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中药炮制的方法——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洗 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考试,大网站收集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润 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漂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水飞的目的在于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水飞法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酒黄连的炮制方法 5 酒黄连的性状 6 酒黄连的质量要求 7 黄连的性味归经 8 黄连的功效与主治 9 酒黄连的炮制作用 10 黄连的炮制研究 10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0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1 酒黄连的贮存方法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酒黄连 1 拼音
jiǔ huáng lián
2 英文参考prepared RHIZOMA COPTIDIS with vin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酒黄连为黄连的炮制品,方法为酒炙法。黄连的炮制唐代已有,见《千金翼方》。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1]。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色泽较生片加深,味苦,略带酒气,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1]。
4 酒黄连的炮制方法唐代有润切和熬(炒)(《千金翼方》)法[1]。
宋代炮制方法有较大的发展,除沿用唐代的炒法外,还出现了微炒(《太平圣惠方》)、炒焦(《博济方》、制炭(《史载之方》)、酒炒(《扁鹊心书》)、酒蒸(《丹溪心法》)、姜炒(《旅舍备要方》)、蜜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蜜泔制(《小儿药证直诀》)、麸炒(《圣济总录》)、吴茱萸制(《圣济总录》)、巴豆制(《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等炮制方法,炮制程度也有“炒令稍焦赤色”、“烧存性”等要求[1]。
元代增加了土炒(《丹溪心法》)、童便制(《原机启微》)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朴硝制、干漆制(《蒙筌》)、茱萸益智制(《医学纲目》)、黄土姜酒蜜制(《本草汇》)、胆汁制、槐花炒(《景岳全书》)、酒萸制(《增补万病回春》)等[1]。并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本草纲目》)[1]。“白痢加茱萸炒,赤痢用湿槐花炒,去槐花”(《先醒斋广笔记》)[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姜炙、吴茱萸炙等[1]。
黄连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1]。
酒黄连的炮制方法为:取黄连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每100kg黄连片,用黄酒125kg[1]。
5 酒黄连的性状黄连片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周边黯**,粗糙,富有残存细小须根,片面**[1]。质坚硬,气微,味极苦[1]。
酒黄连色泽较生片加深,味苦,略带酒气[1]。
6 酒黄连的质量要求黄连总灰分不得过50%,含小檗堿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36%;酒黄连总灰分均不得过40%[1]。
7 黄连的性味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中药大辞典》: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中华本草》: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歧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
《汤液本草》:"入手少阴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阳明,足少阳、厥阴、阳明、太阴。"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8 黄连的功效与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中药炮制学》: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1]。如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证治准绳》)[1]。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1]。如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泄泻的香姜散(《证治准绳》);治脘胁疼痛,嗳气吞酸,大便热泻的萸连丸(《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1]。
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如治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的大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中药大辞典》:黄连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中华本草》:黄连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名医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本草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9 酒黄连的炮制作用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1]。如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证治准绳》)[1]。
10 黄连的炮制研究黄连中含有小檗堿,黄连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甲基黄连堿,木兰花堿等[1]。
10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实验表明,黄连切制时,宜在水温较低时进行,并尽量减少在水中的浸润时间,否则损失药效[1]。目前实际应用中,黄连多在用时捣碎,以避免在切制过程中成分的流失[1]。
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堿、巴马汀、药根堿含量均无明显变化[1]。但也有报道证明,随着炮制温度升高,黄连中小檗堿含量有所降低,但炮制又可提高小檗堿在水中的溶出率[1]。生黄连中小檗堿的溶出率为5817%,酒、姜汁、吴茱萸炮制后溶出率约为85%,说明炮制对小檗堿在煎液中的溶出率有促进作用[1]。但也有报道与上述结论不同,认为萸黄连水煎液中总生物堿含量比生黄连水煎液降低868%,小檗堿降低1935%,巴马汀降低345%,认为这与吴茱萸汁制后降低黄连寒性的传统认识相一致;黄连用不同方法炮制后,小檗堿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黄连炭最为显著;但黄连拌酒晾干后,盐酸小檗堿含量比其他加热酒制法炮制品及生品含量增高;黄连以不同用量的白酒、黄酒炙炒后,对黄连盐酸小檗堿含量影响不大,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却明显高于生品;微量元素Mn、Ca、Zn煎出率酒炙品也明显高于生品[1]。因此推论炮制加酒量和加热温度对黄连中生物堿含量及溶出率均有影响[1]。
黄连在加热过程中,可生成一种红色小檗堿型生物堿——小檗红堿[1]。生药加热到130℃、1小时,或180℃、20分钟时开始生成,其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小檗堿相应减少[1]。加热也能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等发生结构变化[1]。提示要注意研究黄连加热与质量变化的关系[1]。
10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小檗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降低血糖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有保护作用[1]。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且均出现了炮制前未有的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1]。此外,黄连经姜汁制后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并优于其他炮制品[1]。
11 酒黄连的贮存方法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 21 柴桂的别名 22 来源 23 炮制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柴桂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柴桂的中成药 2 古籍中的柴桂 3 用到中药柴桂的方剂 1 拼音
chái guì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21 柴桂的别名
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
22 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
23 炮制选树干径达15厘米以上的桂树(过嫩则质量差,不宜砍伐),将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短节,剥下树皮(切勿折破),置于室内以青草覆盖“发汗”,至发热时取出,再按树皮的厚薄大小,纵切成宽约10~15厘米的条块,晒干即成。
24 性味
辛、甘,大热。有小毒。
25 功能主治散风寒,止呕吐,除湿痹,通经脉。用于呕吐,噎膈,胸闷腹痛,筋骨疼痛,腰膝冷痛,跌打损伤。
26 柴桂的用法用量1~2钱。
27 备注(1)同属植物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的树皮在西南地区也称柴桂。
2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柴桂的中成药 鳖甲煎丸
无所不备。而又以虫蚁善走入络之品,搜剔蕴结之邪。柴桂领之出表,消黄导之降里。煅灶下灰清酒,助脾胃而温
更多用到中药柴桂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柴桂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用药赋
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身恶寒而阳经柴桂,阴经桂。阳经,柴胡桂枝汤∶柴胡一钱,桂枝、黄芩
《伤寒指掌》:[卷一少阳本病述古]呕少阳。宜小柴胡汤主之。若表邪不解而呕。属太阳。宜柴桂汤。若食谷欲呕。属阳明中寒。宜吴茱萸汤。呕吐涎沫
《青囊秘诀》:[上卷]肚痈论愈,加人参用之更妙。秘决∶肚痈须用鸣宝丹,黄二两草三钱,术银二两车床五,柴桂贝萸一钱添。《青囊秘诀》
《医宗金鉴》:[卷四伤寒心法要诀]少阳可吐可汗可下栀子豉,痞硬冲喉瓜蒂平,发热恶寒肢烦痛,微呕支结柴桂宁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痛硬大柴攻误下柴胡证仍
《医学摘粹》:[伤寒证辨]呕证或不大便,宜大柴胡汤。如表不解之呕,属太阳也,宜柴桂汤。食谷欲呕,属阳明也,主中寒,宜吴茱萸汤。得汤
更多古籍中的柴桂用到中药柴桂的方剂 鳖甲煎丸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方法 4 滑石粉炒狗肾的性状 5 狗肾的性味归经 6 狗肾的功效与主治 7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作用 8 滑石粉炒狗肾的贮存方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滑石粉炒狗肾 1 拼音
huá shí fěn chǎo gǒu shèn
2 概述滑石粉炒狗肾为狗肾的炮制品。狗肾的炮制宋代已有,见《太平圣惠方》等。狗肾为犬科动物黄狗 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的干燥 和睾丸[1]。狗肾味咸,性温,归肾经,具有暖肾、壮阳、益精的功能[1]。狗肾因气腥、质坚韧,一般不生用[1]。临床多用其炮制品,主要用于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阴冷,以及畏寒肢冷,腰酸尿频[1]。滑石粉炒狗肾质地松泡,呈黄褐色,腥臭味减弱[1]。
3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黄(《太平圣惠方》)、酒煮焙干(《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方法[1]。明代有酒煮烂(《景岳全书》)、酥拌炒(《炮炙大法》)[1]。清代有酥炙(《良朋汇集》)的记载[1]。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狗肾段、狗肾片的制法:取原药材,用堿水洗净,再用清水洗涤,润软或蒸软,切成小段或片,干燥[1]。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方法为:将滑石粉置热锅中,用中火加热至呈灵活状态,投入狗肾段或片,炒至松泡,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1]。
每100kg黄狗肾,用滑石粉40kg[1]。
4 滑石粉炒狗肾的性状狗肾为圆柱状小段或圆形片状,黄棕色,有少许毛黏附,质地坚韧,有腥臭味[1]。
滑石粉炒狗肾质地松泡,呈黄褐色,腥臭味减弱[1]。
5 狗肾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狗肾味咸,性温[1]。归肾经[1]。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肾味咸,性大热。
《中华本草》:狗肾味甘、咸、性温,归肾经。
《滇南本草》:"气味平。"
《本草纲目》:"平,微毒。"
6 狗肾的功效与主治《中药炮制学》:狗肾具有暖肾、壮阳、益精的功能[1]。临床多用其炮制品,主要用于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阴冷,以及畏寒肢冷,腰酸尿频[1]。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肾具有暖肾,壮阳,益精的功效。用于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软。
《中华本草》:狗肾具有补肾温阳的功效。主肾虚身冷。
《本草拾遗》:"主妇人产后肾劳如疟者(体热用猪肾,体冷用犬肾)。"
7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作用黄狗肾因气腥、质坚韧,一般不生用[1]。
炒后质地松泡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同时矫正其腥臭味,便于服用[1]。临床多用其制品[1]。主要用于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阴冷,以及畏寒肢冷,腰酸尿频[1]。
8 滑石粉炒狗肾的贮存方法本文2023-08-19 04:06: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