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痰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附骨痰的病因病机 5 附骨痰的症状 6 附骨痰的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附骨痰的穴位 2 治疗附骨痰的方剂 3 治疗附骨痰的中成药 4 附骨痰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附骨痰 1 拼音
fù gǔ tán
2 英文参考phlegmatic osteomyel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oneattaching phlegm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tuberculosis of hip join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附骨痰(boneattaching phlegm;tuberculosis of hip joint)为病证名[1]。见《疡科心得集》卷中。是指生于髋关节部的流痰[2]。属于流痰的痨病类疾病[3]。相当于腰椎结核或大转子滑囊结核,形成脓液流注于大腿内侧或外侧的冷脓肿[1]。
4 附骨痰的病因病机附骨痰多由先天不足,三阴亏损,或有所伤,致使气血凝滞所致[1]。
5 附骨痰的症状附骨痰多发于小儿,常见于大腿内侧或外侧处[1]。
初起全身寒热间作、食少、困倦、无力、面黄、形体消瘦,腰痛腿酸,朝轻暮重,甚则午后潮热,进而患处漫肿,皮色不变,久而破溃,脓呈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淋漓不断,疮口难敛[1]。
6 附骨痰的治疗治疗附骨痰,初期宜补肝肾、温经化痰为主,用阳和汤、小金丹之类;中期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难于收口,当重扶正[4]。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荣汤;若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之类;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七仙条或千金散粘附药线插入管内[4]。
附骨痰也可采用手术治疗[4]。
7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慢性子痈的病因病机 5 慢性子痈的症状 6 慢性子痈的诊断 7 慢性子痈的治疗 71 内治法 72 外治法 8 关于子痈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慢性子痈的穴位 2 治疗慢性子痈的方剂 3 治疗慢性子痈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慢性子痈 1 拼音
màn xìng zǐ yōng
2 英文参考chronic testicular absc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chronic 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慢性子痈(chronic testicular abscess chronic 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是指以慢性发作,肾子仅有硬结、疼痛不著、不红不热,病程较长,溃后脓稀为主要表现的子痈[1]。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发[2]。
4 慢性子痈的病因病机
慢性子痈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发[2]。
5 慢性子痈的症状慢性子痈患者睾丸大,形成硬结,疼痛不著,阴囊不红不热,病程较长,数月乃至数年,亦有成脓破溃、脓稀而成窦道者,缠绵难愈[2]。
6 慢性子痈的诊断慢性子痈临床较多见。大部分慢性子痈无急性子痈病史,但常伴有邻近性腺的慢性感染,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患者常有阴囊疼痛、发胀、下坠感,疼痛可放射到下腹部及同侧的大腿根部。检查时可触及附皋增大,变硬,有结节,伴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增粗。
7 慢性子痈的治疗 71 内治法慢性子痈治宜滋阴除湿汤加小金丹,外用冲和膏[2]。
72 外治法葱归溻肿汤坐浴,或冲和膏温敷。温热药液的局部应用,如时间较长,对睾丸曲细精管的生精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未生育患者不宜采用。肿块日久,治疗无效,尤其是诊断不明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8 关于子痈子痈(testicular abscess;epididy mitis and orchitis)为病名[2]。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是指以肾子肿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1]。为皋丸及附睾的感染性疾病。中医称皋丸和附皋为肾子,故以名之。子痈分急性子痈与慢性子痈,两者都有睾丸或附皋肿胀疼痛的特点。临床表现以一侧或双侧睾丸、附睾急性肿痛、拒按为特征。急性子痈急性发病,睾丸或附皋红肿热痛,并伴有全身热证表现;慢性子痈多继发于急性子痈后,或并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仅表现为睾丸或附皋的硬结,微痛或微胀,轻度触痛等。
《外科全生集》:“子痈,肾子作痛而不升上,外观红色者是也。迟则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脓者,用枸橘汤一服即愈。”
子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附睾炎或睾丸炎[1]。(包括腮腺炎性皋丸炎)。
详见子痈条。
9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贴骨疽的病因病机 5 贴骨疽的临床表现 6 贴骨疽的诊断 7 需要与贴骨疽相鉴别的疾病 8 贴骨疽的辨证治疗 81 湿热蕴结 811 症状 812 辨证分析 813 治法 814 方药治疗 82 热毒炽盛 83 气虚血瘀 831 症状 832 辨证分析 833 治法 834 方药治疗 84 阴寒凝滞 841 症状 842 治法 843 方药治疗 9 外治法 10 灸法治疗贴骨疽 11 贴骨疽的患者日常保健 12 关于附骨疽 1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贴骨疽的方剂 2 治疗贴骨疽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贴骨疽 1 拼音
tiē gǔ jū
2 英文参考carbuncle of Huantiao poin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uantiao absc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ppurative cox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osteomyelitis around Huanti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贴骨疽为病名[1]。见《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1]。
环跳疽(Huantiao abscess;suppurative coxitis osteomyelitis around Huantiao)为病名[2]。见《外科理例》卷五。是指生于髋部环跳穴处,以漫肿疼痛,影响髋关节活动,全身症状严重,溃脓难收,并易致残为主要表现的无头疽[3]。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2]。为急性化脓性疾病。环跳疽又名贴骨疽,缩脚疽。其特点是好发于儿童,局部漫肿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活动,全身症状严重,溃脓后难以收敛,容易造成残废。
《外科大成》云:“环跳疽生环跳穴,漫肿隐痛,尺脉沉紧,腿不能伸。”
贴骨疽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髋关节炎。
4 贴骨疽的病因病机贴骨疽的病因病理基本同附骨疽:
疔疮、疖、痈等发病后,由于治疗护理不当;或麻疹、猩红热、伤寒等病后,患者因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湿热余毒壅盛,深窜人里,留于筋骨,使经络阻塞,气血不和,血凝毒聚而成。
或由于外来伤害,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局部骨骼损伤,复因感染邪毒,邪热蕴蒸,以致经络阻隔。血留筋骨为患。
也可由髋关节附近外伤感染毒邪或附骨疽直接蔓延至关节而引起。
5 贴骨疽的临床表现环跳疽的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局部漫肿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活动,溃脓后难以收敛,易造成残废。
环跳疽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邪之轻重及骨、关节受损的程度。早期阶段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髋部漫肿、微痛,触之不甚热,患侧屈曲不能伸直,是为邪阻局部,经络气血郁滞不通所致。随着病情发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髋部疼痛彻骨,不能活动,局部可出现红肿热及压痛,甚有应指感。如兼见高热,或寒热起伏,则为热盛肉腐,有化脓的可能。若治之失时,则有坏骨的可能,可出现患肢僵损、脱臼,每致残废。治疗以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为主。
6 贴骨疽的诊断贴骨疽好发于14岁以下儿童。发病部位在髋关节(环跳穴)。
初起即有恶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髋部筋骨隐隐作痛,皮色不变,活动障碍。继而疼痛加剧,呈半屈曲状,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翻。
成脓期皮肤掀热,皮色微红,疼痛剧烈,肿势蔓延腰胯,下及大腿,关节呈半屈曲位;伴高热、口渴、大便秘结,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已成脓。化脓期约在发病后1~3个月。
溃后流出黄稠脓液,后变稀薄,全身症状减轻,而疮口不易愈合。
愈后常见关节畸形、僵硬、不能活动,或造成关节脱位或僵硬,而形成残废。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可高达110×109~200×109,中性粒细胞80%~90%。X线摄片在早期仅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骨质变化。后期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同时骨质有脱钙现象。关节穿刺液可作细菌培养及细胞计数、分类。
7 需要与贴骨疽相鉴别的疾病环跳疽需要与髂窝流注及髋关节流痰相鉴别。
一、臀部流注病在肌肉;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愈后不会造成残废。
二、髂窝流注患肢不能伸直,大腿略向内翻;愈后不造成残废。
三、髋关节流痰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不明显;化脓需6个月至1年;溃后流出的稀薄脓液夹有败絮样物质。
8 贴骨疽的辨证治疗 81 湿热蕴结环跳疽·湿热蕴结证(Huantiao abscess with dampnessheat amas ent pattern)是指湿热蕴阻,以关节肿胀、微痛,继则疼痛加剧,局部皮肤红热,伴寒战发热,头痛,口干,溲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环跳疽证候[3]。
811 症状髋部筋骨隐隐作痛,活动受限,皮色发红,局部肿胀,疼痛较剧,屈曲不伸;伴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发病较快,髋部红肿热及压痛,患肢屈不而伸,甚者因髋关节渗液而有应指感,兼见寒热起伏或高热难退。舌苔黄腻,脉滑数。
812 辨证分析湿热下注,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故筋骨活动不利及红、肿、痛发作;湿热泛溢全身,邪热伤津,故见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813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814 方药治疗1、主方:五神汤(邹岳《外科真诠》)加味处方:茯苓15克,金银花15克,牛膝12克,车前子9克(包煎),紫花地丁9克,苍术9克,黄柏9克,薏苡仁15克,赤芍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时而跳痛,内脓将成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30克(打碎),水牛角30克(锉末先煎)。
2、中成药参照“附骨疽”湿热郁滞证中成药。
3、单方验方:血藤粉(唐泽银《广西中医药》19891)处方:血藤根、叶粉各20克,蜂蜡100克。将蜂蜡装入缸内,置火上熔化,掺入血藤粉,搅匀,离火,趁热未凝固时捏作厚1厘米与疮面大小形状相当的饼块,覆盖疮面上,每日1次。
82 热毒炽盛环跳疽·热毒炽盛证(Huantiao abscess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是指热毒炽盛,以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屈伸不利,皮肤鲜红、灼热,伴壮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全身不适,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环跳疽证候[3]。
83 气虚血瘀环跳疽·气虚血瘀证(Huantiao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虚血瘀,以关节可有挛缩,肌肉萎废,伸曲活动困难,或僵硬不能活动,疮口脓出稀薄,伴消瘦、神疲、乏力,舌淡暗,舌苔白,脉沉细为常见症的环跳疽证候[3]。
831 症状后期全身热病症状已解除,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挛缩畸形,或僵硬不能活动,疮口流脓稀薄,久不愈合;伴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
832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耗伤正气,损伤气血,邪毒留恋,以致气虚血滞,络脉不通,则筋骨不利;气血运化失常,则神疲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气虚之象。
833 治法益气活血。
834 方药治疗补阳还五物汤加伸筋草、忍冬藤、鸡血藤。
84 阴寒凝滞环跳疽·阴寒凝滞证(Huantiao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yin cold congelation and stagnation),阴寒凝滞发疽,以早期病胯漫肿,肤色不变或略白,触之微热,屈胯,形寒怕冷,疼痛,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紧为常见症的环跳疽证候[3]。
841 症状髋部漫肿,皮色不变或色白,局部微热,患肢屈曲而不能伸直,形寒怕冷,疼痛夜晚尤甚。舌淡苔白,脉沉细。
842 治法温通散寒,和阳解凝。
843 方药治疗1、主方:阳和汤(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加减处方:熟地黄15克,鹿角胶10克(烊化),白芥子9克,麻黄9克,甘草6克,黄芪15克肉桂3克(焗服),当归9克,连翘9克,柴胡9克,白芷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小金丹,成人每次06克,重症12克,7岁以上小儿每次03克,7岁以下小儿每次015~02克,每日2次,打碎后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醉盖取汗。孕妇忌服。
3、单方验方参照湿热证单方验方。外治法参照“附骨疽”外治法。
9 外治法初期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中期宜切开排脓;溃后期用八二丹、九一丹药线引流。
10 灸法治疗贴骨疽溃后疮口紫暗者,可以隔附子饼灸之,饼干换置,每日1次,灸2~3饼。
11 贴骨疽的患者日常保健局部固定,环跳疽初起则应用夹板或石膏托或皮牵引限制患肢活动,以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及病理性脱位。
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
12 关于附骨疽附骨疽(boneattaching abscess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又名附骨痈、多骨疽、朽骨疽。是指毒邪深袭,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3]。属无头疽。其特点是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著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备急千金方》云:“以其无破,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
附骨疽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名称:如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于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胫部的,叫股胫疽等:病名虽异,但其病变部位均在四肢长骨,病因、证治大致相同。
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骨髓炎[3]。
目录 1 拼音 2 《胎产问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女科金丹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女科金丹 1 拼音
nǚ kē jīn dān
2 《胎产问答》 21 方名女科金丹
22 组成人参2两(去芦),蕲艾6钱7分,枳壳1两2钱(麸炒),黄芩1两2钱,棉耆1两2钱(蜜炙),香附2两6钱(4制),橘红1两6钱,茯苓6两4钱,丹参4两2钱(酒洗),砂仁2两9钱,苁蓉1两2钱,木香8钱5分,抚芎2两4钱,白芍1两6钱(酒洗),琥珀8钱4分,淮药4两3钱,归身1两2钱(酒拌),川断6钱4分(酒炒),川贝2两2钱(去心),甘草3两2钱,羌活8钱4分,杜仲3两6钱,于术8钱4分,潼蒺2两2钱,紫苏1两5钱,血余8钱4分,麦冬2两2钱(去心),腹皮8钱4分(煎汁),川朴1两5钱(去皮,姜制),生地1两2钱(酒浸),莲肉6钱4分(去心),菟丝3两2钱,沉香1两6钱,楂肉8钱4分,阿胶2两6钱(酒化),益母6两4钱(酒蒸9次)。
23 主治经水不通,经水无期,临经腹痛,倒经吐衄,盗汗虚烦,血崩不止,肝胃气痛,胎动不安,漏胎,横逆难产,临产交骨不开,
胞衣不下,产后外感,产后血块作痛,产后咳嗽,产后子宫不收,产后无乳,产后魂魄不安,产后虚脱,产后厥逆欲绝,久不受孕,验胎,血厥,妇人年过五十,经水复来,产后恶露不行,败血上攻。
24 女科金丹的用法用量经水不通,月季花4朵煎汤送下;经水无期,粉丹皮1钱5分煎汤送下;临经腹痛,广郁金5分煎汤送下;经水前后愆期,山棱1钱煎汤送下;倒经吐血衄血,鲜藕汁1杯化和送下;盗汗虚烦,浮麦1钱,龙骨1钱煎汤送下;于血气痛,乌药5分煎汤送下;血崩不止,童便1杯化和送下;肝胃气痛,九空子4枚煎汤送下;孕妇胎动如物之悬宕,葱白7茎煎汤送下;漏胎,丝棉灰煎汤送下;小产不育,每日1丸,开水送下;跌扑损胎,新绛屑1钱煎汤送下;横逆难产,炒盐汤送下;临产交骨不开,炙龟版3钱煎汤送下;胞衣不下,怀牛膝2钱、檀香1钱煎汤送下;产后忽感外邪,荆芥穗5分煎汤送下;产后血块作痛,乳香3分、没药3分煎汤送下;产后咳嗽,杏仁1钱,桑白皮1钱煎汤送下;产后子宫不收,醋煅磁石3钱煎汤送下;产后无乳,炙山甲2片煎汤送下;产后魂魄不安,金器1件煎汤送下;产后虚脱,五味子1分,桂圆肉5枚煎汤送下;产后厥逆欲绝,陈酒1杯,童便少许和入送下:胎前产后,一切怪症甚多,不及细载,俱用开水送下;久不受孕,陈皮5分,姜半夏5分煎汤送下,常服能孕;验胎于疑似之间,茺蔚子2钱煎汤送下数丸,微动即是;素无疾苦,忽然目闭口噤,昏迷不知,此名血厥,白薇2钱煎汤送下;妇人年过五十,经水复来,茜草1钱,侧柏叶1钱同炒焦煎汤送下;产后恶露不行,败血上攻,蒲黄炭5分,桃仁5分煎汤送下。
25 制备方法
照数配准,不能加减,研极细末,用炼热白蜜80两,将方内阿胶酒化,共入臼中,杵匀为丸,每丸重2钱,辰砂为衣,白蜡固封。
古籍中的女科金丹 《外科全生集》:[卷一有阴有阳症门]天蛇头取乌梅仁,嚼烂涂指,及嫩膏涂之皆消。如患色白,小金丹服愈。马曰∶天蛇头即是疔疮,非服小金丹之症。如色
《知医必辨》:[论胎孕]附论胎产金丹或问部胎产金丹用以调经可乎曰∶不可。金丹真良方也,然名曰胎产,因胎前、产后而设。其方以河车为君,佐
《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部]喉菌门主论之得法,患者守戒忌口。又曰∶喉菌初用药,碧丹五,金丹一;后用金丹二,碧丹三吹之,更须频服膏子药,兼投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痈疽就简蟾腹疼痛。乃少阴痰气凝滞。书云∶急和汤,小孩用小金丹,最重者用犀黄丸,皆可消之。若初起色红者,则按泥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痈疽就简一,修道。
理论基础见《道德经》、《华南经》、《黄庭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阴符经》、《西升经》等古籍(网络上都找得到)。修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渐修法,二是顿修法,以渐修法为主。
1,渐修法理论。
渐修法认为,凡精气未竭者(未到更年期),只要诚心向道,按此程序人人都可修道成仙。
渐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一阶段都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因此,理论上越缓越好,越自然越接近大道。
渐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它又是一个不断反复过程。失败一次,就得倒退一大段,重新再来。
在练气的初级阶段,修行者仍不可能断绝俗世之事,即使表面断绝了,也不能一天到晚都修炼,那样会适得其反。但在停止的时候,就得把舟系在岸上,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冲淡平和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食不求厚,寝不求欢。渐修法又分为性命双修与阴阳双修。
2,渐修法四步:
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A、筑基。即练好身体,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为炼丹创造基本的条件。B、炼精化气。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气,达到‘三归二‘。C、炼气化神,即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神,达到‘二归一‘。D、炼神还虚,即‘练一还无‘达到与道合真的最高境界。道教传说内丹术练到这种境界,就能在体内产生形状大如鸡蛋、光辉灿烂的金丹。E、炼虚合道,练一还无之后,金丹虽成,但身体仍是血肉之躯,己身之无与宇宙之无并不能够完全、时刻融合,因此还需进一步为修仙做准备。炼虚合道就是做修仙的基本功,运行大金丹,衍生小金丹;以大金丹统摄小金丹,将血肉之躯改造为基本粒子组合的状态。为下一步的修仙打下基础。
内丹功是修真界最流行、最普遍、也最严谨的功法。其中第一到第四步的理论,众所周知,连普通凡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第五步却是仙家不传之秘。只因能结出大金丹的修真者本来少之又少,炼虚合道又极其之险,没有仙师在旁护法,无异于自取灭亡。其功法不传人间也就不足不奇。
3,顿修法:
尊循老子主张的无为清修,是隐仙当中的隐仙。
直接进入先天境界,从练神还虚开始,炼一还无,成功后进入寂灭期。顿修者往往是具有大智慧的上德之人,基根稍差、凡心难断者不适合此法。
二,修真。
修道→寂灭→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
修真的步骤与《缥缈之旅》所倡导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修真是以修道为基础,且第一步为寂灭而非灵寂。此外,分神、合体、渡劫实际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每一次渡劫,都是对前面修行的重要检校,如此不断锤炼,终臻天劫临而神不惊身不毁的大乘化境,飞升可得矣。其它不再赘述。
三,修仙。
1,散仙、鬼仙、地仙。
所谓的散仙、鬼仙,都是渡劫失败以后留在凡界的修真者,散仙肉身没有毁坏,但已丧失某种功能,阴阳结构遭到破坏,难以承受再一次的天劫;鬼仙是失去肉身的修真者,但灵魂不死,如果能够寻得上佳寄主(需异性),在寄主体内与之双修最后结成双胎。
地仙,是指大乘之后,不愿升入天界的修真者。一般都性情淡泊、朴质自然、随遇而安的上德之人,有的是对仙界没有太大兴趣,有的纯悴是懒得飞升,有的是悲天悯人,愿意留在凡界帮助更多的修真者。
2,天仙,金仙,大罗金仙,天君,天帝。
仙界实际是一个小宇宙,小社会。各种仙君的称号,不过是地位、职责、分工的不同,而不能完全说明个人的实力。比如说,青帝身边的小仙童,比青帝本人的境界要高。
修神是仙人们普遍追求的事情,但真正高明的修神诀却掌控在少数神的手里。这种情况,和凡界的修真极其相似。
四,修神。
修神:神识→化神→神一→创造→衍生→繁荣→膨胀→空虚→毁灭→本源→轮回
神识的境界:
神觉(神视神听神嗅神触神味)→神知→神识
化神的境界:
与修仙结胎相似,只不过修神运的是万物之精,结的是宇宙之胎,因此是修神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五,九界。
即神、仙、佛、梵、灵、魔、妖、鬼、凡九界。
其中,神、仙、凡三界相通;佛、梵、灵三界相通;魔、妖、鬼三界相通。但这不是绝对的,各界拥有大神通的存在,是可以达到任意一界的。九天巡逻使,就是由拥有这各大神通的存在组成的。
六,九天.
全称是九天太无世界,或称缥缈九天,或称大罗天,或称大魔天。
缥缈九天传说为上古至高神虚皇天尊所创,但无任何史实资料可考,因为它的历史实在太久了。
如今的九天太无世界,虚皇的后人曜占据着帝君宝座。曜自称极乐圣明长生帝君,极乐是极乐,和圣明却全然搭不上关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君暴君。在他为帝的万年间,九天的神族被他灭了一代又一代,从来没有一个能侥幸活过千岁。
本书第一人称“我”就是曜的皇子——舜。这个名字实际来源于凡界中土的人间帝王,古书说舜有异相,舜重瞳,一双眼睛里长着四瞳,那眼神实在吓人。舜的母后给他取这样的名字,意喻他将降临凡界与凡人双魂共体。
七,极乐。
极乐世界是传说中九天世界的上一界。据说九天甚至九界当中存在直接修炼升入极乐世界的超强者。然而没有任何实据支持这种说法。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指向各有不同,与此不能混为一谈。
目录 1 拼音 2 《摄生众妙方》卷三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四圣金丹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2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四圣金丹 1 拼音
sì shèng jīn dān
2 《摄生众妙方》卷三 21 组成牙皂(去皮子)、细辛(去芦)、荆芥穗(去子)、槐角(炒**)各等分。
22 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中风欲倒,不识人。
23 四圣金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细嚼清茶送下。
24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25 用药禁忌
避风寒冷物。
古籍中的四圣金丹 《外科全生集》:[卷一有阴有阳症门]天蛇头取乌梅仁,嚼烂涂指,及嫩膏涂之皆消。如患色白,小金丹服愈。马曰∶天蛇头即是疔疮,非服小金丹之症。如色
《知医必辨》:[论胎孕]附论胎产金丹或问部胎产金丹用以调经可乎曰∶不可。金丹真良方也,然名曰胎产,因胎前、产后而设。其方以河车为君,佐
《疡医大全》:[卷十六龈齿部]牙咬门主论证初起势甚,至夜尤甚,形状虽凶,尚在可治。宜先用金丹、碧丹吹入牙龈,外用黄熟香削块垫牙,俟齿开时,再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痈疽就简取仁研粉,米醋调涂,皆可消。如患色白者,当作疽治,小金丹服愈。小金丹(通用五十二。)《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痈疽就简目录 1 拼音 2 《辨证录》卷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通肾祛邪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通肾祛邪散 1 拼音
tōng shèn qū xié sǎn
2 《辨证录》卷八 21 方名通肾祛邪散
22 组成白术1两,茯苓5钱,瞿麦1钱,苡仁5钱,扁蓄1钱,肉桂3分,车前子3钱。
23 主治淋证。
24 通肾祛邪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通肾祛邪散 《辨证录》:[卷之八]淋证门(七则)
,故于利湿、利热之中,更须益肾中之气也。方用通肾祛邪散∶白术(一两)茯苓(五钱)瞿麦(一钱)薏仁(
《类经》:[十二卷论治类]二十、辟疗五疫疫。)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谓以祛邪散毒之药,煎汤三浴,以泄其汗也。)又一法,小金丹
《石室秘录》:[卷一(礼集)]偏治法,薏仁五钱,芡实五钱,水煎服。二剂,膀胱之水道大通,而背脊之疼亦愈矣。(〔批〕护背丹。)盖熟地乃补
《成方切用》:[卷首方制总义]内经方本文2023-08-19 02:26: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