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保留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古代名人辈出不要门票,但却游客稀少
秦汉至隋唐的宫廷藏书
早在秦代,宫廷里就已经有保存文物古籍的金匮石室。西汉继承了秦代的宫廷藏书,建立了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等收藏典籍之所。其中石渠阁在未央宫殿北,为萧何所造,以藏入关所得秦朝图籍。石渠阁之下,砻石为渠,藉以导水,因以为阁名。此外,萧何又造天禄阁、麒麟阁,以藏秘书,处贤才,刘向、扬雄曾先后校书於此。东汉禁中的著名藏书之所是兰台、东观。其中兰台所藏宫中图书,由御史中丞掌管。东汉建都洛阳,其宫城分为南宫、北宫两个部分,东观位於南宫,是东汉宫廷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大臣们奉旨修书的文化中心。汉初的宫廷藏书,主要是诸子之说,尤以兵、刑、法、儒各家著述和律令、礼制方面的书籍最为丰富。
隋朝宫廷藏书之所,以秘阁、观文殿和嘉则殿最为著名。隋炀帝曾命儒臣将秘阁中的珍本各抄写五十部副本,由宫中装帧完成后再入藏秘阁。位於洛阳宫中的观文殿,於东西厢房设立书库,分藏各类的典籍。位於长安的嘉则殿,藏书丰富,隋炀帝曾命儒臣分类整理藏书,删除重复,精加校对,最后得精品古籍计三万七千卷。
唐朝初年,接收了隋代宫廷旧藏,建立了唐朝宫廷藏书。始设於唐中叶的集贤殿书院是从隋代掌管图集的秘书之职发展而来,形成了唐宫最重要的皇室藏处之一。开元五年(西元七一七年),唐玄宗命儒臣在乾元殿东厢缮写宫中所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以充实内府藏书。开元六年,改乾元殿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二年,在东都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到开元十九年,集贤殿书院藏书已多达八万九千卷,绝大部分都是精校的宫廷善本,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藏四库。其中含有颇多宋、齐、梁、陈、周、隋的宫廷旧藏,以及贞观、永徽、乾封、咸亨旧本。
◎ 从崇文院到奎章阁
宋太祖在位期间(西元九六○至九七五年),前朝皇家书室的珍本古籍,都成了宋朝宫廷藏书的基础,其后在接收五代十国的宫廷藏书,并广徵天下遗书后,藏书数量猛增。宋初的宫廷藏书,集中在原旧宫三馆。宋太宗御极之初,别建新三馆於左升龙门东北旧车辂书院原址上,太平兴国三年(西元九七八年),正式赐名为崇文院。在崇文院之东为昭文书库,南为集贤书库,西为史馆书库。其中史馆书库又细分为经、史、子、集四库。昭文、集贤与史馆四库合称为崇文六库,六库中所藏珍本古籍,合计正副本共八万余卷。
位於元朝皇宫兴圣宫大殿兴圣殿西庑的奎章阁,是元代著名的皇家书室,它始建於元文宗天历二年(西元一三二九年)。当时设立奎章阁的目的在让儒臣进经史诸书,讲论学问,以明帝王之道。奎章阁收藏了丰富的书画图籍,此外,崇文阁也是元朝重要的皇家藏书之所。
◎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明代的宫廷藏书,是承自宋、辽、金、元的宫廷藏书。明太祖定都南京,营建紫禁城时,即建立了文渊阁,接收了元代奎章阁、崇文阁等皇家书室的藏书。明成祖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紫禁城后,便在东华门内重建文渊阁,收藏来自南京文渊阁旧藏的珍本古籍。明成祖命儒臣利用宫廷藏书,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更广采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六年(西元一四○八年),历时五载,重辑成书,改称《永乐大典》。全书正文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和目录六十卷,共两万两千九百三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字数共三亿七千万左右。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宋、元以来的佚文秘典搜集颇多,嘉靖、隆庆年间,另摹副本一份,原本存南京,正本藏於文渊阁,副本藏於皇史宬。
清朝入主中原后,全盘接收了明朝宫廷的藏书,也是历代皇宫藏书的继承者。清朝内府藏书,原先分别庋置於昭仁、养心诸殿,景福、乾清诸宫,以及文渊诸阁,摛藻堂、皇史宬等处。清朝乾隆年间,为了入藏即将问世的《四库全书》,而在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仿浙江范氏天一阁建造了文渊阁。
乾隆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二年),《四库全书》告成,以缮正的第一部,贮於文渊阁,计经部十类,六百九十五部;史部十五类,五百六十三部;子部十四类,九百三十部;集部五类,一千二百八十二部,共三千四百七十部,七万九千余卷,装成三万六千余册。全书底本,藏於翰林院。又另抄六部,分贮於圆明园之文源阁,盛京之文溯阁,热河之文津阁,镇江金山之文宗阁,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以及杭州西湖之文澜阁。
本文2023-08-19 03:15: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