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汉宫秋取材于历史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5收藏

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汉宫秋取材于历史故事,第1张

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汉宫秋取材于历史故事为《汉宫秋》。

《汉宫秋》是马致远著名的历史剧,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但作者并未拘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

作品改变汉元帝主动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实,突出毛延寿卖国投敌,唆使匈奴出兵威胁,强行索取王昭君,最后王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

将汉朝的“和亲”之举视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之感,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揭示了汉元帝昏庸软弱、贪*好色的真面目。

当然,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天子,确是有意无意的美化。此剧主要通过内容的精心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国家安危,竟只靠一个弱女子出塞和亲来维系,她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是对昏君、庸臣和卖国者的抗议。

从具体的艺术表现说,作者在剧中用了许多声情并茂的唱词表现汉元帝失去昭君时的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字字合情,苍凉凄楚,极富艺术感染力。

马致远:

马致远和郑光祖是元代杂剧繁盛时期的代表作家。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生于1250年前后,卒于1321—1324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曾任江浙行省的小官,后归隐田园。《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创作的代表作。

昭君出塞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记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前人一般着重描绘昭君的不幸遭遇和悲剧命运。但是,马致远笔下的《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

汉元帝身为帝王,尚且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昭君本是无缘得见君王之面的宫女,马致远虽将其变为汉元帝钟爱的妃子,但仍是一名无法自保的弱女子,从而更为深刻地反映出个人在历史洪流中颠沛流离的沧桑无奈之感。

马致远改编这一故事,在蒙古族当权的现实背景下则包含了作者更为深层的思想内涵。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早在南宋时期,包拯断案的故事就在民间艺人的演唱里流传。到了元朝,包拯的形象被搬上了舞台。元代戏曲文字里,包公杂剧数量很多,关汉卿的名作《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就是其中的代表。剧中的皇亲葛彪打死百姓老王,按照封建王法,葛彪必须抵命,但当老王的三个儿子为父报仇,打死葛彪之后,包拯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他把一个犯了死罪的强盗顶替了老王儿子的命。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尝厂佰断脂登拌券饱猾。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应该就是中国元代戏曲艺术的统称。

  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类。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其他旦角为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

 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杂剧。杂剧指的是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这种艺术最早见于唐代,在当时和汉代的“百戏”是差不多的,是除了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的其它各色节目,到了宋代,杂剧才逐渐变成了对于新表演形式的专称。

 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什么

 杂剧是在宋代的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的题材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也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在四折之中还可以加两个“锲子”。

 在北宋之后,杂剧有的随着南宋南迁,也有的被金朝所继承,形成了不同的杂剧形式,被称为院本,不过性质上和宋杂剧没有区别。南宋初,南方也产生了一种和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被称为戏文,其特点是完全表演故事,结构可随故事而变化,不像宋杂剧只由三段构成。

  元朝杂剧发展至鼎盛

 元初到元大德年间,元杂剧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京都包括各地的杂剧演出都非常多,名家辈出,现在许多好的杂剧作品,都是那个时候出现的,例如《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赵氏孤儿》等。

元朝的四大戏曲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或

《梧桐雨》

另外

汤显祖是明代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

  元代戏曲作家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还有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的王实甫等。

  一、关汉卿: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二、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三、郑光祖: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四、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现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8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书诗词曲三首之一)。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元贞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

  五、王实甫: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名德信,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生平事迹亦不详。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