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上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3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4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45 注意 5 《金匮》卷上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54 注意 55 各家论述 5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 6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7 《杏苑》卷六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奔豚汤 1 拼音
bēn tún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上 21 处方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22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2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3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31 处方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32 制法
上切。
33 功能主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3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35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4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41 处方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42 制法上切。
43 功能主治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4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45 注意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5 《金匮》卷上 51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52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5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54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55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甘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5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6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61 处方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62 功能主治气奔急欲绝者。
6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64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7 《杏苑》卷六 71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72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7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古籍中的奔豚汤 《小品方》:[卷第一]治气逆如奔豚状并诸汤方妄语,或张面目,不相取与,众师不知,呼有所负,奔豚汤主之。黄帝曰∶善。黄帝问金冶子曰∶忧思奔豚,何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方三首心法。决不可从。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徐〕此乃奔豚之气。与在表之外邪相当者也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一积聚门]贲豚(附论))三棱莪术(各三钱)荜澄茄良姜(用巴分。空心热奔豚汤疗虚痨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
《医学见能》:[卷一证治]大腹腹中疼痛,有物自脐冲上者,肾气之奔豚也。宜肾气奔豚汤。桂枝(三钱)云苓(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二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梧桐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梧桐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化学成份 29 性味 210 归经 211 功能主治 212 梧桐子的用法用量 213 附方 2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梧桐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梧桐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梧桐子 1 拼音
wú tóng zǐ
2 《辞典》:梧桐子21 出处
《履巉巖本草》
22 拼音名Wú Tónɡ Zǐ
23 梧桐子的别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24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簸去杂质,晒干。密贮干燥处,防蛀。
25 原形态梧桐(陶弘景),又名:榇、梧(《尔雅》),青梧(《品汇精要》),桐麻、瓢羹树(《草木便方》),耳桐、苍桐、青皮树、春麻、九层皮、白梧桐。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干直,枝肥粗,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5,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皮裂成叶状,向外卷曲;种子4~5粒,球形,生于心皮边缘。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根(梧桐根)、树皮(梧桐白皮),叶(梧桐叶)、花(梧桐花)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生境分布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我国北自河北、南达云南都有栽植。主产江苏、浙江。此外,甘肃、河南、陜西、广西、四川、安徽等地亦产。
27 性状干燥种子,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28 化学成份含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灰分485%,粗纤维369%,蛋白质2332%,非氮物质2845%,并含咖啡堿。油中还分离出苹婆酸。
29 性味甘,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210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211 功能主治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
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
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212 梧桐子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213 附方①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去)壳食之。(《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伤食腹泻:梧桐子炒焦研粉,冲服,每服一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白发:梧桐子三钱,何首乌五钱,黑芝麻三钱,熟地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14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梧桐子的方剂 木香丸
),黄芩半两。制备方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之木香丸
人参丸,金箔、银箔各五十片。制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不拘时粥饮送下。功能主
诃黎勒丸石脂各25千克制法:上为末,用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寒,水谷不化,泄泻注下,
茯苓丸甘草2两,枳实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茯苓丸
犀角丸)炮制: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语言颠倒,神思错乱,
更多用到中药梧桐子的方剂用到中药梧桐子的中成药 木瓜丸
炒吴茱萸三分。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之木瓜丸主
艾煎丸芍药熟干地黄各45克制法上为末,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营卫,固经脉。妇人崩漏,小腹满痛
二和丸不见火)四两八钱八分。上件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饭饮吞下《太平惠民和
香连丸不见火)四两八钱八分。上件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饭饮吞下《太平惠民和
安肾丸故纸各15千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安肾
更多用到中药梧桐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梧桐子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证治要诀类方卷之四·丸类、丹类、膏类
)香墨()草乌(炮。各五两)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冷酒送下。茶清亦可。忌热
《普济方》:[卷二百八泄痢门]诸泻)**(二两蜜炙)上为末。将前项艾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陈米饮下。敛肠丸治久泻木香丁香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三]妇人各分)雄雀屎(二七个)肉豆蔻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米饮下白术丸治产后虚损伤于风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四淋痰饮头面]淋药并灯心并入蜡油铫子内铁箸搅候烟尽放冷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温酒调舶上茴石苇散通利小便石苇木通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六]气脉因证治诸说 夫阴阳升降,则荣卫流通;气逆而隔,则留结为痈。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下通,故颈人迎甚盛,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观伏梁之病,亦有侠胃脘内痈者,以其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也。(《圣济》)
诸书少论此病,惟孙真人言此(按:《千金》别无其说,盖是误忆),后学以此论乃胃热为邪治之(按:《外科集验方》作治法亦与肠痈颇同),初以疏利为先,以消毒托里退胃热,此为良法。不识病者,误人不浅,可不慎之。(《奇效》)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淤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后,用太乙膏(宜参《肺痈》)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胎经久不退,色黑垢腻,口中作甜,臭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医通》)
胃脘痈则有虚实二种:其实者易消,若作脓,必大吐脓血而愈;惟虚症则多不治。先胃中痛胀,久而心下渐高,其坚如石,或有寒热,饮食不进,按之尤痛,形体枯瘦,此乃思虑伤脾之症,不待痈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恶寒倦卧,不能食者,皆当审察,防成内痈。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脓溃,自伤其生也。(《源流论》)
胃痈,胃阳遏抑病也。(原此下引《圣济》)若脉洪数,脓已成也,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也,急当议下。否则毒气内攻,肠胃并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未免他误矣,疡医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则知胃痈之症,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实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或好饮醇醪,或喜食煎 ,一种热毒之气,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郁结日久,复感风寒,使热毒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故胃脉沉细,惟为风寒所隔,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非胃痈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渐,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尊生书》)
胃痈亦生腹内,痛在心下脐上。其有红肿见于胸下者,此躯廓之伏梁痈,非胃痈也。肠痈痛在下腹左右少腹间,以此为异云云。凡内痈脓未成,皆宜从清导之。已成脓者,必溃脓。胃痈之脓,有呕退场门者,有下溃于肛者。(《医级》)
治验 江应宿治上舍汪中宇,患喉肿不进饮食,腹中不饥,但日饮清茶数盏,召余视之。诊得气口紧数,此胃痈也。脓已成,宜引下行。投以凉膈散,稍稍利一、二度,次早吐脓血,再服射干汤一剂,即知饿索饮食,六剂全愈。(《类案》)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胎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复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医通》)
治方 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连翘升麻汤方。(《圣济》)(按:即五香连翘汤。)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犀角汤方。
犀角(镑) 栀子仁 赤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同上)
治荣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射干汤方。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本文2023-08-19 10:14: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