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茯神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茯神 21 拼音名 22 茯神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茯神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茯神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茯神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茯神的药理作用 310 炮制 311 性味 312 归经 313 功能主治 314 茯神的用法用量 315 注意 316 附方 317 各家论述 31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茯神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茯神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茯神 1 拼音

fú shé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茯神

21 拼音名

Fú Shén

22 茯神的别名

茯神木

23 来源

茯神: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

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木心。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带有残留的茯苓,显白色或灰色,内部仍为木质,质松体轻,无皮,略似朽木。

24 性味

甘、平。

25 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26 茯神的用法用量

3~5钱。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茯神

3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32 拼音名

Fú Shén

33 英文名

Indian Bread with Pine, Tuckahoe with pine

34 茯神的别名

伏神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采收和储藏:取茯苓切去白茯苓后,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除去杂质,晒干。

36 原形态

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8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茯苓块中穿有坚实细松根者。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呈棕**,横断面可见年纹理。气微,味淡。以肉厚实、松根细小者为佳。

39 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g/kg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g/kg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g/kg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数164。

310 炮制

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311 性味

甘;淡;性平

312 归经

心;脾经

313 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利水。主惊悸;健忘;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314 茯神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315 注意

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

316 附方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 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317 各家论述

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3《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4《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5《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6《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湿。

318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茯神的方剂 酸枣茯神汤

éntāng《杏苑》卷七:方名:酸枣茯神汤组成:茯神1钱5分,柏子仁1钱5分,酸枣仁1钱5分,熟地黄

固本养荣丸

炒)2两,川柏(盐水炒)2两,熟地(酒洗)2两,茯神1两。制法:上人参、茯神、知母、黄柏研末,余药酒

茯神丹

拼音:fúshéndān《杨氏家藏方》卷九:茯神丹:处方:朱砂半两(光明成颗块者),猪心1枚。制法:

泄热茯神汤

ng《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方名:泄热茯神汤组成:茯神(去木)2两,栝楼根5两,麦门冬(去心,焙)5两

芩连清心汤

ánqīngxīntāng处方:黄芩黄连麦冬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功能主治:清心开窍,化痰安神。治

更多用到中药茯神的方剂

用到中药茯神的中成药 艾煎散

拼音:àijiānsǎn处方艾5分,茯神2钱,青桑叶1钱。功能主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有汗,思虑多

琥珀多寐丸

珀多寐丸组成:真琥珀、真羚羊角(细镑)、人参、白茯神、远志(制)、甘草各等分。功效:清心养营,安神定

薯蓣丸

1两半,远志半两(去心),柏子仁1两,沉香1两,茯神1两,熟干地黄1两半,芎1两,菖蒲半两,人参1

定心丸

烧)1两,人参1两,远志(去心)半两,茯苓半两,茯神半两,龙脑1字。主治:神志不宁,神狂气乱,狂语昏

安神丸

二《何氏济生论》卷五方之安神丸:处方:茯苓2两,茯神2两,白术2两,甘草5钱,山药2两,寒水石2两,

更多用到中药茯神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茯神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吐血

鲜生地人参茯苓琥珀末张血止。脉左大。天冬生地人参茯神炙草生白芍女贞旱莲顾(二八)脉左坚。阴伤失血。致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白芍五分,黄三分,沉香、乌药、川乌各半分,半夏、茯神各一分半,白术二分,姜煎服。八味祛风,八味活血,

《眉寿堂方案选存》:[卷下]女科

闭,暮热惊恐,治在肾肝。熟地炭萸肉炭炙草五味子白茯神白芍自八月中经止,即食入呕吐,医认怀娠恶阻治,延

《普济方》:[卷十六心脏门]心虚(附论)

地黄五味子石菖蒲(各二十两)地骨皮酸枣每服三丹砂茯神丸治心气虚弱。时发昏闷。惊悸恍惚。忘误心忪。安定

《普济方》:[卷十八心脏门]怔忡惊悸

目录 1 拼音 2 《广嗣纪要》卷四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八制茯苓丸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附: 1 古籍中的八制茯苓丸 1 拼音

bā zhì fú líng wán

2 《广嗣纪要》卷四 21 处方

白茯苓2斤半(须皮光结实者,去皮,打碎如枣核大,分为8制),黄耆6两(切片,水6钟,煎3钟,煮茯苓1分,干为度),肉苁蓉4两(酒洗,去筋,水6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人参6钱(水5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甘枸杞6两(水8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补骨脂5两(水8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何首乌半斤(用黑豆1升,煎水3斤,浸首乌,春秋2日,夏1日,冬3日,将浸过首乌豆汁煮茯苓如前),秋石4两(水3钟化开,煮茯苓如前),人乳半斤(煮茯苓如前)。

22 制法

将制过茯苓放入石臼内捣为细末,用米筛筛过,上甑蒸熟,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男子壮筋骨,生心血,乌须发;女子滋颜色,暖子宫,调经气。主一切虚损。

24 八制茯苓丸的用法用量

生子者,每日早晚1服,每服40丸,盐汤送下,乌须明目,用滚白汤送下。

25 注意

忌烧酒、犬肉。

古籍中的八制茯苓丸 《验方新编》:[卷九妇人科调经门]经来狂言如见鬼神

茯神各二钱,木香五分,台党八分,水煎,不拘时服茯苓丸∶茯苓、茯神各八钱,远志去骨六钱,朱砂三钱,猪

《药征》:[卷中]牡丹皮

仲景之方中,桂枝茯苓丸、八味丸、大黄牡丹皮汤,以上三方,虽有牡丹皮,而不以为主药也。如此之类,皆从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胎孕类]安胎(二十)

茯苓丸(妇三九温胃安胎)黄汤(妇九气虚胎动)七味阿胶散(妇八胎动腹痛)太山磐石散(妇三)《千金》保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九治妇人诸疾]半夏茯苓汤

姜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次服茯苓丸,即痰水消除,便能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刊

《张氏医通》:[卷十三·专方]恶寒门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茯苓饮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十五:茯苓饮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茯苓饮 41 茯苓饮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46 注意 47 各家论述 48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茯苓饮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茯苓饮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茯苓饮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外台》卷十八引《延年秘录》 81 方名 82 茯苓饮的别名 83 组成 84 主治 85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86 制备方法 87 用药禁忌 88 附注 9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茯苓饮 1 拼音

fú líng yǐn

2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茯苓饮

21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生姜半两,甘草1分(炙)。

2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23 功能主治

妊娠阻病,心中烦闷,头眩重,憎闻食气,闻便呕逆,四肢重不自持。

2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分为2剂。每剂以水4盏,煎取1盏半,去滓,分2次食前温服,如人行35里再服。

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3 《圣济总录》卷十五:茯苓饮

31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远志(去心)2两半,芍药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1两1分。

32 制法

上为粗末。

33 功能主治

风痫,因虚赢气弱,惊悸多梦心神不定。

3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6钱匕,水2盏,加大枣1个,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入铁粉1字,搅匀,食后服,日2夜1。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

4 《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茯苓饮

41 茯苓饮的别名

外台茯苓饮、茯苓饮子、茯苓汤

42 处方

茯苓3两,人参2两,白术3两,生姜4两,枳实2两(炙),橘皮1两半(切)。

43 制法

上切。

44 功能主治

消痰气,令能食。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

45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外台茯苓饮(《金匮》卷中附方)、茯苓饮子(《鸡峰》卷十八)、茯苓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46 注意

忌酢物、桃、李、雀肉。

47 各家论述

《金鉴》: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木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虚与气结,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破诸气为巨;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其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

48 摘录

《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

5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茯苓饮

51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炒令香)1两,甘草(炙令赤)1两,栝楼根(锉碎)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2两,枳壳(去瓤,麸炒令黄)1两半。

52 制法

上为粗末。

53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烦热,身体微肿,不能食饮,小便不利。

5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空心、晚食前温服。

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6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茯苓饮

61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旋覆花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

62 制法

上为粗末。

63 功能主治

妊娠胎间水气,子满体肿。

6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7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茯苓饮

71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防己2两,羚羊角(镑)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2两,木香2两,槟榔(碎)5枚,红雪2两半(旋入)。

72 制法

上药,除红雪外,为粗末。

73 功能主治

脚气。两脚肿至膝,小腹引痛,膀胱急,宿水不宣,时复心闷,夜卧恍惚,昏热惊悸。

7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绞去滓,纳红雪2钱匕,空腹温服。当快利23行,须隔日服。

7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8 《外台》卷十八引《延年秘录》 81 方名

茯苓饮

82 茯苓饮的别名

茯苓饮子

83 组成

茯苓3两,紫苏叶3两,杏仁3两,橘皮3两,升麻3两,柴胡3两,生姜4两,犀角2两(屑),槟榔12枚(并皮子,碎)。

84 主治

脚气肿,气急上气,心闷热烦,呕逆不下食。

85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8里久。

86 制备方法

上切。

87 用药禁忌

忌醋物。

88 附注

茯苓饮子(《鸡峰》卷四)。

9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91 方名

茯苓饮

92 组成

赤茯苓(去黑皮)2两,鳖甲(去裙襕,醋炙)2两,地骨皮2两,柴胡(去苗)1两半,知母(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

93 主治

伤寒后,寒热不退,成疟时作。

9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食后良久温服,如人行56里再服。

9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0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101 方名

茯苓饮

102 组成

赤茯苓(去黑皮)2两,泽泻1两,干姜(炮)1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103 主治

胃反吐逆,发渴饮水。

10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腹频呷,日3次。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1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111 方名

茯苓饮

112 组成

白茯苓(去黑皮)1两1分,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半,桔梗(炒)1两,榉皮(炙)1两。

113 主治

小儿冷痢白脓。

11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分2服,去滓,食前温服,日2次。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2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121 方名

茯苓饮

122 组成

白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微炙)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半。

123 主治

妇人月水不调,腰腹疼痛。

124 茯苓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空心温服。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茯苓饮 《婴儿论》:辨上焦病脉证并治第六

。宜柴胡汤主之。病患胸间漉漉作声。吐出水谷者。茯苓饮主之。茯苓饮方茯苓(五分)人参(三分)白术(三

《医述》:[卷十·杂证汇参]饮

,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外台》茯苓饮治水,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痰饮

之饮。午服外台茯苓饮。转旋中焦。使食不致酿痰。茯苓饮去术。某(七一)高年久嗽。脉象弦大。寤不成寐。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炮熟。上为细末。用姜汤下。何元寿方。附方外台。茯苓饮。按此亦支饮证。而与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等证。

《先哲医话》:[卷下]惠美宁固

是。中医古籍中说,茯苓块内部有赤筋,要打碎放入水中,把浮上来的红色赤筋去掉,最好不要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茯苓要去筋记载不是错的,还有特别主要的一点是如果长期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处方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甚者,加桔壳;腿脚肿者,加防己;湿喘者,加苦葶苈。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六《金鉴》卷四十六方名茯苓导水汤组成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分。主治妊娠肿满与子气,喘而难卧,胀满难堪;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加减胀,加枳壳;喘,加苦葶苈子;腿脚肿,加防己。临床应用子满:李某某,女,29岁。26岁结婚,婚后6个多月早产1次。现第二胎怀孕7个多月。从第4个月起,周身出现肿胀,腹部尤甚,先后延医数人,内服40余剂中药,未见好转。现腹胀异常,四肢均有浮肿,自觉气短心悸,饮食少进,腰痛腿沉,白带甚多,行走困难来诊。处方: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5g,榔片5g,砂仁75g,木香35g,陈皮10g,腹皮15g,苏梗10g,当归10g,白芍75g。服药后胸脘略适,饮食稍增,尿量略多,守原方稍加减继服,10余剂后诸症基本痊愈,肿消痛减,惟体质较弱,改用当归散以善其后。

详见百科词条:茯苓导水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55:18 共5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炮制 4 功能主治 5 茯苓圆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茯苓圆 1 拼音

fú líng yuán

2 处方

葛根、枳实(去瓤麸炒黄)、白术、甘草(炙),各二两;赤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半夏(汤洗十遍去滑切焙),各一两。

3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逆吐闷,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

常服此药,消痰水,令能食,强力养胎。

5 茯苓圆的用法用量

当先服半夏茯苓汤,次进此药。

每服三十圆,温米饮空心下,食前服。

6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古籍中的茯苓圆 《药征》:[卷下]茯苓

小便不利、头眩烦躁。考证苓桂甘枣汤证曰∶脐下悸。茯苓戎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茯苓泽泻汤,证不

《本草思辨录》:[卷四]茯苓

茯苓结于土中,久而不变,宜其得阴气多,与猪苓埒矣。然枫擅召雨之能,松挺不雕之概;一毗于阴,一毗于阳。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茯苓(茯神)

茯苓,味甘、淡,气平,降也,阳中阴也,无毒。有赤、白二种,白者佳,亦可用入心、脾、肺、肝、肾五脏,兼

《证类本草》:[卷第十二]茯苓

茯苓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列方]补方六十三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贮藏 3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31 方名 32 茯菟丸的别名 33 组成 34 功效 35 主治 36 茯菟丸的用法用量 37 制备方法 3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茯菟丸 1 拼音

fú tú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Futu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77291

23 处方

茯苓 300g 五味子(制) 600g 山药 600g 菟丝子(炒) 1000g 莲子 300g

24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粉末重量的 3~ 7%的麦粉及 黄酒 300g打糊为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色糊丸;味酸。

2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7 功能与主治

固肾,涩精,止带。用于遗精尿浊,妇女白带。

28 用法与用量

饭前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一次 6~ 9g ,一日 2次。

29 贮藏

密闭,防潮。

3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31 方名

茯菟丸

32 茯菟丸的别名

茯苓丸

33 组成

菟丝子5两,白茯苓3两,石莲子(去壳)2两。

34 功效

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

35 主治

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36 茯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3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8 附注

茯苓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九)。

古籍中的茯菟丸 《妇人规》:[下卷带浊梦遗类]带下

但见心虚带下者,宜秘元煎、人参丸、心虚白浊歌、茯菟丸之类。东垣朱砂安神丸(见《古方八阵·寒阵》)一

《普济方》:[卷二十九肾脏门]肾虚(附论)

(十六两)上为末。水糊为丸。每服四十粒。空心用茯菟丸(出和剂方)治肾经虚损。心气不足。思虑太过。真

《医学从众录》:[卷三]赤白浊

者不同。病之稍久,宜固肾不宜利水,此要旨也。(茯菟丸、水陆二仙丹之类皆固肾药。)苍白二陈汤苍术(盐

《临证指南医案》:附录

参丸人参茯苓茯神枣仁远志益智仁牡蛎朱砂枣肉丸。茯菟丸茯苓菟丝子建莲酒糊丸。或加五味子。苓术菟丝丸茯

《明医杂着》:[卷之六]附方

目录 1 拼音 2 《医林纂要》卷十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土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25 各家论述 3 《续名家方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土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4 《洞天奥旨》卷十六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土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4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土茯苓汤 1 拼音

tǔ fú líng tāng

2 《医林纂要》卷十 21 方名

土茯苓汤

22 组成

土茯苓4两,黄柏2两,生黄耆2两,生甘草1两。

23 主治

杨梅疮,鱼口,肾疳。

24 土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5 各家论述

*疮之毒本于下,惟土茯苓解之,以其形状亦似此疮累累下生成串,皮赤肉白,团如粳饭,而甘淡能解其热;其相火溢于血,惟黄柏制之,抑相火之药,惟此入血分;惟肾纳气,肾亏则气不足,而毒不能外出,故黄耆、甘草以托之,药平而大功可奏也,必须如此大剂。

3 《续名家方选》 31 方名

土茯苓汤

32 组成

土茯苓、樱皮、忍冬、甘草、槲木皮各等分。

33 主治

臁疮。

34 土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 《洞天奥旨》卷十六 41 方名

土茯苓汤

42 组成

土茯苓2斤(竹刀去皮),雄猪油(铜刀切碎)4两,没药2钱

43 主治

梅毒结毒。

44 土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初次水7碗,煮4碗;2次水4碗,煮2碗;3次水2碗,煮1碗;其7碗去滓并油,将汤共盛瓷钵内露1宿,次日作3次温服。

45 用药禁忌

忌茶、酒、油、盐、酱、醋、鸡、鱼、鹅、鸭、海味等物,只吃大米饭、蒸糕,滚水下,余物一切不可用。

古籍中的土茯苓汤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诸疮部(上)]杨梅疮门主方

各三钱;在下部加牛膝、苡仁、防己各三钱。俱加入土茯苓汤中煎服。服过如毒瓦斯不行,小便不利,可于土茯苓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诸疮部(上)]结毒门主方

大竹筒一个,绢绷作筛,将药五分置竹筒中,细筛于土茯苓汤内,随手搅匀,一日吃完,看病上下,食前后服。逐

《知医必辨》:杂论(十一条)

再同研,加飞罗面二两和匀,瓷瓶收贮。每服五分,土茯苓汤下。逐日必戒茶饮,恐解性,可以土茯苓汤代之。如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小儿遗毒烂斑第一百七

面皮肉俱坏,多妨乳哺,啼叫不安。初治宜早,内与土茯苓汤调人中黄末,每日数次,共饮四、五分;外用解毒紫

《神农本草经读》:[本草附录《别录》、《唐本草》、……]牵牛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