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到底是哪里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李白到底是哪里人,第1张

李白是我国文坛上彪炳千秋的大诗人,是一位传奇人物。史称他相貌特异,又精通月氏语,其先世曾流寓西域,他是汉人还是胡人?他的家世又如何呢?都成了后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根据李白自述及其好友们的述说,李白是唐玄宗的族祖,出身显赫。在《赠张相镐》一诗中,李白自述道:“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祜九世孙。蝉联世为显著。”从“先为汉边将”分析,李白应是“飞将军”李广的第二十五代孙,属于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的后裔。从“凉武昭王祜九世孙”分析,肯定李白是唐玄宗的族祖。既然李白是李广、李祜之后,有人推断,他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侄孙。他的曾祖父可能是李世民的哥哥或弟弟中的一个。

那么,唐玄宗在天宝元年曾下过诏书,准许李的子孙登记上皇族的户口,为什么李白一家却没有去登记呢?后来,李白进入翰林院,多次见到皇帝,为什么也没有提到此事?即使到了晚年,他的处境很艰难,求人推荐的心情十分迫切,也没有向人提起过这一段家事?结论只能是,李白的先人李陵及李世民的兄弟,都曾因罪遭贬谪,尤其是可能牵涉到“玄武门之变”这场“宗室恩怨”中来,因此,李白生前不敢将此事写成文字,而只在死后让别人公诸于世。他是有难言之隐啊!

再从李白之父李客的经历和处境,也可以对李白和身世之谜进行破解。李阳冰在《草堂集序》里还写道:“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其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李白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也说:“绝嗣之家,难求谱牒,……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其父)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李客为什么要“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呢?如果因为国破家亡,流落异域,那么早就该返还原籍了。如果是因为触犯刑律,流放边疆,那么时隔百余年,也无须“潜还”广汉。总之,促使李客“逃归”、“潜还”的真正原因不知为何?

有人进一步分析,认为李客的“逃”、“潜”很可能与他的“任侠”、“避仇”有关。即李客或许是一位扶危济困或替人伸冤雪恨的侠客,由于触犯了当权者,不得不避居穷乡僻壤,隐姓埋名,以终其一生。

如果上述推断得以成立,那么李白家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就可以有了些眉目了。他本人对自己家世的闪烁其词及他的亲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使用一些托词和曲笔,也就有了答案了。

与此相反,有人考证,李白不是他自己所说的出身,而是西域胡人。他们认为,李白先人所窜谪的碎叶、条支,在隋末时,并未隶属于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当时也不可能成为窜谪罪人之地,因而李白不是汉人而是胡人。又分析李白之父李客的名字,认为他本不姓李,而是潜还蜀中后改的。其名为客,也是因为西域人的名字与华夏不通,所以称为“胡客”,因此以“客”为名。另外、蜀中地区在隋朝是与西域胡人贸易往来的区域,“李客”或许是“商客”,他入蜀后因为富有渐成豪族。还有,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相貌具有胡人的特征,又精通月支语,懂得少数民族的礼节。说李白是胡人也似有些道理。

但许多人对此予以驳斥。他们指出:

古时凡由汉民族居住区域移往外域,便称为“窜谪”,李白先世移居西域并非因罪窜谪,且从时间上看,也不一定在隋末。

其父名客,也可指外地去蜀的汉人,如果没确凿的证据说“李客”不姓李,不一定就是胡人,而且去蜀前一度改了姓,仍“有可能就是李姓胡客”的话,就不能肯定李白的先人是胡人。

李白之所以不得入宗正寺属籍,造成终身蹭蹬,很可能是其先世与李唐宗室有纠葛,直至唐玄宗时这种旧隙仍未消除,通月氏语和懂夷礼并不难,即使是汉族人,如果他的家世与西域有关联,完全可以学到。

李白虽貌似胡人,但汉族人中相貌具有胡人特征的也不少见,以此说李白是胡人,令人难以信服。

还有人提出第三种看法,认为李白先世既不是汉人也不是胡人而是汉胡两族的混血儿。他们查证古籍,认为李白不是李祜之后,而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嫡孙李陵的后代,是地道的汉之后裔。认为早在汉武帝时,李陵败降匈奴,他在中原的妻儿老小统统被杀,后娶胡女为妻,其子孙随胡人俗,改姓拓跋氏。到了隋朝末年,李陵的后裔蒙难又被流放到西域。李白的先世就属于这一支。这样看来,李白带有胡人的血统就不奇怪了。

上述有关李白身世的说法,都因相关的文字记载隐约其词,很难圆满,这个谜也许真的非常难解呢。

  陶 渊 明 简 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

  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

  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

  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如《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

  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对偶句,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骈文风尚。但语言比较自然流畅,与其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出自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读音: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近义词:铁杵磨成针。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扩展资料

铁棒磨成针相关古籍记载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据传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象耳山学习,学习未取得进展成果就弃书离开去玩耍。一天李白路过溪水旁,碰到一个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铁棒磨成针

  陶渊明小传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1]”(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浔阳柴桑(今九江市星子县)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有关陶渊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证,因此此处的六十三年之说也有待考证),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

  

王维小传

王维(701年-761年)[1],字摩诘(mó jié) ,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 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李白小传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国忠磨墨”。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一岁。

  陈与义小传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师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

  陈与义对宋高宗无意收复中原安于享乐的态度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可以。

李白的诗都是广为流传,知名度和传唱度都是比较高的。比如新旧两唐书本传这本古籍里面就有引用。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在自己长期的学习过程之中领略到了。然而除开这些之外,我们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作为一个诗人,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这样一个诗人能够被大家所喜欢,也是由于他的大多数诗作品里面所表现出来的清新飘逸,以及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想象力的丰富诗篇。正是因为他的知名度非常高,所以很多人对于李白的身世和所经历的事情也非常的好奇。

那么我们的诗仙到底是哪里人呢?

翻阅历史书籍,我们能够发现关于他是哪里人有着不同的说法,更是由于名人效应,所以很多人对于他的出生地非常的关注。当然众说纷纭当中,我们有必要确定的就是李白的祖籍到底是哪里,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史实进行推断。虽然大家研究的方向不同,可是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到诗人李白最早期的童年生活到底是在哪度过的,而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最为经典的有以下三种。

一、出生于甘肃西部地区。

一个人的出生与他的作品往往息息相关,大多数人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成不同的作品,展现自己的人生轨迹,而李白的叔叔《草堂集序》中有相关祖籍的介绍。这个书主要说的就是他是甘肃西部地区的人。当然这就必须要与他出生有着巨大的关系,有人认为他本身就来自于皇室,因为祖上犯了过错,所以被迁到了西域地区,后来再回到原来地方就住在陇西一带。虽然这种说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着一定的道理,可是却不被大家所公认。

二、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

这个说法并不是来自于古代的参考文献,而是来自于现代的一个著名的学者郭沫若的研究,他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也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城,也就是说相对于现在,李白诗歌外国人,这个是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说得出的结论。虽然很多人对于郭沫若这个人不太认可,但是他所研究出来的东西却被很多人所引用。之所以会出生于这个地方,也与他的一些著作有关。

当然很多人认为为什么李白会成为一个外国人?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最早期的时候,盛唐时期唐朝的国土面积已经覆盖了吉尔吉斯斯坦,所以那个时候也是属于中国的范围之内。除开这个说法之外,两个国家也为此进行了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发,为吉尔吉斯斯坦带去了新的经济生命力,也是一种额外的附加价值。

三、出生于四川地区。

这一种说法认为他出生在四川地区,当然也有一定的说辞,比如有些人认为他的父亲就是四川人,因为在这个地方做生意,为了开拓更广阔的生意门路,所以在西域地区生下了李白,因此这种随父亲回到祖籍的他,也就将自己号称成了青莲居士。除此之外,他也有想要归隐故乡的想法,因此这个青莲居士的称呼,成为了他是四川人的最大证据。虽然这种说法看起来较为牵强,可是却成为了流传度最为广的一种普遍认为的祖籍发源地之一。

其实无论李白是否是出生在这些地方,都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缺乏历史记载,所以对于他小时候的事情也无从查证,而李白在后期的过程之中所展现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他的诸多诗作给人带来的灵魂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无论他的祖籍出生在哪里,他都无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也正是因为李白身上的这些传奇与浪漫,所以使得很多人对他非常的喜欢。

作为一个在古今中外都有着非常大名号的诗人来说,李白的一生是非常成功的,而他最后的结局以及他身上所发生的奇闻轶事,也成为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大家对于李白的争论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碰撞,我们只需要将李白所留下来的经典作品认真的揣摩与研读,并且不断地去研究,相信科学终究会给我们一个真正的答案。

李白出生地有两种说法 此前,李白的出生地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白研究专家康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关于李白出生地,至今被学术界认可的仍然有两种说法:

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到了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前种观点主要根据李白的自述以及他人给李白诗文作的序综合推断而得,后者主要是江油市的本地学者根据当地的挖掘以及一些民间文献的研究而得。 “江油说”如今已渐成共识 而今,李白出生江油的观点已为海内外大多数学人所接受。新版《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李白的条目,都明确地表述李白是四川江油人,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1993年第一版)也描述“李白,字太白,彰明人”(彰明即四川江油)。 据了解,“李白故里”落户江油,主要得益于一批珍品的展出。记者在刚修葺一新的中国最大的李白文化资料中心———李白纪念园看到,首次亮相的国宝级文献及文物包括: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江油大匡山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作于公元994年)、“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作于公元1068年),两碑分别载有“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等文字,证明李白出生于江油青莲乡。一同展出的文物还有一级文物李白醉酒石雕墨洗(宋)、唐代石牛(相传李白幼时所骑,并作“石牛诗”)等。 王慧清也强调:“李白的亲戚、朋友、师长等都留下了文字资料,证明李白的确出生于江油。” 唐代大篆刻家李阳冰曾为李白编著了《草堂集序》,书中有章节介绍到李白的家事,指出李白的家人迁徙到四川后,李白才诞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