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载真菌的古籍有哪些?
在记载大型真菌的许多古籍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宋代《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广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9种;清代《吴蕈谱》描述了26种。
《菌谱》是南宋学者陈仁玉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书中论述了浙江省台州所产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11种菇的产区、性味、形状、品级、生长及采摘时间。书后附有毒菌的解毒方法,即“以苦茗、白矾匀新水咽之”。
南宋时期,台州的菌号称上等美味。比如当时朝廷中右丞相谢深甫家族,皆喜爱台州这种鲜美的特产。由于当时朝廷上下对台菌的酷嗜,入山采摘的人络绎不绝。
陈仁玉认为对于这种珍贵的土特产,很有辨识的必要。因此,他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品尝,“欲尽菌之性,而究其用,第其品”,后来写成了《菌谱》一书。
可以说,《菌谱》就是陈仁玉对家乡所产食用菌的调查记述。
《菌谱》中还对菌的生长条件,作了详细的记载,认为“芝菌皆气茁也”。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气候、温度、湿度均适宜的生长环境。
陈仁玉的《菌谱》,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的专著,还开创了我国菌类植物学的先河。在陈仁玉《菌谱》问世之后,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菌类专谱还有明代潘之恒《广菌谱》,清代吴林《吴蕈谱》等。
明代潘之恒在宋代陈仁玉著的《菌谱》的基础上编写了《广菌谱》,收录各种蘑菇40余种,把云南、安徽、广西、湖南、山东、江西等省出产的19种食用菌作了介绍。
《广菌谱》,实际上是对《菌谱》的补充,它所记载的12个品种蘑菇均为《菌谱》所未载。此外,它所载的品种不限于某一地域,而且内容更为详尽。
清代吴林《吴蕈谱》1卷,为《赐砚堂丛书新编》、《昭代丛书》和《农学丛书》所收录,是继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之后的又一种我国古代大型真菌专著。
吴林在《吴覃谱》中概述了吴中当时所产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其特点,并根据菌类食用的优劣性,将26种食用真菌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非食用真菌也作了详细论述,其中包括毒菌。书中除引用前人的部分资料外,作者亲自作了许多研究工作。
通过与《菌谱》和《广菌谱》比较发现,《吴蕈谱》记录的大型真菌数量最多,描写也最为细致,是三谱之中成就最高的。
没有注意到你所说的两个版本的问题,文字内容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蔡东藩先生的这部书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并无多个版本的问题。
这部丛书在网上可直接搜索到电子版TXT格式的,内容完整、没有广告,不影响阅读,为何不考虑这种方式呢?这样更节省成本。百度文库上应该就有。
很高兴你喜欢这部书,它确实写的非常好,我现在已经读完了前汉,正在读宋史,深深敬佩蔡东藩先生对中国历史传承所做的巨大贡献。它的古代部分几乎是二十四史的白话简本,且编写的连贯生动,做到了信达雅的境界。民国部分虽不完整,但大量引征文献资料,可以从民国一位普通民众的眼中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国史。希望你能坚持把它们读完。
进行古书收藏,对于古代用纸也得略知一二!那古书收藏的基本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收藏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古书收藏基本知识
(一)麻 纸
我国古代造纸用麻,主要有苎麻和大麻。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外国称之为中国草。大麻也是我国古老的麻种之一,俗称“火麻”,外国称之为汉麻。麻纸就是以麻类纤维制的纸张,常见的麻纸品种如下:
1白、黄麻纸
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背面稍粗糙,有草秆、纸屑粘附。质地坚韧、耐久,只要不受潮,不会变质。黄麻纸呈淡**,一般比白麻纸略厚,性能与白麻纸相似,只是看起来更粗糙一些。无论是白麻纸还是黄麻纸,纸纹(也叫帘子纹)都比较宽,约有二指左右,有的纸纹不明显。
麻纸韧性好,有些流传至今的宋、元印本,虽历经千年,犹完整如新。
2麻沙纸
产于福建建阳麻沙镇。颜色稍黄,纸纹不明显,厚薄、韧性也与麻纸相仿。
(二)宣 纸
唐代的安徽宣州府,出产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地方官每年把它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人们把这种纸按其产地命名为宣纸。
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的树皮。青檀树与桑树相似,是我国皖南一带的特产。明代以前的宣纸采用100%的青檀皮,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抄造而成。自清代起改用檀皮和稻草的混合浆料,其用料有全皮、半皮、七皮三草之不同。由于宣纸选择原料严格,胶汁使用得法,制造技术娴熟、高超,所以制成的成品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色泽经久不变,且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我国唐宋以来的书画作品多采用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称。
宣纸属皮棉纸类,品种繁多,有单宣、夹宣、二层夹、三层夹之分,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共有60多种,常见的有:
1,罗纹纸
颜色有素白、浅黄两种,质地细薄柔软,有明显的横纹,韧性强,看上去与丝织的罗绸相似,故名。宋、元、明、清都有生产,并用以印书。但宋、元的罗纹纸印本,今已罕见。明、清的罗纹纸印本,有时还能见到。如雍正年间(1723~1735年),武英殿本《律吕正义》、席启寓刻的《唐百家诗》等,都是用素白罗纹纸印的。此纸适宜修补善本书或镶裱,也可染成深浅各种颜色,或作书皮,或作护叶。
2棉连纸
纸质白润如玉,细腻、柔软、匀密,富有绵韧性,无明显纹路。有一种质地极薄的叫“六吉棉连”,也称“汪六吉”,是棉连中的精品,较为少见。棉连纸可用作补书、护叶、镶书和衬纸,尤宜作为金镶玉的材料纸。染色后还可以做书皮等用,也用于拓碑帖。明末清初比较考究的印本,也采用棉连纸。
3玉版宣
色白,质细而厚,吸水性强,韧性比棉连纸稍差。清末民初印制的印谱、书册、画册等,经常采用。
4单宣
亦称料半。它比玉版宣薄,颜色洁白,质地均细,性质绵软,韧性较好,有纵横帘纹,印书美观大方。晚清至民初印的书籍多有采用。它亦可用于裱潢,作覆背纸;还可以染成磁青或古铜色,作封皮。
5十刀头
即重单宣,比单宣厚,吸水量大。韧性很好,可以用作衬托册叶和绫。
6夹连纸
比棉连纸稍厚,但不如棉连柔软。遇到厚纸书可用以镶书,也可用以修补明代厚棉纸图书,或作护叶用。
(三)棉 纸
南方称之为皮纸。系以楮树皮等为原料做成的高强度纸。质地细柔,纤维较多,极有韧性。从纸的纵面顺撕,它的断裂处有参差不齐的短纤维,因而叫棉纸。明代前期印书多用棉纸。嘉靖以前的棉纸比较细薄,隆庆以后的棉纸略显粗糙而较厚,用棉纸印书的比重也大为减少。清初还有少数棉纸印书,以后就少见了。主要品种有:
1河南棉纸
产于河南,故名。纤维细长,色泽白中带黄,厚薄很不均匀,质地较粗糙,但松软如棉,富有韧性。河南当地有用以印书的,古书修补中可用作书叶溜口,托裱糟配焦脆的书籍。也可作订书用的纸捻钉,或作套扉叶用的护套。还可以染成旧色,代替旧纸使用。这种纸张有大小两种之分,大张质地稍厚,小张质地稍薄,但功效相同。
2贵州棉纸。
产于贵州,故名。它比河南棉纸厚,尺寸也大。纸的颜色稍呈灰白,厚薄均匀,但棉性大,纤维粗,质地松软,经久耐用。用来印书则不太美观,所以未被广泛采用。清末贵州、云南有些书是采用这种纸印的。在古书修补中,其用途大体与河南棉纸相同。
3,黑棉纸
色稍黑,有浆性,托墨、韧性很强。适用于修补不很白的棉纸书。还可以用宋做大厚本书的锔捻。
4迁安棉纸
产于河北迁安县,故名。俗称茅头纸。颜色灰白,质地厚松,略呈棉性。民国初年一些民间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即以此种纸印行。
5上海棉纸
质地薄而细腻,其性能接近河南棉纸,产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集散于上海,所以统称上海棉纸。在修书中用以修补书口最为合适。风伤的书需修补浆衬时,用这种纸效果很好。近几十年来,河南棉纸的产量很少,裁连口纸条或裱书的用纸,多以上海棉纸代替。由于这种纸质地薄而细腻,棉性又好,用它裱过的书,既牢固又不增加厚度,书叶也不会发硬,所以是古书修补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6山西棉纸
产于山西,故名。色泽灰白,稍厚,富有韧性,质地与河南棉纸相似,山西棉纸有用以印书的,也是占书修补中的常用纸。
7浙江棉纸
产于浙江,故名。质地薄而有韧性,性能与上海棉纸相仿,古书修补中可以作连口、裱书用纸。
8蚕茧纸
有两种颜色,一种洁白如玉,一种略呈乳白色。质细而薄,富有光泽,韧性很强。从表面看与丝棉相似,所以叫蚕茧纸。元代曾用以印书。
9云母皮纸
纸面光滑,韧性强。适宜作锔捻。遇水牢度更强,抗潮湿。
10藏经纸
这种纸呈黄褐色,近于茶色。质地厚硬,略有绵性,不透明。宋、元、明刻印的释道经典多用这种纸。唐人曾用以书写佛经,故名。现多用作装裱善本、珍本书的书签。
11桑皮纸
质地坚固,有**、白色两种。因为造纸原料中有桑树皮的成分,故名为桑皮纸。宋、元、明曾用以印书,但传世较少。
12高丽纸
产自河北迁安,类似印书用的纸,故名为高丽纸。色泽白净,纸质较厚,坚韧而有绵性,有明显的直纹。我国用高丽纸印书较少,古书修补中多用以染色作书皮。
13库笺纸
有白、黄两色,韧性极强,纸质有厚有薄。纸幅都是67x67厘米,清代宫内常用以作包装纸,民间流传很少。193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用它影印过一些字帖画册。明、清两代,内府多用厚库笺纸染成磁青色装订书皮,通称“库磁青皮”。有时还用以缮写佛经,五彩套写,颇为美观雅致。
14册子纸
又称库钞纸。明代人为了节省纸张,曾用写过字的钱粮册子反过来印书。由于这种纸张质地较好,有些印本一直流传至今。
15日本皮纸
产自日本,又称东洋纸。有**的,也有白色,绵韧性较强。日本印书多采用。我国清末民初间也用此纸印书。
16,美浓纸
纸面光滑,细薄匀称,绵软而富有韧性。黎庶昌印《古逸丛书》,有一部分采用这种纸。日本印制古书亦广泛采用。
17开化纸
南方称之为“桃花纸”。原产于浙江省开化县,故名。质地细腻,洁白如玉,无帘纹。薄而有韧性。清代前期内府和武英殿刻印图书多采用,印本美观大方。嘉庆以后,产量减少,质量也较前降低,用以印书不多。江苏武进藏书家陶湘最喜爱收藏殿版开化纸印本书。
18开化榜纸
从表面看,与开化纸相像,但比开化纸厚,颜色也略显青色,质地稍逊于开化纸。清代嘉、道年间(1796—1850年)有些书使用开化榜纸印制。
19太史连纸
较开化纸略黄,质地细匀,绵软而有韧性,清代前期曾用以排印大部头书《古今图书集成》。
20东昌纸
产于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西部),故名。与迁安棉纸相似,山东东昌曾以此纸印制通俗读物。由于纸质松软,富吸水性,古书修补中常用以撒水吸潮。
21油衫纸
纸厚,富有韧性,柔软耐久,最宜做书皮,不用托裱就牢固耐用。做包背装的护叶纸尤为适合。
(四)竹 纸
竹纸因为颜色略呈**,故又称“黄纸”,品种繁多,主要有:
1毛边纸
亦称南毛边,颜色米黄,多产于福建。纸的正面光滑,背面粗涩,韧性较差。《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中说:“天下购善本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指明代藏书家毛晋)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犹沿其名不绝。”这大概是毛边纸名称之由来。清代印书用纸很大一部分用的是毛边纸。古书修补中一般用来裱书皮,做衬纸或护叶。也可以染做磁青、占色书皮。
2毛太纸
亦称南毛太纸,福建、浙江、江西都有出产。颜色浅黄,性能与毛边纸相仿,但纸幅较小,略薄。性质柔和,厚薄粗细稍有不匀,有明显的帘纹。因纸面清洁、光滑,清代中期以后用以印书的较多。毛太纸是修补旧书的必备纸张,补、镶、裱托竹纸书均很相宜。染色后也可以作为旧纸的代用品。
3川连纸
产自四川。色泽略黄或白,质地与毛太纸相仿。这种纸较有韧性,但薄厚不匀。多用于印制四川地区的出版物,如四川的一部分县志,就是用川连纸印的。印出的书不够美观。
4元书纸
产于浙江富阳、萧山等县,以富阳之大、小岭的出品为最佳。原料用石竹,色微黄,较毛边稍次。
5,梗棒纸
元代末年印书常用,质地粗糙,纸面涩,背面多碎草屑,既厚又脆,故被称为梗棒纸。
6赛连纸
产自四川,薄而匀。纸幅大,无矾性,用以粘补黄竹纸书最为合宜。
7玉扣纸
近似毛边纸,但不如毛边纸柔软。因其厚硬,不适于修补书叶,但适宜染色做书皮。
8官堆纸
比毛边稍厚,金陵书局印书多采用。
9连史纸
产于福建连城,故名。有大、小两种,分别称“大连史”、“小连史”。连史纸原料中有一定比例的韧皮纤维,故有人把它列入棉纸类。但现今制造的大连史纸原料中竹子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也可列入竹纸类。这种纸洁白匀净,正面光滑,背面粗涩发滞,但没有草屑粘附。纸料细而耐久性强,与棉连相似,惟韧性稍逊于棉连。托墨、写字易洇,清代乾隆以后用以印书者较多。它是修补装潢古书的必备纸张,用作普通线装书的补镶、衬或扉叶均可。尤其适宜作竹纸书籍的扉叶,但不宜用作书皮。
10机制连史纸
又称洋连史。与连史纸大致相似,但颜色稍黄。正面平滑有亮光,背面粗糙,纸薄而脆,不利于保存。这种纸出现较晚,清末民初始用于印书,中华书局排印的线装本《四部备要》。日久纸面上会因老化而出现**斑点。
11洋粉连纸
为机制纸。颜色灰白,正面光滑,背面粗涩,质薄而脆,不耐久藏。清末民初的石印本多采用此纸。
12山贝纸和本槽纸
二者都是竹草纸,产于广东,山贝纸色黄,本槽纸色白,广东广雅书局“外聚珍本”丛书,多用这两种纸印刷。
13呈文纸
亦称隔纸,纸质粗厚,正面平滑,反面粗糙,松软无力,不能作为印书用纸,也不能作为修补古书的直接用纸,但由于它吸水力强,可以作为修整古书时的隔纸,用以垫书撤水。
(五)其 他
1磁青(或古色)纸
古籍书皮用纸,一般用宣纸或毛边纸染成磁青或古色(即栗壳色、米色或古铜色),托裱一层质地相同的纸张。
2虎皮宣古书收藏基本知识
用宣纸染成黄白相间虎皮的颜色和花纹,再托裱一层质地相同的纸张,可用以作书皮。
3蜡笺纸
产于明清时期。以植物韧皮纤维制成,纸质厚韧,有蜡色光泽。可用作书皮或护叶。
4发笺纸
以植物韧皮纤维制成,类似高丽纸,在制造时加进人的头发,增加纸张韧性,故称发笺。适宜于作善本书封皮。
5洒金纸
以金银箔片均匀地洒在含有胶矾水的宣纸上而成。颜色经年不变。分雪金笺与雨金笺两种,合称洒金纸或冷金笺。适宜作珍贵书籍的封皮或书签。
古籍收藏保存方法对爱好古籍的藏家来说,在收藏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正确保存藏品,如何妥善地保护好书籍,延长书籍的寿命。对此,业内专家特别强调要注意防虫和除污。
不管是古书籍还是平时我们所使用的书本,放久了都会引来小虫子,严重缩短了书的使用寿命。藏家必须保证书籍表面的清洁干燥,放置的位子也应该保持通风良好。此外,藏书温度最好保持在6℃-20℃左右,湿度则应该保持在50%-60%之间。对于这些古书籍,平常要时不时地挪动一下,并定期翻动。
在除污方面,书籍沾染上污迹不仅会缩短书的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看书的效果。书籍如果沾上油迹,可以在油迹上面放一张吸水纸便可以把油分吸尽。如果混上墨水迹,可以在染有墨水迹的书页上下边各垫上一张吸水纸,再用20%的双氧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污斑去除。对于霉斑,则可用棉花蘸上氨水擦拭。此外,由于人为翻动,最常见的污迹便是手指印,去污时可以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湿布擦去肥皂迹,最后在书页间衬上吸水纸,把水吸干。
可惜前面朋友回答的地方志资源都失效了,无法下载了,
中国方志丛书是由台湾成文出版社编辑的,出版时间为:1966年至1970年、1947年至1976年、1983年至1985年,一共影印5359册方志 。明清以来,方志成为地方官参照施政的要览。若说依据方志便能了解该地的全情,未免过于夸张,所以研读方志只能说有助于了解一地的过去情况,提供历史专题研究的翔寮资料,
全国最全方志丛书大合集《中国方志丛书》一千七百二十九册约58G,内容比较大,
《中国方志丛书》前年我在 古籍阁 中所下载到的全部地方志书籍,刚才我又看去了一下,现在依然可下载到
一共一千多册,字数有限我只展示部分省份的目录吧
全部省份地方志
01江苏(全)
02安徽省(全)
03浙江(全)
04江西省(缺1种)
05湖南省(全)
06湖北省(全)
07四川省-全
08山东省(全)
09山西省(全)
10河南省(全)
11河北省(缺2种)
12陕西省(全)
13甘肃省(全)
14广东省(缺2种)
15广西省(缺1种)
16福建省(缺3种)
17云南省(缺3种)
18贵州省(全)
D西部地方(全)
E塞北地方(全)
F东北地方(全)
中国方志丛书(补残缺24种),
├─11河北省(缺2种)
│ 001河北通志稿旧志源流关隘考(全)
│ 002清苑县志(1)
│ 002清苑县志(2)
│ 003良乡县志(全)
│ 004固安文献志(1-3)
│ 005东安县志(全)
│ 006香河县志(全)
│ 007怀柔县新志(全)
│ 008房山县志(1-2)
│ 009霸县新志(1-2)
│ 010涿县志(1-2)
│ 011通县志要(全)
│ 012光绪昌平州志(1-2)
│ 013顺义县志(1-2)
│ 014密云县志(全)
│ 015静海县志(1-3)
│ 016 新校天津卫志四卷pdf
│ 017青县志(1-2)
│ 018沧县志(1-2)
│ 018沧县志(3-4)
│ 019南皮县志(1-4)
│ 020卢龙县志pdf
│ 021初续献县志(全)
│ 022阜城县志(全)
│ 023交河县志(1-3)
│ 024临榆县志(1-3)
│ 025丰润县志(1)
│ 026昌黎县志(1)
│ 026昌黎县志(2)
│ 027新城县志(1-2)
│ 028文安县志(1-3)
│ 029雄县乡土志(全)
│ 030束鹿县志(五志合刊)(1-2)
│ 031高阳县志(1-2)
│ 032望都县志(1-2)
│ 033晋县乡土志(全)
│ 034井陉县志(1-2)
│ 035蒿城县志(1-2)
│ 036蒿城县乡土地理(全)
│ 037新乐县志(全)
│ 038完县新志(1-2)
│ 039大名县志(1-3)
│ 040东明县新志(1-3)
│ 041磁县县志(全)
│ 042广平县志(全)
│ 043高邑县志(全)
│ 044冀县志(1-2)
│ 045新河县志(1-2)
│ 046翟城村志(全)
│ 047直隶疆域屯防详考(全)
│ 048涞水县拳匪敉平录(全)
│ 049安国县新志稿(1-2)
│ 050隆平县志(1-2)
│ 051枣强县志补正(全)
│ 052武邑县志(1-2)
│ 053安次县志(1-2)
│ 054蓟县志(1-2)
│ 055赵州属邑志(1-2)
│ 056鸡泽县志(全)
│ 057唐县志(1-3)
│ 058容城县志(1-3)
│ 059邢台县志(1-2)
│ 060祁州续志(全)
│ 061永年县志(1-3)
│ 062邯郸县志(1-3)
│ 063庆都县志(全)
│ 064南和县志(1-2)
│ 065乐亭县志(1-2)
│ 066庆云县志(全)
│ 067满城县志略(1-2)
│ 069广宗县志(1-2)
│ 070东道图说便览(全)
│ 071增续长垣县志(全)
│ 072畿辅舆地全图(1-3)
│ 073成安县志(1-3)
│ 074定兴县志(1-4)
│ 075固安县志(1-2)
│ 076宝坻县志(1-3)
│ 077宁晋县志(1-3)
│ 078定县志(1-3)
│ 079元氏县续志(全)
│ 080无极县续志(全)
│ 081武强县新志(1-2)
│ 082昌平外志(全)
│ 083元城县志(1-2)
│ 084任县志(1-2)
│ 085抚宁县志(1-2)
│ 086天津志略(全)
│ 087赞皇县志(全)
│ 088蠡县志(1-2)
│ 089京师坊巷志(1-2)
│ 090重修阜志(全)
│ 091 平谷县志六卷pdf
│ 092雄县新志(1-3)
│ 093内邱县志(1-2)
│ 094滦州志(1-2)
│ 095广昌县志(1-2)
│ 096清河县志(1-2)
│ 097涞水县志(1-2)
│ 098吴桥县志(1-4)
│ 099 直隶定州志二十二卷pdf
│ 100定州续志(全)
│ 101沧州志(1-4)
│ 102盐山新志(1-4)
│ 103 续修故城县志十二卷pdf
│ 103故城县志(1)
│ 103故城县志(2-5)
│ 104任邱续志(全)
│ 105宁津县志(1-3)
│ 106景县志(1-6)
│ 107迁安县志(1-2)
│ 108徐水县新志(1-3)
│ 109祁州志(1-2)
│ 110栾城县志(1-2)
│ 111平山县志料集(全)
│ 112灵寿县志(1-2)
│ 113元氏县志(1)
│ 113元氏县志(2-3)
│ 114井陉县志(全)
│ 115井陉县志(全)
│ 116无极县志(1-2)
│ 117深泽县志(全)
│ 118南乐县志(1-2)
│ 119东明县志(1-3)
│ 120东明县续志(全)
│ 121开州志(1-5)
│ 122巨鹿县志(1-3)
│ 123威县志(1-5)
│ 124清河县志(1-3)
│ 125南宫县志(1-3)
│ 126枣强县志(全)
│ 127任邱县志(1-5)
│ 128灵寿县志(全)
│ 130 长垣县志十六卷pdf
│ 130长垣县志(1)
│ 130长垣县志(3-4)
│ 131柏乡县志(1-2)
│ 132晋县志料(全)
│ 133光绪束鹿县乡土志(全)
│ aas16032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12陕西省(全)
│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
│ ├─1
│ │ 001长安县志(1-2)
│ │ 002咸宁县志(1-3)
│ │ 003咸宁长安两县续志(1-2)
│ │ 004兴平县志(1-2)
│ │ 005兴平县乡土志(全)
│ │ 006高陵县续志(全)
│ │ 007雩县志(1-2)
│ │ 008雩县乡土志(全)
│ │ 009蓝田县志(1-2)
│ │ 010泾阳县志(1-2)
│ │ 011盩厔县志(1-2)
│ │ 012新续渭南县志(1-3)
│ │ 013富平县志稿(1-3)
│ │ 014同官县志(全)
│ │ 015朝邑县后志(1-2)
│ │ 016朝邑县乡土志(全)
│ │ 017朝邑县幅员地粮总说(全)
│ │ 018郃阳县全志(全)
│ │ 019澄城县附志(全)
│ │ 020平民县志(全)
│ │ 021续潼关县志(全)
│ │ 022华州乡土志(全)
│ │ 023蒲城县新志(1-2)
│ │ 024雒南县乡土志(全)
│ │ 025孝义厅志(全)
│ │ 026岐山县乡土志(全)
│ │ 027郿县志(1-2)
│ │ 028麟游县新志草pdf
│ │ 029陇州志(1-2)
│ │ 030邠州新志稿(全)
│ │
│ ├─2
│ │ 031续修南郑县志(1-3)
│ │ 032长武县志(全)
│ │ 033乾州志稿(1-2)
│ │ 034武功县续志(全)
│ │ 035沔县志(全)
│ │ 036褒城县志(全)
│ │ 037城固县志(1)
│ │ 037城固县志(2)
│ │ 038城固县乡土志(全)
│ │ 039洋县志(1-3)
│ │ 040宁羌州志(1-2)
│ │ 041宁羌州乡土志(全)
│ │ 042新续略阳县志(全)
│ │ 043佛坪县志(全)
│ │ 044定远厅志(1)
│ │ 044定远厅志(2)
│ │ 045留坝厅志(全)
│ │ 046扶风县志(全)
│ │ 047扶风县乡土志(全)
│ │ 048安康县志(全)
│ │ 049续修平利县志(全)
│ │ 050洵阳县志(1-2)
│ │ 051白河县志(全)
│ │ 052石泉县志(全)
│ │ 053镇安县志(全)
│ │ 054镇安县乡土志(全)
│ │ 055凤县志(1-2)
│ │ 056府谷县志(1-2)
│ │ 057横山县志(全)
│ │ 058葭州志(全)
│ │ 059神木县志(全)
│ │ 060神木乡土志(全)
│ │ 061陕西全省舆地图pdf
│ │ 062秦疆治略(全)
│ │ 063陕西志辑要(1-2)
│ │ 064长安志(1-2)
│ │ 065同州府续志(1-3)
│ │
│ ├─3
│ │ 066重修凤翔府志(全)
│ │ 067续兴安府志(全)
│ │ 068延安府志(1-4)
│ │ 069甘泉县乡土志(全)
│ │ 070安定县志(全)
│ │ 071靖边县志稿(1-2)
│ │ 072绥德州志(1-2)
│ │ 073清涧县志(全)
│ │ 074吴堡县志(全)
│ │ 075中部县志(全)
│ │ 076中部县乡土志(全)
│ │ 077宜君县志(全)
│ │ 078砖坪县志(全)
│ │ 079延绥镇志pdf
│ │ 080三辅黄图(全)
│ │ 081洛阳伽蓝记(全)
│ │ 082永寿县志(1-2)
│ │ 083三水县志(全)
│ │ 084宝鸡县志(1-2)
│ │ 085宜川县志(1-2)
│ │ 086宜川乡土志(全)
│ │ 087西安府志(1-6)
│ │ 088续修醴泉县志稿(1-2)
│ │
│ └─4
│ 089大荔县志稿(1-2)
│ 090西乡县志(全)
│ 091华岳志(1-2)
│ 092陕西南山谷口考(全)
│ 093延长县志(全)
│ 094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金书(1-2)
│ 095略阳县志(全)
│ 096耀州志(全)
│ 097续耀州志
│ 098白水县志(1-2)
│ 099韩城县续志(全)
│ 100重修岐山县志(全)
│ 101淳化县志(1-2)
│ 102洋县志(全)
│ 103商南县志(1-2)
│ 104葭县志(全)
│ 105洛川县志(1-2)
│ 106中部县志(黄陵县志)(全)
│ 107宜川县志(1-2)
│ 108三原县新志(1-2)
│ 109朝邑县志(全)
│ 110高陵县志(全)
│ 111临潼县志(1-3)
│ 112白河县志(全)
│ 113蒲城县志(1-2)
│ 114武功县志(全)
│ 115陇州续志(1-2)
│ 116韩城县志(1-2)
│ 117韩城县续志pdf
│ 118乾州新志(全)
│
├─13甘肃省(全)
│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
│ ├─1
│ │ 001陇边考略(全)
│ │ 002钦定兰州纪略(1-3)
│ │ 003狄道州志(1-2)
│ │ 004金县志(全)
│ │ 005渭源县志(全)
│ │ 006会宁县志(全)
│ │ 007清水县志(全)
│ │ 008徽郡志(全)
│ │ 009通渭县新志(1-2)
│ │ 010西和县志(全)
│ │ 011成县新志(1-2)
│ │ 012静宁州志(全)
│ │ 013隆德县志(全)
│ │ 014庄浪县志(全)
│ │ 015崇信县志(全)
│ │ 016固原州志(1-3)
│ │ 017民勤县志(全)
│ │ 018玉门县志(全)
│ │ 019泾州志(全)
│ │ 020海城县志(全)
│ │ 021两当县志(全)
│ │ 022镇番县志(1-2)
│ │ 023永登县志(全)
│ │ 024合水县志(全)
│ │ 025夏河县志(全)
│ │ 026山丹县志(全)
│ │ 027肃镇志(全)
│ │ 028洮州厅志(1-2)
│ │ 029安定县志(全)
│ │ 030敦煌县志(全)
│ │
│ └─2
│ 031崆峒山志(全)
│ 032和政县志(全)
│ 033靖远县志(1-2)
│ 034伏羌县志(全)
│ 035新纂康县县志(1-2)
│ 036华亭县志(1-2)
│ 037重修隆德县志pdf
│ 038重修灵台县志(1-3)
│ 039临泽县志(全)
│ 040重修镇原县志(1-2)
│ 040重修镇原县志(3-6)
│ 041秦安志(全)
│ 042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1-2)
│ 043甘州府志(1-6)
│ 044徽县志(1-2)
│ 045直隶秦州新志(1-5)
│ 046兰州府志(1-3)
本文2023-08-04 02:22: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