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技术不完善,古人是怎么考古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古代的时候技术不完善,古人是怎么考古的?,第1张

严格来说,中国在民国以前是没有考古这个概念的,直到1925年,清华大学的李济教授开始在山西夏县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挖掘,这才正式开创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考古学科。那么在此之前,中国的古代人是否也进行"考古"呢如果是的话,他们到底是如何进行考古发掘和文物收藏的呢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古代人的"博物馆"

事实上,考古作为一个笼统的广义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代起,人们就已经建立起了对古物进行收集、收藏和研究的意识。

在东周的首都洛阳,周天子设置了一种名叫守藏室的部门,专门进行国家古籍和珍贵礼器的收藏,就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和档案馆。春秋时代的思想家老子就曾经担任过"守藏室之史"的职位,也就是管理守藏室的一个官员。因此,老子可以说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位"博物馆管理员"。

老子

在古代,由于古物的鉴定和收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一般都由皇家进行运转和操作。汉朝时期,在宫廷之中设立了"天禄阁"、"石渠阁"、"兰台阁"等建筑,专门进行珍贵档案和典籍的收藏。在北宋时期,宋徽宗创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皇家博物馆,并把收录在其中的所有珍贵文物都进行分门别类的记载,形成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文献著作。时至今日,我们很多的考古学家对一些古代文物进行鉴定时,仍然需要参考宋徽宗的这些记录。

宋徽宗虽然是个昏君,却对考古界有巨大的贡献

可以看出,古代人也喜欢发掘、收藏、研究古物,他们虽然不把这种行为称作"考古",但其实是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那么,既然古代人喜欢研究和收藏古物,那他们都发现了哪些类型的文物呢

青铜器

在中国古代,发现最多,被人们收藏和研究最多的古物,当属青铜器。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大都作为祭祀用的礼器,代表着王权和天命。所以,当古人挖掘到青铜器时,一般都会将其献给当时的皇帝,并作为一种祥瑞昭示天下。也正因如此,这种重大的发现也都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比如在《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在汾阴(今山西运城)一带就曾发掘出了一个青铜大鼎。这个鼎的出土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上天恩赐的祥瑞,所以轰动一时。汉武帝为了把这个鼎迎入长安,竟然亲自前去迎接,后来还专门去了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并且把年号改为了"元鼎"。

除了挖掘,古人还具备了一定的鉴定能力。《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有一个古老的青铜器,却无法辨识这件器物的年代。于是,他就去问一个名叫李少君的方士,李少君通过辨识上面的铭文,判断出这件青铜器制造于齐桓公时期。《宋史》中也记载,北宋真宗时期,在乾州(陕西咸阳)一带曾经挖掘出一件青铜鼎,上面有21个字铭文。真宗皇帝命学识渊博的儒臣进行考证,判断出这件文物的名称为"史信父甗"。

诸如以上史料都说明,在中国古代,我们的祖先早已开始了青铜器的考古和鉴定工作。到了北宋时期,这些收藏和鉴定的成果还被编纂成了书籍,形成了很多著名的青铜器鉴定名录,例如吕大临的《考古图》,以及前文中提到的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图》等等。

《宣和博古图》

玉器

古人们热衷收藏的另外一种古物就是玉器。玉文化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古人认为,玉不仅可以辟邪,而且还和君子的品性有相似之处,也就是所谓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所以,玉器一直备受古人的钟爱和推崇。

关于玉器的收藏和传承,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和氏璧的故事。相传在战国时候的楚国,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之上开采到一块美玉,并将其献给了楚王,这就是名动天下的和氏璧。后来,和氏璧在楚国、赵国、秦国之间流传,并最终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这块传国玉玺又在历朝历代之间传承,历经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见证了近900年的王朝更替,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彻底遗失。

完璧归赵

除了传国玉玺之外,古人们也经常发掘到埋在地下的其他玉玺。例如,《魏书》中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当皇帝时曾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灭佛运动,当他命人在邺城(今河北临漳)附近的一所寺庙捣毁佛像时,竟然在佛像的泥胎中间发现了一块玉玺。还有,在晋愍帝建兴年间,大将军刘琨也曾掘地而得玉玺,并将这块玉玺送到了南方的东晋皇帝手中。

除了了玉玺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玉器被发掘和收藏。晋成帝年间,在庐江舂谷县(今安徽芜湖)发现一枚玉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在江乘县(今江苏南京一带)的地下挖出一块玉璧,直径五寸八分。大明四年,徐州刺史刘道隆在汴水中发现一枚白玉戟。

玉玺

和青铜器一样,这些玉器的现世也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一种祥瑞,所以都在史书中有很明确的记载。不过,由于王朝的兴替和战火的洗礼,这些文物都再一次被遗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石鼓

然而,并不是所有古代人发掘的古物都遗失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件文物被古代人意外的发现,然后被收藏和传承了一千多年,至今都还保存的很完整,这件文物就是陈仓石鼓。

在唐朝贞观年间,一个牧羊人在凤翔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块像圆鼓一样的大石头,上面刻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文字,因此被称为陈仓石鼓。自此之后,陈仓石鼓闻名天下,并开始在中国历代王朝之间不断的传承。

石鼓

据考证,石鼓诞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东周时期,上面的文字是一种比篆书更加古老的字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石刻文字。在那位牧羊人发现它之前,它已经在关中平原上静静的躺了一千多年。

唐代的大诗人韩愈最早认识到了石鼓的价值,并曾经专门写过一篇《石鼓歌》,以引起世人对石鼓保护的重视。到了宋朝,石鼓又一度被名臣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收集起来,并最终送入了宋朝皇宫,最后被宋徽宗所收藏。

靖康之变后,石鼓辗转到了北方,它们几经丢失,又几次被发现,历尽了千年的战火和动荡,最终被保存在北京孔庙之中,安然的经过了元、明、清三代。现在,这件由唐朝老祖宗们发现的文物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镇国之宝,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石鼓上的文字

石鼓的传承和收藏,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的重视。他们当时虽然没有科学的文物保护手段,但却始终秉持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宏愿,将石鼓这件中华瑰宝艰难的保存了下来。

碑刻

石鼓之所以珍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面篆刻的古老文字。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书法和文字有着天生的热衷,由于纸质书法作品不易保存,所以大量的篆体、隶书、楷书的书法精品都是通过碑文拓印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九成宫醴泉铭》碑刻

从东汉末年开始,大书法家蔡邕、钟繇等就已经开始了对古代碑刻的收集和整理。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编纂了一部《碑集》,共100卷,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古代碑刻文字。到了宋朝,碑刻的研究和收藏达到了顶峰,还为此专门诞生了一种以研究金文和碑刻文字为主的学科,叫做金石学。我们熟知的大文豪欧阳修就是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他编纂了一部《集古录》,在其中收集了历朝历代数千篇碑文精品。

另外,北宋还有一位很有名的金石学家,他就是大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一生酷爱考古,不仅收藏了大量的铭文和碑刻,还将它们编纂成书,形成了《金石录》。同时,赵明诚还经常对碑刻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史书记载,他曾经多次登上泰山,对泰山上的石刻文字进行现场的拓印和考证,并分析这些文字和古籍记载的差异之处。

《金石录》清朝重印本

正是有了古人对碑刻拓本的收集和收藏,所以才流传下来了大量的魏碑、唐碑等碑刻材料,成为了今天很多书法爱好者们必须临摹的范本。

清朝人的考古

古代人的考古学到了清朝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不仅仅再局限于原有的青铜器、玉器、碑刻、书画等以收藏为目的的考古,而是渐渐开始有了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其中一些还甚至足以震惊世界。

例如,在清朝的道光年间,清朝人发现了统万城遗址。统万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十六国时期的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造的大夏国的都城。到了清朝时,这座坚城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早已变成了断壁残垣的废墟。但是,清朝人却根据史书的记载和对遗址城墙的考证,论证出了这座废墟正是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

还有,清朝光绪年间,在甘肃的敦煌莫高窟,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在石窟中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密室,在其中发现了数万卷的古代珍贵经卷,被称为敦煌文书。这些经卷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当时清政府的重视,却轰动了全世界的考古界,引来了欧美各国收藏家和文物贩子的觊觎。他们纷纷前来购买和收藏这些经卷,最终导致这些珍贵的古籍大量流失海外。

敦煌文书被中国人发现,却遭到了外国人的哄抢

当然,清朝时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考古发现,那就是甲骨文。

1899年,清朝一个名叫王懿荣的官员在在中药龙骨中发现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直接以文字的形式证明了商朝的存在。由于当时的甲骨很多都被人当做中药吃了,造成了很多商朝史料的遗失,所以向来都有"人吃商史"之说。可以想象,假如不是王懿荣的这次考古发现,将会有更多的甲骨文被人吃掉,造成更大的史学界悲剧。

从以上可见,清朝人已经开始了一些考古发掘和考证,其中还运用到了实物和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近现代考古学的工作模式已经非常接近了。

怀古

除了以上提到的考古,其实古人们还喜欢进行一种另类的"考古"模式,这就是怀古。

所谓怀古,是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探寻和凭吊,以诗文的形式来抒发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替的感慨。例如唐末的诗人杜牧曾经亲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在泥沙中发现了一枚折断的铁戟,因而写下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千古名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

诗仙李白也曾经到访过金陵的凤凰台遗址,在六朝宫殿的废墟中探寻东晋名流们的坟冢,最终创作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佳作。还有元朝的张养浩,更是游径古代潼关,写下了著名的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发出了"山河表里潼关路,宫阙万千都做了土"的感叹。

可以说,这种以怀古诗词的形式进行的另类"考古",是一种只有古人才能玩的转的高雅活动,咱们现代人还真的来不了。

行程特色:

①在白园感受白居易暮年的生活

②在黄河小浪底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③在博物馆感受到古代文字的博大精深

④在洛神岛景区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

(上午)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龙门石窟中开展鱼跃龙门、龙门诗词汇等活动。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 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在这里感受白居易暮年的生活以及他的作品。

(下午)

洛神岛景区是以文化为魂,洛水为韵,天然沙滩为媒、的洛阳南国风情景区。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在这里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

(晚上)

老师主持,全员参与,对今天参观后的内容进行总结和交流,并撰写研学笔记。

(上午)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馆藏历代金石古籍一百余部,例如《说文解字》、《语石》、《金石粹编》、《寰宇访碑录》、《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等,让孩子们感受到古代文字的博大精深。

(下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是小浪底如诗如画般的真实写照,总之,在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让孩子们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读一次黄河小浪底文化史,体验一次高峡平湖,感受一下人与自然的亲密。

  洛阳八大景

  一,龙门山色:龙门又叫伊阙,位于洛阳市南。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洛阳四野山水之

  胜,龙门首焉”的赞叹,并于晚年居此号香山居士。今天这里除了有名闻遐迩的世界文

  化遗产龙门石窟外,还有白园、香山寺等景点。龙门,香山两山对峙,伊河中流,形势

  雄浑而山水秀丽,仍为洛阳首屈一指的游览胜地。

  二,马寺钟声:位于洛阳市东13公里的白马寺始创于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

  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历史,号称“释源祖庭”。昔日寺内钟声悠扬,

  远闻数十里,并于洛阳城内钟楼之钟共鸣,堪称一奇。近年白马寺钟声再起,已是辞旧

  迎新为人民祈福禳灾的极乐之音了。

  三,金谷春晴:西晋权臣石崇于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阳金谷涧营建别墅,与当

  时名士陆机,潘岳,左思等23人结为诗社,号金谷24友,并广收天下奇花异石于园中,

  名“金谷园”,为洛阳名园。今日名园早已无迹可寻,位置考证在洛阳市东北(魏晋洛

  阳城西)。洛阳火车站之金谷园只是托名,而非故址。

  四,洛浦秋风: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风光如画,游人如织。

  盛夏时节,漫步洛浦,凉风习习,似秋风扑面,暑气顿消。白居易赞曰:“津桥东北斗

  亭西,到此令人思诗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脸波春傍窃娘堤;柳绿袅袅风缲出,草缕茸

  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园成为

  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五,天津晓月:今天的洛阳桥东有一孔旧桥,桥上有一座四角亭,亭中石碑有民国主席

  杨森题字。此桥既是隋唐之时天津桥之旧址,隋唐时期,洛河穿城而过,河上天津桥横

  卧,有天汉之象,北对皇城端门,南通龙门,未东都南北往来通衢。唐诗人刘希夷有诗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花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现在新旧

  洛阳二桥横跨洛水之上,夜晚华灯灿烂,月光如波,成为今日洛阳的又一新景。

  六,铜驼暮雨:洛阳老城东关大通巷,唐宋之时叫铜驼陌,明清时称铜驼街,民国初改

  称铜驼巷。唐宋之时这里桃李夹瀍河两岸,人烟稠密,繁华无比。傍晚时分,暮色苍茫

  ,炊烟袅袅,犹如迷蒙烟雨,故时人美其名曰:“铜驼暮雨”。

  七,平泉朝游:故址在洛阳市南25公里的梁家屯村,为唐代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园林别墅

  ,其间多藏海内珍奇,为唐代园林名胜,与石崇之金谷园并称豪华。如今,平泉别墅早

  已荒弃无存,只有平泉寺遗址供人凭吊。

  八,邙山晚眺:邙山位于洛阳市北,又称北山或北邙。唐时,邙山翠云峰上建有避暑宫

  ,登临南眺,洛阳全城、伊洛山川尽收眼底。现在翠云峰上尚存上清宫为道教宫观,亦

  为洛阳游览景点,上清宫森林公园的建立更将增添洛阳的美丽。

  洛阳八小景

  一、东城桃李

  唐宋时代,洛阳被誉为“花城”,这不仅因为“洛阳牡丹甲天下”,也因为东城街市罗植桃李,别富韵致,为许多诗人文士所歌咏而久负盛名。

  东城是隋唐宫城,皇城以东的所谓“夹城”,位于太子居住的东宫以东和含嘉仓以南。按《元河南志》记载:此城南北场里197步,东西宽离30步,城南有承福门,东有宣仁门,北有府监,军器监等官府衙署,北为黎民聚居之地。金代的中京金昌府也在这里。这座城“东接缠水,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仅一里”。故而可知今洛阳老城既是金中京城,其西半部当为隋唐东城的旧址,经勘测证明,今老城西墙和北墙西段90米,就是利用隋唐东城西北两墙旧基修筑起来的。东城东墙全部压在现代建筑之下,实测长1270米,横穿老城中的高明街,同化街,吴家街,亨通街,向南一直与老城南墙相接。但是东城桃李的美景却不在这座森严壁垒的东城之内,而是在它以东的井然街市中,约略在今老城南,北大街以东和唐寺门,塔湾以西。这一带是隋唐时东都的东北隅,原有承福,玉鸡,北市,铜驼,丰财,殖业,上林,通远,温钫等29个规划的齐整有序的里坊,中有航运干道槽渠和缠河交叉贯流,为繁华的闹市中心和水陆交通的要冲。由于河渠两岸榆柳成荫,大街小巷桃李列行,所以每至孟春之月,人们往往结伴畅游,无不醉心忘返。“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柳无限时”。更有意境的是唐代刘希夷的《白头篇》:“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谢白头翁。“据说《红楼梦》中的《葬花词》就是这首诗的摹拟。这首诗尚有一桩疑案,据《唐语林》载:诗原作为刘希夷,而其舅宋之问为得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竟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所以《唐诗季事》说:刘希夷"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

  二、西苑池塘

  在洛阳涧西的交通干道中,有一条名叫西苑路,还有一座公园称为西苑公园 ,这些都是因地处原隋唐东都西苑的旧址而得名。西苑池塘盖是由于西苑废弃以后,还遗留一个人工海,因景色佳丽,而在宋元被人们列为洛阳八小景之一。 在我国园林史上,西苑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始建于公元605年,位于都城以西,“谷,洛二水会于禁苑之间”,周围二百里。其内建有延光,明彩,含香,承华,凝辉,丽景,飞英,流芳,耀仪,结绮,永乐,清暑,明德等十六院,每院有一名四品夫人主持。庭院之间有“屈曲周绕龙鳞渠”,渠面宽20步,上跨飞桥,两岸种植茂林修竹,“名花美草,隐映轩陛”。如“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池沼之内也剪彩为荷花,菱草,如皇帝“乘舆游幸,则去冰而布之”。龙鳞渠注入方圆十里的人工海里,海内有方丈,蓬莱,瀛洲诸山,相去各300步,高出水面百余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这里是西苑景致最美的地方,可能就是西苑池塘的所在。隋炀帝常在月夜中带领宫女数十人,骑马奏着《隋夜游曲》,到这里取乐,并常同嫔妃,宠臣以及僧,尼,道士,女官在“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馔”。贡院606年,突厥酋长染干来东都朝贺,隋炀帝总集四方散乐百戏在苑内池侧隆重表演,节目奇妙精彩,染干看了惊奇不已。 到唐代,西苑曾改名会通苑,芳华苑,神都苑,其中的人工海也改称为积翠池,凝碧池,但到“安时之乱”时,这里遭到了严重破坏。西苑的胜景已无迹可寻,而只剩下一个人工海。

  三、石林雪霁

  石林雪霁,顾名思义是一个嶙峋耸立,冰雪覆盖,风霜酷寒,别有天地的景致。其位于洛阳东南约30公里偃师水泉石窟以西的万安山上。这里海拔9373米,是洛阳附近较高的山峰,为古都之南的天然屏障。这座山巍峨入云,林木葱茏,所谓“皇宫对嵩顶”,“云收中岳近”的诗句,便是指洛阳皇宫遥遥与万安山相对的形势。万安山又称“玉泉山”,《名胜志》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今山腰间不仅白龙祠依旧存在,祠侧还有一座玉泉寺,宋代欧阳修就曾游于此寺,并特撰文以记。祠,寺之前有一潭池,水清见底。山顶建有全石结构的祖师庙,其势雄奇难至。

  不过万安山上最令人惊叹的还是那峻极连天的峰峦,有的挺拔林立,犹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则象斜生的笋尖,可攀缘而上。每至冬季山巅积雪颇厚,犹如批上了一层银白的素装,而当雪住天晴,暖阳的光辉洒遍满山的时候,石林就会反射出绚烂的光彩,与壮丽的古都互相辉映。如果三伏炎夏季节,等上峰顶会使人立刻有“清凉到此顿疑仙”的感觉。

  四、龙池金鱼

  “郭外探芳径,悬挂万树清。台高风气肃,龙卧水华磬。翠阁凌霄汉,雪山列障屏。倚栏频送月,瑶草媚沙汀。”这是明代张美写的《九龙含翠》诗。诗中描写了洛阳龙潭寺和龙池沟高台翠阁,池清花磬,葱树高悬,雪山列屏,且有幽曲芳径相通的宜人佳景。此间便是龙池金鱼一景的所在,具体位置在今洛阳西郊30里的辛店乡龙池沟村。这里南临延秋,北接龙潭寺遗址。据传唐武则天曾在此修筑避暑宫,因这里气候凉爽,武则天缱卷迟迟不愿离去,希望延长秋天季节,于是便取宫名延秋,延秋村也由此而来。这一传说古籍中未见记载,而有记载的是此间属隋唐西苑西墙最南一门名叫“迎秋门”。大概后来因“迎”,“延”二字形体相近,误将“迎”写作“延”,遂得名“延秋”而已。那么龙潭寺和“龙池金鱼”则是后世所建,与延秋宫并不相干。

  龙池金鱼的胜景,在龙池沟村以北的山坡上,村边有一股潺潺泉水,顺泉水上溯即可发现一池清幽的源泉,池周生长着油嫩的水草,或象水浮莲,或象水仙花。询问乡民,谓此为“九龙圣母庙”,庙内原有三层大殿,殿内木柱上雕饰着滚龙,主神为“九龙圣母”,其实是南海观音只类的佛像。殿前阶下有龙潭,围砌青石,树以雕花石栏。潭中游戏着五色金鱼,为天然所生,无需人工饲养。但是,龙潭寺至明代遭到了破坏,大书法家王铎的《龙潭寺》诗写道:“南别关河野寺行,澄潭犹在半崖倾。残花不画英雄泪,旧磬如闻铁马声。龙去山空圆月古,狸穿冢断浅云横。禅房灰劫须臾事,不独元戎感慨生。”由此可见清初的龙潭寺已是残垣断壁,野兽出没,荒废不堪,一片凄凉的景象。所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日寇监禁民夫的集中营。现唯存一龙潭池,60年代池中又惊奇的生出妩媚多姿的五色金鱼,不幸有人竟用炸药捕鱼,致使金鱼绝种。 龙池泉水终年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的恒温,又加之池中生长着特殊水草,很适宜金鱼的生活。倘若如今加以利用,放入鱼苗,岂不美哉!

  五、伊沼荷香

  伊河,是洛阳境内的第三条大河,它从龙门入口,向东北蜿蜒曲回,经偃师县境内汇入洛水。其沿岸沟渠纵横,土地肥美,唐宋名人如李德裕,裴度,白居易,富弼,司马光等的别墅都建在这一带,其池沼花木之盛,屡见于诗人的歌咏,尤以荷花遐迩闻名。由于灌溉便利,至今伊河两岸的村庄还是产藕的地方。每至夏季,村边护寨河里荷花盛开,微风吹来,清香四溢,沁人肺腑,使人会感到暑意顿消。

  六、缠壑朱樱

  缠河是一条由北向南流的季节河,它从孟津入洛阳城,至老城东汇入洛河。当它穿过邙山时,两岸峭壁耸立,沟壑深邃,民间便在沟底沟坡密植樱桃,每至春天樱桃熟时,满沟满壑,一望数里,千红万绿,煞是喜人。然而如今却不见此景,到是在洛阳西北十余里的王村沟,樱桃沟繁衍发展起来。

  七、午桥碧草

  在今洛阳南郊的潘村,豆腐店一带,相传是唐代宰相裴度的别墅,当时称为午桥庄。据《旧唐书。裴度传》记载:太和九年(835年),宦官专权,他因受排挤,“治第东都集贤里”隐退。宅内筑山穿池,竹木丛翠,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又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称为绿野堂。引甘水贯注其中,与亭台建筑左右映带,景色宜人。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及许多名士常在此酣宴从游,高歌放言。园内随地势高下长满了如茵的青草,名谓“小儿坡”,他常使群羊散于坡上,白羊青草,相映成趣,于是他津津乐道:“芳草多情,赖此装点耳!”此后午桥碧草便成了一景。

  八、关林翠柏

  洛阳城南15里的关林镇,有一座红墙碧瓦,规模宏伟的庙宇,据传是埋葬三国时蜀将关云长的首级的地方。从宋代以后关羽屡次被加封为帝君,所以叫“关帝冢”。据庙里碑记载,这座庙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现在有戏楼,大门,仪门,巍峨壮观的大殿,二殿,三殿,钟鼓楼多为明代建筑,庙院内种植许多可合抱的古柏树,苍翠蓊郁,远远望去,碧波重叠,好似一片绿海,因此,多少年来就成为人们传颂的美景。

大唐西域记作为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在中国,玄奘是家喻户晓的人物。1300多年前,他万里跋涉,西行取经,《大唐西域记》一书就是他西行途中的见闻实录。如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都有着世界级的知名度,这足以令他的家乡人引以为傲。玄奘不愿还俗,但愿为朝廷出力,同时满足太宗想要了解西域的愿望,他口授了西行见闻,由弟子辨机写出,就是《大唐西域记》一书。《大唐西域记》成书于公元646年,共12卷10多万字,记载了玄奘在西域亲历的110个国家和听说的28个国家。其中卷1所述为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2至卷11分述了印度各国概况;卷12则为返途所经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此书虽名为“记”,却并非单纯的游记,涵盖了这些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气候物产等,内容丰富,相当于当时西域的一部百科全书。如卷1写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县):“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并注明“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逾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支国”,资料详尽,超过了以往其他文献的记述。卷2之首为印度总述,寥寥数语,道出了其疆土形状及气候特征:“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分区,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随后,书中用大量篇幅对当时印度各国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在玄奘之前,印度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了近现代,印度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如王舍城、那烂陀寺等都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而发掘的。因此,一位印度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从19世纪开始,这部书被译为德、法、英、日等各国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玄奘也从此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九死一生舍身求法的精神激励着很多后来者,鲁迅赞他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也称他为“千古一人”。“《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历史上很多事件都有记述,国内外不少人利用它进行局部课题研究,如确定释迦牟尼生卒年代、研究戒日王时期中印关系等,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至于佛教史料,那就更多了。”洛阳古籍收藏家、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认为,玄奘留下的这部著作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今后必将在中外学术界发挥重要作用。《大唐西域记》一书现存版本较多,其早期版本主要有敦煌唐写本残卷、北宋福州刻本残卷、金赵城藏本残卷、南宋资福寺藏本残卷等。明洪武年间刻有南藏本,为其善本。“这些版本均为国家重宝,深藏国家级图书馆,民间藏家基本无缘得见。白河书斋所藏,只有一套清代刻本《大唐西域记》12卷。”玄奘归国后,一直想回家乡洛阳,潜心翻译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可唐太宗让他留在京师长安。直到公元664年圆寂,玄奘只回过两次洛阳,前后停留了一年多时间。不过,他始终与朝廷保持着密切联系,以争取国家对译经事业的支持。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jù,意为“岂”)能方其朗润”,对玄奘评价极高。唐高宗李治对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一序一记,均为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公元653年刻石立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称《雁塔圣教序》。它与后来偃师招提寺王行满书《大唐二帝圣教序》、陕西大荔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的《集王圣教序》一起,并称四大《圣教序》。

1、成语典故: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淄博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

左思家族世代学习儒学,家学氛围浓厚,父亲左熹从小对左思和左芬兄妹二人进行儒学教育。可左思小时候很顽皮、不爱读书,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熹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出息了。”小左思听到这话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下决心、勤奋向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少年时他就写成《齐都赋》,显示出文学方面的才华。后来,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一时间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竟然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左思的妹妹左芬同样才华横溢,以文采扬名,但相貌丑陋,晋武帝司马炎仰慕其文才将她纳入后宫。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封为修仪,后晋封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司马炎对她的词赋才华非常满意,常夸赞她:“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

延伸阅读:《齐都赋》是左思少年时代历时一年完成的处女作。左思的家乡临淄是古代齐国都城,曾是十分繁华的大城市。据《战国策·齐策一》记载,当年苏秦这样描述齐国都城:“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左思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非常自豪,据说在《齐都赋》中描绘了齐都临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风光优美的景象,引人入胜。可惜,《齐都赋》全文已经散佚,未能流传于世,只有少数散文残章被收录在《水经注》与《太平御览》等古籍中。

2、洛阳纸贵,汉语成语,拼音是luò yáng zhǐ guì,意思是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自《晋书·左思传》。

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一本史书最著名,那一定是《史记》。鲁迅先生曾评价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地位之一斑。司马迁忍辱负重编写史书的事迹也让后人不断追捧。

但有这么一本书,被发现的时候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还被视为异端,流传千年之后消失不见。它就是《竹书纪年》,中国极具争议的史书。

历史的见证者

有这么一个故事,崔杼谋杀了国君,但害怕自己的罪行传出去,于是叫来史官太史伯,想让他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史官严厉拒绝,并且在如实记载。崔杼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古代的史官是世代继承的。

太史伯弟弟太史仲继承了哥哥的官位,相同的做法,让崔杼怒不可遏,太史仲也死在了崔杼的手中。三弟太史伯也是同样的下场。崔杼意识到这样下去毫无结果,于是放下了对继任的史官,四弟太史弟的杀心,允许他如实记录历史。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年,很多细节都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点,史官和当时的阶级继承制度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了世袭制度。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史官是必须对历史进行如实记录的。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都必须保证历史的正确性。这样,后人才不会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

第二点非常的重要,因为这可以进一步说明了一点——古代的史书一定是基于真实历史编纂的。那么我们就基本可以确定,那些流传下来的史书比如《史记》《春秋》等,可信度都还是相当高的。而且作者也非常有名,不太可能会有捏造历史的现象发生。

所以,诸如《史记》等著名的史书记载的历史被奉为正史,成为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乃至唯一的途径。但一批竹简的出现,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没有名字,后人将其命名为《竹书纪年》。

意外出土

《竹书纪年》的出土时间是在西晋时期。那么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因为一起盗墓案。西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十分猖狂的盗墓贼,名字叫做“不准”(音同“否标”)这人也就是武侠小说当中的江湖大盗。此人十分猖狂,手段高明,**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王公贵族的墓葬。

此人在盗掘魏襄王的墓时候,行踪被人发现了。等到当地的政府官员赶到的时候,墓中大量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搜刮一空。但是留下了一堆竹简。在盗墓者眼中,竹简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垃圾罢了。

赶到的官员粗略查看了一下这些竹简,文字形似蝌蚪。这引起了官员的注意。要知道,蝌蚪文使用的人非常少,早在西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过了。在《水浒传》当中,更是被当作上天使用的文字。

官员们将这些写有蝌蚪文的竹简搬出墓室,总量达到了十车。但这还不是全部,这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因为火把熄灭,直接烧掉了一部分竹简来照明。

这些竹简数量庞大,内容也非常可观。最终,当时的“考古人员”从这些竹简当中整理出十几种先秦时期的古书,这在当时可是巨大的文学发现。

西晋御用秘书荀勖、和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了翻译,得到了初步翻译的版本,又称“荀和本”。两人还没仔细研究便先后驾鹤西去。直到晋惠帝登基即位之后,秘书丞卫恒和佐著作郎束终于完成了修订版本——“卫束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惨绝人寰的“”焚诗书,坑术士“。这让许许多多先秦的史书都消失不见,或者仅保留一套,留在了阿房宫。但是项羽的一把大火让这些仅有的留存也消失不见。后世能够研究历史的古籍,就只有《史记》、《春秋》等。

从魏襄王墓中得到的这些竹简内容之多,种类之丰富,世所罕见。因为其写在竹简上,并且记载了大量的上古资料,所以被称之为《竹书纪年》。

“学术异端”

当时的研究员在对《竹简纪年》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竹简纪年》当中的内容非同小可,因为它记载的历史足以推翻当时人们对于上古历史的了解。这里举一些例子:

例如,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华大地上的首领分别是尧舜禹,启继位后,夏朝建立。前三位帝王是通过禅让制来实现权力的交接的。这点符合儒家思想。

但是在《竹简纪年》当中,舜帝将年老痴呆的尧帝放逐,还不允许他和自己儿子相见。也就是说,在《竹简纪年》的历史当中,舜帝相当于是通过谋朝篡位获得权力的。

再例如,在《史记》当中,西周末年的帝王周幽王为讨妲己的欢心,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攻陷镐京,周平王东迁于洛阳定都,史称“东周”。但是在《竹简纪年》当中,周平王是外公申侯所立,而还有一位帝王叫做周携王,是被大臣拥护的周幽王的弟弟。

诸如此类的内容还有很多,绝大部分都和现有的知识相违背甚至截然相反。这让一直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大臣和读书人纷纷认为这是“异端”,对其嗤之以鼻,恨不得当时盗墓贼全部烧了。

迷雾重重

《竹简纪年》在北宋的时候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为什么?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肯定知道,西晋延续的时间并不长,之后便是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

在国家富强,社会和平稳定的时代,文学,经济等才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一旦社会陷入动荡,这些都显得无足轻重了。而《竹简纪年》也正是因为社会动荡和不断的战争,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虽然《竹简纪年》竹简和抄本都消失不见了,但还是有些内容被保留了下来,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前文已经写到,史官作为为国家记述历史的重要乃至唯一人物,记载的真实性是非常高的。能够成为魏襄王的陪葬品,说明其在魏国的权威之高。那为什么会和《史记》有如此大的冲突?谁也不知道。或许《竹简纪年》记述的历史才是真实的?

周最、苏代、白圭、苏、乐羊子妻、长孙澄、贾谊、范迁、长孙无忌、吴雄、单超、孙堪、左称、左珀、种拂、种勋、挚恂、庆鸿、史晨、晋灼、赵廷美、温仲舒、赵安仁、范雍、赵尚宽、张奎。

1、白圭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

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

2、苏秦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3、温仲舒

温仲舒(944年—1010年),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寇准并称“温寇”。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了进士,位列探花。曾任枢密院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后外放秦州知州,驱逐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之从边地成为北宋的内地。回朝后担任过参知政事。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温仲舒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不久去世,享年67岁。追赠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4、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5、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洛阳

——白圭

——苏秦

——温仲舒

——贾谊

——长孙无忌

古市古街的历史故事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街都是开放式的,和朋友手拉手漫步其中,品味城市文化,这是人潮拥挤的景点所没有的。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著名古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洛阳的王都气魄,洛阳老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城传统风貌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体现了它特有的历史价值,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典型风貌,逐步形成了洛阳别具一格的街区特色。

老城历史文化街形成于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东都(创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东城(位于黄城以东)的旧址上兴建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资源较为丰富,地上的历史文物保存得较为完整。

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范围包括东大街、西大街、兴华街、南大街、北大街、小区街、银基街(均向两侧延伸200米),是洛阳市唯一具有较丰富历史遗存的古城。这里保存了最具中原民居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与丽景门、府文庙、文峰塔、钟鼓楼等文物景点一起,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大街名盖东西大街、南大街与

兴华街共同形成了老城的“十”字街格局,它们是洛阳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街区,是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这里的街巷空间,居民院落,传统店铺,古树古木,文物古迹、遗址、河道、桥梁均较好地得到了保存,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是洛阳“老字号”店铺和“风味”特色店铺的集中地,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和情感价值、实用价值。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使居民生活,生产经营的场所,也是国内外游客在洛阳观光购物的最佳去处。

百度网友,谢谢。

洛阳大遗址的历史和文化

洛阳大遗址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5处大型遗址,如此密集的都城遗址,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洛阳片区大遗址群,包含了自夏至唐近三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重要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大规模遗存,不仅在历史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文明发展延续性,而且在分布区域上具有显著的关联性,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区域。 但是夏林、樊会涛代表在调研时发现,由于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位于城市建设区和城乡接合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大,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基本建设矛盾异常突出,遗址外部环境威胁加剧。

如果保护不善,将面临损害或灭失的危险。为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建议:一、加强立法保护;二、加大资金投入;三、工厂和村庄搬迁。

古市古街的历史故事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街都是开放式的,和朋友手拉手漫步其中,品味城市文化,这是人潮拥挤的景点所没有的。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著名古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洛阳的王都气魄,洛阳老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城传统风貌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体现了它特有的历史价值,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典型风貌,逐步形成了洛阳别具一格的街区特色。 老城历史文化街形成于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东都(创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东城(位于黄城以东)的旧址上兴建的。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资源较为丰富,地上的历史文物保存得较为完整。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范围包括东大街、西大街、兴华街、南大街、北大街、小区街、银基街(均向两侧延伸200米),是洛阳市唯一具有较丰富历史遗存的古城。

这里保存了最具中原民居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与丽景门、府文庙、文峰塔、钟鼓楼等文物景点一起,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大街名盖东西大街、南大街与 兴华街共同形成了老城的“十”字街格局,它们是洛阳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街区,是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

这里的街巷空间,居民院落,传统店铺,古树古木,文物古迹、遗址、河道、桥梁均较好地得到了保存,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是洛阳“老字号”店铺和“风味”特色店铺的集中地,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和情感价值、实用价值。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使居民生活,生产经营的场所,也是国内外游客在洛阳观光购物的最佳去处。

百度网友,谢谢。

布达佩斯老城得历史是怎样的

很多人知道布达佩斯是由布达和佩斯两部分组成的,而不知道布达本身还分为布达和老布达 两部分,也就是说,布达佩斯是由佩斯、布达、老布达三部分合并而成的。

从老布达、布达到佩斯,反 映了布达佩斯的千年沧桑。老布达在今日布达佩斯三区阿尔巴特桥西北。

远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就已在这里建立了 阿奎恩库姆城。 其后,被中国史书描写成“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的北匈奴,辗转迁徙,也到过这 里。

据说其统帅阿提拉任命自己的弟弟布达为当地的行政长官。 公元895年,被七个部落举为首领的阿尔巴特率领马扎尔人,越过喀尔巴阡山,占领了多瑙河中游的广大地区。

老布达由他的伙伴库 勒萨率人居住。 佩斯最初是作为渡口出现的,“佩斯” 一词源于斯拉夫语,意为“火炉”,这无疑是指 当地的夏季气温热得像火炉。

12世纪上半叶,老布达与佩斯的发展已相当繁荣。老布达的作用已等于首都,国王经常在此居 住。

后来战乱毁坏了城市。后继的贝劳四世国王吸取了过去不注重修建城堡的教训,着手在老布 达南面即今日的城堡山上,兴建坚固的新城。

从而使多瑙河西岸出现了新建的布达城和老布达两 个部分。 1872年12月22日,佩斯、布达、老布达决定合并在一起,合并后的名称开始叫“佩斯布达”。

后 来有人提出,布达是国王居住的地方,怎么能排在佩斯后面呢?加上“佩斯布达”叫着不顺口,于是 改成了布达佩斯。

洛阳丽景门的历史

09年3月10日,在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几名施工人员正将“丽京门”的匾额卸下,换上“丽景门”的匾额。至此,备受洛阳人关注的“丽京门”和“丽景门”争论有了结果。

据了解,2004年“丽京门”竣工后,不少专家和市民提出了“丽京门”应为“丽景门”。市 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最终确定,“丽京门”应为“丽景门”。

目前,丽景门景区建有天后宫、河洛文化长廊、洛阳帝王史馆等景点以及餐饮、住宿、娱乐设施,成为游客了解洛阳历史风貌的一个窗口。

(丽景门景区办公室主任 乔扬:这个丽京门改为丽景门是根据史料记载,经过历史学家以及广大市民的论证,最后,翻阅史书,翻阅古籍,最后由丽京门正式变为现在的丽景门。)

(丽景门景区管理员 张楠楠:咱们这个也是隋唐城的一个旧址,也是老洛阳城的西大门,古时候也是有一些记载的,改的依据也就是咱们要尊重咱们洛阳的一些文化历史史实,重新再现老洛阳城的古城风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