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为什么能在蒙古大军压境下从1234年坚挺到1270年左右?
作者:孙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宋亡于蒙古之手,是两个军事实力相差巨大的政权之间长期博弈的必然结果,并不令人觉得可惜。败于能征惯战的蒙古铁骑之手,也是当时已知世界里所有称霸一时的帝国的必然结局,南宋的战败也并不丢人。 蒙古人一直扩张到东欧 南宋却继续活了很久 唯一让人疑惑的问题在于时间。 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国祚绵延一个半世纪而不亡,在与北方的蒙古、金、西夏等政权的凶险博弈中还能时有斩获,为什么在忽必烈1268年正式下手之后只坚持了8年就开临安城投降了呢?如果从襄樊失守开始算起,南宋甚至只坚持了2年。 和真实历史还是有差距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从看看蒙宋两者在地理上发生了什么致命的反转,让坚持了这么久的南宋一下散了元气。 断襄樊而南宋危矣 公元1268年,继承了蒙哥大位的忽必烈经过一年的准备,从北宋旧都开封整兵出发,南下汉江流域,矛头直指襄阳和樊城两座双子城。襄樊之战一触即发。 通过金庸的文学作品渲染,襄樊之战已经成为了南宋抗元战事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尽管侠客为报国而奋战至死的场景刻画有夸张之处,襄樊之战的重要性和艰苦程度却是现实存在的。 一旦忽必烈大军拿下襄阳、樊城 江汉平原门户洞开,必然不保 长江下游便危如累卵 南宋方面率兵进入襄樊的,是与当时权相贾似道过从甚密的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不过这两人本质上还不是贾似道的亲信,而是在南宋当时的地方军阀博弈中和中央关系比较紧密的一支,即「 ”荆湖制置司”。 吕氏兄弟所率领的卫队虽然是冠以中央边防部队的名号,实质上却是一支私人部队。这种部队性质,为后来南宋在荆襄之地的崩溃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由于长江各支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依托于南方诸河谷盆地的南宋 也不得不面对地方军阀做大的问题 (由于淮河与江苏海岸线的变动, 下图颜色并非准确表示南宋疆域) 当时的南宋军阀普遍认为,擅长骑射野战的蒙军攻城水平并不值得担忧。只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敌军终究会撤退的。 但他们没有想到,襄樊之战虽然只是忽必烈南下攻宋的首战,却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场决战。双方都主力尽出,蒙古军队的战术能力也远远超出了宋军的想象力,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人咋舌的胜利。 蒙军在陆续到达襄樊城下之后,却一直处在集结的状态而没有摆出攻城的态势。出乎吕氏兄弟意料的是,蒙古人非但没有用弓骑兵进行骚扰,反而开始做起了不常见的土工作业,在城外挖土筑起了高墙。 随着时间流逝,城外的土墙日渐牢固,甚至出现了安置指挥部的平台。城外各处蒙军据点连接起来有百余公里之长,形成了巨大的包围圈。城内守军和城外的联系被完全隔绝,襄阳和樊城成为了两座城中城。守军反而变成了想要突围的进攻方,可是突围却屡屡失败。 已被团团包围 远在临安的贾似道当然对这样的局势非常紧张。失去襄樊的代价就是蒙军能够顺汉江南下,直接威胁南宋引以为天险的长江。于是1271年6月,在几次增兵不成之下,贾似道再次派出由范文虎率领的十万大军,从水陆两线沿汉水北上,孤注一掷地试图打破蒙军的封锁圈。 但经过3年的准备,蒙军的土工作业已经非常成熟,试图增援的范文虎部队成为了一支攻城部队,攻击难度大大上升。加上此时蒙军已经从华北调来了水军助战,宋军的水上优势也并非压倒性的,增兵襄樊终告失败。 襄樊沦陷则长江危急 然而救援还是失败了 在城中焦急等待中央援军的吕氏兄弟没有等来增兵,认为贾似道已经抛弃了襄樊。再加上吕文德阵亡,以及蒙军新造 炮对两城城墙的猛烈打击,最终吕文焕决定开城投降。持续6年的襄樊围城战,最后竟然是以几乎没有流血的状态而结束的。 如今已是一座无望的孤城 为什么是襄樊 拿下襄阳和樊城之后,忽必烈的攻宋之路就显得顺利多了。吕文焕甚至利用自己的荆湖一带的私人影响力帮助蒙军快速控制了包括鄂州在内的诸多城市。 此后除了贾似道亲率水陆军在芜湖与蒙古统帅伯颜稍有决战外,蒙军沿江而下消灭南宋几乎是一路摧枯拉朽一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仅仅用了两年时光就打到了首都临安城下。 开始摧枯拉朽模式 (由于淮河与江苏海岸线的变动, 下图颜色并非准确表示南宋疆域) 由此看来,南宋苦苦支撑一个多世纪的防守,最终的转折点就在襄樊。襄樊的失守,彻底敲响了南宋灭亡的丧钟。下苦功夫,甚至用蒙古人不熟悉的土工作业的方式硬攻襄樊,看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这并不是忽必烈的创见。对长江中上游的控制,是蒙古大军南下时一以贯之的战略。 俗话说守江必守淮 但是守江不止要守淮 还要守四川、守武汉 从蒙哥时代开始,蒙古人就非常想在长江上中游施压,从而对最下游的首都临安造成俯冲打击。1251年蒙哥即汗位后,开始谋划大举南下,派遣弟弟忽必烈率兵南下进行了大量探索,熟悉了四川盆地和更西南大理国的情况。 根据复旦大学温海清的研究,当时忽必烈在对整个西南的情况有了掌握之后,认为四川的防御过强,取大理国而东进更为容易,这才力主优先攻击大理国。 但是这个战略其实遭到了蒙哥的反对,他不仅把忽必烈调回北方,更是在之后对四川的正式攻击中雪藏了忽必烈。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蒙古高层对控制长江上游的极端重视。占据大理甚至只是这个战略的一个副产品。 1258 年秋,蒙哥率蒙军主力四万,号称十万,分三道入蜀。与此同时,蒙军对鄂州和荆山(今安徽怀远北)分别进行了攻击,对长江上中游的全面施压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蒙哥能够顺利控制整个四川盆地,那三路蒙军会合一处,顺江东下,南宋会早二十年灭亡。 然而蒙哥死在了重庆钓鱼城,这个战略没有能够实现。蒙古内部甚至陷入了夺汗内战,给了南宋喘息准备的机会。 即使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 把重庆山区死磕下来的概率也很低 忽必烈上台以后,蒙古高层转变了对长江中上游这些城市的看法。四川盆地内的川西和川中平原地带当然好征服,可川东的岭谷地带对蒙古骑兵来说就太令人痛苦了。 与其死磕川东的山城,还不如在江汉平原和南阳平原交接处的襄樊下手。攻下襄樊之后,同样能够起到东进威胁江淮乃至浙北的作用,同时还能堵住四川援军东出的渠道,比一味追求打下四川带来的高势能更为务实。 这才有了忽必烈对襄樊的不顾一切代价的围攻,最终让蒙古大军完成了统一大业。蒙古大军控制襄樊以后,从水陆两路南下,进逼长江流域,威胁东方的临安。 另一方面,从汉江南下,蒙军也能利用降将吕文焕的个人威信取得长江以南的鄂州。从此,南宋引以为傲的长江天险也就不复存在了。当贾似道的军队和蒙古大军在芜湖对峙时,蒙古骑兵得以在江两岸布阵,同时在江上也有着实力不弱的水师,胜负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南阳平原-江汉平原通道 灭亡在这条路上的可不止南宋一家 襄樊之战对蒙、宋两大政权国运的真正影响,其实必须通过对地理条件的解读才能全面展现。 地图对解读历史有什么意义 然而事实上,对这段精彩的历史,大多数学过高中历史的人能具有的印象仅仅限于「 ”蒙古南下:灭金、占大理、灭南宋”这样的印象。从历史老师划下的重点里,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占大理和灭南宋之间真正的联系,也没办法把在武侠小说里读到令人热血沸腾的襄阳之战和南宋令人唏嘘的国运联系起来。 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解读的枯燥乏味当然要负责任,中国教育中对地理和历史学科的割裂当然也要背锅。 缺乏好的历史地图,对历史的理解事倍功半。当赤壁、官渡、上党、巴中、汉中这些历史地名脱离地图的时候,连人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也变得没有趣味了。史学界一直强调的「 ”左图右史”,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乃西川五十四州之图 无图无真相,主公要信我 要做到在学历史课程的时候快人一步,不仅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更获得更深刻的记忆,人们需要专业的地图。这一点,无论是复习应考的中学生还是已经踏上社会的文史爱好者都应该有同样的需求。
王怀庆是北洋军阀的一名革命老将,是袁世凯以及之后两任总统的将军部下,对这几代总统非常的忠心。王怀庆在平定外蒙叛乱以及远征外蒙上立下了战功,尤其是在黎元洪和冯国璋在任期间,被封为将军,成为心腹,也是人生最为风光的时期。
关于王怀庆简介中提到他的战功以及军事政治才能的方面并不多,人们对他在生活中的趣事却是经常的谈起。王怀庆是民国年间的人物,在民国历史上是响当当的头号人物,提到王怀庆,人们都会笑着称之为“马桶将军”。
这个关于王怀庆简介中独特的“马桶将军”外号有一定的来历,王怀庆的钟情之物是马桶,这个马桶上刻着“王”字,可能是生活在封建时期末年的缘故,对这个刻着字的马桶椅子有着深厚的感情,爱好极其的独特。据说王怀庆在北京有个非常豪华的办公地点,管中的许多绿化亭台山石都是从圆明园移来,环境装点的非常舒适,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他独特的办公室,他最爱的办公室竟然是厕所,办公地点放置大便椅,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处理政务,想起来众人都感觉非常奇怪和好笑。
王怀庆不仅仅在生活上做大便椅让人感到惊奇,就连王怀庆在用人方面也是非常奇特的,王怀庆的用人之术虽然并不复杂,唯一让人称奇的就是只用老实人,不要城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只要农村的农民,这样的用人之道也经常受到后人的议论!
北洋军阀王怀庆
王怀庆是河北宁晋县人,是北洋军阀的直系将军。王怀庆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将军,据有关资料记载,王怀庆的军事、政治以及管理才能不高,用人只用老实之人。爱好也很独特,喜欢写着“王”字的马桶,人们称之为马桶将军,享年78岁在天津病逝。
北洋军阀王怀庆生长的家庭环境不是太好,小时候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柔弱,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和家里人一起种地,曾经给有钱人家放牛放羊,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承担了更多重体力的家务活,生活非常艰辛。就这么艰辛的生活都没有得到上天的垂怜,十二岁便失去了自己亲生母亲,后来的继母对他是百般虐待,由于实在无法忍受虐待,最后离开家乡,投入到军队的生涯中。
北洋军阀王怀庆是清朝末年的历史人物,在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期,曾经派王怀庆去征讨蒙古族,并帮助袁世凯秘密寻找传国玉玺。在征伐外蒙的时候,立下了战功,迫使蒙古取消了独立的想法,在征讨蒙古军队胜利的时候,由于喜不自胜,以及对部下的管教不严厉,因为部下高青山杀掉蒙古活佛,和蒙古人的矛盾再次激化,袁世凯迫于压力,将高青山严惩,王怀庆因此受到了影响被降职。远征蒙古族,王怀庆也立下了功劳,但是却没有得到袁世凯的重任!
直到袁世凯死之后,黎元洪、冯国璋当上总统之后,王怀庆的日子才日渐起色,被封为庆威将军,也是王怀庆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
徐树铮是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名将,他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21岁投奔袁世凯,从此开始了传奇人生。徐树铮曾是段祺瑞的第一谋士,主张“武力统一”的方针,后来在西北筹边时,他以武力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将外蒙古成功航新纳入中央的版图中,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贡献。然而,因为徐树铮曾暗杀陆建章,陆建章是冯玉祥的舅父,冯玉祥对徐树铮恨之入骨,后命张之江暗杀了徐树铮,时年46岁。
徐树铮一生中有过四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儿子夭折,只有长子徐审义和三子徐审交建康地活了下来。那么,徐树铮死后,徐审义和徐审交过得怎么样?
首先说一下徐审义,他是徐树铮的长子,于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从小便跟在徐树铮身边。徐树铮死后,徐审义悲痛欲绝,他想要为父亲报仇,却无能为力。后来,徐审义只能认命,徐树铮生前写过不少文章,很多都流落民间,徐审义便开始到处收集父亲的遗作,还制作了一个文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徐审义还是没能找到徐树铮写给沈定兰的一篇文章,这也是唯一一篇没有收录进徐树铮文集的文章。当时,也有人说是徐审义故意不收录这篇文章,因为沈定兰不是他的生母,他担心母亲看过之后会生气。建国之后,徐审义留在了大陆,后于1968年病逝于苏州,享年67岁。
然后是徐审交,作为徐树铮的第三子,他的成就比哥哥徐审义要高上不少。与徐审义不一样,徐审交曾经进入过政坛,他曾担任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参事、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在国民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后来,徐审交改名为徐道邻,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便是“借文”事件。话说在1934年,《外交评论》杂志上曾发表了一篇名为《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的文章,此文一经刊登,就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热议。这篇文章的署名赫然就是“徐道邻”,一时之间,徐道邻也成为了名人。
事实上,徐道邻并未写过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另有其人,有人说是蒋介石所写,目的是为了让日本不要轻举妄动。传言蒋介石鞋好文章之后,曾想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但是又觉得不妥,于是便署名“徐道邻”发表,所谓“徐道邻”,乃是“徐徐的与邻邦道来”的意思。不过,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内还真有人叫徐道邻,徐道邻也由此声名鹊起,可以说是火得莫名其妙。
建国前夕,徐道邻跟随蒋介石逃到了台湾,后来当过一段时间台湾大学教授。徐道邻厌恶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不久后便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定居,后于1973年病逝于美国,享年57岁。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整个民族开始,整个民族的文化和政治体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其中不乏从其他文明学习的例子),例如波斯字母表(通常认为是回鹘蒙古文),军队十进制编成,以及法典大扎撒,很多当时颇具远见的措施得以实行(例如驿站系统)。在成吉思汗任内,由于世仇发动对金战争,由于贸易纠纷一事发动了对中亚花剌子模的讨伐。由于此时蒙古部队内战时期锻炼很大,平时生活又与战争相关,所以从士兵素质上是比农垦兵壮丁要强,并且机动性极高。再加上同时期蒙古将领掌握比较先进的作战方法(实战训练与总结),例如风卷草编队等战术战法得以推行到各作战单位。又由于是民族初兴,部队普遍士气极高。这一时期的蒙古军队可以认为是士气高涨,战术得当,训练充足,机动强,补给依赖低(所以能远距离奔袭)的一支强悍的部队,在优秀的领导下战无不胜。这一时期蒙古作战的主要战利品是在熟练工匠的获得以及全城抢掠的财富搜刮,前者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后者则为后来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并且完成了血腥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后顾无忧,以及打击对方士气的目的,蒙古部队的实施了屠城,打击水利,有意图地制造混乱等方法,对对方进行了极大的杀伤。在军队不断作战的同时,一系列先进武器得到了应用,并且发展出了配套的作战方略。在成吉思汗的任内,成功地将散乱的部落凝聚整合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军事体,完成了资本积累,手工业与商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在对外作战上打残了金政权,控制了西夏,归降远东部落,得到新疆地区拥护,并且兼并了花剌子模富庶中亚地区(某种程度上给打成了焦土)。由于继承王位与土地分配,家族内部出现不和谐的争端。
在窝阔台汗任内(中间有一年托雷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商业,实施了鼓励商业的政策,并且建立了国际化都市哈拉和林。这时的作战目标则是追杀敌对残余力量,在中亚表现为对更远地区的征服与探索,在东亚则表现为对金的进一步蚕食。在这一过程中发动了西征,彻底击败处于公国林立状态诸俄罗斯乌克兰诸城邦,消灭匈牙利,进击波兰并且与欧洲联军作战,获得胜利。但是由于窝阔台汗死讯传来,家族分裂的种种迹象出现,蒙古各联合部队立即回撤以保证其分别代表的家族利益。(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国王崩了,贵族们急着选国王以保障自己的利益)此时中原地区作战手段渐趋缓和,不再采用屠城政策,而是分配农民进行农产用以征得税负(耶律楚材的建议),整个地区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屠城一时爽,收税百年计,农户税率十税一)。
在窝阔台汗以后(事实上经过了后窝阔台汗时期,有个贵由汗,以及一大堆家族内讧暗杀处决的杂事)蒙哥汗由于作战英勇表现出众被一致推举成汗,但是此时家族内部争端加剧,冲突不断。蒙哥汗时期,金政权被彻底打垮,中原地区对金作战的前线指挥官忽必烈势力得到扩大(占据北中国直至长江一线),呈半军阀状态。蒙哥汗在位时间短暂,死后家族就继承帝国一事出现巨大分歧,得到部分人支持的阿不里哥汗占据蒙古地区,与北中国军阀忽必烈开展王位争夺战。在攻金事宜上,金朝被消灭,蒙古-宋联军(你没看错)由于宋将领为邀功占便宜先下手为强等种种因素发生交火,后果可想而知。忽必烈出于急于脱身北上打兄弟争王位考虑,宋方贾似道出于息事宁人考虑,构成合约,但是以宋朝大量财政负担为代价(贾似道隐瞒了这件事,自称得胜回朝),宋方毁约,不予偿付。
王位争夺战以忽必烈胜利告终(其他势力支援力度有限),但自此蒙古帝国各血缘分支冲突彻底表面化。蒙古帝国分裂,各汗国各有各的打算。在蒙哥和忽必烈任内,发动了对穆斯林恐怖组织伊斯玛仪刺杀派(没错,就是刺客信条那个)的战争,前线***旭烈兀借机发动蒙古十字军,屯兵大马士革,成立伊儿汗国,割据一方。自此四大汗国建立,短暂的相互攻杀后(伊尔汗国与金帐汗国关于亚美尼亚地区的草场问题发动战争,最终分别于拜占庭和埃及结盟以克制对方),维持表面和平。向西扩张由于分裂无法得到有力支持。在此之前,蒙古势力早已渗入西藏进入长江以南地区,长江天险无以凭借,割据一方的忽必烈军阀击败宋已经是时间问题了。这一时期的军阀部队的特征不同于以前,已经出现了多民族建制部队,高技术表征(相对),出现随军外伤医疗系统,政治和军事基本上倾向于因地制宜的一种模式。至此,宋战略上呈被半包围态势,军事上绝对弱势,内政暗弱,灭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后军阀忽必烈由于宋未按时交钱(贾似道瞒着呢)为由对宋宣战,宋朝一败再败直至一败涂地,崖山海战后彻底灭亡。
自此中国地区一统,元朝成为蒙古人主政的军阀地方割据政权,由于历史原因采取偏向贵族政治,又由于贵族政治导致君主政治权利不稳,出现了相权大于君权的奇葩政治状态(于唐宋明清的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言)。
个人感觉蒙古崛起一方面是游牧兵锋锐利,正处于民族初兴期士气高涨,在军事上有着成熟先进的种种特点,(战术素养,指挥领导);另一方面是不断采取了先进的内政政策(尽管还残留一些特殊想法),并且没有被条条框框限制住(重商,鼓励手工业);最重要的在成长的同时不断学习不同的文明的优点并且进行自己的独创,这也就是蒙古这个民族为何能从没有文字的未开化状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拥有同期相比的比较先进的技术体系,军事体系,以及官僚政治体系的的原因。自然,在这一过程中,开明的***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元朝统治者为始终保持其最高统治权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竭力推行民族隔离和歧视政策,元初有官员就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官员入仕坚持“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的原则、限制民间保存弓矢。
蒙古贵族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平民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辈分为名。 元世祖和英宗时期一度任用“汉儒”,后因时局变动几经反复。
扩展资料:
元朝政治:
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
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现在北方的大小军阀世侯,继续行使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实际统治权。
世侯们集兵刑赋役之政于一己,不相统属。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这种局面才获得根本转变。他借鉴金代制度,在以“藩邸旧臣”为核心的中原知识分子参议下推行“汉法”,同时保留能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特权地位的种种制度。
重新在华北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中统、至元间的创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元朝制度多沿袭金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体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如行省的设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如蒙古、探马赤军中的奥鲁(老小营)建置。
也有一些是在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刑罚体系中某些不同于前代的变化,对吐蕃地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等。
-元朝 (中国历史朝代)
本文2023-08-19 07:14: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