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贴艾灸为什么要配合精油?到底有哪些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艾灸贴艾灸为什么要配合精油?到底有哪些功效?,第1张

很多人都知道艾灸是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医疗法,一些著名的古籍中都有记载,《扁鹊心书》,书中提出并应用“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心法。皇帝内经中也说,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这说明了艾灸在我国医学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它主要是用艾叶做成艾绒,再制成艾条和艾柱,用他们艾灸患处或相应穴位,以此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通常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我们会在艾灸贴上滴上精油再进行贴敷,那么艾灸配合精油有何功效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解一下。

艾灸现在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中医疗法,对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都有很普遍的运用。同时呢,艾灸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好的健康养生作用,常常艾灸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也可以起到美容养颜,延长寿命的效果,甚至日本的专家学者在专业的研究中发现经常艾灸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低很多。

在我们传统使用艾灸过程中,由于艾柱,艾条和皮肤距离没把握好,距离太近温度过高会灼伤皮肤,而距离太远温度太低也起不到多大作用。艾灸的主要功效是通过热力和艾烟的熏烤发挥作用,大部分艾烟都挥发掉了,真正留下很小一部分能被人体吸收,这就导致艾灸效果会大打折扣。现在比较流行比较受欢迎的艾灸贴就很好的改善这几点,无须手持,无须点燃,一撕一滴贴在患处或穴位处就可以享受艾灸的好处了。

  那么艾灸贴是怎么起到这些作用的呢艾灸是通过持续温热和药力渗透来刺激我们的穴位,除此之外,在艾灸的过程中,配合蕲艾精油的使用,也能让更多的有益成分渗透机体,促进人体更好的吸收。

那么艾灸贴配合精油到底有哪些功效

这里给大家介绍时珍上品的艾灸贴八大功效:1、乳腺疏通散结;2、暖宫调经化瘀 3、气血双补美容养颜、4调理肾虚体寒手脚冰凉5、健脾祛湿养胃温中;6、改善睡眠延缓衰老7、缓解肩颈腰腿僵硬疼痛;8、调理少儿厌食及免疫力差

  以上就是关于艾灸配合精油有何功效的介绍,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艾灸是一种常见的针灸疗法之一,艾灸对于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艾灸的过程中,一般会配合精油使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

南阳绿莹七年蕲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后世研究认为,蕲艾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为中医妇科常用的要要之一。

内服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新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蕲艾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音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

蕲艾到底怎么用效果好?

很多人都知道蕲艾的奇效,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能将蕲艾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小编就总结了一些资料,发现蕲艾真的是熏烤灸贴煮烹样样在行!

艾灸

艾灸又称为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材料产生艾热,刺机体表B位,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要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银针、艾灸和中要,并列为中医的三大法宝。

艾灸在中国已有3000年的历史,古籍中不乏对艾灸的记载:《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要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孟子·离娄篇》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扁鹊心书>>有云:“有病者长灸可治病,人于无病者常灸可益寿延年!”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艾以叶入要,新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新、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主要作用归结为:驱寒祛湿、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拔毒泻热、温补气血、防病保健等。经常艾灸能够快速补充体内的气和血,从而到达气血通达,身体舒畅,让各个功能器官运转顺畅。

将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炙经B,或染麻油引火点炙柱,滋润炙疮,至愈不痛。炙疾有奇效,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故医家谓艾可炙百病(《名医别录》),称之为炙草。用艾灼一次,为之“一壮”。蕲艾不仅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具禳毒杀菌的功效。

1、直接来熏烤B位

优点:草作方便,效果好。

缺点:就是艾灸做久了,持艾条的手腕会觉得累。

2、借助艾灸工具

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不同的艾具草作方法不同,且针对B位没有手持施灸准确。

温灸草作方法: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器中。

2、使艾条落至顶端,调整艾条与顶端的距离,保持温度适度。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

4、每次灸5~10分钟,使B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禁忌:

1、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请形下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注意事项:

施灸时,认真草作,防止灼伤皮肤;孕妇施灸遵医嘱。

贮藏方法:密闭、防潮通风干燥。

蕲艾贴

艾灸神阙穴——返老还童的灵药,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百年养生

2018-01-11 05:37

关注

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神阙居于躯干之中,为任、冲、带三脉交会之穴,也是中、下焦之枢纽,临近胃及大小肠。此穴为先天之蒂,元神之阙庭,后天之气舍,为人体之要处。脐通百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体强,气衰则体弱多病。

温养肚脐,可鼓舞一身之阳气。

民国时期的针灸奇书《会元针灸学》上写道: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满胎,则神注入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肾是水脏,所以是“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而压脐等于重新启用这条通道。只不过,这时孩子不再是从母体吸取营养,而是从生命的源头上激发自身的潜能,它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

所谓元神和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气虚、气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子宫垂脱等,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随人一辈子,但只要重新激活元气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愈。

神阙是一个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神阙穴是全身360多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

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灸法操作很简单,只要您在穴位上拿艾绒堆一个柱,在柱头点火,艾绒就会燃烧,等燃烧到肚脐眼儿稍有疼痛的时候,马上用手把艾绒按灭。这就算一壮。灸100壮则要重复上述动作100次有时候,还可以在艾绒底下垫一片薄薄的鲜生姜,这即可以保护穴位的皮肤,又因为生姜的辛温之气可入人体,效果更佳。所以,大家如果要灸神阙,我建议最好垫一片生姜。更简单一点的,还可以直接用从药店买回的清艾条,点燃后在肚脐附近熏烤。坚持艾灸,不久,您会发现身体变得非常健康。

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艾灸神阙不仅可以治病,更可以健身,作为保健灸,主要体现在艾灸神阙穴对人体的整体性调节作用上。由于脐通百脉,以艾的温通作用与火的阳热属性及所灸药物的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调节脏腑经络,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艾灸神阙穴的方法

采取仰卧的姿势,弯曲双膝,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济厘米处悬灸,持续灸2030分钟即可。同时也可以手持艾条沿着肚挤转圈。艾灸时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艾火和皮肤的距离,以免灼伤皮肤。

在医典古籍《类经图翼》里,还提到了一种隔盐艾灸的方法。用纯白干燥的食用细盐把肚哜填平,将姜片用针刺几个孔,放在肚挤上,然后施灸。气虚质的人适宜在秋、冬、春三个季节施灸,夏季施灸容易引起虚火。

除了直接灸和隔盐灸以外,也可采用“隔药饼”灸的方法。准备人参、黄度、川芎各6份,党参、白术、陈皮各3份,干姜2份,甘草1份;将所有药物一同碾成碎末,然后在药末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制作成约3毫米厚,直径为2厘米的圆形药饼。准备艾灸时,取一个药饼,用针在药饼上刺几个孔,放在肚脐上,再在药饼上加一层艾绒制成的圆锥状艾炷,将艾炷固定后,就可以施灸了。

艾灸神阙穴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5、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6、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灸。

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后四天共九天灸神阙保你来年不得病。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1、艾灸的历史

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这就是最早的灸。艾草在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从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中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这种利用艾绒熏灼体表穴位,来固护阳气、调节气血的保健方法,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为什么艾灸在针药不到时能发挥效果呢?于振中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古人崇尚用针灸。而灸跟针相比,更具有优势。这里的‘针之不到’有两种解释,一是有些病用针效果不好,二是有些部位不能用针深扎。中医方法各自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要互相弥补、互相帮衬,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2、举例解析艾灸原理

于振中说,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夏天湿润舒适,转为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阴清肺。饮食上,可用百合、麦冬、藕等清热润燥的食物。而艾灸,灸涌泉穴则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灸法温热,常治虚性寒性的病,因此灸完也讲求饮食上的配合。患者忌讳吃凉的食物、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根据具体病症下人体肌理的状态,患者还应忌吃辛辣、腥臊等引热的食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艾灸也能够用来治疗“未病”。于振中说道:“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入睡困难、多梦、心烦易怒、睡醒依旧全身疲劳、腰酸腿没劲、口干舌燥。这些都是苗头。这时候就得交由医生判断,开穴位的处方来防未病。艾灸容易操作,往往是隔日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就能逐渐消除不适。”于振中就常给自己灸三个穴位:脚底的涌泉穴、掌心的劳宫穴和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涌泉灸宁神安眠,劳宫灸开窍醒神,关元灸补气回阳,如此即便正值秋燥,也能宁心安神,清风自来。

3、深度解析艾灸的神奇疗效的本质

不打针不吃药,却能治疗百病,艾灸的神奇疗效,到底源自于哪里?

最为简单、实用且经济的艾灸疗法,经常体现出它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中医所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指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而疾病的康复更多依赖于自身调节,也即自我修复过程。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点。

 

简而言之,艾灸的实质功用在于其激活人体原本就固有的自愈能力,是其它任何药物和疗法所不具有的作用。

如需关注更多专业辟谷知识及养生之道,

可关注公众号:羲皇宗道;订阅号:羲皇养生

    《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备急灸法》凡仓卒救人者惟艾灼收第一《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中医艾灸作为自然疗法,流传千年,古籍医典均有记载。

    艾灸疗法简称 灸法 ,是运用 艾绒 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 烧灼 、温熨,借灸火的 热力 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 气血 、扶正祛邪,达到 防治 疾病的一种治法艾灸能温经通络、驱寒散瘀、扶阳补正、回阳救逆、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补中益气。多用于虚、寒、阴症为主的疾病,适宜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男女老少都可以。

    艾灸还可治疗因受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如类风湿、女性疾病、肩颈椎病等。

    中医将阳气比作太阳,认为阳气温煦全身就像太阳照耀大地。

    阳气不足则恶寒喜暖、血液运行不畅。长此以久脉络瘀阻、寒湿凝滞,会导致关节炎、腰腿痛、胃脘痛、腹痛腹泻、痛经等疾病。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中医对痛症的解释,而艾灸可以温煦气血以散寒,加快气血运行以通络,是很好的散寒、止痛的绿色疗法。

    中医认为,中气不足、阳气下陷可导致多种疾病,如久泻、遗尿、遗精、阳痿、崩漏、带下、脱肛、内脏下垂等。

    同时,阳气不足还会导致体内阴寒偏盛,出现手足冷,皮肤怕冷,即便穿再多衣服,也觉得不暖和。这往往是身体抵抗力下降的表现。

    艾灸可以激发体内阳气。充盈的阳气,能提升我们的脏器的运转能力,并宣发到体表以抗寒。

    如果你觉得最近精力下降了,又或是比平时怕冷,这估计是阳气不足的缘故,那就做做艾灸吧,补充阳气,精力无限。

  《扁鹊心书》: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可见古人对其重视。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常灸中脘、足三里,可使胃气常盛,气血充盈。

    常灸气海、关元,可以振奋一身阳气,使人精力充沛,增强抵抗力。

    命门为人身之根本,最为重要,中医将命门比喻成一个小火炉,火炉旺则生命力旺盛。所以,时不时以艾灸为其添把火是不是很重要呢?

   综上所述,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真可谓是先辈赐给我们的瑰宝,正确的使用艾灸可以防治疾病,永葆青春。

  虽然古载艾草:“通十二经,主灸百病、杀鬼邪。”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些艾灸禁忌,不然不但无功,反而会责怪祖宗乱夸海口,或者是怪艾灸技术无效,甚至是给自己带来不适、或者更大的伤害!

1、体质虚弱的人宜频灸,而且每次艾灸火量要温和,时间宜短,每个部位用艾条艾灸五分钟左右;或用灸大夫隔物灸仪艾灸30分钟即可。

2、体质壮实的时间可以长些,可用艾条灸15分钟左右,隔物灸仪灸60分钟,温度可根据皮肤耐受度,控制得稍高些。

3、头、面、胸、背部皮肤较薄,艾灸时间宜短,腰、腹和四肢时间可以长些。

4、初次艾灸宜温和,以后可逐渐加量。一般取穴宜少而精,每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不宜起疱。

    艾灸的顺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艾灸最佳时间艾灸时间以: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艾灸常用保健穴中脘、 神阙 、关元、 气海、 足三里、三阴交 、风门、 命门 、肾俞、 涌泉。

   具体的穴位怎么使用,你们可以去百度搜索清晰的穴位图,或则关注摆渡人-叶小依,我将为您分享更多的穴位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