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旋覆花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御药院方》卷一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46 用药禁忌 5 《济生》卷二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6 《本事》卷三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66 各家论述 7 《产有宝庆集》卷上 71 方名 72 旋覆花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76 用药禁忌 77 附注 8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86 制备方法 9 《圣济总录》卷一○三 91 方名 92 旋覆花汤的别名 93 组成 94 主治 9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96 制备方法 97 附注 10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05 加减 106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十三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5 《赤水玄珠》卷四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6 《广嗣纪要》卷八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7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8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9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15 加减 216 制备方法 22 《圣惠》卷七十六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千金》卷二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35 用药禁忌 236 各家论述 24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46 用药禁忌 247 各家论述 25 《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55 制备方法 256 用药禁忌 26 《金匮》卷下 261 方名 262 旋覆花汤的别名 263 组成 264 主治 26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266 旋覆花汤的临床应用 267 各家论述 26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旋覆花汤 1 拼音

xuán fù huā tāng

2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21 方名

旋覆花汤

22 组成

旋覆花1两,犀角(镑)1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

23 主治

脚气肿满,上冲心胸,烦闷气急。

2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31 方名

旋覆花汤

32 组成

旋覆花(微炒)3分,当归(切,焙)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陈曲(炒)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牛膝(切,焙)1两半,芎藭1两半,射干1两半,白术1两半,龙骨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地榆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0枚,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赤石脂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黑豆1合,草豆蔻(去皮)2枚,桃仁(去皮尖双仁,炒)21枚。

33 主治

冷积不去,气涩腹痛,饮食不下。

3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3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4 《御药院方》卷一 41 方名

旋覆花汤

42 组成

旋覆花(去土)2两,人参(去芦头)2两,赤茯苓(去皮)2两,黄芩(去皮)2两,柴胡(去芦)2两,枳实(面炒)2两,赤芍药(去皮)2两,甘草2两。

43 主治

风热,面生赤痱子,脑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4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大盏,入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日3次。

4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46 用药禁忌

忌猪肉、粗面等。

5 《济生》卷二 51 方名

旋覆花汤

52 组成

旋覆花(去梗)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干姜(炮)1两,槟榔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

53 主治

中脘伏痰,吐逆眩晕。

5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6 《本事》卷三 61 方名

旋覆花汤

62 组成

旋覆花(拣去梗)半两,细辛(去叶)半两,橘红(去白)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桔梗(炒)半两,白芍药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赤茯苓(去皮)3分。

63 主治

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脉沉弦细迟。

6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66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橘皮气味辛微温,入手足太明;桂心气味辛甘热,入足厥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甘草气味甘平,入脾;桔梗气味苦辛平,入肺;白芍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赤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手太阳、足阳明;以姜为引,引药入里。此因胃气虚冷,痰饮蟠踞心下,冷气汪洋,嘈杂肠鸣,人倦多睡,胁肋急胀,不欲思食,以咸含辛酸之药逐痰驱饮,以甘缓之药调和中焦正气,则病去而渐能细食矣。

7 《产有宝庆集》卷上 71 方名

旋覆花汤

72 旋覆花汤的别名

旋覆汤

73 组成

旋覆花、赤芍药、半夏曲、前胡、麻黄(去根节)、荆芥穗、五味子、甘草(炙)、茯苓、杏仁各等分。

74 主治

产后伤感风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坐卧不安。妇人胸中作痛,呕吐痰兼清水。

7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心服。

76 用药禁忌

有汗者,不宜服。

77 附注

旋覆汤(《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8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81 方名

旋覆花汤

82 组成

旋覆花(去萼)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姜汁浸,焙干)1两,木通1两(锉),前胡(去芦头)2两,白术6两,赤茯苓(去黑皮)6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6两,槟榔6两。

83 功效

利胸膈,行滞气,消痰饮,疗胀满。

84 主治

妊娠痰饮,胸膈不利,不思饮食。

8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空心服,午前再服,极效。有风痰人,常宜服。

8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9 《圣济总录》卷一○三 91 方名

旋覆花汤

92 旋覆花汤的别名

旋覆花饮

93 组成

旋覆花1两,升麻1两,秦艽(去苗土)1两,防风(去叉)1两,羚羊角(镑)1两,萎蕤1两,黄连(去须)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黄柏(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94 主治

风毒攻冲,目睛疼痛。

9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9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97 附注

旋覆花饮(《圣济总录》卷一○六)。

10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101 方名

旋覆花汤

102 组成

旋覆花1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锉)2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2两,紫苏茎(细锉)1两,大腹皮5枚(连皮子,锉)。

103 主治

江东脚气发动,头旋吐痰,心闷气膈.见食恶心,心下拘急。

10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大枣2枚(擘),煎取1盏,去滓,纳生姜汁1合,空腹服之。

105 加减

如要疏利,入槟榔末2钱,汤成下。

10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1 《圣济总录》卷十三 111 方名

旋覆花汤

112 组成

旋覆花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甘菊花(未开者)1两半,防风(去叉)1两,生干地黄(洗,切,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玄参半两,白僵蚕(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半夏(去末,姜汁作饼,晒干)半两,白术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当归(切,倍)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113 主治

热毒风上攻,头旋倒仆.或吐不止,畏见日光,不喜喧处,不欲饮食.时时发动。

11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食后良久服,1日2次。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2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121 方名

旋覆花汤

122 组成

旋覆花1两,槟榔1两,柴胡(去苗)1两,桔梗(炒)1两,桑根白皮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甘草(炙)半两。

123 主治

支饮。胸膈实痞,呼吸短气。

12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2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3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131 方名

旋覆花汤

132 组成

旋覆花(净择,去茎叶,微炒)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紫苏(并嫩茎,干者)半两,犀角(镑)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微炒)1两半。

133 主治

消渴,腹胁虚胀,心下满闷。

13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7钱匕,水3盏,入大枣2枚(擘),生姜半分(拍破),盐豉半匙,同煎至1盏半,去滓,分温3服,每食后1服,如人行15里巳来,更1服。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4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141 方名

旋覆花汤

142 组成

旋覆花、五味、赤苓、前胡、人参、甘草、杏仁、赤白芍、半夏、官桂、荆芥、桔梗、橘红(或加细辛)。

143 主治

胎前痰嗽。

14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15 《赤水玄珠》卷四 151 方名

旋覆花汤

152 组成

旋覆花、橘红、半夏、茯苓、甘草、厚朴、芍药、细辛。

153 主治

胸中嘈杂汪洋,常觉冷涎泛上,兀兀欲吐,饱闷。

15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16 《广嗣纪要》卷八 161 方名

旋覆花汤

162 组成

旋覆花1钱,川芎1钱,细辛(减半)1钱,人参1钱,白茯苓2钱,半夏(姜制)2钱,归身2钱,陈皮2钱,干姜(炮)5分,炙甘草1钱。

163 主治

肥人恶阻。

16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分作2服。加生姜5片,水煎服。

17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171 方名

旋覆花汤

172 组成

旋覆花5分,赤芍药5分,甘草5分,前胡1钱,石膏1钱,白术3分,人参3分,麻黄(去根节)3分,黄芩3分。

173 主治

伤寒头目旋疼,壮热心躁。

17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18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181 方名

旋覆花汤

182 组成

旋覆花1钱,枇杷叶1钱,川芎1钱,细辛1钱,赤茯苓1钱,前胡1钱5分。

183 主治

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肝著胸痛。

18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9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191 方名

旋覆花汤

192 组成

旋覆花(微炒)1两,桔梗(锉,炒)1两,半夏(汤洗7遍,晒干)1两半,柴胡(去苗)3分,槟榔(微煨,锉)2枚。

193 主治

痰饮在心不散,痛不可忍。

19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如人行67里再服。

1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01 方名

旋覆花汤

202 组成

旋覆花1分,甘草(炙)1分,牡蛎(末)1分,萎蕤2合,紫花(洗去土)2合,桔梗(锉,炒)半两,生地黄汁2合,生姜汁2合。

203 主治

肺痿咳嗽,唾如稠涎,羸瘦,喘急,盗汗。

20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次下地黄、生姜汁少许,再煎取8分,食后温服。

205 制备方法

上除地黄、生姜汁外,并锉细。

21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211 方名

旋覆花汤

212 组成

旋覆花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炒)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0枚。

213 主治

脚气。呕逆不下食,行坐不安。

21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1枣大(拍破),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近晚各1次。

215 加减

若腹中胀满,食不消者,加槟榔3枚(锉);大便难坚者,加大黄1两;不能食者,加白术1两半;胸中寒热闷者,加羚羊角、犀角屑、青木香各半两;心下坚者,加鳖甲1两(醋炙,去裙襕),防葵、芍药各半两。

21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2 《圣惠》卷七十六 221 方名

旋覆花汤

222 组成

旋覆花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生姜1两,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223 主治

妊娠5月,有热,头眩心烦,欲吐;有寒,腹满,小便数,卒恐悸,四肢疼痛;寒热,胎动无常,腹痛顿仆,有所下。

22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先取肥乌雌鸡1只,理如食法,以水1斗,煮鸡取汁5升,去鸡纳药,煎取3升,入酒2升,又煎取4升。每服1小盏,食前温服。

22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23 《千金》卷二 231 方名

旋覆花汤

232 组成

旋覆花1两,厚朴3两,白术3两,黄芩3两,茯苓3两,枳实3两,半夏2两,芍药2两,生姜2两。

233 主治

妊娠67月,胎不安。

23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分5服。日3夜2,先食服。

235 用药禁忌

忌羊肉、饧、醋、桃、李、雀肉等。

236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主妊娠气滞多痰,67月来胎息渐长,壅遏中气。故用旋覆开发痰气于上,枳、术健运脾气于中,苓、夏、姜、朴疏利滞气于下,黄芩、白芍专护胎气也。若妊娠体癯血热,中无痰湿阻碍胎气,即与此方无预也。

24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241 方名

旋覆花汤

242 组成

乌头5枚(去皮,熬),旋覆花2两,细辛2两,前胡2两,甘草(炙)2两,茯苓2两,半夏1升(洗),生姜8两,桂心4两。

243 主治

胸膈痰结,唾如胶,不下食者。

24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为3服。

245 制备方法

上切。

246 用药禁忌

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酢物、猪肉、冷水等。

247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涤痰剂中加旋覆花、前胡、乌头、桂心、细辛、甘草以祛风毒。然惟上热咽干,下元虚冷者之合剂。若热邪固结误投,祸不旋睡,不可不慎。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5 《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251 方名

旋覆花汤

252 组成

旋覆花2两,犀角2两(屑),紫苏茎1握,桂心1两,赤茯苓3两,橘皮2两,生姜3两,前胡4两,干姜7枚(擘),白前1两,香豉7合(绵裹)。

253 主治

脚气冲心欲死。

254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4合,分3服,相去10里久。以下气小便利为度。

255 制备方法

上切。

256 用药禁忌

忌生葱、酢物。

26 《金匮》卷下 261 方名

旋覆花汤

262 旋覆花汤的别名

旋覆葱绛汤、新绛旋覆花汤

263 组成

旋覆花3两,葱14茎,新绛少许。

264 主治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虚风袭入膀胱,崩漏鲜血不止。

265 旋覆花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

266 旋覆花汤的临床应用

1胁痛:家若谷兄乃郎胁痛。感证已逾两月,胁痛依然不愈,按外感胁痛,病在少阳,内伤胁痛,病在厥阴。今外邪解经多日,胁痛何以不瘳,既无情志抑郁,定属动作闪力之伤,外邪引发耳。夫久痛在络,络主血,防其蓄瘀动红,从金匮肝著例,用旋覆花汤一法。

2肝著:郑锡晃,男,成人。以胸次不舒,心中懊憹,甚则坐卧不安,历时3月未愈而就诊于余。诊其脉象:两寸脉大,其余正常。症状表现又无发热、头痛、心悸。以胸次不舒,病久入络,为肝著之象。处方:覆花3钱,绛纬2钱,青葱茎7条。目的在于通络脉,舒肝郁,宣阳散结。果然1服而愈。

3崩漏:戴某某,女。1975年来我处就诊。自诉于去年小产后, 出血至今未净。诊脉细数,舌红润,苔白,小腹部时有隐痛,下血量虽不多,但终日淋漓不清,其症显属半产后瘀血结聚,用旋覆花汤治之。处方:旋覆花(布包)10g,新绛(茜草)12g,青葱10根,生地15g,当归10g,白芍6g,川芎6g。3剂。服药后下血块数枚,血渐止,腹亦不痛,继以十全大补汤调理而愈。

267 各家论述

1《沈注金匮要略》:旋覆花咸温软坚散结,以葱助其驱风而下饮逆;新统引入血分宣血,俾血行则风灭,著自开矣。

2《张氏医通》:旋覆花性专下气,兼葱则能散结祛风;佐以蚕丝专补膀胱,加以红兰染就,深得本经散结气之旨。

3《金匮要略心典》:详《本草》旋覆花治结气,去五脏间寒热,通血脉;葱主寒热,除肝邪;绛帛入肝理血,殊与虚寒之旨不合。然肝以阴脏而舍少阳之气,以生化为事,以流行为用,是以虚不可补,解其郁聚即所以补;寒不可温,行其血气即所以温。

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葱白以通胸中之气,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旋覆以降胸中之气,如胸满噫气而用旋覆之例也;唯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经血著之要药。

268 附注

旋覆葱绛汤(《疡科心得集》补遗)、新绛旋覆花汤(《湿温时疫治疗法》卷下)。

古籍中的旋覆花汤 《邯郸遗稿》:[卷之四]产后

腹不痛,而伤风头疼者,不拘咳嗽痰有无,无汗者,旋覆花汤治之;不咳嗽而重感者,芎苏散治之;虚汗出者,参

《邯郸遗稿》:[卷之三]妊娠

葛根杜仲防风陈皮人参茯苓藿香独活咳嗽多痰者,宜旋覆花汤加芩、连,或二陈汤加贝母、姜汁服之。旋覆花汤

《医宗金鉴》:[卷四产后门]咳嗽证治

旋覆花汤 麦味地黄汤 加味佛手散5产后咳嗽感风寒,旋覆花汤荆穗前,麻杏半苓赤芍药,五味甘草枣姜煎

《医宗金鉴》:[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妇人杂病第二十二

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按此条详在『伤寒论·辨脉法篇』,错

《医宗金鉴》:[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五藏风寒积聚第十一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鹅管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鹅管散 1 拼音

é guǎn sǎn

2 处方

黄连1钱,大黄1钱,鹅管石5分,赤石脂5分,雄黄1分,片脑半分。

3 制法

上为末。

4 功能主治

病愈后犯房,玉茎皮破肿痛。

5 鹅管散的用法用量

津液调敷。

6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古籍中的鹅管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为末干糁,或入疮口,以膏贴之。治年深疳疮大效。鹅管散黄连、大黄各一钱,鹅管石、赤石脂各五分,雄黄一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

蚀疮,凤衣散;下疳疮,旱螺散;玉茎破裂肿痛者,鹅管散;烂臭成痛者,截疳散,或用洗药;肾茎上生疮,久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石钟乳

《别录》)、虚中(《吴普》)、芦石《别录》)、鹅管石(《纲目》)、夏石(《别录》)、黄石砂(《药性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四痔漏门]治法

,经久不愈,疮口不收,风寒袭之,血脉内脓水渐成鹅管之状。大抵漏疮多生于 之畔,始起如豆,忽便肿疼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玉石部上品之下]石之石

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 蒌(瓜蒌) 贝(贝母) 蔹(白蔹) 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 戟(大戟 ) 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 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中医药物配伍分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所以说十八反是指两种药物相反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 前面“配伍”一节中曾原则地提到,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有六十种,而相反的则有十八种。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现将歌诀内容列举于下。

(1)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十九畏歌那样普遍认可和传播习诵。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2.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伤寒论》方之桃花汤 31 方名 32 桃花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功效主治 35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36 使用注意 37 方解 38 临床运用 39 各家论述 310 附注 311 歌诀 312 摘录 4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桃花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桃花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之桃花汤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家塾方》之桃花汤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桃花汤 1 拼音

táo huā tāng

2 概述

桃花汤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赤石脂30g、干姜9g、粳米30g,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效。主治虚寒痢。本方是治疗虚寒血痢证的常用方。现常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阳虚阴盛,下焦不固者。

3 《伤寒论》方之桃花汤 31 方名

桃花汤

32 桃花汤的别名

三物桃花汤

33 组成

赤石脂1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1两,粳米1升。

赤石脂30g、干姜9g、粳米30g[1]

34 功效主治

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效。主治虚寒痢。症见久泻不愈,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1]

固下,散寒,止利。少阴病23日至45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痢无度,脉微细,肢厥,不进食。

35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7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3次。若1服愈,余勿服。

36 使用注意

若热痢便脓血,里急后重、 灼热者,禁用。[1]

37 方解

本方主治因少阴阳衰寒盛所致的虚寒痢,治宜以温中涩肠止痢为法。方中赤石脂质重性温,入下焦血分而涩肠固脱为君药。干姜辛温祛寒,为臣药。粳米养胃厚肠,为佐药。诸药共起温中涩肠之效。[1]

38 临床运用

1.本方是治疗虚寒血痢证的常用方。临床上以久痢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为证治要点。久泻滑脱不禁者,虽无脓血,亦可用之。[1]

2.加减法:阳虚阴寒盛者,可加人参、附子、炙甘草,以补虚散寒;腹痛甚者,可加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止痛。[1]

3.本方现常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阳虚阴盛,下焦不固者。[1]

4慢性肠炎《浙江中医杂志》(1982;8:378):王某,女,52岁。1981年4月21日诊。患者久有慢性肠炎病史,大便溏薄,腹痛绵绵。今年正月初四因食油腻,下利不止,服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药后泻利稍减,但仍是日十余行,呈白色粘冻状,兼见小便不利,腹部冷痛,四肢发凉,面色青黄,精神萎靡,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证属脾阳虚衰,下元失固。治宜补脾回阳,温中固涩。方用赤石脂30g,粳米60g,干姜15g。服6剂,腹痛消失,大便已转正常。

5癃闭《中医杂志》(1984;7:18):曾某,女,42岁。1978年4月5日诊。1977年10月起即作腹痛,少腹拘急,尿少而频,日排尿仅100200ml左右。曾经双氢克尿塞、速尿治疗,尿量增至15002000ml,腹胀随减,停药诸症又发。中药曾服八正散、五苓散、济生肾气丸、滋肾通关丸等剂,亦仅服药时症状好转,停药复如旧,病趋重笃,刻下面色苍白,形体肥胖,口和纳呆,恶心欲呕,心烦易怒,少腹拘急,腹胀尿少,尿意频频,尿色白浊,大便干,34日一行,舌暗淡肥大,脉沉紧。此属脾肾阳气衰惫,枢机不运,气化无权。治宜温运脾肾阳气,枢转气机,方拟桃花汤:赤石脂60g,干姜、粳米各30g,清水煎至米烂熟为度,去渣,分昼三夜一温服,2日后大便通,小便利,色白浊,精神好转,寐安,纳食稍增,余症减轻。嘱再2剂,煎服法同前。4日后尿量增,腹胀、少腹拘急和心烦欲呕等证已除,面色转红润,纳增,舌体肥胖,苔净,脉沉紧,此中阳已运,肾气来复,原方再进,10日后舌脉复如常人,小便正常,大便通畅,遂以调理脾肾之剂善后。

39 各家论述

①《注解伤寒论》: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

②《医方考》: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涩,寒可以济热,涩可以固脱;用干姜者,假其热以从治,犹之白通汤加人尿、猪胆,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芩、连,彼假其寒,此假其热,均之假以从治耳;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损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阴有寒,则干姜1两,岂足以温?而石脂1斤之多,适足以济寒而杀人矣!岂仲景之方乎?

③《古方选注》:桃花汤,非名其色也,肾脏阳虚用之,一若寒谷有阳和之致,故名。石脂入手阳明经,干姜、粳米入足阳明经,不及于少阴者,少阴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热化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缓则亡阴矣。故取石脂一半,同干姜、粳米留恋中宫,载住阳明经气,不使其陷下;再纳石脂末方寸匕,留药以沾大肠,截其道路,庶几利血无源而自止,其肾脏亦安矣。

310 附注

三物桃花汤(《杏苑》卷三)。

311 歌诀

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享之。[1]

312 摘录

《伤寒论》

4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桃花汤 41 处方

干姜(三钱炮) 赤石脂(七钱)

42 功能主治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桃花汤治伤寒下痢脓血。

43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糯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44 摘录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5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桃花汤 51 处方

桃花(干者)6克 甘遂(炒)75克 郁李仁(去皮、双仁,别研膏)海蛤(捣碎,炒)枳实(去瓤,麸炒)大黄(锉,炒)各15克 木香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75克

52 制法

上八味,先粗捣七味为末,与郁李仁和匀。

5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桃花汤治五脏风壅,膈实不宜,大便秘涩。

5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良久以干饭1匙压之,觉转动腹如雷鸣,即以热水洗足,泻下诸恶物后,即以糜粥助之。

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6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之桃花汤 61 方名

桃花汤

62 组成

赤石脂2两(捣筛),干姜2两,附子1两。

63 主治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之桃花汤主治下痢赤白脓血。

6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得3升,服1升,日3次。

65 摘录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7 《家塾方》之桃花汤 71 方名

桃花汤

72 组成

桃花2钱,大黄1钱。

73 主治

《家塾方》之桃花汤主治浮肿,大小便不通。

7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2合,先纳桃花煮取1合2勺,纳大黄,煮取6勺,顿服。

75 摘录

五精石凡石类 统称矿石 种类繁多 虽是良药不可多用久用中规有害。五石炼精沉积脏腑骨络五石为害多溢。遂于补阳 世人兹*害己,阳起石 钟乳石 代赭石 赤石脂 海浮石 紫石英 磁石 滑石 礞石 云母石 龙骨 石膏 等(纲目)五精石 一说在(纲目从新)和 药石志 有明细阐述。后世医书基本不载。唯有专业教材 和 中医试题方面有涉及。近代医学对石类药有所突破 但在药用方面还是遵循古籍古人的经验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

配方

生黄芪30至60克,海螵蛸15克,赤石脂15克,血竭10克,大黄6至10克。待脓血便消失后可去大黄。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用量

上药加水煎至100至150毫升,过滤去渣,保持药液温度37℃至38℃。用100毫升注射器、导尿管,于每晚睡前排净大便,垫高臀部,插人肛门20厘米以上推注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最好过夜,灌肠后均有便意,但多能控制。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视病情做纤维镜复查,未愈者继续下一个疗程。

方解

1方中血竭、海螵蛸、赤石脂三药均可生肌敛疮。其中血竭功专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海螵蛸擅长收湿,《名医别录》称其“止疮多脓汁不燥”。赤石脂擅涩肠止泻,《神农本草经》言其“主泻痢,肠游脓血,下血赤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赤石脂能吸收消化道的有毒物质、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并保护消化道黏膜;

2大黄清热导滞,下瘀血,并可防本方敛涩之弊;

3生黄芪为补气扶正之药。《珍珠囊》称其“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生血,为疮家圣药”。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4全方攻补兼施,临床应用奇效。

禁忌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适当休息,避免精神刺激。

在月经期间有点不好,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少吃点。

温馨提示:干木耳烹调前宜用温水泡发,泡发后仍然紧缩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鲜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妇不宜多吃。

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保健食品。它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等病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功能主治:补气血,润肺,止血。用于气虚血亏,四肢搐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压病,便秘。

谢谢,

时珍说五石脂皆手阳明药也。其味甘,其气温,其体重。其性涩,涩而重,所以能收湿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疸也;下者,肠游泻痢崩带失精也。五种主要疗法,大抵相同。所以在本经中不分条目,但是说随五色补五脏。别录虽然分五种,但以五味配五色为异,亦是强分尔。赤白二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故时用尚之。张仲景用桃花汤治下痢便脓血。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以干姜润肠胃。

主治

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痰饮,反吐不停。用赤石脂一斤,捣碎,筛细。每服一小茶匙,酒送下。以后,逐渐增加至三茶匙。服至一斤,不仅痰饮消失,而且身体转为壮健。

7、心痛彻背。用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炮附子二分,炮乌头一分,共研为末,蜜调成丸,如梧子大。先服一丸,如痛不止,可增至两三丸。

8、月经过多。用赤石脂、破故纸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9、小便失禁。用煅赤石脂、煅牡蛎各三两,盐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送下。 根据本草纲目五色石脂的记载:富含天然优质的赤石脂和白石脂的石泥就是天然优质紫砂矿土重要天然原料之一。天然优质紫砂矿土成份分析:紫砂矿土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或以不同成份配比,不同温度气氛烧成。紫砂是一种含铁的粘土质粉砂岩,由水云母和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矿物成分构成,主要化学成分有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天然优质紫砂矿土上述含量丰富,但劣质的紫砂矿土是以紫砂次生矿混合了包括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田泥等化工原料、杂泥的混合物。

现在紫砂矿土日益稀少,所以很多厂商在制作紫砂内胆时多采用紫砂的替代品,主要有:

1、泥加化学原料。

2、普通石粉加添加剂调色。

3、紫砂次生矿调色制作。

以上内容综述可知:“美的、九阳、依立等造假天然紫砂的“紫砂门”事件证据确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