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苏轼评价,第1张

苏轼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史的链条当中,他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不管宋代统治者如何想方设法禁止苏轼文集流传,但苏轼的声名,代代相传,跨越时代。苏轼的人品文章,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继欧阳修之后,成为北宋的诗坛领袖,文艺泰斗。当时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均为苏轼门人,号称“苏门四学士”。苏轼生前,门人遍天下;苏轼身后有毁有誉。在他逝世后不久,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蔡京又发动党祸,“籍元祐及元符末年宰相文彦博等、侍从苏轼等、余官秦观等、内臣张大良等、武臣王献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书刻石端礼门。”十二月又诏:“诸邪说诐行非先贤之书,及元祐学术政事,并勿施用。”1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四月,诏毁苏轼文集、传说 、奏议、墨迹、书版、碑铭和墓志,同时毁苏洵、苏辙、程颐、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诗文集。

统治者的禁令,并没有控制苏轼文集的流传:“人们改称苏轼为毗陵先生。”朱弁曾记录这段事迹:“崇宁、大观间,东坡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者,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2人们对读苏轼文苏轼诗的热情比下禁令前更狂热了。费衮记载了这样一桩事:“宣和间,申禁东坡文字甚严,有士人携坡集出城,为门者所获,执送有司,见集后有一诗云:‘文星落处天地泣,此老已亡吾道穷,才力漫超生仲达,功名犹忌死姚崇。人间便觉无清气,海内何曾识古风。平日万篇谁护惜,六丁收拾上瑶宫。’京尹义其人,阴纵之。”3在宋人笔记中,还有两则故事令人感动:一是碑工的义气。王清有记述:“九江碑工李仲宁,黄太史题其居曰琢玉坊。崇宁初,诏郡国刊元祐党籍姓名,太守呼仲宁,使劖之。仲宁曰:‘小人家旧贫窭,因刻苏内翰词翰,遂至饱暖,今日以好人为名,诚不忍下手。’守义之,曰‘贤哉,士大夫之所不及也!’馈以酒肉而从其请。”4一是记强盗敬爱苏轼。洪迈记述:“绍兴二年,虔寇谢达陷惠州,民居官舍,焚荡无遗。独留东坡白鹤峰故居,并率其徒葺治六如亭,烹羊致奠而去。次年,海寇黎盛犯潮州,悉毁城堞,且纵火。至吴子野近居,盛登开元寺塔见之,问左右曰:‘是非苏内翰藏图书处否?’麾兵救之,复料理吴氏岁寒堂,民屋附近者赖以不爇甚众。两人皆剧贼,而知爱敬苏公如此。彼欲火其书者,可不有愧乎?”5从百姓到强盗,都对苏轼怀着深深的敬意。何况文人乎!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正月,慧星出现,尾长竟天,太白书见。有一夜,雷雨大作,击碎党籍碑。当毁碑时,蔡京厉声曰:“碑可毁,名不可灭。”6是时,徽宗惧天怒,二月遂罢蔡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京师,檄取东坡文集及司马光资治通鉴。徽宗在外来的压力下,诏复翰林侍读学士。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戊申,诏复苏轼为端明殿学士,尽还合得恩数。绍兴九年庚申(公元1139年)申诏赐汝州郏城县坟寺名为旌贤广惠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庚寅赐谥文忠。再崇赠太师。九年(公元1173年)癸巳复诏有司重刊东坡文集。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乙未正月,诏从祀孔子庙庭,位列张载、程颢、程颐之上。7

据王文诰整理记载:苏轼逝世后,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士君子奔吊于家,秦陇楚粤之间,车尘马迹,所至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陈师道方官京师,闻公讣亦卒,张耒在颖州举哀制服,坐贬黄州安置。黄庭坚悬像室中,奉之终身。不久,李昭玘、廖正一等皆坐废黜而逝世。子由泣曰:“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米黻曰:“道如韩子,文比欧公,八周御魅能旋,六合著名犹窄。”钱世雄曰:“降邹阳于十三世,天室偶然,继孟轲于五百年,吾无间也。”李廌曰:“皇天后土,知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廌布衣也,文出天下诵之。”8

苏轼诗,在逝世后几年即广为流传。崇宁、大观年间(公元1102—1107年),有赵云(次公)、宋云(援)、李德载、程縯四家的《苏诗四注》,继有赵云(次公)、宋云(厚)、程云(縯)、宋云(援)、新添云(林子仁)作《苏诗五注》,“四注”、“五注”皆编年注,出于北宋。南宋绍兴初年赵夔编辑苏传,复有师民詹、任居实、孙绰、李尧祖四家接踵于后,其体例一本于夔而取编年五注,并纳入之,是为“八注”,“二十注”。嗣后又有王十朋、张器先等据三十一家编年分类汇集注,赵夔所编诗集为《苏诗十注》,王十朋编的为《苏诗百家注》。后来,范成大又劝陆游重新编注苏诗,没有实行。吴兴施元之、施宿父子以两代几十年的功力,对苏诗重新增编补订,刊版于南宋嘉泰三年(公元1202年),这部注本以其繁徵博引,诠解详备,称誉士林。

赵夔等编注家们对苏轼都进行全面的、高度的评价。赵夔说:“东坡先生读书数千万卷,学术文章之妙,若太山北斗,百世尊仰,未易可窥测藩篱,况堂奥乎!”9王十朋说:“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故虽天地之造化,古今之兴替、风俗之消长,与夫山川、草木、禽兽、鳞介、昆虫之属,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不啻如长江大河,汪洋闳肆,变化万状,则凡波澜于一吟一咏之间者,讵可以一二人之学而窥其涯涘哉!”10陆游在《施司谏注东坡诗序》中评东坡诗:“援据闳博,旨趣深远。”他说:“某顷与范公至能会于蜀,因相与论东坡诗,慨然谓予‘足下当作一书,发明东坡之意,以遗学者。’某谢不能。”实际上,陆游对苏轼的作品,领会是很深的;越是这样就越感到注苏诗的难度之大。他向范成大举出两个例子,问他将作何解释,如“‘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归巢痕。’‘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当若为解?”范成大答曰:“东坡窜黄州,自度不复收用。故曰‘新扫旧巢痕’,建中初,复召元祐诸人,故曰:‘已致鲁诸生’,恐不过如此。”陆游说:“此某之所以不承命也。昔祖宗以三馆养士,储将相材,及官制行,罢三馆。而东坡盖尝直史馆,然自谪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至是史馆亦废,故云‘新扫旧巢痕’。其用事之严如此。而‘凤巢西隔九重门’,则又李义山诗也。建中初,韩曾二相得致,尽收用元祐人,其不召者亦补大藩。惟东坡兄弟犹领宫祠。此句盖寓所谓不能致者二人,意深语缓,尤未易窥测。至如‘车中有布乎’,指当时用事者,则近而易见。‘白首沈下吏,绿衣有公言’,用以侍妾朝云尝叹黄师是仕不进,故此句之意,戏言其上僭。则非得于故老,殆不可知。必皆能知此,然后无憾。”因为诗语深语缓,未易窥测,故范成大叹息说:“如此诚难矣。”理解苏诗,在南宋的上层知识分子已认为如此艰难!自宋到今,注解苏诗有百家以上,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陆游曾记载苏轼文章在南宋影响之广。他说:“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11

到了金代,诗人们对苏轼诗文的横放超迈的格调,多所评论。王若虚云:“东坡之文,具万变而一以贯之者也:为四六而无俳谐偶丽之弊;为小词而无脂粉纤艳之失;楚辞,则略依仿其步骤而不以夺机杼为工;禅语,则姑为谈笑之资而不以穷葛藤为胜。此其所以独兼众作,莫可端倪。而世或谓四六不精于汪藻,小词不工于少游,禅语、楚辞不深于鲁直,岂知东坡也哉!”12王若虚肯定苏轼与秦观、黄庭坚的高下的比较。认为苏轼是文中之龙,理妙万物。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有诗评论:“奇外天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又云:“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这二首诗对苏诗是褒是贬,历代争论不一。郭绍虞认为:元好问诗,格实近东坡。翁方纲《读元遗山诗》云:“遗山挪眉山,浩乎海波翻,效忠苏门后,此意岂意言。”元遗山学习苏诗,已为后代诗人所共识。潘德兴《论遗山诗》云:“评论正体齐梁上,慷慨歌谣字字遒。新态无端学坡谷,未须沧海说横流。”指出元好问诗接踵苏诗。所以元好问论苏诗,虽指出苏诗毛病,但并非贬抑,而是言简意赅评论其达到艺术高度之后的不足处。在二百年来诗人多学坡谷的热潮中,也指出苏诗的瑕疵所在。元代也不乏人学苏轼诗。袁桷曾为周权《此山集》作序曰:“称其法苏、黄之准绳,达〈骚〉、〈选〉之旨趣。”13许有壬《怀坡楼记》云:“苏文忠公文章在天地间,后世学者无所容喙。尚论其平生忠义而迹其出处,有不能不为之浩叹者焉。”14直至明代,学苏又掀起了新的高潮。这时,不仅学苏诗,而且崇尚苏轼文章、人品;尤其把学苏文与科举联在一起。钱一清在《序苏长公合作》中说:“长公之文,如太仓给粟,人得共饱。”15苏轼的文章,已成为一代文士的精神食粮。明代更多的是出版苏轼选集,益加以评点,全面评介苏轼的学问、人品及功业。王世贞说:“今天下以四姓目文章大家,独苏公之作最为便爽,而其所撰论策之类,于时为最近,故操觚之士,鲜不习苏公文者。……苏公才甚高,而出之甚达,而又甚易,凡三氏之奇尽于集,而苏公之奇不尽于集,故天下而有能尽苏公奇者,亿且不得一也。”16王世贞对苏文的喜爱,已到了读苏文可以提神醒脑的程度,他说少年时读苏文情景:“懒倦欲睡时,诵子瞻小文及小词,亦觉神至。”17明代评文,多以苏文为标准,汤实尹说:“昔之以文海内外者,或品之曰:眉山再生。曰:宛然苏家衣钵。”18明人学苏轼文章,多被其品格、精神所感动,像李卓吾说:“苏长公何如人,故其文章自然惊天动地,世人不知,只以文章称之,不知文章真彼余事耳,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19又说他“平生心事宛然如见,如对长公披襟面语,朝夕共游。”20又说:“《坡仙集》虽若太多,然不如是无以尽见此公生平,心实爱此公,是以开卷便如与之面叙也。”21李卓吾对苏轼人品之敬已到了日夕难离的地步。焦竑《刻坡仙集抄引》云:“古今之文,至东坡先生无余能矣,引物连类,千转万变而不可方物。即不可摹之状与甚难显之情,无不随形立肖,跃然现前者,此千古一快也。”22

明代三袁兄弟对苏轼的热爱,已经是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了。袁宗道因慕白居易、苏轼为人,故以白苏名斋。袁宗道说:“伯修酷爱白、苏二公,而嗜长公尤甚。每下直辄焚香静坐,命小奴伸纸,书二公闲适诗,或小文,或诗余一二幅,倦则一篇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23而袁宏道自己对苏轼的热爱,也不亚于乃兄,他在〈答冯琢庵师〉信中说:“宏近日始读李唐及赵宋诸大家诗文,如元白欧苏与李杜班马,真是雁行。坡公尤不可及,宏谬谓前无作者。”又在〈与李龙湖〉信中说:“近日最得意,无如批点欧苏二公文集。……苏公诗高古不如老杜,而超脱变怪过之,有天地来,一人而已。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足观者。至李杜而诗道始大;韩柳元白欧,诗之圣也;苏,诗之神也。彼谓宋不如唐者,观场之见耳,岂真知诗为何物哉?”这里,袁宏道把苏轼诗誉为“诗之神也”,对苏诗极为崇拜。他在〈答梅客生开府〉信中又将苏诗与李、杜诗比较,回答“诗神”的内涵,他说:“苏公诗无一字不佳者,青莲能虚,工部能实;青莲唯一于虚,故目前每有遗景;工部惟一于实,故其诗能人而不能天,能大能化而不能神。苏公之诗,出世入世,粗言细言,总归玄奥;恍忽变怪,无非实情。盖其才力既高,而学问识见,又迥出二公之上,故宜卓绝千古。至其道不如杜,逸不如李,此自气运使然,非才之过也。”袁宏道对苏轼的推崇,已经到了倾倒的地步了。

明代学者也有偏爱东坡小品者,凌启康〈刻苏长公小品序〉云:“夫宋室文章风流藻采,至苏长公而极矣,语语入玄,字字飞仙,其大者,恣韵泻墨,有雪浪喷天,层峦遍地之势,人即取之;其小者,命机巧中,有盆山蕴秀,寸草函草之致,人或忽之。自兹拈出,遂使片楮只言,共为珍宝。”大赞东坡小品的完美。袁中道也说:“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24明人因小品文盛行,从而也把苏轼小品作为“快书”欣赏。明代之所以出现学苏热潮,也与一代文坛有密切关系。明代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与苏轼的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格调正好一拍即合;晚明人的思想解放浪潮,也从苏轼的庄老思想中获得启示。因而苏轼的影响,在明代表现更为强烈。

清代的著名学者,学苏的热情也甚高涨。叶燮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毫端,而适如其意之所欲出。”25赵翼认为“昌黎之后,放翁之前,东坡自成一家,不可方物。”26清代注苏诗者很多,如宋荦与邵长蘅等补刊〈施注苏诗〉,查慎行对苏诗又作了全面的编年考订及补注,汪师韩著《苏诗选评笺释》、翁方纲著《苏诗补注》,冯应榴编《苏文忠公合注》,纪昀点论《苏文忠公诗集》,王文诰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是综合苏轼注本的大成了,清人对苏轼的感情,对苏轼的高风亮节,肃然敬意。

苏轼的学问文章,也名震域外,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辽国国主及大臣都向他问候苏学士,苏辙有诗云: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莫把文章动蛮貊,辽国谈笑卧江湖。27

在宋代,苏轼已名扬他国,辽国还出版了《大苏小集》。在日本国,珍重苏轼作品及年谱,出版《东坡先生诗集》,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水照教授编的《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就是从日本国搜集来的,如例何伦的《眉阳三苏先生年谱》,王水照先生说:“钞本最后有题云:‘应永二十七年岁次庚子春三月于龙阜之万秀山下书。’”后人于‘应永二十七年’处,批注云‘离庆长七年一百八十二年’;于‘龙阜’处,批注云:‘南禅寺’。按应永二十七年,为1420年;庆长七年,为1602年,相隔正好182年。故知钞本年代为1420年,相当于中国明永乐十八年,而为日本室町时代足利四代将军义持当政之时。”28由此可知,在明代日本已珍藏苏轼作品及年谱。当代日本刻印《苏轼全集》及诗集以及研究苏轼的成果,也令人注目。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德国伟大科学家爱恩斯坦,他开创人类对宇宙认识新阶段的“相对论”,就是运用苏轼〈日喻〉这篇文章中的瞎子摸象寓言。爱因斯坦利用肓人对两种比喻的演化,来解释人们对“相对论”的理解。而且,爱因斯坦引证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来解释他的“广义相对”学说,他在讲到“三维空间里的人难以想像出弯曲的三维空间里,两点一根最‘直’的曲线——短程线时”,说:那就像中国宋朝大诗人苏轼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9这是一项很令人深思的事迹。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中国古代诗人诗歌中获得了科学想像的灵感。苏轼作品对世界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端。

苏轼名满天下,当前国内外对苏轼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研究苏轼的著作、文章,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苏轼的文化精神,已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了。

  摘 要:苏轼以其个体生命意识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奠定了其“自然论”文艺观的哲学基础,以日常生活为创作场地,受随物赋形的水之道启发,形成文艺观的精髓“道水心”,通过寻求个体情感与物性相互映照的天造文章,追求繁华落尽的平淡美学。

关键词:苏轼;自然;水之道;平淡

“自然”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被历代批评家所推崇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的、潜在的理论体系。它最初见于老庄的道家哲学,涵义比较广泛,指万物的本性、与人为之道相对而言的天之道,自然无为的状态,是世上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两汉时,受儒家影响,将“愤于中而形于外”的喜怒哀乐也纳入自然的范围。魏晋南北朝时,刘勰“标自然以为宗”,才把自然纳入文学的本体论,成为一种诗学范畴。到了唐代,更是形成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风尚,《诗式》、《二十四诗品》、《历代名画记》等也都标举与苦思相对的妙悟自然。到了宋代,强调“如风吹水,自成文理”的自然、感情的自由抒发、平淡的美学旨趣,而苏轼更可说是自然论的集大成者,从本体论、创作论到风格论对这一文艺观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一、 儒释道相融合的哲学观——苏轼“自然论”的哲学基础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文人,苏轼不是机械地模仿儒释道思想的只鳞片爪,而是将外在的多变统摄于内里的“一”,通过其野性自由的个性选择,达到圆融的境界,建构起颇具“活性”特质的哲学系统。

早年接受儒家正统教育,形成他入世的道德观,在政治漩涡中不改浩然正气,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心百姓。对于儒家执着功名、营营苟苟的姿态则颇不以为然,秉持“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生”的信念,这点与老庄道家思想默契相接,并形成精神的汇通,成就苏轼乘物以游心的审美人生观。

然而,苏轼并不因此弃绝人世,他认为那些只是“逃世之事”,他自己则是“逃世之机”。关键在于不“留意于物”,否则终日恍恍惚惚,得之则喜,失之则忧,本以为乐的东西,终以为病,看透了世间的生死得失,则“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悟透了凡俗的机心,便能做到“佩玉而心若槁木、立朝而意在东山”,身隐就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罢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或出或入,一切都以性之便、意之适为宗。

苏轼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将儒家的“孔颜之乐”、“曾点气象”,道法自然、发璞归真、超然物外的道家精神和佛家的禅悟空漠熔铸在一起,形成一种陶然自适的哲学观和意趣充沛、诗意盎然的人生观。苏轼文论的独特之处正是建立在他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之上的,这种意识渗透在“自然论”的文艺思想中,构成苏轼的文化实质,以一种戏谑游戏的态度游于人世间,过一种审美的人生,这是苏轼生命也是他文论的皈依。

二、日常生活——苏轼“自然论”的场地

宋代,受到禅宗重内心的顿悟和超脱,轻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的影响,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态度。文学上提出以俗为雅的命题,语言上不避俗字俚语,大力描写日常生活题材,发掘日常生活的美学。苏轼继承了这一理念,将日常生活美学提升到新的高度。

跟苏轼乐天、达观的人生态度有关,他笔下的日常生活总是有着醉人的味道,芳鲜而自在,即使是朴陋的生活,也能以甘之如饴的心态来面对,或寄寓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或用“秋来霜露满东园,芦箙有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来自我解嘲,总之,生活在苏轼这里是轻松的。

日常生活诸种无不可以入诗,“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柄滑”的饮食之美、“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翁,招呼明月刀芳樽”的酿酒之趣,竹杖芒鞋、自得其乐的行路人形象,“千畦细浪舞晴空”的麦田,乡村的煮茧香,村南村北的缲车响,“牛衣古柳卖黄瓜”,乡村的泥土芳香尽收诗中,琐琐碎碎,多了份诗性和生活的怡然。

以日常生活为观照的对象正是苏轼文论的实践基础。苏轼执着于寻求人生可供玩味赏玩的乐趣,以审美的态度来观照日常生活,从生活、自然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所见之物便无不可爱而芳鲜。

三、 “水之道”——苏轼“自然论”的精髓

正如苏轼的文艺美学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美学基础之上的,“自然论”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有一个现实的载体即“水”。受道家“万物出于水,又复归于水”的思想以及苏洵“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观念的影响,苏轼通过对水的性情的感悟,发展出独具风格特点的“水之道”。在苏轼那里,水不复是自然界的物质,而是被寄予了行云流水般的精神内蕴,运用到创作上,便是强调主体意识的自由表达,无拘无束,兴到即言,意尽言止,文章可以看作是水心、人心、文心的共谋的产物,这是苏轼文艺美学的精髓。

文心的冲动有时会以灵感的形式出现,《书蒲永升画后》中提到“始,(孙)知微欲于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孙知微想在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起先感情的累积没有达到喷涌的境地,营度经岁,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纸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奔屋也。”当画意来临的时候,便须臾而成形,且充分展现物的动态情貌。

苏轼赞许的正是水的“无心之心”,即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水心”,以之为宗,在应对外物的时候才不会随波逐流,丧失自我,但又不太过执着,物我之间也不是单向的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二者的精神会通,两相遇合与交流。

四、“平淡”——苏轼“自然论”的美学追求

苏轼赞赏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平淡美。《评韩柳诗》中说“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苏轼所推崇的是咸酸之外的美,是历经了气象峥嵘、彩色绚烂之后,渐老渐熟,乃造的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平淡美学跟诗人人格之“真”是分不开的。苏轼曾言“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诗人置流俗的偏见于不顾,没有蝇营狗苟的顾忌,而只以真性情处世,这份随缘自适的态度本身就散发出一种动人的艺术气,这种气质自然流出,寄寓在文章中,便是灵气十足的至文,天籁自鸣。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易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王启鹏《苏轼文艺美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王世德《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5]刘国珺《苏轼文艺理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苏轼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牧童评画》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品简介

 《牧童评画》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图》一轴;然后在此铺垫基础上突出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最后以古语结束全篇,暗讥当政者不尊重现实而胡乱变法改制的错误行为。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语言流畅明快,颇为生动,阐明了绘画要讲求形似,寓含着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作品原文

 牧童评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作品注释

 1、戴嵩(sōng):唐代画家,善画牛,有《斗牛图》。

 2、蜀中:四川。

 3、杜处(chǔ)士:不详。苏轼有《杜处士传》,是将众多药名谐音连缀而成的。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

 4、好(hào):喜欢,爱好。

 5、所宝:所珍藏的。宝,珍藏。数(shǔ):清点数目,计算。

 6、一轴:一幅。

 7、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套,用玉装饰卷轴。囊,袋子,此处指画套。

 8、常以自随:《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无此句。自随,随身携带。

 9、曝(pù):晒。

 10、拊(fǔ)掌:拍掌,嘲笑时的体态语。

 11、耶:一作“也”。

 12、牛斗(dòu):牛互相争斗。

 13、力在角(jiǎo):力量用在角上。

 14、尾搐(chù)入两股间:尾巴紧紧夹在两腿间。搐,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股,大腿。

 15、掉尾:摇尾。掉,摇。《左传·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16、谬(miù)矣:错了。谬,错误,差错。

 17、然之: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18、古语有云:《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作“古语云”。

 19、耕当问奴,织当问婢(bì):比喻做事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人。《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俗谚云:‘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作品译文

 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作品道理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

 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实践出真知。

 这篇文章以《斗牛图》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阐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要从客观规律出发,要谦虚请教他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专长。

 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熙宁元年(1068年),其时苏轼因父丧归蜀。一说此文创作时间不详,可能是元祐年间苏轼在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所作。

 作品鉴赏

 此文开篇一句点明了杜处士的喜爱及书画收藏的丰富,接着特意点出“戴嵩《牛》一轴”是杜处士特别珍爱的精品,并以“锦囊玉轴”四个字简洁形象地写出了这幅画在杜处士心目中的地位。然后才转入正题,写杜处士晾画时,一个牧童面对这样一幅珍品“拊掌大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画的错误——“掉尾而斗”。以牧童特有的天真和对生活的熟悉,一方面说明错误的理由——“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另一方面则通过“此画斗牛耶?”一问和“谬矣”这一肯定的结论,在嘲讽中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让杜处士不得不“笑而然之”。最后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进一步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全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牧童的天真未凿、处士的豁达冲和均跃然纸上,简洁生动,意趣盎然。

 思想上,此文通过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画牛的错误之处,清楚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同时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当中,寄寓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发人深思。

 艺术上,此文有以下特点:

 首先,此文叙述故事简炼生动。全文用字不多,却能扣人心扉。先写杜处士所藏“戴嵩《牛》一轴”,百里挑一,裱装精美,随身携带,爱不忍释,从而把戴嵩之画抬得很高,然而抬得高就摔得重;接着写对牛十分熟悉的牧童一眼看出了名画的瑕疵,指出它的失真谬误处,名画的价值也就一落千丈,顿失光彩。前后对照,大相径庭,使人心为之动,顿感可叹、可笑、可惜。

 其次,此文用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的形象。牧童看见这轴画牛的名画,不假思索,顺口发问:“此画斗牛耶?”通过发问指出此画是“斗牛图”。由于牧童熟悉牛的习性,了解“斗牛”时牛尾所在的位置,于是接着说:“牛斗,力在角,尾搐之两股间。”而画中的“斗牛”则不然,与“斗牛”的常态不合,违背生活现实。牧童因而一语破的,明确指出:“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是内行话,是其它行业的人所讲不出来的。在“知牛”这一点上,高于画家的牧童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是小说文体惯用的手法,此文能够运用这种手法,初步显示出小说的雏型,可以说是小说的萌芽,把这类小文看作是古代的“微型小说”也许无所不可。“情态”也是如此通过人物情态的描写,自然可以表现人物的形象,例如文中牧童“抚掌大笑”和“处士笑而然之”两种笑态,所表现的内容即有所不同:前句“抚掌大笑”是牧童耻笑画家的失真,喜笑自己能够指出其谬,洋洋得意;而后句杜处士的“笑”则笑得很勉强,自己珍爱的名画被牧童指出谬误,而牧童的话又是对的,无法驳倒,杜处士只好以“笑”表示赞同了。

 最后,此文引用了古语“耕当向奴,织当间婢”,引用得恰到好处,在文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点题。“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为了说明“画牛当问牧童”,充分肯定了牧童熟悉生活,对名画批评得当。作者运用“引用”法,在篇末点题,不但突出主题,而且使主题得以升华,带有普遍意义。第二,结尾。引用古语结尾,留有余味,发人联想。第三,精警。此文所引用的古语,一共两句八字精炼深刻可以说是优美的“警句”,比用作者自己的话来叙述要精炼生动得多,从而节省了文字,效果也好得多。

 作品点评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朱靖华:苏轼在《戴嵩画牛》中,批评戴嵩画牛图的失真,是由于画家“观物不审”的结果。一个艺术家,即使象(像)戴嵩这样有修养的画牛大家,如果对某个生活细节观察得不够准确,也会形成笑柄,甚至竟被一个牧童所耻笑。苏轼引述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话,即主张向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这表现了他进步的艺术观。(《苏东坡寓言评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本文通过记叙一位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牛失误一事,生动地说明在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是最富实践经验的人,提倡不耻下问的作风。文章不足百字,先写杜处士对所藏戴嵩《牛》画的喜爱,接着写牧童对此画失误的批评,最后引用两句古语作结,点出写作的主旨。全文有叙有议,描写生动,要言不烦,点到即止。(《北宋散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有《东坡七集》和《东坡词》等。

《过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苏轼北归途中,经过大庾岭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曲折坎坷人生的无限感慨之情。

原文

过岭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作品注释

①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作者北归,自韶州过大庾岭至虔州作。

② 作者自绍圣元年贬惠州,再贬儋州,三贬廉州,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

③ 曹溪,在广东曲江东南。又试一勺甘,谓重饮此水,意即重到此地。曹溪为佛教禅宗胜地,其水称功德水。

④ 这里江南指虔州。两句言前迁海外,今到江南,如梦如醉。

⑤ 毵毵(音sān),毛细长貌,这里用来形容落花如雨。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在王安石变法高潮中,先后任凤翔签判、开封推官、杭州通判和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行政长官;元丰年间(1078—1085)陷入乌台诗案,贬居黄州四年。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又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晚年又被远贬惠州、儋州,九死一生,北返中原,病逝于常州。苏轼是文学史上少见的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文豪,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书局已整理出版《苏轼诗集》八册、《苏轼文集》六册,《东坡词》见《宋六十名家词》(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版)。

人的一生就如同在长河之中行船一样,起起伏伏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候处理不当,还会触礁沉没。这与智商、情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事物发展本身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哪怕是顶尖级的人才也不能避免。比如说苏轼,一生才高八斗,连太后都是他的粉丝,整个宋朝为之倾倒癫狂,却也遭到了「 ”乌台诗案”,差点让朝廷破了不杀士大夫的先例。 这件轰动朝野的大案,最终牵扯了几十人,苏轼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也是他的转折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此时所作,「 ”东坡居士”的称号也是这个时候取的。直到宋哲宗继位后,苏轼才被起复使用,此时他已经在黄州蛰居了五年之久。 如果是普通人,这也就罢了,偏偏苏轼是如此的才华横溢,更是兼有经天纬地之才。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心中,都有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梦想,更有「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想,苏轼更不例外。因此,他的心情之低落,可想而知。幸亏,苏轼是一个胸襟豁达之人,更是一个知己好友遍天下的人。 在黄州期间,虽然极度失落,依然保留着乐观的心态。他和诗人、官员、乐工、甚至歌 来往密切,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苏轼都一视同仁,与之交往其乐融融。苏轼没有半点大名人的架子,无论是谁来求诗,只要有灵感,都一一满足。 尤其是当时的歌女 ,特别喜欢向苏轼求诗。一方面这是风尚,另一方面,得到苏轼的夸耀,就会身价倍增。然而,苏轼虽然人好,却生性旷达,也不拘小节,有什么说什么。相传曾经有位官员,邀请苏轼在家里看最美的侍妾跳舞,并让苏轼评点,结果苏轼却写下了一句戏言: 舞袖翩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 这既说了侍妾舞姿优美,歌声宛转,却又直言她身材太高,如同龙蛇乱舞;嗓门太大,如同空中惊雷。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找苏轼赐诗的歌女 也少了。 直到他即将离开黄州之时,在送行的宴会之上,有一个叫做李琪的歌女实在忍不住了。她是苏轼的超级粉丝,是唱着苏词长大的,这些年也曾为苏轼献艺多次,但一直不敢开口求诗。她知道,过了今天再见到这位才子,又不知道是何年何地了。因此,李琪大着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地上,请苏轼在她的披肩上题诗。 苏轼词集/中国古诗词大全/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宋词全集/历代名家鉴赏校注/诗词格律国学典籍/苏轼传文集书籍正版包邮 ¥158 购买 很久没有看到苏轼为歌女题诗了,众人也非常好奇。苏轼不矫情,他让人取来笔墨,在李琪的披肩上写下了两句诗: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 苏轼写完之后,包括李琪在内,所有人不禁有些失望。这句诗平淡无奇,就是说苏轼在黄州五年,从来没有提及过李琪。要知道,即便是顶尖才子,也不可能篇篇诗歌都是佳作,但大家都在等着苏轼继续写完。 不过,苏轼却把笔一扔,继续饮酒作乐,在觥筹交错之中喝得红光满面。仿佛,他对自己的作品也不甚满意,不想继续写下去了。但李琪却等了一会儿后,跪在苏轼面前,小声请求他写完。苏轼哈哈大笑,又让人捡起毛笔,添了两句,补全了这首《赠李琪》: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最后这两句一出,在场人都拍案叫绝。原来,它引用了一个典故。那就是杜甫在四川住了八年,写下了八百首诗,却没有一首是写海棠的。要知道四川是海棠之乡,海棠很美,有「 ”断肠花”之称。因此,很多人认为,杜甫自觉连他都不能道尽海棠的美丽,所以干脆搁笔不写。苏轼本身也非常喜爱海棠,曾写过一首《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将千娇百媚的海棠比作自己,并赞颂其「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这首《赠李琪》可谓是欲扬先抑的绝唱,它的起点如此之低,结尾却如此之高。立意新颖,让李琪一跃成为黄州的明星,这可谓是无与伦比的佳作。

  摘 要 “以文为词”是苏轼诗词中的一大特色,所谓的“以文为词”其实就是在词中通过议论来明理,在词中通过咏史来言志,具体到苏轼的词,极富特色的应该要数议论的位置以及引发议论的内容。通过本文,笔者将对苏轼的“以文为词”进行一定的探讨,明晰关于苏轼与“以文为词”的深层次关系。

关键词 苏轼 以文为词

词从民间到文人创作的发展路线,也是词逐渐走向独立的文学体式的标志,但是无论如何变词作为一种抒情的载体却从未改变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苏轼之前,词作中的议论极少,更不用说引起词体的重大变化。从以诗为词到以文为词, 词最终在文学的大家庭中赢得了平等且宝贵的一席之地, 正如陈洵所说: “ 东坡独崇气格, 箴规柳秦, 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词,以文为词便得到了发展。究竟苏轼与“以文为词”之间有何种渊源与不可割舍的关系,苏轼又是如何运用“以文为词”的,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探讨。

一.苏轼与“以文为词”的历史追溯

关于“以文为词”究竟源起何人,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有学者所持的观点是“以议论为词的鼻祖是辛弃疾”。但是比较受推崇的观点认为,苏轼才应该是“以文为词”的发起者,辛弃疾的的功劳主要在于发展了“以文为词”。正如王世贞《艺苑卮言》中提出: “词至辛稼轩而变,其源实自苏长公,至刘改之诸公极矣。”这就是说,苏轼以议论为词影响甚为深远,它包括了苏轼之后辛弃疾在内的宋代词坛。身为辛派后劲的刘克庄和刘辰翁在对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进行总结时也将“以文为词”的源头上推到苏东坡:“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 如诗如文, 如天地奇观, 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然犹未至用经用史, 牵雅颂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 用一语如此者, 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 乃如禅宗棒喝, 头头皆是; 又如悲笳万鼓, 平生不平事并卮酒, 但觉宾主酣畅, 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稼轩胸中今古, 止用资为词, 非不能为诗, 不事此耳。”由此观之,苏轼是以议论为词的先行者。

二、苏轼创作过程中的“以文为词”妙用。

苏轼的“以文为词”又可以称之为“以文法为词”,这样的写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首先是历时性的叙述, 其次是真实性的内容表达, 最后便是就其所叙事件而言要具有单一性和完整性并存的特点。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苏轼一方面表现出贴近自然的平淡创作风格;同时作为一位词人,苏轼仍然将词体文学自身的艺术特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加以对待,既结合各了部分传统的诗歌体裁,同时也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词的创作风格具有超凡脱俗之感,这样的做法也使得词走上了“雅化”之路,而苏轼在创作过程中对“以文为词”的妙用主要体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全篇议论来明理

说到苏词,首先会想到的是议论,在苏词中,议论包括了通篇议论和夹论,很显然,通篇议论就是议论渗透于全文。在苏词中采用通篇议论写法的典型之作就是《如梦令》二首,这两首词是通过沐浴来展开议论的,所反映出来的是在举世皆浊的背景下,苏轼依然能够始终保持着其率真的本性和高洁的人格,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再比如它的《哨遍》,这首词主要是通过对陶渊明所创作的《归去来兮辞》的充分隐括,来在议论中把苏轼视富贵如粪土的精神充分表达出来,让人们深刻体会出其忘我的人生态度。

(二)通过议论、叙事以及抒情的融合来做到情理兼备

在苏轼的笔下,议论、叙事、抒情的手法总能完美的额融合,在其作品创作中的夹论,即是把议论明理来融入到叙事中,典型的就是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这一首词是苏轼在到杭州任命的途中有感而发的,词的一开始,就通过对鸡鸣晨起的事情,来引出词人的议论,在一系列议论后,来进行情感的抒发,而这种通过叙事来引情感,通过情感的抒发来议论,再通过议论抒发情感的这种方式,在这首词的下片也一样。正是通过把议论融入到叙事中,才把词人的这种虽然忧愤但是却又满怀着旷达的情怀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这种夹叙加论的方法,从理至情,由理出情,是苏轼诗词中的又一大特色,但是,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果在词的一开始就进行议论,那么,其作用就是明确整首词的主旨,它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为全词打下良好的感情基调。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词尾或者词中进行议论的。

(三)通过咏史怀古的议论来感慨世事

在咏史怀古的议论中,苏轼主要是通过历史故事来引发对人生的感慨,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阕主要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景色,意境开阔博大,给人以豪壮之感。下阕重点写周瑜赤壁之的功绩,词中极言周瑜的从容潇洒,显示出苏轼对建功立业的渴求。《念奴娇》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这一年47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诗人以酒祭奠江月,正是他无可奈何心情的反映。

整首词,作者通过对三国中的诸多历史人物的描写,通过对周瑜年轻有为的特写,来与自己人生的坎坷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感叹自己的一事无成,故而在最后通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来道尽无限的感慨。

总之,苏轼的创作实践,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词体的变革,为词体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说,苏轼在以文为词的境界中,给人们开创了另一番景象。

参考文献:

[1]陈才智苏轼题画诗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6

[2]刘华民宋代杂体词综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4,01

[3]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1

作者简介:

唐德容1990-),女,贵州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在读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有你想要的,书中详细记述了苏轼的一生经历。

  还有一本小说叫《西湖太守苏东坡》,书中虽有部分内容虚构,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他与朝云之间的情感是真实的。相信你会喜欢。

  康震评说苏东坡传记_学者 作者:康震 著

  1、苏轼年谱(上中下)

  作者 : 孔凡礼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2 苏轼传

  作者 : 王水照/崔铭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4 放逐与回归(苏东坡及其同时代人)

  作者 : 洪亮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5 苏东坡游传:宋朝第一玩家的别致人生

  作者 : 聂作平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6 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

  作者 : 张进/张惠民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7 苏轼评传

  作者 : 曾枣庄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8 解读苏东坡

  作者 : 东方龙吟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9 苏轼评传

  作者 : 朱刚/王水照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道家思想与苏轼美学

  作者 : 杨存昌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12 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作者 : 郑芳祥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13 苏轼诗词艺术论

  作者 : 陶文鹏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苏轼与朱熹-名家学术文库

  作者 : 张毅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