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水族简介,第1张

  1、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2、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3、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文化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在水族社会中,不论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仪式,还是原始道德的内容及其形式与传承方式,都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与民间知识二者相互杂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点。

饮食文化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待客以酒为重,主人敬酒时带头喊一声“秀”(即干杯的意思),众人也齐声喊“秀”,将酒饮尽。

服饰文化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水族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而是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通常肩部、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素雅文静。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

语言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

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共有声母71个,韵母55个,声调8个。水语与壮侗语族中的侗语、毛南语、布依语、仫佬语、壮语、傣语和黎语等有亲属关系,尤其与侗语、毛南语、仫佬语更为接近,并有许多同源词。

水语跟同语族的壮语、傣语相比,内部差别较少,各地水族群众一般都可以用水语互相通话。水语可划分为3个土语区,没有方言差别。第一个是三洞土语区,以三洞乡板南村水语为代表。第二个是阳安土语区,以阳安甲乃村为代表。第三个是潘洞土语区,以阳和乡潘硐村的水语为代表。

扩展资料:

水族种植水稻有悠久历史,形成众多十分浓厚的稻作相关习俗。水族历法以稻作物候为依据,水族的卯节与端节,就是因稻作种植与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节。

过去,人们认为在稻作生产关键阶段,博得稻神欢心才能获取稻作丰收,因此从浸种、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个关键阶段,往往要依据水书择吉行事。开秧门之前,将两把稻秧带到家中以鱼肉酒饭供祭。

然后,由这位媳妇带着秧苗先下田栽几行之后,盛装待命的其他妇女才纷纷下田劳作。开秧门仪式,既是对稻神的尊重,又是运用相似律的巫术原理,让**旺盛的生殖力转嫁到禾稻上,祈求获得更大的丰产。

水族崇拜鱼,鱼是大多数水族地区的图腾崇拜物。水塘养鱼、稻田养鱼是水族地区的重要技能与特色,人们运用田鱼产卵和用稻草团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兽对渔业危害的方法,使鱼稻获得双丰收。所以,饭稻羹鱼成为水族的传统习俗。

参考资料:

-水族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睢(suǐ)”,史称僚、夷等。

分布在今贵州南部及广西北部毗邻地区。

人口411847人(2010年)。

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原有水书,使用不广。

与骆越有渊源关系。

隋唐时居“溪洞”,皆被泛称为僚蛮、夷、苗。

宋时受蒙姓豪强统治

元征服其地,以蒙姓为土官。

明初实行改土归流,设巡检司进行直接统治。

清咸丰、同治年间,曾与布依族、苗族共同配合太平军在黔南地区进行反清斗争。

建国后,实行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所发展。

水族端节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在九月初九日,通称“水年”。分散居住的彝胞,为方便互相走访,也有按地域约定时日过端节的。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水族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从头至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又叫"瓜节",水语称"借瓜"或"借端"。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端节堪称是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节。登高赛马活动是南方民族年节中独有的现象。同时,端节是水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等诸多民间艺术起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

水族端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端节,水族端节

水族,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擅长农耕,以种植水稻为主。

 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从夏历八月底到十月初有四个亥日,是水族各寨轮流过年的日子。水族过年称“借端”,十分隆重热闹。届时敲响锣鼓,吹响芦笙,还举行赛马、歌舞等娱乐活动。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

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 “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云南的水族有8000多人,占中国水族人口的2%。主要聚居在富源县黄泥河乡,彝良县的大河,龙安等地也有分布。

 服饰 

水族在建国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以农业经济为主,主产水稻,兼手工业,善于纺织、染布,崇尚黑色和藏青色。这个特点,在水族的服饰上有鲜明的表现。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胸前的银饰是节日才佩带的。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的礼品。结了婚的妇女用背带背着她的小宝宝。背带绣得十分精致,这也是她个人装饰的一部分。

水族,被称为“远古走来的贵族”,她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

史料记载,秦汉以前,岭南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如“南越”、“骆越”等,与东南亚沿海的其他诸越统称“百越”。从历史发展的某些迹像和语言、文化、生活特点等方面来看,水族是“骆越”的一支发展起来的。

  另一种说法是在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因战乱再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贵州三都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

  此外有学者认为,“水族是贵州高原和黔桂毗邻地带的土著民族,其先民是夜郎僚人的一支”。然而在部分水族姓氏家谱记录来看,他们都认为水族是由赣、湘、鄂及两广等地区迁徙而来的。有学者还认为水族是从印度半岛北上进入滇黔,分布在三都等地。无论是何种说法,“水族的起源和迁徙,都没有文献记载。口头传说,颇不一致,很难肯定。”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贵州水族有3697万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086%,主要分布在黔南州。只是简介一下`!

楼主啊 多彩贵州你看过吧`!里面就有个水族的`

` 我觉得蛮漂亮的`! 不过话说回来`贵州少数民族的姑娘漂亮的都多 !

但要是算人口比例``还有衣着`打扮都一样的话`! 我也觉得水族的要漂亮些`

` `说白了`就是把一个化了妆的女人卸了妆 `都放在一起比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 `所以说我认为水族姑娘是纯美` `

水族自称“睢”,汉音译为"水",在中国历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溪洞之民"、"蛮"、"僚"、"苗"等,清至民国称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先是称为"水家族",后于1956年底由国务院确认为"水族"。 民间相传,水族最初由三大支系组成,即"睢闽"、"睢干"、"睢柳"。"睢闽"主要指现今居住在都匀市套头地区和独山翁台的水族;"睢柳"主要指现今居住在三都、荔波、独山、榕江等县的水族;"睢干"则专指现今居住在三都阳安、阳乐一带的水族。所谓"睢闽"、"睢柳"、"睢干",原意是指来自"闽"地方的水族人,来自"柳"地方的水族人和来自"干"地方的水族人,这可能代表民族迁徙时,组成水族的这三大支系来自不同的地方或部落。但由于语言、风俗以及生计方式等均相近或相似,经过民族大迁徙,同居一地后在相互交往上获得了文化的认同感,相处日久便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实际上,由于水族的起源和迁徙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水族是由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单一民族。秦汉以前,岭南一带居住着"骆越"、"西瓯越"、"南越"等许多部落,它们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其他诸越部落,统称为"百越"。"百越"不但孕育了中国的稻作文化,同时也演化为南方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水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原先居住在邕江流域的"岜虽山"一带,而邕江流域正是古代"骆越"活动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兵50万进军岭南,遭到当时西瓯、骆越等部落的顽强抵抗,直到公元前214年才统一岭南,并置南海、桂林、象三郡,设官治理。受战乱的影响,水族先民被迫沿龙江逆流而上,经今广西河池、南丹等地向北迁徙,移居黔桂边境,从此开始从骆越的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渐向单一民族发展。 汉至魏晋,虽然中原战乱频繁,但水族先民所居的黔桂边境,社会秩序却相对稳定,使其得到持续发展。隋唐之际,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史料记载,当时水族聚居的东谢地区,人口殷实,"地方千里,土气郁热,多霖雨,稻粟再熟",由于产量的增长,人们的存粮有了较多的结余,能够用来酿酒以供节日及喜庆之用。《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当时东谢蛮地区,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及得赎死"。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水族先民自秦代迁人黔桂边境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了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特质,于是,水族作为单一的民族正式形成。 历史上水族先民曾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渔猎经济时代,但随着不断的向北迁移及至后来定居黔桂边境之后,水族的社会经济便迅速地转向了农业经济。唐宋时期的史籍中,关于水族的记载就已有了"地方千里,稻粟再熟"、"夹龙江居,中有楼屋战棚……种稻似湖湘"的描述,它表明,最晚在宋代,水族社会就已经以稻作农业为本。 历史民族学家的研究认为,水族社会没有经历奴隶制,而是直接由原始社会跨入了封建领主制,从唐代开始,封建领主制经济在水族社会中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直到明朝洪武年间,由于"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江南大量汉族进入水族地区之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水族社会才开始进入封建地主制经济时期。 从唐代的羁摩制度开始,历代中央王朝均对水族地区实行"土司"统治,土司制度一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才在水族地区最后消亡。而水族社会的基层组织则经历了由"洞"、"水"向"议榔"制演化的过程,"议榔"制所形成的水族社会习惯法,直到今天,仍对水族社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水族人民历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水族儿女,其中以潘新简和邓恩铭最为著名。 潘新简(1820-1869年),荔波九阡里梅采寨人,小名阿简,起义后于同治初年称辅德王,始改名称潘新简。1854年,34岁的潘新简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在九阡地区树起反清起义大旗,并提出了"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政治口号,他所率的水族、布依族的起义队伍曾达到1万多人,他们联合上江的罗光明,都匀的柳天成和下江的潘老帽等汉、布依、苗族起义友军,纵横荔波、独山、都江、古州、三脚屯、都匀以及广西的南丹、思恩等地。他的起义队伍与各路义军并肩作战,先后攻打荔波县城17次,攻破6次,并与其他义军联合攻打独山、都江、古州、八寨、嘛哈、南丹、思恩等府、州、厅、县城8座,杀死知县以上反动官吏数十名,击毙总兵、副将、游击、守备、千总等武官近百名,消灭兵勇数以千计。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于1869年兵败被俘,同年8月15日在桂林英勇就义。 潘新简牺牲后,其余部还坚持战斗长达3年之久。1872年起义最终失败。潘新简领导的这场农民大起义,前后达18年之久,是水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斗争时间最长的农民革命运动,是贵州历史上"咸同各族人民大起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字仲光,1901年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的一个水族农民家庭。1917年秋,邓恩铭因家庭生活困难,远赴山东投奔其二叔父,并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邓恩铭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1年,中国***成立,邓恩铭是12名代表中年纪最小,同时也是惟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一大"之后,邓恩铭在山东省组织了中共中央直属的山东区支部。1922年,他代表中共中央出席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随后投身于工人运动,历任青岛市委书记和中共山东省书记,1925年和1928年两次被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为共产主义事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人口为406902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