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信仰什么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古印度信仰什么教,第1张

问题一:印度人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许多人可能是看西游记了,误认为:印度信佛教。

其实,印度根本没有佛教。

(只有极度少量的佛教徒,是从中国藏地,传播过去的)。

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这是世界第四大宗教)。

印度第二大宗教,是 教。(这也是世界第二大宗教)。

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是中国。

有人说是泰国,那是按照信佛比例排的。如果按照信佛人数排列,应该是中国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国家,是美国。

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国家,是俄罗斯。

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是巴西。

世界上最大的 教国家,是印尼。

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国家,是印度。

问题二:古印度信仰的宗教是什么 教

问题三:初一地理,古印度信仰什么教? 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这是世界第四大宗教)。

印度第二大宗教,是 教。(这也是世界第二大宗教)。

印度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教不用过多介绍,简单介绍一下印度教: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到了后期,雅利安人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要想与神沟通,祭祀必不可少,司祭者便拥有了无上权威,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佛陀则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

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教入侵印度后,印度教因为与 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问题四:古耄那教是古印度创立的宗教吗它的起源是怎样的 你应该说的是耆那教吧,那是印度大雄筏驮摩那创立的宗教,筏驮摩那与释迦摩尼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反对古婆罗门教的三大教义-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耆那教在教义上更理性,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只尊奉24代祖师,不敬神,他和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当时统称为沙门思想,到现在还在流传,在印度信徒占总人口的04%,由于严格禁止杀生,所以耆那教徒主要以经商为业,发展至今,印度有几个大商业家族就是耆那教徒家族。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

问题五:关于古印度 的宗教 最早是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信奉原始宗教,从残留的痕迹可推断为自然及丰产力崇拜

从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开始,信奉婆罗门教,着重咒语和祭仪,典籍为《吠陀经》

公元前6世纪起开始进入思想的战国时代,各种质疑婆罗门教权威之思想先后出现(即所谓的六师外道),佛教在公元前380年左右创立,佛灭百年后经过数次结集,确立中心思想,公元前280年左右、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阿育王统一次大陆大部分地区,弘扬佛法,至此成为印度主要宗教。

但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婆罗门教经过改革,重新抬头,加之统治北印及中印笈多王朝的大力赞助,出现了印度文化上的古典时代,与此同时,佛教出现经院化、梵语化倾向,虽然诸多大哲学家都出自这个时代,但佛教逐渐与民众产生疏离。

公元8世纪,印度教哲学天才商羯罗横空出世,在组织和哲学理念上革除了原始的婆罗门教不如佛教的种种弊端、缺陷,佛教在印度教的反攻前已经没有优势。戒日王(就是玄奘时期的印度霸主)之时,佛教已经出现密教倾向,之后更是越发严重,因而更加与民众基础脱离,佛教的精英集中在北方几个大寺如那烂陀寺中,但民间对佛教的崇信已经日益薄弱。由于波罗王朝的保护,佛教仍在东印一带偏安了五百年。

公元10――12世纪,来自北方的 入侵者进入印度次大陆,对所有的异教寺院烧杀抢掠,几个佛教中心在此过程中荡然无存,佛教徒也从印度本土灭绝。

公元15世纪中叶,印度被来自中亚的莫卧儿王朝征服。

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之后,对宗教的态度几近变迁。初期大力推广 教,并对其他信仰者征收苛捐杂税,但到了第三位皇帝即阿克巴大帝开始转为宗教宽容政策。此政策到了奥兰则布时期(17世纪中期)再度彻底扭转,对印度教徒及其他宗教横加迫害,但后期帝国力量衰微,加之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教牢固的民众基础(特别是在莫卧儿帝国难以控制的南印)并没有遭到彻底损害。

问题六:印度国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什么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 教。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

问题七:古印度文明的宗教与种姓 戒日帝国时,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婆罗门教和佛教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4世纪前后,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逐渐形成新婆罗门教。8世纪经商羯罗改革,形成新型印度教。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主神有互相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罗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婆罗摩(大梵天)是创造世界之神,毗湿奴(遍入天)是赐福神,主管维持世界,湿婆(大自在天)是毁灭神,主管破坏世界,也是苦行神和舞蹈神。印度教教派繁多,主要有毗湿奴派、湿婆派和性力派三大派。毗湿奴教派形成于12世纪中叶,实行苦行和素食等禁欲主义。传说它躺在海中一条千头巨蛇身上,坐骑为金翅鸟,妻子为吉祥天女,有许多化身,其中之一是《罗摩衍那》中的主人罗摩,在猴王的帮助下救出自己的妻子。它还曾化身为巨鱼,在淹没世界的洪水中救出人类始祖摩奴及其生物,这是印度的洪水故事。湿婆派流行于南印度,传说湿婆有3只眼,4只手,分执三股叉与战斧等武器。它在焚烧死者的场地跳舞,在雪山中修苦行。因毁灭有再生意义,所以它是毁灭神和生殖的象征。它的妻子是雪山女神。该派否认婆罗门特权,教派多,有崇拜男性生殖器的林伽派、有视牛为神圣的教义派等。性力派崇拜湿婆之妻等女性神o,其仪式有牺牲、轮座(男妇杂交)等怪俗。马克思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 的宗教。”(《马恩选集》2卷第62-63页),总之是一种奇特的宗教。 从德里苏丹开始, 教取得支配地位,对印度教采取歧视和迫害政策。莫卧尔帝国也以 教为国教。但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印度教等信仰自由。锡克教16世纪创立,“锡克”一词意为“门徒”,此教主张信徒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反对种姓制度。种姓 戒日帝国时,种姓制度有了很大变化,婆罗门和刹帝利基本没有变化,但吠舍分化,只剩下少数富有的商贾。首陀罗地位有所上升,与破产的大量的吠舍逐渐构成新型的首陀罗种姓――依附农。这样,名称未变,内容有了变化,前三个等级是封建主,后一个是依附农阶级。

沙门,意为勤息、息心、净志,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总称。沙门思潮兴起于列国时代,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门思潮的兴起是有深刻原因的。从宗教方面来说,古代印度长期流行的婆罗门教,在宗教领域占重要地位。但婆罗门教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教义也越来越不为人们所信服。

婆罗门教宣扬“吠陀”天启,可是“吠陀”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并不能使人们满意。它鼓吹祭祀万能,要求人们履行名目繁多的祭仪,但人们在履行了这些祭仪之后,并未获得预期所要的效果,结果是祭祀捞取了大量的钱财,而广大人民的经济负担则越来越沉重。婆罗门教强调婆罗门地位至高无上,与列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不相适应。在列国时代,王权在战争中不断加强,国王成为强大的统治者。文献中经常提到国王拥有很大的权力。

如《佛本生经》(卷6)说,国王“掌握了大国,百战百胜,提率大军,征服四方,是大地唯一的主人。您的荣誉至高无上”。然而国王居于刹帝利种姓,居婆罗门种姓之下。他们对自己屈居于婆罗门下的地位当然是不满意的。另一方面,属于吠舍种姓的商人,不少人通过经商、放高利贷而致富,拥有大量的财富。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力图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声称,财富是决定社会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沙门思潮诸振兴起后,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国王和大商人的支持。

沙门思潮的兴起不仅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雅利安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冲突与进一步的融合。沙门思潮是代表新兴的社会力量向保守、腐朽的婆罗门精神贵族和他们的垄断的婆罗门教发起的一次总攻击。沙门思潮动摇了吠陀的权威,打破了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在低级种姓和下层群众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沙门思潮的兴起,尤其是佛教和耆那教的迅速传播,对婆罗门教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使它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处于衰败不振的状态,最后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

  吠陀经典在 印度教 中被称为“天启的经典”,是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对印度以后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并没有创教者,主要的精神源头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详的吠陀经(Vedas)。吠陀经乃源自亚利安游牧民族(北欧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圣歌。亚利安人大约在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进入印度,也将所信奉的吠陀教带了进来。

 印度教与婆罗门教

印度教传统上虽以亚利安经典为基础,但重要观念则起于比亚利安移民更早居住在印度的原始印度人,称为德拉维达人(Dravidians)。因此,若说印度教是外族的亚利安宗教产物,还不如说是被亚利安观念所刺激修改成的印度本土德拉维达宗教,即(古)婆罗门教。

 西元前五、六百年,佛教及耆那教(主张以抑制情欲与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来求得灵魂的解放,主张极端苦行。)在印度广泛流行,造成婆罗门教的没落。到了西元四百年前后,婆罗门教进而吸收佛教、耆那教及印度各地民间信仰。商羯罗又于西元八、九百年间进行改革,形成现代雏形的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

 印度教结合印度境内各地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不同的宗派。数百个宗派各有不同的教义与信条,各自认为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这些宗派间虽然没有统一的信条,但有两个教义却普遍存在各个教派中:一为多神教的泛神论;另一为轮回(reincarnation),即灵魂的再生与转世。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代印度,后传入中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对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教的起源公元前六、五世纪,印度正处于奴隶制经济空前发展的列国时代。据汉译佛经记载,恒河、朱木拿河流域有十六个大国,彼此为了争夺霸权而征战不休。随着社会的动荡,各阶级的相互关系也在调整与变动。与此相应,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的婆罗门教所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等再也不能维系人心。社会上出现一股不分种姓,人人都可出家,都可追求宗教解脱的“沙门思潮”。沙门不遵循婆罗门教传统的“四行期”,否认吠陀的权威,反对婆罗门至上,认为只要通过正确的修行,任何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宗教理想。佛教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属于反对婆罗门正统派的沙门思潮。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siddhārtha),意为“一切义成”。又知“乔答摩”(Gautama),也译为“瞿昙”,意为“最大牛”。关于后一个名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释迦牟尼所属氏族的名称;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按当时印度贵族的一般习惯,从古代哲人处借用,以示尊敬的。至于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则是他成道以后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

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

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以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的说教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民痛苦的根源。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剥削阶级有利的。诚然,剥削阶级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剥削阶级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剥削阶级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剥削阶级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剥削阶级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这就为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荒*无耻地进行享受提供了根据,把劳动人民由于剥削制度造成的苦难亦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这种说教起着掩盖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让劳动人民服服帖帖当牛作马的反动作用。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这种说教,实际上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恫吓劳动人民群众,对他们进行精神奴役的一种手段。

释迦牟尼死后百余年间,佛教发生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僧侣,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又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并且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不管别人,所以很不可取。他们把罗汉称之为“自了汉”,是带有一点轻蔑的意思的。大乘打着普渡众生的招牌,宣称自己宁愿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这是很能换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空宗(又称“中观宗”)是公元三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一个派别。空宗宣扬“一切皆空”的教义,很有导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对。后来世亲、无著才创立了“有宗”。有宗又称“瑜珈宗”是针对空宗来的,认为不能象空宗那样讲,不是一切皆空,佛还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扬“万法唯识”的教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最终也都要归到佛性一来,主张的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识论。

传说龙树是大乘佛教的祖师,他不仅创立了大乘空宗,而且还把佛教某些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仪式相结合,创立了“密宗”,(或称“密教”)。后称密宗以外的教派为“显宗”(或称“显教”)。所谓密宗,一是主张秘密传教;由一人直接传授给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众的巫术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秽浊的污水。佛教出现了密宗以后,就走入绝境了。

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为印度的国教。当时印度海上交通发达,对外关系活跃,国家甚至发动佛教传教士远赴国外以扩大政治影响,佛教由此便逐渐向亚洲其它各国传播。南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以后佛教便一步步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传入各国各地区后,又与当地的思想意识、宗教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显得相当活跃。但在印度,中世纪后佛教便逐渐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纪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传入的。由我国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来终于战胜了苯教,同时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祗和仪式,并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后来被外地人俗称为“喇嘛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