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名字女生优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好听的名字女生优雅,第1张

1、女孩取名优雅好听的方法推荐。采用叠字取名:叠声字第二个字一般读作轻声,读起来声调起伏有致,并且给人一种灵动活波的感觉。金庸小说里面很多女性角色就是采用这种取名方式,像殷素素、任盈盈等,给人飘逸自然,清新不俗之感。还比如著名女星范冰冰,蒋勤勤等都是用这样的取名方法。家长取名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姓氏,加上叠词,多读几遍,只要字义得当,字音不拗口基本就可以采用。

2、采用女德字取名。自古男女有别,在取名字上也是一样。男女不仅在天生的气质上有区别,就是社会对男女的看法和倡导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女孩子相较端庄、娴雅、温柔一些,对应的这些字词我们也可以运用体现到名字当中,比如“贤、静、宛、端、慧、贞”等等。

3、结合古风取名。取优雅好听的女孩名可以追溯古文古籍,撷取古风古韵。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文学、哲学、审美上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有很多触及人心灵的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是优美的。比如著名女作家谢冰心,冰心二字就是出自王昌龄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类似的诗文有很多,特别是婉约派诗人的文章很多可以参考。

第一名:炎帝

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目前史学界同时支持另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即逐鹿(两者是指同一地点,皆在泰山周围)决战,黄帝战胜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生于烈山(今湖北省随州市历山镇)。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第二名:黄帝

  黄帝,姓公孙或姬,号轩辕氏或有熊氏。据南宋人所作《轩辕黄帝传》的记载计算,黄帝居位之年距秦灭东周有2731,秦灭东周是公元前256年,”距今2255年。那么,黄帝居居位的时间距今当为4986年。

  后世有一个故事说,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的国君。当时少典族已与有?氏世代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耙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光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阗柜,刹那间,四时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附宝突然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的一动,就怀孕了,经过二十五个月,附宝生下了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轩辕降生的时候,一片紫气弥漫于周围,他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小的时候,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在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这才信服了。

  在黄帝成为部落首长之后,有熊势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与向姬水渭河流域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吸取炎帝部落的长处,在神农农业文化的基础上,开启了平原农业的新形式,使本部落的地位急剧上升。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由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璜帝将农业生产作了进一步发展。

  《国语鲁语》还说:黄帝“明民共财。”黄帝不但将山耕农业发展为平原农业,发明了平原农业生产生活的器具和自然知识,而且还通过“明上下,等贵贱”,使社会形成一定制度。《尚书大传略说》:“黄帝始礼文法度,与事创业。”黄帝造屋子,制衣服,营殡葬,他试图通过将社会秩序规范化来加强人们与自然现象作斗争的能力,缓和因贫富分化带来的氏族冲突。

第三名:大禹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第九玄孙 。黄帝轩辕氏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禹的父亲鲧鲧(?-唐尧七十年)(音滚),姓姬,字熙。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姬颛顼之子,姒文命(大禹)之父。尧在位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尧便派他治水,他用石头、泥巴堵住洪水,结果反使洪水更加泛滥。后来尧把帝位传给舜后,鲧便被帝舜处死,由禹继续治水的工作。也有认为鲧为尧所杀,见于《韩非子》之《外储说右上说三》: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而在神话传说中,《山海经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 传说还说他造出农具,并驯服了牛。

第四名: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第五名:楚霸王项羽

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通,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义。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怀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地9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800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28骑。汉将灌婴率5000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第六名:汉王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第七名: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第八名: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

中文名:孛儿只斤·铁木真外文名:Genghis Khan别名:成吉思汗国籍:古蒙古国民族:蒙古族出生地:漠北草原出生日期:1162年1月7日(腊月初二)逝世日期:1227年8月25日职位:古蒙古大汗,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成就: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帝国,其版图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主要战役:蔑儿乞之战、阔亦田之战在位: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庙号: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陵寝:蒙古肯特山起辇谷。

第九名: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但他建立的明朝,不见得有平民性,更别说多一点民主。

朱元璋不愿人们提他的出身。据说,明代有个富人请名士祝枝山写一副对联。这个富人出身贫寒,做过弹棉花的活。祝枝山给他写的对联有点调侃:

三尺冰弦弹夜月,

一天飞絮舞春风。

字面很雅,传出来的形象是弹得一片飞絮,夜里也得开工。这个富人并没有不高兴,说:我就是这样的出身。但对朱元璋,是绝对开不得这样的玩笑的。

朱元璋的祖上几代,就四处游徙(沛,句容,再徙泗州,钟离),是个没有恒产的家庭。十七岁那年,天旱、蝗灾、大饥疫。朱元璋的父、母、兄都死了,“贫不克葬”(《明史本纪》)。乡人刘继祖给一块地让他们下葬,这就成了以后的凤阳陵。接着,朱元璋“孤无所依”,去皇觉寺做僧人,僧人都得托钵求食,朱元璋出去“游食”了三年,回到皇觉寺。所以,朱元璋做过和尚,讨过饭。他后来很不愿提起这经历。

第十名:开国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即“毛泽东”这三个字的繁写体总共的笔画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作为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个人物。

以上排名次序除第一、第二名之后无序排列,这是我认为能够影响华夏大地、影响整个华夏民族的几个最有影响力的名字。

以上属于个人见解,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如果您认同请采纳,谢谢!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_文学创作 (lamsrscn)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作者:文学创作来源:文学创作发表于:2022-11-07阅读:115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先秦文学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 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口”、“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它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3《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尚"的意义是上古,"书"的意义是书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尚书" 就是"上古的史书"。《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中的文诰都独立成篇,有完整的结构,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4《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如史籍所载《夏殷春秋》《百国春秋》《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等。今传本《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春秋》在语言上极为精炼,但又因为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在能见到的,有《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前者以叙事为主, 后两者以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合称"春秋三传"。

5《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左传》记事,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在思想内容上,《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在艺术方面,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国语》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全书共 21 卷,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之《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是有所发展和提高的。

7《战国策》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整理并取名《战国策》,至此成为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汉初的散文家贾谊、晁错和司马迁都受到它的影响,《史记》的某些史料就直接取于《战国策》。

8《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以记言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水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9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在后世被列为儒家经典。《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论语》中单人的语录占总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话体不到三分之一;而《孟子》则基本上是对话体。《孟子》文章向以雄辩著称,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10荀子和《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况,赵国人。《荀子》一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专题散文,每篇都有题,作为各篇内容的概括,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门人弟子所记。

11《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说《仪礼》的文章选集,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2老子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著。传世本《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后世又称之为《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家的奠基之作。《老子》以“道”为核心,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相较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先秦王官之学“六经”之外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基本性格的两部著作。

13庄子和《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 杂11篇。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出入。

14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为法家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韩非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5墨子和《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的言行录,为其弟子及墨家后学所记。《墨子》虽不重文采,整体风格为“意显而语质”,但是在对话体的结构中,每一篇都首尾完备,条理明晰,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在记述有情节有人物的历史故事时,能通过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营造出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效果。

16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春秋末年兵家孙武及其弟子门人所著。《孙子》虽是实用的兵书,可它的散文艺术却不容忽视。其文字简练,多用 排比句进行铺叙,用生动、通俗的比喻解说用兵之道,力求委曲详尽,明晓易懂。

17《易传》

《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周易》除《易传》之外,还包括《易经》。《易经》部分,除卦名、卦象之外,还包括卦辞和爻辞。《易传》部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之为《易大传》,包括《彖》 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又称《十翼》。《史记》 认为《易传》出自孔子之手,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易传》当为战国晚期儒者所作。

18屈原和《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于流放汉北期间。面对国家的衰弱,面对楚怀王的 软弱与多变,遭放逐而失意的屈原难平心中的忧愤之情,遂以“离骚”为诗题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抒情长诗。全诗共 375 句,2456 字,可分为八个部分。《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 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

对于古籍的编排顺序

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还有个名字叫做“葱岭”,现在叫做“帕米尔高原”。

不周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也就是现如今的帕米尔高原的名字。为什么叫做不周山,《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原文是这样记录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所以不周山名字由此而来。神话传说中不周山是通往天界的唯一道路。那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的景象,平常的人一般是到达不了这个地方的。

在两汉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开始对外贸易,商人们把汉朝的物品运往沿海各国都要经过这个地方。葱岭这个名字就是那个时期给起的,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山崖看去一篇葱翠的样子,因此人们给它取名叫做葱岭。后来葱岭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了唐代。

到了唐代,这座山又出现了一个新名字,就是现如今的帕米尔。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历史书籍《大唐西域记》。传说唐代高僧唐玄奘从印度寻求佛经返回中原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当他到达葱岭时,把这里的山叫做“波谜罗”,把山中的峡谷叫做“波谜罗川”,这个音译过来就是现在的帕米尔。到了清朝的时候,帕米尔的这个名字已经取代了历史上的所有其他称呼,从那时起帕尔米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因此历史上不周山这座山的名字经过历史的发展有“葱岭”和“帕米尔高原”这两个别称。可以看出每个名字都有它出现的历史原因,每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当时的一段历史故事。

一、姓名文化知多少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来源于《百家姓》,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家族标志系统的称号。我们现在日常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古代除了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是用来表示德行的。比如唐代诗人李白,名白,字太白。“号”多用于文人、艺人。因为李白出生于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除了自封的,也有被世人尊封的,比如;鬼谷子号玄微子、诸葛亮号卧龙、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等。这里还有绰号和外号、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浪里白条张顺。除了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乳名。现代人又在古人的基础上发挥了乳名、艺名、学名、笔名等,查良镛的笔名就是金庸。

《左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桓公生了个孩子,准备给儿子取名,于是找到一个叫申繻的大臣咨询,申繻就向鲁桓公讲了取名的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取名,应该本着信、义、象、假、类的原则来取名。我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取名非常重视,从周朝起,命名就纳入礼法,形成制度。后来在孔子“正名”思想影响下,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更加神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取名方法

古人一生有许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但无论是哪一个,古人在命名时都十分慎重。我将历史上流行时间较长的命名方法介绍一下,对我们取字命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期望式起名法

期望: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平平安安

例:周杰伦,杰字就是父母期望式起名的用字,代表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人才,周杰伦也没有辜负此字,成为了中国对流行音乐杰出的人。

2、以出生时间为纪念

出生四季、节气、月份、时辰

例如:明星韩庚、卢庚戌,也可以是以属相,如虎年生的叫虎生,还可以以数字,如2000年出生童星叫千玺。

3、以自然界事物命名

涛、海、峰、梅、兰

比如刘涛、谢霆锋

4、以出生地、祖籍命名

京生、沪生、成龙(陈港生)

5、借鉴诗词歌赋

孟浩然:《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6:借用成语构思起名法

一诺:一诺千金 鹏程:万里鹏程

例:明星林更新——万象更新

7:利用现成词语起名法

方向、安然、安宁

8:字辈起名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编修《韩文公门谱》立始祖韩万,为后世定了字辈,称其为“韩氏第一谱”。

通天谱:四大家族(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首圣),孟轲(亚圣),曾参(宗圣),颜回(复圣)四大圣贤,“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取名方法局限性很大,一是由于名字中必须有一个字辈,所以起名只能用双名,不能用单名;二是容易造成重名。

三、解读周易姓名学,为什么选择周易取名

周易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一门学科之一,既古老又神秘。很多时候提起名字大家都会想起周易,我国有一个由周易衍生而来的学科,叫做周易姓名学,就是专门运用周易来帮助人们取名字的。那么周易和名字究竟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呢

姓名学指出,姓名决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人称呼的简单符号,它还结合易经的宇宙全息规律,通过姓名所产生的五行磁场的诱导力,配合汉字特有信息,对人起到一种暗示作用,从而影响人一生诸多方面。周易起名可以达到趋吉避凶、趋利避害,

通常人们知道姓名要取吉祥, 因此如果有人说:找教授学者起名、参考各种词典、古籍起名字不是照样起得很好听吗?从全息起名的角度来看,起个吉名绝非这么简单。

传统的起名通常只注重用字的含义以及出处等,而周易起名是在个人生辰八字的基础上根据周易原理取名的方式,更注重的是阴阳五行与命主命理的联系,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中一旦有缺失,那么就会影响到命主的未来的运势发展,周易起名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补充八字中五行生克所需,而且能够判断用神的喜忌,这样取出来的名字对命主将来的运势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帮扶作用。除此之外,根据周易起名还能平衡阴阳,从而起到趋吉避凶之效。

现如今,我们选用最多的是周易起名,周易起名是一种含有数理学、阴阳、五行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概念的命理学,是由中国古老哲学《易经》所发展出来的学问,姓名是一组符号,周易取名就是剖析组成这一名字的符号暗含的意义和吉凶的学问。周易取名,属于易学分支,是从《周易》象数理论中衍生出来的新派系,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种取名艺术。

四、总结

按照姓名学的理论,一个好名字将让你终身受益,一个不好的名字将使你遗憾终生。古人取名、字或号,都有命名者的期许、祝福,我们在给孩子起名、给自己改名的同时,要结合中国传统姓名学和现代姓名学、汉字文化、数理吉凶、阴阳和谐、五行生克、音韵寓意、以及本人先天八字命理用神喜神等、综合性的分析参考。

学习易学易用《姓名文化易理》,解读周易起名,起一个适合于自身命理、工作、家族特征的名字,以补先天欠缺,以彰显事业有成、突出名门望族的优势,提升自身的文化和修养。

北京中建堪舆环境研究院 圣钟院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