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古籍修复很感兴趣,怎么可以系统学习一下古籍修复技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本人对古籍修复很感兴趣,怎么可以系统学习一下古籍修复技术?,第1张

如果您对古籍修复感兴趣,我建议您采取以下步骤来系统地学习古籍修复技术:

1 寻找专业的学习机会:可以联系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或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了解他们是否提供古籍修复的培训或课程。此外,您也可以搜索一些专门的古籍修复学校或培训课程,比如国家图书馆或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提供的课程。

2 自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和在线资源来了解古籍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阅读《古籍修复技术与实践》等书籍,以及一些在线资源,比如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网”等。

3 实践操作:实践是学习古籍修复技术的重要环节。您可以通过参与修复项目、实践操作或者找到一位有经验的导师来指导您的实践操作。

4 参加相关活动和组织:参加古籍修复相关的活动和组织,比如学术会议、研讨会、古籍收藏机构和修复组织等,可以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实践经验。

5 持续学习和提高:古籍修复技术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领域。您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您开始学习古籍修复技术。

1、鱼尾

版心中间用作折页基准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只有一个鱼尾的称为单鱼尾,上下各有一个对称的鱼尾,称双鱼尾。

2、白口、黑口

宋代以后,书籍装订均在版心处对称,然后粘连或订线,对折的准绳主要是鱼尾,有时也在鱼尾上下各印一条黑线作为标线,叫做象鼻。凡加印黑线的书,装订成包背或线装之后,书口处就显出暗黑色,所以被称为黑口,其中粗线叫大黑口或阔黑口,细线叫小黑口或细黑口。

3、四周双边

四周双边是板框的一种,板框指书版四周,有四周双边,四周单边,左右单边等。版面四周的粗线,也叫边栏。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有的印页版框上下栏单线,两旁双线,被称为"左右双边"或"左右双栏"。

扩展资料

1、善本

指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中某一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献,如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本;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或反映某一领域某一事件资料方面较有系统的稿本,

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抄本,能反映古代印刷技术发展的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等。

2、墨丁

亦称“墨等”。用一与文字大小相同之四方黑块以示阙文,或因校勘处文字校长,以示需另外刊补。自南宋时始用此法,如陈道人书籍铺本所刻《三唐人集》,其中颇多“墨等”。另外,尚有在“墨等”之上加刻阴文,称之为“墨盖子”。

3、毛边书

就是不切边的书。过去书版刻好后,书店印几部不切边的毛边书用来校对。一些著名的好书,爱好该书的人往往通过关系将毛边书借出来,或者干脆索要一部。

收藏家觉得这种书别有一种“原始”的风味,故此也开始收藏这种“毛边本”,后来书铺就专门发行少量这种“毛边书”供收藏者收藏。不仅我国的古籍,就是后来的西式书籍也有这种“毛边书”,连西方也有发行和收藏这种“毛边书”的。

——古籍术语

要留,留差不多3毫米。

印刷排版都要做出血(一般是3mm),这是常识,否则装订要出问题;切割线的生成要看在什么软件中排版,有些在输出菲林时会自动生成,有些需要手工生成,总之输出的菲林上一定要有切割线,否则无法标准地裁切。印刷工艺复杂,种类多样,不要指望几天成为高手,需日积月累慢慢来,打基础很重要,否则可能既耽误客户,又丧失自己的信誉。

画册印刷是以为主的书刊印刷,画册印刷的装订方式多种多样,现在将印页加工成各种形式的书,需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这些过程主要有折页、配页、订本、书芯加工、包封皮、裁切、成品检验、包装等工序。不同的装订形式,其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从装订工艺流程来讲,精装书的装订比较复杂,效率低、成本高,平装书的加工比精装书要简单得多,封皮多用120-180g/m2纸张印刷,成本较低,是现代图书使。用最多的装订形式;骑马订的工艺流程最短,加工效率高,成本低,但只适用于印张较少的书刊,期刊杂志普遍使用这种装订形式。下面就来了解各工序的操作方法。

1、折页

这是装订的第一道工序,无论采用任何装订 方法,都必须先进行折页,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所谓折页,就是将一张印页按照书刊开本的大小,折叠成所孺要的规 格。印页的大小及书刊的开本不同,折页的次数也随着不同。例如,印页为全开,书刊印刷的开本为16开时,需要在折页机上折4次,书页为对开时,只需3次折页就成为16开书帖。在一台折页机上,折页的次数是有限的,如果印页为全开,开本为64开时,需要6次折页,而一般的折页机最多为5折页,这时就需要将印页切成对开进行折页(印刷上版的方 法也不同)。 常见的开本为正开本,采用连续对折的方法,即每次都从印页的长边中心垂直线处进行折叠。当为双联本装订时,最后一折则是在短边的中心垂直线上折叠。横开本(即在书帖的短边处装订,的折页则需要在倒数第二折时,从短边的中心垂直线上折叠,最后一拆仍从长边的中线上折叠。当为畸形开本时,折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使用上述方法外,还要采用平行顺抓平行反折等各种方法。现将各种常用折法。

2、配页

将一本书的书帖按页码顺序配在一起称为配页(也叫配帖>)。现在多采用机械配页。配页机的效率每分钟约为60~150本。配好的书帖在书背处都有一个黑方块标记称为折标,它是用来检验书贴呀是否配错的标记。每帖的折标位置是不同的,当书贴正确排列时,折标是按梯形排列,如果少一贴或多一贴,用眼睛很容易就能看出,可以防止装订的差错。

就是按照正确排列,并折标是按梯形排列,以防止装订的差错。

3、锁线

就是将书帖用线连结在一起。有手工锁线和机器锁线两种。锁线机又有手工搭帖和自动搭帖犷即便是自动锁线机,效率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因此,有些书就采用胶粘法。

4、压紧刷胶

锁线后的书芯是很疏松的,这就需要将一层纱布。至此,书芯的加工就算完成了。有的精装书还要进行加丝带、切圆角、染口等工艺。

5、封皮制做

精装书的封皮多为硬壳,所以也叫封壳。它是将各种封皮装顿材料裱在纸板上而制成的。常用的_装帧材料有纺织品、漆纸、漆布及各种兮成衬料图书的档次不同,其用料和制做方法也不同。高档图书选用优质面料全包,中档图书选用中等面料全包,低档图书可选用价格较低的面料全包,或用较好的面料半包。所谓全包是指封皮的封面、书背和封底全部用面料包裱,半包则是只在书背及书角处裱包面料,其它部分用纸张裱贴。这种半包封皮也纸面布背。纸板的质量也分不同的档次,好的纸板坚固平整,装出的书封面平整,木易发翘。

6、制封壳时

先按图书尺寸的大小,裁好纸板(精装书的封壳要大于切口3mm,这称为飘口,纸板的尺寸应加上飘口),然后将面料裱贴在纸板上。在裱贴时,封面和封底之间要根据书背的厚度留出一定的距离。精装书封皮上的文字多用电化侣烫印,也可用凸印和丝网印刷。有时也用压凸的方法压出各种装饰图纹。制封壳有手工和机两种工艺,高档图书多为手工裱制。

7、上封皮

精装上封皮的方法是将一张韧性较好的纸张。从中间折叠,一边粘贴在书芯上,一边裱贴在封皮衬里上。为了使封皮和书芯连接牢固,还要用纱布将书芯和封皮粘连或贴上几条布条。一般广州印刷厂都是当封皮上好后,还要在起脊处压槽,这样使书籍更为牢固,并增加外型的美观。

8、压平

装订好的书籍,还要在倒头整齐码放后给以压力,使其更为平整,最后才能打包出厂。

建议你可以在网上多浏览,可以多看看百度经验

1、抢救修复这些濒临死亡的古籍,是当务之急。古籍修复技术要求很高,技巧细腻多样,每道工序操作严格,修复的古籍,必须保证做到“整旧如旧”。在修复残破古籍前,必须仔细审查该书的年代、装帧形式、破损情况和纸张等,根据具体破损情况而制定修复方案。

2、有不少残破古籍的页序残缺,或因先人装订时前后顺序的错放,在拆书前或后,必须用铅笔记下原书顺序,如错放顺序的应及时纠正,以利于修补完毕,顺利地装订成册。

3、选配合适的修补纸十分重要,因为明清刻印书的纸张,在今天已经难以找到,现在普遍采用染色仿古纸或专门请传统手工造纸的师傅按古籍纸的结构配方而制作。

4、当一册虫蛀严重,书内污浊脏物不少,同时还有霉斑等时,必须细心地用软刷,镊子去清除脏物。当书页霉斑累累影响书品的质量时,必须小心又熟练地进行技术处理。有些容易烘染走色的红、蓝格纸书,不能按常规技术处理,需特殊处理。

5、当一册古籍,由于潮湿或水浸等原因,由于长期重物压实而形成了严重粘连或硬梆梆的书砖而无法用常规技术揭页,必须根据古籍的纸质不同而灵活处理。如拉力强度较好,可以采用浸泡洗净揭页;如纸质脆腐碎散,则用蒸气洗揭法;如二者兼有,可以按二法轮换灵活处理。

6、古籍破损情况复杂多样,一般以虫蛀为多见。如属纸质拉力较好,虽虫蛀孔洞大小不一,蛀洞多多,必须采用修补法。补洞后撕纸宽约025—035厘米为佳。补洞后,同时用湿毛巾轻敷去掉周围浆糊余迹。书页碎散脆腐,可用裱。

7、当修补完的一册残破古籍后,宜用小水壶喷细雾状水在每页上,然后一页页平整舒展地放在干净纸中,这样迭放完毕,上面用书板压之,然后在书板上用石等重物压实。24小时后,按顺序倒页在另外干净纸中(注,千万不要再喷水湿润),一般经过四次倒页后,书页干挺平整。如发现补纸长出书页的,一律或剪或裁平整。按顺序把散页,以版心原折缝线为准,折页复位。

8、因为补纸而出现凸突不平,必须用平面小铁锤,熟练而有技巧地把凸突处捶平。切忌用力过大或落锤不平,以免造成人为损伤纸质。

9、折页的书页松而不实,会影响装订成册的质量。必须经过压书机进行压实。其法是把一册散页,分成若干个十余页,再齐拦整齐,分别夹放在书板上,然后放入压书机上,经过二、三天的压实后,书页已达到平整的最佳状态。

10、压实后的散页,在齐栏时必须松页,防止产生轻微粘合情况存在。然后按顺序合成一册,把书口和天头地脚及书背都按原装拦整齐的散页,如无副页的就必须配齐,然后用锥子按古籍原孔眼打通,接着用纸稔钉穿孔眼捆结实,再用铁锤敲平捆结在纸捻钉的捆结处,点上一些稠浆糊,把书皮粘于其上,上用书板轻压,待干燥后,再用锥子按原线孔打通。(包背装另外处理)切忌为了贪图方便,自作主张地重新打线眼,这样必将损伤古籍原纸。在订线孔内引针穿线,然后订线结扣,将线剪断,用锥子将线头拨在孔内,正而不露,保持平整。

11、古籍换了新书皮后需贴书签的,应把书签贴在书皮的左上角,宜在天头和书口两边各留出约025厘米的书边处为宜。如一部书中有几册无书签的,贴书签应根据其它有书签的几册贴,保证整部书的书签统一性。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