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的历史和王族人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契丹的历史和王族人员,第1张

内容太多,只能贴部分

http://tiebabaiducom/fkz=194151075

辽太祖耶律师阿保机女质古公主、东丹王耶律倍女阿不里公主、太宗耶律德光女燕国公主吕不古、朝瑰公主

宗室女义成公主耶律汀、耶律可老公主、成安公主耶律南仙、永徽公主耶律仙河

契丹王族人员详细资料看这里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2005/liaoshi/064htm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2005/liaoshi/065htm

太祖一女:质古。下嫁淳钦皇后弟萧室鲁。幼为奥姑。契丹故俗,凡婚燕之礼,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奥,谓之「奥姑。」未封而卒。

太宗二女:吕不古,第一。应历间,封汧国长公主。保宁中,进封燕国大长公主。下嫁北府宰相萧思温。以疾薨。

嘲瑰,第二。下嫁北府宰相萧海璃。应历初,未封卒。

世宗三女:怀节皇后生:和古典,〔二〕第一。保宁间,封秦国长公主。下嫁侍中萧啜里。以疾薨。

观音,第二。保宁间,封晋国长公主。下嫁萧夏剌。

撒剌,第三。下嫁萧斡里。未封卒。

景宗四女:睿智皇后生三女〔三〕观音女,第一。封魏国公主,进封齐国。景福中,封燕国大长公主。下嫁北府宰相萧继先。皇后尤加爱,赐奴婢万口。重熙中薨。

长寿女,第二。封吴国公主。统和初,进封卫国,改封魏国长公主。下嫁宰相萧排押。开泰六年薨。

延寿女,第三。封越国公主,追封赵国。下嫁萧恒德。性沉厚,睿智皇后於诸女尤爱。甚得妇道,不以贵宠自骄。年二十一,以疾薨。

渤海妃生一女:淑哥,第四。无封号。乾亨二年,下嫁卢俊。与驸马都尉卢俊不谐,表请离婚,改适萧神奴。

圣宗十四女:贵妃生一女:燕哥,第一。封随国公主,进封秦国。兴宗封宋国长公主。下嫁萧匹里。

钦哀皇后生二女:岩母堇,第二。开泰七年,封魏国公主。进封秦国长公主,改封秦晋国长公主。清宁初,加大长公主。〔五〕下嫁萧啜不。〔四〕改适萧海里,不谐,离之。又适萧胡睹,不谐,离之,乃适韩国王萧惠。

槊古,第三。封越国公主,进封晋国。景福初,封晋蜀国长公主。清宁初,加大长公主。下嫁萧孝忠。姿质秀丽,礼法自将。以疾薨。

萧氏生二女:萧氏,国舅夷离毕房之女。崔八,第四。封南阳郡主进封公主。下嫁萧孝先。太平末,东京大延琳反,遇害。

陶哥,第五。封长宁郡主,进封公主。下嫁萧杨六。

萧氏生一女:钿匿,第六。封平原郡主,进封荆国公主。下嫁萧双古。

马氏生一女:九哥,第七。封浔阳郡主,进封公主。下嫁萧琏。

大氏生一女:长寿,第八。封临海郡主,进封公主。下嫁大力秋驸马都尉大力秋坐大延琳事伏诛,改适萧慥古。

白氏生四女:八哥,第九。封同昌县主,进封公主。下嫁刘三嘏。

十哥,第十。封三河郡主,进封公主。下嫁奚王萧高九。

擘失,第十一。封仁寿县主,进封公主。下嫁刘四端。

泰哥,第十二。下嫁萧忽烈。

李氏生一女:赛哥,第十三。封金乡郡主,进封公主。统和中,下嫁萧图玉。以杀奴婢,得罪。薨於贬所。

艾氏生一女:兴哥,第十四。下嫁萧王六。

兴宗二女:仁懿皇后生二女:跋芹,第一。封魏国公主。重熙末,徙封晋国,加长公主。下嫁萧撒八。与驸马都尉萧撒八不谐,离之。清宁初,改适萧阿速。以妇道不修,徙中京,又嫁萧窝匿。

斡里太,第二。封郑国公主。清宁间,加长公主。寿隆间,加大长公主。下嫁萧余里也。

道宗三女:宣懿皇后生三女:撒葛只,第一。封郑国公主。咸雍中,徙封魏国〔六〕。下嫁萧末。端丽有智。大康初薨。

纠里,第二。封齐国公主,进封赵国。下嫁萧挞不也。驸马都尉挞不也坐昭怀太子事被害,其弟讹都斡欲逼尚公主,公主以讹都斡党乙辛,恶之。未几,讹都斡以事伏诛。天祚幼,乙辛用事。公主每以匡救为心,竟诛乙辛。大安五年,以疾薨。

特里,第三。封越国公主。乾统初,进封秦晋国大长公主。徙封梁宋国大长公主。下嫁萧酬斡。公主从天祚出奔。明年,攻应州,留公主守辎重。金人围之,公主奔行在所,天祚潜遁,为金人所获。大康八年,以驸马都尉萧酬斡得罪,离之。大安初,改适萧特末。为都统,与金人战,败于石辇铎,被擒。

昭怀太子一女:延寿。封楚国公主,徙封许国。乾统元年,进封赵国,加秦晋国长公主。下嫁萧韩家奴。幼遭乙辛之难,与兄天祚俱养于萧怀忠家。后李氏进挟谷歌,文帝感悟,召还宫。

天祚六女:文妃生一女:余里衍。封蜀国公主。为金人所获。

元妃生三女:俱为金人所获。

宫人生二女:俱为金人所获〔八〕。

太祖四子:淳钦皇后萧氏生三子,太宗第二,见帝纪。倍,小字图欲,唐明宗赐姓东丹,名慕华,改赐姓李,名赞华。第一。神册元年,立为皇太子。天显元年,为东丹国人皇王,建元甘露,称制行事,置左右大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太宗立诏居东平郡,升为南京。太宗諡曰文武元皇王。世宗諡让国皇帝。统和中,更諡文献皇帝。重熙二十一年,增諡文献钦义皇帝。唐遣人来招,倍浮海奔唐,唐人迎以天子仪卫改瑞州为怀化军,拜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移镇滑州。召入,遥领虔州节度使。聪敏好学,通阴阳、医药、箴灸之术,知音律,善画,工文章。太祖征乌古、党项,倍为先锋都统。经略燕地,至定州。闻太祖与李存勗相拒于云碧店,引兵驰赴,存勗退走。陈渤海可取之计。天显元年,从征渤海,拔扶余城,太祖欲括户口,谏止,且劝乘势攻忽汗城,夜围降之。唐李从珂自立,密报太宗曰「从珂弑君,不可不讨。」外宽内忍,刻急,喜杀人。唐主从珂将自焚,遣壮士李彦绅害之,薨年三十八,葬医巫闾山。子娄国、隆先、道隐。已下并系横帐。

李胡,一名洪古,字奚隐。第三。天显五年,立为皇太弟。统和中,追諡钦顺皇帝。〔四〕重熙二十一年,更諡章肃皇帝。天显五年,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勇悍多力。天显五年,徇代北,攻寰州,多俘而还。太宗凡亲征,常留守京师。性酷忍,小怒,辄黥人面,或投水火中。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怒,遣李胡将兵往击,至泰德泉,为安端、刘哥所败。耶律屋质谏太后,李胡作色曰:「我在,兀欲安得立?」屋质曰:「民心畏公酷暴,无如之何!」太后曰:「我与太祖爱汝异於诸子。谚曰:『偏怜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我非不欲立汝,汝自不能矣。」李胡往世宗军议和,解而后见。和约定,趋上京。有告李胡与太后谋废立,徙祖州。穆宗时,喜隐反,辞连李胡,囚之。死于囚所,年五十,葬玉峰山西谷。二子:宋王喜隐、卫王宛。

宫人萧氏生一子。牙里果,字敌辇。第四。自晋还,始为惕隐。性沉默,善骑射。天显三年,救耶律沙于定州,为李嗣源所获,至石晋立,始得还。以病薨。二子:敌烈、奚底,皆知名。

太宗五子:靖安皇后萧氏生二子,穆宗第一,见帝纪。罨撤葛。第二。会同元年,封太平王。〔五〕世宗诏许与晋主往复以昆弟礼。景宗封齐王,赠皇太叔,諡钦靖。穆宗委以国政。谋乱,令司天魏璘卜日,觉,贬西北边戍。景宗即位,撒葛惧,窜于大漠,召还,释其罪。保宁四年,病疽薨。

宫人萧氏生三子。天德,字苾扇。第三。猛悍趫捷,人望而畏。太宗讨石重贵,至望都,晋将杜重威率兵十万先据河梁。上欲以计破之,募能断粮道者,天德请以五千骑行。许之。从间道击走卫送之军,火其辎重。重威穷蹙,乃降。会同三年,与邸用和使晋。世宗即位,遣天德护送太宗灵柩于上京。太后遣李胡拒世宗,遇耶律留哥等于泰德泉,战甚力,败之。与李胡战于泰德泉,太后闻之不悦,后不复用。与侍卫萧翰谋反,系狱。耶律留哥、盆都等辞连天德,并按之。天德断锁,不能出。天禄二年,伏诛。

敌烈,字巴速堇。第四。保宁初,封冀王。多力善射。保宁初,宋人侵汉,与南府宰相耶律沙将兵往援,却敌而还。与宣徽使耶律海思等谋反,事觉,穆宗释之。乾亨初,宋主攻河东,至白马岭,敌烈以先锋度涧,未半,宋军逆系,师溃。殁于阵。子哇哥,白马岭之败俱殁。

必摄,字箴堇。第五。景宗封为越王。〔六〕应历间,族人恒特及萧啜里有罪,欲亡,必摄密以闻。上以为忠,常以侍从。上好畜鹿,有伤毙及逸去,即杀主者。适欲诛一监养鹿官,必摄谏而免。景宗时,讨党项有功。以疾薨。

世宗三子:景宗第二。吼阿不。第一。

旧史皇族传书在第三,且云未详所出。按景宗本纪云,景宗皇帝,世宗第二子。又按旧史本传云,景宗立,亲祭于墓,追册为皇太子。当是世宗嫡长子也。

景宗立,追册为皇太子,諡庄圣。早薨。墓号太子院。

妃甄氏生一子。只没,〔七〕字和鲁堇。第三。

旧史皇族传书在第一。

景宗封为宁王,保宁八年夺爵。统和元年,皇太后称制,诏复旧爵。敏给好学,通契丹、汉字,能诗。统和元年,应皇太后命,赋移芍药诗。应历末,与宫人私通,上闻,怒,榜掠数百,刺一目而宫之,系狱,将弃市。景宗即位,释之,赐以所私宫人。保宁八年,妻造鸩毒,夺爵,贬乌古部。赋放鹤诗,徵还。

景宗四子:睿智皇后萧氏生三子,圣宗第一,见帝纪。隆庆,字燕隐,小字普贤奴。第二。八岁封恒王。统和十六年,徙王梁国。开泰初,更王晋国,进王秦晋,追赠皇太弟。初兼侍中。统和中,拜南京留守。开泰初,加守太师,兼政事令,寻拜大元帅,赐金券。统和十七年南征,为先锋,至瀛州,遇宋将范庭召列阵以待。隆庆遣萧柳击败之,逃入空墅,围而尽殪。十九年,复败宋人于行唐。入觐,还至北安州,浴温泉,疾薨,葬医巫闾山。子五人:查葛、遂哥、谢家奴、驴粪、苏撒。

隆佑,小字高七,一字胡都堇。第三。乾享初,封郑王。统和中,徙王吴,更王楚。开泰初,改王齐。〔八〕諡仁孝。重熙间,改諡孝靖。统和中伐宋,留守京师,拜西南面招讨使。及征高丽,复留守京师,权知北院枢密使。出守东京。赠守太师。开泰元年薨。子三人:胡都古、合禄、贴不。

一子不详所出。药师奴。第四。早卒,葬王子院。

圣宗六子:钦哀皇后萧氏生二子,兴宗第一,见帝纪。重元,小字孛吉只。第二。太平三年,封秦国王。兴宗立为皇太弟,赐金券。道宗册为皇太叔,免拜,不名,复赐金券。历南、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帅府事。道宗拜天下兵马大元帅。圣宗崩,钦哀皇后称制,密谋立重元,重元以所谋白於上,上益重之。后虽处戎职,未尝离辇下,尊宠古未之有。清宁九年,车驾秋猎滦水,重元子涅鲁古与陈六、萧胡睹等四百余人谋反,诱胁弩手军攻行宫。将战,其党多悔过效顺,各奔溃。重元奔走大漠,叹曰:「涅鲁古使我至此。」谋反,军溃,自杀。子涅鲁古谋反,战殁。

一子未详所出。别古特,字撒懒。第三。重熙中,封柳城郡王。太平七年,遥领彰信军节度使,为王子郎君班详稳。重熙中,累迁契丹行宫都部署。明敏,善射。讨夏国,督战有功。讨夏军还,薨。

仆隗氏生二子。吴哥,字洪隐。第四。燕王。开泰二年,为惕隐,出为南京留守。薨于南京。四世孙敌烈、术烈。术烈继梁王雅里称帝。

狗儿,字屠鲁昆。第五。太平元年,拜南府宰相。暴疾薨。

姜氏生一子。侯古,字讹里本。第六。重熙十七年,封饶乐郡王。〔九〕咸雍中,徙混同郡王。重熙初,王子郎君班详稳,后为上京留守。薨于上京。

兴宗三子:仁懿皇后萧氏生三子,道宗第一,见帝纪。和鲁斡,字阿辇。第二。重熙十七年,封越王。清宁初,徙王鲁,进王宋魏。乾统三年,册为皇太叔。清宁中,拜上京留守,改南京留守。乾统初,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加守太师,免拜,不名。三年,为惕隐,加义和仁寿之号,复守南京。〔一零〕重元乱,和鲁斡夜赴战。天祚即位,弛围场之禁。和鲁斡请曰「天子以巡幸为大事,虽居谅阴,不可废也。」上以为然,复命有司促备春水之行。从猎于庆州,薨。子三人:石笃、远、淳。淳封秦晋王,称帝。

阿琏,字讹里本。第三。重熙十七年,封许王。清宁初,徙陈王、秦王,进封秦越国。追封秦魏国王,諡钦正。清宁中,出为辽兴军节度使。咸雍间,历西京、上京留守。从车驾秋猎,以疾薨。

道宗一子:宣懿皇后萧氏生。浚,小字耶鲁斡。第一。六岁封梁王,八岁立为皇太子,諡昭怀,以天子礼葬。乾统初,追尊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大康元年,兼领北、南院枢密使。〔一一〕幼能言,好学,知书。文帝屡曰:「此子聪慧,殆天授。」七岁从猎,连中,二鹿,上谓左右曰:「祖先骑射绝人,威振天下,是儿虽幼,当不坠祖风。」后复遇十鹿,射之,得九,帝喜,为设宴。年二十,为乙辛诬害,囚上京,见杀,葬玉峰山。子天祚皇帝,讳延禧。

天祚六子:文妃生一子。敖鲁斡。第一。

出继大丞相耶律隆运后。

初封晋王。喜扬人善,劝其不能,中外称其长者。保大元年,南军都统耶律余睹以敖卢斡有人望,与文妃密谋立之,不果,余睹降金,文妃伏诛,敖卢斡不与谋,得免。耶律撒八等复谋立敖卢斡,事觉,或劝之亡,曰「安忍为蕞尔之躯,失臣子之节!」闻者伤之。保大二年,以得人心缢死。

元妃生一子。雅里,字撒鸾。第二。七岁,欲立为太子,别置禁卫,封梁王。天祚奔夏,众推称帝,改元神历。

四子未详所出。〔一二〕挞鲁。第三。燕国王。早薨。

习泥烈。第四赵王。从天祚至白水泺,为金师所获。

定。第五。秦王。至青冢泺,为金师所获。

宁。第六。许王。至青冢泺,为金师所获。

契丹历史

人们根据着一点一滴的线索去寻找历史的答案。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图)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勇士,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图)他们认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形成了契丹族。

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年,一个叫耶律阿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辽与北宋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常年征战之余,中原地区林立的城镇和喧哗的都市,给了“逐草而居”的契丹人不小的影响。(图)他们仿效北宋的都城--东京,建立了东、西、南、上、中五个京城。辽代的南京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辽代是草原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期(图),生活在交通要道上的契丹人得到了来自中原和西方的商品,同时也被两种文明所浸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了219年后,公元12世纪,辽被金所灭。又经过大约五百年的时间,契丹的名字就从史迹中销声匿迹了。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的后裔还在吗?如果存在,他们今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这又是另一个亟待解答的历史之谜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这一件件记载着契丹文明的大量文物的出土,人们对于那个创造了辉煌历史,却又神秘消失了的北方古代民族的想象,也渐渐丰富和清晰了起来。

(图1)打开中国历史地图册我们可以看到,契丹所创立的辽,在它最强盛的时期,它的疆域曾经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叶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今天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通路曾一度被暂时阻断。以至于那时亚欧大陆中西部的许多国家都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辽的统治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在斯拉夫语国家中,这种称呼还一直沿用至今,这也足以说明辽王朝在当时的影响了。

辽在中国北部存在了两百多年后,公元1125年被完颜阿骨打率领的金军所灭。朝代的更迭本无疑义可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历史上无论谁掌握政权,原有的文化传统总还能代代相传。然而辽王朝覆灭后,却为什么连整个契丹文化甚至契丹民族都突然在史书上销声匿迹了呢?

1922年6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在内蒙古巴林右旗,一位名叫克尔文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一座古墓的石碑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它不同于当时已知的任何文字,这些形如天书的符号就是契丹文字。(图2)契丹文字被发现以后,关于那个远逝了的王朝和销声匿迹的民族才重新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来。

到目前为止,人们所能识别的契丹文字仍屈指可数,但正是这些文字帮助人们发现了契丹后裔的去向。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文字进行比较,发现今天的达斡尔族人和云南境内部分的居民,有着与契丹族极为密切的联系。后来又通过DNA的科学实验,更证明了他们与契丹族的遗传关系。至此我们终于可以大略地知道契丹族在史迹之外的踪迹了:(图)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契丹贵族耶律大石收集契丹各部的残余力量,向西越过沙漠,到达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政权,史称西辽。西辽存在了80多年后被蒙古元军所灭。元代连年征战,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召入伍,他们随元军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了较大的族群,达斡尔人就是这样作为民族存续了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就像当年落籍在云南的契丹人后裔。

契丹给人们留下了一份历史的记忆,有关它的一切还有待着人们去发现。就像追寻传说,破译文字那样,不断地去发现,一个消失的民族,和一段沉睡的历史。 海上诗作者:耶律倍 年代:辽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耶律倍(899-936),辽太祖长子,契丹名图欲。天显元年(926年),辽太祖灭渤海国,建东丹国,他被封为东丹王。辽太宗即位,遭到疑忌,逃奔后唐。此诗作于其流亡途中,是见于记载的辽代最早的五言诗。其诗以物拟人,大山喻己,小山拟弟太宗,仅寥寥几笔,即勾勒出皇室内部斗争的残酷场面。 题李俨《黄菊赋》作者:耶律洪基 年代:辽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耶律洪基(1032-1101),即辽道宗,契丹名查剌。在位四十五年,好汉文化,习儒学,所作诗赋很多,编为《清宁集》。此诗通过巧妙的联想,写出秋菊独傲风寒的异质,并以此抒发诗人的敬慕之情,极富韵致。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属表意体系,汉藏语系的羌语支。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

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

以上两种文字都是汉字的变形,因为唐朝以来和宋朝对立的民族受到汉文化影响太深刻,而且那时候的文化人也就是熟读“儒家著作”,包括小日本到现在也是引用汉字。

包括当时的“大理国”他们直接使用的“汉子”,根本自己没创造文字。简单地说,那时候创造文字都纯属扯淡,无非体现了统治者的“独立”思想,什么都要自己的。

南越文是先秦时期的,主要是在礼器上发现的,更接近于象形文字,和甲骨文接近。

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耶律迭剌在学习了回鹘文之后,参考回鹘文的原则而创造了小字,以“数少而该贯”而著称。 小字的书写方式和汉字有所不同,其基本单位是词,每个词由一至七个原字组成。词按照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顺序书写,词内部的原字按从左至有、从上至下的顺序书写。小字有较多的表音成分,一个音节用一个或者两个原字表示。其基础原字总数约三百多字。小字和大字没有明显的联系。

辽国时期两种文字体系并行,但在正式行文诏书中所使用的为小字以及汉字,大字仅做为书面文字使用。

元朝创造了八思巴文,元朝皇家贵族使用。

据说当年成吉思汗非常想拥有自己的文字,但终其一生不能实现,最后是忽必烈完成的这项工作。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人社会的文明进程。

八思巴文是音阶文字,单个字没有实际含义,需要根据语音组合起来读,由于使用范围小有人虽然能读出所有的字母,但不能了解其真实的含义,能够理解八思巴文的人,必然是蒙古的高级统治者,所以它最大的用处就在于传达密令。

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公元1036年(大庆元年),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又称为蕃书或蕃文。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有学者也写作西夏文字,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属表意体系,是西夏仿汉字创制的。汇编字书12卷,被西夏定为“国书”。西夏人上自佛经诏令,下至民间书信,均用西夏文字书写。为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字,西夏还编写了字典。1227年西夏亡于蒙古帝国,西夏文字也随之逐渐湮灭。

辽朝(916~1125年)建立不久, 即创造了契丹文,契丹文是辽代契丹人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属于汉字的派生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官方文字地位。契丹文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 前者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后者相传为太祖弟耶律迭剌所创制,制字年代略晚于大字。主要用于碑刻、墓志、符牌,著诸部乡里之名以及写诗译书等项。金朝灭辽后,契丹文继续使用。女直文(宋、辽时期女真又作“女直”)的创制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契丹文的创制方式。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诏罢契丹字”。从创制到废止,契丹文前后共使用二三百年,随着哈剌契丹(亦称黑契丹)建立的西辽(1124~1211)灭亡,最终成为死文字。

金国创制女真字,女真文的主要目的是宣示民族国家的形象,故而在女真字制成后主要用于官方文件的书写,直到金朝中后期的12世纪后半期才开始使用这两套文字将汉文典籍女真化。在1234年金国被蒙古灭亡之后,此文字仍然继续使用于今中国东北女真各部。

女真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大致从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阿骨打本人已擅契丹语,在其破辽获俘后始识契丹文及汉文,遂令子弟主习契丹文。金立国后的内外公文交往几乎全用契丹文,这与金人女真语毕竟颇有距离,阿骨打即令曾习契丹字和汉字的臣僚完颜希尹和叶鲁仿依契丹大字和汉字为基础试制女真文字并于1119年(金天辅三年)诏令颁行,此即后世所谓女真大字。20年后的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颜亶参照契丹字创制颁布另一种女真文字,此即后世所称女真小字。时颁字诏称:

百姓诰命,女直、契丹、汉人,各用本字,渤海人同汉人。

这时女真大字开始用于官方文件,而小字还待修订,直至1145年(金皇统五年)才行初用。自此女真大小字通契丹文、汉文一道并行国内。

情生契丹王

她从没见过像他这么霸道的男人!

就为了维持他身为一国之君的威严,竟然横刀夺爱,不顾她已有深爱的未婚夫将她软禁不说,还另选了一个代嫁新娘与她的未婚夫成亲,之后想尽办法把她拴在身边,誓言一定要她爱上他!对于这种自大的男人,她不愿爱,也不肯爱,只是,心动的感觉不是她想控制就控制得了的,

尤其当他温柔的拥抱她、呵护她的时候,她坚定的心竟不由自主的背叛她……

http://wwwxs8cn/love/13873/indexhtml

契丹王的女奴

她是代替父亲被征召到北方蛮族的瓷艺家,

原打算一生消耗在她所爱的「龙泉窑」上,

却遇到契丹贵族——这个生在大漠里的男人,

北方最剽悍的蛮族一支……

在知道她是女扮男装后,

他以她是奴隶的身分要她屈服于自己!

并且以她在青瓷艺术上的成就和侵宋两项理由,

为要胁她留下的借口,

迫使她成为被他的情欲和权势囚困的爱奴……

但爱奴仅仅是爱奴,「奴」字是不会改,不会变的,

他有欢爱别的女子的自由,

却有逼迫她屈从的权力,

她明白除非逃离的那一日到来,

回到中原她才能做她自己……

而当那一日真正来到,他也才觉悟,

原来他早已深深爱上他的女奴,

爱上那个已经自他身边逃离,

来自南方宋国的佳人……

http://wwwxs8cn/love/11517/indexhtml

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两侧大规模北伐契丹,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从此宋朝也开始对契丹产生深深的恐惧,宋朝从主动进攻逐渐变成被动防御,但总体来说,宋辽两国还是以和平为主,从“澶渊之盟”签订到辽亡国,宋辽两国保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和平年代,两国在经济上有非常频繁的往来,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文化上辽国也学习宋朝文化,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但是辽亡国之后,文化和民族却永远消失了,残留的文字,也成为无法破译的“死亡文字”。

契丹造字

契丹文字

辽国诞生于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在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长期使用“辽”和“契丹”两个国号。此时的游牧民族与汉唐时期的匈奴、突厥等等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他们有了国家和城市的概念,也不再是单纯的“逐水草而居”,尤其是他们已经开始创制自己的文字。在建国不久之后的神册五年(公元920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便令耶律突吕不与耶律鲁不古以汉字为蓝本,创建自己的文字,当时共创造出三千多个文字,是为契丹大字。

文化保护

五代时期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关系都比较复杂,比如辽国所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中就有大量的汉人,他们使用的就是汉字,而契丹民族创建自己文字之前,贵族阶层也有普遍用汉字、讲汉语的情况。所以,辽国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的条文,保护契丹文字。并且,在契丹大字的基础上,又创造了适合契丹语的表音文字——契丹小字。这两种文字在当时都被限定在契丹本族中使用,并且严禁外传,甚至连契丹的书籍带到国境之外都被视为违法。

文化消亡

无字碑上的《郎君行记》

自我的文化禁锢已经让契丹文化的生命力大大减弱,随后契丹国力也逐渐衰落。北宋末年,长期受到契丹族统治的女真族逐渐崛起,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正式称帝,建立金国,随后与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在公元1125年宋金两国联合灭辽,建国210之久的辽国就此灭亡。

辽亡国前后,契丹文字曾经在女真贵族中普遍流通,但后来金国也参照汉字和契丹文创建了自己的文字,后来金章宗在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宣布彻底废除契丹文字,这个已经使用了近三百年的文字便逐渐在历史上消失。

契丹大字

在字形上来看,契丹文字和汉字非常相近,而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契丹民族中也已经诞生了辉煌的文化,可惜他们自己的故步自封以及民族的衰落,最终让这个伟大的民族与文化一同消失,直到现在,契丹文仍然是无法完整破译的“死亡文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