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杰的华南地区蚕桑教育事业奠基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0收藏

杨邦杰的华南地区蚕桑教育事业奠基人,第1张

杨邦杰回国之初,仲恺农工学校设有蚕桑部,而中山大学农学院则仅开设一门蚕桑课程。杨到职后,即锐意谋求改进和扩充,先后将仲恺农工学校蚕桑部的小桑园扩充为400亩的实验桑园,新建实验蚕房2座,并附设小型蚕种冷藏库1间;将中山大学农学院的一门蚕桑课程扩大为蚕桑门,增设养蚕、制种、栽桑、蚕生理解剖、蚕丝泛论、制丝等课程。不久,又将蚕桑门扩充为蚕桑系,并举办女子蚕桑工学班多期。为此,杨邦杰多方物色知名专家教授,如桂应祥(朝鲜籍留日蚕学家)、沈敦辉等来校任教、兼课或讲学。蚕桑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逐步走上轨道。

杨邦杰一面锐意规划和处理学校的各项工作,对蚕业课程的安排、讲义的编写、桑园蚕室的建设、试验研究工作的开展、各造试验蚕的饲养计划、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聘请与培训,都逐项亲手经办或审理。同时,亲自讲授有关课程,并编写了蚕学、养蚕学和蚕种学等讲义。这些讲义,以日本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同时吸收国内风土习俗和传统生产经验,以及他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研究成果。在移译国外采用的术语时,常反复与蚕业界人士商讨推敲,然后定出较为适合我国实际的中文名词。讲义编成后,很受其他蚕桑学校的欢迎,并被选用参考。

1936—1937年,经杨邦杰四处奔走呼吁,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获得有关方面资助,开辟400多亩桑园和品种桑园,保存桑品种115个,修建大型蚕种冷藏库1座,增添多种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并在广州石牌设立华南蚕业试验场,使蚕桑系的各项教学及试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938年日军南侵,10月,蚕桑系随校本部迁往云南澄江,经费十分短缺,教学工作陷于停顿。这时蚕桑系保存的蚕品种,包括许多珍贵的原始材料、基因型材料和生产品种达500多个,饲养保存十分困难,一旦丢失或死亡,将造成我国蚕业的巨大损失。在迁校途经广西时,杨邦杰发表了《抗战与蚕桑》等文章,申述蚕桑对抗战建国的重要意义,并率领陈鼎新、蒋同庆、张其俊、唐维六等人求见广西建设厅农林处负责人。整整等了3天,才被接见并拨给一笔经费。当时有人劝他何必如此低声下气,他说:“我为蚕桑事业宁愿牺牲一切,等待二三天算得什么!”闻者莫不深受感动。由于争取到了经费,蚕桑系在越南河内(当时为法国殖民地)设驻越南河内工作站,在广西龙州规划万亩综合蚕桑场,在广西平南设平南蚕种场,在广西桂林设家蚕育种工作站。之后,蚕桑系随中山大学由云南迁回广东坪石和湖南宜章,杨又再三向湖南省建设厅呼吁,得到支持,在湖南耒阳设湖南蚕丝改良场,在湖南澧县、长沙分别设立蚕桑工作站。蚕桑事业在广西、湖南逐渐得到发展,蚕桑系保育的500多个蚕品种也全部得到妥善保存。

抗战后期,杨邦杰与部分中山大学教职员工和湖南蚕丝改良场全体职工为躲避日军南侵,迁居在湖南宜章薛家水平游山顶上为时一年有余。1945年8月25日才获悉日军投降消息,在兴奋欢乐之余,他忖度时势认为必须尽早复员,恢复生产。1945年9月4日,他率领员工数人起程。当时公路铁路均遭日军破坏,他们水陆兼程赶抵长沙,向省建设厅报到,申请在澧县设蚕丝改良场,耒阳设工作站,长沙设办事处。获得批准后立即开展复员工作,使湖南蚕丝改良场得以迅速恢复试验和生产。

1928年杨邦杰返国后,几十年如一日,在华南创建和发展蚕桑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为提高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蚕桑生产贡献了毕生精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桑基鱼塘养殖

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形式—桑基鱼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博物馆 邓 芬

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即桑地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而鱼塘则依赖于蚕屎、蚕沙这样互相依存的形式。珠江三角洲蚕区布满着“桑基鱼塘”,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至今。1992年,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一、 珠江三角洲蚕桑业的兴起和发展

广东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产丝量历史上曾名列前茅。珠江三角洲既是广东省的粮仓,又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它是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的肥沃大平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自然条件是亚热带气候环境,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终年无雪,四季常春,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桑蚕的饲养一年达八至九造。区内河网密布,特别是基水地区,四面河涌纵横,桑基鱼塘交错其间,交通方便,对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城乡经济,具备了优越的自然条件[1]。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种桑养蚕的重要地区,蚕桑业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经济作物。南海、顺德、中山、三水等地的桑地面积约占全省桑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五,产茧量占全省百分之九十左右,成为我国著名的生丝产地,和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并列为我国三大蚕桑区。蚕业起源于我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蚕桑业生产的发展,与中原和长江流域比较,是稍迟而且缓慢的。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在广东省南部的珠崖(今海南岛),西部的德庆,北部的连州,以及中部的广州附近等一带地区,女子已有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育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2]。汉朝建安中,交州剌史步隲到南海(今广州附近一带地区)观察地势时,见到广州附近一带“高则桑土,下则沃衍”,反映了当时广州附近已利用高地种植桑树[3]。

唐代,广州已成为我国通往外地的港口,各地的商人和外国人都相继来广州贸易,贩运绢丝,农业生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已是“田稻再熟,桑蚕五收”。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日渐南移。北宋末年,大批士民渡岭南来,散居于珠江三角洲,大规模兴修水利和围垦土地。北宋徽宗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修筑了“桑园围”。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已伸展到南海县的九江、沙头和顺德县的龙江、龙山一带[4]。

明初,珠江三角洲蚕桑除相继在西、北江沿岸的南海、顺德、中山、新会、番禺等一带地区发展外,还向东江沿岸的东莞、增城,北江沿岸的清远等县扩展。顺德县的平步村已是“四月蚕成麦亦收”,“夏末粜谷春卖丝”。南海县的西樵居民,一年衣食的支出都靠种茶和蚕桑解决[5]。广州府南海等八县,有夏税畦桑共四万七百五十一株,东莞、增城、香山等县已有小黄桑种植。珠江三角洲蚕桑生产,主要蚕桑产地如南海的九江,顺德的龙山、龙江,尚未围垦利用之前,只能分布于高地,进行小面积的种植。

明中至清初,珠江三角洲蚕业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而土地的利用也有所改进。基地和水塘布局的生产形式相继出现。随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广东丝织品更远销海外,蚕业的商品性日益增大。广州府各县已是“男勤稼穑,女务蚕桑”的盛况[6]。顺德县的龙江这时也出产了著名的丝织品——“玉阶”和“柳叶”,并成为广东的贡品[7]。1530年,佛山的丝织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的生产,整个丝织行业划分为十八行,进行分工分业的生产[8]。

由于对丝织品的需要增加,珠江三角洲的南海、三水、东莞等县的桑地面积更为扩大,广东蚕造由唐代桑蚕一年五收发展为“广蚕岁七熟,闽则八熟”。同时,广东丝织品如线纱、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已远销国内外,享有声誉。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反映当时广东丝织品的品种、质量和对外贸易的概况写照。

鸦片战争以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刺激,生丝大量出口。桑塘地区不断扩大,桑地面积也随而增加,加速了珠江三角洲蚕桑生产的发展。南海、顺德等县部分地区,已经是有桑塘无稻田的地区了。种桑和养鱼相结合的专业化生产,已占农业生产的首位或第二位。甚至出现了“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高潮,居民以“农桑养蚕为业”[9]。

二、基塘的形成与修筑桑园围

1、围“海”筑塘 围“海”筑塘是指将一些河涌堵塞或圈筑河旁来修筑成塘。早在十四世纪中期,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地区的劳动人民已经结合修建水利来“堵河筑堰而养鱼”了。据史料载:明中,顺德县陈村等地区的“筑海为池者”,更是“辄以顷计”。围“海”筑塘的生产活动,六百多年来不断发展,三百多年前相当盛行。《广东新语》则说:这种“筑海为池”的活动,已遍布于“广州诸大县村落”。后来,由于河流逐渐变狭,围“海”筑塘潜力已不大,又跟不上桑基鱼塘发展的需要,因此,围“海”筑塘的生产活动就逐渐减少了[10]。

2、挖田筑塘 唐宋以前,珠江三角洲不少部分地区都是面临大海,地势低洼,水患严重威胁着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既可收到地尽其利,又可收到降低地下水位有利生产的效果,便组成基、塘的生产形式。因这些平旷低洼地势,挖塘蓄水养鱼,不但可以发展生产,又能使挖塘的余泥填高部分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患。这是当时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充分利用低洼地发展生产的方法之一。清中,由于受蚕桑业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少洼田被改成鱼塘,洼田地区变成基塘地区,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等乡,不少池塘都是挖田筑成的。鸦片战争后,蚕桑生产畸形发展,原来已有基础的基塘区,更大规模的挖田筑塘,出现“人与鱼共命,鱼与谷争秋”的情景,挖田筑塘的风气,向邻乡及其附近扩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河涌密布和“地势低洼,水潦频仍”,是形成基塘区的基础。围“海”筑塘和挖田筑塘,是当地劳动人民改造洼地,利用自然的主要途径[11]。

3、修筑桑园围 珠江三角洲大规模农业开发是在唐宋以后。此时,人们为防洪水,保护农田,已开始建造堤围。据史志记载,北宋时沿江已建有堤围十余座。从堤围发展趋势看,早期的堤围多建在珠江三角洲的上中部。建于宋代的西江、北江上的堤围绝大多数在鹤山—南海一线西北。据《罗格围志》载:宋代南海县的西北部始筑堤围,最早有北江的罗格围,这段堤围长26005丈,捍卫农田400顷。其次是北江的大富南围、大富北围和西江干流左岸的桑园围,筑堤规模较大。如桑园围,分东、西围,“西围自三水飞鹅翼起至龙江河澎围尾止”,长“万二千余丈,捍田千百顷”[12]。桑园围修建于1101年至1125年,堤长14700丈,捍卫农田面积1500顷。据宣统二年(1910)《南海县志》载:“雍正五年(1727),桑园围,海舟堡属之丫基,采石修筑,桑园围修筑用石自此始”。据此记载,桑园围到清初才开始在部分基段上改用石方修筑,而始筑桑园围时极可能是用泥叠成的。桑园围是宋代位于珠江三角洲最南面的河岸堤围,堤大且长,用泥修筑;桑园围的修筑东西两基均“遵海捍筑不与水争地”,并根据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在桑园围“下流之水较上流差四、五尺”,故筑堤留口,在围东南角的倒流港和龙江滘两水口,“不设闸堵水”,让围内水及江“水从外灌入围内,互相宣泄。”即将桑园围修成开口围而不筑成闭口围。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南海县志》载:“邑内江防之最巨,无过桑园围,形势与它围不同,它围形如碗,桑园围形如箕,东西两堤皆从上游建瓴之地,依山筑堤,从高而下,顺水性,送至下流而止,而下流之水较上流差四五尺,故围尽处,甘竹、龙江两口,其水从外灌入围内,互相宣泄。”[13] 筑堤后,洪水泛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珠江三角洲农田受泥沙淤积的机会也因而大为减少,地势低洼的状况被固定下来。据《新建南海县桑园围石堤碑记》载:“田之未围堤也,大水浸之则泥沙加积焉,一年积二三分之泥沙,百年积高一二尺之田地,自有堤而田无水患,地亦不复加高。”堤围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不断地加高培厚,小围联成大围,土围改成石围,有些地方大围之内又建起子围。如著名的桑园围内就有东方子围、五约子围、南方子围等。

三、 果基鱼塘向桑基鱼塘发展

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基塘的利用,最先还是“凿池蓄鱼”,基面“树果木”而成为果基鱼塘。基塘地区的果基鱼塘布局出现在明初池塘养鱼兴起之后。原不很适应果木生长的低洼地区,利用堆土筑墩或挖土筑基,以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种植果树。更利用凹陷的积水池进行养鱼,以收到果鱼两利,后人称为“果基鱼塘”。明万历年间,南海县九江地区的塘基,人们将低洼积水地或易淹的农田挖深作池塘,挖出的泥土培于池塘四周以为基,池中养鱼,基上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14]。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布局,是明代后兴起的。因“桑基鱼塘”布局能够很好地把养鱼业和蚕桑业的生产结合起来,成为比较更合理连环性生产体系。这是“果基鱼塘”所没有的。据史料记载,明末“桑基鱼塘”兴起和发展地区,主要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的桑园围和古劳围内,其中以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高鹤县的坡山等乡发展较快[15]。到清初,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蚕桑不断发展之后,有些地方的“果基鱼塘”仍然继续保存甚至发展,而另一些地方的果基鱼塘很快衰落。史志称“民多改业桑鱼,树艺之夫,百不得一”[16]。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如南海县九江乡一带,明嘉靖年间蚕桑还未普遍发展,妇女日常劳动是纺织,而龙眼又遍野,那时大面积自然是“果基鱼塘”了[17]。此后,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塘以养鱼,堤以树桑”的桑基鱼塘代替了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果基向桑基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塘鱼、蚕丝出口的贸易打下了基础。《广东新语》对广州和南海等地桑基、果基与鱼塘的记载:在各县—“广州诸大县村落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柑、橙次之,龙眼多树宅旁,亦树于基。基下为池以畜鱼,岁暮涸之,至春以播稻秧,大者至数十亩。其筑海为池者,辄以顷计”。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岭南肥美的稻田被弃,农民筑田为基,或筑海为池,基上植果、植桑、植茶,基下为池养鱼。人们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当时已形成了包括南海县的九江、海洲、镇涌、金瓯、缘潭、沙头、大同等乡,顺德县的龙山、龙江等乡,香山县的小榄和鹤山县的坡山、维敦等连为一片的“桑基鱼塘”专业生产区域[18]。桑基鱼塘,种桑养鱼,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商品生产。岭南人把种桑—养蚕—缫丝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结合为一条龙。由于桑基鱼塘带来的农业生态文明而产生的良性循环,促进了桑—蚕生产发展,并牵动了缫丝的发展。据《广东新语》载:“计一妇之力,岁可得丝40余斤”;“计一亩之地,月可得叶500斤,蚕食之得丝4斤,家有10亩之地,以桑以蚕,亦可充八口之食”。正如《广东新语》提到:果基鱼塘与桑基鱼塘这一新的生产结构所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便是使岭南人在商品经济之路上富裕。屈大均生动地描绘了在商品经济之路上发家致富的新型农民的形象—“左手数鱼,右手数钱”。

四、 桑基鱼塘与堤围的结合

1、建堤围后筑基塘 从基塘与堤围结合的方式看,主要是建堤围后筑基塘。据史料记载,堤围内的桑基鱼塘有:南海县九江乡五子围,“内护桑基鱼塘二十二顷”;东方子围,“通围内桑基鱼塘六十六顷”[19]。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既可收到地尽其利,又可收到降低地下水位有利生产的效果,便组成了基、塘的生产形式[20]。如“秀丽围,近年业蚕之家,将洼田挖深取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21]。

2、先挖基塘后筑围 据史料载:顺德县福安围,围内基塘共四十顷余;保康围,内包烟户桑基鱼塘五千八百亩;合安围,内包桑基鱼塘一百亩;东园围,内包桑基鱼塘四百亩;北辅围,内包桑基鱼塘一千亩;乐成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一百余亩;龙乐围,内包桑基鱼塘七百一十亩;南华围,内包桑基鱼塘四百亩;永福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零五十亩;富安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八百零二亩,合德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七百四十六亩;大成围,内包桑基鱼塘二千八百六十七亩;东洲围,内包桑基鱼塘一百三十二亩五分;安定围,内包桑基鱼塘六百三十八亩;长乐围,基塘三十六顷;凌化围,基塘二十七顷余;里沙围,基塘约十顷余;永丰围,基塘三十余顷;北洲围,基塘约十余顷;沙嘴围,基塘约十顷余;康围,每乡涌口各一基塘[22]。一县之内,就有20余座堤围内包有桑基鱼塘,少者百亩,多者五千余亩,可见桑基鱼塘与堤围的结合多么普遍了。如《顺德县志》记载:“旧有大墩障,仅围南便田亩,东北无围闸拦束,每逢潦至,水从径口逆入横流堡内,田禾尽没,基塘半空……同治三年春,乡绅……倡筑大围名曰玉带……告成后,洼田尽变沃壤,租息比旧倍增”。这也说明,桑基鱼塘不能单独抵御洪潦,有必要筑堤围来保障基塘和田地的正常生产。稻田改作桑基鱼塘之后,一方面因田基培高而免除了水潦之患;另一方面因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鱼,鱼屎肥塘,塘泥培桑,形成良性循环。在循环中,各种物质得以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史志中也多有改田为塘后,“收入自倍”,“十倍禾稼”的记述。这样,堤围为农田提供了保障,桑基鱼塘的高收入,又为修筑堤围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源。堤围与桑基鱼塘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堤围的渍涝问题,外御洪水,内除渍涝,使基塘免遭洪水冲决。二者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它们因此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功地解决了田地与水的矛盾,也为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

“桑基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桑基鱼塘”是“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即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收到了“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屎饲鱼),减少了环境污染。

1、桑、蚕、鱼、猪的连环性生产 种桑、养蚕和养鱼三者之间的连环性生产体系,是珠江三角洲桑塘地区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之一。桑、蚕、鱼连环性生产的起始,当在桑基鱼塘兴起之后,到了清末才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据《高明县志》(1894)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又据陈启沅《蚕桑谱》中的《蚕桑总论》载:“蚕食余剩之粟,可以养鱼;蚕疴之屎,可以粪土。固可以培桑,并可以培禾蔬菜杂粮,无不适用”。利用桑叶饲蚕,蚕沙落塘作塘鱼饲料,塘泥上基作桑肥,做到“基养塘,塘养基”的循环利用,互相促进。这一方法,不仅能把种桑、养蚕和养鱼三者之间在生产上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任何一方都可以促进或影响它方的发展。这是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地区生产独具的特点之一。过去在桑塘地区流行着一句“蚕壮、鱼肥、桑茂盛,塘肥、桑旺、茧结实”的谚语,充分说明桑、蚕、鱼连环性生产互相间的密切关系。另外,珠江三角洲桑塘区的农家,除了饲蚕种桑养鱼外,也有利用部分鱼塘水面放养水浮莲,作猪的饲料,结合养猪,既可利用猪屎肥桑地,又可以饲鱼。使基塘的连环性生产更臻完善,农村里的劳动力更能发挥。这是“桑基鱼塘”地区生产结合的方式[23]。

珠江三角洲的养蚕业同塘鱼养殖业密切相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把桑、蚕、鱼三者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一般来说,用800斤蚕屎,再加上适量的青草饲料,便可育肥100斤鱼。通常养蚕用桑一千斤,可得蚕屎残渣500-600斤,每担蚕屎可值二元以上,从而增加了蚕桑的总收入[24]。

2、桑基和鱼塘的比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地区,最初是利用基来种植果树,故相互间是没有一定的比例。但到了明代的中后期,随着蚕丝业的发展,原来种果树的基地,逐渐改植桑树,桑基和鱼塘配合生产才有一定的比例。当时地基和鱼塘的面积比例是“三比七”或“四比六”,即大部分采取“三基七水”或“四基六水”的配合形式。清末,人们根据桑叶、蚕沙和每亩塘鱼产量所需要的饲料和塘泥的沉积量等关系,作出了更恰当的基塘比例。因长期受到雨水冲刷和年年戽泥上基的影响,以致塘面逐渐增大,基面日渐缩小,故后期的基塘有“六水四基”或“七水三基”的比例。有些因基面严重崩卸,基面成了又高又窄的所谓“瓦筒基”,造成水肥流失大,桑叶产量不高,不符合基塘的合理比例,塘鱼产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基塘面积的大小则是因应把地势和拥有的土地面积而有差异。因此,在同一地区内,其基塘的大小亦有所不同,鱼塘面积有七至八亩的,有十多二十亩的,也有四至五亩的[25]。

现在,在珠江三角洲蚕桑区(南海、顺德、中山等地)的桑田形式一般都是桑基鱼塘的形式,这种生产形式传续至今。除了地理上的原因之外,在经营上也是合理的。据一位参观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外国学者说:“基塘是一个很独特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种耕作制度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同类型的低洼地区也可以这样做”,并主动提出资助经费进行研究。可见,独具珠江三角洲农业特色的桑基鱼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注释:

[1]、[2]、[3]、[4]、[9]、[14]、[23]、[25]《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四。

[5]《南海县志》1835年版。

[6]明嘉靖 黄佐《粤会赋》。

[7]《广东通志》1713年版。

[8]《佛山纱绸行业史》。

[10]、[11]、[16]、[14]、[17]《珠江三角洲农业志》,三。

[18]《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下 第371页。

[12]《桑园围志》1817年版。

[13]《广东史志》2000年第3期 第33、34页。

[19]《农业历史论集》第146页。

[20]、[22] [清]陈启沅《蚕桑谱·三造宜忌篇》。

[24]《蚕桑谱专辑》第23页。

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合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桑蚕基地。

  1.太湖流域:太湖流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主要包括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和江苏省的环太湖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全年无 霜期可达250天,一年可采桑叶三次,全年至少可养春蚕和秋蚕两次,多的可达到四次,即春蚕、夏蚕、秋蚕和晚秋蚕。这里桑蚕生产业发达,丝织工业久负盛 名。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刺绣、杭州的织绵、湖州的湖绸等皆驰名中外。

  2.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桑蚕基地,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和涪江中下游一带。蚕桑业遍及四川盆地的150多个县,约点全省面积的 70%左右。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在275天以上,一年可采桑养蚕三至四次。现在这里的蚕桑业已向丘陵地区发展,其前景极为广阔,在全国久享盛誉 的蜀锦、巴缎就出在这里。

  3.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主要以广东省的顺德、南海、中山等县为主。桑地面积约占广东全省桑地总面积的75%,产茧量约占全省茧量的 90%左右。这里尤以顺德县最为有名,其蚕桑产量约占全省蚕桑生产总量的1/2。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南部,无霜期全年长达350天,桑叶全年可以采摘七 至八次,养蚕可达七到九次,为其他两大桑蚕基地所不及。这里的丝织业也很发达,佛山市生产的香云纱、黑胶绸和广州的广绣都闻名遐还。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采纳或者好评——点击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不要追问,请另外开帖子提问。谢谢!

  桑蚕,学名 BombyxmoriLinnaeus。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蚕蛾科(Bombycidae)。又称家蚕,或习称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sāngcán

  [silkworm] 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丝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亦称“家蚕”

  桑蚕丝

  "中国绸都"四川南充的丝绸是中国西部丝绸文化的中心地带。

  又称家蚕,简称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Bombyx mori Lin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是完全为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蚕所必需的营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在适温条件下,一头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大约6-9天蜕一次皮,共需约24-32天,约食下桑叶20-30g(合干物5-62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

  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

  桑蚕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

  物种名称:桑蚕

  学名:BombyxmoriLinnaeus。

  别名:家蚕(BombyxmoriL),简称蚕。 科属: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

  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就栽桑养蚕,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是完全为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雌雄鉴别:雌蚕在蚕的尾部第八和第九腹节腹面,左右对称地各有一对乳白色的小圆点(共四点),称石渡氏腺,又分别称生殖前盘和生殖后盘,雄蚕则在第九腹节的腹面前缘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乳白色小点,称赫氏腺,又称小囊体、囊状体。

  编辑本段

  起源

  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形态和习性与今天食害桑叶的野桑蚕(Bombyxmandarina)(见桑树害虫)十分相似,血清沉淀反应强度也相同,杂交能产生正常子代。桑蚕的染色体是28对,野桑蚕则有27对和28对两种类型,一般认为桑蚕与中国的28对型野桑蚕同源。人类最初可能是从桑林中采集原始野生蚕茧取丝利用;随着人类生活的定居和对蚕丝用途的进一步了解而试行在室内养蚕。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野生蚕才逐渐驯化成为具有今天这样经济性状的桑蚕种。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蚕所必需的营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在适温条件下,一头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大约6-9天蜕一次皮,共需约24-32天,约食下桑叶20-30g(合干物5-62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桑蚕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 桑蚕是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中,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在一年内自然发生的世代数称化性,一年发生1代的称一化性,发生2代的称二化性,发生3代以上的称多化性。热带地区还有终年不滞育的多化性品种。发育的温度范围随发育时期而不同,大致在7~40℃之间,能正常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0~30℃。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幼虫

  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有1对胸足;腹部10个环节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1个尾角;第1胸节和第1至第8腹节体侧各有1对气门。刚孵化的幼虫,遍体着生黑褐色刚毛,体躯细小似蚂蚁,称蚁蚕。蚁蚕借摄食桑叶而迅速长大,体色逐渐转成青白。其体壁的表皮要发生多次脱换,这种现象称蜕皮,是蚕体内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与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蜕皮前,幼虫停止食桑,吐丝于蚕座上,用腹足和尾足固定蚕体,静止不动,称眠。眠是分龄的界限,每眠一次增加1龄。体重和体积随龄期增进而显著增大。蜕皮次数的特性称眠性,受遗传控制,但生活条件的影响也能使眠性发生变化。桑蚕的眠性有三眠、四眠、五眠等;生产上常用的蚕品种是四眠5龄蚕。幼虫生长到5龄第2~3日,可按特征鉴别雌雄:雌蚕在第8和第9腹节腹面各有1对乳白色圆点,称石渡氏腺;雄蚕在第9腹节腹面前缘中央有一乳白色囊状体,称赫氏腺(图2)。5龄生长至极度时,体重约比蚁蚕增加1万倍。此后逐渐减少食桑量以至停食。至前半身呈透明时,称熟蚕,即开始吐丝结茧。结茧过程约需2~3日。幼虫期的长短因蚕品种和饲育条件而异,一般春蚕在24~25℃下约为24~26日,夏秋蚕在26~28℃下约为21~23日。

  蛹

  熟蚕吐丝毕,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静止不动,这时称潜蛹(预蛹)。潜蛹是真皮层与旧幼虫表皮分离并形成蛹表皮的时期,约需2日。化蛹蜕皮是蜕皮激素作用的结果。刚蜕皮的蛹呈纺锤形,乳白色,后转深褐色。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图3)。一般蛹体重15~25克。蛹期体内剧烈地进行着幼虫组织器官的破坏,成虫组织器官的发生、形成,以及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等生理过程。化蛹后约14日左右完成成虫发育,这时由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贮存在咽侧体内的羽化激素,因光的刺激而分泌至血液中,约40分钟后蛹便羽化。

  成虫(蛾)

  羽化后的成虫,吐出碱性肠液,以湿润和松解头端茧层,并用胸足拨开茧丝,从茧内钻出。翅初柔软褶叠,随蛾体干燥而展开。全身被覆白色鳞片,头部两侧有1对复眼和1对具触觉和嗅觉的双栉状触角,口器已退化。胸部前、中、后3个胸节腹面各有1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腹部雌蛾7节,雄蛾8节。雄蛾外生殖器由幼虫的第9、10腹节变成,雌蛾的外生殖器由第8、9、10腹节变成。交配时雌蛾伸出产卵器,由诱惑腺释放出性信息激素(桑蚕醇和桑蚕醛)引诱雄蛾,交配15~2小时即可产受精卵。一头雌蛾约产卵400~700粒,其中绝大多数在羽化当日产下,至第3日结束。成虫不摄食,交配产卵后约经10日左右自然死亡。

  卵

  椭圆形略扁平,约长11~15毫米,宽10~12毫米,厚05~06毫米,一端稍钝,另一端稍尖,尖端有卵孔,为受精孔道。卵粒大小因蚕品种、饲养条件及蛹期温度而异。卵粒重一般为500~600微克。刚产下时呈淡**,表面隆起,后因卵内水分蒸发和营养物质消耗,卵面中央出现凹陷,称卵涡。正常卵的卵涡椭圆形,死卵呈三角形。卵壳表面有凹凸不平呈多角形的卵纹,还有无数针状呼吸气孔。卵的内容物有卵黄膜、浆膜、卵黄和胚胎等。卵黄膜紧贴在卵壳下面,是一层非细胞的透明薄膜;浆膜在其内侧,是一层大而扁平的多角形细胞。卵黄是胚胎发育的营养源。胚胎在卵黄中偏于卵的一方,头向卵孔一端,不断摄取养分而逐渐发育。

  蚕卵分滞育性卵(越年卵)和非滞育性卵(不越年卵)两种。非滞育性卵产下后胚胎不断发育,约经10日即形成蚁蚕孵化;滞育性卵胚胎发育至一定程度即进入滞育期,经冬季低温解除滞育,到翌年春暖时才孵化。蚕卵是否滞育取决于蛹期中雌蛹的咽下神经节能否分泌滞育激素;心侧体激素对滞育也有辅助作用。滞育性卵在进入滞育期时浆膜细胞内形成并沉积色素粒,呈黑褐色;非滞育性卵浆膜细胞内不形成色素,仍为淡**。

  编辑本段

  价值

  经济价值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丝线。公元前十三世纪,桑、蚕、丝、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这个经验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于蚕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时期,蚕已在室内饲养。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养蚕已有专用蚕室,蚕病的防治受到重视,并采用了浴蚕种技术,公元三世纪后期,出现了小蚕恒温饲养,说明当于蚕的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直到元代《士农必用》中才对蚕的生长的各阶段所需温度有详细说明。晋代对于蚕的微粒子病和软化病已有所认识,时称“黑瘦”和“伪蚕”。公元六世纪三十年代,据《齐民要术》记载,人们还从种茧的选择和盐腌贮藏来防治蚕 。宋元时期,对于蚕病的防治更进一步,贮茧方法除盐渍之外,复又出现日晒和笼蒸。与此同时,做为防治蚕病的主要手段的浴蚕方法也得以改进,早期浴蚕主要在川中进行,宋代出现了朱砂温水浴法,元代出现了天浴,利用低温选优汰劣。《陈旉农书》中探讨了蚕生僵病与湿热风冷的关系,《农桑辑要》则总结了蚕病与叶质的关系。明代(1368-1664)出现了天露、石灰水、盐水浴种等方法。并采用了杂交方法培育嘉种,以提高蚕的防病能力,还出现淘汰病蚕防止蔓延的方法。中国的养蚕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蚕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公元前十一世纪,养蚕技术随箕子传入朝鲜,随后复又传到了日本。秦汉以后,中国的养蚕技术通过举世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到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六世纪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国王通过印度僧侣从中国私运蚕种至该国,是为西方有蚕业之始。

  文化价值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在浙江省吴兴的郊外,发现五千年人人类遗留的东西,其中有古代的丝织品,证明很早以前我国就会养蚕,传说黄帝的妃子螺,教人民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布,让大家有好的衣服穿。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传到欧洲,当时欧洲人还不会养蚕抽丝,不知道这么美丽的布料是怎麼做出来的,由于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要运送很多丝织品到欧洲,於是开辟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路,这条路称作丝绸之路。

  我国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许多桑树,有乔木,也有灌木。在桑树上生息着好几种昆虫,它们取食桑叶或蛀食树干。在些昆虫中,有一种吐丝作茧的鳞翅目昆虫引起了先民的注意,这就是桑蚕。桑蚕取食桑叶后吐丝结茧,然后钻出茧壳羽化为蛾子。人们发现这种茧壳浸湿后,可以拉出长长的银色丝缕,这丝缕可捻成线,也可织成绸。这比起当时的衣服原料麻布和葛布来,要漂亮得多了。随着先民生活的定居,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即开始了人工饲养,并把蚕移到室内来驯养。 我国除桑蚕外,还有柞蚕、樟蚕、樗蚕、天蚕等。柞蚕(AntheraeapernyiGuerin-Meneville)属大蚕蛾科(Saturniidae),原产山东莱州(掖县),是我国地位仅次于桑蚕的产丝昆虫,现盛产于辽宁、河南等省。柞蚕最早见于《尔雅》(公元前1200年),2700年前柞蚕丝已作为给皇帝的贡物,在汉代曾经由官方推广,经宋、元、明、清几代引种推广,分布到了全国很多省份。其主要饲料树种是栎属(Quercus)各种的叶子。

  在古人眼里,蚕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吐丝成茧,而后化为飞翔的精灵,这是一个美好、圆满的生命轮回,并赋予丝绸神秘,高贵的人文色彩,使之蕴涵浓厚的哲学意味。丝绸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古老的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是中国联系世界友谊的纽带,丝绸是友好的使者,历史上多以文绣锦帛作为高级礼品,礼赠友邦,“化干戈为玉帛”以示友好。丝绸文化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锦"是多彩提花丝织物的泛称,锦合"金"、"帛"成字,取锦“织彩为文,其价如金”之意。锦以织造技术复杂,图案古雅,色彩瑰丽成为中国传统丝织物中的精品。

  商业价值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植桑养蚕。蚕丝的利用开始于渔猎时代的末期,而养蚕开始于农业时代的初期即黄帝时代。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256年)蚕桑生产已成为专业化,并受到官方督察管理。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221年)达到高度发展,蚕丝已成为贫民百姓的日常衣服和自由贸易的物资了。我国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很多,有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产品,其图案与色彩的美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宋、元时期(公元960年~1368年)的蚕丝生产和丝织业达到另一高峰,宋朝年产丝绸达340万匹,统治者对蚕丝业与农耕同样重视。我国古籍中常有“农桑并举”的记载。“一妇不蚕,或受之寒”一成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蚕业的高度认识。

  我国古代社会的衣着以丝绸和棉麻来区分贵贱。官员富豪无不以衣锦为荣,成语“衣锦还乡”应运而生。劳动人民则穿棉麻布衣。唐朝(公元618年~907年)以前,丝绢与粮食同样作为人民负担缴纳的实物,朝廷或官府以丝绢作为对有功臣民的赐赏。现今藏族和蒙古族在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礼节中使用丝质(哈达)以表达敬意和祝贺。 丝绸业的发展与普及也影响到我国的文化生活,除了有许多描述采桑、养蚕的美好诗句外,成语“作茧自缚”被用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对自己有利,结果反使自己吃亏受累。唐代白居易有“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缚萦。”;宋朝释道原有“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的诗句。由于蚕一生只吃桑叶,到老时却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就被用来赞扬那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

  我国古代蚕丝的发展促成了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早在公元11世纪,蚕种和养蚕技术已传入朝鲜,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传入土耳其、埃及、阿拉伯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桑蚕饲养技术是公元6世纪传人欧洲的,所以蚕丝代表东方古代文明,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丝绸是广受欢迎的商品,它和桑蚕饲养技术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路经草原、沙漠、绿洲和山川,沿途兴起一批著名的市镇,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龟兹、疏勤等。张骞从建元3年(公元前138年)到元朔3年(公元前126年)奉汉武帝刘彻的命令由我国西部出发,到过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一些国家,并建立了联系。丝绸是我国重要的产品,因此,古代西方称长安古都为丝城,称我国为“丝国”。在南方另有丝绸之路,经成都、保山等地到达缅甸与印度;在东部沿海又有徐闻(广东)、合浦(广西)以及蓬莱(山东)、宁波(浙江)等港口通往太平洋诸岛屿和地区。

  目前,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多个国家与地区饲养家蚕,年产蚕茧约800万担,产丝约5万吨。我国的产茧量和产丝量都占全世界的首位。蚕业分布在除青海、西藏、宁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浙江地区的农民历来都把这种对人类作出很大贡献的昆虫叫做“蚕宝宝”,它吐出来的丝有珍珠之光,即使在化学纤维日新月异的今日,丝织品仍被誉为“纤维女皇”,它具有的一些衣料特性是其他纤维望尘莫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蚕业有着十分光明的前途。

  编辑本段

  家蚕训育神话

  话家蚕驯育是我国远古时代不知名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掌握自然规律而加以利用的事实,但毕竟历史过于悠久而无法追溯到其最早起源,因而就有了各种传说和神话。传说之一,养蚕是黄帝的元妃嫘祖所发明。在《通鉴外纪》中有“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后世祀为先蚕。”这种说法比较普遍,解放前蚕神庙里还供着先蚕西陵氏。另外,《搜神记》中有一神话。相传在太古时代有父女二人,父亲外出打工,仅留下女儿一人和一匹马在家。女儿自己饲养此马。由于贫穷和寂寞,她非常思念打工在外的父亲,就对马戏言:“你要是能把我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马听完此言后便挣脱缰绳而去,径直跑到了父亲打工的地方。父亲见到马后非常惊奇,就牵来骑上。马望着来的方向悲鸣不已。父亲见状,猜测家里有事,就骑马回到家里。畜生有非常之情,所以父亲就更加精心喂养。但马不肯吃食,每见到女儿出入都要喜怒击蹄。父亲觉得奇怪,就悄悄地问女儿。女儿只好如实相告。父亲认为此事有辱家门,就用箭将马射死,把马皮剥下晒在院中。父亲又出门了。女儿与邻家女友来到马皮前,对着马皮嘲笑说:“你一个畜生为什么要娶一个女人呢?招此杀身之祸,何苦呢!”话音刚落,马皮突然飞起,将女儿卷走。邻家女友大惊失色,不敢抢救,只好去告诉父亲。父亲返回后到处寻找,未能找到。数天后,在一棵大树枝上发现了他们。女儿和马皮同时化为蚕,生息于树上,其茧厚大。邻女取而养之。因树为桑树,又因桑与丧同音,故取名为桑蚕,老百姓普遍饲养,即为今天的家蚕。

  丝绸之路

  编辑本段

  繁殖

  雄蚕孵化时即有1对睾丸,5龄开始约形成140~200万条有核精子,到蛹的中、后期还形成大量的无核精子,但后者不能使蚕卵受精。雌蚕孵化时即有1对卵巢;至化蛹后的1~2日,卵巢内的卵巢管迅速长大,挤破卵巢膜而游离于腹腔,约至第 9日形成卵,并向输卵管下移。化蛾前1~2日,卵细胞核进行第1次成熟分裂,到中期停止、待化蛾交配后,精子进入卵内,才使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核因受刺激而继续分裂,至卵产下后约40分钟停止。第2次成熟分裂在卵产下后约60分钟开始,经20分钟完成。卵产下后约2小时,雄核与雌核融合,并开始卵裂。约在产下后15小时,形成胚盘。胚盘在卵孔一侧的部分细胞逐渐增厚成胚带。卵产下后约24小时,胚带脱离胚盘而成胚胎,俗称胚子。残留的胚盘称浆膜。初形成的胚胎只有1层细胞,以后形成外胚层和中胚层2个细胞层,内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才出现。滞育卵的胚胎在滞育期间外形变化不大,随着自然温度下降,蚕卵逐渐解除滞育。解除滞育的最适温度为5℃左右,但一般在15℃以下即能逐步解除滞育。中国生产上把蚕卵胚胎从滞育解除开始到孵化,分为15个阶段(见表)。其中,最长期是生产上的关键时期,过了此期胚胎对低温的抵抗力即减弱,故最长期胚胎是冷藏的临界胚胎,又是加温催青的起点胚胎。反转期是幼虫器官和组织形成最旺盛的时期,不但形态上变化显著,在生理上对外界环境条件也很敏感。二化性种在反转期到转青期间受高温、长光照、多湿条件的影响,可促使产滞育卵,否则产非滞育卵。转青期蚁体已基本完成,对低温的抵抗力增强,生产上可通过短期冷藏抑制,以调节收蚁日期。胚胎发育成蚁蚕后,先吐出碱性肠液使卵孔处的卵壳膨软,继而用上颚刻划撕裂成小块吞下,形成孵化孔而爬出。在自然状态下,蚁蚕通常在上午5~9时孵化。

  编辑本段

  养殖技术

水稻、甘蔗、花生、水果、茶叶、蔬菜、蚕桑等。我国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作物发展条件非常优越,适合在广东生长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花生、水果、茶叶、蔬菜、蚕桑等。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东省的常住人口为126012510人。

两个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桑树品种经杂交产生的第一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通常把产、质量性状较好的桑树一代杂交种,称杂交实生桑优良组合,简称杂交桑。杂交桑的优点是,育苗方法简单、成本低、繁殖快、出苗多,适于推广速成高产密植桑园大量用苗的需要。由于其生长势旺,发条数多,发芽早,成熟快,在南亚热带栽植有利于增加养蚕批次,提高蚕茧产量,是两广蚕区普遍栽植的主要桑品种。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桑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塘10号、伦教109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1989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枝条稍弯曲,发芽早,生长快,横枝早生而多;雄花株多且较早开放,群体较整齐。叶片薄,叶面粗糙,易失水。耐旱力强,抗黑枯型桑疫病较强,但抗桑青枯病较弱。宜建成速生密植桑园,条桑收获,比广东桑增产20%左右。长江以南蚕区已有少量栽植,在两广栽植产叶量最高。

②沙2号、伦教109

由广东省顺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枝条长而直,发芽早,发条数多;早春生长较慢,叶片小,新梢长至30厘米以上时生长迅速,叶片变大,成熟快,侧枝多发。耐旱力强,耐剪伐,产量高,比广东桑增产20%左右。两广蚕区栽植产叶量高。抗黑枯型桑疫病、桑青枯病较弱。

③丰驰桑(中桑5801、育82号)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枝条细长而直,发条数多,侧枝较少;雌雄同株或异株;发芽期比湖桑32号早4~5天,属中生中熟品种。叶质优良,产叶量比湖桑32号增114%~15%。耐剪伐,耐寒性中等,抗旱性稍弱,抗黄化型萎缩病、黑枯型桑疫病中等。宜养成低干树形,密植栽培,加强肥培管理,早春适时剪梢,可获得快速丰产,片叶、条桑收获均可。栽植前,应淘汰一些不良个体,可提高群体性状整齐度。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④粤桑2号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三倍体杂交组合。树形稍开展,枝条直,发条数和侧枝均较多;发芽早,群体表现整齐。比塘10号伦教109增产10%左右。抗青枯病能力提高147倍。宜在长江以南地区栽植。

⑤桂桑优12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200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群体整齐,发条数多,枝高节密;发芽较早,落叶晚,生长快,叶大叶厚;抗旱力较强,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多次剪伐;比沙2号、伦109增产桑叶1136%左右,适合采片叶,也适合割枝叶条桑养蚕。在两广蚕区栽培,全年条桑收获可割5~6造枝叶,折净叶亩产3760千克。最适宜在广西、广东等亚热带地区栽植。

⑥桂桑优62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200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芽早,落叶休眠迟,生长期长;有效枝条数较多,枝叶生长速度快,比沙2号、伦教109增产1492%~2468%。对花叶病的抗性较强,抗高温能力较强,适应性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更能发挥丰产性能。

⑦特优2号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三倍体杂交组合。发芽早,发芽能力较强;群体整齐,生长旺盛,节间密,叶片大,叶肉厚,叶质较好,产叶量高。热带、亚热带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均可推广栽植。

1什么是城市农业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于1977年提出了“城市农业”的概念。

2003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对城市农业下了定义,即指采用集 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废弃物,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 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 要目的的农业产业。 城市农业是城乡融合时代的农业新概念,是对城市和 农业的广义理解。

城市农业,也称都市农业。不同的国家,其城市农业主体功能特征、实践经营模式也不同。

日本的是城市间隙地农业,德国的是市民农园型农 业,而荷兰的则是外向型农业……到达一定阶段后,农业会依托城市功能的辐射来发展,可以形成具有 一定区域超前性的农业形态。 在我国,目前发展城市农业的必要性:它能够缓解中小城市贫困和再 就业问题,并提供一条清晰的思路。

(1) 我国的中小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极低,根本无法满足贫困 人群的生活需求。它引导贫困人群经营城市农业,减少对食物的花费,提 高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

广州的“城市自耕农”得到了大力 的推广就是个证明。(2) 发展城市农业可以加速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大家都知道, 我国人均可耕地资源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也 没有被充分利用,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中小城市,因为开发资金不足, 圈占的城市土地闲置抛荒现象普遍存在。

相比之下,城市土地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基本上都是可耕地,它已经成为国有的土地退耕还农寻找到的 新模式。那么,发展城市农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 很早就重视城市农业生产,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3) 发展城市农业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

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精致化、品种多样化。 在许多中小城市,市民需求比较大的时令蔬果、食用菌类等农产品还是无 法自己解决,需要靠长途运输来满足,这样不仅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增加, 也影响了它的质量。

同时,城市环境美化类的农产品,如花卉、园艺、宠 物等,充实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追求;经济类农产品,如蚕桑、中草药 葵等,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中国农业生产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梨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其特征是:1以家庭为单位2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4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1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农民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生产自 ,能支配一些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4封建 为扩大税源,大都重视农业发展。 5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出现。

(即南稻北粟)。

3广东乡镇公务员农村常识

首先了解三农指什么,农业、农村、农民。

其次,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掌握以下知识:中央农村工作的基本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体制、农村金融与财政体制、扶贫开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医疗卫生制度、农村基层组织管理。

乡镇公务员考试农村农业知识备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通读 重要文件、吃透政策法规要点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测查内容,重点是近年来与农业农村建设相关的中央及地方的重要决定和意见,如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

对于这些文件的内容,考生不但要做到通读全文,领会精神,其中的重点难点更要了然于胸。只有对中央和地方的三农政策融汇贯通,才能把握大纲重点。

二、把握试题特点,博闻强记基础知识 客观题不管其题型如何变幻,其考查范围多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如农业农村基础知识、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三农政策的最新政策动向等,大都是需要强加识记的内容。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多是抓重点、勤强记基础知识。

考生每天应留出适当的时间,尤其是清晨和临睡前,必须每天背诵重要的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三、深入研究,知识与能力并重 乡镇公务员考试所涉内容多与三农政策联系紧密,主观性强,综合性强。

考生除了要清楚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之外,更要注重相关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多关注农村现象,多了解农村组织和农村事务的处理方法。

4中国农业百科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时的重要农学书籍,作者是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的贾思勰,共十卷,九十二篇,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

作者的事迹记载不详。 全书所引用的古籍将近二百种之多,其中的《四民月令》等历史价值很好的农书现先已经散失,本书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书中的记述包括了五谷、瓜果、蔬菜和树木的栽培,以及牲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酒、酱、醋、羹、饼、饭、饴和糖等的制作,还有煮胶和造笔墨的方法等。 最后还列举了很多的“非中国(指中国中部中原)物”,就是北方不出产的蔬菜和瓜果。

书中总结了6世纪以前中国北部黄淮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验,其中的防旱保墒、选种和培植良种、轮作和绿肥作物栽培等都是有相当水平的。书中还提出了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因素,生产过程中要抓好各个环节的思想。

《齐民要术》是研究北朝时期物质生产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 。

5广东乡镇公务员农村常识

1 首先了解三农指什么,农业、农村、农民。其次,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掌握以下知识:中央农村工作的基本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体制、农村金融与财政体制、扶贫开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医疗卫生制度、农村基层组织管理。

2 乡镇公务员考试农村农业知识备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通读 重要文件、吃透政策法规要点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测查内容,重点是近年来与农业农村建设相关的中央及地方的重要决定和意见,如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对于这些文件的内容,考生不但要做到通读全文,领会精神,其中的重点难点更要了然于胸。只有对中央和地方的三农政策融汇贯通,才能把握大纲重点。

二、把握试题特点,博闻强记基础知识

客观题不管其题型如何变幻,其考查范围多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如农业农村基础知识、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三农政策的最新政策动向等,大都是需要强加识记的内容。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多是抓重点、勤强记基础知识。考生每天应留出适当的时间,尤其是清晨和临睡前,必须每天背诵重要的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三、深入研究,知识与能力并重

乡镇公务员考试所涉内容多与三农政策联系紧密,主观性强,综合性强。考生除了要清楚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之外,更要注重相关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多关注农村现象,多了解农村组织和农村事务的处理方法。

6有什么途径了解农业常识

农业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一个而已,只要是产业,就涉及到2点:科技;产权。

先说农业科技。农业还需要科技吗?没错,农业的确需要科技。

原始农业靠天吃饭,现代农业靠科技吃饭。如果说农业是粮食的上游,那么,化肥、农药、种子就是农业的上游。

化肥、农药、种子,都是科技。 如果你怀疑这句话,请扪心自问:油菜为什么需要硼肥?BT农药为什么能把虫子杀死但对人体无害?转基因种子的科学原理和实现方式是什么?不要纠结这三个问题,继续看下面。

只要涉及到科技,就涉及人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