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方言有几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福建方言有几种?,第1张

福建方言有六种。

一、闽东方言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闽江下游流域,以福州话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旧府城福安音较有代表性。

二、闽南方言分布在唐代中期后的泉州、漳州,明朝泉州、漳州等;清朝的兴泉永道,下辖泉州府五县、兴化府莆田、仙游两县和永春州,汀漳龙道除去客家县外的漳州各县大部分和龙岩州,南北两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

三、闽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区、莆田市仙游县、泉港北部、东部、本来属于莆田县的新厝乡在1956年被从莆田县划到福清、渔溪镇西部本来属莆田县,称为苏田里,东张乡西部也本来属莆田县,称为安香里。

四、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宁府,分布在除了邵武市、光泽以外的南平大部、寿宁,全境属建溪流域,以旧府城建瓯音为代表。建溪上源和崇阳溪两支流正好把闽北方言分为东西两片口音。东片以建瓯音为代表,西片以建阳音为代表。

五、闽赣方言区就是宋代的邵武军、明清的邵武府,属于富屯溪流域和建溪上游,邵武市、光泽、建宁、泰宁、将乐,以府城邵武口音为代表。其附属的过渡片(将乐等县)原是南剑州及后来的延平府(今永安、沙县、三明部分、1970年划给三明的尤溪部分),属于建溪流域。

六、永安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今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安、沙县、三明部分、尤溪部分,沙溪贯穿其中。永安、沙县分别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福建方言

一、地缘:一水相隔的闽台两岸在远古时期同属闽台半岛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岛屿连为一体,构成广阔的大陆架平原,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台湾与福建才被一湾海峡相隔至今。

二、血缘:两岸的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其基本类型和制作技术与祖国大陆南方地区极为相似。“左镇人”、“清流人”就是跨过如今已沉降于万顷波涛中的“东山陆桥”从福建到台湾的,我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是他们的祖先。

三、文缘:福建人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建立“血缘聚落”和“同乡聚落”,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使泉州、漳州的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而且至今在台湾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布袋戏、木偶戏、东鼓戏、芗剧、闽剧等莫不来自福建。台湾同胞信奉的神只,如妈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临水娘娘等皆是福建传说中的人物。

四、商缘:商、周时期,闽、台两地的人员交流和生产技术推广就有所加强,输入台湾的青铜工具和青铜武器,提高了当地的生产能力。汉晋隋唐时期,福建与台湾之间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宋、元时代,台湾在行政上开始归属福建辖区,闽台经济交流更趋频繁,商业贸易往来日渐繁荣。明、清两朝,福建向台湾的移民经久不衰,两地的生产技术、农业品种交流及商业贸易往来急剧增长。

五、法缘:台湾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后期。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一直都是作为一个府受福建管辖,因此历史上就有了“九闽”之称。

福建境内主要有闽语和客话两种方言,其中以闽语影响最大。 闽语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次方言:(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3)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5)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其中又以闽南方言影响为最。 闽南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叫它河洛话或福佬话。它早期以泉州话为代表,现在以厦门话为代表。但泉州话的影响仍然很大,闽南早期剧种梨园戏,至今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说的闽南话;广义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全世界操闽南方言的有6000多万人,分布于省内外和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可见,闽南话是一个超地区界、超省界、超国界的一个汉语方言。按其广义闽南方言具体分布如下: 闽台片 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栗、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义、宜兰、云林、台东、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的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 潮汕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潮州、澄海、潮安、饶平、南澳、普宁、惠来、潮阳、揭阳、揭东、揭西、陆河、汕尾、陆丰、海丰等市县。早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在以汕头话为代表。使用人口1000多万人。 雷州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海南片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海口、琼山、文昌、屯昌、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东方、乐东、陆水、白沙、崖县、保宁、琼中、临高、儋县等市县。早期以文昌话为代表,现以海口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港澳片 它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万。 国外片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口至少有1000万人。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华裔说闽南话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具体统计。 此外,浙江的温州、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市,约有140万人说闽南话。江西的广饶、广丰、玉山等市县约有40万人说闽南话。广西的柳州、平南、平乐、陆川等市县,近30万人说闽南话。四川、江苏的一些地方和福建闽北的福鼎、霞浦,闽中的永安、三明、沙县等一些乡镇,也有讲闽南话的。 闽南方言的形成,是语言学专家和学者颇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家对闽南方言的形成虽有时间早晚的不同看法,但都认为主要是形成于社会的分化和人民的迁徙。据考证,汉以前,闽南这个地区跟福建其他地区一样,居住着一支闽越少数民族,中原汉人涉足此地的甚少。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闽当是“五胡乱华”之际。晋代永嘉二年(308年),由于战乱,中原动荡,为避战乱,“如闽者八族”(《三山志》)。这次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建溪、富屯溪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据《三山志》载,分置晋江郡(282年)时,才有3800余户,18万多人,永嘉之乱后,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此时,汉人已成为了福建境内居民的主体。这些汉人带来的是中州(今河南)一带的汉语,它应该是闽南方言形成的基础,反映着隋唐以前汉语的特点。中原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是唐武后时。669年,唐王朝派遣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人后来定居于闽南,并开发了漳州。他们带来的是7世纪的中州话,反映着隋唐汉语的特点。唐朝末年,中州王潮、王审知率大批兵马入闽,之后又在福建称帝。他们带来的10世纪的中州话对福建方言,包括闽南方言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唐末五代,这些多来源、多层次的语言特点,已经整合成定型的闽南方言系统。两宋之后,闽南方言陆续向广东扩展,播散到潮汕平原和雷州半岛,有的登上了海南岛。台湾与福建一水之隔,早在唐宋时漳州沿海一带就有人过海到台湾,明清两代,更有大批的人东渡台湾,尤其是郑成功率部到台湾后,更把闽南方言和闽南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台湾。显然,福建的南部是闽南方言的发源地。 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清朝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闽南方言中就可以找到有力的例证。因此,闽南方言历来为国内外语言学家所重视。

台湾不是省,台湾自古属福建。自古从战国“岛夷”,隋朝“流求” 到明朝台湾,都是属福建化外之地。明朝以前,台湾是自治区属福建,这是现代的说法。古代叫台湾化外之地属福建。什么是化外之地?化外之地就是天生天养的自治区。中国内陆也有化外之地,按他们习俗生活,不交税,不需要执行政令,不按中国礼节。但同样受到中国的保护,他们也是中国人。台湾肯定也是福建中国人。从宋朝到明朝,台湾澎湖一直都有巡捡司〔警察总署〕,从宋朝无人之岛开始发展〔当时澎湖是无人之岛〕,仅作为福建台湾澎湖巡检司的用途。就近看管台湾内陆,但属于不干扰的管辖,主要是侦察通报海盗和外界人进入福建台湾属地。明朝时,因当时海盗和日寇侵扰,福州逼于无奈直接管治台湾内陆,至今五百多年了。

1883年法国海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可是遭到越南国民的反抗,他们想信宗主中国。因此1884年法国军舰抵达福州,威胁福州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关系,几轮谈判后,法国无法迫使福州就范,法国一怒要开战了。当时闽浙总督何璟。广东省中山市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河北丰润人。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广东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人。这些大臣下死命令,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也斩。后来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国战书开战,没有通知福州水师,但通知高官张佩纶、何如璋等。可是这些高官无一人通知福州水师,置水师生命于完全不顾。开战之前这些高官全部逃逸,至令福州水师全军覆没。坑害憋死几乎全部福州水师精英〔这批水师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留洋的精英〕,此役福州水师精英全军覆没。福州马尾造船广和沿岸炮台被摧毁。福州损失惨重。这就是为什么福建台湾军务要自筹,福州没钱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福建台湾行省。行省是军务经费独立,内务仍属福建管辖。

1885年10月12日,台湾府改为福建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台湾晋升为行省,福建巡抚改为闽浙总督兼任〔兼任福建巡抚一职〕,福建恢复总督省〔福建总督省巡抚级别高于台湾巡抚〕。因福建巡抚是闽浙总督,所以福州府仍然管治浙江和台湾。历史上,福建有过多次短暂局部行省,有泉州行省,有漳州行省和台湾行省,这些局部地区因备战或打战原因,当地税收不交回省会,直接用作军费,威胁一解除马上恢复地区行政。台湾当时面对法国,日本等的威胁时间拖延比较久。但台湾不是真正的省,仅作为临时的行省。

闽南人也称为河洛人,为中原河洛南迁移民后裔。 在漳州闽南族群(河洛族群)和客家族群混居的地方,闽南人以河洛人自称跟客家人以作区别。现今闽南语和闽南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形成的。早期闽南人(河洛人)为了把自己的语言同客家人区分开来,称自己的母语为河洛语。

行走在闽南的土地上,无论在宁静的乡村或繁华的市镇,无论是绮丽堂皇的民居楼房亦或庄严肃穆的家族祠堂,门楣的匾额上,随处可见镶刻着这些醒目的大字:“西河衍派”、“太原衍派”、“清河衍派”、“陇西衍派”、”“天水堂”等等。 这些郡望都表明了姓氏的源头,追溯着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西河是林姓郡望,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清河郡是张氏郡望,在今河北东南。太原郡是王氏郡望,在今山西南部。陇西郡为李氏郡望,在今陕西。在闽南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一本族谱,如同户口本。一部部族谱,就是一部部家族南迁的血泪史。许多族谱开篇就是“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中原板荡,士族南迁”虽早已落籍千年,也早已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根”文化穿越千年,融入了闽南人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北方汉人纷纷南下寻找避乱之所,于是便有了“八姓入闽”的传说,史称:“晋永嘉二年(308年) 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南朝萧梁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江东遭到严重破坏,千里无人烟。未遭杀戮的人民被迫四处逃难,福建地近江东,自然成了避乱之所,由今浙东、浙南移入闽地的人很多。

唐初福建九龙江流域爆发了所谓“蛮獠”的“啸乱”,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派陈政统率府兵3600名入闽平乱。陈元光以鹰扬卫将军的身份,随父陈政领军入闽。初战失利,唐朝廷又令陈政的两位兄弟陈敏、陈敷再率府兵3000共58姓前来支援。 平叛后,这些府兵将士及其家属就在漳州一带定居,这是中原士民迁居入闽的第二次高潮。

唐代后期,中原战乱纷扰,军阀各据一方,民不聊生,北方士民再次南迁,形成了汉人入闽的又一次高潮,其中尤以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部入闽的数量最大。王潮、王审知原为河南光州固始县的农民,乘黄巢起义之机组织乡兵渡江南下,光启元年(885年),王氏军队进入闽西、闽南,次年八月占领泉州,景福二年(893年)入占福州,后来审知被封为闽王,建都福州。 闽王审知执政,保境安民,发展经济文化,众多北方的政客、文人、僧侣、商贾及一般贫民入闽定居。 福建闽南文化

闽南指福建南部厦漳泉三市,处于九龙江和晋江流域。永嘉之乱,是闽南族群形成的起点。闽南家家户户都有族谱,一本本族谱就是一部部南迁的血泪史。“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衣冠南渡……”。晋江流域是闽南最早开发的地区。由于对故土的思念,便把新住地的江称为晋江。中原人进驻闽南以后,便把其成熟的语言,先进的文字书写、礼仪、服饰、民间信仰、建筑风格在闽南传播。来自中原的河洛语与当地闽越族语言融合,泉州话在此时开始形成。

唐总章二年,闽南蛮獠啸乱,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固始府兵平叛。陈元光奏请设立漳州。由于此次移民是政府组织的,因此漳州的河洛人获得了绝对的优势,当地闽越族要么接受同化,在“唐化里”定居,要么遁入闽西深山。漳州的设立标志着闽南族群的形成。当地百越称这些中原移民为“唐人”,这些开漳将士也以唐人自居。随着闽南人迁移台湾和南洋,台湾和海外华人便以“唐山”代称故土,海外华人聚居区便称为唐人区。

建置漳州以后,陈元光“乃率众辟地置屯,招来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奏立行台于四境,时巡逻焉”。从这时起,“从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岛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见《云霄县志.名宦》)

陈政早年曾随唐军出征临汾、上党(今山西长治市)等郡,对当地清漳河印象颇为深刻。当他入闽后,屯兵中营西林(今云霄县境内)江边时,便借旧喻新以激励士气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遂名西林溪为“漳江”。西林傍江而立,陈元光建州时又为州治,便命州名为漳州。

陈元光子孙六代人任漳州刺史,推行中原文化。陈元光是移民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著有一部诗集----《龙湖集》。 陈元光之子陈珦创办了松洲书院,是福建首家官办书院,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官办书院。《中国教育史》一书曾称,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丽正书院”,依史料记载,芗城浦南松洲书院比丽正书院还要早十年建立。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始于郑成功。郑成功自闽南率军收复台湾,其部属约有37000人,多为泉、漳籍贯。郑成功为把台湾建成反清复明的基地,政治上励精图治,经济上实施屯垦,寓兵于农,共开拓良田千百亩,后人口渐繁,遂成部落。明郑亡后,就多成为闽南聚居的村落。明郑的屯垦,实际是闽南人对台湾的开发。郑经继位之后,采纳陈永华之策,仍然实行屯垦,开发地区有凤山北部平原、水沙莲地方(斗六至林圯埔之间)、半线地方(今彰化市附近)、竹堑地方(今新竹市)。接着开发北台,一是开拓淡水河沿岸的台北平原;二是开拓鸡笼(今基隆市)地方。后者由王锡祺召集漳、泉流民开拓。明郑开拓台湾,主要依靠原籍大陆漳、泉一带的文武官员和士卒,还有从漳、泉一带招来的人民。开拓的田园成了个人的永业,传之子孙,人口繁衍,或聚族而居,或分衍各地,于是闽南人的人口占了台湾总人口的绝对优势。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虽允许大陆人民出海贸易、捕鱼,但规定:内地欲往台者,必须取得原籍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由台湾海防同知审验后方许之。乾隆十一年(1746)始准许在台有业良民,可各回原籍接眷过台。乾隆十三年(1748)又停发搬眷来台执照。乾隆二十五年(1760)再开接眷入台之禁,移民渡台者更多。而台湾人口也迅速增加。当时闽南人已占在台汉人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

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福建闽南话在台湾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台湾式的闽南话,也就是在台湾大众传媒中使用的所谓“台湾话”。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开漳圣王)信仰、青山王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歌仔戏为台湾最流行的剧种。歌仔戏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在宜兰发展而成。 漳州的设立,标志着闽南中原南下的人口超过了当地的闽越人口,成为了主体民族。靖康之乱以后,宋朝只剩下了半壁江山,之前荒蛮的福建,一下子成为了南宋的经济文化重镇。南宋末年泉州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朝中期漳州月港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对外通商口岸,这都促进了闽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繁殖。闽南地区也由人口输入地区成为了人口输出地区。

闽南人多地少,临近的广东潮州惠州粤西雷州和琼州就成了吸收闽南过剩人口的区域。“潮州人,福建祖”,这是一句在潮汕广为流行的俗语。它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潮汕人的先祖大部分是从福建移民而来的。正因为如此,潮汕人又称福佬人。 明代中后期的王士性对潮州的文化地域归属有一段精采的论述,今已广为人知,云“潮州为闽越地,自秦始皇属南海郡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其俗之繁华既与漳同,而其语言又与漳、泉二郡通,盖惠作广音而潮作闽音,故曰潮隶闽为是。

上一篇:龟尾简介下一篇:中国古书有哪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