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5滕文公章句上诗解2恒产恒心取民有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2收藏

《孟子》卷5滕文公章句上诗解2恒产恒心取民有制,第1张

《 孟 子》卷 5滕文公 章句 上诗解 2 恒产恒心 取民有制

题文诗:

滕文公问 , 为国 之道, 孟子 乃 曰 : 民 之农 事 ,

不可缓也 诗 经有 云 : 昼尔于茅 , 宵尔索绹 ;

亟其乘屋 , 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 , 有恒产者 ,

其 有恒心 ; 无恒产者 , 则 无恒心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已 及陷乎罪 , 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 , 在位罔民 , 而可为也

故贤君必 , 恭俭礼下 , 取民有制 阳虎 有 曰 :

为富不仁 , 为仁不富 夏后氏 时, 五十而贡 ,

殷 商之 人 , 七十而助 , 周人百亩 , 而彻其实 ,

皆什一也 彻者 通 彻 ; 助者借也 龙子 有 曰 :

治 国之 地 , 莫善于助 , 不善于贡 贡者数岁 ,

之 中为常 乐岁 之时, 粒米狼 藉, 多取之而 ,

不为虐 民, 则寡取之 ; 凶年 之时, 粪其田而 ,

不足 然 则 , 必取盈焉 为民父母 , 使民盻然 ,

终岁勤动 , 将不得以 , 养其父母 , 称贷益之 ,

致 使老稚 , 转乎沟壑 , 恶在其为 , 民父母也

夫世禄 矣 , 滕固行之 诗 经有 云 : 雨我公田 ,

遂及我私 助 法 为有 , 公田 私田 虽周亦助

原文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1:‘昼尔于茅2,宵尔索绹 3;亟其乘屋4,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5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译文

滕文公请教怎样治理国家。孟子说:“老百姓的事是延缓不起的。《诗经》上说:‘白天把茅草割,晚上把绳儿搓;赶紧上房修理,按时把五谷播。’老百姓有他们的规律:有固定产业的人才有一定的原则,没有固定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原则。没有一定原则的人,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处罚,这等于陷害。哪有仁人在位却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敬业、节俭、礼遇臣下,尤其是取之于民要依照一定的制度。阳虎曾经说过:‘要想发财就不能仁爱,要想仁爱就不能发财。’ 

注释 (1)《诗》云:诗句引自《诗经·豳风·七月》。 (2)于茅:于,往;茅,取茅草。(3)索绹:索,搓;绹,音táo,绳索。 (4)亟其乘屋:亟,急;乘,登上。 (5)阳虎:字货,鲁国正卿季氏的总管,事迹多见于《论语》。

原文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1也;助者,借也。龙子2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3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4,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5,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6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7:‘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译文

“古代的税收制度:夏代每家五十亩地而行‘贡’法,商朝每家七十亩地而行‘助’法,周朝每家一百亩地而行‘彻’法。这三法的实质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助的意思。龙子说过:‘田税最好的是助法,最不好的是贡法。’贡法是综合若干年的收成得一个平均数。丰年,谷米撒得遍地都是,多征收一点也不算暴虐,却并不多收。灾年,收到的秸秆连肥田都不够,却非收足那个平均数不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却让他们一年到头辛苦劳顿,结果连自己的父母都养不活,还不得不借高利贷来交足赋税,最终使老的小的只能到沟壑中去等死,这怎么能算是‘为民父母’呢?做大官的享受世袭的田租收入,滕国早就实行了。〔为什么老百姓却不能有一定的田地收入呢?〕《诗经》上说:‘雨先下到公田,然后再下到私田!’只有助法才有公田有私田。这样看来,即使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

 注释 (1)彻:通;意思是,这是天下通行的。

(2)龙子:上古之贤人。(3)挍:校,较。 (4)粒米狼戾:粒米,即米粒;狼戾,狼藉。 (5)盻盻然:勤苦劳顿的样子;盻,音xì。 (6)称:举借。(7)《诗》云:诗句引自《诗经·小雅·大田》。

《 孟 子》卷 1梁惠王 章句 上诗解4 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题文诗:

见梁襄王 , 孟子出 后,而 语人曰 : 望不似君 ,

就之不见 , 其 所畏焉 ; 卒然问曰 : 天下恶定

吾对 之 曰 : 定于一 统曰 孰能一 对曰 一者,

不嗜杀人 曰 孰能与 对曰天下 , 莫不与也

王知苗乎 七八月旱 , 苗则槁矣 油然作云 ,

沛然 下雨 , 苗然兴之 其 势 如是 , 孰能御之

今夫天下 , 之牧 人 者, 未有不嗜 , 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 , 杀人者则 , 天下民皆 , 引领望之

诚如是也 , 民 自 归之 , 犹 水就下 , 沛然谁御

齐宣王问 : 德何可王 孟子对 曰 : 保民而王 ,

莫之能御 曰若寡人 , 可保民哉 曰可臣闻 ,

之胡龁曰 , 王坐堂上 , 有牵牛而 , 过堂下者 ,

王见之曰 : 将 牛何之 对曰衅钟 王曰舍之 ;

吾不忍其 , 觳觫无罪 , 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 ,

废衅钟 欤 曰何可废 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

王 曰有之 曰 有 是心 , 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 ,

王为爱也 , 臣固知王 , 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 ,

有百姓者 齐虽褊小 , 吾爱一牛 , 不忍 无罪,

觳觫就死 , 故 易 以羊 曰王无异 , 于百姓之 ,

以王为爱 以小易大 , 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 ,

无罪就死 , 牛羊何择 王笑 答 曰 : 是诚何心

我非爱财 , 而易以羊 宜乎百姓 , 谓我爱也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1,出,语2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3问曰:‘天下恶乎4定?’吾对曰:‘定于一。孰5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6之?’对曰:‘天下莫7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8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9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10,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11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12  

译文

孟子谒见了梁襄王,出来后告诉别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挨近他,也看不出哪一点值得敬畏。猛一开口就问:‘天下如何才安定?’我答道:‘天下一统,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一统天下?’我又答:‘不好杀人的国君,就能一统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随他呢?’我又答:‘普天之下没有不跟随他的。您熟悉那禾苗吗?七八月间天旱,禾苗就枯槁了。这时,一团浓黑的乌云出现,哗啦哗啦下起了大雨,禾苗又茁壮茂盛地生长起来。这种趋势,谁能阻挡得住呢?当今各国的君主,没有不好杀人的。如有一位不好杀人的,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来盼望他了。真这样的话,百姓归附他跟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般,汹涌澎湃,谁能阻挡?’” 

注释 (1)梁襄王:梁惠王之子,名嗣。(2)语:音yù,告诉。 (3)卒然:同“猝然”。(4)恶乎:怎样。(5)孰:谁。

(6)与:跟随。(7)莫:没有谁。 (8)七八月:这是用的周代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9)浡然:兴起貌;浡,音bó。(10)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11)引领:伸长脖子。(12)由:同“犹”。

原文 

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2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3也。无以4,则王话,就说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5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6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7?’对曰:‘将以衅8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9,若无罪而就死地10。’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11?”曰:“有之。”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我能请您讲给我听吗?”孟子答道:“孔子的门徒们没有谈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听说过。非要讲的说‘王道’吧!” 宣王问道:“要多高的道德才能够实行王道呢?”孟子说:“通过保养百姓去实现王道,便没有人能够阻挡。”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保养百姓吗?”孟子说:“能够。”宣王说:“根据什么晓得我能够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王坐在殿堂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王看见了,便问:‘牵牛到哪里去?’那人答道:‘准备杀它来衅钟。’王便说:‘放了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它那哆哆嗦嗦的样子,好像没罪的人,却被押送刑场!’那人说:‘那么,就不衅钟了吗?’王又说:‘这怎么可以废弃呢?用只羊来代替吧!’——有这么回事吗?”宣王说:“有的。” 

注释 

(1)齐宣王:威王之子,名辟疆。 (2)齐桓、晋文: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在春秋时代先后称霸,为“五霸”之首及第二位。 (3)臣未之闻:我没有听说这个。当时语言,如果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一般要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其他篇章的“未之有”“未之见”“未之学”“未之尽”“未之知”等等也是如此。 (4)无以:不得已;以,同“已”。(5)保:安。 (6)龁:音hé。(7)之:往。 (8)衅:祭礼名,宰杀一件活物来祭某种新器物或宗庙。 (9)觳觫:音hú sù,惊恐战抖貌。 (10)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逢彬按,传统的断句为“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俞樾《孟子平议》在“若”字后断句。“觳觫若”为“害怕发抖的样子”。杨树达先生《古书句读释例》与俞书同。但表示“……的样子”,《孟子》用“然”而不用“若”。先秦文献中只有《诗经》偶用“若”表示“……的样子”。郑子瑜从吴昌莹、王引之说,认为“若”训“其”,指代“牛”,也讲不通。因为与代词“其”类似的“若”,与“其”一样,也处于定语位置,不处于主语位置。“若”在此句中,当然是“好比”“好像”的意思。为什么要否定传统读法呢?因为许多人认为牛本无罪,何须用一“若”字?又有人认为杨伯峻先生译“无罪”为“无罪之人”,乃是“增字解经”。其实,在《孟子》成书年代的语言中,“有罪”“无罪”一定是指人或指人的社会单位如“国”等,因此应当译为“无罪之人”;这当然不是什么“增字解经”。因为“无罪”指人不指牛,所以用一“若”字。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11)诸:“之乎”的合音。

原文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1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2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3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4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  

  孟子说:“有这样的想法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以为王是舍不得,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心哪。”宣王说:“对呀,确实有这样想的百姓。齐国虽 狭小,我又何至于舍不得一头牛?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它不停地哆嗦,就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所以才用羊来替换它。”孟子说:“百姓以为王舍不得,王也不必奇怪。您用小的来换取大的,那些人怎么会清楚王的想法呢?如果说可怜它‘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好选择的呢?”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呀?我确实不是吝惜钱财才用羊来代替牛。〔您这么一说,〕百姓说我舍不得真是理所当然的了。” 

注释 (1)爱:吝啬,舍不得。 (2)褊:音biǎn,小。 (3)异:惊异,奇怪。 (4)隐:怜悯。

《 孟 子》卷 7 离娄章句 下 诗解 3君子有本由仁义行

题文诗:

徐子 有 曰 : 仲尼亟 屡, 称于水曰 : 水哉水哉 !

何取于水 孟子 之 曰 : 源泉 滚滚 不舍昼夜 ,

盈科后进 , 放乎四海 有本如是 , 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 , 使 七八月 , 之间雨集 , 沟浍皆盈 ;

及 其涸也 , 可立而待 至本至源,至元至道,

真情永恒,无有止息 声闻过情 , 君子耻之

孟子 有 曰 : 人之所以 , 异于禽兽 , 几希 者 也,

庶民去之 , 君子存之 舜明庶物 , 察于人伦 ,

由仁义行 , 真情自生; 非行仁义 孟子 又 曰 :

禹恶旨酒 , 而好善言 汤执中 正, 立贤无方

文王 也者, 视民如伤 , 望 仁义 道 , 而未之见

武王 也 不 , 亵 迩忘远 周公 也者, 思兼三王 ,

以施四事 ; 有不合者 , 仰而思之 , 夜以继日 ;

幸而得之 , 坐以待旦 孟子 之 曰 : 王者之迹 ,

熄而诗亡 , 诗亡然后 , 春秋 乃 作 晋 谓 之乘 ,

楚 谓 梼杌 , 鲁 谓 春秋 , 一也其事 , 齐桓晋文 ,

其文则史 孔子 乃 曰 : 其义则丘 , 窃取之矣

原文 徐子1曰:“仲尼亟2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3,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4,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5。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6,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7过情,君子耻之。”

译文

徐子说:“孔子好几次称赞水,说:‘水呀,水呀!’他看中了水的哪一点呢?”孟子说:“泉水滚滚向前,昼夜不息,灌满坑坑坎坎,又继续奔流,一直奔向大海。凡有本源的都是这样,孔子就看中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即使七八月间大雨滂沱,把大小沟渠都灌满了;但是它的干涸,也就一会儿的工夫。所以声誉超过实情的,君子以它为耻。”

注释 (1)徐子:徐辟;参见《滕文公上》第五章。(2)亟:音qì,屡次。(3)混混:水流浩大的样子。(4)科:坎。(5)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尔,同“耳”。(6)七八月之间雨集: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是雨多的时候。(7)闻:音wèn,名誉。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2,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百姓丢弃它,正人君子保存它。舜懂得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只是〔快快乐乐自然而然地〕走在仁义的路上,不是〔勉强地当作任务、责任〕贯彻实行仁义的。”

注释 (1)几希:很少。(2)庶物:万物,众物;庶,众多。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1。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2。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译文 孟子说:“禹厌恶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秉持中正之道,能破格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文王总把百姓当作受伤者一样〔,加以怜爱〕,追求仁义之道又似乎没看到希望。武王不轻慢朝廷之中的近臣,也不遗忘散在四方的远臣。周公想要兼学夏、商、周的君王,来实践禹、汤、文、武的事业;如果有不合当前情状的,便抬着头夜以继日思考;若总算想通了,便坐着等到天亮〔就马上付诸实施〕。”

注释 (1)方:常。 (2)不泄迩,不忘远:泄,通“媟”(xiè),通“亵”,轻慢,亵渎;迩,近;这两句是说不轻慢朝臣和不遗忘远处的诸侯。

原文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1,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译文孟子说:“圣王的事迹成为绝响,《诗》也就消亡了;《诗》消亡了,孔子创作的《春秋》便应运而生。〔各国都有叫作‘春秋’的史书,〕晋国的又叫《乘》,楚国的又叫《梼杌》,鲁国的只叫《春秋》,都是一个样:所载之事不过齐桓公、晋文公之类,而其文风不过一般史书的笔法。〔孔子的《春秋》有所不同,〕他说:‘《诗》三百篇所蕴含的褒贬善恶的大义,我私下在《春秋》里借用过了。’”

注释 (1)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春秋》本为各国史书的通名,楚又别名《梼杌》(táo wù),晋又别名《乘》。此处“鲁之《春秋》”,乃鲁国当时史书名,而非孔子所修的《春秋》,只是他所依据的原始资料。

《 孟 子》卷 2梁惠王 章句 下诗解8仁政民亲 创业垂统

题文诗:

邹与鲁哄 穆公问曰 : 有司死者 , 三十三人 ,

民莫之死 倘 诛之则 , 不可胜诛 ; 不诛 之 则 ,

疾视长上 , 之死不救 , 如何则可 孟子对曰 :

凶年饥岁 , 老弱 之民, 转乎沟壑 , 壮者散而 ,

之四方者 , 几千人矣 ;君 府库充 , 而仓廪实 ,

有司莫告 , 是 乃 上慢 , 而残下也 曾子 有 曰 :

戒之戒之 ; 出乎尔者 , 反乎尔也 民今而后 ,

得反之也 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 , 民亲其上 ,

死其长矣 滕文公问 : 滕小国也 , 间于齐楚

其 事齐乎 其 事楚乎 孟子对曰 : 是谋非吾 ,

所能及也 无已有一 : 凿斯池也 , 筑斯城也 ,

与民守之 , 民 宁 效死 , 而弗 之 去 , 则是可为

滕文公问 : 齐将筑薛 , 吾甚恐 惧, 如何则可

孟子对曰 : 太 王居邠 , 狄人侵之 , 去之岐山 ,

之下居焉 非择取之 , 不得已也 苟为善 政,

后世子孙 , 必有王者 正人 君子 , 创业垂统 ,

为可继也 若夫成功 , 则天 命 也 如彼何哉

强为善 政,仁义 而已 仁政真情,情通古今,

继往开来,真情所至,生生不息,传承不已

原文

  邹与鲁哄1。穆公2问曰:“吾有司3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4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5,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6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7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8,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9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10!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

邹国和鲁国发生了争斗。邹穆公问孟子说:“这一次冲突,我的官员死难了三十三人,老百姓却没有一人为这事儿而死的。杀了他们吧,又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又憎恨他们瞪着两眼看着长官被杀却不去救。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的弃尸于沟壑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难,这样的几乎有一千人了。而您的谷仓里堆满了粮食,库房里装满了财宝。这种情形,您的官员们谁也不来报告,这就是在上位的人对百姓漠然视之,甚至还残害他们。曾子说过:‘警惕呀,警惕呀!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就怎样回报你呀!’那百姓今儿可逮着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您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自然就会爱护他们的上级,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了。” 

注释 (1)哄:音hòng,争斗。(2)穆公:当是邹穆公;孟子是邹人,所以穆公问他。 (3)有司:有关部门。

(4)莫之死:可理解为“莫死之”,意为“没有人为他们牺牲”。 (5)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疾”是主要动词,痛恨的意思;其他则为“疾”的宾语。(6)转:弃尸。(7)几:几乎。(8)有司莫以告:即“有司莫以之告”,有关部门没有谁把以上情况告诉(百姓);介词“以”的宾语经常省略,这里省略的宾语“之”指“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等情形。 (9)曾子:孔子弟子曾参。 (10)君无尤焉:无,同“毋”,不要;尤,责备,怪罪。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注云:“尤,动词,责备、归罪之意。”他译为:“您不要责备他们吧!”但中华书局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先生点校本作“君无尤焉?”然则,此句当译为“您难道没有过错吗?”我们认为当从《孟子译注》。因为句末语气词“焉”之出现于疑问句,须有“何”“奚”等疑问代词伴随出现,例如:“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也有例外:“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暨,况不礼焉?”(《左传·隐公六年》)这句是用“况”来表反问。以上条件,“君无尤焉”都不具备。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原文

  滕文公1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2也,筑斯城3也,与民守之,效4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5。

   译文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齐、楚两大国中间。是服事齐国呢,还是服事楚国呢?” 孟子答道:“这个问题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回答的。如您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主意: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牢,与百姓一道来保卫它,百姓宁愿死,也不离去,这样,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注释 (1)滕文公:滕,周朝一小国,故城在今山东滕州西南。(2)池:护城河。 (3)城:城墙;“长城”的“城”就是“城墙”的意思。(4)效:献。 (5)则是可为也:可为,还可以有所作为,还可以试一试。不可为,不可有所作为。前者如:“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滕文公下》)“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为矣。’”(《左传·定公六年》)后者如:“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国小而逼,族大宠多,不可为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1,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2,狄3人侵之,去之岐山4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 5 ,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人准备修筑薛邑的城池,我很害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从前太王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他便搬迁到岐山下定居。他并不是主动选取了这个地方,完全是出于不得已。要是一个君主能实行仁政,后代子孙定会有成为帝王的。有德君子创立功业,传于子孙,正是为了能代代相传。至于成不成功,自有天命。您奈何得了齐人吗?只有努力实行仁政罢了。” 

注释 (1)筑薛:薛,周初一小国,姓任,故城在今山东滕州东南;后为齐所灭,以之封田婴。 (2)邠:同“豳(bīn)”,在今陕西旬邑西。 (3)狄:即獯鬻(xūn yù),详本篇第三章注。 (4)岐山:即今陕西岐山东北之箭括山。

(5)朱熹注:创,造;统,绪也;言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

《 孟 子》卷 7 离娄章句 下 诗解 1古今圣通谏听泽民

题文诗:

孟子 有 曰 : 生于诸冯 , 迁 于 负夏 , 卒于鸣条 ,

舜东夷人 文王 也者, 生于岐周 , 卒于毕郢 ,

西夷之人 地之相去 , 千有余里 ; 世之相后 ,

千有余岁 二者 得志 , 行乎中国 , 若合符节 ,

先圣后圣 , 其揆一也 至圣真情,情通古今

子产 也 听 , 郑国之政 , 以乘舆 于, 溱洧济人

孟子 评 曰 : 小恩小 惠 , 不知为政 ; 岁十一月 ,

徒杠 修 成 ; 岁 十二月 , 舆梁 修 成 , 民未病涉

君子平政 , 行 避 人可 , 焉得人人 , 而济之 也

故为政者 , 每人悦之 , 日亦不足 孟子告 于,

齐宣王曰 : 君之视臣 , 如手足 也, 则臣视君 ,

如腹心 也; 君之视臣 , 如犬马 也, 则臣视君 ,

如国 路 人 ; 君之视臣 , 如土芥 也, 则臣视君 ,

如寇仇 也 谏行言听 , 膏泽于民 ; 有故而去 ,

则君使人 , 导之出疆 , 先其所往 ; 三年不 返,

后收田里 谓三有礼 如此 臣 则 , 为之服矣

今也为臣 , 谏则不行 , 言则不听 ;民不膏 泽 ;

有故而去 , 君搏执之 , 极之所往 ; 去之日遂 ,

收其田里 此谓寇仇 寇仇 之君, 何服之有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1,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2,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3,先圣后圣,其揆4一也。”

译文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死在鸣条,那么他是东方民族的人。文王生在岐周,死在毕郢,那么他是西方民族的人。两地相隔一千多里,时代相差一千多年。他们得志时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几乎一模一样,古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的原则是一样的。” 

注释 (1)诸冯、负夏、鸣条:这三处地名无考。(2)毕郢:郢在今陕西咸阳东;郢辖于毕。(3)符节:符和节都是古代表示印信之物,一般是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无差,以代印信。(4)揆:法则、法度。

原文  子产听郑国之政1,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2。孟子曰:“惠3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4,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5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行政,用他的专车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评论说:“是个好人,却并不懂治国理政。如果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桥,十二月修成走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君子只要修平政治,他外出时鸣锣开道都可以,哪能够一个个地帮人渡河呢?如果治国理政者一个个地去讨好人,时间也就会不够用了。”注释 (1)子产听郑国之政:子产,春秋时郑国贤相公孙侨的字;听,治理。(2)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舆本义为车厢,此处指车;乘舆,所乘之车;溱(zhēn),水名,发源于河南新密;洧(wěi),水名,发源于河南登封。(3)惠:恩惠。(4)徒杠成、舆梁成:杠,独木桥;徒杠,走人的独木桥;梁,桥;舆梁,行车的桥。赵岩在《从简牍文献看“桥”“梁”的更替》一文中说:“在战国中期到秦朝时期的秦地文献中,‘桥’完成了对‘梁’的替代。”传世文献到汉代以后,基本上便用“桥”而不用“梁”了。(5)行辟人:辟,同“避”;古代上层人物出外,前有执鞭者开道。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1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2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3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子看作自己的手和脚,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自己的腹和心;君主把臣子看作狗和马,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一般的人;君主把臣子看作泥土草芥,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强盗仇敌。”    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子还得为过去的君主穿孝服;君主要怎样做,臣子才会为他服孝呢?”孟子说:“忠告接受,建议听从,恩惠落实到老百姓;臣子有缘故不得不离开,君主一定派人引导他离开国境,又先派人到他要去的地方布置一番;离开好几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住房。这个叫作三有礼。这样做,臣子就会为他服孝了。现在做臣子的,忠告,君主不接受;建议,君主不听从。老百姓也得不到实惠。臣子有缘故不得不离开,那君主还把他绑起来;还到他要去的地方把坏事做绝,叫他走投无路。离开那一天,马上收回他的土地和住房。这个叫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般的旧君,干嘛要为他服孝呢?” 

注释 (1)膏泽:恩惠,恩泽。(2)先:令人先去布置之意。(3)极之:得罪人到顶点,把坏事做绝。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下诗解7颜回之乐不孝有五父子责善贼恩之大

题文诗:

禹稷世平,三过其门,而不入也,孔子贤之

颜子世乱,居于陋巷,一箪之食,一瓢之饮,

他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有曰:禹稷之与,颜回同道禹思天下,

有溺者也,由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也,

由己饥之,是以如是,救其急也禹稷颜子,

易地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吾虽,

被发缨冠,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被发缨冠,

而往救之,则惑之也;虽闭户可公都子曰:

匡章通国,皆称不孝,子与之游,从而礼之,

敢问何也孟子答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一不孝也;博弈好酒,

不养父母,二不孝也;其好货财,私其妻子,

不顾父母,三不孝也;从耳目欲,父母戮辱,

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章子也有,一于是乎夫章子也,子父责善,

不相遇也责善义也,朋友之道;父子责善,

贼恩之大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

得罪于父,为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

设心以为,其不若是,则罪之大,是则章子

原文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1,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2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3。”

译文

大禹、后稷处在政治清明的年代,几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孔子认为他们贤明。颜子处在政治昏暗的年代,住在偏远的巷子里,一篮子饭,一瓜瓢水,别人都忍受不了那苦日子,他却不改变自己一贯的快乐,孔子认为他贤良。孟子说:“禹、稷和颜回的处世之道其实是一样的。禹觉得天下有人遭了水淹,就如同自己淹了他似的;稷觉得天下有人饿着肚子,就如同自己饿了他似的,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如此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换位置,也都会那样做的。假若有同住一室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即使披散着头发,连帽带也不系好去救,都是可以的;如果本乡的邻居在斗殴,也披着头发帽带不系好去救,那就是糊涂了,即使把门关着都是可以的。”

注释

(1)陋巷:偏远的巷子;陋,偏僻,偏远。详见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611对“陋巷”的《考证》。

(2)被发缨冠:被,披;缨,冠上系带,这里指系带没系上而垂着;被发缨冠,比喻急迫。

(3)闭户可也:隐指颜回。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1,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2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3,四不孝也;好勇斗很4,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5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6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而已矣。”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全国人都说他不孝,您却同他来往,不但如此,还相当敬重他,请问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一般人所公认的不孝之事有五件:四肢不勤,对父母的生活不管不顾,是第一个不孝;好下棋喝酒,对父母的生活不管不顾,是第二个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对父母的生活不管不顾,是第三个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蒙受羞辱,是第四个不孝;逞勇敢好打架,以此危及父母,是第五个不孝。章子在这五项之中占了哪一项呢?那章子,不过是儿子和父亲之间要求做到善而把关系弄僵了而已。以善相要求,这是朋友相处之道;父子之间以善相要求,是最伤感情的事。那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团聚吗?就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和他亲近,因此把自己的妻室赶了出去;把儿子也赶得远远的,终身不要他们赡养。他觉得不这样做,那罪过可更大了,这就是章子的为人呢。”

注释

(1)四支:通“四枝”“四肢”,双手双脚。

(2)从:同“纵”,放纵。

(3)戮:羞辱。

(4)很:今作“狠”;“很”是本字。

(5)子父责善而不相遇:章子之母得罪其父,其父杀之,而埋于马栈之下;大约章子曾谴责其父而其父不听,遂使父子失和。

(6)屏:音bǐng,使退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