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沂孙是做什么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3收藏

杨沂孙是做什么的,第1张

杨沂孙

杨沂孙(1812或1813——1881),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工钟鼎、石鼓、篆杨沂孙、隶与邓石如颉颃。气魄不及,而丰神过之。偶刻印,亦彬雅迈伦。

中文名:杨沂孙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

出生日期:1812

逝世日期:1881

职业:清代书法家

主要成就:工篆书,融会大、小篆

代表作品:《赠少卿尊兄七言联》

人物简介

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自唐李阳冰之后,无能有继承者,孙氏以篆书著称于世,行书较罕见,但也写得很好。邓石如、杨沂孙以其独特风格的篆书方法,令人一新耳目,使这种已失去实用价值的文字以其独特的美感,在书法艺术园地中重放光彩,其功不可泯。马宗霍《_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传世书迹较多。《赠少卿尊兄七言联》,纸本墨迹,行书。七言联1则。凡上联下联正文14字,款10字,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此行书联,以颜、柳之楷为体,又取各家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造出自家的风格。由于他书法的功力深厚,字迹笔划劲利,布局法度谨严,且有疏朗开阔、遒婉俊逸的华采。这是杨氏此作的主要特点。此联中的小字落款,也十分得体,笔势流畅、洒脱,字的大小与整幅字配合得很是协调,给整个作品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人物生平

杨沂孙书名虽高,但其身后的生平资料却很少。《清史稿·邓石如传》后附有百多字的简传,后采研究评介杨沂孙者多依此。兹引录全文:“杨沂孙,字泳春,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安徽凤阳知府。父忧归,遂不出,自号濠叟。少学于李兆洛,治周秦诸子,耽书法,尤致力于篆籀。著《文字解说问伪》,欲补苴段玉裁、王筠所未备。又考上古史籀、李斯,折衷于许慎,作《在昔篇》。篆隶宗石如而多自得。尝曰:吾书篆籀颉颃邓氏,得意处或过之,分隶则不能及也。光绪七年卒,年六十九”。光绪七年即公元一八八一年。以此上推生年为嘉庆十七年(一八一二)。此外,据一些散见的信札、诗稿等材料,还可以稍作一点补充:在一封致好友元徵,请其为父亲撰写墓志铭的信中,杨沂孙谈到了他的父亲“著有《凤麓萆堂诗稿》,抒写性灵,于放翁为近。书法融化欧、赵为一。尤精小揩,至老不衰”。又谓“其遭世变,所论时事及立身制行之宜,不涉高远奇异,必归于和平中正”。从中可以了解杨沂孙少年时家庭的氛围和秉性传承。沂孙“父忧归,遂不出”,辞官而专于学术与书艺,也与父亲的秉性相近。

杨沂孙书法

杨沂孙早年求学于常州,师从著名学者李兆洛。李曾做过一任知县,辞官后主持江阴暨阳书院几二十年。学问涉猎很广,长于训诂考据,铸造过天文仪器,著作中还有地理方面的书籍。他“论学不分汉宋,以心得为主,归于致用”。魏源称其为“近代通儒”。杨沂孙从李所学,主要在于诸子和小学。道光二十三年(1843)杨沂孙中举后,,任安徽凤阳知府,后以丁父忧去官。曾经营农商,家业大约因太平天国战乱而中落。此后便经常往来于家乡常熟和安徽皖城(今潜山县)之间,以笔墨自给。常熟的赵宗德(价人)、宗建(次侯)兄弟,在城北有一处园林“半亩园”,环境十分幽美。园中有一座旧山楼,收藏古籍、书画、碑帖数万卷,是常熟文化名流经常聚会之地。杨沂孙、泗孙兄弟与赵氏兄弟交厚,是半亩园的常客。赏花饮酒之余,自然有诗作。此外,常在半亩园聚会,亦与杨氏兄弟过往密切的,如秀水(今嘉兴)杨象济、金匮《无锡》华翼纶,常熟本地则有庞钟璐、吴鸿纶等。画家杨象济字利叔,号啸溪,是杨沂孙同治元年在上海结识的旧友。书画俱古雅,尤长于画佛像。更奇的是好龟成癖,请杨沂孙颜其居曰“龟巢”,自号“老龟”。华翼纶,字赞卿,号篷秋。精鉴别,富收藏,山水画师法王原祁,著有《画说》。庞钟璐后来则仕途显达,官做到工部、刑部尚书。同治十一年八月,时在京任太仆寺卿的内阁学士翁同稣,以丁母忧回家乡常熟守制。赵次侯在半亩园安排了一次颇具规模的雅集,邀请了常熟的许多名流。沂孙、泗兄弟亦予座。席间鉴赏金石碑帖,畅论书画之艺,杨沂孙与翁同稣也相互交换了关于汉唐碑刻的看法。大约六十岁以后的数年,杨沂孙主要在皖城,以卖字为生计。此时书名已著,生活并不成问题,但却也并不愿以书迎合世好,邀宠谋利。身在异乡,一种落寞之感,心情也并不愉快。对终日卖字,如书吏般的生活,常常感到十分厌倦。每起思乡之念。家乡的朋友也希望他回去,但一者皖城已经有了一些赖以生存的基础,另外,家乡似乎也有一些家事上的烦恼,因而犹豫,最终采取了任其自然的态度:“缘至自当归,迟速任如如”。

学篆经历

杨沂孙青年时代即爱好篆书。在常州读书时还结识了好几位“毗陵前辈”。如经学家、亦是“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字皋文),惠言的弟弟张琦,长于书印的吴育(字山子)等。这几位都是乾隆时著名篆书家邓石如的热心推崇者。杨沂孙的老师李兆洛(字申耆),更与邓氏父子交往密切。张惠言曾从邓石如学篆,吴育则与邓的弟子包世臣为至交。所以,耳濡目染之间,杨沂孙早已对邓心存景仰。他有一篇《跋邓山民楹帖》,充分表达了对邓石如的推崇和心折。不但对其书法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从这一篇短文中,可以窥见杨沂孙学篆书也是自邓入手,进而形成自己的书风:“余年二十知好山民书,盖于毗陵先辈习闻诸论,又私喜习篆,故知之独早。其时吾苏无人称之者。道光丙午,山民子守之来虞,益得见其墨迹而识篆隶门径。及官新安,得山民书近八十幅,四体俱备,庚申八月之变尽失之矣。”“余初知山民,以吾邑翁竹君,后益服膺。恒思多聚山民各体书。及官新安而果如夙愿。然不久而尽失之,意常忽忽,以为大憾。私论山民书当为本朝第一,唯刘文清可颉颃。而篆隶两体刘皆无之,又在布衣,故为独绝也。”

杨沂孙书法

杨沂孙认为邓石如清代“第一”,甚至超过当时书名极高的刘墉。不过,杨沂孙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邓石如的模仿与学习。在篆书方面,他比邓的弟子和追随者们视野更为开阔,最终能脱出风靡一时的“邓派”书风,超越于同代的书家。杨沂孙篆书艺术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就,显然与其文字学研究有关。他曾用韵文写过一篇《在昔篇》,作于去世的前一年。在此文中,他概括了清代嘉、道以来金石学者的重要成就。当然,从中也表达了他自己对篆学的认识与观点::“我朝太文,硕儒蔚起。沿流溯源,参同就异。段君铿铿,首阐精谊。江、钱、严、桂,各树一帜。贯山继之,会通神旨。为许诤臣,献可谮不。既定句读,当审释例。渊乎粹乎,辩矣博矣。其时善书,张、邓并时。皋文博雅,完白宏肆。规模秦汉,周秦孔思、灵秀所钟,超徐迈李。衍其脉者,有朔山子。圣俞夫渠,攘之最似。篆德之衰,将三千岁。嘉、道之朝,诸贤竟采。”杨沂孙认为,清代文字学在其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较前代有重要拓展。他充分肯定了段玉裁、江声、钱大昕、严可均、桂馥等学者的重要贡献。对于当代的篆书家,他推服张惠言(皋文)与邓石如(完白),认为他们的篆书能与三代、秦汉的思想情感相沟通。他还对三千年来篆书衰退的原因作了探究:“秦皇蔑古,李斯献媚。小篆肇兴,籀书乃废。但尚圆匀日臻茂美。古意渐漓,真形无几。”秦始皇与李斯以小篆统一天下文字,籀书、古文因而废止。就实用文字的角度而言,小篆被规范划一后,更加圆匀整齐,就文字的实用性而言,的确是更加方便。但从书法审美角度看,其与篆籀的古意相去却更远了。那么,怎样才能超越已经“真形无几”的小篆,重新振兴篆书呢,那就必须上朔于三代鼎彝上的古文字,也就是今天所能见到的金文:“不从其朔,焉喻厥旨。维此吉金,亘古弗敝。得而玩之,商周如对。以证许书,悉其原委。”而对于《说文解字》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不晓许书,锁匙奚恃。不收金铸,椎轮奚始。”从以上《在昔篇》中所反映的观点可见,将上古文字的金文与小篆相融合,以振兴篆书,这一思想贯穿于杨沂孙一生篆学之始终。

在杨沂孙的一件手札《致宝生书》(见本卷图版)中,对于当代的文字训诂学者王筠(贯山),更是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王筠的著述,对古代文字的演变作了“追本溯源”,从而纠正了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许多错误,是许氏的“诤臣”。在推服王筠的同时,当然也表达了自己与之相同的思想:“贯山云:‘许君主精神与仓颉、籀、斯相贯通,能作《说文》。今人之精神必出许君之前,乃能与许君相贯通而可以读《说文》’。此论精辟博大,自魏晋以后无人能道之者。盖小学届此时如日中天矣。窃谓欲识仓沮制作主原,当观商周鼎彝文字。叔重所著录者,皆法李斯小篆,此乃当时之俗体。据小篆之形以论象形,亦尤据隶楷之形以言象形也。故许氏所论,亦多从俗,未尽稽古。古文在汉已不能尽辨其字,况能尽通其义乎。贯山实能据古文以纠许氏,此其所以独绝也。沂年来于小学颇有心得,间有以知许氏之从俗不足信处。惜乎不能亲炙贯山相与证辨也”。乾嘉以来金石朴学和训诂的新成就,包括贯山的“据古文以纠许氏”,使清人能够在古文字研究的领域超越汉晋,上朔于三代。而以商周鼎彝文字“探究包沮之源”的这一新视角,却从书法艺术角度启示了杨沂孙,使他看到,要想打破早已失去生命力的“玉箸”法而重新振兴篆书,也必须取上古金文的书体与篆法,对小篆加以改造,才能另辟新的蹊径。

杨沂孙的篆学及文字学著作还有:《文字说解问伪》、《完白山人传》、《石鼓赞》。《印印》四卷,系由杨沂孙篆文,弟子殷用霖执刀的印集,于光绪二年(1876)刊行。篆书《在昔篇》、《说文解字叙》、《说文部首》曾刻石,有拓本行世。另有《管子今编》、《庄子正读》以及《观濠居士集》。

艺术成就

杨沂孙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自唐李阳冰之后,无能有继承者,孙氏以篆书著称于世,行书较罕见,但也写得很好。乾、嘉时期的金石考据学者,在研究古文字的过程中,对典雅的小篆书体产生兴趣。清代早期的篆书家如王澍、孙星衍等都是金石考据家。王澍的篆书“法李斯,为一代作手”。后来被“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此外,乾隆朝的宫廷画家董邦达也“力学篆隶,,深得古法”。还有如钱坫、洪亮吉等,也都以篆书擅名。他们的作品,仍然都是所谓斯、冰的“玉箸篆”法。均匀的细线,全无变化,有如线描图案,毫无书意。偶有企图破格者,又流于形式的故意做作,稍一过份,便如道家的符书,杨法的作品就如此。总之,由于篆书已长期脱离于书法艺术发展进程之外,乾隆初期的篆书,仍然与当时的书坛,在时代上有一种格格不入之感。

杨沂孙书法

在清代篆书发展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大家是邓石如。他首先将具有书写意味的笔法引入篆书,打破了自秦李斯到唐代李阳冰的“玉箸篆”法。也可以说,真正的篆书艺术是从邓石如开始的。在浓厚的碑学氛围影响之下,邓石如吸收了秦汉以来,诸如碑额、瓦当、印玺等书体,加以融会变化,创造出一种流美、宛丽、遒劲的篆书新风格,为清代篆书开辟了全新的境地。对邓石如的篆书,康有为予以极高的评价;“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指小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或能之。完白既出后,三尺竖童仅能操笔皆能为篆。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的确,邓石如在篆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的篆书家无不受其影响。诸如吴让之、莫友芝、杨沂孙、徐三庚、赵之谦、吴大徵、吴昌硕等。二千年几成绝响的篆书,终于在晚清重振而“蔚为大国”。其中,主要活跃于咸、同年间的杨沂孙,能超越当时流行的“邓派”而独具个性,卓然成家。杨沂孙篆书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1融金文于小篆,为篆书艺术的拓展另辟蹊径。

杨沂孙于金文、石鼓下过很深的功夫,将其融于小篆,改变小篆的圆转用笔而以平直为主,将小篆的长形结体变为近于方形,一返当时流行的邓派篆书的流美婉丽,使字形更加端严。这一创造性的融合,得到许多论家的肯定与赞许。徐珂《清稗类抄》谓:“濠叟工篆书,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赞其“篆法高古,一时无双,实出邓完白之上”。谭献的《复堂日记》也说:“先生书郁乎少温,(李阳冰)足使山民(邓石如)却步”。邓石如与杨沂孙,在清代篆书的开拓与创新方面,各具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要将杨沂孙的篆书艺术成就与邓石如作此较的话,则不能离开各自的时代学术背景;在邓石如时代,大量汉碑被发现,“碑版”之学正盛,习汉魏碑成为书坛最流行的时尚书风,邓石如曾谈到他的篆法变革过程:“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改其朴、《芝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法”。其中虽然也提到了“彝器款识”;但在邓的时代,所能见到的金文并不多。他所取法者,主要还是秦汉以来的石刻篆书。晚清金石学者、篆书家吴大徵,曾谈到邓石如的篆书,他就认为:完白山人亦仅得力于汉碑额而未窥籀斯之藩。”所以,邓如的篆书虽然在体势上有了重要变化,但其篆法构成,仍然不出小篆。而较邓石如晚生了七十年的杨沂孙,所见就大不同了。进入清晚期的文字训诂、金石考证之学,均已较乾嘉时有了很大发展。一批重要青铜彝器陆续被发现,文字学经过诸如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王筠等学者的努力,也比段玉裁更为深入。对于上古三代的青铜鼎彝文字,学术界也引起更大的关注与反响。这些学术成就,都为晚清书学拓开了全新的视野。当然,篆书艺术的重新振兴更是与之密切相关。杨沂孙融金文于小篆的新书风,正所谓是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熔铸与锤炼,杨沂孙所开创的新篆书书风,在小篆的婉丽流美之中,增加了金文的端整静穆,结体也经过一番重新组合,繁简有变,奇正互用,在变化中和谐统一。例如四联屏《东坡志林·纪刘原父语》,篆书篇幅较大,即易产生视觉疲劳。而此以小篆为主,间以金文以为变化;如重复数次“有”字,至“何骄之有”忽然换用金文。又如“德”字之右半亦用金文。另一件光绪辛巳(一八八一)年的篆书八联屏《夏小正》(安徽省博物馆藏)是杨沂孙卒年的最后作品。这也是一件十分精彩的篆籀相融之作。此作以小篆篆法为主,结体作方形处理,间以金文。用中锋笔,劲健兼有枯涩,圆方并用,转折处多方,以见圭角。而通幅却没有丝毫不谐之感。

杨沂孙书法

⒉刚柔相济,方圆并用,形成醇和典雅的个性书风。

长期以来,篆书用笔方法单一,纯粹以中锋圆笔,转折处亦取圆势,故而孙过庭《书谱》说篆书“婉而通”,亦即所谓婉丽流畅之美。直至邓石如,虽然突破了“玉箸”的单一笔法,使篆书体势上有了较大变化,但却仍然延续着篆书“婉而通”这一基本审美形态。而杨沂孙取法于金文,首先,他改变小篆长形体势为方形,有些字甚至成扁方。每一字的字形,往往又多作上方下圆,外方内圆的处理,并出现明显的横折之笔。这样便增加了端严整饬,减少了小篆原来婉约流畅。马宗霍曾这样评论杨沂孙::“濠叟功力甚勤,规矩亦备,所乏者韵耳。盖韵非学所能致也”。平心而论,说杨沂孙的篆书“规矩亦备”自然是不错的,但一概谓之“乏韵”,似乎并不十分准确。杨沂孙的书风还是有变化的。如七言篆书对联“羡君精彩如秋鹗,忽惊云海戏群鸿”一联,小篆结体,线条凝练,舒卷自如,不失流畅自然之致。再如另几件大幅联屏,《节录后汉书·蔡邕传》、《诗经·小雅·斯干》,以及《夏小正》等,方圆笔并用,笔法富于变化,整幅也因此显得端稳之中有灵动,不失典雅和谐的韵致。即如另一件《苏轼诗册》那样较多用干涩笔法的作品,也别有一种金石味的古拙之致。晚年的一些作品,这种刚柔并用的笔法臻于完美,气息也更加趋于醇和。在书法艺术中,杨沂孙的最高境界是“精奇之致”而能出于“平淡”。他有一篇《跋言卓林所藏刘文清公小楷》表述了这一思想。“书家唯颜清臣、徐季海、蔡君谟、董思白有一种平平无奇,绝无可动人,而自诩能书者万不能及。益精奇之至而出之于平淡,此其所以圣也。嗣唯刘石庵相国有此境,故能继思翁而为大家。余平日持论如此”。从中可以了解杨沂孙在书法艺术方面的追求。

影响评价

自邓石如以来的“篆书大昌”,同时也形成了婉丽遒劲的“邓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当时较有影响的篆书家莫不学邓。而杨沂孙却能以篆籀融合的端庄、整饬书风开一新境。面对倾慕终生的邓石如,他终于可以对自己做出自信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吾察吾书,篆籀颉颃山民,(指邓石如)得意之处间或过之,隶不能及也。”杨沂孙的这一新书风,在“邓派”之后影响着后来的篆书家。晚清以来的近百年间诸如吴大澄、黄士陵、王福厂、邓散木等,均从杨沂孙的书风进而形成自己的面貌。清末印坛重要篆刻家黄士陵(牧甫),他的吉金文字便曾直接受到杨沂孙篆书的影响。黄牧甫于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六),也曾用篆书写过一册《夏小正》。在题记中便明确说是临自濠叟。另一位晚清篆书名家吴大徵,也是取金文而形成其个性书风,显然也与杨沂孙选择了同样的探索方向。但杨的兼容更为成熟,因此书风更加温文醇和。而吴更多侧重于金文的凝练、严谨,因而显得拘板少韵味。至于黄士陵、王福厂、邓散木等,取法金文,以篆籀体兼融、形成风格独特的篆刻,也都是来自杨沂孙篆书的启示。继邓石如以秦汉隶法重新开拓了篆书之路,杨沂孙以金文入篆,又为篆书的发展另辟一新境,以及此后的吴大澄、赵之谦、吴昌硕等篆书家辈出,追本溯源,则是金石学与碑派书风的时代审美思潮,使沉寂了千百年的篆书激发了新的生命力。

宣亦国际香港春季拍卖会 启动征集

曾经神话一般传奇的当代艺术市场,能用来描述它的词汇,估计最好的也就是“回暖”了吧。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艺术品市场回暖是已成为一个大趋势,中国书画、瓷器等传统拍卖大项都产生了不错的成交额。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试水中国市场,在第四季度中屡创过亿元高价。

在此大势利好的前提下,中国宣亦国际拍卖集团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宣亦国际”)也借机正式入驻中国市场,期间将从事艺术品顾问咨询、展览展示、拍品进出口等业务。据悉,即将启动的2014年春拍,宣亦国际也将大展拳脚,其将针对中国瓷器、书画精品、瑰丽珠宝、精致名表及名酒等等多门类展开全球征集。与此同时,宣亦国际的专家团队也会亲临大中华地区、东南亚、东亚、欧洲及北美各大城市开展巡回征集活动。

在全球华人艺术品收藏市场里,香港作为当代艺术的桥头堡,在经过了2009年到2011年短暂的市场重心向内地转移之后,目前正在回归它的主场中心地位。宣亦国际顺应市场动态,面向全球征集传世精品,据了解,此次征集包括多个艺术门类,中国书画、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砚台、文房杂件、紫砂、庭园石雕、御窑金砖、中国历代钱币、油画雕塑、名家漫画、当代名家玉雕、中国陈年名酒等都在范围之内。无独有偶,面对香港苏富比与香港佳士得在北京、上海的分别落户,据记者小道消息获悉,宣亦国际在展开2014香港春拍后也将落户中国内地。作为对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又一黑马,期待宣亦国际此次香港春拍成交额和成交率的双丰收,为今后拍卖企业进驻内地树立良好的榜样。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

  附: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碑帖名单

  国家级珍贵碑帖

  00515 萧敷及敬太妃墓志 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刻石 宋拓本 上海

  博物馆

  00516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唐)李百药撰文 欧阳询正书 唐贞观五年

  (631)刻石 宋拓本 上海图书馆

  00517 魏元丕碑 东汉光和四年(181)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18 范式碑 三国魏青龙三年(235)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19 温彦博碑 (唐)欧阳询撰文并正书 唐贞观十一年(637)刻石 宋

  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20 温彦博碑 (唐)欧阳询撰文并正书 唐贞观十一年(637)刻石 宋

  拓本 上海图书馆

  00521 皇甫诞碑 (唐)于志宁撰文 欧阳询正书 唐贞观十七年(643)

  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22 李思训碑 (唐)李邕撰文并行书 唐开元八年(720)刻石 宋拓

  本 故宫博物院

  00523 大智禅师碑 (唐)杜昱撰文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刻石 宋拓

  本 国家图书馆

  00524 李秀碑 (唐)李邕撰文并行书 郭卓然摹勒并题 □慈敏 张昂等

  镌 唐天宝元年(742)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70 华山庙碑 东汉延熹八年(165)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71 华山庙碑 东汉延熹八年(165)刻石 元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72 瘗鹤铭 (南朝梁)华阳真逸撰文 上皇山樵书 南朝梁刻石 宋拓

  本 故宫博物院

  00573 龙藏寺碑 (隋)张公礼撰文 隋开皇六年(586)刻石 元拓本 沈

  树镛跋 上海图书馆

  00574 昭仁寺碑 (唐)朱子奢撰文 唐贞观四年(630)刻石 宋拓本 北

  京大学图书馆

  00575 九成宫醴泉铭 (唐)魏徵撰文 欧阳询正书 唐贞观六年(632)

  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76 九成宫醴泉铭 (唐)魏徵撰文 欧阳询正书 唐贞观六年(632)

  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77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序 李治撰文记 (唐)

  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宋拓本 天津博物馆

  00578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序 李治撰文记 (唐)

  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宋拓本 西安碑林博物馆

  00579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序 李治撰文记 (唐)

  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南宋拓本 西安碑林博

  物馆

  00580 郎官石柱记 (唐)陈九言撰文 张旭书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

  刻石 宋拓本 王世贞跋 上海博物馆

  00581 孔子庙堂碑 (唐)虞世南撰文并书 李旦篆额 唐天宝十一年

  (752)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582 滑台新驿记 (唐)李勉撰文 李阳冰篆书 唐大历九年(774)刻

  石 宋拓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00583 神策军碑 (唐)崔铉撰文 柳公权正书 唐会昌三年(843)刻石 宋

  拓本 国家图书馆

  00584 许真人井铭 (五代)徐铉撰文并书 十国南唐刻石 宋拓本 上

  海图书馆

  00585 水头镬铭 (宋)黄庭坚撰文并书 邢肃刊 北宋元佑二年(1087)

  刻石 宋拓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

  00696 (开皇本)兰亭序 (晋)王羲之撰文并行书 隋开皇刻石 宋拓

  本 故宫博物院

  00697 争座位帖 (唐)颜真卿撰文并行书 唐广德二年(764)刻石 宋

  拓本 何绍基跋 上海图书馆

  00698 十七帖 (晋)王羲之草书 唐大历元年(766)刻石 宋拓本 上

  海图书馆

  00699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石 宋拓本 故

  宫博物院

  00700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石 宋拓本 上

  海博物馆

  00701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石 宋拓本 王

  淮等跋 上海博物馆

  存四卷(四、六至八)

  00702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石 宋拓本 上

  海图书馆

  存一卷(九)

  00703 绛帖 (宋)潘师旦摹 北宋皇佑至嘉佑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

  00704 绛帖 (宋)潘师旦摹 北宋皇佑至嘉佑刻石 宋拓本 国家图书馆

  00705 绛帖 (宋)潘师旦摹 北宋皇佑至嘉佑刻石 宋拓本 国家图书馆

  00706 大观帖 (宋)蔡京等辑 北宋大观三年(1109)刻石 宋拓本 故

  宫博物院

  存三卷(二、四、五)

  00707 大观帖 (宋)蔡京等辑 北宋大观三年(1109)刻石 宋拓本 故

  宫博物院 存五卷(二、四、六、八、十)

  00708 大观帖 (宋)蔡京等辑 北宋大观三年(1109)刻石 宋拓本 王

  世贞跋 南京大学图书馆

  存一卷(六)

  00709 汝帖十二卷 (宋)王寀辑 北宋大观三年(1109)刻石 宋拓本 故

  宫博物院

  00710 兰亭续帖上下册 北宋政和初年刻石 宋拓本 上海博物馆

  00711 慈恩寺雁塔唐贤题名帖 北宋宣和二年(1120)刻石 宋拓本 中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00712 鼎帖 (宋)张斛辑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刻石 宋拓本 上海

  图书馆

  00713 绍兴米帖 (宋)米芾书 赵构辑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刻石 南

  宋拓本 上海图书馆

  存一卷(九)

  00714 历代钟鼎款识法帖 (宋)薛尚功辑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刻

  石 宋拓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00715 西楼苏帖 (宋)苏轼书 汪应辰辑刻 南宋乾道四年(1168)刻石

  宋拓本 天津博物馆

  00716 松桂堂法帖 (南宋)米巨容刻 南宋淳熙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

  物院

  00717 甲秀堂帖 (宋)庐山陈氏辑 李氏刻 南宋淳熙刻石 宋拓本 故

  宫博物院

  00718 忠义堂帖 (唐)颜真卿撰文并书 南宋嘉定八年(1215)刻石 宋

  拓本 浙江省博物馆

  00719 群玉堂帖 (宋)向若水摹 韩侂胄刻 南宋嘉定刻石 宋拓本 故

  宫博物院

  00720 英光堂帖 (宋)米芾书 岳珂刻 南宋嘉定刻石 宋拓本 故宫博

  物院

  00721 郁孤台法帖 (宋)聂子述辑 南宋绍定元年(1228)刻石 宋拓

  本 上海图书馆

  00722 凤墅帖 (宋)曾宏父辑 张节摹勒 欧阳信明 欧阳庚等刻 南宋

  淳佑刻石 宋拓本 上海图书馆

  存十二卷

  00723 澄清堂帖 (晋)王羲之书 (宋)施宿摹勒 南宋淳佑刻石 宋拓

  本 故宫博物院

  00724 澄清堂帖 (晋)王羲之书 (宋)施宿摹勒 南宋淳佑刻石 宋拓

  本 故宫博物院

  00725 宝晋斋法帖十卷 (宋)曹之格辑 南宋咸淳五年(1269)刻石 宋

  拓本 上海图书馆

  01640 崔敬邕墓志 北魏熙平二年(517)刻石 清出土初拓本 蒋祖诒跋

  上海图书馆

  01641 曹辅墓志 (宋)杨时撰文 陈渊书 囗经篆盖 翁文模镌 南宋建

  炎二年(1128)刻石 明拓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

  01642 孔宙碑 东汉延熹七年(164)刻石 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

  154

  01643 张迁碑 东汉中平三年(186)刻石 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

  01644 赵清献公碑 (宋)苏轼撰文并书 北宋元佑四年(1089)刻石 明

  拓本 上海图书馆

  01707 集古印谱二卷 (明)顾从德辑 明隆庆钤印本 开封市图书馆

  01708 集古印谱六卷 (明)王常辑 明万历三年(1575)顾氏芸阁刻朱

  印本 泰州市图书馆

  01709 集古印谱六卷 (明)王常辑 明万历三年(1575)顾氏芸阁刻朱

  印本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01710 杨氏集古印章四卷 (明)杨元祥辑 明万历十五年(1587)钤印

  本 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

  01711 宣和集古印史八卷 (明)来行学辑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

  钤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

  01712 宣和集古印史八卷 (明)来行学辑 明万历刻朱墨套印本 湖南

  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01713 罗氏古今印薮不分卷 (明)罗龙文辑 明钤印本 安徽省博物馆

  01714 石鼓文 战国秦刻石 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

  01715 石鼓文 战国秦刻石 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

  01716 泰山刻石 传(秦)李斯篆书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刻石 明

  拓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

  01717 乙瑛碑 东汉永兴元年(153)刻石 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

  01718 伊阙佛龛碑 (唐)岑文本撰文 褚遂良正书 唐贞观十五年(641)

  刻石 明拓本 国家图书馆

  01719 天一池碑 (元)揭傒斯撰文并书 元至正七年(1347)刻石 明拓

  本 国家图书馆

  01837 乐善堂法帖 (元)赵孟頫书并绘 顾信摹勒 吴世昌 茅绍之镌

  元延佑五年(1318)刻石 明拓本 国家图书馆

  01838 真赏斋帖 (明)华夏辑 章文镌 明嘉靖元年(1522)刻石 明拓

  火前本 故宫博物院

  01841 甘氏印集四卷 (明)甘暘篆刻 明万历刻钤印本 南京图书馆

  01842 方元长印谱五卷 (明)方逢吉篆刻 朱统■辑 明万历四十八年

  (1620)钤印本 湖北省图书馆

  01843 郑弘佑印谱一卷 (明)郑基相篆刻 明崇祯六年(1633)刻钤印

  本 安徽省图书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