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体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文言文的体裁有七种。
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
2、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3、序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
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5、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6、传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7、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
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等。因为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创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创始于 司马迁 的《史记》,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用“世家”记述王侯封国;用“表”排比大事;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后历代所修正史,基本上采用这一体例。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 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 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 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写到这里,我深深地对古人表示我崇高的敬畏之情,不经感叹古人伟大智慧和博学,是他们的智慧文化传承,才让我感受到古人知识的伟大,让我深刻体会,受益匪浅,望中国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经”和“传”是我国古书的两种体裁。“经”是经文,“传”是传记
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等“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及显要家族)的事迹,“列传”记载(平民)的事迹。从《汉书始,“纪传”体史书取消了“世家 ”,而“列传”,“书”则分别改称为“传”,“志”.
山海经是散文体裁。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一. 骈文
又叫“四六文”,这种文体,四字、六字句相间,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句式迁就,文中堆砌词藻,常影响内容表达。唐朝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远动后,骈文逐渐衰落。其中也不泛名篇佳作。著名的有南朝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唐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刘禹锡写的《陋室铭》。
二.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课本中出现的名篇有唐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清袁枚的《黄生借书说》。
三. 表
古代奏议的一种,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为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之一。课本中出现的只有一篇,为三国时诸葛亮的《出师表》。公元277年,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奏章,表明自己忠于蜀汉, 匡扶汉室的决心。文中名句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
四.赠序
古代文人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增序。后凡是惜别赠与的文章,都叫增序。其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课本中出现的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文中向来自家乡的年轻人马生介绍了自己少时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要珍惜时日,刻苦求学。
五.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都叫“铭”。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课本中有唐刘禹锡的《陋室铭》。还有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歌功颂德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未学)。
六. 杂记
包括两类:
1.记载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描写山川、景物、人事的,如《小石潭记》、《西湖游记》、《桃花源记》等。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由理事掌故、遗文逸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品、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梦溪笔谈》(《以虫治虫》)。
七.游记
其实是杂记的一种,把它单列出来,是因为它在杂记中占有比较特殊的位置: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并从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语言生动,记述较为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课文中选用的名篇有北魏郦道元的《三峡》(科学色彩浓),南朝梁武军的《与朱元思书》(写景、议论),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抒情),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
八. 寓言
用假想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寓”是“寄托”的意思。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于简单的故事当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课文中选用的寓言故事有《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
九. 诗歌
我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学体裁就是诗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为《诗经》),后来逐渐演化为三种样式:诗、词、曲。
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究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去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灵活。
诗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
从表现形式上看有四言诗,如《诗经》中的《关雎》、《君子于役》、《蒹葭》,三国曹操的《观沧海》;五言诗如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杜甫的《春夜喜雨》(五律)、《望岳》(五律),李白的《秋浦歌》(五绝)等;七言诗如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绝),汉语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七绝),杜牧的《赤壁》(七绝),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七律),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七律),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七律),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七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七绝)等;杂言诗如唐代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属近体诗,其他属古体诗。
乐府诗指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本是官署名称),后成为诗体名称。课文中选用的是《敕勒歌》、《木兰诗》。
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课文中选用的是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西亭日暮》,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曲在元代最盛行。课文中选用的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张养好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
《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创作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历时14年完成。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影响
《资治通鉴》不仅重新使通史的地位恢复,改变了断代史逐步走向格式化,丧失研究历史学作用的困境,也是对中国历史学发展再次起推动作用。
司马光继承习凿齿以统一为正统的进步史学观,也倡导以“国家兴衰,生民休戚”为史学研究基础,被陈亮作为河洛群贤研究“天理人欲”的重要内容。
《资治通鉴》在历朝历代都是统治阶级学习的基本教材,被称为天地不可或缺的著作,现代中国领袖毛主席也是在学习《资治通鉴辑览》后走上自学道路,一生阅读十多遍。它是研究历史最主要的教材,更是研究封建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的重要教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主要体现了重视“生民之休戚”的爱民思想,也体现了重视“国家之兴衰”的爱国思想。在记述历史中,也是从历史发展、研究的实际出发,不是拘泥于封建正统立场。都是从历史学实际出发,废弃了无谓的尊贬立场,更多能客观真实地记述,有更多事实便于学者研究。
司马光还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虽然仍像传统称兄弟民族为夷狄,但同样把他们当天地生命中的人,与中原百姓等同,不再歧视地称其奴婢禽兽。
司马光还是史学最重要的史料考异学开创者,首次大规模对一千多年来历史资料进行整理,这种整理不是删改性质。而是恢复原貌的性质,纠正了千年流传过程中抄写、刊印中出现的各种版本差异和错漏的弊端,努力恢复史料真实原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宣传封建忠义思想,对著名的忠臣格外推崇,只要不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全书可靠性。他通常不对忠臣加恶评,有模糊记载的也选对忠臣有利的描写。司马光虽然有朴素的唯物史观,甚至远超其所处的时代,重视人欲和生民休戚,但也不可能脱离时代毫无封建伦理观。
--资治通鉴
--史记
--左传
--战国策
本文2023-08-19 03:13: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