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出版社的《三国演义》比较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哪个出版社的《三国演义》比较好,第1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

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内容概括

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

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取得了大量证据。

这期间,最关键的是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

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该书在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中著录为“明天启间刻本”。从表面上看,在明刊《三国演义》各本

中,它的出现时间是较晚的,所以,一些学者虽早见过此书,却未加

留意;英人魏安更将其列在D支的删节本一类,未加考校。实际上,这

个黄正甫刊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期刊本,只是它的真面目被掩盖了

而已。该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和君臣姓氏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配的,

正文部分则是早期留下来的旧版!何以见得?一是该书封面标题为

《三国演义》,正文各卷卷首则标为《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

像三国志传》,诚所谓表里不一;二是目录字体与正文有异,且有部

分目录文字与正文内相应的标题不一致。三是该书前有一篇“山人博

古生”所作的序,明言该书“不失本志原来面目,实足开斯世聋瞽心

花”。此前,没有人看出这一点,这引起了我详细考校此书的极大兴

趣。我用此书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详细对勘,从书中诗词、

注释、故事叙述、文字运用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黄正

甫刊本的刊刻时间实比嘉靖本早20年以上(详见笔者为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出版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所作的《前言》)。有关黄

正甫刊本的考证文章脱稿后,呈启功先生审阅,先生看后说:“文章

写得很扎实,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并对其中的个别论述提出了修

改意见。后来,我到北京图书馆将黄正甫刊本的影印件呈启功先生目

验,先生在认真审视了该书的版刻风格后,指出:“这确是明代早期

的民间坊刊本,证明你提出的证据是有说服力的。”这个黄正甫刊本

的发现,可以说使“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今所见最早刻本”

的固有观念失去了依据。同时,从该书中也获得了一些进一步探讨

《三国演义》的成书与作者问题的线索。这个在福建出现的黄正甫刊

本的刊刻时间大约应当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以前,值得注

意的是,全书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该书的作者为何许人,也就是说这

个今所见最早刻本并不标为“罗贯中编次”。另,柳存仁先生在《伦

敦所见中国小说提要》中曾提到一个朱鼎臣本,他对该书的目录和题

署作了详细的著录,该本各卷卷首或无题署,或仅题作“书林梓”、

“建邑梓”,卷之十三题作“古临冲怀朱鼎臣辑”,卷之十四又题作

“羊城仲怀朱鼎臣编辑”,并题“书林梓行”。从柳存仁先生所作的

文字说明看,他认为该书也是一个早于嘉靖本的刊本,却也自始至终

不题为罗贯中撰或编次(这个版本出现得较晚,有待详考)。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字样在并非最早刻本的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出现,完全可能是书商为了鬻书

射利而贴上去的标签。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靠不往

关于罗贯中,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他的记载,该书

作者与罗贯中有交往,记载说罗贯中是“太原人”,却没有提到他叫

“罗本”(今人有说他名“本”字“贯中”,纯属附会)。只说他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写过三种杂剧。压根没有提到他创作《三国

志通俗演义》等小说,到了近200年以后的明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

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取得了大量证据。

这期间,最关键的是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

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该书在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中著录为“明天启间刻本”。从表面上看,在明刊《三国演义》各本

中,它的出现时间是较晚的,所以,一些学者虽早见过此书,却未加

留意;英人魏安更将其列在D支的删节本一类,未加考校。实际上,这

个黄正甫刊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期刊本,只是它的真面目被掩盖了

而已。该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和君臣姓氏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配的,

正文部分则是早期留下来的旧版!何以见得?一是该书封面标题为

《三国演义》,正文各卷卷首则标为《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

像三国志传》,诚所谓表里不一;二是目录字体与正文有异,且有部

分目录文字与正文内相应的标题不一致。三是该书前有一篇“山人博

古生”所作的序,明言该书“不失本志原来面目,实足开斯世聋瞽心

花”。此前,没有人看出这一点,这引起了我详细考校此书的极大兴

趣。我用此书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详细对勘,从书中诗词、

注释、故事叙述、文字运用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黄正

甫刊本的刊刻时间实比嘉靖本早20年以上(详见笔者为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出版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所作的《前言》)。有关黄

正甫刊本的考证文章脱稿后,呈启功先生审阅,先生看后说:“文章

写得很扎实,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并对其中的个别论述提出了修

改意见。后来,我到北京图书馆将黄正甫刊本的影印件呈启功先生目

验,先生在认真审视了该书的版刻风格后,指出:“这确是明代早期

的民间坊刊本,证明你提出的证据是有说服力的。”这个黄正甫刊本

的发现,可以说使“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今所见最早刻本”

的固有观念失去了依据。同时,从该书中也获得了一些进一步探讨

《三国演义》的成书与作者问题的线索。这个在福建出现的黄正甫刊

本的刊刻时间大约应当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以前,值得注

意的是,全书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该书的作者为何许人,也就是说这

个今所见最早刻本并不标为“罗贯中编次”。另,柳存仁先生在《伦

敦所见中国小说提要》中曾提到一个朱鼎臣本,他对该书的目录和题

署作了详细的著录,该本各卷卷首或无题署,或仅题作“书林梓”、

“建邑梓”,卷之十三题作“古临冲怀朱鼎臣辑”,卷之十四又题作

“羊城仲怀朱鼎臣编辑”,并题“书林梓行”。从柳存仁先生所作的

文字说明看,他认为该书也是一个早于嘉靖本的刊本,却也自始至终

不题为罗贯中撰或编次(这个版本出现得较晚,有待详考)。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字样在并非最早刻本的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出现,完全可能是书商为了鬻书

射利而贴上去的标签。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靠不往

关于罗贯中,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他的记载,该书

作者与罗贯中有交往,记载说罗贯中是“太原人”,却没有提到他叫

“罗本”(今人有说他名“本”字“贯中”,纯属附会)。只说他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写过三种杂剧。压根没有提到他创作《三国

志通俗演义》等小说,到了近200年以后的明中叶,他怎么竟成了一个

天才的小说家?

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说法,是嘉靖壬午本确定的。

该本前面有一篇蒋大器的《序》,《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

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

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可谓言之凿凿。然而此说却有

两处硬伤,一是将罗贯中的籍贯“太原”误写为“东原”;二是该书

所叙史事实起自“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终于晋太康元

年(公元280年)”,前后总计113年史事。而蒋大器说该书所叙“自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终于晋太康元年”,这就是说该书所

叙史事只有97年。岂不是睁着两眼说混话?现在,我们发现了更早出

现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该书前的《君臣姓氏附录》标题下有

一行文字云:“起汉灵帝戊申岁至晋世宗庚子岁止,首尾总计一百一

十三年事实。”(其他闽刻本中也有承袭这一说法的)这足以说明蒋

大器的《序》中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

靠不往。

然而,要推翻像“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样久已深入人心

的成说,没有充分可靠的证据,是不会轻易被人们接受的。明黄正甫

刊本的发现,可谓是一个铁证。此外,为了更加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笔者还考察了自元末明初到明中对近200年间小说的发展,从《永乐大

典》等有关文献中找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所谓“小说史上的200年空

白”是一种十分荒诞的说法。从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现的《三国

志平话》的内容和流传情况看,从元明时期的三国戏曲与《三国志通

俗演义》的关系来判断,结论都是相同的,即在元末明初罗贯中生活

的那个时代,三国故事还不够成熟,许多故事还没有定形,凭罗贯中

一个人的智慧,无论如何也编写不出《三国演义》中那么多精彩的故

事来。应当说,这些考察获得了大量重要的旁证,而从《三国演义》

本身,也有许多内证可以证明其成书时间实在罗贯中之后。例如“关

云长五关斩将”的描写,这故事写关羽从许昌到滑州(今滑县)去寻

找刘备。从地理上看,许昌到滑州直距离不过五百里,且是一马平川,

关羽怎么会翻山越岭跑到洛阳、汜水、荥阳,绕了个大弯子去过关斩

将呢?显然在地理描述上有错误。罗贯中是太原人,他如果写《三国

演义》,不至于造成这样的地理错误吧。

《三国演义》是“演义家”(即说书艺人)的共同创造

上述论证足以说明,《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罗贯中,其成书时

间应当在明中叶。那么,这部大书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胡适先生三十

年代曾在他所作的《三国演义序》中说:“《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

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他所说的“五百年”,应

当是从北宋到明中叶这段时间;他所说的“演义家”也应当是指如宋

人所说的“霍四九说三分”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的说书艺人。《三国演

义》中的精彩故事都是经这些说书艺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

和完善起来的。到了明中叶,整个三国历史的系列故事已经相当完善

之后,有眼光的书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与某个熟悉三国故事的下

层文人联手,参阅《资治通鉴》(所谓“按鉴”)等史书,对这些三

国故事进行系统的整理(所谓“考订”),写成了这部“通俗演义”

式的“三国志传”,然后付梓刊行。启功先生曾谈到有一本《龙图耳

录》,讲包公的故事,所谓“耳录”,就是有人在书场里听说书艺人

讲说包公的故事,每次回家后把它记录下来,整理成这样一部“耳录”

的书。《三国演义》的产生亦当是如此。

《三国演义》最初的写定者应是何方人士,可以推测他当是南方

人,这从他对中原地理的无知可以证明。此外,从语言上也能看出这

一点,黄权这个人物,在黄正甫刊本中第一次出现时,被误写成了

“王权”,“王”、“黄”同音造成字误,也是南方方音所致。如果

是太原人罗贯中所写,就绝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前所述,早期出

现的《三国志传》多由福建的书坊刊出,这个最初的写定者也许就是

福建人,或者是苏杭一带的人。他究竟是谁呢?虽不得而知,但已无

关紧要。按照胡适先生的说法,“《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

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

想家”(同上)。这就是说,《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实际上

是由“演义家”(即说书艺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所以,这最初的

写定者无论是谁都一样,他对该书的创作并无多大贡献。这就是说,

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大书,其中精彩的片段,都应当是由那些说书

艺人创作出来的。明代的长篇小说,大多都在每一段或每一回结束时,

有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说书艺人在书场上为

了吸引听众而说的“卖关子”的话。到了这样的小说被记录下来时,

他的写定者往往连这样的话也抄录了下来。可见,是不可以把这最后

的写定者当成作者来看待的。也就是说,绝不可以把它的写定者当成

该书的作者,更没有理由把罗贯中封为天才的作家供奉在小说艺术的

殿堂中。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重新解读《三国演义》,如何解读呢?小

而言之,我们再阅读《三国演义》时,不应当把它当作一本个人创作

的小说,更不应当结合罗贯中的思想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探讨该书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应放开眼界,将此书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

来予以探讨。大而言之,我们应从探讨《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思

想意蕴、艺术成就入手,结合探讨其它几部明代出现的古典小说名著

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的成书过程,惟其如此,

才有可能重新认识作为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小说发展史。

冯其庸先生在审读我的论文中,感到所探讨的问题事关重大,为

了证实我的论述,冯先生亲自到北京图书馆去查阅了这个黄正甫刊本,

而后写出评价。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先生则认为拙文有关论证“对于

推翻嘉靖壬午本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刊本的旧说,对于订正罗

贯中为《三国演义》写定之作者的成说,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但

上述各位学者,当时都对难以亲见黄正甫刊本而感到遗憾。看不到黄

正甫刊本的原作,对于留意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们和广大读者来说,

无疑也是个遗憾。所幸人民大学出版社终于将这个黄正甫刊本《三国

演义》请下楼来,使世人得以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选自明黄正甫刊本“张松反难杨修”一节,其中“操令破板焚之”一语,嘉靖壬午本将其改为“遂令扯碎其书烧之”,并作来注云:“柴世宗时方刊板,旧本书作‘极’,差矣。今孙武子止有魏武帝注。”该注中所提到的“旧本”即当指黄正甫刊本,这是嘉靖壬午本以前已有刻本的铁证。

嘉靖壬午本(1522)一致被认为是《三国演义》诸刻本中的最早刻本,但从该书文字刊刻之精美和“张永年反难杨修”一节中“遂令扯碎其书烧云”一语下的这条注释中提到“旧本”这一事实看,嘉靖本不可能是最早刻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出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

问题一:三国志谁写的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f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M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M,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

问题二:三国谁写得好?书 我比较赞同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它比较真实的反应着历史,新版三国导演让他去做指导,易教授拒绝了,它喜欢原本的历史真实。历史我们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解说原本的真实,不应该加以渲染。那句经典“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问题三:三国演义开篇词 到底是谁写的,名字叫什么 明代的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问题四:三国演义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 是罗贯中写的,求采纳

问题五:《三国演义》是谁写的?(非罗贯中)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问题六:三国演义,那首词,谁写的 《三国演义》篇首词

作者:杨慎(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曾任翰林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贬戍云南,三十五年后,卒于贬所。天启朝追谥“文宪”。升庵博闻广识,《明史》本传称其著述之富,明代第一。后人辑有《升庵集》。另有《丹铅录》、《升庵诗话》、《词林万选》等,于学术、诗文、词曲诸方面均有建树。词有《杨慎词曲集》(王文才辑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其词藻丽其外,凄咽于内,对明代词风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问题七:三国演义是谁写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

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问题八:<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龚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小家伙,是写毕业论文吧?看看下面的,给你找了些。唉怎么现在的学生还和我那时侯一样啊,我两年前也是这样,先写论文,然后随便找几本书写上做“引文”出处。

一、英文:

1.赛珍珠著《中国小说》,1939年分别由纽约约翰戴伊出社及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1974年由纽约哈斯克尔豪斯出版社再版。

此书是赛珍珠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讲演,着重论述了作为民间文学的小说特点,分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及《红楼梦》三部小说的特点。

2.菲茨杰拉德著《成为颠覆力量的中国小说》,载《明镜季刊》第10期(1951年,259—266页。)

研究《三国》与《水浒》两部小说,认为这两部小说有社会批评的作用,成为旧中国社会中的一种颠覆力量。

3.克伦普著《平话与三国志的早期史》,载《美国东方学会会志》71(1951年249—256页)。

4.鲁尔曼著《中国通俗小说与戏剧中的传统英雄人物》,收入阿瑟·赖特编辑的《儒家学派》一书(141—176页),此书196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又收入赖特编辑的《儒学与中国文化》一书(122—157页),此书1964年由纽约文学协会出版。

本文分析了中国通俗小说中将、相、书生等各种英雄人物类型,并分析了这些人物所反映的中国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道德等情况。

5.哈南著《中国小说与戏剧的发展》,收入雷蒙德·道森编辑的《中国遗产》一书(115一143页),此书1964年由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书论述了中国小说从口头文学直到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 着重论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游传》、《金瓶梅》、 《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的形成,并论述中国戏曲里取材于小说的各种人物典型。

6.夏志清著《三国演义》一文,收入其所著《中国古典小说评介》一书(37一74页),此书1968年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杜出版。

此书是对六部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包括有关史料、书目、小说作者介绍、对传统小说结构、风格、人物、、情节、主题的分析等。

7.波特·爱德华的哲学博士论文,题为《诸葛亮与蜀汉》,1968年发表于芝加哥大学。

本文主要研究历史上的诸葛亮,同时概要地论述了小说的演进、小说的历史背景以及小说对历史人物的观点,并专节分析了《赤壁之战》。

8.杨联升的哲学博士论文,题为《作为三国演义来源的三国志》, 1971年发表于斯但福大学。

9.多列泽罗瓦——维林格罗瓦,米列娜著《评李福清(中国讲史与民间传统的关系:三国演义口头的与书籍的异体)》。载CHNOPERL Papers,第4期(1974年,53一58页)。

10.柳存仁著《罗贯中历史小说的真实性》一文,收入《保罗·德米维尔先生汉学文集》一书第二卷(231一296页),此书1974年由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

11.克罗尔,保尔·威廉的哲学博士论文,题为《曹操的肖像:人与虚构的故事),1976年发表于安阿伯密执安大学。

本文论述了曹操作为官员,诗人,戏剧人物的情况,分析了曹操在历史上与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并分析了《三国演义》 的特点。

12.罗所,戈登·维克托的哲学博士论文,题为《戏剧角色关羽:两部元代戏剧的评论》,1976年发表于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

13.王靖字著《中国传统小说的意义与生命力的循环》一文,收入捷克汉学家普什克教授著《中国文学史研究》一书(275一 301页),此书1976年由巴黎高等中国学研究学院出版。

14.杨联升撰写《罗贯中》辞条,收入卡林顿·古德里奇等编辑的《明代传记辞典》(1368一1644)一书卷1(978一980页), 此书1976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15.杨联升著《三国演义研究》,即将在美国出版。

本书着重研究《三国演义》的主题、人物塑造、版本考证等, 并评价了《三国》这部历史小说的优缺点。

16.杨联升著《毛宗岗》,此书即将由波士顿特怀恩出版社出版,列入特怀恩人物传记丛书。

17.李培德著《三国与水浒的叙事体模式》一文,收入普安迪编辑的《中国叙事体文学评论集》,此1978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文着重论述《三国》及《水浒》的结构。

18.杨联升、李培德等合编的《中国古典小说》,1981年由伦敦豪尔公司出版。

此书提供国外翻译,研究《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的资料。

二、俄文

1.谢玛诺夫评介巴拿休克俄译本《三国》一文,载《外国文学》6月号,1955年(199一204页)。

2.丘布科评介巴拿休克俄译本《三国》一文,载《旗》8月号, 1955年(202一203页)。

3.基多维奇译评《曹操诗作》,载《星》第8号1973年193页。

4.李福清著《中国叙事文学的历史发展问题》196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

5.李福清著《中国讲史与民间传统的关系:三国演义口头的与书籍的异体》。

三、日文

1.奥野信太郎著《论三国志演义》,载中央公论社五十四卷九号,诏和十三年(1938)。

2.荒井瑞雄著《关于毛声山》,载汉学会杂志八卷一号,昭和十五年(1940)。

3.小川环树著《毛声山评本与李笠翁评本》,载神田博士还历纪念书志学论集,昭和三十二年(1957 ) 11月, (615一623页)。

4.志田不动鹰著《释三国演义》,载研究(文学篇)二三。 1961年2月(1一16页)。

5.高桥繁树著《三国杂剧与三国平话》①——“虎牢关三战吕布”,载中国古典研究19,1973年6月(119一133页)。

6.高桥繁树著《三国平话与三国杂剧》②——“连环计的虚构”,载目加田诚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集,1974年10月(287—407页)。

7.芦田孝昭著《三国平话的结构与文体》,载目加田诚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集》1974年10月(409—427页)。

8.中钵雅量著《三国演义的表现手法》,载爱知教育大学研究报告(人文、社会科学)23,1974年4月(29—43页)。

9.立间详介著《关于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载桥论丛78—3,1977年9月(1一16页)。

四、朝文

1.丁范镇著《枕中记研究——特别与三国遗事传说故事一关联》,载大东文化研究2,1966年6月(111—142页)。

2.李庆善著《三国志演义中的英雄群像》,载汉阳大学校创立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69年5月(9—25页)。

3.金时俊著《三国演义考》,载汉城大学校教养课程部论文集(人文·社会科学篇.)1,1969年5月(144一164页)。

4.李庆善著《三国志演义对韩国文学的影响》,载论文集(汉阳大学校)5,1971年7月(9—50页)。

附、港台版

1.王止峻著《谈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载醒狮6—8,1968年8月(20页)。

2.柳存仁著《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8—1,1976年12月(169—232页)。

3.柳存仁著《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1967年香港龙门书局出版

:①原载《小说月报》二十卷十号(1929年),先后收入郑氏《中国文学研究》(上)(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1版)及《郑振铎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②参见张颖、陈速:《有关〈三国演义〉成书年代和版本演变问题的几点异议》(载《明清小说研究》第5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6月);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沈伯俊:《校理本三国演义·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③何满子:《在评价〈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以前》,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7月。

④丘振声:《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见注③。

⑤黄钧:《欲与天公试比高——诸葛亮形象史外部研究浅议》,载《〈三国演义〉与荆州》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⑥傅继馥:《〈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的光辉范本》,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亦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

⑦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第3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⑧详见拙作《〈三国〉人物数更多》,载1984年6月23日《四川日报》。

⑨详见拙作《〈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载1992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收入拙著《三国漫谈》(巴蜀书社1995年2月第1版)、《三国漫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⑩小川环树:《中国小说史研究》,日本岩波书店1968年。柳存仁:《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8卷第1期,亦收入刘世德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马兰安:《〈花关索说唱词话〉与〈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探索》,原载1985年欧洲《通报》;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诸本为中心》,原载日本《集刊东洋学》第61号;中川谕:《〈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毛宗岗本的成书过程》,原载《集刊东洋学》第61号;上田望:《〈三国志演义〉版本试论——关于通俗小说版本演变的考察》,原载日本《东洋文化》第71号。以上文章的中文译文均收入周兆新主编之《三国演义丛考》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得看哪个出版社哪一年哪一版的

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11976的这一版712页

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08728的这一版990页(上下两册合计)

所以,你问多少页,没意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