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在古代被称作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惠州在古代被称作什么?,第1张

“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简称鹅城

唐朝地方政区分道、州、县三级 循州,隋之龙川郡,武德五年曾改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贞观二年废府,天宝元年改为海丰郡,乾无元年复改为循州。辖归善(州治)、博罗、河源、海丰、兴宁、雷乡(今龙川地)六县。州治现惠州府城

五代十国 南汉王朝--改循州为浈州,辖归善(州治)、海丰、博罗、河源四县,州治现惠州府城

宋朝 宋朝地方政区分路、州(府、军)、县三级 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讳,改浈州为惠州。辖归善(州治)、海丰、河源、博罗四县,州治现惠州府城

,有480多位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1990年在区内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全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窑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内设有傅罗县,隶属南海郡,至汉初近一个世纪为赵氏南越国治理之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後,为南海郡博罗县(傅罗县改)地。普代因之,331年析置海丰县,368年析置欣乐、安怀两县,博罗县境开始缩小。

南朝宋时属南海、东官二郡地,南梁时置梁化郡。隋初撤梁化郡,开皇十年(590年),在榆山(今中山公园)设立循州总管府,辖归善、博罗、河源、新丰、兴宁、 六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川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兴宁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循州辖归善、博罗、海丰、安陆、河源、石城、兴宁七县。唐嗣圣元年(684年)改为雷乡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五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海丰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六县。唐乾元元年(758年)复循州,辖归善、罗阳、海丰、河源、雷乡、齐昌六县。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改为祯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四县。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3月,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州为惠州,自此有了「惠州」之称。1120年赐名博罗郡,1133年复名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称惠州路,仍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四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设惠州府至清末民初。清雍正九年(1731年),惠州府辖归善、博罗、海丰 、陆丰、河源、龙川、长乐、兴宁、和平、长宁、永安11县即连平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长乐、兴宁划归宁应州,惠州府辖九县一州,直至清末。此即「惠州十属」,今海外惠州社团一直沿用。

惠州话是惠州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种地方方言,自其形成之日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惠州近两千年惠州地域文化发展载体中的主体。而且,有学者认为惠州话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于岭南地区的缚娄古国的“国语”,被称为“鸲鹆”方言。

西周以前,广东仍属“百越之地”,俚獠混杂。缚娄之名,始载于《吕氏春秋》:“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缚娄、阳禺、欢兜之国,多无君。”当时岭南各个土著部落所使用的语言,与太平洋各岛屿的“南岛语”(又称“马来—波利尼亚语”)同出一源。例如上述“百越”一词,其修饰语素置于中心语素之后,这正是南岛语在构词法上的特征之一。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虽置郡县,而语言各异,重译乃通。”(《后汉书南蛮传》)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和推进民族文化融合,秦始皇曾将中原人民迁来岭南,与土著人杂居。后设置三郡,陆续有中原人迁居至岭南“同越人杂处”,这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移民。客家先民来到岭南后逐东江水而居所使用的一种语言与梅县客家话有细微区别的语言,称之为“水源音”。与梅县客家话相比,是一种更加古老的客家话,形成于秦汉时期。

秦末汉初,赵佗又在岭南称王,“绝新道以待诸侯变”,闭关锁国近百年,南越国从丞相以下的官员都由土著担任,南越王赵佗本人也穿土著的服饰,操土著的语言,将自己异化成土著以便于统治。可见当时番禺一带土著势力还比较强大,汉族移民很少,汉语还未通行。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唐代中书舍人崔沆被贬谪循州(惠州),五代时王定保的《唐摭言》记述之:“时循人稀可与言者”,说他无法与当时的循州(惠州)人语言沟通,整天闷在贬所艰难渡日;1094年,宋代苏轼谪惠,携子苏过访翟秀才,虽名人相访,兴致之下,却苦于语言的不通,苏过感叹地写下:“但苦鴂舌谈,尔汝不相酬”的诗句。从以上事例说明,早在使用的是正统的中原汉语的客家人迁入之时,惠州已通行一种独特的,难听、难懂、又难学的土著部落所使用的语言。

南汉时,广东境内新置四州:英州(今英德市)、雄州(后改为南雄州)、敬州(后改为梅州)和浈州(后改为惠州),均在粤北和粤东北,北宋太平兴国至元丰这100年间粤北和粤东北人口的剧增,显然是大批汉族移民定居所致。这部分汉族移民大多数来自中原河洛一带,史称“客家人”。客家人迁入对当地的语言产生同化作用,从当地土著语言中吸收一些因素,逐步发展成为另一支方言——新客家话。元朝之后,广东境内的客家方言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特色并在通行的粤北、粤东北及东江流域的客家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

广府文化首先向东北和北部扩张,遇到客家文化的阻碍停顿,结果在宋英德府即今清远、花都、从化、增城一线形成文化锋面,势力强的广府文化渗入客家文化中,在惠州客家方言上出现大批粤语词汇,演变为既保持客家话的若干特点又吸收粤语某些因素的一种特殊方言,成为“客粤双方言区”,故明王士性《广志绎》说:盖惠作广音,而潮作闽音。

入清后,身为客家人的和平县进士徐旭曾,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在《丰湖杂记》中,叙述了客家在今天所说的大本营福建长汀和客家腹地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方承传着中原文明,惠州府当年辖有今惠州、河源大部分县份和梅州、韶关部分县份。界于梅汀、东江与广州之间,是客家人主要居地之一,也是客人与土人(广府人)接触的前哨之地,是文化比较发达之区,对外文化交流较多,讲客家话(包括水源音、客家音两种方言)。

徐旭曾从语言方面为“中原衣冠旧族”的观点作论据,“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但是却“随处都可相通”。而与迁徙所在地的土著,“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故他强调,居住在“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的南迁中原后裔被称为客家人,居住在那里的中原后裔也因与土著有区别而“自称为客人”。

赖际熙主编的《崇正同人系谱》记载说明,梅州“语系殆出于福建汀州,盖其地本汀江下游流域,东北紧连汀州所属之永定,其渊源所自有如斯矣!”可见,梅县话与水源话是来源不同的两种客家话。至于“蛇话”的讲法也不能证明水源话是粤白话。“蛇”,在广东人的口语中含有“地头蛇”的意思,那就是这部分居民先到,后来的客家人所说的客家话又跟他们不同,所以把这些先到的居民称为“蛇’,把他们所说的话称为“蛇话”。在这方面,《系谱》也有类似的论述,由此可见,后迁来的客家人,有少数把水源一族称为“蛇”,实际是把他们看作“土著”。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推测,操水源话的人,是最早进入广东的客家人,水源话(含惠城区话)是广东最古老的客家话。

从秦朝开始客家先人就从中原大批量南下迁移至此,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把中原文化和本地文化进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因此,客语中派生出的惠州话很有可能与粤语中的广府话同为岭南的方言始祖之一。

惠州十属:归善(包括今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汕尾市、河源、龙川、和平、长宁(今新丰)、永安(今紫金)县及连平州共九县一州(惠州府地)。

广东惠州位于广东省的东南,历史上的“惠州十属”,首邑为归善,归善县是惠州府的中心县,也是惠阳地区的中心县,广东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设治于此,地势雄伟,依山临水,为东江之重镇, 城西有西湖,溪山环绕,风景极佳,西北罗浮山,绵亘百里,峰峦高耸,气象磅礴,为粤中之名山。惠州十属,汉以前曰广州府,汉时为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分属东郡,南齐移东官郡,于怀安梁改置,梁化郡,隋废郡置循州总管府,(元和郡志取循江为名)大业元年,改龙川郡,治归善县,唐武德五年,复曰循州,置总管府。天宝元年,改置海丰郡,乾元元年,复曰循州,五代时属南汉,(烈宗)乾亨元年,改称祯州,宋时(真宗)天禧四年,改称惠州,(文献通考避仁宗御讳改惠州之名自此始)宣和二年,赐名博罗郡,元时至元十六年置惠州路,明初改府,清代因之,民国后废州府,隶潮循道,今为广东省第四行政区,兹就所属十县沿革述之如下:“惠阳” : 汉博罗县地,陈分置归善县,民国改为惠阳。“博罗”:汉置,历代沿之。“龙川”:秦置,厥后历改为州,明初仍改为县。“河源 :南齐分龙川地置,历代因之。“紫金”:明穆宗隆庆三年分归善、长乐两县,地置永安县,民国改紫金。“海丰”:东晋时分龙川县地置,历代因之。 “陆丰” : 清时雍正九年分海丰地置,民国因之。“和平”: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分龙川地置,清代因之,及今亦沿之。“连平”:明时崇祯六年,割和河源长宁翁源四县边地,置连平州,清代因之,民国改县。“新丰”。明时隆庆三年,分河源英德翁源三县地置长宁县,清代沿之,民国改名新丰。

从历史的角度看,历史上“惠州十属”的海内外人士都可以称为惠州人。

梅州、惠州、河源、深圳、河源、汕尾与梅州客实为一整体。从方言而言,自古以来惠州、梅州、韶关、河源就是广东的客方言区。(光绪)《嘉应州志》卷8载:“嘉应州(今梅州)及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四县并潮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府属之永安(紫金、龙川、河源、长宁、和平、归善、博罗,一州七县,其土音皆可相同。广州人谓以上各县人为客家人,谓其话为客家话。”清末古文与语言学家章太炎在《新方言》“岭外三州语”卷序言中说:“广东惠、嘉应(今梅州)二州,东及潮之大埔、丰顺,其民字晋末逾岭,宅于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广州人谓之客家,隘者且议其非汉种。余尝问其邦人雅训旧音,往往而在,即著之《新方言》“。从以上记述可见自古以来粤东的梅州、惠州、河源地区的方言就被界定为客家话。从梅州、惠州、河源、深圳汕尾的政区隶属的变动来看,公元331年,即东晋咸和六年,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其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潮一带,郡治在宝安县。当时宝安县辖地大概为今天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取名“宝安”,是由于今属东莞市的宝山,古时产银,银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所以“言宝,得宝者安,凡以康民也”。

另一种说法是,“邑地枕山面海,周围二百里,奇形胜迹不一而足,而山辉泽美,珍宝之气萃焉,故旧郡名以‘宝安’”。今天梅州地区的兴宁、五华在历史上曾经是惠州府的属县。隋、唐、明、清很长一段时期兴宁、五华都为惠州属地。惠州最早是隋开皇十年(590),在梌山(今中山公园)设立循州总管府,辖归善、博罗、河源、新丰、兴宁、 6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龙川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兴宁5县。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循州辖归善、博罗、罗阳、海丰、陆安、河源、石城、兴宁8县。 唐嗣圣元年(684)改为雷乡郡,辖归善、博罗、 河源、雷乡5县。唐天宝元年(742)改为海丰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6县。唐乾元元年(758)改为循州,辖归善、罗阳、 河源、雷乡、齐昌6县。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改为祯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4县。 宋天禧四年(1020)三月,避太子赵祯讳,改为惠州,自此有了“惠州”之称。 元至元十六年(1279)称惠州路,仍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4县。洪武二年(1369)增辖龙川、长乐、兴宁、正德十三年(1518)增辖和平县,隆庆三年(1569)增辖永安县、长宁县、崇祯六年(1633)增辖连平州。 清雍正九年(1731),惠州府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龙川、长乐(今五华)、兴宁、和平、长宁、永安11县及连平州。到雍正十一年(1733),长乐(今五华)、兴宁才划归梅州管辖,一直至今。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县辖区有今五华、兴宁全境以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数次析古兴宁置齐昌县(府),辖境多次变迁。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设长乐县(今五华县)后,县境相对稳定。而惠州的紫金、龙川、河源、和平就是今天的河源属地。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龙川县分出了河源、新丰两县,都隶属广州南海郡。从此有了河源县的建制。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河源县隶属梁化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梁化郡为循州,治所在归善(今惠州市东),管辖归善(今惠阳)、博罗、河源、兴宁、 等县,当时龙川县并入河源县。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循州改为龙川郡,治所在今惠阳东北,休吉县(即新丰县)并入河源县。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龙川郡又复名循州,河源县曾分出一个石城县,至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石城县又并入河源县。 五代南汉元享元年(公元917年)增设祯州,治所在原循州治所,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等县;循州的治所迁至雷乡,辖雷乡县(唐朝时从兴宁分出,后改为龙川县)和齐昌府(后改兴宁县)。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府,惠州府管辖七个县(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龙川、长乐(今五华)、兴宁)。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划出河源县和龙川县部分地区设置和平县。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567年)划出河源、英德、翁源三个县的部分地区设置长宁县(1911年改名新丰县)。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划出河源、和平、新丰、翁源等县的部分地区设置连平州(1912年改连平县),河源县属惠州府连平州。从惠州、河源、嘉应州(今梅州)的行政区划的变动,不难发现历史以来河源与梅州在行政隶属关系上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这种源流关系从某种程度而言,为梅州、惠州、河源、深圳、汕尾客家文化的整体性奠定了一个地域基础。

  四大 又称「吴门四 」,是指 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伯虎 >  唐寅 祖籍晋昌,即建国后的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19岁时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先后逝世,妻子在他24岁时病逝、妹妹相继也离开人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其间可能又娶一妻,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妻子也因之离去。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后娶沈氏,或名九娘,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祝枝山 >  祝枝山(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祝允明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明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中举,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官至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因病致仕归里。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卒,享年六十七岁。>  他家学渊源,专攻书法,亦善诗文。其书,隶、楷、行、草诸体均工,尤以草书成就为最特别,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其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  传世墨迹如小楷《出师表》、草书《自书诗》、《落花诗卷》、《洛神赋卷》、《前后赤壁赋卷》等均为其代表作。著有《怀星堂集》(三十卷)、《苏材小纂》、《祝子罪知录》、《读书笔记》、《前闻记》等,撰有《兴宁县志》。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亦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文征明 >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心中悒悒不乐。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潜心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书画的人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作画方面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其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文征明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其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书画为 之冠。家藏书籍、书画极富,真赝纵横。收藏的古籍中,善本较多,宋刻本有《周易》、《资治通鉴》、《洪氏集验方》、《冲虚至德真经》、《杜工部草堂诗笺》、《白氏文集》等10数种,近千卷。其藏书楼名众多,今从其藏书印知道有「玉兰堂」、「辛夷馆」、「翠竹斋」、「梅花书屋」、「梅溪精舍」、「玉盘山房」、「烟条馆」、「悟言室」、「清白堂」、「归来堂」等。藏书印章还有「竺坞」、「悟言室」、「江左」、「停云」等。卒后,其子文彭、文嘉,皆能保藏其书籍和书画。并益加增购。> 徐祯卿 >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徐祯卿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  徐祯卿16岁著《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该书多诋毁明太祖的内容,实为诬告)、《异林》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