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第1张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本草纲目·序》王世贞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说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创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李时珍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医学志在格物,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我们打小就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先生所写,但是却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看了这期《典籍里的中国》之后,才知道李时珍当时写这本著作的艰辛与不易。

虽出生于医学世家,但是小时候父亲并不让他学医,他多次请求父亲,让他做一名医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这是李时珍青年时期向父亲明志、决意行医时所说的话。

随后李时珍跟随父亲行医多年,经常因为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情况,看到了百姓对良医好药的期盼,也见到患者求医问药的艰难,更加坚定了他重修本草的决心。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更难。此后,李时珍查阅历代典籍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30年终于撰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先生仙逝,他并未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经典语录:

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世代永新。

守正创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守住这个“正”,再开出每一代的“新”,就能看着中国越来越好。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医者贵在格物也——《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性理之精徽,格物之通典——《本草纲目·序》

寿国以寿万民——《进<本草纲目>疏》

大医精诚——《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

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有图就可以鉴定了,不过一般民间出现的这些多是坊刻本,价值是小了些,又不是孤本秘籍,况且本草纲目除了祖本金陵本,后世刻的都不是很值钱,千斤方,伤害杂论等估计也都是清末本子,总之,无图无真相,呵呵

1、《黄帝八十一难经》(据说上古神医扁鹊著,至今医学的飞速发展也没有超越它。)\x0d\2、《阴阳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x0d\《足臂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x0d\《黄帝针经》(战国?)\x0d\\x0d\3、《黄帝明堂灸经》(唐?)\x0d\\x0d\4、《灸膏肓俞穴法》(北宋医学家庄绰。)\x0d\《针灸资生经》(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x0d\《备急灸法》(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x0d\《子午流注针经》(金代针灸学家何若愚)\x0d\《针经指南》(金元时期针灸家窦默)\x0d\《针灸四书》(元代针灸家窦桂芳)\x0d\《针经摘英集》(元代医家杜思敬)\x0d\《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王国瑞)\x0d\《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元·忽公泰)\x0d\5、《针灸大全》(明代针灸学家徐凤)\x0d\《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x0d\《针灸聚英》(明代针灸医家高武)\x0d\《针炙节要聚英》(明·高武)\x0d\《经络全书》(明·徐曾)\x0d\《针灸问对》(明·汪机)\x0d\《针灸集成》(明·作者不详廖润鸿刊)\x0d\\x0d\6、《针灸逢源》(清代针灸学家李学川)\x0d\《太乙神针心法》(清初针灸医家韩贻丰)\x0d\《灸法秘传》(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x0d\《绘图针灸易学(图说)》(清代针灸学家李守先)\x0d\\x0d\7、《针灸传真》(民国针灸医家赵熙孙秉彝)\x0d\《针灸真传》(民国针灸医家赵熙)\x0d\\x0d\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皇帝内经》\x0d\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x0d\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北宋:宋慈《洗冤集录》\x0d\回回药方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中国五千年,医学人物数不胜数,传说中的黄帝就被奉为医学圣经,它的名字就是《黄帝内经》里面是深奥的医学知识,也是神农尝百草之后第一本有文字记录的医学书籍,而且其中不光包括医学,还有人体学和玄学,奥妙颇深。

历史上其次的医书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本草纲目》原序 :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

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观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有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缪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辩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白话译文:

据古书上的记载,望见龙泉宝剑的光气,就知道这古剑所在的地方(事载《晋书张华传》)。看见宝气,便知有明珠的存在(事详《杜阳杂编》)。萍实(一种大的果实)和商羊(鸟名)这样的吉祥之物不是聪明人(如孔子)是不会认识的。要论广泛了解事物的人,应当推张华。(张华,晋代人,著有《博物志》十卷)。要论能明辨字义的人,应当说是嵇康。(嵇康,晋代人,字叔夜,著有《嵇中散集》)。要论善于分辩宝玉的人,应当说是倚顿。(倚顿,春秋时人)。但是这些人只能算是早晨的星星。

湖北蕲阳(今湖北蕲春县)有个叫李时珍的(字东璧)。有一天我在江苏太仓县隆福寺西的山中与他相遇,一起饮酒几日。我仔细观察他,面貌润泽而有光彩,清瘦而有精神,说话有风趣的样子。北斗星以南的人间,李时珍算得上第一人了。(这是对李时珍的赞扬)他打开行装,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一部数十卷的《本草纲目》,对我说道“时珍是湖北人,幼小多病,天生笨拙。长大以后爱读古典著作,就象吃到了蜜糖一样,于是就广泛的阅读群书,搜罗百家著述,凡是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看后有心得就写下来。原来有一本《本草》神农氏开始到自汉,梁,唐,宋,下至今朝,注解这部书的很多,但是,其中差错和伪论不是少数。于是我就大胆冒昧的发誓不自量力地担当起撰述(本书)的工作。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参考了八百多部书籍,稿件修改了三次。重复的删去,缺少的加上,错误的纠正。旧的《本草》1518种,现由增加374种,分为16部,编著成52卷,虽然未完成,也基本上全了,署名《本草纲目》。我希望您给着书作序,以使其成为不朽之作。”

我打开书卷仔细玩味(研究),见每一种药标明正名为"纲",别名为"目"。从证明开始,按次序把集解、分辨疑惑、纠正错误、排列出土产植物形状’再按气味、主治、附方,说明功用。上自古代典故,下到民间传奇,凡是跟药相关的没有记述不到的。就象进入了金谷之园(这里比喻内容丰富,美不胜数)品种多色彩夺目;又象是登上了皇宫宝殿,宝藏都能看的清楚;象是冰壶玉雕般,精致极了。多但不繁杂,详细却有要点,综括核实研究的透彻直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怎么能仅仅是医书呢?!实在是阐述生命精湛道理、解释万物的大典,帝王的秘录,百姓的重宝。李时珍用心良苦,造福与人,多么的辛勤呀!宝玉不剖,真假不辩的时鄙太久了。所以,辨别要用整辆车子才载得动的一节大骨头,必须等待孔子(语详《国语鲁语》)。要认识织女星的支机石,必须访问卖卜的严君平(严君平,汉人,名遵,以卜筮为业)。我正著《翕州扈言》可惜从《丹铅扈言》(明代杨慎所撰的一部考据学著作)就没有后人了。多么幸运能看到这部《本草纲目》哇!让这部书藏在深山石洞中不恰当,何不把它刻印出来,以供天下后世钻研就像杨雄(字子云)研著的《太玄经》一样。

公认的是:《黄帝内经》、扁鹊《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难经》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难经》书名的含义,有二种解释:以难字作为问难,另以难字做为难易来解读。难,读音为“ㄋㄢˋ(nàn)”。《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后世将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 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 伤寒杂病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规定了药物的剂型

《本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此处一方面体现了在2000年前中药剂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药物剂型工艺以及对哪些药宜用哪种剂型的研究经验,如消石“炼之如膏”,术“作煎饵”,茺蔚子“可作浴汤”(外用洗剂),葡萄“可作酒”,白芷“可作面脂”,牛角、牛胆“可入丸药”,蝟皮“酒煮杀之”,露蜂房“火熬之良”,当归治“金创煮饮之”,雷丸“作膏摩,除小儿百病”,蛇蜕“火熬之良”,贝子“烧用之良”等等。此处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用时要采用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对现今中医业医者只采用汤药成药的现象具有很大的批判性的价值。

对药物治病取效的客观评价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此处首先告诫人们,有病必须早治;其次强调了疾病的痊愈与否,不能完全依赖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在药物干预下机体驱邪愈病的内在能力。

强调辨证施药

《神农本草经·序录》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疡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此语不但突出了辨证施治用药的主旨,还提示在辨证施治用药的前提下,务必要辨别疾病的性质(寒、热)用药,辨别病因而审因论治(如“饮食不消”、“风湿”),辨别病情轻重并根据病情轻重而施以用药(如“鬼疰蛊毒”均为重危病证),还要辨别躯体病(如“痈肿疮疡”、“风湿症”)与内脏病(如“鬼疰蛊毒”)的差异而用药。前者用“疮药”、“风湿药”,后者用“毒药”。若通览书中365味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还可以发现,书中根据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病等等不同病种而施以不同药物予以治疗,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用药思想。

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这说明本书作者在认真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服药时间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密切关系。

践行“药有阴阳”理论的价值

《内经》首先提出了“药有阴阳”理论,《本经》对这一理论予以践行。所谓“药有阴阳”,其含义甚广。若仅从植物药与矿物药分阴阳,矿物药质地沉重而主降,属性为阴,植物药质地轻清而属阳。若就植物药而言,凡药用其花、其叶、其枝者多属阳,若用其根、其干者多为阴。如若对药物深层的内涵以阴阳分,则“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具体内容可详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本经·序例》所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本义是指人们可以品尝到的药物真实滋味以及其对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药物真实滋味不止五种,由于受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理论的影响,于是自古至今,将药物之滋味统统纳之于五味之中,并将涩味附之于酸,淡味附之于甘,以合药物五味的五行属性归类。

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

《本经》所言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四性,是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人们味觉可感知的五味相对而言,四气属阳, 五味属阴,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为气,阴为味”之意。事物之阴阳属性是可分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药物寒热温凉之性还可再分阴阳。温性、热性为阳,凉性、寒性属阴。热甚于温,寒甚于凉,其中只是程度的差异。温热药有微温、温、热、大热的不同量级;寒凉药有凉、微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级,如果在性质上没有寒热温凉明显的性质差异,于是就用“平”标定其性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