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博物馆有哪些展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2023年上海博物馆有哪些展览?,第1张

2022年只剩一个月,上海博物馆官方公布了2023年六大特展。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时间也出来了。详见下文。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期待的展览吧!

: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3号展厅

为庆祝建馆70周年,上海博物馆将再次开放珍藏数十年的秘密丝绸之宝《莲塘乳鸭图》,供公众欣赏。这是朱克柔唯一的传世巨著,是不可多得的中国瑰宝。性格柔和的朱刚,尤其擅长缫丝画,独创“朱衣法”。这幅缫丝画是以春夏生动的荷塘画为蓝本的。整幅缫丝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丝线精细适宜,技法高超,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堪称历代缫丝绘画的杰作。南宋朱克柔索斯《莲塘乳鸭图》原为庞元吉(1864-1949)所有,后有人于1952年将其捐赠,进入上海博物馆。

:2023年1月17日至2023年5月7日

此次重磅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世界对话”系列文物艺术展中的第二个展览,旨在庆祝上海博物馆成立70周年。这也是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最强的欧洲艺术史展览。

展览将以教科书的方式,选取52件/组展品,呈现19世纪欧洲绘画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的历史,跨越400多年的艺术史。展品包括各个时期的名作,包括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马奈、莫奈和梵高。

:2023年1月18日至2月26日1、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

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历代绘画博物馆

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馆将在春节期间举办“玉兔精灵”特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上海博物馆藏的五件兔像文物,包括西周双兔车横饰、唐白釉兔、元水晶兔、清代玉《侍女三兔图》轴、玉兔托神。晋侯墓地的青铜兔像和石圣祖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南宋玉兔镇纸,分别从山西博物馆和衢州博物馆借来,供观众欣赏。

南宋清玉兔镇纸(衢州博物馆收藏)

在古代,兔子有吉祥、机警的美好寓意。本次春节展中的文物品类多样,造型丰富,一定是满身皮毛,或坐或蹲,就像一只只鲜活而天真的“兔子精灵”。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青铜兔像和水晶兔在兔主题文物中并不多见,水晶兔是在上海松江区元英塔地宫中发现的。

:2023年4月10日至7月10日

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典籍丰富,是中国典籍发展的黄金阶段。依靠手写抄写、雕版拓印,中华文明在宋元时期得到广泛传承和极大发展。

上海博物馆藏有大量珍贵的宋元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博物馆计划于明年4月向国内外观众展示60多部宋元古籍。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古籍特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展示宋元古籍三种类型:文字书、刻书、拓片。

:2023年4月10日至7月10日

上海博物馆3号展厅

进士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记载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为了保存、研究和交流其中的内容,中国古老的智慧进化出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复制技术:传播技术。经过时代的变迁,许多原始碑刻早已消失和损毁,流传和流传下来的拓本为保存碑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7月10日至10月10日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

上海博物馆“为什么中国”展览系列第二场展览将集中展示5800年至4300年前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第一次文明发展高峰中的最大成就。展览计划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收藏的出土文物,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近凌家滩、东山村、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讲述中国自己的“文明”故事。这也是中国首次以展览的形式系统呈现中华文明探索工程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红色

红色和革命主题展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多个博物馆都有重磅大展推出。

农讲所纪念馆5月~6月推出“红色货币展”,7月~10月推出“广东党组织创建历程展”,11月~12月推出革命漫画展。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3月启动“夫人·同志战友·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与广州”(暂定名专题展览;6月开幕的“红色曙光笔尖上的曙光——中国***成立前后的进步报刊”(暂定名将以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三家馆藏的、1915年至1927年的部分早期红色报刊及相关文物为展览基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目前在闭馆升级改造中。开馆后将推出“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两大主题展。两大展结合三大会址的实景地将成为触摸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洗礼的窗口。

6月8日~10月17日,广东省博物馆将举行“红色热土不朽丰碑——中国***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专题展”,展览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以革命地理标识为主轴,遴选了省内多家文博单位的革命文物,如《海丰农民运动》、1926年曹安的省港罢工工人凭证、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徽章等近150件/套,还有数百张珍贵史料。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广州鲁迅纪念馆除“文学之桥——鲁迅与粤港澳大湾区进步文学”展至3月15日外,还将在7月1日举办“风雨同行——鲁迅与***人”展,“为了革命:***人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确立”也计划推出。

5月14日,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从辛亥革命走出的***人”展将开幕,同月推出革命烈士陈毅安展,9月~11月展出“一代伟人朱德”及剑胆琴心——辛亥名人翰墨展。

关键词:唯美

2021年开年,广州各大博物馆纷纷上了新展览,许多展览都非常美。比如广州博物馆的“户上千色映羊城”是全国首个“满洲窗”主题展;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惠风和畅——明清春天题材绘画展”则精选了艺博院与省博明清时期绘画中迎春祈福、咏春雅会、赏春骋怀等题材的精品。

接下来,一连串“唯美派”的展览还将陆续登场。广东省博物馆的“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引进,将通过古籍善本、文物器物、书法绘画、学者手稿、艺术作品、非遗作品及诸类辅助展品,“带您走进曹公的《红楼梦》中”;“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将与观众一道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探索“时节里的绘画”;“酒之源——中国酒文化展”取四季中的代表性节气,以“酒”链接,将相关的自然资源代表与馆藏文物融合,展示岭南酿酒的技术和制造工艺,从“礼仪、养生、风俗、外销”等多方面展示酒文化。

古琴是最能代表中国人传统审美情趣的艺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将在4月1日~6月7日推出“岭南古琴展”,展现岭南古琴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的真善美;而1月28日将与大家见面的“千秋如对珞珞如石——广东英石雅集”展现的则是“小山突兀百千重”的英德奇石独特魅力。

南越王宫博物馆暂定4月23日~7月23日展出的“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暂定名”选取创建于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北魏皇室的礼佛场所巩义石窟寺五个洞窟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刻拓片30余幅,以及中岳嵩山汉三阙等拓片,勾勒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伟大成就的一个剪影;暂定8月底携手安徽博物院推出的“安徽文房四宝文物展(暂定名”以100多件(套纸、墨、笔、砚文物和笔筒、墨床、水盂等文房用具,剖析深藏在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密码。

此外,艺博院3月的唐卡艺术展、7月的院藏精品展以及广州十三行博物馆11月的“诗情画意——岭南传统园林文化展”也都非常值得期待。

关键词:乡土

作为广东民间工艺收藏第一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将在今年推出十个左右的岭南地区代表性工艺题材展,当中包括“童心匠意——广州市中小学生广彩、广绣、剪纸优秀作品展”“广西小江瓷艺作品展”“馆藏漆器作品展”“馆藏刺绣作品展”“馆藏外销扇作品展(待定”“广作华章——从外贸商品到非遗保护”“岭南传统建筑构件展”“馆藏粤绣精品展”等。十三行博物馆也将陆续推出“西风焕彩——新入藏铜胎画珐琅精品展”“灿若云霞——馆藏广绣精品展”“‘传承’——非遗与清代广州工艺展”“送展入校园‘喜粤年年’——广府人的节庆文化展”等广味十足的展览。

辛亥革命纪念馆将在12月推出跨年展“省城行街·1921”,展览以一个行街人的视角来看广州,选取100件文物,以小见大,运用场景化设计,让观众从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一个世纪前的广州。这个展览的立意和视角十分独特。

广州艺术博物院将在4月推出“黄般若艺术回顾展”,7月推出“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11月推出“广派水彩大展”。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广东状元展”2015年开始在全省巡展,年底将“回娘家”,在贡院旧址展区展出。

南越王宫博物馆与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合作的“泛海凌波——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贸易陶瓷专题展”展期为1月26日~5月5日,是马上就能看到的本土题材重磅大展,共展出200余件(套文物,包括著名的“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68件(套,重现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盛况以及灿烂的大唐文明。

关键词:宏阔

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推出的“齐鲁汉风”和“寻找夜郎”两大汉代诸侯王主题展,吸引了许多观众。今年1月25日~4月18日,馆方策划的第五个汉代诸侯王主题展的“滇王与南越王”展将举行。这个重磅大展由云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联合主办,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协办。这个大展国宝云集,除了展现出古滇国文明的夺目光辉,也将回答滇与南越交往的许多问题。馆内另一重量级展览“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目前尚未确定展览时间。

“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1月22日将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该展汇集了秘鲁11家知名博物馆的157组文物与粤博相关展品,呈现历年安第斯文明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由南越王宫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的“中亚东北部地区古代及中世纪早期时代东方文化交流考古成果展(暂定名”暂定在8月开幕。展览聚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的,对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玛哈玛特县东郊的明铁佩(Mingtepa古城遗址的联合考古。这是中国考古学者在境外开展的最大规模发掘项目,也是中国考古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开始。

辽博和合中国展览有哪些重点文物

本次展览共展出与“和合”文化有关文物、古籍402件/组(436单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组,外借文物121件/组(177单件),覆盖辽博三层20、21、22号展厅展厅,面积共37381平方米,展线长度387米。

部分重点文物简介:

勾连涡纹彩陶_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口径132底径12通高492厘米

辽宁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泥质红陶,红陶地上饰黑彩。敛口,圆唇,广肩,鼓腹,小平底,腹部饰竖桥状耳,圆碟式盖,顶端有半环形捉手。盖身饰重圈纹,瓮身饰三周勾连涡纹带。

早在新石器时代,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性和与邻区广泛交流的开放心态,走过了1500年发生发展的历程。红山文化祭祀用陶器主要为泥质红陶,且多彩陶。红山文化的彩陶受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融入自身的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彩陶。将源自邻区文化因素的彩陶器使用于精神领域,反映出红山先民对外来文化具有很高的容纳度。

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

通高21口径37底径108×89厘米

原东北文物管理处拔交

辽宁省博物馆藏

壶体作扁圆形,圆口,曲柄,管状短流,圈足。胎质灰白闪红,挂白粉。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水波纹地,上浮有如意流云带。柄外施绶带纹,流基部作牛首张口状。壶身两面印相同的凸起花纹,中心一朵莲花内饰有太极图式花纹,勾画出“始于天然、载于天道”的审美意境。此壶构思巧妙,制作精细,花纹别致,装饰富丽,是辽代陶瓷中的佳作。

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董源(生年不详—962)

绢本设色

纵498横3294厘米

董源,字叔达,钟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中主时曾任北苑副使,故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开创了“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画风格,是“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

此卷描绘的是江南山水景色,江水蜿蜒于群山之间,草木丰茂,点染皴擦中尽显江南山水秀润之境。引首有明代董其昌书题,卷后有元代柯久思、虞集等人题跋,是董源传世绘画中极为精妙的一幅作品。

太白山图卷

元代王蒙(1308—1385)

纸本设色

纵274横238厘米

王蒙,字叔名,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_外孙。画风深受外祖父影响,又自出新意,独具风貌。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此图所绘为浙江鄞县太白山及周围景致,此处山峦叠嶂,绵延不绝,小桥流水,高拱长桥。全篇用笔繁密,以朱砂、花青点染,技法高超,别具一格。

唐摹兰亭序(黄绢本)

唐代佚名

横245纵656厘米

湖南博物院藏

展览中后期展出,敬请期待。

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诸跋。

此卷唐摹《兰亭序》,虽不是褚遂良的摹本,但作为唐代初期的书法作品,能流传至今实为不易。正因它与其他唐摹《兰亭序》的存在,使我们今日仍可在感受到王羲之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认识唐代早期的书法风尚。

兰亭集序图卷

明代祝允明(1461—1527)

文徵明(1470—1559)

纸本行书设色

书心:纵229横488厘米

画心:纵208横778厘米

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擅诗文,尤工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_、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县人。嘉靖二年(1523),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归去来兮辞图卷

明代马轼李在夏芷(生卒年均不详)

纸本水墨

纵277横60厘米

马轼,字敬瞻。嘉定(今上海)人。宣德年间与戴进、谢环同善画名于京师。工诗文,善画,山水取法南宋院体。

李在,字以政,福建莆田人。宣德年间入画院,为画院待招。善山水人物,宗郭熙。

此幅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情境,共九段,现存李在三段,马轼三段、夏芷一段,第一段与第八段原作已佚,现存此两段为清代画院画家补绘。

“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据了解,天禄琳琅是中国清代宫廷珍藏的图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该项目的修复工程是2013年启动并于2021年结束,一本古籍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接受着万名游客欣赏观看,背后是国家古籍修复师的八年努力,“天禄琳琅”修复是利用不同修复技法进行的修复,因为这些古籍的破损程度不同,所以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有大量修复经验的古籍修复师,需要细心认真寻找修复材料和工具。

据了解,修复这本古籍所用到的工具就多达48种,研究翻阅的修复办法更是数不胜数,终于在修复师历经八年的努力后,“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成果成功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接受着万民游客的观览,让游客明白古籍修复的难易和古籍的珍贵,这当中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实这次举办的“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能够让国人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文物修复的困难,知道我国文物的珍贵和意义。其实进行维护修复的文物是需要有相当高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天禄琳琅”成功重现生机并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它的重现生机是国家文物修复师日日夜夜的研究分析,编造固定,因为“天禄琳琅”的大部分古籍是自然老化而形成的破损,所以在修复过程中会比较困难故国家修复师用了八年的时间才将其修复。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的“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以不同层次将国家古典书籍展现给人民群众,这样能够更加体现出“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成果,让这些典籍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让人民群众在观看它时能够迸发出一种自然骄傲的情绪,“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成功其实也是国家服务修复的一大重要成就。

苏州博物馆春节也是会开放的哟,小伙伴们可以在春节的时候去参观哟。在春节诶期间还会有一些展览哟,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下面就是相关信息介绍,一起切看看吧。

春节开放时间

春节假期七天,苏州博物馆都将对外开放,观众可以尽情观展。

其中,1月24日除夕当天,苏博提早一小时闭馆,即从下午三点起停止入馆,四点闭馆。

原本苏博每周一是闭馆时间,但春节假期1月27日(周一)会正常开放。

注意!前往苏州博物馆参观必须提前预约哦!

春节期间展览及社教活动

1、“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3月15日,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吴门书画展厅、特展厅

活动票价:免费

活动内容:此次“须静观止”特展,网罗须静斋潘氏六世所藏,回苏聚首。书法、绘画、古籍、碑帖70件汇集一堂。

2、苏新平——万物是凝固的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2月12日,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

活动票价:免费

活动内容:展览试图研究80年代苏新平先生绘画中的空间和色彩关系,因为只有黑白灰,空间被简约的图像占据。

3、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姚建萍刺绣艺术展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2月23日,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楠木厅

活动票价:免费

活动内容:本次展览展出了二十余件姚建萍女士的代表性苏绣精品及近年来带领其团队创作研发的系列文化生活美物,观众们在此可以观赏今日苏绣的光彩华章,体悟苏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4、传承

发展融合创新——苏州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展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2月30日

活动地点:忠王府四面厅北厅

活动票价:免费

活动内容:展览从历史沿革、馆舍变迁、馆藏文物、综合管理、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化创意等多个方面介绍苏州博物馆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展示了苏州博物馆的特色和亮点,展现了“苏博人”为博物馆成长所做的辛勤努力。

5、岁朝花事之家·香——苏州节气生活美学展

活动时间:2020年1月15日至2020年2月9日

活动地点:忠王府大殿、下沉式庭院

活动票价:免费

活动内容:此次结合过年节庆,展览主题定为“家·香”。“香”既是香味,又是情感,寓意回顾人们从小到大在家里闻到的气味。

6、展厅互动梅花笺纸刷印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须静观止”展览期间每天上午10时至11时,下午14时至15时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负一层展厅门口

活动票价:免费(普通观众,每场有人数限制)

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100人

联系电话:0512—67576035

活动内容:在吴氏的文物收藏中,宋刻本《梅花喜神谱》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苏州博物馆从每一章节中挑选一张梅花画像,共八幅作品,展示梅花开放过程中的八种姿态,并以其为蓝本定制版片,为观众提供梅花笺雕版刷印活动。

7、悠游@苏博觅青寻踪——秘色瓷研学之旅

活动时间:2020年1月18日(周六)09:00—21日(周二)18:00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杭州、慈溪、宁波

活动票价:10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有人数限制,费用为3000元/人,苏博会员2950/人,苏博志愿者2900/人)

活动人数:活动20人成行,限报30人,额满即止

联系电话:0512—67546065

活动内容:这一次,我们将从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出发,开启一段寻觅最美的青瓷研学之旅,了解“秘色瓷”前世今生的故事并深思中国陶瓷发展过程背后的寓意。

8、乐学@苏博青花瓷学习体验课程

活动时间:2020年1月25日(9:30—11:00;14:00—15:30),2020年1月30日(9:30—11:00;14:00—15:30)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教育活动室

活动票价:免费(需报名,人数有限制)

报名方式:成长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官网报名(1-3年级、4-6年级)

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报12人

联系电话:0512—67546065

活动内容:本次课程将带领学生探寻陶器的起源、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和联系,学习触摸文物的正确方法,观赏精美的青花瓷器,并尝试亲手绘制青花图案。

9、展厅互动风雅扇面图谱勾描活动

活动时间:“须静观止”展览期间每周六、日上午十时至十一时,下午二时至三时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负一层展厅

活动票价:免费(普通观众,有人数限制)

活动人数:每场活动基本上20人

联系电话:0512—67546065

10、艺术@苏博梅花喜神——吉祥图案橡皮雕版刻制

活动时间:2020年2月2日(周日)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多功能活动室

活动票价:免费(十五周岁及以上的观众,每场有人数限制)

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报16人

联系电话:0512—67576035

11、鼠年元宵乐民俗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2020年2月8日(周六18:00-20:00)

活动地点:平江府·半园

活动票价:150元/人(普通观众,有人数限制)

活动人数:每场活动限80人联系电话:0512-67272478

12、古韵悠悠诗声朗朗——元宵专题古诗诵读及活字刷印、线装诗集装订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2020年2月8日(周六上午)

活动地点: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

活动票价:免费(普通观众)

活动人数:限16人

联系电话:0512-67546086

现在离2020年只有一个月,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在最后的一个月里,我们可要好好的享受一下。那么我们来看看北京在最后一个月里都有哪些活动展览吧,全都是免费的哦。

天高云淡——高云作品展

展览展出高云创作的国画、连环画共127幅左右。均为其从艺四十年来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2、6号厅

望故乡兮——中国美术馆藏台湾艺术家作品展

本次展览从馆藏台湾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中,精选了于右任、张大千、王悦之等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中国画、书法、油画、雕塑等,展现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激发爱国情怀。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3号厅

逐写春光——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

此展以63幅作品反映了庄寿红的艺术创作历程,体现她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吸纳东西方艺术精华,以当代审美情怀,对写意花鸟、山水及人物画的新语言、新形态所作的多方位探索。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4号厅

未央——杨杰书法作品展

此次精选50余件代表作晋京展出,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杨杰雄浑大气、苍劲刚健的书法风貌,内容积极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彰显出厚重的中原文化基因,抒发了当代书家的家国情怀、时代责任和艺术追求。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7号厅

美丽中国——色彩意象中的世界

展览分油画和水彩两个板块,油画部分囊括大师大家如:刘海粟、庞薰琴、颜文梁、李瑞年、苏天赐、吴冠中等人的经典之作;水彩部分集中了如李剑晨、潘思同、关广志、古元、宗其香、秦宣夫等几代水彩画家的精品力作。

时间:即日起-12月30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六楼藏宝阁、四楼开渠厅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展览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安排设计了序厅、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在这个五个部分中,共选择展出了150个“新中国第一”,每10年设置英雄模范人物墙,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展示手段,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

时间:即日起-12月31日(参考)

地址:北京展览馆

“菁华献颂”颐和园福寿文物展

本次展览分为瑞玉吉金、福书寿牒、奇工绝艺、赋彩增华四个展区,展出玉器青铜、古籍书画、杂项、瓷器珐琅等多个品类的文物。

据悉,这次文物展的特点就是高级别文物数量多、展品年代跨度大、首次亮相文物较多。其中,展出的99件套文物精品,有近三成文物是首次亮相。

票价:展览免费;颐和园门票:20元;联票:50元(淡季)

时间:即日起-2020年1月30日

地址:德和园一展

只留清气满乾坤——陈俊愉院士园林成就展

展览分为“梅菊情缘以花铭志”、“勤育百花守正出新”与“香溢四海

大家风范”三个部分,展出陈俊愉院士的手稿、笔记、题词、著作、藏书以及相关和视频等资料三百余件(套),多数书稿、笔记和题词为首次对公众展出。

时间:即日起-12月22日

地址:中国园林博物馆临四展厅

镌刻留痕——苏州古典园林书条石拓片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拙政园、留园等九座古典园林,以及中国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点虎丘山风景区特色书条石、碑刻、摩崖石刻等90余件展品,以书条石为媒介,向观众展示苏州这座园林之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时间:即日起-12月29日

地址: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号临展厅

故事集:古建工程师的一甲子——于倬云诞辰百年纪念展

展览以“于倬云的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之路”为主题,展示从民国到二十世纪末多个不同历史时期里,于倬云先生从一名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试用技士,成长为故宫文物建筑保护的技术带头人和实践者的历程。

票价:展览免费;故宫门票:40元(淡季)

时间:即日起-2020年5月31日

地址: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展厅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此次展览展出315件历朝精品,其中一级文物多达189件(组),吸引许多观众前来一睹真容。

票价:展览免费;特展门票:60元

时间:即日起-12月17日

地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8、14号展厅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展览共展出吴冠中先生的画作111幅,除了展出吴先生各个阶段的优秀作品以外,还呈现出许多相关文献、、文章、手稿和画具等。

票价:展览免费;普展门票:20元

时间:即日起-2020年5月3日

地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瓦尔特·博萨德与罗伯特·卡帕在中国

对中国而言,20世纪3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十年。本次展览展示了两位杰出摄影记者的作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中国这一时期的战争景象。从而这让我们有独特的机会看到一个多层次的叙述:透过西方的视角观看中国的历史,关于新闻摄影中真理的问题,以及战时摄影的力量。

票价:展览免费;普展门票:20元

时间:即日起-2020年5月3日

地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

融合:中西方文化新物种溯源

本次展览聚焦两类融合中与西、古与今的新物种,旨在呈现中西方文化冲撞交融之下,艺术之美如何在其中倔强的孕育、生长,成为融汇两方精华的结晶。

时间:即日起-2020年1月20日

地址: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中粮置地广场B座B1中粮宝库艺术空间

“一日一花,别有洞天”圃生个展

艺术家圃生先生的作品自然、美好、纯净,小品文般的风格叙事,不带一丝俗世的喧嚣与尘埃。展览配合各种媒介,调动多元感官,带您走进一个别样的“桃花源”。

时间:即日起-2020年3月1日

地址:西城区宫门口四条32号不染川艺术空间

前世今生梁明毓吴永刚__作品展

一位将中国传统琉璃技艺传承有序,以琉璃为媒介表达人文风貌。一位将花材、植被、器物、空间融会贯通,致力于让传统插花回归生活本初。此次展览将会以雅集茶会的方式开始,展期两周。在此期间,老师将和大家分享对茶与艺术的认识。

时间:12月1日-12月15日

地址:西城区茶马街六号院一号楼一单元103底商___Artspace

「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70件(组)文物,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等11家收藏机构,重点展品包括「小河公主」木乃伊、战国铜武士像、营盘男子服饰、唐代《托盏侍女图》等。

时间:即日起-2020年2月28日

地址: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西门内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漆玉传情扬州工艺精品北京特展

北京金漆镶嵌工艺门类繁多,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艺术,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而扬州漆器源于战国,兴于秦汉,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盛极一时。

此次展览将有近万件金漆镶嵌及玉器精品亮相,其中玉雕展品过亿元,漆器也价值600多万元。展览展出的雕漆九龙尊摆件、纯雕漆《秋江冷艳》等精美绝伦的漆艺精品,和琳琅满目的玉雕摆件,一定会给你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时间:即日起-年底

地址:石景山区模式口地区承恩寺内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

熊秉明,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旅法五十余年,其作品融贯中西方,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本次展览将展出熊秉明雕塑、书法、版画、油画、素描等作品及相关文献205件。

时间:即日起-12月15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1、8-11号厅

如常——罗寒蕾工笔画展

展览将展出罗寒蕾2007年以来创作的工笔画作品26件,以及1996年临习时期的2件作品,力图更充分地展示她在工笔画,尤其是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领域取得的成绩。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5号厅

延安延安——中国美术馆藏延安美术展

展览精选延安时期美术作品和不同时期延安题材美术作品148件,包括石鲁、罗工柳、王式廓、靳之林等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以木刻和摄影的方式呈现出延安那段红色岁月,生动诠释了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13-17号厅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此次展览将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那段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相关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时间:即日起-12月22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

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

展览筹备近两年多,将展出石鲁先生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文献手稿、速写、版画、油画、水墨写生稿、创作稿以及中国画精品代表作品430余幅,全面展示开宗立派一代大师的风神兼彩。

票价:免费(参考)

时间:12月10日-2020年2月10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南2厅

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

展览共展出376件/套文物,部分为近年来最新考古发掘成果,是第一次将浙江文物文化资源在首都的舞台全景呈现,从史前直至明清时期,讲述浙江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文化演进的源远流长。

时间:即日起-2020年2月16日

地址:首都博物馆地上三层D展厅

江山如画——12-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展

展览由登山、临水、揽胜、栖居、卧游五部分组成,共展出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山水画精品93件(组),汇集了元代黄公望的《水阁清幽图》、明代宋旭《五岳图》、谢时臣《江山胜览图》等经典画作。

时间:截止到今日(12月1日)

地址:首都博物馆圆厅2、3层

又是一年寒假到了,想好带孩子去哪里玩了吗?来这些展览里进行一场古文化的穿越之旅吧!这里有对古代 美食 的介绍,有民间年画的回忆,还有时令文化的清晰梳理,让我们一起走进来,近距离的享受文化的盛宴吧!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正在展出。该展览按 历史 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和多媒体设施。

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先民已开始穿衣佩饰,服饰的观念已经出现。

到了商周时期,开始系统化地用服饰来标志穿衣人的等级和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还引进了胡服骑射。

秦汉时期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还形成了冠制,用“帽子”作为身份、品阶以至官职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经历了文化的融合,南朝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逐渐吸收。

隋代恢复了汉魏冠冕仪制。唐代经济发达、纺织技术进步、对外交往频繁,服饰有了新的特点:当时的长安等城市有大量外国人居住,带来了胡服,胡服的部分特点被唐人吸收,丰富了唐代服饰的款式、色彩和图案。

宋代受“程朱理学”影响,服饰风格崇尚简朴、内敛。与此同时,和两宋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 社会 、经济、文化上都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产生了交融,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承袭唐宋的幞头、圆领袍衫、玉带,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并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服装仪制,以补子、纹样、佩绶、服色、牙牌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由于明代政府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废除汉族传统冕冠制度。统治者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均具有明显的满民族文化特征,在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还将汉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以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展览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展出了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还绘制了大量线图辅助说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

展览时间:正在展出中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北18展厅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近日,“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对公众开放。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本次展览的200余件(套)展品紧贴百姓,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展览。

本次展览分为“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五个单元,展出精选文物200余件(套),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 历史 变迁,真实刻画古代劳动人民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深刻表达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憧憬。其文物数量与承载的信息量较大,既有稻米、点心等食品实物,又有餐具盒、注子等饮食器具,也有揭示烹饪加工技艺的染器、火锅等,还有反映饮食礼仪的青铜礼器、餐具以及记录饮食文化的古籍文献。

本次展览设置有多个互动项目,通过好看的、好玩的、能体验的、能动手感知的内容与展览形式,拉近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引导观众感知中华民族贯通古今的生活趣味。

展览时间:展出中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

中国古代书画

“中国古代书画”是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推出的又一专题展览。以时间为主线,遴选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较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中国古代书画的发展脉络。

此次展览共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和清代的绘画与书法三个单元。

第一部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共展出作品6件。中国书画的卷轴墨迹始于魏晋时期,由于年代久远,宋代以前的名家作品流传甚少。

第二部分为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共展出作品16件。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因循宋元传统而持续演变,流派纷繁,各成体系。

第三部分为清代的绘画与书法,共展出作品30件。清代是中国书画艺术集古今大成的时代,名家之众、流派之丛、技法之新远超前代。

展览中还展出了一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的文房用具,不仅显示了文房用具与书画创作的密切关联,而且丰富了展览文物种类。同时,展览将通过定期展品轮换、改陈设计等方式,推动馆藏文物不断走出库房、走上展线,让文物活起来,提升观展体验。

展览时间:展出中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12展厅

中国古代钱币展

中国古代钱币 历史 悠久,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浸润下逐渐演进出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钱币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对周边国家及地区货币使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重要代表性物证。

值此辛丑新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推出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览,就是要通过钱币这一载体,系统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 历史 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钱币展从二十余万枚馆藏钱币中精选出一千八百余件珍品,辅以其他类别文物二百余件,分“泉林漫步”与“圜宇方圆”两部分进行展示。展览的钱币从原始海贝到早期的刀布币和圜钱,再到持续两千年之久的方孔圆钱,直至清末的机制铜、银元,脉络传承明晰,品类繁盛;既有形态各异的金属铸币,也有元代以来各色纸币;既有流通货币,也有反映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镇库钱、宫钱、供养钱、生肖钱、厌胜钱、 游戏 钱等;既有反映中国古代高超书法艺术的代表钱币,也有反映古代造币工艺发展水平的各种钱范、母钱和钞版。

与此同时,展览还推出一些与历代经济 社会 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文物,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中国古代钱币的 历史 演进,同时折射其所承载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 科技 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展期:展出中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11展厅

唐山皮影展

日前,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唐山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唐山皮影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正在展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皮影,如陕西、山西、甘肃、云南、浙江、广东、湖南、内蒙等地,唐山皮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支。唐山皮影也称为“乐亭影”、“滦州影”、“驴皮影”等,与评剧、乐亭大鼓并称为“冀东三枝花”。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皮影以“驴皮”做材质,经处理后的驴皮具有净亮透明、柔韧性高的特点。“驴皮影”的制作有一套严谨的流程,主要分刮皮、浆皮、选皮、描样、雕刻、上色、上油、组装八大步骤。每一道工序都密切相关,其中以浆皮和雕刻最为关键。

本次展览精选唐山博物馆藏120余件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的唐山皮影,另有5套影卷和28个实物唱盘。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同时,观众可以了解唐山皮影是如何制作和操纵表演的,感受交融在皮影方寸之间的俗与雅、丑与美、古与今。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2年2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

古时的京城有多浪漫?岁末年初,一场“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121组件馆藏文物带领观众跨越时空,寻觅古老京城春日时节的人情风物之美。

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把花鸟刻进碗里,将蝴蝶嵌在簪上,以檀木作酒筹,用白玉制插屏……展览中,121组件文物以春节、立春、花朝、清明等时节为序,分“燕京岁华”“祥源肇岁”“瑞启春台”三个部分,向观众详细展示古老京城春日里的节令习俗、文化活动,以及相关遗址遗迹。

刚踏入展厅,悠扬的笙箫管笛声传入耳畔。“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展览起始,汉代黄釉谷仓、东汉绿釉陶井、金代灰陶簸箕等微缩版农业生产器物,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农耕 社会 的繁盛景象。

除了农耕器具,辽金时期的鸡腿瓶,金代的只有拇指般大小的“火锅”,明代的青玉童子牧牛,清代的宜兴茶果、宫灯形耳坠和“新年吉庆”鼻烟壶等意趣十足;再往前走,腊八粥食材模型、清代彩绘门神、杨柳青着色吉语年画、景德镇窑红地粉彩“迎祥”云蝠纹挂屏等,满溢着“年味儿”……一件件文物,描绘出一幅京城春日风物图景。

阳春和气动,日下万象新。首博表示,“四时风物岁华中”系列展览是该馆全新推出的体现京味儿文化的展览项目,以春、夏、秋、冬的自然时序为不同时间背景,展示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岁时风俗。“日下春和”展览正是此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此外,为丰富市民新春文化生活,首博还将在新年陆续推出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迎春纸鸢寄福”“喜上眉梢”等互动体验活动。

展览时间:展出中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

祈福迎祥—民间年画展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祈福迎祥——民间年画展”聚全国多个重要年画产地的优秀年画作品,充分展示民间艺术魅力,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向广大观众献上美好的新春祝愿。

中国民间年画分布广泛,各地区年画从乡土生活中汲取养分,在 历史 长河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较多地表现民间生活场景,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年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简练、色彩对比强烈,有鲜明的民间绘画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展期:展出中

地点:国家博物馆0层公共空间

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

玻璃是古代最重要的人造材料之一,亦被称为“火与沙”的艺术,大量的玻璃遗存可窥见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原材料、商品、艺术审美的演变、传播和交流。本次展览以时间为轴,以文明交流为主题,展出了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收藏的古丝绸之路玻璃器文物300余件套,以及国内十余家文博机构所藏的古代玻璃器文物40余件套,通过玻璃物质材料展现人类的古代世界文明史、 科技 发展史、艺术史和贸易交流史,体现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性与伟大创造性。

展览时间:2022年1月25日—5月5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3号展厅

《镜图史话》

驻足伽利略望远镜前,带你开启天文学发展的望远镜时代,了解几乎同一时期我国西学东渐的成果;穿过“别出心裁”与“师古不泥”单元,领略超长镜筒的开普勒式望远镜以及“无镜筒”的惠更斯望远镜;仰望“一代巨擘”赫歇尔当时世界最大的12米口径反射望远镜的庞大。

从基于第谷的观测数据、包含一千两百多颗恒星数据的拜耳的《测天图》(《拜耳星图》),到包含一千五百多颗恒星数据、集美学与科学于一身的非凡之作——《天文导览》(《赫维留星图》);从格林尼治天文台首任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基于其近数十年望远镜观测结果、包含近三千颗恒星数据的高精度的《星图》,到包含一万七千多颗恒星数据、第一次描绘出 星座 轮廓的古典星图巅峰之作——《波德星图》,在这里,你都可以一睹它们的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来这里,回眸伽利略如何“发现新宇宙”;来这里,破解数百年前的“土星耳朵之谜”;来这里,体验赫歇尔自制的望远镜中第一次出现天王星的身影;来这里,感受为发现谷神星制造精密天文观测设备的冉斯登的望远镜真迹。

在这里,你将欣赏到古希腊天文学集大成者——托勒密的48 星座 ,它是现如今88 星座 的雏形;在这里,赫维留的“金牛”将变得极具立体感,甚至带有“攻击性”;在这里,超大画幅的波德星图将让你一饱眼福。

展览当然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来和爸爸妈妈一起演绎古希腊的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一起“消除” 历史 上曾经昙花一现的十数个动物 星座 ;一起与赫维留的金牛来一场3D打卡;一起感受四百多年前的眼镜制造家的孩子们如何在自家花园无意中“发明”望远镜。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展览时间:2022年1月—12月

展览地点:北京天文馆A馆西展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