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师辞高薪工作为古籍续命11年是怎么回事?
“补天之手,心细如发”,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写的是应具备的本领。鲁萌是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副主任,11年前她辞去高薪汽车销售经理的工作,沉下心来跟时间赛跑为古籍续命,最深刻的是修复了一张结婚证。
鲁萌说她之前看过一位修复师修复古书,她就觉得非常好奇,就进入到了修复古书的行业。她修复的第一个作品是一个本小人书,而印象最深的就是修复的结婚证,因为两人吵架就把结婚证撕掉了,她也尝试给修复好了。
扩展资料
修复古籍的难度
修复古籍的工作区像厨房一样,有豆浆机、面粉,还有冰箱。被虫蛀的古籍需要冷藏,以防细菌进一步感染;豆浆机和面粉则用来熬制糨糊,阴天湿度大,就熬得浓,晴天则熬得稀;修复的书如果纸张厚,也要熬得浓一点,纸张薄,就稀一点。要确保糨糊刷到书页的时候不浓不稀,粘上毛边纸之后干净平整,没褶皱。
一本书从书库提取后,修复师先要拍照存档,记录下种种病害,然后进行拆页、编号、选配补纸、清洁书页、修补、润湿压平、折页、锤平、压实、齐栏、打眼、穿稔、捆结、装订等十几道工序。
古书多磨难,虫蛀、鼠啮、火烬、脆化、酸化、粘连、絮化……每一种疑难杂症都不好对付。被酸化的,得采取酸碱中和的办法,把古籍的书叶泡在碱性溶液里;书页粘连的,得给古籍包上皮纸和毛巾,放在竹屉蒸笼上蒸熏,让纸张间的墨汁和水渍慢慢化开。古籍修复师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都将对书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增进纸张的美观、改善质量,使之适于各种用途,我国古代常对原纸进行再加工处理。加工方式包括有:染色、酒金、印花、涂蜡、砑光、加米糊、浸胶矾等。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许多辅助剂,如染料、填料、胶料、明矾等。
一、我国古代原纸的加工方式染色:纸的染色最早大约是西晋葛洪(公元281至341年)发明的。此人对医学和炼丹(化学)有些研究。他了解黄蘗有灭虫卵的功效,因怕纸张遭虫蛀,就试验用黄蘗汁浸染麻纸。原意保护纸张,却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天然染料染成的加工纸,史称黄麻纸。这种纸外观呈黄或淡**,后来被广泛应用。
黄蘗是一种芸香科叶乔木,高三、四丈,其茎部的内皮呈**,可作染料。它也是中药材,具有医治“止泄痢、目热赤痛、口疮、血痢”等效用。
造纸工匠在葛洪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了用黄蘗染纸的方法,称之为“入潢”。该法是先将黄蘗内皮切开,放在水里浸出原汁。然后把剩下的渣子取出捣碎,加煮沸,装入布袋,挤出黄汁。复又将残渣再捣烂,再煮沸、挤压。如此处理三次,随即将这三次浸出的黄汁与最初的原汁混在一起备用。把麻纸在黄汁内浸曳,逐张晾千即成。
下面介绍纸染色的实例:
染宋笺色纸,黄柏一斤搥碎,用水四升浸一伏时,煎熬至二升止。听用橡斗子一升,如上法煎水。听用胭脂五钱,深者方妙,用汤四碗,浸榨出红。三味各成浓汁,用大盆盛汁。每用观音帘坚厚纸,先用黄柏汁拖过一次,复以橡斗汁拖一次,再以胭脂汁拖一次,更看深浅加减,逐张晾干可用。
酒金:用金银粉在彩色纸上描出各种花鸟蜂蝶等形象,或者用粘性物(粘合剂)在纸上绘出各种图案,再酒上金银粉末,使纸面光泽绚丽,这叫做酒金。如明清时期的金花纸等。
印花:是我国古代加工纸中的一个特色。它是纸与印(刷)相结合的一种工艺技术。其中一种叫做“明花”,即印上的花版,纸面可见生趣盎然的彩色形象;另一种称为“暗花”,即把纸逐幅嵌合在两块刻有阴纹或阳纹图案的印版之间,使花纹凸出地显现在纸面上。印花与纸张的“水印”是不同的。前者为对原纸进行再加工(印花);后者则是在抄纸过程中,利用抄帘上的水印花纹而形成的。金银印花笺的加工方法如下:
用云母粉同苍术生姜灯草煮一日。用布包揉洗,又用绢包揉洗,愈揉愈细,以绝细为佳。收时以绵纸数层置灰缸上,倾粉汁在上晾干。用五色笺将各色花版平放,次用白芨调粉,刷上花版,覆纸,印花纸上,不可重辑。欲其花起故耳。印成花,如销银。若用姜黄煎汁,同白芨水调粉,刷板印之。如销金,二法亦多雅趣。
涂蜡:就是在纸面涂上薄薄的一层蜡,以提高纸的光泽度,便于摹写。唐代张彦远(生卒不详)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说:“宜置宣纸百幅,用蜡涂之,以备摹写”。涂蜡的方法是用高质量的蜡块,在纸面上打磨,用力要轻、手法要匀,这样才可避免发生破纸情况。
砑光:在古代,用平滑的石头压磨或用锤板加工纸张,以增加纸的平滑度,叫做砑光。这种砑光方法跟现代造纸压光机的作用原理是不相同的。宋代张世南在《宦游纪闻》里提到硬黄纸。他说:“硬黄,谓置纸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俨如枕角,毫厘必见”。这又是一种砑光方法。
用下面介绍挑打砑光法实例:
取黄葵花根捣汁,每水一大碗。入汁一、二匙搅匀,用此,令纸不粘而滑也。如根汁用多,则反粘不妙。用纸十幅,将上一幅刷湿,又加乾纸十幅,累至百幅。无碍纸厚以七、八张相隔,薄则多用,不妨用厚板石,压纸过一宿。揭起俱润透矣。湿者晒干。否则平铺石上,用打纸槌敲千余下,揭开晒十分乾。再叠压一宿,又搥千余槌。令发光与蜡笺相似方妙。
加米糊: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提到,调和面制,加入五色,以纸曳过,令其露濡,流离可爱。这种加工法,既利用米糊作粘合剂,同时也利用糊精进行“施胶”,使加工后纸张平润,易于受墨。
浸胶矾:清代严如煜辑《三省边防备览》中说,“纸以胶矾水拖湿、晾干、刷色,此造纸之法也”。古代把胶矾液混调在一起,经过浸液后,纸就不洇水,书写比较流畅。
二、我国历代纸的规格纸的规格依其用途来决定。古代纸张的用途,主要是供书写、绘画、刷等文化方面之用。还有一部分作生活用纸,如糊窗、糊墙、装饰、包装以及扎纸花、剪鞋样、糊灯笼、编纽扣、制鞭炮、做雨伞和纸扇等等。所要求的纸张尺寸一般不大,如特别需要大幅纸时,就把小纸粘连起来使用。
出土的西汉纸,由于残破不全,其大小尚难确定。东汉纸可用来写信,可能是长一汉尺(24厘米)左右。晋代纸的规格是“高一尺许,而长尺有半”。高又称直高,是指宽度;长叫做横长,即指长度。据研究,一晋尺合今尺约25厘米(《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3期)。所以,晋纸的宽度约25厘米,长度为38厘米,比汉纸大一些。
对敦煌发现的唐代写经纸进行实测后,获知唐纸的尺寸是,直高25~29厘米,横长42~52厘米(《考古学报》1956年1期)。宋代纸的规格是(一宋尺合今尺约32厘米):小纸直高九寸五分(约30厘米),横长一尺四寸(45厘米);大纸宽一尺零三分(33厘米),长一尺八寸(约58厘米)。与唐纸的尺寸相近。自宋代以后,中国画家多以纸代绢作画,一时画坛十分活跃。这首先是由于纸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改进,宜于润笔。但是,也应承认纸张尺寸的增大也是有利的因素之一。明代的竹纸一般是2~4尺(一明尺合今尺约32厘米),这种半米多到1米左右的纸张规格是大家所熟悉的。一清尺合今尺约33厘米,清代初年特制宣纸如白鹿为一丈二尺(约4米)、露皇为一史六尺(5米),是古代手工纸中少见的佳品。
唐代官府曾发行过一种统一格式的所谓“印纸”,上边印有红格,注有某某地区或官府监制的字样,专供商号、官僚地主家庭或大寺庙里记帐使用。这表明纸张的规格,自唐朝起就已经为封建王朝政权机关所注意。从唐朝流传的某些纸张称呼,如幅纸疋纸、尺纸、寸纸,可以想象纸的规格曾经是五花八门的。
到了宋代,书籍装订由经卷改成折本。造纸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一般生产二尺见方的纸张,宋版书的幅宽多为一尺。于是,随着纸的规格化印制书籍的尺寸也趋向划一。纸张尺寸的规格化,反映了造纸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生产方法更普及化了。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由于旋风叶折叠处容易断裂,而成为零星的散页,不便整理,于是后来改成单页,把有文字的一面对折起来,将对折好的一叠单页的折缝处粘连在一张纸上,外面包上硬纸,成为一册书。打开后各页左右对称,状如蝴蝶展翅,因而得名。又作“蝴装”,简称“蝶装”或“装”。蝴蝶装在宋代最流行,元代沿用,到明代被淘汰。在蝴蝶装中,包在书前后的硬纸叫“书衣”,书衣正面左边贴着写有书名、册次的狭长纸条叫“书签”,书册上端切齐之处叫“书头”,下端切齐之处叫“书根”,翻阅的一边(即左边)叫书口,另一边叫“书背”或“书脊”
本文2023-08-19 06:26: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