,明显延长应激衰竭期的出现,因而可显著增强肌力,有抗疲劳作用。白术可有效地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LPO及MDA含量,提高GSHPx、SOD活性,增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活力;同时白术能明显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体重增加。白术还能降低血糖,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显著增强红系造血祖细胞生成,具有促进造血作用。
464 对肾炎及肾功能的影响君药黄芪除针对肾炎免疫发病机理发挥免疫促进和调节作用外,还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于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黄芪不仅使尿蛋白减少,而且可使肾脏病变减轻;对于抗肾抗体的家兔,黄芪煎剂可改善食欲、体重及一般状况,使尿蛋白消退及肾小球荧光消失;以黄芪为主的复方制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血K+、BUN及Cr。黄芪煎剂及白术煎剂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动物白术煎剂能抑制Na+、K+、Cl的重吸收,增加其排泄,静脉给药可使尿量增加9倍,口服可增加2~3倍,作用持续6~7小时。
465 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君药黄芪通过加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对心肌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升高cAMP量,激活了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钙通道蛋白磷酸化,导致Ca2+内流增加;同时细胞内cAMP增高也促进了肌浆网释放Ca2+,导致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增强,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并通过免疫增强作用,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抑制作用;黄芪还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增强心肌细胞对损伤的耐受力,同时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黄芪还有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的作用;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对高血压病人能控制其升高幅度,对低血压及休克病人,可使其血压稍上升而保持稳定;黄芪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血小板内cAMP水解减少、含量升高,并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TXA2生成,促进PGI2生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并可使体外血栓长度缩短、血栓干湿度减轻,全血比黏度降低,血液流变性改善。臣药白术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血液有抗凝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芪还可促进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非常显著地增加,并使脾表面生成的造血集落数明显增多,脾重量有所增加;黄芪注射液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有核细胞数的明显降低,使骨髓增生活跃。该方剂的这些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面色苍白、脉浮虚”的主要机理。
466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君药黄芪通过减弱攻击因子具有减少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血清胃泌素的作用,从而具有抗溃疡作用。臣药白术水提取物及丙酮提取物对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丙酮提取物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量,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白术对肠管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当肠管受Ach影响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作用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则兴奋之,从而使胃肠运动恢复正常。佐药防风对肠道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47 歌诀玉屏组合少而精,耆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2]。
48 出处《究原方》
5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究原方》之玉屏风散 51 组成防风一两,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6]。
52 制法上药为粗末[6]。
53 功效主治《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究原方》之玉屏风散功能益气固表止汗[6]。治腠理不密,易患感冒,及气虚自汗者[6]。
具有补脾实卫;托里固表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
54 玉屏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加大枣一枚,水煎,食后热服[6]。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加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后热服。
55 方解方用黄芪为君,益气固表;臣以白术健脾,助黄芪固表实卫;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既可防黄芪、白术敛邪,又可助芪、术所补之气行遍周身肌表[6]。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散邪而不伤正[6]。实系补中有散,散中寓补之意[6]。使卫气充实,则既可抵御外邪,又可保护津液[6]。
56 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实验研究:本方对机体免疫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6]。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上海免疫学杂志》(1983;2:82)在溶血空斑试验(简称PFC)中,玉屏风散能使SRBC致敏小鼠脾脏PFC基础水平偏低的增高,偏高的降低,而呈双向调节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4:229):玉屏风散在对兔用Vassali氏改良法造成的实验性肾炎模型时,对肾炎的病理修复有明显作用,服药组病理好转率达8333%,而对照组为3333%,服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病理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肾功能方面内生肌酐清除率回升较快。玉屏风散在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能使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低于正常或高于正常的CH50、C3、RFC、IgG、IgA、IgM恢复正常。其治疗机理亦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57 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1虚伤风:郭绍翁年40许,经营米业,劳顿实甚,癸酉秋,患伤风咳嗽,就诊于余,脉浮部虚大,寸口涩小,自汗淋沥。余曰:伤风症也,但脉象极虚,寸口脉应大反小,是内伤而微有外感,若服发散之药,汗必漏而不止,虚阳浮越矣,法宜补益,玉屏风散,2剂而瘳。
2卫阳不固,反复感冒:刘某某,女,44岁,医务人员。患者经常感冒,每月12次,动则气促易汗,神疲易倦,面色苍白,食欲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免疫球蛋白检查:IgG60mg%,IgA245mg%,IgM140mg%。证属卫阳不固,腠理虚疏,感受风寒,方取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耆15g,白术10g,防风、当归各8g,每周6剂,煎服。3个月后复查免疫球蛋白IgG1225mg%,IgA240mg%,IgM145mg%。
3术后自汗恶风:用本方加党参、当归各9g,治疗16例手术后自汗恶风患者,平均服药5剂后痊愈。
58 各家论述1《医方考》:卫气一亏,则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术、黄耆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表,故佐之以防风。东垣有言,黄耆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
2《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耆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耆,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耆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
本文2023-08-18 19:35: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