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笛同源都是源于古代的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箫笛同源都是源于古代的什么,第1张

箫:原称“洞箫”,现简称“箫”。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

箫笛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

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1] 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临涣镇)人。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镇南将军桓宣族子,其父桓景,曾任丹阳尹。

桓伊有军事才略,多次参与各州府军事,累迁至大司马参军。后被任命为淮南太守。因抚军御敌有方,晋升为都督豫州之十二郡、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建威将军、历阳太守。太和六年(371年),与谢玄联合打败了前秦王鉴、张蚝,以战功封宣城县子,又晋升为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建元十九年(383年),与谢琰在淝水大败苻坚,以功封为永修县侯,晋号右军将军。

太元九年(384年),被朝廷任命为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任职多年后受征召回京,拜官为护军将军,在任内去世,朝廷追赠右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号为烈。

桓伊善吹笛,有“笛圣”之称,琴曲《梅花三弄》是根据他的笛谱改编的。桓伊唱挽歌与羊昙唱乐歌、袁山松唱《行路难》辞,被时人称为“三绝”。[2]

《晋书》评:①伊有武干,标悟简率。②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唐·杜牧《润州二首》诗: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24]

唐·张祜《游伊山读书台咏诗》诗:晋代衣冠梦一场,精蓝枉是读书堂。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箫[xiāo]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1]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中文名

外文名

a vertical bamboo flute

类别

乐器

别称

洞箫、琴箫、雅箫、南箫

拼音

xiāo

快速

导航

古籍解释箫 - 历史演奏知识指法训练保养与维修经典曲目民族乐器

词语释义

基本字义

1.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箫”的书写运笔顺序

2. 弓的末端。

英文名称

a vertical bamboo flute

详细解释

箫形声。字从竹从肃,肃亦声。“肃”本义为“千针万孔”,转义为“风声尖锐地漫天呼啸”。“竹”与“肃”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模拟风声漫天尖锐呼啸的竹制吹奏乐器”。本义:一种模拟风吹声的竹乐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