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千金”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古籍或典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一饭千金”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古籍或典故,第1张

一饭千金源于韩信::以千金来报答他人的恩惠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劳的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随从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

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地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资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千金”的。

成语“呕心沥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3、一字之师: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5、东山再起:语出《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为谢安久居东山(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6、图穷匕见:《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揭竿而起(陈胜) 11、三顾茅庐(诸葛亮) 12、孺子可教: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后来, 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15、投笔从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16、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17、暗度陈仓: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 18、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9、怒发冲冠(岳飞) 20、手不释卷:《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1、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22、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升天: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剩下的药留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剑: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27、风声鹤唳: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苻坚遭谢玄痛击后,“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8、泰山北斗: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死后不久,儿子秦熺也死了,妻子王氏请来一位道士为儿子超度亡灵,道士来到阴间,在道士的带领下见到了正在收审的秦桧秦桧神情黯淡地对道士说:“可烦传与夫人,东窗事发矣!” 31、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2、司空见惯: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33、梦笔生花:《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小时候,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4、力透纸背:力:笔力;透:穿过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形容写字、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35、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6、赤膊上阵: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37、马革裹尸: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8、黄袍加身: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指登上帝位 39、洛阳纸贵:《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4、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yóu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 48、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 1cm) 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51、秋毫无犯:《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52、望梅止渴(曹操) 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与邱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56、举一反三(孔子) 57、萧规曹随:萧规曹随,成语,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58、八斗之才:《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59、铁杵成针(李白) 60、举案齐眉:举案齐眉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著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的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很有礼貌,很平等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62、沆瀣一气: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著发榜了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63、江郎才尽: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64、七擒七纵(诸葛亮) 65、毛遂自荐(毛遂) 66、陆海潘江:陆:陆机;潘:潘岳陆机文才如大海,潘岳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67、莫须有(秦桧) 68、桃李满天下:语出《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它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称为"桃李满天下" 69、曲高和寡: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70、开卷有益:《渑水燕谈录》记载,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71、凿壁偷光(匡衡) 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孙膑救邯郸——围魏救赵 74、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诺:承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75、杀妻求将: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起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攻齐,大破之”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76、前倨后恭:之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非常大《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77、不学无术: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亡音无学,五经之学术音述,古籍多通假,术即述,说的是霍光没有经学根底,故而不明大道理出处为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今人多将不学无术之术,理解为办法,是不识古文而望文生义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78、三令五申: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79、呕心沥血:《新唐书·李贺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呕心沥血的主人公是谁

李贺

呕心沥血的故事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呕心沥血”的来历

“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两个字来自诗人李贺的故事,另两个字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歌,这样组合而成的。此类组合的成语,在中文成语中并不很多。

“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小就喜欢写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李贺写诗注重考察和写实,他不喜欢先立个题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处游览,见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题材,便立刻动手记写下来作为资料,然后才将诗歌素材在家集写成篇。所以,李贺每日早晨起床后,就拉出小毛驴骑上去,让书童带好书囊布袋,出外四处周游。随时看到什么便写成诗句,放入书囊中。

知儿者,非母莫属。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奋的创作习惯,更了解孩子身体很差,当然心疼得很。每天李贺一回家,妈妈就检查他的书囊。当发现儿子书囊中存放著太多诗句纸片时,便关切地嗔怪:“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原文是“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用语。原诗写道:“刳(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枯’)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诗文。

人们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了。

呕心沥血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呕心”两个字来自诗人李贺的故事,“沥血”两个字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歌,这样组合而成的。

“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小就喜欢写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李贺写诗注重考察和写实,他不喜欢先立个题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处游览,见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题材,便立刻动手记写下来作为资料,然后才将诗歌素材在家集写成篇。所以,李贺每日早晨起床后,就拉出小毛驴骑上去,让书童带好书囊布袋,出外四处周游。随时看到什么便写成诗句,放入书囊中。

知儿者,非母莫属。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奋的创作习惯,更了解孩子身体很差,当然心疼得很。每天李贺一回家,妈妈就检查他的书囊。当发现儿子书囊中存放著太多诗句纸片时,便关切地嗔怪:“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原文是“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用语。原诗写道:“刳(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枯’)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诗文。

人们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了。

"呕心沥血"的典故

呕心沥血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成语呕心沥血的意思和解释,用呕心沥血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故事典故: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呕心沥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呕心沥血成语成语

呕心沥血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 市,直隶太行区。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1953年7月1 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 辖,设城、郊两区。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消,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 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1]由这资料看以前没长治的说法啊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秦朝末年,有个叱咤风云的人稀,他便是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

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

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有个亭长与他有过往来,他便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很不高兴。

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他时常要饿着肚子,为了能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一个看韩信落魄无聊,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咽地吃了起来。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吃。

一次,韩信吃过分来的饭后,向洗衣婆深深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会报答您老人家的!”

洗衣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拿了洗好的衣服离去。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从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接着,他又派人把那个亭长找来只赏给他一百小钱,并说“你是个小人,没将好事做到底。”

这个成语故事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

上一篇:风水书籍有哪些下一篇:附骨痰简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