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酒药方最全的书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泡酒药方最全的书籍,第1张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中华药酒配方大全》作者:刘步平,陈宏斌。药酒是将中药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而制成的日常佳品,既发扬了酒的独特之处,又集中了中药的特异功效,还兼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加减灵活、费用低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便于储存等多种优势,内服、外用均宜,急症、久病皆可,特别是对一些顽疾难症其疗效更为显著,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被广泛应用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已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配方] 接骨草叶500克,白酒(或酒精)适量。

[制法] 制法有二:一为将上药捣烂,加少许酒精炒略带**,然后加水,用文火熬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制成45%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二为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超过药面)前者(第1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合并药液。过滤。浓缩成适量。药液中加入95%乙醇,使含醇度为50~60度,药浓度为1:1或1:2,放置24小时过滤即得。

[功用] 接骨续筋。

[主治] 骨折愈合。

[用法] 外用。先手法复位,然后用此酒湿敷于(纱布浸透)骨折部位皮肤。外用小夹板固定,必要时加牵引。每天将此药酒滴入夹板下之纱布(成人50毫升、儿童30毫升),每天滴1-2次。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提醒您:接骨草酒(骨折愈合)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配方] 侧子(制),牛膝、川续断各150克,桑根白皮、白术、生姜各200克,五加白皮、丹参各180克,细辛、桂心各120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 将前10昧细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6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 脚气。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川知为度,日服2次。

[附记] 引自《医部全录》。禁忌同“雀氏例子酒”

提醒您:侧子酒(温经散寒)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药酒归元酒是一种民间偏方,据说可以有效改善皮肤老化问题。下面将介绍一种制作药酒归元酒的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原材料。主要包括30克石斛、30克天麻、20克当归、20克黄精、15克川芎、15克白芍、10克陈皮、适量的黄酒。

接下来,将以上原材料洗净备用。然后,将石斛、天麻、当归、黄精、川芎、白芍和陈皮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然后,倒入适量的黄酒,使所有原材料完全浸泡在其中。注意要选择质量好的黄酒,以确保药力的提取效果。

接着,将容器密封,并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放。每隔一段时间(如3天),轻轻摇晃容器,以促进药材与黄酒的充分混合和渗透。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药酒归元酒就完成了。此时,我们可以用纱布将其中的固体物质过滤掉,只留下酒液。

药酒归元酒的使用方法如下:每天早晚各取适量,用棉球或化妆棉蘸取药酒,轻轻拍打在面部皮肤上。注意避开眼睛和口部。

药酒归元酒的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但据很多人反馈,长期坚持使用可以改善皮肤老化问题,使皮肤更加紧致、光滑。

需要提醒的是,药酒归元酒虽然是一种民间偏方,但仍属于药物范畴。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美容师的意见。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药酒归元酒制作简单,原材料易得,但使用前需谨慎选择和咨询专业意见。长期坚持使用,并结合科学的护肤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皮肤护理效果。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樟脑酒

精制樟脑10克,入高粱酒50毫升,浸1天,溶解后服。每服1毫升。功用辟秽止痛。治疗痧秽腹痛效佳。

状元红酒

当归、广陈皮、青皮各15克,红曲、砂仁各30克,川朴、丁香、白蔻、山栀、麦芽、枳壳各6克,藿香9克,木香3克。共研碎,以布袋盛,用白酒30斤浸,加冰糖2斤,置瓷罐中,隔水煮1小时。每服2小杯,一日2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年老消化不良者宜服,孕妇忌服。

白玉露药酒

当归、广陈皮各30克,肉桂24克,凌零草、排草各15克,木香、公丁香各6克,佛手18克。切碎,布袋装,浸入白酒30斤内,置瓷罐中,隔水煮1小时后,加冰糖和匀。每于饭前服1杯。可理气开胃,祛寒消食。孕妇忌服。

青皮核桃酒

青皮核桃3斤,洗净,打碎,装入瓶内,加入白酒5斤,密封曝晒20天。待酒与核桃均呈黑色,过滤,加入单糖浆675毫升。每服10毫升,一日2次,或痛时即服。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的疼痛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十二红药酒

红花、甘草各10克,山药、当归、龙眼肉各30克,茯苓、制首乌、党参、杜仲各40克,黄芪、怀牛膝各50克,地黄、川断各60克,大枣80克。上药锉碎,以白酒9斤、7斤分2次浸泡,每次二星期,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另取砂糖800克,用少量白酒加热溶化后,加入药酒内搅匀,静置沉淀3周,取上清液,滤过。每服20毫升,一日2次。功用健脾益肾,补气养血。治疗气血两虚证。

屠苏酒

川朴、桔梗、防风、桂枝、白术、苍术、川乌、白芷各8克、川军、陈皮各10克,檀香、红豆蔻、川椒、藿香各6克,威灵仙、甘草各5克。共研粗末,加冰糖500克,浸10斤白酒,置于瓷坛中,隔水蒸煮2小时。每服15毫升,一日2次。功用消食和胃止呕。古俗,农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饮屠苏酒,以辟瘟疫邪气。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物。

提醒您:健脾理气类药酒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东汉,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

 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 酿制酒的药酒为主 ,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一般来说, 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 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

 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