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传说
黄芪是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一味中药,对于体虚的朋友有很好的养血补气的效果。黄芪主要是生长在我国的华北等地的灌木中或是树下,而且在很多地方都有栽培。古代的时候,百姓经常会经常食用,强身健体。关于黄芪还有两个民间传说,下面小编来讲给大家。
传说一
很久之前,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位上了年纪的人,非常善良,姓戴。他长得比较瘦,脸色比较黄,所以大家就叫他“黄耆”,他很精通针灸。这个人待人接物谦和,很有礼貌,为人厚道,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某一次,这个老人在救助一个坠崖的小孩的时候不幸身亡。后来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就把长在老人坟墓边的一种味道有点甜,可以补气,止汗,消肿的一味草药叫做黄芪,在民间这种草药救了很多的病者,从此流传开来。
传说二
在《新唐书》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许胤宗刚刚担任参军,恰逢王太后患病,口齿不清,不能说话,脉象沉的都摸不到。许胤宗对于医学比较精通,得知太后是气比较虚,气血不畅,甚至有时候药都喝不下。于是就用防风和黄芪煎了很多的热汤,放在太后的床下熏染皮肤和口鼻。御医仿照他,也这样做,药的气息熏了一个整天。后来,太后慢慢清醒,而且可以说话了,病就这么痊愈了,可见黄芪用来补充气血能量的疗效的确是非常不错。
野生黄芪长什么样?
一,什么是黄芪?
黄芪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常生长在林缘灌丛、林间草地、山坡草地和草甸,现在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是常用中药之一。黄芪的正式中文名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为黄耆(qi);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中记载为膜果黄耆。是豆科黄耆属植物。
黄芪的主要用途是根可以药用,资料记载有滋肾补脾、止汗利水、消肿排脓的作用。
二,野生黄芪长什么样?
野生黄芪与栽培黄芪在形态上没有差别,只是野生黄芪生长在荒野林中而已。它的外形特点:多年生草本,高五十到一百公分;茎干直立,上部常分叉,有细棱,生有白色柔毛;主根粗且长,木质,直径一到三公分,表面灰白色,有侧根。单数羽状复叶有小叶六到十三对,小叶片常椭圆形,长三公分左右,顶端秃,基部圆形,表面绿色,背面有平伏白毛。总状花序有花十多朵,排列稍密,花蝶形,花冠**或浅**,六到八月开花。
荚果薄膜质,半椭圆形,膨胀,长二三公分,表面有白色或黑色短毛,里面有种子三到八粒,七到九月果实成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由于野生黄芪的种类比较多,价格也有高有低,如果会挑选挑选的话,就很容易买到劣质的野生黄芪。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说说野生黄芪什么样子,以及怎么辨别野生黄芪。
从外形上分辨野生黄芪
好的野生黄芪,陈长圆柱形跟条出厂颜色是灰**的,又或者是淡淡的棕褐色,表面有着不整齐的宗皱纹,一般来说,越长越粗的黄芪品质越好,通常好一点的野生黄芪,长度可以达到30-100厘米,直径则在1-3厘米左右,品质差的种植黄芪通常只有十多厘米,最多的也就只有40厘米,直径一般不足1厘米。
看体型辨别野生黄芪
好的黄芪形状比较均匀,其外形上粗下细,而且多余的分支很少。劣质的黄芪形状首先就不够均匀,其次分支都细且杂,尤其是集中在下半部分的分之更是杂乱。
看颜色辨别野生黄芪
颜色好的黄芪表面呈灰**,与其心相比更接近于白色,横切表面有很多不规则的皱纹,以及比较多的皮孔。品质不好的黄芪表面一般是灰棕色,颜色相对较暗,而且皮孔也很少不够明显。
看质地辨别野生黄芪
野生黄芪一般都是比较坚硬的质地,好的黄芪还兼很好的韧性,不容易折断。但是差的黄芪虽然硬但很脆,随便一折就断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相信就可以帮助大家鉴别出野生的黄芪的样子了。
我国的黄芪有膜荚黄芪和内蒙黄芪两种。我家在辽宁辽阳山区,我们这是膜荚黄芪。它生长干旱的山坡上,高60~90厘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大概20枚左右,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淡**。荚果膜质,卵状矩圆形。花期6~7月份,果期7~8月份。
药材为根,性微温,呈圆锥形,略扭曲,粗的有大母指粗,表面淡棕**,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功能。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脱肛、水肿、慢性肾炎、内伤劳倦等。
我气血不是很好,每年冬天都会买一盒泡水喝,感觉很有效。我老公几年前的冬天有几天夜里我发现他腿出汗,我给他做了“黄芪芡实(脾胃不怎么好)炖牛肉”,将要熟时放了点苟杞,当时也是瞎弄,家里有啥就用啥,吃四五天居然好了。我都佩服我自己太有才了。你们想用的的了解自己的身体,问问中医,可别像我瞎弄喔。
我曾经试着刨黄芪想自己用,非常难刨,结果一根也没刨出来。我们这集市上也常收药材,可就不收黄芪,可能是山上不是很多而且太难刨的原因,我觉得我们在药店买的可能的都是种植的吧!
我们都知道,一般野生黄芪会比种植的价值高很多,虽然价格高但是更受欢迎,但是如果不是在农村长期接触黄芪的人,一般很难辨别野生黄芪的样子,不会辨别的话,就很容易上当受骗,今天就利用这个篇幅给大家介绍一下野生黄芪的样子。
野生黄芪又被叫做北芪,主要用于补气,身体不好的人食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野生的黄芪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辨别方法, 那就是黄芪的根部中心有点干枯。
野生黄芪一般都生长在农村的山上,没有人工的养护,其生长的年份一般很长,会出现缺水的情况,和很多植物一样,遇到缺水就会在根的中心点开始干枯萎缩,这样就容易形成略带黑心的黄芪, 野生黄芪的顶部还会有一些凹陷。
野生黄芪因为生长年份长,药效更浓,从表面上看野生的黄芪要不重视的黄芪难看很多, 野生黄芪的表面粗糙,种植的黄芪吧相对比较光滑。
野生的黄芪木质化明显,呈现菊花纹路,有明显的枯空和豆腥味,种植的黄芪光滑没有枯空不说,豆腥味也不明显。
以上就简单说明了野生黄芪的样子,希望在大家鉴别野生黄芪的时候有一定用处,尽量避免被奸商以次充好。
另外,野生黄芪虽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但也有一定的禁忌,在感冒和女士经期是不能食用的,因为在人的身体情况不好的时候,食用野生黄芪会把病菌带入体内不容易排出。
您好,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黄芪的的种类有很多,如果以产地论,一般认为北方产者质量较佳,黑龙江、内蒙古产者质优,称北芪。产于山西介休介山(古绵山)的属于地道药材,习称西黄芪或绵芪。一般北芪是扁扁的,有20厘米左右长,8厘米左右宽的扁片,质坚而绵、断面黄白、粉性强、豆腥气足、味甜。价格还可以,2块钱10克。
由于野生黄芪的种类比较多,价格也有高有低,如果会挑选挑选的话,就很容易买到劣质的野生黄芪。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说说野生黄芪什么样子,以及怎么辨别野生黄芪。
从外形上分辨野生黄芪
好的野生黄芪,陈长圆柱形跟条出厂颜色是灰**的,又或者是淡淡的棕褐色,表面有着不整齐的宗皱纹,一般来说,越长越粗的黄芪品质越好,通常好一点的野生黄芪,长度可以达到30-100厘米,直径则在1-3厘米左右,品质差的种植黄芪通常只有十多厘米,最多的也就只有40厘米,直径一般不足1厘米。
看体型辨别野生黄芪
好的黄芪形状比较均匀,其外形上粗下细,而且多余的分支很少。劣质的黄芪形状首先就不够均匀,其次分支都细且杂,尤其是集中在下半部分的分之更是杂乱。
看颜色辨别野生黄芪
颜色好的黄芪表面呈灰**,与其心相比更接近于白色,横切表面有很多不规则的皱纹,以及比较多的皮孔。品质不好的黄芪表面一般是灰棕色,颜色相对较暗,而且皮孔也很少不够明显。
看质地辨别野生黄芪
野生黄芪一般都是比较坚硬的质地,好的黄芪还兼很好的韧性,不容易折断。但是差的黄芪虽然硬但很脆,随便一折就断了。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相信就可以帮助大家鉴别出野生的黄芪的样子了。
都是骗人的!都是人工种植多年生!别问我为啥知道!
目录 1 拼音 2 《广西中草药》·土黄芪 21 土黄芪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土黄芪的用法用量 26 化学成分 27 土黄芪的药理作用 3 《浙江中药手册》·土黄芪 31 土黄芪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土黄芪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37 土黄芪的药理作用 4 《食疗本草》·土黄芪 41 土黄芪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主治 45 土黄芪的用法用量 46 化学成分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土黄芪 1 拼音
tǔ huáng qí
2 《广西中草药》·土黄芪土黄芪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东中草药》记载的五指毛桃根之别名[1]。
21 土黄芪的别名土黄芪、五爪龙[2]
22 来源及产地桑科植物粗叶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或佛掌榕F.simplicissima Lourvar hirla Migo的根。分布我国南部及西南部[2]。
23 性味甘,平[2]。
24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祛痰止咳,舒筋活络,通乳[2]。
1治病后体弱,自汗,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2]。
2治脾虚浮肿,风湿性关节炎,带下,产后无乳[2]。
25 土黄芪的用法用量煎服:15~30g[2]。
26 化学成分本品含氨基酸、糖类、甾醇、香豆素等,还含铅(>2ppm)[2]。
27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煎剂对小鼠有止咳作用[2]。
3 《浙江中药手册》·土黄芪土黄芪为中药名,出自《浙江中药手册》。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金雀根之别名[1]。
31 土黄芪的别名土黄芪、板参、阳雀花根[3]
32 来源及产地豆科植物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ehoz) Rehd的根。产浙江、江苏、四川等地[3]。
33 性味归经甘、辛、微苦,平。入肺、脾经[3]。
34 功能主治补肺健脾,活血,祛风[3]。
1治体虚乏力,肺虚久咳,妇女血崩,浮肿,盗汗[3]。
2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月经不调,白带,产后乳汁不下,半身不遂[3]。
3治高血压病,头晕,目花[3]。
35 土黄芪的用法用量煎服:15~30g[3]。
36 化学成分根含胆甾醇、菜子甾醇、菜油甾醇、生物堿、皂苷。其中含竹节人参皂苷Ⅳ、刺芒柄花素、下箴刺桐堿等[3]。
37 土黄芪的药理作用醇提物可降猫血压[3]。
4 《食疗本草》·土黄芪土黄芪为中药名,出自《食疗本草》。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苜蓿根之别名[1]。
41 土黄芪的别名土黄芪[4]
42 来源及产地豆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或南苜蓿M hispida Gaertn的根[4]。
43 性味苦,寒[4]。
44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治热病烦满,黄疸,尿路结石,夜盲症[4]。
45 土黄芪的用法用量煎服:15~30g[4]。
46 化学成分本文2023-08-19 06:18: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