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卫丨谷雨时节易发神经痛 中医教你这样做
原标题:谷雨时节易发神经痛 中医教你这样做
专家简介: 韩艳萍,副主任医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痛、头痛、眩晕、面瘫、脑炎、脑膜炎、痴呆、多发性硬化、脊髓疾病、帕金森病、癫痫、周期性瘫痪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疑难及危重症抢救有一定的经验,能熟练操作经颅多普勒超声及做出正确诊断。
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各地气温开始回升,此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天气变化莫测。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因此,在 养生 时要考虑谷雨节气的因素,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韩艳萍说,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高发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但也是 养生 的重要时期。
谷雨节气后 神经痛高发期
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由各种原因损伤躯体感觉系统导致的疼痛,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病变部位可在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常以病变所涉及的周围神经来命名。
“它不是单一疾病,而是由许多不同疾病和损害引起的综合征。”韩艳萍说,根据躯体感觉系统受损的解剖部位不同,神经痛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第二类为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上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较多见。其中,常见神经痛等疾病有:肋间神经痛,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中医称之为“胁痛”;坐骨神经痛是发生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痛如刀割;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多发于面部一侧的额头、上颌或下颌部,而且疼痛常突然发作,痛似闪电、刀割,让人难以忍受。
“一旦患上神经痛或旧病复发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休养,避免用脑过度和过于疲劳。”根据中医学理论,此时的季节与肝相应,故养肝是这个季节的 养生 、治病的基础,《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春季应夜卧早起”的说法,即晚睡早起,但不能熬夜。在此基础上,再用中西药物、针灸、神经阻滞等方法治疗。
韩艳萍称,神经痛属于神经内科难治性疼痛,常采用西医药物+传统中医的模式,在施治过程中,要究其病因、辩其病症。对感受风寒者,要以疏通气血为主;肝胃郁火者,以泻肝胃之火;阴虚火旺者,应以滋阴降火之法。
一般首选药物治疗,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为代表的抗癫痫药物,以及盐酸度洛西汀为代表的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针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宜大补 切忌冲动生气
神经痛等这类疾病除了及时就医,早期对症治疗外,家庭养护也是比较重要的。韩艳萍表示,居家时,可以用冰袋按摩可以中断信号沿神经通路传导,被温度信号取代,这样就可缓解疼痛。同时尝试按压位于拇指和食指指蹼之间的合谷穴,可以减轻面部疼痛,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去压左手的穴位1分钟,然后再压右手,重复按压另一侧,每次压2 3次,以减轻急性期疼痛症状。
饮食方面,神经痛发作患者应清淡易消化饮食,尽量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待神经痛原因纠正后,可慢慢根据情况改为普食,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神经痛患者大多数长期慢性疼痛刺激容易引起焦虑,此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冲动、生气、抑郁寡欢,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很多人会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寒邪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继而阻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够了。
同时,谷雨后人体内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
韩艳萍也建议,谷雨节气不宜食用太多温补性食物以免“助火”,多食一些稍凉的食物,特别是有明显上火症状的市民。像黄瓜、凉瓜、山竹、马齿苋、芹菜、萝卜、绿豆、丝瓜等都属于凉性食物,少喝偏温的红茶,多喝青茶、菊花茶等性偏凉的茶,绿豆海带田鸡汤、凉瓜猪骨汤等也是药膳中的清热好手。
问起病时间与当时发病情况,是指目前疾病。因为病人不可能患病后马上就医,同时也不可能始终就诊于一位医生,所以应问起病时病情,了解起病时间。病程较长者,即久病,多虚;病程短者,即新病,多实。同时可以了解判断病情演变趋势及病证全过程,病情由轻而重,还是由重而轻;病证始终居守一脏一经,还是及于他脏他经;温病由卫入气,还是由营转气等。
通过问现病史,还可以了解病人就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证,用何药治疗,效果如何,这些情况对目前的辨证施治有借鉴之义。因为有些疑难病证,很难一次确诊,如果了解前医辨证施治情况,即可借鉴而少走弯路。
现在病情,是问诊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现据后人修订的张介宾“十问”歌所述及的内容为主,分述如下:
(一)问寒热
寒、热是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大多数疾病均有寒热表现,因此是问诊的重要内容。寒、热为阴阳盛衰的表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盛则寒”。寒、包括身寒、手足逆冷,及病人自觉怕冷即恶风恶寒;热、包括身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及病人自觉发热、怕热即恶热。寒、热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并见等。同时,寒、热又有内外真假之分(见“八纲辨证”)、以及内伤外感之别。
1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出现身寒,恶风恶寒之证,而无发热恶寒现象,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证属内伤,或外感伤寒寒邪直中三阴。这一类病证的恶寒,可因增加衣被而略有缓解。另外,温病汗出之后,而见身凉,脉静(平和)者,为邪气已去,病证向愈之象。无论伤寒、温病,大汗出之后,见身凉,手足凉,脉微细欲绝者,为阳气竭绝,病情危笃之象,多属不救。
2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是指病人身热恶热而不恶寒;自觉发热;或只见五心烦热等。发热原因很多,总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一般发病急,热势高,且初起多见发热恶寒之表证,在表邪入里后,即表现为但热不寒;内伤发热,一般发病缓慢,热势不高,且初起无发热恶寒兼见之表证存在。
壮热:即大热、盛热,手按病人肌肤而有烫手的感觉,且久按热感不减,多兼见口渴面赤气粗等称为壮热。外感病壮热,见于伤寒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如阳明经证和腑证;见于温病为热邪内传气分、血分等,如风温,热邪犯肺;湿温、暑温邪在气分;及温病热入营血。内伤壮热,见于宿食所伤,为夜间热甚。壮热之症为里热实证,为正盛邪实,邪正剧争的表现。
潮热:是发热之微甚作止均有定时,有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多发于午后。若日发二次以上者,即非潮热。潮热有外感内伤之分,虚实之别。外感为实,内伤多虚。外感:伤寒阳明腑实证,为日晡潮热,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等燥热内结之证;温病热入营血发热夜甚及温病后期余邪伏于阴分之夜热早凉。温病湿温证,为午后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初按肌肤不觉其热,久按则灼手,是热为湿邪阻遏,难以透达于外所致,多兼见胸闷呃恶,身重便溏,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内伤潮热,多见于气虚、阴虚、虚损证(肝、肺、肾阴虚等)、血虚、血瘀、气郁等。内伤潮热,有时有热自骨发之感(骨蒸潮热)。内伤以阴虚,气虚为多见。阴虚者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颧赤、香红少津等;气虚者如脾胃气虚下陷的发热,肾气虚不能引火归元的发热,则潮热见于清晨,伴有自汗,或动则汗出,少气,乏力,面色㿠白等症状,且遇劳则甚。清•张石顽等还指出内伤之痰饮、宿食皆可出现潮热症状。内伤潮热,病势缓,热势不甚而病程长。
发热一症,在外感则多为热高而病程短;在内伤则多为热势不高而病程长,即长期发热,且时发时止。内伤之长期发热多见于前述之阴虚潮热和气虚发热。
五心发热:指手足心及心胸中烦热。见于阴虚劳损者,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多伴有盗汗,口咽干燥等;见于血虚者,午后热甚,劳则尤重,多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等;见于温热病失治,余热未清而伏于阴分者,兼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瘦;见于火郁者,为气机不利,或寒邪束闭,而阳热郁伏所致。前者多兼见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苦等肝郁火热之症;后者见于外感寒邪,不难区别。火郁之五心烦热属实证。
3恶寒发热
恶寒(恶风)发热是恶风寒与发热同时兼见。多见于外感,为外感表证的特点,是表阳与外邪相争的反映。仅就恶寒来说,内伤之恶寒,病势缓而长,得暖则减,且不兼见全身发热(不包括真寒假热);外感之恶寒,病势急,病稳短,得暖不减,重者多伴有寒战,恶寒之后旋即发热。外感病包括伤寒与温病,二者初起均有恶寒发热之表证。但伤寒表证之恋寒,时间长,恶寒也重,且多无汗;温病系外感温热之邪,其表证恶寒轻而短暂,旋即发热不恶寒而恶热,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自汗等症状。伤寒厥阴病的寒热胜负,是邪正斗争孰胜孰负的反映。寒多热少为正负邪胜,为病进;热多寒少为正胜邪负,为病退。总之,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根据。若内伤病而见发热恶寒,则或为内伤兼外感,或为阴胜格阳于外而发热,即真寒假热。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即寒去则热来,热去则寒至,作无定时。为邪在半表半里之征,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邪正相持,邪不能入里,正也不能抗邪外出的病理反映。寒热往来见于伤寒邪在少阳;温病邪在少阴,或邪伏膜原,如伏暑、暑温、湿温、温疫。疟疾也有寒热往来,但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三日一发。
问汗是问病人有汗无汗,以及汗出时间、汗出多少、汗出部位,及汗出时伴有的症状等。汗为阴血津液所化。汗出机理有二:一者因为阳热之气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在阳热亢盛时,即可蒸化阴津外越而为汗,即阴随阳走;一者因卫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使阴津外越而为汗,或阴虚不能敛阳,或阴盛格阳,阳气外越,津随阳去为汗。
人在炎暑之际,皮腠疏松,同时由于阳热亢盛外发;或劳作,阳气受到扰动而外发,均能迫津外泄而汗出;人在寒凉之时,皮腠固闭,阳气内藏,因而无汗,或少汗,均属正常生理状态。
但在疾病过程中,有汗无汗都是两种不同的病变机制的反映。在外感伤寒病中,有汗为表虚(中风),或为正气祛邪外出之象;无汗为表实(伤寒)。在温病无汗为温病初起,邪闲卫阳之表实证;温病邪入营血而无汗,是热灼营血,津液不足,不能作汗。温病有汗,又有大汗、脱汗、战汗等。在内伤杂病,当汗而无汗,见于内燥伤阴,阴津不足之证;有汗,又有自汗(指醒时有汗)、盗汗等不同。内伤自汗,多为气虚、阳虚,肌表不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
1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等因素而经常汗自出,称为自汗。原则上自汗应包括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等内伤或外感所引起的汗自出在内。就是说,自汗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凡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热饮食而引起的汗自出,均属自汗。但由于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各有其特殊的病证涵义,所以临床上一般多单称,而不混称为自汗。临床上习称之自汗,多指全身性、汗量不多者而言。这里所要讲的自汗,即属于这一方面。自汗在外感则见于伤寒病之中风;温病之风温(热)壅肺、暑伤津气、温热郁遏等。自汗在内伤则多见于气虚、阳虚之证,为卫阳不固,阴津不能内守而外达。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多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怠惰嗜卧等症状。阳虚自汗,多兼见形寒肢冷、腹胀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青白等寒象,阳虚自汗,又称为冷汗,多为脾肾阳衰。
2盗汗
盗汗,又称“寝汗”,即睡而汗出,醒来即止。盗汗多属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化热逼津外出而为汗。临床上多见于心肾阴虚之证。(详见脏腑辨证)。
3大汗
大汗,即大量汗出,多见于外感,并兼见壮热、大渴等症。如伤寒之阳明经证及温病热邪入于气分。以及外感内伤之大汗出不止,最后导致亡阴亡阳之脱汗,又称绝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或汗出如油等,为阴阳离决之危证,多属难救。
4战汗
战汗,是战栗之后而汗出。战汗,一般只见于外感伤寒与温病之中。为邪正剧争,病变发展越势的转折点。战汗之后,身凉脉静,诸证悉除,为正气胜邪,邪随汗出,病即先愈;若战汗之后,身寒肢厥,脉微欲绝,神志不清,为正不胜邪、阳气已脱之危重证,亦有战汗之后,身热不除脉仍盛大有力,为正气尚盛,仍可再汗而解。
5头汗
头汗,系指汗出仅限于头面部,而他处无汗。头汗一见于温病湿热郁蒸于上,一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多为气虚气不上奉于头,津液不固而汗出头面。若重病期间,突然头汗大出,多为虚阳上越欲脱之危象。
6半身汗出
半身汗出,是汗出或身之左侧或身之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半身汗出,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出现。其病因,或气血亏虚,或痰湿痹阻经络,或营卫不调,导致半身腠理开合失司而为汗出或偏于左、右,或偏于上、下。壮年、老年之人汗出偏左或偏右,应防中风。
7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汗出少量者,或青少年汗足,无其他伴有症状者,不属病态;但若手足心汗过多,并伴有某些全身症状者,即属病态。临床上手足心汗常见于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心脾血亏等。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种病证均可出现疼痛。由于产生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疼痛部位等均有差别。无论是外感、内伤,跌打堕仆,无论是虚实、寒热,产生疼痛的病机均为脏腑、经络气机不利,即所谓“不通则痛”。
由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就有一定的意义。
1头痛
头痛古有真头痛、脑痛、首风、头风、脑风等名称。但真头痛、脑痛,又多指能致人于死命的重危病证,如《灵枢•厥病》说:“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说:“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又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头面。因此,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变,都可能反映于头,而引起头痛症状的发生。所以,头痛一症涉及的病因、病证也比较广泛,外感、内伤、跌仆打损所发生的各种虚实病变,都会导致气血闭阻郁滞,或气血亏虚,气虚则不能行血,血虚则不能载气,而使气机不畅,产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寒、风热、风湿头痛为多见。风寒头痛,则或痛连项背,或有紧束感,恶寒发热,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风热头痛,则头胀而痛,发热重,或微恶风寒,口干口渴,舌苔薄黄等;风湿头痛,头重而痛,首如裹,身热不扬,头昏胸闷,口粘苔腻等。
内伤头痛:以肝阳(火)头痛、气(阳)虚头痛、血虚(阴虚)头痛为多见。肝阳头痛,头晕头胀而痛,烦躁易怒,或口苦咽干耳鸣,或胁胀胁痛等;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气短乏力,自汗恶风恶寒,食少纳呆,或遇劳则剧;阳虚头痛,头痛绵绵,恶寒,遇冷则剧,肢冷便溏等;血瘀头痛,痛如针刺,痛而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血虚头痛,头痛隐隐,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心悸健忘失眠等;阴虚头痛,头空而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等;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而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肢体困重等。
在外感,根据头痛部位不同,又在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之分。太阳头痛,痛在脑后,连及项背;阳明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在内伤则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皆可有头痛)。
一般新病头痛,多外感,久病头痛,多内伤;痛无体止多外感,时痛时止多内伤;剧烈头痛多外感,痛势绵绵多内伤。痛在上午多为气虚;痛在下午多为血虚;痛在白昼多为阳虚,痛在夜间多为阴虚。
又有偏头痛一症,古称偏头风,属头痛之一,但又和一般头痛有别。其头痛偏于一侧(左、右),痛久不愈,反复发作,主要见于肝阳、肝火、瘀血、痰饮等证。
2胸痛
胸部属上焦,为心肺所居之处,所以胸痛常是上焦心肺病变的反映。临床上,胸痛往往又与胁痛,背痛并见,但以胸痛为主者,仍以胸痛而论。胸痛有时又称心痛,真心痛。
胸痛可见于心气虚、心阳虚、痰浊阻遏心阳、心血瘀阻、痰热壅肺、肺燥伤阴、痰浊阻肺、风寒袭肺、肺痈等病证。一般胸痛而伴有心悸息短、自汗、嗜卧懒言者,多为心气不足,胸痛并连及肩背,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自汗者,为心阳虚;发作时胸痛剧烈,有如针刺,冷汗淋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为心血瘀阻;胸痛而咯吐腥臭脓血者,为肺痈;胸痛而咳吐粘稠黄痰或咳吐暗红血痰,为痰热壅肺;胸痛为隐隐作痛,伴有潮热盗汗,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咽干咽痛,舌质红,为肺阴虚(多伴有肾阴虚);胸痛痞闷,咳痰多而清稀,或痰多而粘稠,气短气喘,不能平卧,为痰浊阻肺;胸痛彻背而伴有心悸胸闷,或有喘息气短,呕吐痰涎,舌苔湿腻,为痰浊阻遏心阳;风寒袭肺,是外感风寒之邪,肺失宜畅,发为咳逆,多为咳痰清白而频,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症状。风寒装肺之咳嗽胸痛,表现为咳则胸痛,不咳不痛。若风寒袭肺,入里化热,则因肺热或痰热壅肺作咳而胸痛,前已述及。
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胸痛,而某些内伤胸痛正是外感之后而形成,即由外感转化为内伤,因此,外感内伤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胁痛
脉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所以,胁痛,多与肝胆二经及其所属脏腑有关。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由于足太阴脾与肝经交会于期门穴,与胆经交会于日月穴;同时,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所以脾脏、脾经病也可出现胁痛胁胀症状。
4胃脘痛
胃脘痛是上腹部至心窝部疼痛,也称胃痛。胃脘痛,前人所称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多包括胃脘痛在内。胃脘痛,常见于肝气(火)犯胃所导致的气滞、血瘀、郁火作痛;脾胃虚寒作痛;饮食积滞作痛,或因外寒犯胃、饮食生冷所致胃寒作痛。临床上当从兼症予以辨别。
5腹痛
腹痛是泛指脐部及脐以下腹部作痛。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又有当脐痛、脐腹痛,痛在脐下腹部称小腹痛,痛在小腹(脐下部)两侧称少腹痛。而脐以上疼痛,则称为大腹痛,大腹痛实包括胃脘痛在内。多种原因,如外感、内伤、饮食虫积等都可发生腹痛。同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患也可产生腹痛症状。腹痛多与胃肠、膀胱、肝胆病有关。可见于寒积肠胃、肠胃热结、肠胃湿热、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肠胃虚寒、水饮内停、膀胱湿热,以及宿食不化、虫积、气滞血瘀等证。
一般上腹痛多属脾胃与肝胆,脐腹痛多属于胃肠,小腹、少腹痛多病在大小肠、膀胱。走窜疼痛,痛无定处,病多为气;痛有定处,病多属血。痛而喜热,口不渴,多属寒;痛而喜凉口渴,多属热。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痛势急剧多实,痛势绵绵多虚。
6腰痛
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一症多与肾病有关,如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均有腰痛产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可使经脉气血不畅而腰痛,属痹证范围,但有寒痹、热痹、湿痹等之分。腰部扭打跌仆而痛,多为瘀血腰痛。肾病腰痛多为内伤属虚;痹证腰痛及外伤腰痛多为实证。
7四肢痛
四肢痛,即痛在关节、肌肉,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使气血瘀滞所致。也见于肝脾肾三脏气血虚衰而致关节肌肉痠痛乏力。因此,四肢关节肌肉痛也有虚实之分,即风寒湿为病多实,肝脾肾为病多虚。
问饮食主要包括有无口干口渴、饮水多少、凉饮热饮及食欲情况。饮食情况主要反映胃气盛衰,津液盈亏。
1口渴与饮水
口干口渴,渴欲饮水,或欲冷饮,多为热盛伤阴,津液不足。口干口渴,渴欲热饮,饮而不多,或渴而不欲饮,若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不能化津上承;若小便自利者,多为温病热入营血,阴血蒸化上潮;故渴而不欲饮。身无大热,而大渴引饮,同时尿多者,为消渴。口不渴,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
2食欲
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胃气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多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若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客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妇女怀孕,亦可有厌食的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的病证。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如《灵枢师传》所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尤多见于小儿,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妇女狂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疾病过程中,食量渐增,表示胃气渐复;食量渐减,常是脾胃气衰的表现。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实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也是“回光运照”的一种表现。
3口味
指病人自觉口中气味异常与否。口苦口干,多为肝胆热感;口甜为脾热;口中有酸腐气味,多为胃有宿食化热;口淡乏味,即食而不知味,多为脾虚不运,胃气虚衰;口中泛酸(吞酸吐酸),多为肝火犯胃,或为宿食,或因胃寒(泛酸一症,寒热均有,不独为热)。
胁痛口苦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过度的劳累状况,以及患有某方面的疾病所导致的,造成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变差,导致堵塞,就会引起一定程度上的疼痛。建议患者及时的进行疏肝理气,食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舒筋丸等,患者也可以相对应的做一些针灸,按摩,促进血液流通。因脾胃湿热导致的口干、口苦、胸痛等不适现象,建议你采用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配合治疗,疗效确切,可以彻底根治。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彻清除脾胃湿热,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快速修复胃肠粘膜,荡涤胃肠浊气,从而彻底治愈。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又胆依附于肝,与肝相表里,其脉亦络于肝。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所以肝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脾土壅滞,湿自内生;或气郁日久,气滞及血,瘀血停积:或肝肾亏损,血不荣络等,均可导致胁痛,其具体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肝气郁结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调节机体的情志活动。肝失疏泄引起的情志变化有抑郁与亢奋两个方面。抑郁为疏泄不及,气机郁结:亢奋为疏泄太过,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脉不畅,气机失和而产生胁痛。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所说:“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胁肋痛。”
2瘀血阻络 肝主疏泄,条达气机,肝主藏血,调节血量。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所以,气滞可以及血,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阻塞肝络,瘀血内著,气机不行,“不通则痛”。对此,《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有明确论述,提出“久病在络,气血皆窒”《类证治裁·胁痛》也曾提出“血瘀者,跌扑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痛甚”。
3湿热蕴结 肝主疏泄,协助脾胃之气升降和胆汁的分泌,又胆附于肝,经脉互相络属,二者为表里之脏。外湿内侵或湿自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互结侵犯肝胆而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导致胁痛。《素问刺热》说:“肝热病者,……胁满痛。”《证治汇补·胁痛》也明确地说,胁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
4肝阴不足 久病耗伤,劳欲过度,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致使“不荣则痛”。《金匮翼·胁痛统论》曾对此明确指出:“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总之,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本病以气滞、血瘀、湿热所致“不通则痛”属实,以精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属虚。病机转化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甚或虚中夹实;既可气滞及血,又可血瘀阻气,但不外乎病在气,或病在血,或气血同病。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
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素问·骨空论》
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丹溪心法》
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
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和。咳嗽:肺气上逆。
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有表证则属于感冒。
8、‘咳嗽’一词——出自《内经》。
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素问·咳论》。
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出自《景岳全书》。(此立论首先提出者——明·张介宾)
11、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一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
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
13、明确‘哮’与‘喘’的鉴别——始于《医学正传》明·虞抟。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的鉴别特点。
14、“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出自《金匮要略》。——是论述‘哮病’的内容(干扰答案常见‘咳嗽’、‘咳喘’、‘哮喘’)
15、‘哮喘’——始见于《丹溪心法》。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16、哮病的病机特征——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
17、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8、哮与喘的鉴别:(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哮: 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 ;突然、反复发作喘: 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陈旧、持续发作(急、慢性、迁延性)
19、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
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多责于肺、肾。
21、喘病的虚实鉴别:
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
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22、喘病——始见于《内经》。“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上气’指喘证症状。
23、“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出自《景岳全书》。
24、“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指喘证病机。出自《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
25、“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喘证治疗原则。出自《类证治裁》(清·林佩琴)
26、‘肺痈’——始见于《金匮要略》。
27、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剂——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提出‘活血消痈’之说。
28、‘肺痨’归纳于传染病范畴——始见于《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提出‘肺虫’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
29、肺痨的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始于元·朱丹溪。
30、我国现存首部肺痨专著——《十药神书》(葛可久)
31、‘杀虫’与‘补虚’的治疗肺痨原则——始见于《医学正传》。
3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要点——肺痨病位在肺,阴虚为主。虚劳病位在五脏,阴阳俱虚,肾虚为要。
33、‘肺胀’——始见于《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34、痰瘀互结,阻碍肺气——肺胀的病机,始见于《丹溪心法》。35、肺胀——本虚标实;多与肺、心、脾、肾有关。36、‘心悸’——始见于《伤寒杂病论》。37、心悸与怔忡的鉴别:惊悸:症状轻;有诱因;多实;自行缓解;病位浅;功能性。泻实:镇惊安神。怔忡:症状重;无诱因;多虚;持续发作;病位深;器质性。补虚:扶正安神。38、“邪在心,则病心痛”——见于《灵枢五邪》——指胸痹。39、“真心痛,手足青至节”——见于《灵枢厥病》。40、提出胸痹分虚、实的分证治疗——《玉机微义心痛》。
41、‘胸痹’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提出‘本虚标实’学说。
42、胸痹——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43、治疗胸痹的原则——先标后本;先去邪后扶正。44、不寐——《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45、‘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46、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47、不寐的病机:实证:心火旺盛。——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火旺盛。虚症: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48、‘癫狂’——出自《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49、区分‘癫’与‘狂’——《难经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50、提出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癫狂》。
51、提出癫狂‘瘀血学说’——“气血凝滞脑气”《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52、‘癫’与‘狂’的区别:
癫:痰气郁结,蒙蔽心窍。心脾气血两虚。狂:痰火上扰,心神不安。心肾失调。53、痫病始见于《内经》,别称‘胎病’、‘癫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
54、提出痫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痫》。
55、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56、厥证在《内经》《伤寒论》中分为:暴厥;寒厥。
57、《诸病源候论》提出‘尸厥’一词,指出病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5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辨虚、实为主,源于《景岳全书》。
59、胃痛始见于《内经》,强调了胃痛与‘肝’、‘脾’的有关。
60、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见于《兰室秘藏》。
61、胃痛与真心痛鉴别特点:
胃痛:胃脘胀痛;时间长;伴消化道症状;硝甘无效; 心电图正常。
心痛:胸部闷痛;时间短;伴胸闷放射痛;硝甘可缓解;心电图异常。
62、‘痞满’始见于《内经》,见通假‘否塞’。《伤寒论》中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63、‘呕吐’病名始见于《内经》“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64、‘噎嗝’病名始见于《景岳全书》。
65、噎嗝病机——责于痰、气、瘀、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66、‘呃逆’病名始见于《格致余论》元·朱丹溪。“呃,病气逆也,”67、呃逆,《内经》谓之‘哕’(古音yue)68、《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实证;寒证;虚热证。69、‘腹痛’始见于《内经》。70、“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李东垣。提出三阴经辨证腹痛。
71、‘泄泻’始见于《内经》。
72、《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五种泄泻——“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73、《医宗必读》治泄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74、泄泻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75、痢疾始见于《内经》。《难经》称为‘大瘕泄’。《伤寒论》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76、痢疾病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痢’。
77、《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痢疾具有传染性、流行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提出‘通因通用’原则。
78、痢疾三大特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脓血。
79、便秘始见于《伤寒论》。提出‘阳结’、‘阴结’学说。
80、《圣济总录》首先提出‘寒’‘热’‘虚’‘实’辨证分类,沿用至今。
81、胁痛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胁在肝,则两胁中痛。”
82、胁痛的病机特点——肝气郁结,络脉失养。
83、胁痛特点:肝郁气滞——胀痛。肝胆湿热——口苦恶心。肝血瘀滞——刺痛。肝阴不足——隐痛。
84、‘黄疸’病名始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85、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茵陈蒿汤’——出自《金匮要略》。 总体治则:祛湿、利小便。
86、记载‘急黄’、‘阴黄’证的是《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
87、‘茵陈术附汤’——出自《医学心悟》(程钟龄)。
88、《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概念,“天行疫疠,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89、‘积聚’始见于《内经》。
90、首先区别‘积’与‘聚’的是《难经第五十五难》“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属有形,聚属无形。
91、‘鼓胀’病名始见于《内经》。
92、《金匮要略》指出有‘肝水’、‘脾水’、‘肾水’。
93、《医学入门》首先提出控制食盐摄入——“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94、《医门法律》指出“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
95、鼓胀的病位:早期在肝脾,后期及肾。
96、头痛经脉分布:太阳(前);少阳(两侧);阳明;太阴(后);少阴;厥阴(颠顶)。
97、关于‘头痛’的特殊名称:真头痛(脑出血);暑温头痛(流行性脑炎);春温(乙型脑炎)。98、‘头痛’病名始见于《内经》。《素问风论》中谓之‘首风’、‘脑风’。
99、眩晕的五大病因——风、火、痰、瘀、虚。
100、眩晕始见于《内经》,谓之‘眩冒’。
中国古代,大概也是有肝癌的。当然,还没有从出土的尸体中发现过肝癌。 从中医古籍中,可以发现一些类似有癌征候的描述。在中医最早的一些书籍中,描述一种叫“息贲”的病,它的征候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还有一处叫“肥气”的病,也是“在胁下,若覆杯”。很可能都是描写肝区的肿块。 至于肝癌常见的其他症状,像黄疸、腹水,中医书中也早有描述。黄疸都归于“黄疸门”中,腹水则称为鼓胀。 中医历代的书籍中,还有一些医案,也很像肝癌。大约在元代,十三世纪时,有一位名医叫罗天益,他治疗过一位病人。“病积”,也就是有腹部肿块的意思。症候是“脐左连胁如覆杯”,有一个较大的腹块。“腹胀如鼓,有青络脉,喘不能卧”,指出腹水很多,已经不能睡平,腹壁可见明显的静脉。“自利完谷”,腹泻得厉害。“日晡潮热、夜有盗汗”,很像肿瘤热。肝癌的肿瘤热,常见的就是下午发热,夜间大汗出。 再举一个例子。清代雍正、乾隆时一位医生,叫陈士铎,他记载了一个病例。病情是“胁痛之极,手按痛处不可忍”,还有“两胁胀满”、“发寒、发热”。他称这种病叫“肝痛”,认为是“肝叶生疮”。当然,都没有病理,那时候也不会有。事实上,原发性肝癌没有经过探查而要有病理证实,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的事。尽管没有病理,但症候是像的。更重要的是,治疗这类病的一些原则,确实还在目前的临床上应用。 上面所举罗天益的一个例子,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原则,叫做“养正积自除”。这是在金元时代,他们那个学派所提出的一个观点和治则。 多数肝癌病人,确实就是“虚中有积”。也就是身体脏器虚损,而又有“积”――癌肿。癌病人的虚,在其初起和中晚期,以脾虚为主。因此健脾治疗,在肝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脾虚,所以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泻便溏。脾虚会引起“气滞”,而有腹胀、胁痛等。脾虚气滞又会引起“湿”、“热”,而有肿瘤热、黄疸之类。也会有“血瘀”,而有肝区疼痛,手不可按的情况,已是相当后期了。治疗就是根据这些病机变化。以健脾为主,同时再配合理气,或者化湿、清热等药物
本文2023-08-18 22:18: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