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仙李时珍,都曾有过哪些称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医仙李时珍,都曾有过哪些称号?,第1张

有药圣的称号。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

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 “药圣”

扩展资料:

人物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在其故里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修葺了墓冢,建成了"李时珍陵园"。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1982年,定为中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湖北省文化局重修李时珍墓,李时珍塑像,通高435米,底座镌刻郭沫若亲笔题词。塑像后并列有两座墓冢,东侧为李时珍与其妻吴氏合葬墓,墓前有其子李建元、建中在明万历癸巳年(1593年)中秋所立的墓碑。

碑前青石上刻有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所画的李时珍像,墓前另立石碑,上刻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的题词。1980年,在陵园内正式建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机构——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纪念馆仿古大门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

纪念馆的展品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1000余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藏品中有诸多古籍善本,自明清以来《本草纲目》各种版本弥足珍贵。

-李时珍

叶天士即叶桂。叶桂(16671746年)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天士,号香巖。晚号上津老人 、南阳先生。吴县(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其父在当地以医闻名。叶氏自幼继承家学,并通诗文词赋、经史子集,尤究心于医术,博览医书。并先后拜师十余人,临证经验丰富,年三十岁时,其医名与父名已同噪于大江南北。叶氏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倡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热证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独到论述,为温病学奠基人之一。其于医理,主遵张仲景,能师古而不泥古,亦能采纳民间单方、验方。其于温病,以仲景之说为体,而以刘完素之论为用;杂证则取材孙思邈、李果、朱震亨、张景岳、喻嘉言诸家,并有所发挥,但有时持论失之于偏。著述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以及《未刻叶氏医案》,均由于其门人编辑整理而成。出身世医家庭,祖叶时、父叶朝采皆以儿科出名。桂于十二岁开始从父学医,后因父殁,十四岁从其父门生朱某学,聪颖善解,且每能出其师之上。桂亟喜学习,不耻下问。至十八岁,已拜十七师,王子接、周相俊均为其师授。除专长于家传儿科外,兼通内科杂病及其他各科,尤专长于温病,其代表作《温热论》虽为其门徒顾景文所录之材料整理而成,但其思想则完全代表叶氏之温热证思想。其名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乃温病学派中重要原则,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辨证体系的依据,叶氏是明清以来温病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于杂病则注重脾胃,强调要辨证论治,不可偏执于一己之见,一家之言。其著作主要皆由其弟子整理而成,其中有《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等,其后代、门生,亦皆有医名。叶桂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叶天士酷爱医学,性格谦逊,凡是听说有比自己高明的医生,都不远千里,

详见百科词条:叶天士 [ 最后修订于2015/12/24 14:46:47 共22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文/狼烟诗影

关于现在的(医院)和(医生)之源,我们通过翻阅大量的古书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12800年前,也就是旧石器时代,伏羲,被尊称为(仙)算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神仙诞生了。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伏羲又创造了《八卦》,又算是(道家)当时,仙、道是一家。

再说轩辕黄帝: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中原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中原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反映了春秋战国年间民族融合的现实诉求,为凝聚诸氏族部落为一个整合民族就需要追溯一个中原各民族所共同的始祖——“中原民族种族的偶像”,“黄帝”及其传说由此而来。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采遍三山五岳之百草,播百谷草木,治病救人,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传世,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典。传,黄帝活数百岁,也被史称神仙。

炎帝: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又以治病救人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炎帝所处时代。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救人,被推为首领;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炎帝又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史称神仙。

再看《例仙传》《神仙传》《搜神记》,里面神仙多是采药治病救人的郎中,因救人于病疾,又活数百岁,而才被尊称神仙。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神仙),实际上就是当时草药治病救人的郎中、(郎中:现代~医生)。因为他们懂得植物药用理论,在为别人治病的同时,自己也吃植物药理养生,从而他们自己活的年龄时间普通人长的多,被后世称神为仙。故,在中国历史上,神仙就是采药救人的郎中。

后,“仙”和“道”开始分化。分为采药救人的“仙”和练丹救人的“道。”

仙:采药治病救人,给人健康;道:练丹、煮石食之而治病,和祝由术救人。

“仙”用植物中的药物帮助人体提高、修复、打通、护养“血、气、神”而健康。再后,“仙”建立了“医馆”史称(仙府)。唐时期,才有了皇宫中的“国医馆,”也有了皇宫专门的“御医。”

“道”建立了庙宇,史称“庙馆,”就是今天我们所的“庙会场所。”庙里道人通过用朱沙、毒药、水银、宝石来练长生不老“丹”服而长生。

(祝由术)也属于“道家”开始分化成今天我们所说的“单公”和“开口菩萨。”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烧毁了大量的诗词百家和历史书籍,但医学类,农业生产类的书籍任然保存在辟雍、 东观 、兰台、石室、 宣明 、 鸿都门 等藏典策的文章之地。医馆在秦始时期开始建立,隋唐时期盛行于街上和皇宫。“神仙”逐渐被神话,和郎中脱离开来。“道”在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仙”和“医”分离后,距离越来越远了。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历史上的那些(神仙)为什么能活百年以上?作为当时的草药治病的医生,他们吃了什么?大致分为三类。(1)吃(九芝九茎)。九芝:指九种芝草;九茎:指九种树或滕。(2)吃(奇异之果),包括传说中昆仑山西王母娘娘的蟠桃和松果等。(3)吃(石头)类,包括今天我们说的中药矿,如(朱砂)、(龙骨)(五花石)、(玉石)等。

再研究中我们发现,被尊称为“神仙”是人,他们都食“九芝九茎,”而长生。都是修复血管和补血、补气、养血、收缩血管和扩张神血管、降血脂、平滑血管、滋阴补肾和兴阳的植物药。奇异果:杀有害菌和降血糖药物。石头:多为缓解神经紧张,镇静安神作用。故,古人之所以懂得这些,在养生方面就能让自己尽可能多的活了上百岁,这就是仙、道、医的演变由来。今天,我我们在古籍中记载的“神仙”都是采药救人的医生。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古籍修复师说他们就是古籍医生,古籍修复工作最重要的是: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因为古籍修复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对需要修复的古籍的类型版本,珍罕程度,流传程度做出判断。还要判断是不是名人手稿,是不是校批本。还要破解藏印,通过藏印知道作品的作者和过去的收藏者是谁。如果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不够,分析不出来这些内容,那么修复方式就无法确定,修复也就无法进行。而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足够的古籍修复师,这些问题都分析好后,其实就解决了大半的古籍修复问题了。因为古籍修复是个模板化的工作,只要鉴定好,就有现成的办法来解决。最关键最难的一步就是鉴定和分析。鉴定分析错了,那一件古籍就完了,只能越修复越坏。所以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

除了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外,天气和修复用的纸张也很重要。

因为古籍修复需要用浆糊,而浆糊是非常容易变质和发霉的,所以古籍修复一般都选在艳阳天或是晴天进行修复,目的是让浆糊快速的干燥,防止浆糊变质霉变。对于古籍修复用的浆糊,一般还是采用古法制作浆糊的办法,这样修复出来的古籍才好看,用料配比是淀粉,明矾,水,1比1比1 进行配比混合。用这个浆糊才能将纸张材料和古籍完美的搭配起来。另外古籍修复的纸张也是很重要,纸张一般选取纹路和古籍一样的纸张,而且纸张的颜色要比纸张颜色更暗淡,这些才不容易看出修复的痕迹,这是利用的是对比度低边界更模糊的原理。可见古籍修复的纸张和浆糊也是精挑细选的。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