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来源 7 产地 8 性味归经 9 桂枝的功效与主治 10 桂枝的用法用量 11 使用禁忌 12 桂枝的化学成分 13 桂枝的药理作用 14 桂枝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51 水分 1452 总灰分 146 浸出物 147 含量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74 测定法 148 桂枝饮片 1481 炮制 1482 鉴别 1483 检查 、浸出物 、含量测定 1484 性味与归经 1485 功能与主治 1486 用法与用量 1487 注意 1488 贮藏 149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桂枝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桂枝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桂枝 桂枝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uì zhī
2 英文参考cassia ig [朗道汉英字典]
ramulus [朗道汉英字典]
ramulus cinnamom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ssiabarktree branchle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mulus Cinnamom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ssia i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桂枝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Ramulus Cinnamom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cassia ig(《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来源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1]。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2]。
7 产地桂枝主产广东、广西等地[2]。
8 性味归经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心、膀胱经[2]。
9 桂枝的功效与主治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平冲降逆的功效,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痛经,脘腹冷痛,闭经,痰饮咳喘,胸痹心悸,奔豚,水肿,小便不利[2]。
10 桂枝的用法用量煎服:3~9g[2]。
11 使用禁忌各种出血患者及孕妇忌服桂枝[2]。
12 桂枝的化学成分桂枝含挥发油,主为桂皮醛[2]。
13 桂枝的药理作用桂枝煎剂可抗病原微生物[2]。
桂枝能降低肠道紧张度,轻度促进胆汁分泌,可抗凝、利尿等[2]。
桂皮醛药理参见肉桂条[2]。
桂皮醛能阻止小鼠的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还有利疸、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和解热作用[3]。
桂皮醛能增加儿茶酚胺释放分泌,还可抗肿瘤、升高白细胞等[3]。
14 桂枝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桂枝
Guizhi
CMNAMOMI MMULUS
142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143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和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144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嫩枝有时可见单细胞非腺毛。木栓细胞3~5列,最内1列细胞外壁增厚。皮层有油细胞及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并伴有纤维束。韧皮部有分泌细胞和纤维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棕色物;导管单个散列或2至数个相聚;木纤维壁较薄,与木薄壁细胞不易区别。髓部细胞壁略厚,木化。射线细胞偶见细小草酸钙针晶。
粉末红棕色。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直径30~64μm,壁厚,有的一面菲薄。韧皮纤维大多成束或单个散离,无色或棕色,梭状,有的边缘齿状突出,直径12~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不明显。油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1~104μm。木纤维众多,常成束,具斜纹孔或相交成十字形。木栓细胞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含红棕色物。导管主为具缘纹孔,直径约至76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浸泡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0ml,浸泡3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枝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二法)。
1452 总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14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60%。
14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理论板数按桂皮醛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1,置25m1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4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桂皮醛(C9H8O)不得少于10%。
148 桂枝饮片 1481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时可见点状皮孔或纵棱线。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髓部类圆形或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1482 鉴别(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483 检查 、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材。
1484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1485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1486 用法与用量3~10g。
1487 注意孕妇慎用。
1488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14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桂枝生化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生化汤 1 拼音
guì zhī shēng huà tāng
2 处方桂枝6分,白芍(酒炒)1钱,川芎3钱,当归5钱,桃仁泥2钱,炮姜5分,炙甘草5分,煨天麻1钱,琥珀1钱,泽兰1钱5分,益母草3钱。
3 功能主治产后汗多,血虚生风,口噤咬牙,角弓反张,名曰痉病。
4 桂枝生化汤的用法用量加酒3匙冲服。
5 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古籍中的桂枝生化汤 《胎产指南》:[卷六产后二十九症医方]六、产妇感寒,上攻则心痛,下攻则腹痛,且血块又痛
宜服生化汤,加桂枝五分以散寒定痛。如两帖未止,再加吴茱萸;或干姜三片,加在生化汤内以助血。若独用诸
《胎产指南》:[卷六产后二十九症医方]五、产后乍寒乍热,胁痛或颈痛宜服生化汤二三帖。如未除,再加桂枝七八分以散寒,磨木香一分,切不可认为胁痛伤寒,用柴胡汤表汗虚产。
《傅青主女科歌括》:[产后编下卷]腹痛炙草(四分)防风(七分)吴萸(六分)白蔻(五分)桂枝(七分)痛止去之。随伤食物,所加如前。歌括∶腹痛
《胎产指南》:[卷六产后二十九症医方]十一、产后伤食;砂仁五分,以消肉食。如伤寒饭食,加吴茱萸一钱,桂枝五分;伤寒食胁痛,加肉桂七分。切不可专用消食药,
《验方新编》:[卷二十妇科产后门]产后汗出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桂枝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半夏汤 1 拼音
guì zhī bàn xià tāng
2 处方桂枝24克 半夏45克 茯苓9克 白术6克 贝母6克 广皮3克 芥子3克 厚朴03克 紫苏3克 甘草12克 生姜3片
3 功能主治治痰饮内伏,喘咳吐痰,胸满,发则寒热,腰背痛,其人振掘身瞤剧者。
4 桂枝半夏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古籍中的桂枝半夏汤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痰饮]伏饮
振振身剧,此乃三阳之气为阴邪遏抑,郁而不舒,桂枝半夏汤主之。桂枝半夏汤(自制)桂枝(八分)半夏(一
《丹溪手镜》:[卷之上]腹满并痛(三十二)虚气留滞,亦为之胀,比之实,但不坚痛为异,宜桂枝半夏汤、小建中汤,以和之。又曰,阴寒为邪者,腹满而
《汤头歌诀》:[利湿之剂]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汤。)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加桂枝、甘草,除半夏,名茯苓甘草汤,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
《医方简义》:[卷四胃痛]小半夏加茯苓汤姜(五钱)本方加桂枝甘草去半夏。名茯苓甘草汤。治伤寒水气乘心○本方去茯苓。名小半夏汤。治湿《医方简义
《药征》:[卷中]葛根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桂枝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栝楼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24 备注 25 摘录 3 《金匮》卷上 31 方名 32 栝楼桂枝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栝楼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36 栝楼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37 各家论述 3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栝楼桂枝汤 1 拼音
guā lóu guì zhī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桂枝汤21 处方
栝楼根6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22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生津舒筋。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而有力者。
23 栝楼桂枝汤的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取微汗。汗不出,服顷啜热粥发之。
24 备注
本方即《伤寒论》桂枝汤加蒌根而成,所治之证,为痉病中之柔痉。是外有表邪,经络受阻,经脉拘急不舒,复因表虚汗出,津液不得濡润而成。方中用桂枝汤外解风寒,加入栝楼根甘寒润燥而通津液,并且善通经络。配合成方,可收解表生津并重之效,表证解,津液通,经脉濡,而痉亦自愈。
25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3 《金匮》卷上 31 方名
栝楼桂枝汤
32 栝楼桂枝汤的别名本瓜蒌桂枝汤、桂枝加瓜蒌汤
33 组成栝楼根2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34 主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35 栝楼桂枝汤的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温3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36 栝楼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小儿抽搐症《陜西中医》(1985;7:304):以栝楼桂枝汤治疗小儿抽搐症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岁,病程1月2年,属于热性病后遗症25例,不明原因者35例。处方:栝楼根15g,桂枝8g,白芍12g,炙草、生姜各6g,大枣5枚;气虚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血虚加当归,阴虚加石斛,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忌食生冷油腻。结果,40例15天内治愈。18例1个月内治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
37 各家论述①《法律》:即系湿热二邪交合,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之发汗解肌,改用栝楼根味苦入阴,擅生津撤热之长者为君,合之桂枝汤,和荣卫,养筋脉,而治其痉,乃变表法为和法也。②《金匮要略论注》:其原由筋素失养而湿复挟风以燥之,故以桂枝汤为风伤卫主治,加栝楼根以清气分之热而大润其太阳经既耗之液,则经气流通,风邪自解,湿气自行,筋不燥而痉愈矣。
38 附注本瓜蒌桂枝汤(《普济方》卷一三二)、桂枝加瓜蒌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方名,《法律》引作“栝楼根桂枝汤”、《幼幼集成》引作“瓜蒌根桂枝汤”。
古籍中的栝楼桂枝汤 《慈幼便览》:[惊风辟妄]一曰误搐本文2023-08-18 23:19: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