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疝气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疝气简介,第1张

疝气(hernia)为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又名疝、横痃、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小肠气、膀胱气、奔豚气、蟠肠气、肾系阴肿等。是指以阴囊、小腹疼痛肿起,涉及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周,伴有四肢厥冷,冷气抢心,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历代论疝,包括多种病证,范围较广。《诸病源候论》有五疝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儒门事亲》、《疡医大全》等均有七疝论述,名目繁杂。

详见百科词条:疝气 [ 最后修订于2017/8/1 23:23:53 共252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纲目》: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胞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

2《本草经疏》:楝实,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者,邪在阳明也,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则诸证自除。膀胱为州都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二经热结,则小便不利,此药味苦气寒,走二经而导热结,则水道利矣。

3《本经逢原》: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本经》主温疾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化热之义。古方金铃子散,治心包火郁作痛,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亦宜用之。以金铃子能降火逆,延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此言虽迥出前辈,然犹未达至治之奥。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每多掣引作痛,必需川楝之苦寒,兼茴香之辛热,以解错综之邪,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随手辄应,设痛之从上而下注者,法当辛温散结,苦寒良非所宜,诸痛皆尔,不独疝瘕为然。

4《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5《药性论》: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作汤浴。

6《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7 《纲目》:治诸疝、虫、痔。

8《医林纂要》:泻心火,坚肾水,清肺金,清肝火。核:治疝,去痼冷。

9《本草求原》: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八卦与人体及脏腑的对应关系

八卦象数疗法学习 2022-08-31 20:09 发表于河南

八卦与人体的关系

八卦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物象,也可以分别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可以简单对症配方。

八卦分别对应人体的身体部位为:

乾卦数1,对应人体为头部。主治头部疾患。比如头晕,用:010·6400。

兑卦数2,对应人体为口部。主治口腔口唇疾病。如02可以治疗口腔炎。

离卦数3,对应人体为眼睛。主治眼病。如300治疗眼干涩,003治疗近视眼、青光眼。

震卦数4,对应人体为足部。主治手足之病。如足跟痛可以用4000。

巽卦数5,对应人体为臀部、大腿。如05000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

坎卦数6,对应人体为耳朵。如60治疗中耳炎。

艮卦数7,对应人体为手部。如手指关节痛,可以用70。

坤卦数8,对应人体为腹部。腹痛可以用80。

八卦与脏腑的关系

八卦分别对应人体的脏腑部位为:

乾卦数1,对应脏腑为大肠。如16000可以治疗大肠癌。

兑卦数2,对应脏腑为肺。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比如咳嗽用20。

离卦数3,对应脏腑为心,为心包,为小肠,为三焦。如3330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震卦数4,对应脏腑为肝。如400治疗肝炎。

巽卦数5,对应脏腑为胆。可用50治疗胆结石。

坎卦数6,对应脏腑为肾,为膀胱。60补肾气。

艮卦数7,对应脏腑为胃。700可除胃热。

坤卦数8,对应脏腑为脾。健脾用80。

声明:本公众号的宗旨是为中医及象数疗法爱好者提供一些中医养生及象数疗法方面的知识,以方便大家学习,所发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象数疗法,可以搜索xslf810或扫下图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求方及咨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病从脾胃生!中医专家:伤脾胃的10个小习惯,很多人都在做却不自知!

健康时报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气虚才会无力、阳虚才会怕冷,血虚才会失眠!调五脏先调四大虚!

武医正骨张鹏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气血不足,手脚冰凉的收藏好!用一个好一个

武医正骨张鹏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狐疝·小肠气 41 小肠气的病因病机 42 小肠气的症状 43 小肠气的辨证治疗 5 疝之俗称·小肠气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肠气的穴位 2 治疗小肠气的方剂 3 治疗小肠气的中成药 4 小肠气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小肠气 1 拼音

xiǎo cháng qì

2 英文参考

all intestine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guinal hern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direct hern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小肠气:1狐疝;2疝之俗称。

4 狐疝·小肠气

小肠气为病症名,即狐疝[1]。见明·何瑭《医学管见》。

狐疝(indirect hernia)为病证名[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脏》。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2]。俗称小肠气[2]。是指以昼则肿坠,夜则入腹,按之有声,如狐之昼出夜归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指有物入阴囊,时上时下的病证[2]。

小肠气相当于西医的斜疝[3]。

41 小肠气的病因病机

小肠气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2]。

42 小肠气的症状

《儒门事亲》卷二:“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亦与气疝大同小异。”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寒气下注,入于㿗中,名曰狐疝,亦属㿗病。”

43 小肠气的辨证治疗

小肠气治宜疏肝理气、温经散寒为主[2]。可选用蜘蛛散、导气汤、酒煮当归丸、济生橘核丸、三层茴香丸[2]。

或二陈汤加香附、厚朴、青皮、青木香、苍术、干姜等[2]。

若有囊热者,去干姜加山栀仁[2]。

若日久气虚,不能提絮,劳累即发,可用升举之法,方如补中益气汤等[2]。

5 疝之俗称·小肠气

小肠气为病名,疝之俗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4]。

疝气(hernia[5])为病名[6]。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又名疝、横痃、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小肠气、膀胱气、奔豚气、蟠肠气、肾系阴肿等[7]。是指以阴囊、小腹疼痛肿起,涉及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周,伴有四肢厥冷,冷气抢心,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历代论疝,包括多种病证,范围较广[7]。《诸病源候论》有五疝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儒门事亲》、《疡医大全》等均有七疝论述,名目繁杂[7]。

疝气以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阴囊、少腹肿胀疼痛为主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且伴疼痛、腹胀[6]。目前临床多指睾丸、阴囊肿胀疼痛、牵引少腹疼痛之症[6]。也见于现代医学的腹外疝、腹股沟斜疝、急慢性睾丸炎、副睾炎、鞘膜积液、阴囊丝虫病及肠套叠、肠嵌顿、精索扭转等多种病症中。

疝大抵可分为二:一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兼有气痛的症状;或腹部剧烈疼痛而兼有二便不通的证候[7]。二指生殖器、睾丸、阴囊部位的病症,如男女外生殖器肿溃流脓,溺窍流出败精浊物,睾丸或阴囊的肿大疼痛等症;或可兼有腹部症状[7]。

根据疝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归纳为:

1腹股沟疝[7]。如《儒门事亲》:“狐疝……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疡医大全》:“血疝者,状如黄瓜,在于小腹两傍。”

2男女外生殖器、睾丸、附睾,或精索的疾病[7]。《圣济总录》:“疝者痛也,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医学入门》:“疝有睾丸痛者,有连小腹痛者。”《疡医大全》:“寒疝者,筋挛卵缩……结硬如石, 不举,或控睾丸而痛。”

3阴囊疾病,包括阴囊象皮症,睾丸鞘膜积液等[7]。《外科正宗》:“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热无红,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儒门事亲》:“㿗疝,其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者是也。”

4泌尿生殖系统的某些疾病,包括膀胱炎、前列腺炎等[7]。《儒门事亲》:“筋疝……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

5某些腹内肿瘤、或子宫膀胱等疾患[7]。如《诸病源候论》:“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腑疝。”

6肠道功能紊乱所致的肠痉挛及某些不全性肠梗阻[7]。如《诸病源候论》:“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症疝。”“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等[7]。

详见疝气条。

6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少商少商,经穴名(ShàoshāngLU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少:小也;商:金声,代表肺。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肺利咽,苏厥救逆作用。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本穴配商阳治咽喉肿痛;配人中治中风昏迷,休克;配其他十一井穴治高热不退。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少商商阳商阳,经穴名(ShāngyángLIl)。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金。商:金声,大肠属金;阳:阳经。此为手阳明大肠经(金)穴,故名。位于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阳明之热、醒脑苏厥等作用。主要用于五官、外感时疫及神志疾患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中风昏迷;缺盆、肩、臂肿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肠炎等。本穴配合谷治腮腺炎;配少商、合谷治急性扁桃体炎;配其他十一井穴点刺放血治高热不退、中风昏迷;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厉兑厉兑,经穴名(LìduìST4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穴,五行属金。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本穴有如胃经之门户。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井穴 [ 最后修订于2015/6/25 14:30:20 共40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肠遶 1 拼音

cháng rǎo

2 注解

肠遶 经穴别名。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参见该条。

古籍中的肠遶 《疡医大全》:[卷三内景图说(上)]大肠

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上受胃家之糟粕,下输于广肠,旧谷出而新谷可进,故字从肉从易,又畅

《疡医大全》:[卷三内景图说(上)]小肠

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曰∶后附于脊,前附于脐上,左回叠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

《辨证录》:[卷之十]肠鸣门(三则)

人有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人以为脾气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旺乎。夫肝木不郁,则脾气

《灵枢识》:[卷四]肠胃篇第三十一

诸本无篇字。简案、内言肠胃长短大小。纡曲屈伸之度。故名篇。疑与后绝谷篇为一篇。后人分为二篇也。长九

《医学指归》:[卷上大肠经第二]治法解

合治内腑为针灸术语。针灸取穴原则之一。《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取委中,三焦病取委阳,胆病取阳陵泉等。

详见百科词条:合治内腑 [ 最后修订于2016/6/27 11:27:47 共38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合治内腑如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