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朝鲜从古至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请问中国朝鲜从古至今,第1张

  朝鲜的历史,往往断定为始于公元前2233年,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传奇人物檀君建立称之为朝鲜(意即“宁静的晨曦之国”)的第一个王国的时候。自668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尽管常常遭受外国入侵,朝鲜却一直由单一的政府统治,并保持了政治上的独立和文化与民族的同一性

  中国的历史古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散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朝鲜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说传说的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朝鲜,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1000余年,直到公元前1233年左右。当然,学者之间对于檀君神话故事的历史真实与否,还存在争议。

  当中国的周朝伐殷朝时,东夷人开始移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因为那里气候地理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

  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大量向中国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迁移。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徙貊和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三韩民族(辰韩、马韩、牟韩),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当殷朝崩溃时,中国殷朝的臣民箕子及其族群约在公元前13世纪进入朝鲜半岛,全面引进中国殷朝的文化,建立朝鲜政权,称为箕子朝鲜。

  大约过了1000年,位于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中国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不断向东部驱赶中原难民。

  中国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流落到朝鲜地区,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军事基地,指挥军队把准王(箕子朝鲜的后裔)赶到朝鲜南方,夺取了政权,称为卫满朝鲜。

  在公元前109年,中国汉朝皇帝(汉武帝)发动大军由陆海两路进攻位于辽河口的卫满朝鲜。两年后,卫满朝鲜被击败,中国在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控制了大部分朝鲜。朝鲜南部地区汉江的意思是“汉(朝)人之江”;汉城的含义是“汉(朝)人之城”,今天的汉城还有中文的“大汉门”遗址。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约400年,朝鲜北部的(高句丽)变得强大起来,而中国汉王朝已经终结,所以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在中国的西晋时期陷落了

  到公元1世纪时,高句丽已牢固地确立为一个国家,于公元313年将中国势力从殖民地乐浪郡驱逐。可是,公元342年,高句丽首都再次陷落于中国的燕国之手。在高句丽同中国作战时,百济积聚起了实力,在第4世纪末叶同高句丽发生冲突。接着新罗发展壮大,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国家。

  高句丽于公元372年第一个采纳由中国传入的佛教来治国,百济是第二个,于公无元384年采纳;新罗是最后一个,于公元528年采纳。当时还采用了中文佛经。高句丽建立了一个学院来教育贵族,并在佛教传入前编写了一部共100章的国家历史。百济在公元384年前,在第4世纪初也编写了自己的历史。只有新罗在信奉佛教之后才立即着手编写自己的历史。

  这三个国家就这样逐步建立起国家机构,采取儒教和佛教的等级结构,把国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们颁发国家法典,开始实施统治人民的法制。在这个过程中,高句丽吞并了扶余国,新罗征服了伽耶国。三国竟相加强佛教和儒教相结合的国家政权,由此试图进行认真的领土扩张。

  在新罗同唐代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时,高句丽却分别与中国的隋朝和唐朝激烈交战。隋炀帝在对北方游牧部落作战获胜后,以100余万军队进攻高句丽。公元612年,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依持防御工事,抵挡住炀帝的陆军和水军进攻达数月之久。在萨水(清川江)进行的一次伏击中使隋军30万大败,只有2,700人逃脱,隋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

  公元668年,高句丽覆灭。高句丽前将领(大祚荣)组成渤海国,宣称自己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渤海国覆灭以后,他们中的许多(高句丽)人逃回朝鲜半岛,加入了朝鲜南部取代新罗而新建立的(高丽)王国。

  新罗被一些造反领袖闹得四分五裂。甄萱于公元900年在全州宣布成立(后百济),弓裔于翌年在开城宣布成立(后高句丽)。最后一个造反领袖、贵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也是朝鲜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王建于公元918年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为名,推翻了弓裔的政权,并寻求和得到了地主和商人们的支持,而此时地主和商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都已远远胜过当权的新罗政府。

  王建也是高句丽人的后裔,他于公元943年轻而易举地向后百济发动袭击,并于公元935年接受了后百济的自动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罗国王(景顺王)的逊位,取得了国家政权,于是王建将他的(后高句丽)国正式改名为(高丽)国。

  李成桂将军夺取了高丽国政治和军事大权,就象中国的曹操一样,他随意废黜高丽昌王(1388-89在位),另立恭让王(1389-92在位)为高丽国王。他接着实行全国的土地改革。新儒家思想成为他同衰落的高丽君主政权及贵族斗争的政治资本。高丽国最后一个国王(恭让王)被迫退位,李成桂的追随着立李成桂为国王,由此结束了王建的王氏高丽家族原统治。高丽国的统治时期大概就是中国的北宋、南宋、元朝及明初时期。 (李成桂)正式改国号为(朝鲜),以太祖为自己的年号。这是朝鲜历史上国土最大,国家最为统一的时期,称为李氏朝鲜。一直延续到1910年被日本占领。统治时期大概就是中国的明朝、清朝及孙中山建立的民国初期。

  创建朝鲜王朝的太祖在抗击日本掳掠者的战斗中战功卓著。在日本掳掠者的劫掠停止后,韩国开放了三个港口与日本封建领主通商,为一直与其他上层日本人士从事赢利丰厚的贸易的对马岛领主举行册封仪式。可是,驻在这三个港口的日方联络官不时带来麻烦,因而朝鲜封地的数量便减少了。

  在暂时让日本各交战的封建领主休战的织田信长被暗杀后,丰臣秀吉于1590年上台当权。丰臣秀吉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削弱日本西部那些势力强大的封建领主。在这种国内形势一触即发的情况下,他把视线转向国外,断定进攻中国会带来在国内求得和平解决所需要的出路。丰臣秀吉请求韩国协助攻打中国明朝,遭到拒绝,于是他便命令他的部将于1592年进犯朝鲜。

  配备着韩国兵队所不熟悉的火绳枪的日本军队,在两周时间里便打到汉城。他们曾尝试进犯韩国的谷仓全罗道,结果却在晋州遇到由金时敏将军率领的人民的强有力抵抗。于是他们便转向汉城。

  宣祖和王子们逃到北方各道,呼吁明朝皇帝协助抗击进犯日军。其时日本将领内部发生争吵,而韩国李舜臣将军则在大韩海峡指挥了一连串战果辉煌的战斗,击沉了许多日本军舰。经李将军改进、装有龟壳状甲板的铁甲“龟船”,能够保护水兵和水师陆战队,任何其他般舰都无法匹敌。

  中国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而且在中国抗元时期,朝鲜服从中国朱元璋调遣,出兵打击蒙古,所以明朝没有占领朝鲜领土。现在明朝派出军队帮助朝鲜,领袖为老将邓子龙,这就使得日本不得不同中国明朝和朝鲜联军作战。由于李舜臣将军控制了海面,日本的供应线和授军都被切断,处境狼狈。南方各道组织起来的韩国义勇军以游击战术袭扰他们,而疾病和营养不良又给日军造成兵员损失。在此情况下,中国明朝朝廷出面与日方举行和谈。这时日军已丧失斗志,开始退却。

  19世纪末,英国人、俄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强行打开朝鲜国门,日本人又趁虚而入,1881年,日本的侵略范围扩大,迫使韩国方面开放元山港和仁川港。另一个要求是日本要在韩国首都派驻一名领事。在发生这些事件的过程中,韩国人中有两种强烈的意见,一种主张打退“刁滑的”外国势力,另一种则主张国内进行改革。

  日本于1876年垄断了韩国市场。两年后,日本的第一银行在釜山建立了一个分行,鼓励日本商人大规模打入韩国。日本商人可以用低得难以置信的价格买进大米、大豆、牛皮和砂金,在本国获取高得惊人的利润。另一方面,韩国面临着想出某种办法来保护本国经济的迫切需要。韩国士兵为发泄他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袭击了日本公使馆,迫使日本公使和他的手下人员于夜间逃往仁川。已设法逃到日本的花房公使于8月12日回到汉城,带来了1,500军队和四艘军舰。花房打进韩国首都后,逼迫韩国政府赔偿损失和同意日本军现阶段驻扎韩国。在日本威逼之下缔结的济物浦条约中,韩国同意了日本的要求,其中包括韩国答应支付50万圆(WON)的赔偿和允许日本军队驻扎在韩国首都保卫日本公使馆。这项条约还扩大了日本以诸如釜山、仁川和元山等港口为中心的侵略活动的范围。

  中国虽然遭受帝国列强打击,但清朝还是朝鲜的宗主国,所以持续干涉朝鲜内政。他们改组朝鲜的政府体制,任命以前盘踞高位的闵妃集团的成员担任重要职务。中国权势赫赫的李鸿章派他的使者穆麟德和马建忠到韩国执行改组韩国外交的任务。韩国军队由清朝的袁世凯指挥,对它进行中国式的训练。

  1908年,日本人强迫韩国政府设立一个土地测量处来测定王室所拥有的房地产的数量。根据这次测量结果,王室所拥有的全部不动产。除宫殿、王家陵墓之外,统统列为政府财产。这样登记入册的土地在后来日本人剥夺韩国主权时,为他们所吞并。1912年,总督府颁布法律,要求房地产所有人在规定的时期里呈报他们拥有的土地,赋予日本财务机构以认可一切土地所有权的权力。至此,韩国已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二战胜利后,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使朝鲜和韩国人民争取建立一个独立政府的努力成了泡影。美苏两国把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成分别称植到38度线以南和以北地区,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分裂。在盟国中,美、苏、英三国外长1945年12月15日在莫斯科会晤,决定把朝鲜交由四国美、苏、英、中四国托管,作为统一这个分裂国家前的一种临时步骤。对于国际上在朝鲜摆脱殖民统治仅四个月之后便强加这样一个决定,韩国提出抗议,因为这项决定给韩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政府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反对和反抗外国统治的决心,不论采取什么形式,是一切前殖民地人民所共有的。

  基于半岛的现实情况,1948年8月15日宣告成立大韩民国政府,以继承设在上海的临时政府的正统性。韩国新政府不可能一下子消除殖民统治的痕迹,面临着重建日本人留下的陷于破产的经济这一迫切任务,同时还面临着解放后三年的混乱局面。这两大问题,要由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政府来解决,任务实在太艰巨。

  南北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不可避免地造成紧张的军事对抗,这是压在政府肩头的又一重大担子。1948年,美国军政府把行政管理权移交给韩民国政府。接着,大韩民国同美国订立了一项临时军事条约,并建立了经济合作署。

  1948年,美国从韩国撤走了占领军,只留下一小批军事顾问。苏联在此以前已从韩国北半部撤走其占领军,在那里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缔结了若干关于苏联向北韩提供军事、经济、技术和文化援助的援定。中国也同朝鲜建立了邦交。1949年,朝鲜的***军队在38度线沿线挑起一些零星的小冲击。

  在1950年6月25日(星期日)凌晨,朝鲜军队在金日成的指挥下,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也没有宣战,便越过38度线进犯毫无准备的韩国。这是一次作了充分准备的全面进攻。李承晚领导的韩国军队虽然英勇作战,但是证明不是朝鲜***军队的对手。***军队长驱直入打到大邱附近的洛东江才被制住。

  大韩民国向联合国发出呼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就此通过一项决议,命令***军队撤回到38度线,并鼓励所有会员国给大韩民国以军事支援。美国军队不久开始抵达,共有15国的军队参加进来。

  到了10月份,中国***出兵干预,彭德怀任总司令。他们投入的军队数目如此之大;战斗力如此之强,以致于将联合国的15国联军击退。谈判终于在1951年7月在开城开始举行,同年11月移至板门店举行。谈判持续了两年,于1953年7月27日达成了停战协议。

  朝鲜虽然现在表面上与中国不冷不热,是国际形势所逼,中国要考虑国际立场,不过朝鲜仍然是值得信赖的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

  韩国与朝鲜同文同种,政府敌对但人民之间应该是友善的,这是文化的力量血缘的纽带所决定的。

老子

老子 老子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老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点出现,从《老子》开始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因此,鹿邑这块宝地,即是降圣的仙乡,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郦道元《水经注》称:“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虚荒,今属苦,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翻阅历代国史,各种词书,名人论著以及《河南省志》、《归德府志》、《鹿邑县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确记载,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史学界、哲学界、宗教界及研老专家,或著书立说,或撰写老证论文,认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证据凿凿。据《毫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顺治时期,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项“辨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邻六县,惟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余俱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却有这样两段记载:“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旧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改”。再一段是:“陈抟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写得明明白白,自动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记载。一九九一年,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报道安徽毫州决定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消息称:“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称聃,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家乡在与毫州毗邻的今河南省鹿邑县”。实事求是,是我们传统的学风,应该发扬光大。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众尊称为老君爷。老子由人而神有一个历史衍化过程。唐代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非突然而来,盖早有“太上玄元”之名。从司马迁讲“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东汉边韶《老子铭》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与三光为始”。老子在后汉时期,已经完全神化,成为尊神、教主,所以汉桓帝于宫中产黄老浮屠之祠,把黄老与浮屠并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后者是佛教的教主。这里所谓的“黄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可见这时老子已经成为神圣的教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于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众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五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当今,兴起了全球的“老子”热,老学研究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各地连续召开国际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三年德国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四年鹿邑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五年中国社科院在西安举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这样频繁的国际性研老活动,历史上是没有的,它樗着老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达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对远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主位的影响,并对现代文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指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体体论、辨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 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想体系。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仍需要借鉴老子哲学思想。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范畴。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任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功名利禄,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我们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和谐的天下,创造美好的人间。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强调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抨击当时的统治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充满着辩证唯物思想,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语言。在物质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进一步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他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这和当今重视环境保护的观点相当吻合;或者反过来说,早在二三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先知先觉地提出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怪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强调,21世纪东方文化将逐渐取代西方文化,即“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济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穷,把全人类文化提高到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道教将其神化,奉为祖师。相传著有《老子》,即《道

德经》。他生活的时代,先秦时众说一致。《礼记》和先秦诸子书或称他“老聃”,或

称他“老子”。《礼记·曾子问》载孔子语“吾闻诸老聃”云云,说明老子与孔子同时

但稍前于孔子。但自西汉司马迁为老子作传持存疑的态度时起,至今学术界对于老子其

人其书的年代以及姓氏等等,看法仍有分歧,兹不细述。至于籍贯也有异说。

但汉代以后,一般都认为老子是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并在此地设其庙祀。

老子的生平事迹,先秦书仅有零星记述,其中如《庄子》记老子之死,前人以为寓

言。比较可信的是有关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孔子至周问

礼于老子,老子答曰:“子之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

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

气与多欲、态色与*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事后,孔子盛

赞老子其人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

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

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见周衰,于是离去,至关(函谷关),

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言道德之意而去,莫知其所终。大体上说,老

子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

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他的思想以“恒无名”之“道”为核心,以动反、用

弱为法要,以清静自然、返朴归淳为旨归,兼有治国和治身两大方面内容。不过司马谈

《论六家要指》讲的“道家”实包括“有法”与“无法”两大派;

《汉书·艺文志》叙道家学说,也区分“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此君人南面之术”与“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两种情况。前者指战国黄老学派,后者则为后人所说老庄道家。老子本反对法令,而申

不害、慎到、韩非等皆学黄老道德而主于刑名法术。庄子以放任的态度解说老子的思想,

韩非则以权势的法家观点阐释、批评《道德经》,作有《解老》《喻老》篇。战国时代,

由老子的某些思想结合刑名法治观点而形成黄老之学。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陈平、

张良、盖公、曹参、吴公、王生、黄子、张释之、司马谈等人皆治黄老术,统治者也奉

行黄老清静因循之治。西汉时代还出现了专门解说老子思想的著作,见录于《汉书·艺

文志》就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和刘向的《说老子》;

成帝时蜀隐士庄遵(即严君平)著有《老子指归》,京兆长陵人安丘望之著《老子

章句》。

道教形成于东汉中期,它主要源于上古巫术神道和战国秦汉方仙道,但并非与老子

毫无关系。道教以老子为祖师,这是因为:

第一,老子书中本有清静寡欲、养神致寿之理。这也是黄老之学的一大特征,故司

马谈特别提到道家的“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必“先定其神”,而后“有以

治天下”。①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五正》也说,要“始在于身,中有正度,后及

外人”。这在阐发老子思想的《淮南子》等书中有更明显的体现。庄遵进而指出:“游

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②

《史记》又称“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表明老子身

行其修道致寿思想。即使相信《庄子》所言,非“不知所终”,据今人马叙伦《老子校

诂》考证,“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为周敬王十八年(前502),盖已八九十岁”,也是

长寿者。这些都与道教贵生之旨相吻合。《老子》书中又有“谷神不死”等语,极易被

作宗教化的解释:修道成仙。

第二,任何比较成熟的宗教都有比较完备的宗教哲学和道德规范,而巫术或神仙方

术都缺乏这方面内容,只有老子既具本体论和宇宙论,又有慈善、谦退、俭约、清静、

质朴、寡欲等等道德主张,可以作为道教据以成立的基础。老子的《道德经》采用极富

感染力的韵语形式,又不失其思辨色彩,西汉时就被视为“经”。其文句洗练、含蓄,

便于作多种解释。

尤其是老子提出那玄奥的、不可言说的“道”是无始无终的、绝对的大全,就给道

教修炼提供了终极的价值目标和精神支柱,它符合追求肉体的或精神的永恒存在的需要。

第三,推崇老子并非始于道教,《庄子·天下》篇中尊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

而《庄子》对真人的描写原带有神化色彩。神仙家最早托名黄帝。老子素与传说中的黄

帝并列,合称“黄老”,威信极高,其地位在孔子之上。故至晚在两汉之交,老子也被

仙化和宗教化。例如,《庄子·寓言》篇说“老聃西游于秦”,西汉末刘向把老子收入

神仙传记,说:“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③云

云,实为后世“化胡”说张本。至东汉初,桓谭《新论·祛蔽》又有“老子用恬谈养性,

致寿数百岁”这种夸张之说。

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又说: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

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④,将老子等同为先天地而生的神灵之“道”。

与此几乎同时,谶纬书中有《老子谶》,表明已将老子视为宗教预言家。

就历史的连续性而言,道教乃顺应这种仙化和神化老子的趋势,故东汉早期道教概

称“黄老道”。其时,崇尚神仙道术之人,均将老子当作神仙。桓帝延熹八年(165),

陈相边韶作《老子铭》,谓老子“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

“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P(升)

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

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⑤

儒家尊崇孔子,道教自创教始便祖述老子,主要是为了跟儒家相抗争。例如,据信

为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贬斥儒家为“大伪”,“其《五经》半入邪”。又注“孔

德之容,唯道是从”说:“道甚大,教孔丘为知;后世不信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

道故明之,告后贤。”正如前辈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佛教初入中国,常自附于黄老神仙

方术,当时社会上流传“老子入夷狄为浮屠”⑥之说,原非道士有意贬抑佛教。

但晋代以后佛教大盛,道教徒坚执“老子化胡”说,则是为了同佛教相抗衡。

道教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教法或经书多托言太上老君降授,对于老子

也有种种神奇的传说。《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

老君”。

《抱朴子内篇·杂应》继说:“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

**,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

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

青龙,右有二(三)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

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也。见老君则年命延长,心如日月,

无事不知也。”《神仙传》《玄妙内篇》《高上老君内传》等并云老子从李母左腋而生。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神化老子的经书、仙传不少,经书以《太上老君开天经》《天尊

老君名号历劫经》《老子化胡经》等为代表;纪传中影响较大者有托名尹喜作的《高上

老君内传》、唐尹文操撰《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圣纪》、北宋贾善翔撰《犹龙传》、南宋

谢守灏撰《混元圣纪》等。当然,老子虽为道士所共奉,但在道教各派中的地位却略有

等差。例如,在南天师道的神仙系统中,太上老君仅次于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

而上清、灵宝派则将太上老君排名于元始天尊(上清派称“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

(即灵宝天尊,上清派称“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之后。上清派还有一位上清金阙后

圣九玄帝君(上清派道书《灵书紫文》即全称《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姓李,简称“后圣李君”。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这位金阙帝君排在第三中位,

谓“壬辰下教太平主”。另有老聃,排在太极右边后位。而太清太上老君则降在第四中

位,为太清道主(上清派称旧天师道为“太清家”)。北魏道士寇谦之也声称太上老君

授其道经而创北天师道。诸派之中,楼观道尤推崇老子,大倡“化胡”说,对老子在唐

代地位的上升起了推进作用。

历代帝王崇奉老子,初立庙祠祀,后又专设道宫,加号册封。汉代始立祠(一说始

于秦)。东汉延熹八年(165),桓帝派遣中常侍管霸到苦县祠老子,次年又亲祠老子于

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至唐代,对老子尤加崇奉。武德三年(620)五月,晋

州人吉善行声称曾于羊角山面见老子,并要他:“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

子孙享国千岁”。⑦高祖乃立庙于其地。太宗即位后,诏称:“朕之本系,起自柱史”

⑧,奉老子为其祖先。高宗乾封元年(666)二月至亳州谒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

元皇帝”。其后,玄宗又于天宝年间一再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

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于西京、亳州升设太清宫。宋真宗为避

宋室圣祖赵玄朗讳,改称老子“真元皇帝”。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诏加号为

“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次年亲至亳州真源县朝谒太清宫,奉上册宝。此封号在道

教中沿用至今。唐玄宗时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四月,又

诏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一作“真元节”)。此日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

注:

①③ 《史记》第10册3292页,第7册2141页,“集解”引《列仙传》,中华书局,1959年

② 《道藏》第22册229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全后汉文》卷三十二

⑤ 《隶释》卷三

⑥ 《后汉书》第4册1082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⑦ 《唐会要·尊崇道教》

⑧ 《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三:《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

1、所指的人不同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为三大商派之一。

2、经营方式不同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2、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从周秦到隋唐,尽管山西已出现一些大商人,但比较其它地方商人,并无突出地位,无一定组织.还未形成一种商人势力。

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晋州、潞州、泽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为北都,跨汾河两岸,商业繁荣。

-徽商

-晋商

马槊,是槊的主要形态,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

与枪、茅区别:

1、外观:外观跟枪矛类似,长度更长,头较顿,枪身很粗、很结实,骑战(双方都是骑兵)时有奇效,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

2、长度:马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类武器。

3、枪头:马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枪的头较大,相对矛较重,有些甚至为金属枪身,除了刺以外,还可砍砸,枪头更细长尖锐,矛头轻,短,小,中脊隆起,杆子进入到枪头的一半,属于轻头武器。

4、枪杆:马槊的杆,我国古代军阵所用,均为硬木枪杆,而且均要求足够粗,从未有什么弹性要求。而军阵用器的矛和枪,全铁杆的记载很多。譬如王彦章王铁枪,又或者明末的军阵用槊大师石敬岩等,尤其推崇铁枪。

马槊结构特点:

1、首先外形与枪矛一致,不过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锋非常长,远非枪矛的头可以比。

2、有时会装备“留情结”防止冲锋时贯穿敌人无法拔出。

3、马槊杆为通常使用柘木,是细柘杆浸泡油晾干后,用鱼泡胶黏合而成。

4、横向缠绕麻绳,勒入槊杆,使横向受力。

5、再涂生漆,裹以葛布,成为一个整体槊杆。

扩展资料:

马槊使用高手:

高敖曹

南北朝时期,北朝著名猛将。出身世家,其父:高翼,东冀州刺史。《北齐书·高敖曹传》: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北史·高敖曹传》: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

尉迟恭

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将,出身世家(曾祖尉迟本真,后魏冠军将军、渔阳郡开国公)。尤其善用马槊,《资治通鉴》:(李)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勇猛与马槊武艺评价是极高的。

程知节

唐初猛将,程知节(演义称程咬金),出身世家,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晋州司马。父程娄,济州大中正。《旧唐书》:程知节,少骁勇,善用马槊。

秦琼

大唐猛将秦琼也善用马槊,《旧唐书》: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

李存孝

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晋王李克用之义子。常持马槊冲阵,《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参考资料:

-马槊

平阳是山西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的古文献中就有“尧都平阳”的说法。尧的传说应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华夏民族文化的产物,到春秋末,儒家又以尧为上古圣王和理想人格的楷模。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尧的美德和功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始祖。

目前,尧都区有关尧的古迹除了大家熟知的尧庙外,还有位于郭行乡的古帝尧陵。尧庙南边的伊村传为尧初生时所寄“伊长儒之家”。村西土丘上存有“帝尧茅茨土阶”碑,这是根据古籍记载有关陶的故事镌立的。相传尧当年住在茅草搭建的宫廷中,在宫前的土阶缝隙中,生长着一种草,这种草每月初一开始生长一个豆荚,到月半长出15个,从十六以后又每天落一个豆荚,到月底落完。如是小月29天,那么就只剩一个豆荚焦枯而不落。尧就据此发明了月历和纪年。

在尧都区东还有个村庄叫康庄,也叫康衢庄。据《列子》记述,尧治理天下50年后,有一次微服游于康衢,听见小孩子们在唱《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英明政策,大家不投机、不取巧,顺乎自然法则。尧看到百姓怡然自足,非常高兴,于是“召舜,禅以天下”。

在康庄村边还有“击壤台”遗址。原有大碑刻“击壤处”三大字,另有一碑刻《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为颂扬尧时天下太平,壤父击壤于道中的历史故事而建的纪念地。

“尧都平阳”的传说和这里丰厚的尧文化资源,成为今天“尧都区”命名的历史渊源。

春秋时期,平阳一带是晋国公族羊舌氏的封地。但随着新兴私家贵族的兴起,代表没落宫室势力的羊舌公族走向衰亡。 西汉仍置平阳县,县治在今尧都区金殿镇。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阳都,郡治在平阳县。晋永嘉三年(309年),汉王刘渊特将国都从蒲子县迁至平阳,并重筑陶唐金城,意在以帝尧自我标榜。这年友人在附近的汾河中得到一方玉玺,刘渊认为是河献祥瑞,故改元“河瑞”。317年2月,石勒攻破平阳,纵火焚其宫室,刘汉都城顿成灰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平阳县治移驻白马城,即今临汾市区。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县为平河县;三年,又改为临汾县。“临汾”,又名汾城,原为战国古邑名,旧址在今襄汾县。金代兴定四年(1220年),分出临汾县河西地区置平水县。中国文化史上闻名的“平水版”雕版印刷术、平水木版年画及格律诗押韵标准《平水韵》等都产生于这一地区。明代,平水县又并入临汾县。历代与临汾县同城而治的上一级行政机构有:隋代临汾郡、唐代晋州、宋代平阳府、元代晋宁路、明清平阳府。1912年3月,山西省军政府裁平阳府,留临汾县。1949年以来,临汾县为临汾专区、晋南专区、临汾地区驻地。1971年,临汾县改为临汾市(县级)。2000年,临汾地区撤地设临汾市,原县级临汾市改为尧都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