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2收藏

硫黄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硫黄的别名 8 来源 9 产地 10 生药性状 11 硫黄的鉴别 12 硫黄的炮制 13 含量测定 14 性味归经 15 硫黄的功能与主治 16 硫黄的用法与用量 17 使用禁忌 18 配伍禁忌 19 硫黄的药理作用 20 硫磺中毒 21 贮藏 22 硫黄药品说明书 221 适应症 222 用量用法 23 硫黄的药典标准 231 品名 232 来源 233 性状 234 鉴别 235 含量测定 236 硫黄饮片 2361 炮制 23611 硫黄 236111 鉴别、含量测定 23612 制硫黄 2362 性味与归经 2363 功能与主治 2364 用法与用量 2365 注意 2366 贮藏 237 出处 2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硫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硫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硫黄 1 拼音

liú huáng

2 英文参考

brimstone [朗道汉英字典]

sulfur grund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ulfur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Sulfur(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lfu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硫黄为中药名,见《吴普本草》。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1]。

硫黄是古代炼丹常用矿物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拼音名

Liuhuang

5 拉丁名

Sulfur(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英文名

sulfur(《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硫黄的别名

石硫黄[2]。

8 来源

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1]。

硫黄为硫黄矿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的块状物[2]。

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9 产地

硫黄产山西、陜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2]。

10 生药性状

硫黄呈不规则块状。

**或略呈绿**。

表面不平坦,呈脂仿光泽,常有多数小孔。

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

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

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11 硫黄的鉴别

硫黄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的 性臭气。

12 硫黄的炮制

硫黄:除去杂质,敲成碎块。

制硫磺: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

每硫黄100kg ,用豆腐200kg 。

13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50ml,加水10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并挥去乙醇(直至无气泡、无醇嗅)。

加水40ml,于瓶颈插入一小漏斗,微沸10分钟,冷却,小心滴加过氧化氢试液5ml ,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水冲洗漏斗及瓶内壁,加入甲基橙指示液2 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

每1ml 的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相当于8015mg 的S。

本品含硫(S)不得少于985%。

14 性味归经

硫黄味酸,性温,有毒;入肾、大肠经[2]。

15 硫黄的功能与主治

硫黄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硫黄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硫黄具有解毒杀虫,补火助阳的功效[2]:

硫黄治疥癣,秃疮,阴疽恶疮,湿疹:研末油调涂敷[2]。

硫黄治命门火衰,阳痿,腰酸膝冷,肾虚喘促,虚寒腹痛,泻痢,便秘:研末服,15~3g;或入丸剂[2]。

应与豆腐同煮后用[2]。

炼丹家用为丹药[2]。《抱朴子内篇·金丹》:“以华池和丹,以曾青硫黄末覆之蔫之,内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16 硫黄的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17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硫黄[2]。

18 配伍禁忌

硫黄畏朴硝、芒硝、元明粉[2]。

19 硫黄的药理作用

硫黄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 胃肠黏膜,蠕动增加,导致下泻[2]。

硫化物局部应用,有软化表皮、溶解角质及杀死皮肤寄生虫(疥)的作用[2]。

20 硫磺中毒

硫黄内服中毒时,呼气有硫化氢味,可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头痛、眩晕、腹痛、腹泻甚至虚脱等症[2]。

21 贮藏

置干燥处,防火。

22 硫黄药品说明书 221 适应症

有杀菌(包括真菌)及杀疥虫的作用。本身并无此作用,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五硫磺酸后显效。硫磺对皮肤有溶解角质作用。治疗脂溢性皮肤病、疥及牛皮癣等。

222 用量用法

治介疮时用10~25%的软膏,于夜间涂搽。治疗皮脂漏,痤疮等皮肤疾患可用5%~10%的软膏。

23 硫黄的药典标准 231 品名

硫黄

LIuhuang

SULFUR

232 来源

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233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或略呈绿**。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泽,常有多数小孔。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234 鉴别

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的 性臭气。

235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50ml,加水10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并挥去乙醇(直至无气泡、无醇臭)。加水40ml,于瓶颈插入一小漏斗,微沸10分钟,冷却,小心滴加过氧化氢试液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水冲洗漏斗及瓶内壁,加入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相当于8015mg的硫(S)。

本品含硫(S)不得少于985%。

236 硫黄饮片 2361 炮制 23611 硫黄

除去杂质,敲成碎块。

236111 鉴别、含量测定

同药材。

23612 制硫黄

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

每100kg硫黄,用豆腐200kg。

2362 性味与归经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2363 功能与主治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2364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2365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2366 贮藏

置干燥处,防火。

237 出处

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相当发达。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能制造出造型复杂、美观大方的大型青铜器皿了。春秋中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到了春秋末年,铁制的农具和兵器也已得到普遍使用。

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接触和熟悉了许多矿物的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战国时代起,就有人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药物方面,梦想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也有人想从矿物中炼出金银来。那种炼制所谓长生不老药的炼丹术在古代被称为“方术”,从事炼丹的炼丹家则被称为“方士”,后来被称为“道士”或“丹家”。

虽然这些炼丹家始终未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但是在一次次冶炼中,他们不断积累经验,掌握了不少化学知识。这些炼丹家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起了不少作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或许把他们称为古代的化学家更为合适。在这些方士中,较为突出的有李少君、魏伯阳、刘安、葛洪等。正是这些炼丹家的工作,才发现了火药。

现在我们知道,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为木炭、硫磺和硝石。硫磺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作石硫黄、留黄、硫黄等。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后,就已在湖南的郴县发现了大量的硫磺矿。此后在我国北方、南方也多次发现大型硫磺矿。我国古籍中最早提到“硫黄”的是《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50年前后)。

这说明在当时古人对硫磺已有认识。在西汉末年问世的我国第一本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把石硫黄归入“中品药”的第三种,可见当时硫磺已被广泛用于入药。硝石是黑色火药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成分是硝酸钾,受热能产生氧气,有很强的助燃作用。火药爆炸力的大小主要根据含硝量的多少来决定。

最迟在公元前后,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了硝,并能掌握利用它。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慢慢发现硝石有消除积热和淤血等医疗作用,便将它入药。《神农本草经》把硝石列入“上品药”的第六种。古代的炼丹家十分熟悉硝石的性能,常把硝石作为主要的氧化剂和溶剂。公元500年左右的炼丹家陶弘景就指出硝石有“强烧之,紫青烟起”的现象。

唐朝初年,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也炼过丹药。在他所写的《丹经》一书中,有一种“伏硫磺法”,记载着类似火药的方子。由于这种伏硫磺法经常在制作过程中发生燃烧,烧伤炼丹者的手和脸,甚至烧掉炼丹房,因此古人明白了硫磺、硝石和木炭的混合物极易猛烈起火,甚至发生爆炸,制作时必须十分当心。

经过一次次的爆炸起火,炼丹家们从最初的恐惧中逐渐认识到:硫磺、硝石和木炭,如按一定比例配制,可制成会爆炸的“火药”。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根据资料可以推断,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以前。由于这种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叫作“黑火药”。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

不一样。工业上用的是粗硫磺,而医药上用的是升华硫。

块状硫磺为淡**块状结晶体,粉末为淡**粉末,有特殊臭味,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比重、熔点、及其在二硫化碳中的溶解度均因晶体不同而异,沸点约为445℃,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粉末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硫磺块有三种晶形,即斜方晶硫,单斜晶硫和非晶形硫,其中以斜方晶硫为最安定,一般商品都是两种晶形。

  外观 工业硫磺呈**或淡**,有块状、粉状、粒状或片状等。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晚年喜欢服用硫磺不同的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而主要形成了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吃硫磺可以壮阳。韩愈在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的朝廷命官为内部侍郎,这样的一个官职还是很高的。再加上韩愈本身满腹诗文更是吸引了很多对他有爱慕之情的女子,也是妻妾成群。有些学者的研究得出韩愈还是很纵欲的人,也就导致了其需要进行一些食补来壮阳。而在古代壮阳药的成分多含硫磺,但是如果直接使用的话会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韩愈,也因为这一点韩愈将硫磺作为饲料喂自己家的公鸡。而吃了硫磺的公鸡作为韩愈每天食补的东西吃下,从而达到一种壮阳的效果。

第二种说法利用硫磺来治疗韩愈本身患有足弱的疾病。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韩愈晚年年患有足弱。因为这一疾病的影响造成了韩愈,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而是需要用轿撵来代步。韩愈患上这样的疾病也是因为当时被贬到潮州,而在潮州这个地方湿气比较重,导致韩愈患上了这样的疾病。韩愈饱受足弱的疾病之苦的同时,也在寻求一些治疗的方法。当时治疗这种方法的就是需要将体内的湿气给排出去,在古代用的最多的方子就是将硫磺作为药引可以来治疗,此种疾病,这也是韩愈为什么会服用硫磺的另外一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与韩愈的家族有关在当时韩愈的父辈兄长出现早亡的现象。而韩愈自身也比较担心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开始寻找可以治疗早亡的药方。而在药方中也提到了进补硫磺可以延长自己的寿命,此时韩愈也开始服用硫磺,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因为服用硫磺过多而离世。

茶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自鲜叶采摘后,必须经过加工才能饮用。其中一种加工方式是硫磺熏制,这种方法虽然被广泛使用,但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质疑。

硫磺熏茶的历史

硫磺熏制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文献中就有对硫磺熏制茶叶的记载。在古代,茶叶是用来供奉神明的,硫磺被视为有效的杀菌消毒剂,因此熏茶使用硫磺可以减少细菌污染。

硫磺熏茶的目的

硫磺熏茶的目的是杀灭茶叶中的害虫和细菌,为茶叶的储存和加工提供更长的保质期。此外,熏茶还可以使茶叶的外观看起来更加光亮,口感更加顺滑。

硫磺熏茶的缺陷

硫磺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过度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表明,过量的硫磺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此外,由于熏制过程中会损失部分营养物质,熏茶的营养价值也不如未经过处理的茶叶。

硫磺熏茶的替代品

由于硫磺熏茶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消费者开始寻找替代品。一些茶叶生产商开始使用天然的杀菌剂,例如大蒜、桃树叶等;还有一些使用电热杀菌的方法,通过热处理来达到杀菌的目的。然而,这些替代品使用起来成本更高,技术难度也更大,熏茶的保质期也比硫磺处理短。

如何选择健康的茶叶

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种。此外,可以选择有机茶叶或者绿色茶叶,这些茶叶不仅没有经过硫磺熏制,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更加健康环保。消费者也可以在购买茶叶时查看包装上的标签,了解茶叶的生产过程和杀菌方法。

结论

总的来说,虽然硫磺熏制茶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它仍然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加工方法。当消费者购买茶叶时,应该选择来自正规企业的产品,或者选择使用其他天然杀菌剂的茶叶,以保障自身健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