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上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顶上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21 定位 22 主治病症 23 刺灸法 3 经穴别名·顶上 31 百会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特异性 35 所属部位 36 百会穴的定位 37 百会穴的取法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381 层次解剖 382 穴区神经、血管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3112 灸法 312 百会穴的配伍 313 文献摘要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3142 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31411 降低cGMP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31414 矫正胎位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顶上 1 拼音

dǐng shàng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顶上为经外奇穴名[1]。出《工人医生手册》。位于大腿远端伸侧,髌骨外缘直上,髌骨中线上4寸处[1]。左右计2穴[1]。主治膝关节痛,下肢瘫痪[1]。

21 定位

经外奇穴顶上位于大腿远端伸侧,髌骨外缘直上,髌骨中线上4寸处。左右计2穴[1]。

22 主治病症

经外奇穴顶上主治膝关节痛,下肢瘫痪[1]。

23 刺灸法

一般向下斜刺1~3寸[1]。

3 经穴别名·顶上

顶上为经穴别名,即百会[2]。见《脉经》。

穴位 百会 汉语拼音 Baihui 罗马拼音 Paihui 美国英译名 Hundred Meetings 各

号 中国 GV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9 富耶氏 IVG19 德国 LG19 英国 Gv20 美国 Go20

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DU20)[3][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属督脉[3]。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3][5]。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3]。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3]。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31 百会穴的别名

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脉足太阳之会。

33 穴名解

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3]。

百,《说文》:“十十也”,乃众多之称。会,有会合之义。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6]

本穴曾名为昆仑。盖头为昆仑,以中国地势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6]

34 特异性

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3][5]。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的交会穴[3]。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2]。

35 所属部位

头顶[7]

36 百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8]。

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5]。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3]。

正坐位。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穴在督脉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37 百会穴的取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3]。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3]。正坐取之[3]。

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9]。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百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0]。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滑车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10]。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5]。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百会穴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

百会穴有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3]。

百会穴具有平肝熄风、醒神苏厥、升阳固脱的作用,故以治疗督脉病、神志病及气虚下陷证为主[2]。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本穴是治疗督脉病、神志病,以及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和风热上攻引起的头部疾患的要穴。[2]

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又位于头顶部,可升提阳气,且督脉起于胞中,经 部贯脊上行,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治疗原则,百会穴是治疗气虚下陷证的常用穴。[2]

百会穴有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6]

百会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中医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明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6]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3]。

百会穴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5]。

百会穴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泄泻、阴挺、健忘、不寐[10]。

百会穴主治颠顶痛,眩晕,耳聋,鼻塞,目不能视,鼻衄,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口噤不开;癫狂,痫证,癔症,瘛疭,心烦,失眠,惊悸,健忘;脱肛,阴挺;久泻,痢疾,痔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9]。

现代多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等[3]。

治眩晕,健忘,头痛,头胀,脱肛,角弓反张,泄泻,阴挺,喘息,虚损,癫狂,痫症,癔病。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精神分裂症,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不语。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5][3]。

平刺05~08寸[9][10],局部酸胀[9],可扩散至头顶部[9][9]。

注意:若小儿囟门不合及脑积水患者慎用[3]。

百会位于颅顶矢状缝之间,对5岁以下小儿和顶骨愈合不好的小儿不应针刺本穴,对于脑积水的患儿更应注意[9]。

3112 灸法

可灸[3][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可灸,强身保健可隔姜灸3~5壮,或温灸至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9]。

312 百会穴的配伍

百会穴配印堂、太阳、合谷治头痛[3]。

百会穴配神门、四神聪治失眠[3]。

百会穴配中脘、天枢(左侧)、气海、足三里治胃下垂[3]。

百会配脑空、天柱,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主治头风,眼花。

百会配胃俞、长强,有通调督脉,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痔漏。

百会配脾俞,有补脾健胃,温中止泻的作用,主治久泻滑脱下陷。

百会配水沟,有醒神开窍的作用,主治喜哭不休。

百会配水沟、十宣、足三里、内关、涌泉,治昏厥[9]。

百会配中脘、气海、足三里,治中气不足[9]。

百会配二白、精宫、长强,治脱肛、久痔[9]。

百会配内关、水沟,治休克[9]。

百会配后顶、合谷,治头项俱痛[9]。

3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则吐沫,心烦惊悸健忘,痎疟,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

《针灸大成》: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痃疟,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

《圣济总录》: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

《太平圣惠方》:若频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

《普济》:北人始生子,则灸此穴,盖防他日惊风也。

《类经图翼》:若灸至百壮,停三五日后绕四畔,用三棱针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否则恐火气上壅,令人目暗。

《胜玉歌》:头痛眩晕百会好。

《杂病歌》:乃若脱肛治百会,灸至七壮是尾穷,此疾须用治三穴,随年壮兮灸脐中。

《玉龙歌》: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研究发现百会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艾灸百会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9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03 mmHg,降压作用良好,而对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则有升压作用,如血压下降20~30 mmHg,稳定后,针“百会”30 min,血压即可上升,大部分上升超过35 mmHg。[9]

灸犬“百会”,对实验性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3]。

3142 退热作用

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 5min,间隔10~15 min再刺,连续操作1~3h),对开始发热者有抑制效应,对发热已达高峰者有迅速降温作用。[9]

针刺发热家兔百会穴,有明显退热作用。如果封闭该穴,却无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艾灸“百会”、“肾俞”可升高白细胞、血清补体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艾灸前后差异显著(P<001)。针刺常态家兔“百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针刺补泻对家兔血浆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含量呈明显双向改变,cAMP尤为显著,主要呈负性影响,cGMP主要呈正性影响,cAMP/cGMP亦朝负向波动,泻法略大于补法。[9]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观察320例患者针刺百会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分别于针刺前、后30 d测定红细胞比容、血液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等五项指数。结果:针刺后,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其余指数均显著下降,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小于001与005。说明针刺百会有明显改善细胞结聚和血液黏度的作用。[9]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用百会透曲鬓和前顶透悬颅的方法,观察偏瘫患者的痛阈改变。结果:患侧和健侧上下肢痛阈均下降。患侧上下肢的痛阈从针后5 min已明显下降,一直延续到40 min以后;健侧上下肢从针后5 min开始也有下降,20 min时较明显,到40 min时则有回升,各测定时间点痛阈均没有患侧变化大。[9]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用重手法针刺巴氏小胃狗、海氏小胃狗的“百会”,对肉粉、组胺引起的胃液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9]。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针刺癫痫大发作病人百会,可使紊乱的脑电活动节律趋向规则或使电位降低,即对患者脑电图有调整作用[3]。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隔附子片灸3~4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配长强,先温和灸5分钟后,再行雀啄灸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即可。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取百会,行艾炷无瘢痕灸,以感到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为度。

31411 降低cGMP

针刺百会穴,不论是补法组或泻法组,均能使多数患者明显增高的cGMP下降,并趋于正常。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艾灸百会可降低尿素氮含量[6]。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以放免分析技术观察针刺百会穴对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在双向性影响基础上,主要倾向是孕酮和睾酮明显升高,雌二醇偏高。[6]

31414 矫正胎位

羊腰子是滋补养生绝品,十分受人钟爱,而羊腰子分成内腰和外腰子。内腰是肾脏,是养生保健的食材;外腰就是睾丸,具有补肾壮阳、滋阴益精、抗疲劳等功效。

羊外腰是羊的睾丸,又叫羊蛋。羊内腰,是羊的肾脏,又称内肾,也有叫羊内腰的。二者都是补肾的好食品。人们生活中说的羊腰子指的多是羊肾。

羊外腰

羊的男性睾丸,另称羊蛋。

羊外腰具备壮阳补肾、补阴益肾、缓解疲劳等作用,能够提升动物的性工作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缓解疲劳、健壮人体的功效。

羊外腰的特性:

(1)属初始蛋白质羊牛男性睾丸是一种高蛋白食物的营养元素,它有别于小动物身体的别的组织,具备原始性,它是以孕妈中未出世以前就会有的,并不是后天性产生的,故称其为初始蛋白质,是小动物机体的一种独有组织。

(2)抗原性羊牛男性睾丸带有丰富多彩的免疫力活性物质(羟基肽),它能够刺激性机体的网状结构表皮系统和淋巴系统造成免疫力特异性体细胞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

羊内腰

羊的肾脏功能。别称内肾,也是有叫羊内腰的。羊内腰的味儿十分的美味,并且被大部分人做为保健养生的食物运用,实际效果十分的好。

羊肾有一定功效与作用和饮食疗法使用价值。中医古籍《名医别录》、《纲目》、《千金》、《外台》中都有记述。

主治:治肾虚肌肉劳损,腰脊疼痛,足膝痿弱,耳聋,解渴,阳痿,尿频尿急,遗溺。

性味归经:甘,温。肿瘤《本草图经》:“温,平。”胃镜《纲目》:“甘,温,无毒性。”

《原机启微》:“入肝经。”别名:羊肾子(《鸡峰普济方》)、羊腰子(《本草述》)。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足窍阴穴的定位 9 足窍阴穴的取法 10 足窍阴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足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足窍阴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足窍阴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足窍阴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头痛 172 治疗急性结膜炎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窍阴 1 拼音

zú qiào yīn

2 英文参考

zúqiàoyīn GB44 [中国针灸学词典]

zúqiàoyī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足窍阴 汉语拼音 Zuqiaoyin 罗马拼音 Tsuchiaoyin 美国英译名 Foot Empty Yin 各

号 中国 GB44 日本 44 法

国 莫兰特氏 VB44 富耶氏 VB44 德国 G44 英国 G44 美国 GB44

足窍阴为经穴名(zúqiàoyīn GB44)[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名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1]。足窍阴是足少阳胆经的井穴,五行属金[1][2]。足即足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1]。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耳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足跗肿痛,多梦,现代又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偏头痛,目眩,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结膜炎,哮喘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

5 穴名解

足即足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1]。

窍,有空隙之义。阴,阴、阳之阴。窍指空孔。《黄帝内经素问》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此五脏皆属阴脏。该穴所主治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口中恶苦诸疾与头窍阴相类,《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此穴位人体最下,在足第4趾外侧趾甲角根旁1分处,为足少阳脉气所发之地,犹如井泉,故名足窍阴。[3]

6 特异性

足窍阴是足少阳胆经五输穴的井穴,五行属金[1][2]。

7 所属部位

趾端[4]

8 足窍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足窍阴穴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2]。

足窍阴穴位于足趾,第四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穴[1]。

足窍阴穴位于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5]。

足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1]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肌肉)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骨骼)

9 足窍阴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

足窍阴穴位于足趾,第四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穴。[1]

仰卧或垂足,在足第4趾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处取穴;或于足第4趾外侧甲根角侧后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外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坐位,第4趾趾甲外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其交点处即是足窍阴穴[7]。

10 足窍阴穴穴位解剖

足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趾背腱膜、趾骨骨膜。皮肤由足背中间皮神经的外侧支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跖背动脉在趾蹼处分出二支趾背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趾底总动脉也发出趾底固有动脉到各趾,因此各趾均有四条趾动脉,即二条趾背动脉,二条趾底固有动脉,各动脉均与同名静脉和神经伴行,走行于各趾的跖背面与侧面的交界线上,在趾端形成各自的网,营养并支配趾关节、腱膜和皮肤。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趾甲根[1]。

皮肤→皮下组织→趾甲根[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趾背神经(腓浅神经分支)和趾背动脉分布[8]。

布有趾背神经,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5]。

11 足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足窍阴穴具有疏肝解郁,通经活络的功效。

足窍阴穴有疏肝气、清胆火、熄风热的作用[1]。

足窍阴穴为胆经之井穴,具有清热、安神之特点,主治热病、神志病等[9]。

足窍阴穴系胆经之井穴,有清热养阴之功,所治为心烦,喉痹、舌强,目干、目痛,耳聋,咳而汗出,头痛不可动,月信不调,汗不得出,亦多关于阴藏之窍。[3]

头窍阴之治症,多调之于局部。足窍阴之治病,为导引下行,而通散之也。又凡阳经末穴,皆取名阴象。以其下接于阴经也,如足太阳之至阴,足阳明之厉兑,及本经之“窍阴”,同此一义。古人于经穴命名,照及全面,形同经络巨网,非但一点一线也。[3]

12 足窍阴穴主治病证

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耳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足跗肿痛,多梦,现代又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偏头痛,目眩,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结膜炎,哮喘等。

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等[1]。

足窍阴穴主治头痛、耳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8]。

足窍阴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胁痛,足跗肿痛;失眠,多梦;热病[6]。

现代又多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等[1]。

足窍阴穴主治偏头痛,目眩,目痛,耳聋,胁痛,失眠,多梦,热病;以及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等[5]。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

3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耳聋,耳鸣;

4其它:哮喘,胸膜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浅刺01寸[8]。

一般直刺01~02寸[1]。

斜刺01~02寸[5]。

浅刺01~02寸[6]。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6][5][1][8]。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足窍阴穴的配伍

足窍阴配头维、太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足窍阴配头维、太阳、风池、率谷、外关,治偏头痛[6]。

足窍阴配翳风、听会、外关,有清热泻火,通经活络聪耳的作用。治耳鸣、耳聋[6]。

足窍阴配少商、商阳,有清热利咽的作用。治喉痹[6]。

15 特效

头痛和牙痛时,用5根牙签捆在一起点刺足窍阴穴,每次100下[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胁痛,咳逆,不得息,窍阴主之。手足清,烦热汗不出,手肢转筋,头痛如锥刺之,循然不可以动,动益烦心,喉痹,舌卷干,臂内廉不可及头,耳聋鸣,窍阴皆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痈疽,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动则烦心。

《针灸大成》: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喉痹,舌强口干,肘不可举,卒聋,魇梦,目痛,小眦痛。

《医宗金鉴》:主治胁间痛,咳不得息热躁烦,痈疽头痛耳聋病,喉痹舌强不能言。

17 足窍阴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头痛

①取双侧足窍阴,常规消毒后,选用1寸毫针,针尖稍斜向上刺入02~03寸,施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病程长者可延长至1h。留针期间每间隔15 min快速捻转一次。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50例,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②治疗高颅压头痛。采用降颅压、脱水药物(选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隔8h或6h一次,或呋塞米10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足窍阴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放血10~15滴。每日放血1次,3次为一疗程。放血治疗头痛即刻有效率达65%,1~3 d内有效率达95%。[9]

172 治疗急性结膜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邪郁少阳的穴位 2 治疗邪郁少阳的方剂 3 治疗邪郁少阳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邪郁少阳 1 拼音

xié yù shào yáng

2 英文参考

stagnant pathogen of Shaoya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邪郁少阳为病机[1]。指太阳病不解而内传,或病邪直犯少阳,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的病理变化[2]。为伤寒病邪气郁阻于少阳经的病机[1]。少阳主半表半里,邪气郁阻于少阳,既未入里,也不在表,因而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耳聋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食,脉弦等症状[1]。

参见少阳病: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3]。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3]。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3]。《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三:“邪因正虚,自表之里,而结于胁下,与正分争,作往来寒热。”《伤寒微旨论·伤寒源篇》:“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辨证》卷四:“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证[3]。若有太阳表证时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汤证;若有阳明里证时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等[3]。

4

白腰指的是羊睾丸。

明朝刘若愚 在《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写道:“又羊白腰者,则外肾卵也。”羊睾丸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它具有壮阳滋补的作用。

红腰指的是羊肾。

方言常说“腰子”。红腰又称内肾。剖开洗净用。有一定药用价值和食疗价值。中医古籍《名医别录》、《纲目》、《千金》、《外台》中均有记载。味甘,性温。能补肾气,益精髓。用于肾虚劳损,腰脊酸痛,足膝软弱,耳聋,阳痿,尿频。可单用本品熟食,或配伍杜仲、肉苁蓉等煮食。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枕骨 1 拼音

zhěn gǔ

2 英文参考

occipital [朗道汉英字典]

Tóuqiàoyīn GB11(经穴别名) [中国针灸学词典]

occipital bone(人体部位名)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枕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枕骨为人体部位名[1]。又名后山骨、玉枕骨、后枕骨[1]。即枕外隆突,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2]。《医宗金鉴》:“后山即头后枕骨也。其骨形状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圆尖,或月牙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

枕骨为经穴别名,即头窍阴[1]。出《经穴汇解》。

穴位 头窍阴 汉语拼音 Touqiaoyin 罗马拼音 Touchiaoyin 美国英译名 Empty Yin 各

号 中国 GB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B18 富耶氏 德国 G11 英国 G11 美国 GB11

头窍阴为经穴名(Tóuqiàoyīn GB11)[3]。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4]。属足少阳胆经[3]。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

枕骨(《针灸聚英》)。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

53 穴名解

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

窍,《说文》:“空也。”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5]

54 特异性

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

55 所属部位

后头[6]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头窍阴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2]。

头窍阴穴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下1/3与中1/3交点处[4]。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头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正坐或侧伏,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在乳突的后上方,当浮白与完骨穴连线的中点取穴[7]。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头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枕额肌(枕腹)。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耳后肌属皮肌,起于乳突的外面,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参看浮白穴)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4]。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头窍阴穴具有平肝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3]。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5]。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等[3]。

头窍阴穴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4]。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9]。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7]。

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等[3]。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3][4]。

平刺05~08寸[7][9],局部有胀重感[7]。

5112 灸法

可灸[3][7][9]。

艾条灸5~10分钟[4]。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治耳鸣、耳聋[7]。

头窍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内关、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7]。

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的作用,主治眩晕。

头窍阴配风池、太冲、足临泣、侠溪,治眩晕[7]。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窍阴、强间,主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

《针灸大成》: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舌本出血,骨劳,痈、疽、发、厉,手足烦热,汗不出,舌强胁痛,咳逆喉痹,口中恶苦。

中医的诊断学说中,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法,而看面部的五官的变化知五脏的 健康 状况,属于望诊的范畴,那如何从面部五官的变化分辨出五脏的 健康 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 养生 呢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曾经提出“心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这就说明了五官的变化充分地反映出五脏的 健康 装状况。

心脏的中医 养生 知识

心脏的 健康 状态可以从两个方面反应,一是舌的形态、色泽、灵活度、味觉情况。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黄帝内经》中记载“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知五味”。

特别是在舌诊中,虽然舌诊很复杂,但舌尖直接反应心脏的盛衰和 健康 。

二是面部的光泽更反映出心气的盛衰和是否气血不足。

脾脏的中医 养生 知识

口唇的变化反应了脾脏的 健康 状况。因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所以口唇主要反映气血的盛衰。若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唇红润泽;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口淡无味,多为脾气亏虚;口唇黏腻或发甜,多为脾胃湿热;口中泛酸,说明肝脾不和;唇肿或口角溃烂而痛,多为脾热或脾火。

肺脏的中医 养生 知识

鼻子的变化主要是反应肺脏的将抗状态。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所以外感风寒暑湿均可首先影响肺脏。鼻塞流清涕,多为风寒袭肺或肺气虚;鼻子干燥或经常出血,多是阴虚火旺或肝火犯肺;经期鼻子出血多为肝郁化火犯肺或者肺阴虚等都说明鼻子和肺脏关系。

肝脏的中医 养生 知识

中医认为,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如果是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夜盲等症状,特别是老年人的视力下降等问题都是肝脏虚衰的表现;肝经火盛,可能出现眼目红胀肿痛;肝肾阴虚,则可能出现眼涩、眼干等。

另外如果对眼睛深入的辨证的话,肝心脾肺肾分别还对应黑眼球、眼角、眼睑、眼白、瞳孔。

肾脏的中医 养生 知识

肾脏与听力相关联。肾气足,听力就正常。如果耳聋耳鸣、听力减退、,都说明肾的功能有所下降。老年人耳聋也是肾气随着年龄增长而虚衰的一种表现。

肾脏与头发的茂盛度和色泽有关,肾气充足则发密而黑。如果头发枯黄、稀疏容易掉落,多属于精血不足,常见于大病初愈或者慢性疾病的损耗;青少年白发分正常和病变两种,有些人天生“少白头”则与肾脏五官,如果伴有耳鸣、腰酸等症状则是肾脏的虚衰;脱发多见于中老年人,如果没有其他的症状表现则为正常,如果伴有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就需要注意 养生 了。

以上便是教大家如何通过面部五官来分辨五脏的 健康 状况,虽然五官与五脏密切结合可以指导 养生 ,但是在临床诊断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表现来判断,并不能只通过单一的表现确定疾病。最好的 养生 办法是多咨询专业的人士,做到 健康 养生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