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语的著名学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研究论语的著名学者,第1张

于丹,女,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副院长,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

先后担纲《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同时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及《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

《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并影响着全社会的思维结构。 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但是,这三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决不是三足鼎立的,儒家文化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从汉代开始,它就是无可争议的主流意识形态。

学《论语》有二种,一种主要讲用,学以致用,一种主要从学术角度去研究,这二者不矛盾,可能会重合。但一般来说,都会有所分别。这两本书目前听得较少,《辑录》仅在书店翻过,对此书印象不深了。建议你可以去书店翻看,或者图书馆借阅。如果不差钱,两书买了也无妨。另外,据你说的几本译注书都不满意,或是今人读《论语》的通病,其实好与不好,不是重点,而是能从诸书中取其好的方面就是了。而且注解《论语》的,有些章句除非孔子复生才能得到确证的,哪有一本书面面俱到,这样要寄希望于某书,恐怕也难。

当然不是。

《论语》,其实应该算作,孔子弟子们心目中孔子的闪光点大全。

孔子这般高光,同时代诸子百家多有记载的。而且,褒贬不一。

想要全面了解孔子,兼听则明肯定是必须的。

只是,有一点要记住,

《论语》本身就未必全部是事实。其他的,自《墨子》开始,水分更大。

      庚子鼠年,新冠流行,病毒肆虐,举国不安。我居家避疫,洒扫厅厨之余,阅读《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前后两遍,以笔记之。虽尚有不明之处,但先生苦口婆心终还算没白费,既解多处阅读《论语》之疑惑,又开懵启智,点化愚钝之人,助我追求内心平和、幸福生活一臂之力。

一、研究《论语》的方向:生活

    “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出,只在他生活上。”

  “他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

二、研究《论语》的方法:凭借的方法;归整的方法。梁漱溟先生按照归整的方法将《论语》归纳为十三条———十四个态度。

三、《论语》的十四个态度

四、我最喜欢的几个态度

1、仁:仁就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我喜欢“柔嫩”这个词语,它使我想到“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一个人对家的深沉的爱。“柔嫩”极言一个人温润如初的内心,感同身受的理解,以心换心的真诚!

    “柔嫩”,孔夫子不再是四书五经中的僵死的教条的代表。那是忧国忧民、富有同情心、对现实敏锐、对同类笃厚的可敬可佩的一个标杆,那是一面旗帜。

    仁者爱人。最近一个月,国家蒙难,白衣天使们冲在疫情第一线,无畏无惧,感动了全国人民。

    耄耋老人钟南山,不畏的仁者。2003非典期间,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今年的新冠病毒肆虐蔓延,他挺身去武汉,科学预测,实事求是。当听到武汉人民敞窗集团唱国歌一事,他眼里泪花闪烁,这是“仁者爱人”的眼泪。这是最柔嫩最笃厚的情感。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人说他是国士、院士、勇士,我想这样评价他:智者、仁者、勇者。

      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赔钱送盒饭的**姐    、普通的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不知名的捐赠者

      柔嫩的心,最美好的东西,从孔子开始,我们一直拥有。

2、礼乐的态度

    个人认为,礼乐态度是梁老先生讲的最好的一部分。

    我原以为,礼就是礼法,就是繁文缛节,是外在的,做作的,不直率,不坦诚。其实,“礼”完全不是这样。

    “礼”,不是仪节之礼,而为生命之理。

    “礼”便是指生命之恰好处。因为,仁的生活是柔嫩细致的,非常熨帖柔和。人心情柔和的时候,一举一动自会中礼。

    好的行为出于好的心理。

    圆满生活,从仁爱之心开始,从合乎生命之理开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