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都有什么资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都有什么资源,第1张

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全文检索系统(瀚典全文检索系统)

目前最主要的古籍全文检索系统几乎全部集中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 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旧称瀚典全文检索系统)是迄今最具规模的中文古籍数据库,也目前网络中资料整理最为严谨的中文全文数据库。它包含整部二十五史、整部阮刻十三经、超过2000万字的台湾史料、1000万字的大正藏以及其它典籍,合计字数13400万字,并以每年至少1000万字的速率增长,蔚为壮观。 汉籍电子文献所有资料包括二十五史、诸子、古籍十八种、古籍三十四种、大正新修大藏经、上古汉语语料库大部分资料则免费开放,不仅提供查询,还可全文浏览古籍。 在汉籍资料库的一级栏目的最后,有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人文资料库师生版,是为普及文史教育而向台湾大中

《山海经》自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百,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度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知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道人亦有增益。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中国发展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奇人异事,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山海经》无疑是一部经典的谜团重重的书籍。

先秦古典山海经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经说到:“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就是说要是记录这九州的山川,《尚书》记录的很符合事实,至于《山经》中所记录的怪兽,我不敢评论他。表明司马迁度《山海经》所记录的飞禽走兽十分怀疑其真实性。

若是让现在的人来评价《山海经》那么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对书中记载的生物表示质疑,因为实在是无从考究。比如说《山海经》有三处记载: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说是在青丘国有一种像狐狸的动物长九条尾巴,还能吃人。

的确是匪夷所思。而鲁迅先生却对此书深信不疑并且称之为巫书,说上面的记载都是巫术。不是平常的百姓可以读懂的。

想要理解《山海经》那么就一定要了解这本书所描述的时代背景,那么书的作者就尤为重要。《山海经》的作者直到现在都无从考究,有传说此书是大禹时期的作品,作者当时只画了一部叫做《山海图》的书,而并没有形成文字,大禹命人将《山海图》刻画在了九个大鼎上面,有一个叫做西伯的人根据九鼎上的图写出了《山海经》。所以说这本书记录的可能是大禹时期的景象,并不全无道理。

韩国挖出《山海经》残页

在古代,中国是实力强盛的泱泱大国,因为人口多陆地面积大,所以发展速度快,繁荣程度高,在周边的国家中甚至整个亚洲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是遥遥领先的。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发展都是其他小国无法匹敌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一些小国为了存活下去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

他们这些国家有一定的主权,但是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受到我们国家的限制和约束。每年还要向我国进贡一些财宝牛羊之类的贡品。十分合理的,这些国家的文化生活等方面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我们国家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韩国的首尔,一名樵夫在郊外砍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古墓,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当地火速的组成了考古专家组,来到了这个地方进行考察,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勘察和挖掘工作的进行。这个古墓的全貌逐渐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经过专家的考察,发现这个古墓是新罗时期的古墓。并且在不断的发掘工作进行中,竟然在古墓中出土了我国的先秦古典《山海经》的残卷。这部残卷上记录的内容是一个地图,并且这个地图好像现在的世界地图一样,是一个球形的世界。

只见这张地图中是一个球形的世界,最中央是中国所在的地方,从中原向四周扩散开来 ,标注了很多山川,大海。并且就连我们国家的相邻国都很清晰的标注在了地图上,比如说扶桑就是古代时期的日本。还有非洲等大陆也十分清晰的进行了标注,就连离古代中国隔着汪洋大海的墨西哥,也被标注在了地图上。

虽然地理位置上面有一些差异,但是大概的方位都没有错误,难道这真的就是古代时候中国人民就已经弄清楚这个世界的证据吗?但是这个证据为什么会出现在古代韩国的墓室中呢?

其实如果仔细研究历史不难发现。新罗时期,与之共存于韩国的还有两种势力。分别是:北面的高句丽和西面的百济。当时的韩国也如同我国东汉末年一样,呈现三足鼎立之势。而7世纪后期。这种情势随着唐朝的介入而打破了。唐朝帮助新罗,消灭了高句丽和百济。最后统一韩国。所以说,新罗早就和唐朝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新罗墓会出土我国古籍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

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智慧的怀疑

此事一出震惊了世界,不仅仅是韩国古墓中出土了中国古籍的故事让人震惊,更是因为这本先秦古籍残卷所记载的内容让人震惊。因为现在世界上所广为人知的都是西方学者先发现了地球是圆的,世界是一个球体这个事实。

如果韩国古墓中出土的《山海经》是真的,那么就表明我们国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知道了,世界是一个球体的事实,全世界都会为中国人的智慧感到震惊。但是西方学者开始了对这一古墓出土残卷的怀疑和否定。

毕竟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科技并不发达,而且是一个十分闭塞的国家。民间还经常流传着一些封建迷信的传说,并不是崇尚科学的民族。所以在他们眼中,封建迷信的东方人是不可能发现地球是球体这一巨大的科学事实的。于是他们极力否认,表示:古代的中国人是不可能发现这些科学事实的。一来是因为他们对东方人的刻板的印象,觉得不可能有这种事。

二来他们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因为大家都知道,科学起源于西方世界,他们先发现了自然的规律,他们最先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对于科学研究这方面,东方人绝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如果世界地图是中国人先发现的,那么他们内心的优越感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此对东方人另眼相看。这对西方学者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无论这篇在韩国挖掘出来的《山海经》残卷是否属实,我们都应该坚信我们的国家是最棒的,我们的祖国是最伟大的,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不可战胜的。

这个回答可以分为几种网站,一是线上阅读并且能全文检索,二是可以阅读到扫面版古籍原貌,三是可以下载古籍的网站,四是以上三种搭配组合。这里分类解答。

可全文搜索的线上古籍阅读网站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大量在线资源、子数据库、可以在线阅读海量电子书(古籍、方志、拓片、民国图书),需要注册(实名注册、需要身份证号)。

国图购买了大量资源,有账号,便可在线阅读或者下载,具体使用方法,参见

免费下载付费数据库论文的方法

国图有众多数据库,当然很多只能阅读扫描版书影(虽然很多人追求这种效果),不过其古籍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数据库——二十五史研习系统。

就跟其他国家的普通人一样,韩国的普通人也是在学校通过老师的教导和翻阅历史教科书来学习的韩国的历史。

从三国时代一直到朝鲜时代为止,韩国古人都是用汉文写的书,因此在韩国有一只受过严格训练、精通汉文和韩文的队伍在进行将汉文翻译为韩文的工作,这个工作在韩国被称为「汉文古典飜译」。

在韩国有很多水平很高的研究所在进行这项崇高的工作,这其中又有许多受训于有着600年儒学传统的成均馆大学的「儒学科」或者该校的跨学科培训项目「汉文古典飜译协同课程」。

11月30日,国家图书馆发布公告,已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累计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读者无需登录即可访问阅览。

其中,“数字古籍”数据库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和普通古籍,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上线,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数字方志”数据库中的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很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目前发布馆藏方志资源6528种。

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主页面,读者可使用高级检索,各子库组合检索,还可选择书名、著者、索书号等精确和组合检索。通过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进入全文阅览界面;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可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教务老师了解到,读者可通过多种形式进入“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登录国家图书馆主页,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主检索界面,或在“特色资源”栏目中点击“数字古籍”等各子库;或在国家图书馆主页面,选择“资源”选项,点击“古籍”, 进入古籍资源列表,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主页面。

文/北青-北京头条教务老师 张知依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_文学创作 (lamsrscn)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作者:文学创作来源:文学创作发表于:2022-11-07阅读:115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先秦文学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 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口”、“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它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3《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尚"的意义是上古,"书"的意义是书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尚书" 就是"上古的史书"。《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中的文诰都独立成篇,有完整的结构,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4《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如史籍所载《夏殷春秋》《百国春秋》《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等。今传本《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春秋》在语言上极为精炼,但又因为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在能见到的,有《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前者以叙事为主, 后两者以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合称"春秋三传"。

5《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左传》记事,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在思想内容上,《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在艺术方面,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国语》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全书共 21 卷,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之《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是有所发展和提高的。

7《战国策》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整理并取名《战国策》,至此成为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汉初的散文家贾谊、晁错和司马迁都受到它的影响,《史记》的某些史料就直接取于《战国策》。

8《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以记言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水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9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在后世被列为儒家经典。《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论语》中单人的语录占总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话体不到三分之一;而《孟子》则基本上是对话体。《孟子》文章向以雄辩著称,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10荀子和《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况,赵国人。《荀子》一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专题散文,每篇都有题,作为各篇内容的概括,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门人弟子所记。

11《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说《仪礼》的文章选集,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2老子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著。传世本《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后世又称之为《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家的奠基之作。《老子》以“道”为核心,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相较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先秦王官之学“六经”之外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基本性格的两部著作。

13庄子和《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 杂11篇。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出入。

14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为法家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韩非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5墨子和《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的言行录,为其弟子及墨家后学所记。《墨子》虽不重文采,整体风格为“意显而语质”,但是在对话体的结构中,每一篇都首尾完备,条理明晰,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在记述有情节有人物的历史故事时,能通过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营造出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效果。

16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春秋末年兵家孙武及其弟子门人所著。《孙子》虽是实用的兵书,可它的散文艺术却不容忽视。其文字简练,多用 排比句进行铺叙,用生动、通俗的比喻解说用兵之道,力求委曲详尽,明晓易懂。

17《易传》

《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周易》除《易传》之外,还包括《易经》。《易经》部分,除卦名、卦象之外,还包括卦辞和爻辞。《易传》部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之为《易大传》,包括《彖》 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又称《十翼》。《史记》 认为《易传》出自孔子之手,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易传》当为战国晚期儒者所作。

18屈原和《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于流放汉北期间。面对国家的衰弱,面对楚怀王的 软弱与多变,遭放逐而失意的屈原难平心中的忧愤之情,遂以“离骚”为诗题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抒情长诗。全诗共 375 句,2456 字,可分为八个部分。《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 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

对于古籍的编排顺序

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