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文物对外展出了,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文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海昏侯文物对外展出了,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文物?,第1张

9月23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自2011年考古发掘以来,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超1万件(套)。值得一看的东西太多了,这里就挑一些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各种形状的金制品

看到如此之多的黄金制品,你会惊叹于古人的黄金制作工艺竟已经如此精湛,但翻了入馆时发的手册你会发现原来这些东西大有来头,特别是马蹄金和麟趾金

《汉书》中有记载,武帝太始二年的春天,汉武帝巡行天下,回长安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称自己登西陇高原喜获白麟,同时又在敦煌出现天马,泰山显出黄金,为了纪念这接连发生的三大祥瑞之事,汉武帝“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特命制作麟趾状和马蹄状的黄金“纪念币”,用于赏赐诸侯王和贵族,彰显祥瑞。

二、五铢钱

五铢钱证明西汉时就以1,000文作为铜钱计量的基础单位,首次以考古证据证明一千文铜钱为一贯的计量方式至迟起源于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地出土了10余吨铜钱,共计有200余万枚。据说考古队员为了清点铜钱的数量,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下午5点,即便如此也是花了半年时间才把铜钱数完,真正的数钱数到手抽筋

三、青铜鱼雁宫灯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两件雁鱼铜釭灯,是全国范围内发现的第5件与第6件、且唯一成对出土的雁鱼铜釭灯。大雁的脖颈为导烟管,将燃烧油脂产生的烟气溶于大雁腹部的水中,以保持室内的清洁。两片弧形灯罩可以自由转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

四、连枝铜灯

连枝灯又称树形灯,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至汉代极为盛行,以铜制、陶制最常见。听讲解员说汉代流行连枝灯应与神仙信仰有关,连枝灯犹如树木的造型,可能象征着神话中扶桑树一类的神树。

五、当卢

当卢是系在马额头中央部位的用于装饰和防护的金属饰品,通常在马的额头中偏上部,通过额带固定在马鼻革与额革的交接处。

当时出土的时候车马坑中大约可见5 辆车20 匹马的痕迹,当卢则有80 余件。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错金当卢,远观呈叶形,整体并不大,但是纹饰精致紧凑,精美异常,青铜当卢出土时表面已被均匀地腐蚀了一层碧绿色的矿化层,正面所錾刻图案纹饰经过两千多年的埋藏积淀,依旧光彩夺目,清晰可辨。

六、青铜蒸馏器、青铜火锅、漆木器

出土时铜蒸馏器中装满了板栗、荸荠、菱角等植物果实,专家推测此蒸馏器可能用于酿造果酒。

青铜火锅的出现证明汉朝就有吃火锅的习惯,不知道当时海昏侯吃的时候放不放麻辣?

漆木器的种类包括供案、几、盒、笥、耳杯、盘、奁、勺等。青铜器的种类有壶、尊、鼎、釜、臼、杵、勺,还有计时用的铜漏,以及称重用的铜权。

七、最重要的证明海昏侯身份的大印

龟纽玉印,17厘米见方,有“大刘记印”四字,玉印制作精细,应为私印,篆书铭文四字。印文为“刘贺”的印章,也是私印,字体为汉印中的缪篆。汉代玉印是中国篆刻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玉印雕工极其精美,传古时为昆吾刀攻玉。

八、两堵编钟

甬钟上刻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一面的错金纹饰保存完好,而另一面的错金纹饰则磨损较多,有的甚至非常严重,这显然是由于当时经常敲击演奏而造成的,这个编钟和其它出土的乐器被称21世纪的中国音乐考古大发现。

简单而言,反映了中国古代与和谐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 

和合中国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实际上,这次展览是廖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专题展览,它旨在通过解读丰富的古代文物和闻名遐迩的彬蔚文化之美,解读和合文化所包含的世界观、世界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和文明价值观,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身份,继续渗透文化基因,加强对“和合”文化传承和培育的文化信任。

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铜车马 

吉林博物馆的珍品是契丹的八角铜镜和白色大理石耳壳,对研究廖契丹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田玉制成的白色大理石耳壳,做工极其精湛,湖北省博物馆的宝藏是越王勾践的宝剑和曾侯爵易的告密者。这把剑是越王勾践在春秋末期佩戴的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漂亮的青铜剑。曾侯乙编钟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它也是一件国宝,代表了战国时期音乐和礼仪的最高成就。它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自己。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后母戊大方鼎 

安徽博物馆的珍品是楚大定和吴望光剑。楚国文化的象征楚大丁,出土于楚文化发源地寿春楚王墓中。王光剑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件文物。碑文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玉器、青铜、瓷器、丝绸刺绣等工艺,反映了中国古代与和谐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其次,选择与“和谐”文化密切相关的水墨古籍,丰富展览的内涵;三是选择反映人类和自然生态文明、人类和社会家庭和国家感情、人类和世界交流互鉴的文物;第四,选择反映河河文化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其他文物。

国家典籍博物馆讲解时间安排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期间,每日提供定场免费讲解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国家典籍博物馆讲解咨询电话:010-88544747(如需特殊定制讲解服务,请提前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展览名称

讲解时间

百代芸香(第二展厅)

10:00

名家手稿(第九展厅)

10:00

国宝吉光(第一展厅)

14:00

汲古润今(第三展厅)

14:00

中国三峡博物馆是重庆一个新的游客观光圣地。最近也放大了。曾与王者荣耀、敦煌壁画等展览合作。你可以想象这景色有多美。不仅如此,馆内还有许多珍稀文物藏品供大家参观,可以大饱眼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后闭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该馆现收藏文物115万余套(每件28万余件),珍贵古籍18万余册,涵盖文物23大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收藏系列。

有《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宋庆龄与保卫中国同盟文物资料陈列》《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基本陈列》等13个常设展览,每年出20-30个临时展览,有《重庆大轰炸》个半景观演示和0755-7900个。

近期特展

无谓浮沉——三峡文物活化案例数字展

“三峡文物活化利用案例数字展示”是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腾讯公司联合发起的数字文物活化项目。意在以腾讯《大三峡》为平台,将三峡文物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当下年轻人的语境相结合,用数字的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在此背景下,《王者荣耀》以白鹤梁上的铭文为灵感,融合石鱼、铭文、水纹等设计元素,打造出“白鹤梁女神”的形象。这样,重庆人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坚忍不拔的人格特征才能彰显。通过“文物数字化”的表达方式,让白鹤梁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引导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关注白鹤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传播。

展览时间:2021年7月15日10月15日——11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生态长廊。

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

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精选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敦煌石窟及周边玉林石窟的50余幅精美壁画,举办了“敦煌壁画美术公益巡回展”。从题材内容看,有佛教故事、佛像、飞天、供养人、沉箱等。其中不乏气势磅礴的作品,画面造型多样,线条简练,色彩瑰丽,整体饱满丰富,再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辉煌。

展览时间:2021年7月15日8月15日——1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楼C展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70周年书画展

走一千英里,涓涓细流成河。70年来,在热心博物馆事业的人们的帮助下,书画系列收藏日臻完善,现历代书画收藏已形成系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成为中国历代书画数量和质量最高的博物馆之一。鉴于此,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在书画展厅4楼举办《王者荣耀》建馆70周年。展览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至12月31日。展览将精选70余件(套)近70年来从各方面收集的书画精品,其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南宋杂景园画、原宪山亭画、尹明堂仿韩熙载夜宴图等镇馆之宝将齐聚本次展览,让广大书画爱好者大饱眼福。

展览时间:2021年7月30日-12月31日

地点:绘画和呼叫

“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据了解,天禄琳琅是中国清代宫廷珍藏的图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该项目的修复工程是2013年启动并于2021年结束,一本古籍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接受着万名游客欣赏观看,背后是国家古籍修复师的八年努力,“天禄琳琅”修复是利用不同修复技法进行的修复,因为这些古籍的破损程度不同,所以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有大量修复经验的古籍修复师,需要细心认真寻找修复材料和工具。

据了解,修复这本古籍所用到的工具就多达48种,研究翻阅的修复办法更是数不胜数,终于在修复师历经八年的努力后,“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成果成功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接受着万民游客的观览,让游客明白古籍修复的难易和古籍的珍贵,这当中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实这次举办的“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能够让国人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文物修复的困难,知道我国文物的珍贵和意义。其实进行维护修复的文物是需要有相当高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天禄琳琅”成功重现生机并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它的重现生机是国家文物修复师日日夜夜的研究分析,编造固定,因为“天禄琳琅”的大部分古籍是自然老化而形成的破损,所以在修复过程中会比较困难故国家修复师用了八年的时间才将其修复。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的“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以不同层次将国家古典书籍展现给人民群众,这样能够更加体现出“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成果,让这些典籍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让人民群众在观看它时能够迸发出一种自然骄傲的情绪,“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成功其实也是国家服务修复的一大重要成就。

北京值得参观博物馆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

其中,“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主要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佛造像、玉器、瓷器、服饰、铜镜、钱币、书画、馆藏经典美术作品、科技等十余个专题展览。

2、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的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比如“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中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等。

3、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前身为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资料室,是中国唯一收藏和利用邮政、邮票文物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建筑面积23705平方米,库房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5500平方米,分为主展厅、特展厅、珍宝馆三个展厅,设有“原始通信”、“古代邮驿”、“近代邮政”、“当代邮政”、“邮票展厅”、“特展厅”以及“珍宝馆”七个主要展区。

4、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100平方米。馆内建筑布局如一个“方孔圆钱”,内设中央厅和4个展览厅。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国家级钱币专业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100平方米。馆内建筑布局如一个“方孔圆钱”,内设中央厅和4个展览厅。中央厅通过4组资料、反映出世界货币的起源,东、西方两大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和互相交融。

第一、第二、第三展厅是中国货币史的基本陈列“中华钱币”,分别为:货币的统一、圜天函地、金银货币、银行与纸币、现在与未来。第四展厅为举办各种专题货币展的特别展厅。

5、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绿树成荫,别有一番韵味。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建筑布局整齐大气,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现有的陈设基本位于太岁殿、拜殿、西配殿等展区。

大英博物馆的明朝:帝国盛世50年展很早就打出广告了。今年6月在维多利亚博物馆举行的陶瓷收藏家Butler爵士追悼会上,我见到了近20年未见的霍,知道她和牛津大学艺术系的Krueger教授正在忙这个展览。他们花了五年时间做准备,这次展览将介绍一批西方从未见过的文物。每隔十年左右,大英博物馆总会呈现一场划时代的中国文化展览。比如1996年首次向英国公众展示三星堆文物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展览,2007年的《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展览,都轰动一时。看这个明展的宣传姿态,应该和那两个展览是一个级别的。于是,期待了一个夏天,展会当天,我兴冲冲的去展会了。

先不说我对这个展览的整体印象,我来阐述一下策展人自己的看法。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这个展览乍一看受到从1400年到1450年这短短五十年的限制。但我知道西方学者倾向于以小见大,以微观解释宏观,可以更深刻更全面。所以这次展览的时间跨度非常新颖,从永乐皇帝被俘开始到正统皇帝土木保被俘结束。霍解释说,这50年虽然不能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50年,但其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因为这50年可以说是中国的重新建立: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紫禁城修复,《永乐大典》的编纂开始。在朝廷权力中,文官的力量最终会超过武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成为管理的核心。而且在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了与外界丰富多样的外交和贸易交流,如郑和下西洋,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远征时间早于哥伦布和达伽马。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出现在欧洲人的视野中是在16世纪,比实际情况晚了一个世纪。而且当时中国和亚洲有很多重要的接触,比如朝鲜、日本、越南。明朝流传下来的丰富物质文化,不仅见证了明朝自身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和贸易往来。因此,大英博物馆希望展示15世纪初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联系。

给西方人讲中国,很多都是从这个明字开始的。这个字很好读,也很好解释,但每当西方童书的故事中加入一个东方的孩子,它的名字往往就叫明。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明朝并不陌生。大家对明式家具和青花瓷都略知一二,但这些知识是有限的。霍说,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破这种局限,把京外的其他重要文化介绍给英国公众。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国,太祖朱元璋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子子孙孙分封到各个重要地区和军事重镇做俘虏。这些帝王在明朝历史上非常重要。所以山东朱谭王陵和湖北梁庄王朱占阳墓出土的文物是这次展览的亮点,能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整个展览的起源要感谢梁庄王墓。2009年,克鲁格赴湖北进行学术交流,在湖北看到梁庄王墓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金器,被大量倾倒。因为明代保存下来的瓷器很多,但金器也不少(黄金可以熔化后再使用),所以在国外的博物馆里很少见到中国的金器。这次展览中的一些展品。

这次展览非常热闹,共有218件展品,包括金、银、瓷器、武器、绘画、服饰、雕塑、家具等。其中70%是从除大英博物馆以外的全世界约30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借来的。展览分为宫廷、武侠、文学、教育、贡品五个展区。

第一个展区以明代宫廷生活为主题,是背景介绍。展厅里总结了这50年来四位皇帝的不同性格:永乐皇帝朱迪被视为武士,执政仅一年的弘熙皇帝被定义为行政官。宣德帝在位十年,因书画好而被誉为美学家。九岁继承皇位的正统皇帝,是一个无知的少年皇帝。展厅列出了四位皇帝和公主的年表,还介绍了什么是太监。展出的优秀文物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宣宗射猎图》,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的魏公主青铜镀金书皮,制作精良的金凤钗等饰品,山东朱谭王墓出土的锦缎龙袍和九缝皮夹克,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复杂红色和龙凤图案抽屉盒,大英博物馆的雕漆。这些闪闪发光的物品和图案复杂的家具与一般印象中优雅的明代艺术大相径庭。

第二展区的主题是军事文化。首先大英博物馆有一个《真武像》。其他引人注目的文物还包括:故宫博物院《朱瞻基行乐图》,描绘玄宗皇帝在皇家园林观看各种体育表演的便服和帽子。画面从右至左细致逼真地描绘了射箭、蹴鞠、马球、痛击、抛壶等。美国亚瑟赛克勒美术馆《颖国武襄公杨洪》藏品,图上方于谦的悼词最能形容这位身着红袍的明朝统帅:朝气蓬勃,仪表堂堂,谈吐不凡。江湖广阔,石头就是肝肠。胸策莫测,剑戟在手,繁星垂下。灭万里,轰雷讯电。指挥三军,烈日秋霜。功在朝廷,威震边疆。骑先行者,不如骑马。正如《旗帜报》指出的那样,有两个卫兵站在杨红身后,其中一个人的一只耳朵上戴着耳环。展览上说,打耳钉不是中原汉族人的习俗,但在蒙古族中很普遍。难不成这就是大元帝国的遗风?其他有趣的画还有《湖畔射猎图》和《柳荫双骏图》在故宫。在这个展区,还有一把金银镶嵌宝石的兽面铁剑,据说是永乐皇帝的剑。它的剑柄是真金打造,刻有喜马拉雅藏式狮脸装饰,眼睛镶嵌着红色和绿色的宝石。与剑一起的还有马鞍、头盔、剑鞘等。

第三个展区的主题是文人艺术,宣德皇帝本人就懂得写字写字。在此期间,文化古籍也有了丰硕的发展。在这个展区里,有故宫1426年2月10日玄宗的圣旨《刺谕文武群臣夏原吉》,大英图书馆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杏园雅集图》,展示了玄宗宫廷里三个年轻人(杨士奇、杨蓉、杨普)的聚会。在这本书的后面有三个年轻人和许多其他人的题字。宣德时期的瓷器非常有名。这里有上海博物馆的青花琴、棋、字画壶,展现了仕女们的文艺生活。大英博物馆里的明代宣德青花勾连扁瓶和景泰蓝龙盖罐非常漂亮。我最喜欢的展品之一是德国国家博物馆的夏昌《湘江春雨图》长轴卷轴。水墨竹石,文人气息十足。其他15世纪的精美画作包括德国陈记录的《梅月图》,上海博物馆藏戴进的《金台送别图》等。

第四个展区是关于中国人的信仰。最有趣的书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和《古兰经》并排展示。是1400年从北京牛街清真寺抄来的。作者署名Hajji Rashad ibn Ali al-Sini,意思是来自中国。好像当时伊斯兰教在北京还挺流行的。我很庆幸我曾经工作过的木刻基金会也有两件展品,一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一件是《释氏源流》。关于道教的经典在大英图书馆是《玉枢经》,在山西博物馆的四幅《九天后土圣母诸神众》的画前也有很多人驻足,讨论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第五个展区名为贡品,展示了明代中国与亚洲和西方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工具在这里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郑和铜钟被放在显眼的位置。钟上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铭文,建于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费城艺术博物馆里还有《瑞应麒麟图》,画的是一只长颈鹿和一个随从,描绘的是1414年郑和下西洋时,邦格拉进贡的长颈鹿。有趣的是,在索马里语中,长颈鹿这个词是Girrin,可能是因为中国麒麟这个词发音的影响。

整个展览的最后一件展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的油画《三王朝拜》(东方三博士崇拜)。这幅画创作于1495年至1505年间。画中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三位东方国王献礼。其中,中国的青花碗里装满了黄金。油画旁边的展柜里有一个青花碗,图案和色彩好像刚从画上走下来。

花了两个小时仔细逛了一圈展览,整体感觉比较乱。梁庄王墓出土的黄金虽然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还没有三星堆第一次面对英国公众时那么震撼。整个展览似乎为那50年设置了很多小摊位,缺乏因果脉络的内在联系。中文标题《大朝五十年》还是贴切的,但英文标题《明:改变中国的五十年》就有些混乱了。这些展品如何证明那50年改变了中国?它是如何改变中国的?展览中没有进一步的讲解和探索。展览的色彩和设计也很热闹,仿佛怕观众厌烦,催着大家往前走。展品的录音说明过于简单,而且很实用,很少向人们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让我想起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张红星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策划的展览《中国名画展》。那次展览展出了近80件作品,贯穿了中国从700年到1900年的绘画。按照年代和主题,可以概括为五个展厅,很有历史感和学术性。从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宋徽宗抄本《捣练图》开始,其他展品如下: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的敦煌画、张僧友(传)《五星二十八宿神图》(大阪博物馆)、李公年《冬景山水图》(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陈蓉《九龙图》(波士顿美术馆)、米友仁《云山图》(大都会博物馆)、宋徽宗《瑞鹤图》展览的设计相当大气,充满人文气息。展品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供参观者驻足。整个展厅的光线很暗,主色调和文字描述都很安静,为参观者提供了观察中国绘画的最佳环境。不求涵盖中国绘画史,策展人也没有提供太多的历史背景,没有把观众当傻子来详细讲解唐宋元明清的来龙去脉。然而,由于馆长在每幅画的每一处描述上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不厌其烦地逐句翻译上面的诗句和题字。再加上平静的环境,观众理解了中国绘画的美和特色,同时仿佛与历史和东方的灵魂做了一次交流。

看到那个展览的时候,感觉和热闹的VA格格不入,本来应该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今天看了明展,有同样明显的感觉,这个明展放在VA会更合适。

克鲁格在采访中说:我不希望大家看完这个展览后只留下对明朝的刻板印象;希望你能看到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这确实做到了。然而,对于一个世界级、顶级的博物馆来说,这真的足够了吗?

关键词:红色

红色和革命主题展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多个博物馆都有重磅大展推出。

农讲所纪念馆5月~6月推出“红色货币展”,7月~10月推出“广东党组织创建历程展”,11月~12月推出革命漫画展。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3月启动“夫人·同志战友·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与广州”(暂定名专题展览;6月开幕的“红色曙光笔尖上的曙光——中国***成立前后的进步报刊”(暂定名将以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三家馆藏的、1915年至1927年的部分早期红色报刊及相关文物为展览基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目前在闭馆升级改造中。开馆后将推出“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两大主题展。两大展结合三大会址的实景地将成为触摸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洗礼的窗口。

6月8日~10月17日,广东省博物馆将举行“红色热土不朽丰碑——中国***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专题展”,展览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以革命地理标识为主轴,遴选了省内多家文博单位的革命文物,如《海丰农民运动》、1926年曹安的省港罢工工人凭证、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徽章等近150件/套,还有数百张珍贵史料。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广州鲁迅纪念馆除“文学之桥——鲁迅与粤港澳大湾区进步文学”展至3月15日外,还将在7月1日举办“风雨同行——鲁迅与***人”展,“为了革命:***人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确立”也计划推出。

5月14日,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从辛亥革命走出的***人”展将开幕,同月推出革命烈士陈毅安展,9月~11月展出“一代伟人朱德”及剑胆琴心——辛亥名人翰墨展。

关键词:唯美

2021年开年,广州各大博物馆纷纷上了新展览,许多展览都非常美。比如广州博物馆的“户上千色映羊城”是全国首个“满洲窗”主题展;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惠风和畅——明清春天题材绘画展”则精选了艺博院与省博明清时期绘画中迎春祈福、咏春雅会、赏春骋怀等题材的精品。

接下来,一连串“唯美派”的展览还将陆续登场。广东省博物馆的“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引进,将通过古籍善本、文物器物、书法绘画、学者手稿、艺术作品、非遗作品及诸类辅助展品,“带您走进曹公的《红楼梦》中”;“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将与观众一道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探索“时节里的绘画”;“酒之源——中国酒文化展”取四季中的代表性节气,以“酒”链接,将相关的自然资源代表与馆藏文物融合,展示岭南酿酒的技术和制造工艺,从“礼仪、养生、风俗、外销”等多方面展示酒文化。

古琴是最能代表中国人传统审美情趣的艺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将在4月1日~6月7日推出“岭南古琴展”,展现岭南古琴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的真善美;而1月28日将与大家见面的“千秋如对珞珞如石——广东英石雅集”展现的则是“小山突兀百千重”的英德奇石独特魅力。

南越王宫博物馆暂定4月23日~7月23日展出的“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暂定名”选取创建于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北魏皇室的礼佛场所巩义石窟寺五个洞窟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刻拓片30余幅,以及中岳嵩山汉三阙等拓片,勾勒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伟大成就的一个剪影;暂定8月底携手安徽博物院推出的“安徽文房四宝文物展(暂定名”以100多件(套纸、墨、笔、砚文物和笔筒、墨床、水盂等文房用具,剖析深藏在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密码。

此外,艺博院3月的唐卡艺术展、7月的院藏精品展以及广州十三行博物馆11月的“诗情画意——岭南传统园林文化展”也都非常值得期待。

关键词:乡土

作为广东民间工艺收藏第一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将在今年推出十个左右的岭南地区代表性工艺题材展,当中包括“童心匠意——广州市中小学生广彩、广绣、剪纸优秀作品展”“广西小江瓷艺作品展”“馆藏漆器作品展”“馆藏刺绣作品展”“馆藏外销扇作品展(待定”“广作华章——从外贸商品到非遗保护”“岭南传统建筑构件展”“馆藏粤绣精品展”等。十三行博物馆也将陆续推出“西风焕彩——新入藏铜胎画珐琅精品展”“灿若云霞——馆藏广绣精品展”“‘传承’——非遗与清代广州工艺展”“送展入校园‘喜粤年年’——广府人的节庆文化展”等广味十足的展览。

辛亥革命纪念馆将在12月推出跨年展“省城行街·1921”,展览以一个行街人的视角来看广州,选取100件文物,以小见大,运用场景化设计,让观众从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一个世纪前的广州。这个展览的立意和视角十分独特。

广州艺术博物院将在4月推出“黄般若艺术回顾展”,7月推出“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11月推出“广派水彩大展”。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广东状元展”2015年开始在全省巡展,年底将“回娘家”,在贡院旧址展区展出。

南越王宫博物馆与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合作的“泛海凌波——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贸易陶瓷专题展”展期为1月26日~5月5日,是马上就能看到的本土题材重磅大展,共展出200余件(套文物,包括著名的“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68件(套,重现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盛况以及灿烂的大唐文明。

关键词:宏阔

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推出的“齐鲁汉风”和“寻找夜郎”两大汉代诸侯王主题展,吸引了许多观众。今年1月25日~4月18日,馆方策划的第五个汉代诸侯王主题展的“滇王与南越王”展将举行。这个重磅大展由云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联合主办,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协办。这个大展国宝云集,除了展现出古滇国文明的夺目光辉,也将回答滇与南越交往的许多问题。馆内另一重量级展览“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目前尚未确定展览时间。

“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1月22日将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该展汇集了秘鲁11家知名博物馆的157组文物与粤博相关展品,呈现历年安第斯文明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由南越王宫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的“中亚东北部地区古代及中世纪早期时代东方文化交流考古成果展(暂定名”暂定在8月开幕。展览聚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的,对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玛哈玛特县东郊的明铁佩(Mingtepa古城遗址的联合考古。这是中国考古学者在境外开展的最大规模发掘项目,也是中国考古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开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