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何使古籍双赢措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何使古籍双赢措施?,第1张

依托科技手段创新传承模式,开发创意产品,激活文化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古籍善本价值的双赢。

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优秀古籍善本的传播广度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领会其文化内涵、认同其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建的热情,真正实现优秀古籍善本价值的双赢。

1)辩证否定原理认为:①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自我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质代替旧质的质变或飞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③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和继承的否定。④辩证否定作为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实质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成果。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①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②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③否定是绝对的否定,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意义。它要求我们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继承是中医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也就不会有发展创新。但是,中医应该怎样继承?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保护就是继承?对中医古籍读得越多继承就越好?我们经常说要继承中医的精髓,哪些才是中医的精髓?大家都知道继承很重要,但有时对「怎样继承」和「继承什么」却不是很明确。所以,要继承好中医,首先就要把继承相关的问题弄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地继承。

 为什么要继承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科学的角度讲,中医的发展首先是根脉的延续,如果脱离了中医的根脉,发展得再快再好也不属于中医。所以,谈中医的发展,些许都不能离开中医的本质和特色。这是为什么要继承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关系中医的创新。中医创新一定是建立在中医的「过去」之上,过去是基础,没有过去就不存在创新。所以,创新是中医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飞跃,是由量变引发的质变。也就是说,过去也好,创新也罢,都是中医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一紧密联系的历史整体。当下对「中医原创」的理解需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原创的东西可以是中医过去没有的,但它一定是属于中医范畴之内的,即和中医有血脉联系的;和中医没有血脉联系的原创,一定不是中医的原创。 

以上说明,中医的发展和创新都是中医的延续,是中医根脉的延伸,虽然有时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血脉不断,流淌的还是中医的血液。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医发展首先要做好继承的原因所在。

 怎样继承

一定是科学地继承。科学地继承,就是要明晰哪些是精髓哪些是糟粕,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全盘继承。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有辨识理论是非和真理真假的能力。从文化的角度讲,中医以传统厚重为特征,但因为时代原因,无论是幼稚的、虚假的,还是成熟的、科学的,在中医遗产中一定都有呈现,而且是混杂一起的,这就需要继承时有所扬弃,择其善而取之。提倡全面继承,不是良莠不分地继承,而是强调从全局着眼,强调对不同优势的全部继承,这是从整个中医继承工作来说的。就个人而言,继承的能力有限,涉猎的方面有限,继承的内容自然是有取舍的。如果倾其所有精力用于继承,一是不可能,二则有失继承的意义。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为继承而继承,则徒劳无功。有人读了不少中医古籍,有的甚至能诵,但到头来无论是学术还是临床均无建树。

在强调中医继承时,常会伴随一阵「读经热」,于是有人以为中医继承就是读经典。不否认读经对中医继承的基础作用,但读经绝不是中医继承的全部。读经只是一种书本学习,侧重的是理论继承,远远代替不了临床继承,唯有临床继承才是中医继承的根本所在。读经典有益于临床,但重要的还要靠扎实的临床实践。理论著述几近等身,临床水平判若两人,这不能说是继承得好。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一强调继承,便有人呼吁要回归中医。「回归中医」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回到传统,一是回到过去。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难以实现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而且是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回到传统和过去,显然是不现实的。之所以要继承中医的一些传统,那是因为在当下它还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还有社会需求,但也只是部分,并非全部。所以,要求完全回归传统那是复古,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

 继承什么

毫无疑问,继承的一定是中医的精髓。哪些是中医的精髓?标准是什么?我们说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继承问题,但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对中医精髓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判断中医精髓的标准应该主要有两条,一是看社会需求,二是看是否代表中医的本质和特色。

以社会需求为标准,体现的是中医对当下时代的社会价值。继承什么,首先要有一个价值判断,包括对待中医经典。经典具有权威性,但并不是说经典就句句是真理。因为时代久远和历史局限性,中医经典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所以同样需要批判地继承、发展地继承。时代价值,体现的是当下和未来的需求。没有时代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了继承的必要性。社会需求,需要全面考量。中医具有文化与科学双重属性,考察既要看它的文化价值,也要看它的科学价值。文化方面,主要看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意义与价值;科学方面,主要审视它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科学价值是主要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文化的继承。同样,也不能片面强调它的文化价值,而影响对它科学价值的判断。

将「代表中医的本质和特色」作为中医精髓判断的另一标准,目的不仅在于保持中医的本色,还在于保证继承的质量。代表中医本质和特色的主要方面有中医的基本思维、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等。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核心,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产生的,具有显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和优势体现。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气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六经理论、卫气营血理论等,也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阴阳学说、气学说、五行学说,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承袭。这些既是中医的精髓,也是中医的基因,更是中医的根脉,决定着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像这样一些代表中医本质和特色的东西,才是需要认真继承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历代中医不同学派和流派学术思想的继承,因为中医的创新更多的就体现在这些不同的学术思想当中。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中医学术的繁荣,就看不到中医学术的异彩纷呈,中医发展就缺少动力。

总之,继承是个重要的问题,只有弄清楚,才知道怎么继承和继承什么。

文化古籍的通俗化解读对于文化传承利大于弊:

1、利于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通俗易懂,容易学习。

3、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可以更好地感化国人,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阅读文学古籍,也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则是靠记忆和口头传承的艺术或技能,二者往往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在阅读宋元话本的时候,就借助于听书的经验,解决了一些困惑的问题。现存的话本或详或略,或雅或俗,总的说都不会是实况录音的记录。因此有的被认为是拟话本,如鲁迅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宣和遗事》的判断。有人认为话本只是故事的代称,如日本的增田涉等学者。还有人不承认宋元话本的存在,认为都是明代人改写的小说。其实,说话人一般有底本,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北方的评书艺人,把提纲式的简本叫做“梁子”,把语录式的繁本叫做“册子”,但也不会是实况的记录。如现代评书名家刘兰芳播讲《岳飞传》的时候,每天要写上万字的稿本,但还是要加上许多临场发挥。我在参观苏州评弹博物馆的时候,注意到收藏的弹词话本,一般只有唱篇,没有表白;有的虽有表白,也很简略。也有已整理成书的,一般也不像场上说唱的那么详细生动。

当然,也有老艺人自己整理成比较详备的底本,或徒弟继续加工的繁本,那是很少见的。例如苏州评话老艺人陆耀庭和顾宏伯,都有说《三国志》的脚本,是自己编写的抄本,都把一部分脚本送给了学生王忠元。王忠元自己又整理了一个脚本。2015年5月18日,王忠元遗孀华琦把三种脚本都捐赠给了苏州评弹博物馆,成为一时佳话(何兵《留住名家珍贵史料,三部手稿展现戏痴情怀》,据《古代小说研究网》转载2015年5月20日《姑苏晚报》)。师父整理了自己的底本,最后送给了徒弟,这是曲艺界常有的事,有些话本大概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因此就有了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形成了世代累积型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到宋元时期的特定背景,文化重心逐渐下移,特别是元代一度停止科举,文人没有出路,走向民间,出现了不少书会才人。他们为艺人编写脚本,杂剧、散曲是大宗的,都见于《录鬼簿》。但编写话本的只见陆显之《好儿赵正》一例。“腹笥有文史”的朱桂英女士,讲的是“道君艮岳及秦太师事”,则是讲史家(见杨维祯《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但有无话本留传,亦未可知。现存的《宣和遗事》则是收集了许多史料的一部话本,编者掌握不少史传和诗词的资源,文化修养较深,应该说是当时的“才人”。但《宣和遗事》可能并未全部付诸场上演说。我认为这也是话本的一种类型。因此我提出了讲史平话的多样性问题,对古代作品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有些艺术性不强的本子,却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如《宣和遗事》就是。

清代的话本如《清风闸》《飞跎子传》也是艺人自己整理的,但比较简略,又没有才人帮他润色。俞樾虽然对《三侠五义》作了一点修改,但没有仔细加工,所以没能像《水浒传》那样成为杰作。

苏州评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世代累积型的话本和多种流派的唱腔。我作为苏州评弹的老听客,很关心它的保护和传承。在探讨近体诗的格律及吟诵问题时,觉得苏州评弹在雅化和格律化的过程中,曾深受近体诗的影响,特别是以马如飞为代表的《珍珠塔》和马调系统的唱腔,最能体现传统的吟诵方法。因此写了《苏州评弹与格律诗的吟诵》等文章,希望能以吟诵的方式来扩展传统诗词的传承,包括对诗词格律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希望苏州评弹的艺人,能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经验,适当借鉴传统诗词的格律,提高评弹的艺术性。反过来,吟诵家也可以借鉴曲艺家的唱腔,适当改进吟诵的音乐性。例如平起式的七言诗,如果结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在苏州评弹里一般都是在第六字上延长行腔,而在第七字时却很快收束,与其他剧种大多在末字上延长行腔迥然不同。我觉得近体诗的吟诵,也可以适当夸张第六字的长音,显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反差。最近在电视上听到上海陆锦花女士指导、培养的小学生,用苏州评弹唱腔吟唱的唐诗,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平长仄短的声调,也很好地给少年儿童传播了古典诗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诗教方式,值得重视和提倡。

“常州吟诵”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赵元任先生的吟诗方法为代表的。在目前百花齐放的吟诵流派中,我认为“常州吟诵”可以代表吴语地区及大多数方言地区的传统吟诵方法,以“平长仄短”的声调和两字节、三字尾为基本节奏,是和近体诗的格律相适应的,完全可以作为“非遗”保护并传承下去。其他流派的吟诵,是否分别列入“非遗”,还有研究讨论的必要。至于以音阶高低为艺术手段的歌唱方法则是在探讨和试验中的创新,同样可以为传统诗词的传播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