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翰林院是干什么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古代翰林院是干什么的,第1张

“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

--(《唐会要》卷57“翰林”)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从制度上讲,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然而,自天顺朝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过科举考试汇集优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层政治人物的输出之所。

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预备资格,三等则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可见,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实则仅科举进士名列前茅者。对于这样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视,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动,既是履行其处理政事的职能,同时更具有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意义。譬如,以皇帝名义颁发的各种诰敕本应阁臣起草,但实际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笔,这项工作有助于翰林官适应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对明代历朝实录的编写一般由阁臣领衔,翰林负责实际编修,这项工作加强了翰林官对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经筵侍讲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断熟悉朝廷仪制和国家要政;同时由于经筵讲读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师生的关系,成为翰林官在院期间或日后为官主政时启沃君心、对皇帝施加影响的重要条件。此外,翰林官有着更多的亲炙鸿儒、接近权要的机会,又能饱览史料邸报,参加某些重要会议,便于对政局时事获得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使翰林学士不断积累政治学识和经验,为日后准备较好的政治素养。

明代翰林院官员具有两重意义:其一,作为参预机务的内阁成员。内阁成员称大学士,因而内阁与翰林院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机构,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阁的由来。自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不但内阁,就连六部长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据《明史·职官志二》载:“其在六部,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其由翰林者,尚书则兼学士(六部皆然),侍郎则兼侍读、侍讲学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视其品级,必带本院衔(詹事,少詹事带学士衔,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则带侍讲、侍读学士以至于编修、检讨等衔)”。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书监、史馆、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职;因此,这些官名均已废除。事实上连这些官的职务也废除了,有时不过作为装点门面而已。

内阁大学士为中国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大学士。满人与汉人各两名。大学士于1730年代乾隆朝时,成为三殿三阁定制。事实上,内阁大学士有票拟之权,可说是清朝的实际宰相。相权废止后,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每天要处理大量政事,为保证君权不至于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从翰林院等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批阅奏章,充当顾问。明成祖朱棣又准许阁臣参予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从明仁宗朱高炽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明中叶以后,阁臣又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拥有票拟权,位极人臣,一切朝政皆归其调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阁权一代一代的积累,明中叶以后的殿阁大学士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权,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顾问”了,首辅已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内阁则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但首辅的地位经常受到专权宦官的挑战。首辅毕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乱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阁学士为中国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学士。在数量上,内阁学士中,满人六人,而汉人则四名。学士于1730年代乾隆朝时,成为三殿三阁定制。数量达到几十人之多。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礼仪·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唐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庠、序以及大学、小学,均为古代贵族子弟读书场所,相当汉以后的太学,西晋以后的国子学。可见,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魏晋以后,学士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诗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东宫学士,专陪皇帝吟诗作赋,写了大量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当时学士无定员,无品序,无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宠信,有的则地位低下,甚至备受欺凌。尽管他们的地位、职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学士必须是博学多识或专精一门学问的人。

唐朝设置了学士院,奉旨起草诏命,学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学士甚至可以参与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十八人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时设翰林院、学士院。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常以博学多才、有极高文学造诣的学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诗人李白就曾作过翰林学士。唐以后,除翰林院设学士外,还以殿、阁、馆之名命名学士,其中观文殿学士最为荣贵,须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后还置大学士,为殿、阁、馆学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学士地位更加显赫,官拜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这些大学士参赞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为此在公私礼节上人们都不直称其名,而以“中堂”尊称。无论学士还是大学士,都必须是有学问的人才能担任。

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进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

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他们的指责都属于编写文书一类,故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扩展资料:

翰林制度

1、宋沿唐制设学士院

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

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院。宋代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与学士院的翰林院无关。西夏设翰林学士院,官员有学士等。

辽北面官中有翰林院,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长官为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承旨等。金天德三年,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起草诏书等事。

2、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

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参考资料:

-翰林

参考资料:

-秘书

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明代内阁自建立之始,便有“代言之司”和“出纳帝命”之责,所以阁臣起草遗诏和即位诏书在朝中被视为当然。

所以不同的诏书写的人不同

再说翰林院就不止一人,好像是轮着来的

张四维(1526年6月21日-1585年11月29日),字子维,号凤磐,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明代万历朝内阁首辅。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编修。隆庆年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任翰林院学士、吏部左侍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

薛瑄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古代翰林是专掌内命和记载皇帝言行的官职。

翰林,是我国古代学位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

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

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

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扩展资料:

翰林制度是从唐至清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 史、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

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文 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

唐玄宗时,较多地选用文学士人,称翰林供奉,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开元二十六年,在翰林院 之南另建学士院,专门负责掌管内制。

原有翰林院自此一分为二,一为翰林学士,一为翰林院,人称旧翰林院。二者虽皆有翰林之名,但性质却很不相同,前者专以待文学之士,是在禁中起草诏命、 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

后者则杂处各种技能之人,是在内廷供奉君主 的普通机构。唐朝后期,政局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藩镇割据形势出现,宦官专权局面严重。

皇帝与朝臣联合反对宦官的斗争以及朝臣内部的党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政局下,号称天子私人的翰林学士得以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先是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了中书 的权力,继而参预机密,权力趋于鼎盛。德宗时有内相之称。宪宗时从翰林学士中进一步发展出专受专对的学士承旨。

表明翰林 学士参与中枢决策的地位得以确立。与此同时,旧翰林院一直保存, 其官称翰林供奉或翰林待诏、翰林待制。

后又有翰林天文、翰林图画 等等,不设学士,也不参与制诏的起草,始终只是一个主要供君主消遣的侍从机构。

—翰林

庶吉士是明清时期,极少数科举进士在被正式任命官职前,会在翰林院担任这么一个没有具体任职的职位。用现在的标准描绘的话,就是翰林院的实习生。

庶吉士这一职位最早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之所以会设立这一职位,是因为他想让中举的进士们在正式上岗前,先去观摩下翰林院是怎么运作的。这些进士们既然是到政府机构里面观摩学习的准官员,那么总得有一个职称才行。于是明政府便借用了西周时最低级的世袭官职庶常吉士,作为了他们的官职名称,只是简称为了庶吉士。而到了清朝时,庶吉士这个官职的名称则进一步简化为了庶常。

庶吉士在现代社会相似地位的身份还真不太好表述,因为实在是没有相似的职位可以对比,与它最为接近的大概就是中央党校生了。在明清时期,翰林院是中央中高级官员的人才库,这一点和现在中央党校很是相似。不过相比之下,作为中高级国家干部培训摇篮的中央党校的学生,他的地位比起庶吉士来还是要差上不少的。

从明英宗后期(1457年—1464年)开始,明朝规定一甲头三名,状元直授翰林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同时从二甲三甲中选取年轻才俊授予庶吉士之职。从此以后,明清两代庶吉士就成为了进士们的人生梦想。

因为被选为庶吉士者,意味着朝廷认为他是能进入内阁和军机处,这种国家权力中枢机构的大才,自然会着力对他进行栽培提拔。庶吉士只要在翰林院熬过那清苦的几年,仕途就会像坐电梯一样比同年们升迁快得多,最后成为大学士拜相不是梦。

也是在明英宗时期,明朝内阁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由于相比起状元、榜眼、探花唯成绩给予名次来,翰林院招募庶吉士时的考核标准更为全面,所以明清两代同一届进士里,能官至大学士的往往不是一甲三名反而是庶吉士!张居正、李鸿章这些明清时期的名相无不是庶吉士出身,纪昀(字晓岚)也是庶吉士拜相的代表,也因此庶吉士在明清时期有了一个颇能说明其特殊地位的别称——储相

正是由于庶吉士是未来的宰相后备,因此明清两代对庶吉士的培养和考核都是极其严苛的。尤其是清朝雍正年间对选官严格把关后,庶吉士从一个翰林院临时职位变成了固定职位,任期一律三年,三年期满后进行‘散馆’(类似中央党校的毕业考试,但是严苛异常)考核。

考核成绩优异的前几名庶吉士授予翰林院检讨,正式成为翰林院的一员,称之为留馆。其他不能留馆者出任六部主事或检察院御史,少量会被外放为地方官(这种一般是考核垫底的或者被认为不适合当京官)。

成为翰林院的一员后,除了在皇帝身边当顾问外,常常还会被遴选进詹事府当教育太子的老师。而詹事府是明清两代为太子将来接班选拔人才的机构,换句话说詹事府就是未来的新朝廷班底。由此可见,明清的翰林院就是为两朝中央核心培养后备人才的,而庶吉士是其中的最重点培养对象。

庶吉士这样的职位现在确实是没有相对应的了,因为我国的官员都必须从最基层一步步升迁上去。

唐朝:翰林的形成

主条目:唐朝翰林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设立由各种有才能的人士供职的官署,称为“别院”,是为翰林院的前身。除文学人才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主要是供皇帝游乐消遣的机构,史称“翰林初置,人才与杂流并处”[6],当时任职者并无名号,到了高宗时,开始称为“北门学士”[7]。唐玄宗时遴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初称翰林待诏,为“等待诏见”之意,有张说、陆坚、张九龄等。后来改称翰林供奉,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8]。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另建翰林学士院,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品秩,以原品入值,由官员充任。任翰林的官员在履行翰林职责之外,与其它官员无异,照常工作。翰林学士院是负责起草诏命、 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而原来的翰林院也称旧翰林院,维持原本的功能,为普通机构。后来又设翰林侍讲学士和翰林侍书学士,与学士院无关。翰林学士初置时,并无人数限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制,置学士六人[9]。宪宗时设立学士承旨,为众学士之首,单独召见[10]。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局面严重,皇帝与朝臣联合反对宦官的斗争以及朝臣内部的党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局面下,号称“天子私人”的翰林学士得以在政治地位大幅提高,先是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了中书省的权力;继而参预机密,权力趋于鼎盛。唐德宗时,翰林学士已有“内相”之称[11]。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工日趋明确。学士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内制;而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一般臣僚的任免及例行文告,称外制。二者并称两制,而内制重于外制。翰林学士也常被升为宰相。

至唐顺宗时,翰林权力达到过一次高峰。翰林学士王叔文与其他翰林学士实施新政,与当时集军中大权在手的宦官集团展开斗争,充分利用了翰林职权上的便利,不过最终失败。以后宦官集团基本控制了朝中大权,翰林势力又趋式微。

五代十国时期,翰林地位较低。后晋天福五年时更曾经一度取消翰林学士,将其职权并入中书舍人,但后来恢复[12]。宋朝沿袭唐代制度,设有翰林学士院[13],职责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有翰林学士、知制诰。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称为“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北宋前期,翰林学士沿袭唐代,不设品秩。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官居正三品,不任他职,专司内制。此外,同唐代一样,另设专掌方术伎艺供奉等事的翰林院[14],如翰林图画院等。

宋朝是翰林与科举接轨的时代。宋太宗时,开始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在唐朝,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以得到官职。到了宋代,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立即授予官职。这样,翰林学士必为进士出身。

当时的其他政权由于学习唐宋体制,也承袭了翰林制度。西夏设有翰林学士院;辽朝有翰林院,掌管汉文文书及刑狱等事务;金朝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草诏等事。

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与金代相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明朝翰林院以永乐朝为界,经历了先盛后衰的过程。明朝初期,继承宋朝制度,改翰林学士院为翰林院,以翰林学士承旨为首,秩正三品,其下有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待制、应奉和典籍等官职。不久后又降翰林学士为正五品,并革除学士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等官职,另设《五经》博士、修撰、编修和检讨。[15]初时的翰林院官员是经过荐举入职,与科举无关。天顺二年开始与进士挂钩,一甲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二甲为编修,以下为检讨。以后又将二甲、三甲中优秀者选为庶吉士,相当于“见习翰林”[16]。至此,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的局面[17]。

翰林参预政治的方式是通过内阁。内阁位于文渊阁,初时的大学士一般由翰林官员担任,后来连六部官员也有以翰林充任的。翰林品秩虽低,却是显贵的官职。虽为五品,宴祀时可以坐到四品官员之上[18]。

成祖朱棣靖难篡位后,开始重用内阁,而翰林院逐步与内阁分开,权力被削弱。宣德年初,内阁分为东西两房。西房为“能书者”之处,称为“西制敕房”;东房由学士等制订敕令的人组成,称为“东诰敕房”。正统七年(1442年),在文渊阁外另造翰林院,等闲者不得入文渊阁。这样,翰林院与文渊阁分离,翰林学士已不能查看诰敕,改由内阁掌管。此后制订诰敕等机密大事全由阁臣操办,翰林院已无法干预 [19][20]。即使如此,内阁重臣仍皆出身翰林

清初翰林之职最初属于内三院,顺治之后沿袭明制,设翰林院。但由于清朝统治者为满人,在官制上采取了均衡满汉的方略。设掌院学士二人,满、汉各一人;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修撰、检讨、编修、典簿、待诏、庶吉士等,都是满汉平均分配。侍读学士以下逢四至五年需大考,不过者要被除名翰林,因此有“翰林怕大考”之说。这时的翰林院与明时一样,地位清显,但并不参与机密大事,主要职务是修史编书、掌文词翰墨、充当皇子师傅、科举考官等等。同样承袭了明代的是,虽然翰林院无实际权力,由于被视为储才之所,重臣宰辅大都从翰林院出身,以至于道光咸丰年间,点翰林成为了仕途捷径。从编修、检讨做起,十年可做到侍郎[21]。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翰林制度也随之消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