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茉莉花在古代叫做什么?
小南强、萼绿君、柰花(亦作柰子花)。
茉莉花,木犀科、素馨属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
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
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茉莉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
扩展资料:
花语: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
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
把茉莉花环套在客人颈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成为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
茉莉花的花语为官能的、你是我的,因为它的香味迷人,很多人会把她当成装饰品一样地别在身上。
在婚礼等庄重场合,也是一种很合宜的装饰花。也经常被使用在新娘捧花上。 茉莉花茶是一种香味极浓的茶。
但是,真正用于这种茶叶的,是另一种与茉莉花品种很接近的花。
清的外形,让你很难想象原来她有着如此香甜醇美的花香。
散发着就像其花语所说的“官能的”香味。
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香水中的主要原料之一。
_茉莉花
_小南强
_萼
_柰花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篦子草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生境分布 7 性味 8 功能主治 9 篦子草的用法用量 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篦子草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篦子草 1 拼音
bì zǐ cǎo
2 拼音名Bì Zǐ Cǎo
3 篦子草的别名舒筋草、小牛肋巴
4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5 原形态植株高达50cm或更高。根茎长而横生。叶远生;叶柄长2590cm,棕褐色,无毛,基部具黑色鳞片;叶片草质或纸质,披针状长椭圆形,长4070cm,宽2025cm,二回羽状浅裂;裂片1528对,线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无柄,长1216cm,宽113cm,羽状浅裂至中裂,基部羽片不缩短或稍缩短,全缘,稍卷曲;叶背面被长硬毛;脉810对,基部1对细脉联结延伸至弯缺处;中脉背面被卵形鳞片;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有25对,近边缘着生;囊群盖大,圆肾形,棕色。
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水边或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台湾、广东、海南等地。
7 性味苦;平
8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瘫痪
9 篦子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10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篦子草的方剂 蚕奁散
拼音:cánliánsǎn处方:故败篦子1枚,故败梳1枚。功能主治:山野人有啮虱,在腹生长为虱症。用
熨痛膏:每用1两,以童便半斤同熬成膏,稀稠得所,趁热用篦子摊上痛处、纸盖,以帛子包裹系定,烧新瓦片,以厚纸
整骨丸冷,方下密陀僧、黄丹、自然铜末,添慢火熬,以柳木篦子搅,候滴水不散为度,抬下锅子于冷地上,入朱砂、乳
神砂膏泔相半,调稀稠得所,小银盂重汤内煮成膏子,临卧以篦子抹药上髭,次以汤泡荷叶裹包,至晓用温汤缓缓洗,髭
葱涎丸)7条,天南星1分(生为细末,掺在蚰蜒身上,用竹篦子刮下,不用蚰蜒),蜈蚣1条(涂酥,炙黄),全蝎7
更多用到中药篦子草的方剂古籍中的篦子草 《杨氏家藏方》:[卷第二十杂方五十八道]糯米膏
)上件拌匀,以水少许调令稀稠得所,瓷盏内盛,以竹篦子摊平,然后拣好糯米二、三十粒,二竹动其《杨氏家藏
《杨氏家藏方》:[卷第六脾胃方六十一道]的奇丹)水银(八钱)上件二味研匀,入无油铫内炒,以柳木篦子不住搅匀,更以柳枝蘸冷醋频频洒,候如铁色,每一《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七小儿上]急慢惊风方二十一道七条)天南星(一分,生为细末,掺在蚰蜒身上,用竹篦子刮下,不用蚰蜒)蜈豆(五枚,取霜)上件为细末,生
《严氏济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翻胃论治]青金丹钱,别研)上二件,入无油铫内,用慢火花开,以柳大篦子拨炒,或有烟焰,以醋洒之,结成砂子,再《严氏济生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四积聚门]虱症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地锦草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植物形态 9 采制 10 性味 11 功能主治 12 化学成分 13 地锦草的药理作用 14 附注 15 地锦草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31 地锦 1532 斑地锦 154 鉴别 155 检查 1551 杂质 1552 水分 1553 总灰分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156 浸出物 157 含量测定 1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574 测定法 158 地锦草饮片 1581 炮制 1582 鉴别、检查 1583 性味与归经 1584 功能与主治 1585 用法与用量 1586 贮藏 159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锦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锦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锦草 1 拼音
dì jǐn cǎo
2 英文参考euphorbiae humifusae,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umifuse euphorbia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olf milk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reeping euphorb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地锦草
地锦草为中药名,出自《嘉祐补注神农本草》[1]。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 的干燥全草[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creeping euphorbia(《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地锦草的别名血见愁、奶浆草、粪脚草、铺地锦[1]。
血见愁、红丝草、奶疳草、奶浆草。
7 来源及产地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或斑地锦E.maculata L的全草[1]。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1]。
8 植物形态一年生葡萄草本,有白色乳汁。茎纤细,近基部分枝,带紫红色,无毛。叶对生,长圆形,长4~10mm,宽4~6mm,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齿,绿色或带红色,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杯状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苞倒圆锥形,淡红色,先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腺体4,横长圆形,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蜡粉。花期7~10月,果实7月后渐次成熟。
生于平原荒地、路边、田间。
9 采制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0 性味苦、辛,平[1]。
性平,味辛。
11 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湿,止血,解毒[1]。
1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黄疸,尿路感染,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痔疮出血,乳汁不通[1]。煎服:9~15g(鲜品30~60g)[1]。
2治蛇咬伤,痈肿疔疮,煎服并捣敷;外伤出血,研末敷;钩蚴皮炎,捣敷或捣汁涂[1]。
12 化学成分地锦全草含槲皮素、没食子酸、内消旋肌醇[1]。叶含鞣质。斑地锦全草含何柏烯[22(29)Hopene]、何柏烯醇[Hop22(29)en3βOL]、斑地锦烯醇酮(Supinenolone) Cβ谷甾醇等[1]。
含鞣质、没食子酸甲酯、槲皮素、肌醇、槲皮素甙类和山柰素甙类等。
13 药理作用煎剂和酊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痢疾、大肠、变形、伤寒、百日咳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动物试验证明酊剂对白喉毒素有中和作用[1]。
14 附注同属植物斑地锦Esupina Rafin全草亦作地锦草入药。
15 地锦草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地锦草
Dijincao
EUPHORBIAE HUMIFUSAE HERBA
152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 usa Willd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53 性状 1531 地锦常皱缩卷随,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桑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气微,味微涩。
1532 斑地锦叶上表面具红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
154 鉴别(1)本品粉末绿褐色。叶表皮细胞外壁呈 状突起。叶肉组织中,细脉末端周围的细胞放射状排列。非腺毛3~8细胞,直径约14μm,多碎断。
(2)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一乙醚(1:1)混合溶液60ml使溶解,静置分层,弃去乙醚液,水液加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弃去乙醚液,水液加盐酸5ml,置水浴中水解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用水30ml洗涤,弃去水液,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55 检查 1551 杂质不得过3%(附录ⅨA)。
1552 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1553 总灰分不得过120%(附录ⅨK)。
1554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15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15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1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精密加入25%盐酸溶液7ml,置85℃水浴中水解30分钟,取出,迅速冷却,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5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15H1007)不得少于010%。
158 地锦草饮片 1581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1582 鉴别、检查(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
1583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肝、大肠经。
1584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用于痢疾,泄泻,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湿热黄疸。
1585 用法与用量9~20g。外用适量。
1586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159 出处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大发散的别名 6 来源 7 原形态 8 生境分布 9 性味 10 功能主治 11 大发散的用法用量 12 各家论述 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大发散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发散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发散 1 拼音
dà fā sǎn
2 出处始载于《云南思矛中草药》。
3 拼音名Dà Fā Sàn
4 英文名Parish's Ironweed
5 大发散的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parishii Hook F [V uolkameriifolia (Wall) DC Var lanata SY 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
7 原形态滇缅斑鸠菊 小乔木,稀灌木,高23m。茎直立,基部立,基部径115cm,枝粗壮,圆柱形,被黄褐色或褐色密柔毛。叶厚纸质,互生;叶柄短而宽,长510mm,被密绒毛;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030cm,宽4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狭楔状,边缘具疏齿,稀近全缘,侧脉712对,细脉网状,上面除中脉被绒毛外,被疏柔毛或后多少脱毛,下面被黄褐色或褐色绒毛,两面均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约有10个花,在顶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长达20cm或更长的具叶复圆锥花序;花序梗长25mm或近无梗,密被绒毛,基部具卵状披针形小苞片,总苞狭钟状或近圆柱状,宽57mm;总苞片紫色,5层,覆瓦状,卵形或长圆形,极不等长,外层短而钝,内层稍尖,长27mm,背面被白色长柔毛;花托平,具窝孔;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约7mm,具腺,檐部稍扩大,上部具5个线形裂片。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25mm,具多少明显的肋或无肋,具腺点;冠毛白色,2层,外层极短,内层糙毛状,长67mm。花期35月。
8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1680m的山坡灌丛工杂木林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9 性味味甘;苦;性平
10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养心补虚。主感冒发热;心慌心悸;风湿骨痛;肝炎
11 大发散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12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苦,性平。有祛风散瘀、益心的功能。用于重感发热、心慌心悸、产后体虚、风湿骨痛、肝炎。
13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大发散的方剂 攒风散
)、淮乌、川萆薢、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功效:发散寒湿。主治:寒湿脚气。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
黑须散法附余》卷二十四引《延生至宝》:黑须散:别名:黑发散(《疡医大全》卷十)。处方:宫粉真蛤粉黄丹密陀僧
降火明目丸。制法:为末,清水滴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送
葛根桂枝汤草、桂枝、赤芍、升麻。功能主治:辛热发散。主麻疹初起,值时令大寒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淡豆豉
加减芎芷香苏散所致。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并煎,1日服34次。摘录:《普济方》卷二
更多用到中药大发散的方剂用到中药大发散的中成药 寒喘丸
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止嗽定喘,发散风寒。用于咳嗽痰盛,哮喘不止,咽喉不利,夜卧不宁
姜枣祛寒冲剂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功能与主治:发散祛寒,各胃温中。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疼痛。用法与用
保安万灵丹去。已成者,随即高肿溃脓。如诸疾无表症相兼,不必发散者,只用热酒化服。药后避风,当食稀粥。注意服药期
细辛脑疾病等属于寒饮停肺者。2效用分析:细辛脑,辛温发散,芳香透达,入肺经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
午时茶芽、川芎、独活、桔梗、紫苏叶。午时茶的功能主治:发散风寒,和胃消食。适用于风寒感冒,食积内停,寒热吐
更多用到中药大发散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大发散 《妇科玉尺》:[卷四]产后
大豆子汤。产后伤寒。因气血大虚。虽有寒邪。不可大发散。宜芎归汤加参、苏、葛根微汗之。即或大热不止。
《普济方》:[卷二十四脾脏门]饮食劳倦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大发散于阳分也。而令走九窍。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精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三·伤寒部]续增小儿伤寒海藏云∶神术汤。)夏主长,属火。身热而烦躁,合大发散。(海藏云∶神术加黄汤。)长夏主化,属土,及居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病机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按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小儿伤寒本文2023-08-19 10:10: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