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关于甘汞和升汞有哪些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古籍中关于甘汞和升汞有哪些记载?,第1张

中国古代金丹家大约在汉代制得了甘汞,在晋朝时制得了升汞。汉代《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记载了一种“作霜雪法”,所用原料是曾青、舆石石、石硫磺、戎盐、凝水石、代赭、水银等七物,升炼产物中可能含有甘汞。西晋《崔氏方》中的“造水银霜法”,是一种制备纯净甘汞的方法。其法用水银、石硫黄、伏龙肝、盐末为原料,升炼七转而成。中国金丹家在宋代开始用水银、食盐、皂矾三种原料升炼轻粉,这在宋人撰《灵砂大丹秘诀》中已有记载。但由于皂矾能促进升汞的生成,所以,按这种配方升炼的产物可能混有升汞。明代邝瑶《便民图纂》记载了以明矾、白盐、水银三味为原料“烧轻粉”的方法,这是最为精简、合理的升炼纯净甘汞的方法,至今仍在中医上应用。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所载“五味丹方”以水银、水银霜、硝石、寒水石、石膏、石胆为原料,升炼产物为升汞。宋代《灵砂大丹秘诀》最早记载了升炼粉霜的盐硝矾法。其配方是:“明信半两,白矾四两,焰硝半两,汞二两,皂矾二两。”但按这个配方升炼,所得产物是升汞和砒霜的混合物。元代《月桂长春丹》记载的“升粉霜法”也是盐硝矾法,配方为:汞一两、食盐一两、明矾二两、硝六钱。按元代的这个配方升炼,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高汞。《墨娥小录》卷十一《丹房烧炼》记载了两种造粉霜的方法,一种是“盐硝矾法”,另一种方法所用氧化剂除硝石外,还有无名异。明代刘文泰等在《本草品汇精要》中对升粉霜之法的记述很像现在使用的化学实验法教程,药剂的用量为焰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斤;升炼仪器为阳城罐,上用盛水的铁灯盏盖之;控制反应温度的办法是先文火后武火,并控制盏中存水量,以沿盏边的水滚沸为度;反应时间以烧完三炷香为则;产物规格要求“坚白壮如寒水石一般”,这样才能“入药用”。清代金丹家发明了一种上火下凝式炼氯化高汞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源于上火下凝式炼汞法。清代蒋示吉在1663年成书的《医宗说约》中首次公布了大白降丹的炼法,其配方为: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三分,硼砂五分,食盐、白矾、火硝、皂矾各二两五分。其炼法与《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的用阳城罐炼汞的方法相同,程序大致为:先将诸药装入口小的公罐内,以微火烧结成胎;再将公罐倒合于口大的母罐上,用盐泥固济口缝,于净地挖一小坑,内置净水一碗,将无药罐放于碗内,用瓦片盖密此坑,以防炭灰落入碗内;最后在有药罐上以炭火加热,约三炷香时间,冷定后开去上罐,丹在下罐。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中记录了白降丹的另一种配方:水银、火硝、白矾、皂矾、白盐各九钱,并指出白降丹一名“夏冰对配丹”。邵澍在《外科辑要》中附录一种名为“小白降丹”的配方:水银、火硝、生矾各五分,食盐二分。不难看出,赵氏记录的“夏冰对配丹”和邵氏附录的“小白降丹”都是极纯净的氯化高汞。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擦舌吐痰方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擦舌吐痰方 1 拼音

cā shé tǔ tán fāng

2 处方

酸梅草。

3 制法

采取苗叶,洗净晒干为末,醋调。

4 功能主治

能除肢固之痰,频用不伤胃气。主痰在膈上。

5 擦舌吐痰方的用法用量

用新羊毛笔蘸药擦舌根上。能吐胸膈之痰,如左胁有痰,药擦舌左,右亦如之。倘痰在背,药擦对舌根之上腭,擦时痰随而出。

6 摘录

《医述》卷十

古籍中的擦舌吐痰方 《医述》:[卷十·杂证汇参]痰

悟病机,投以前药,立愈。(《慎斋三书》)附方擦舌吐痰方痰在膈上,法宜吐之,但恐吐药太迅,有伤胃气,

《普济方》:[卷八十九诸风门]中风

吐风痰令省觉。次可白矾(二两生用)生姜(一两连皮擦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上先细研白矾为末。入浓煎姜

《归砚录》:卷四

十六,虽从无痛楚,而自幼不能决硬物,故侵晨必以盐擦而冷水漱之,无间寒暑。今年春夏以来,饭食日减,右

《包氏喉证家宝》:附方

。玄明醋治喉中痰涎壅塞。玄明粉,好淡米醋和,灌搅吐痰。乌龙散治缠喉风。牙皂七条,水一杯,煎三分,入人

《古今医鉴》:[卷之二]中风

目录 1 拼音 2 《古方选注》卷中 21 组成 22 功效 23 吐蛊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吐蛊散 1 拼音

tǔ gǔ sǎn

2 《古方选注》卷中 21 组成

白矾、建茶、土常山、马兜铃根、雄黄、刺猖皮灰、桑枝汁、蒜汁、鸡翅下血(赤雄)、败鼓皮灰、甘草节(麻油浸)各等分。

22 功效

吐蛊毒。

23 吐蛊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分,以吐为度。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5 各家论述

雄黄解五蛊之毒;刺猬制五蛊之神;蒜汁纯阳,制五阴之毒;桑汁杀腹内虫,专制蜈蚣;赤雄鸡翅下血入血而性升,善祛伏风,故解蛇、蝎、蜈蚣之风毒;败鼓皮灰以其久鸣而败,能令病人自言造蛊者之名;土常山出天台,性凉味甘如蜜,岭南人呼为三百头牛;马兜铃根味苦,能吐五蛊、草虫之毒,非此不除,岭南人呼为三百两银,甘苦同行,必发吐也;白矾出闽中北苑,性寒味苦,治热毒,苦涩寒热相佐以行,当发吐也;常山、兜铃、白矾、建茶,皆攻毒涌越之品,再以甘草载引于上,则无有不倾囊而吐者矣。

古籍中的吐蛊散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草之走

毒热肿蛇毒水摩为泥封之日三四立差水煮一二两取汁服吐蛊毒(名医所录)名土青木香兜铃根苗〔唐本注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独行根

为泥封之。日三、四,立瘥。水煮一、二两,取汁服,吐蛊毒。唐本注云∶蔓生叶似萝摩,其子如桃李,枯则头四

《本草从新》:[卷五草部]马兜铃

清、千金方、单服治水肿、以能泻肺行水也。)亦可吐蛊。(汤剂中用之、多作吐。)根名土青木香。涂诸毒热

《本草备要》:[草部]马兜铃

矣。《千金》单服治水肿,以能泻肺行水也),亦可吐蛊(汤剂中用之,多作吐)。蔓生,实如铃,去筋膜,取

《新修本草》:[卷第十一]独行根

甄嬛放的白矾。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在江福海传甄嬛到景仁宫问话的之前,槿汐在帮甄嬛染指甲,古代染指甲是将花瓣捣成泥,然后加上白矾涂抹在指甲上,这么说来,甄嬛的指甲是有白矾的,而且原著中有记载,是甄嬛自己动的手。

在记载大型真菌的许多古籍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宋代《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广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9种;清代《吴蕈谱》描述了26种。

《菌谱》是南宋学者陈仁玉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书中论述了浙江省台州所产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11种菇的产区、性味、形状、品级、生长及采摘时间。书后附有毒菌的解毒方法,即“以苦茗、白矾匀新水咽之”。

南宋时期,台州的菌号称上等美味。比如当时朝廷中右丞相谢深甫家族,皆喜爱台州这种鲜美的特产。由于当时朝廷上下对台菌的酷嗜,入山采摘的人络绎不绝。

陈仁玉认为对于这种珍贵的土特产,很有辨识的必要。因此,他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品尝,“欲尽菌之性,而究其用,第其品”,后来写成了《菌谱》一书。

可以说,《菌谱》就是陈仁玉对家乡所产食用菌的调查记述。

《菌谱》中还对菌的生长条件,作了详细的记载,认为“芝菌皆气茁也”。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气候、温度、湿度均适宜的生长环境。

陈仁玉的《菌谱》,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的专著,还开创了我国菌类植物学的先河。在陈仁玉《菌谱》问世之后,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菌类专谱还有明代潘之恒《广菌谱》,清代吴林《吴蕈谱》等。

明代潘之恒在宋代陈仁玉著的《菌谱》的基础上编写了《广菌谱》,收录各种蘑菇40余种,把云南、安徽、广西、湖南、山东、江西等省出产的19种食用菌作了介绍。

《广菌谱》,实际上是对《菌谱》的补充,它所记载的12个品种蘑菇均为《菌谱》所未载。此外,它所载的品种不限于某一地域,而且内容更为详尽。

清代吴林《吴蕈谱》1卷,为《赐砚堂丛书新编》、《昭代丛书》和《农学丛书》所收录,是继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之后的又一种我国古代大型真菌专著。

吴林在《吴覃谱》中概述了吴中当时所产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其特点,并根据菌类食用的优劣性,将26种食用真菌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非食用真菌也作了详细论述,其中包括毒菌。书中除引用前人的部分资料外,作者亲自作了许多研究工作。

通过与《菌谱》和《广菌谱》比较发现,《吴蕈谱》记录的大型真菌数量最多,描写也最为细致,是三谱之中成就最高的。

  蛇床子的功效广泛,作用多多,不仅可以用于内服(粥、酒)还可以用于外敷、外涂,治疗方面广泛,那么,蛇床子在记载中有着什么样的功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蛇床子。

  蛇床子在唐代有着温肾助阳之功,可以治疗男子阳痿、女子宫冷不孕、治疗肾阴虚衰引起的问题。还可以用与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肉桂等同用,帮助助阳兴痿、益肾补火。在《千金方》中记载蛇床子治肾阳虚寒,对男性的阳痿不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要与天雄丸配伍才行。

 蛇床子在《外科大成》中记载与威灵仙、当归尾、苦参同用,水熏洗治肾囊风瘙痒作痛。在《疡科纲要》中记载与枯矾、黄柏、硼砂、苦参等合用有治疗瘙痒多水、秃疮疥疮功效,但要有雄黄、大枫子、枯矾药材一起才有效。在《千金方》中记载蛇床子治阳不起,需要上三味,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

  在《方脉正宗》记载蛇床子治白带因寒湿者,需要血鹿胶五钱、山茱萸肉六两、蛇床干八两、香附二两、车前子三两、南五味子四两、枯白矾五钱。一起研磨细末后做成小颗粒服用。在《濒湖集简方》中记载蛇床子治妇人阴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汤频洗就行。在《千金方》中记载蛇床子治产后阴下脱,蛇床子一升用布裹炙熨之,还可治产后阴肿痛。

  蛇床子在记载中有着什么样的功效、作用以上介绍的内容大家都看到了。蛇床子治的并还真不少,但是要与一些其他的药材才有好的功效,如果您身体出现以上的问题想要解决,告诉大家先去看医生,然后确诊症状在去用药治疗。

台词:

甄嬛:皇上,这水有问题,任何人的血滴进去都能相融,皇上你来看,皇上。

崔槿汐:皇上,这水有问题,是有人做过手脚的,娘娘是清白的,皇上。

苏培盛:皇上,这不可能的,奴才没有生育的能力,温太医、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因为,温太医、槿汐与苏培盛的学也能相融)。

皇上:哈哈,朕知道。

温太医:皇上,此水有酸涩的味道,是加了白矾的缘故,皇上,医书古籍上有注,若以白矾置入水中,虽非亲生父子也可以相融,若以清油置于水中,虽为亲生父子也不可以相融啊,皇上。

甄嬛:皇上,此人居心之毒可以想见。

滴血认亲剧情介绍:

祺贵人诬陷甄嬛的孩子不是皇上的,为求真相,皇后主张滴血认亲,皇帝执意执行。验血之时,皇后使计在水中做了手脚,甄嬛差点落入皇后圈套,幸而及时发现。

叶澜依带尼姑莫言进宫佐证甄嬛与温实初清白,玢儿也力证二人并无私情,自己是被迫进宫作伪证的。滴血验亲无果,皇后心中有鬼,被迫拉出宫女绘春充当自己的挡箭牌。

大殿之上,甄嬛毫不留情地揭发了祺贵人之父陷害自己父亲的实情,祺贵人见事已至此,为了遏制甄嬛,也为了保全家人,索性担下一切罪责,拒绝说出皇后是幕后主谋。

皇帝迁怒皇后,命她在宫内养病,交出六宫大权。祺贵人扰乱宫闱,被打入冷宫;康常在、贞嫔二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罚俸六个月。

皇帝自觉委屈了甄嬛,任由她处置其余人等,甄嬛遂下令将斐雯、静白乱棍打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