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风门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风门 41 风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风门穴的定位 47 风门穴的取法 48 风门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风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风门穴主治病症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风门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风门穴研究进展 4151 对肺功能的影响 4152 治疗鼻炎 4153 治疗咳嗽 4154 治疗支气管哮喘 5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风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风门 1 拼音

fēng mén

2 英文参考

Fēngmén BL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风门:1经穴名;2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

4 经穴名·风门

穴位 风门 汉语拼音 Fengmen 罗马拼音 Fengmen 美国英译名 Windy Door 各

号 中国 BL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12 富耶氏 V12 德国 B12 英国 B12 美国 BI12

风门为经穴名(Fēngmén BL12)[1]。出《针灸甲乙经》。亦称风门热府,别名热府[2]。属足太阳膀胱经[1]。风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1]。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发热,头痛,咳嗽,哮喘,胸背彻痛,痈疽发背,伤风感冒,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破伤风,背部痈疽,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风门穴常用灸法可预防一切外感病证[3]。

41 风门穴的别名

风门热府、热府(《针灸甲乙经》),左为风门、右为热府(《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43 穴名解

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1]。

风,为六*之一;门,人所出入处为门。穴属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是足太阳经、督脉之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医经理解·穴名解》谓:“凡胸中之风热,皆于此泻之。”《广雅·释言》:“风,气也。”故风并不单指风之邪气而言。穴在肺俞之上方,为肺气出入之所必由。用治风邪外感、上气咳逆诸病,有双重意义。风门穴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4]

44 特异性

风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交会穴。

45 所属部位

背部[5]

46 风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6][2]。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俯伏或俯卧取穴[1]。

风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7 风门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快速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风门穴[7]。

48 风门穴穴位解剖

风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同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臂丛发出,由肩胛提肌前缘,经该肌和菱形肌的深面,沿肩胛骨的内侧缘下降,几达该骨下角,分支支配大、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针经上述结构后,可深至第二肋间结构,其胸腔相参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所以要掌握针刺的深度。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2、第3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2和第3胸神经后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2]。

49 风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门穴具有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功效。

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

风门穴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本穴与督脉之陶道相近,陶道喻其旋转也。凡物体转动,则必生风。风生则大气清凉,正合本穴能治诸般热证之意。本穴内应肺体,为呼吸气息出纳之道路,如旧式风匣前后风门,养生家所称之“橐龠”也。[4]

410 风门穴主治病症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发热,头痛,咳嗽,哮喘,胸背彻痛,痈疽发背,伤风感冒,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破伤风,背部痈疽,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8]。

风门穴主治  发热,头痛;咳嗽,哮喘;项强,胸背痛[3]。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2]。

风门穴主治胸肺及项背部等疾患:如伤风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等[1]。

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百日咳;

2 外科系统疾病:破伤风,背部痈疽,胸膜炎;

3 其它:感冒,荨麻疹,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斜刺03~05寸[2]。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3],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3]。

注意:本穴不能向前或向内直刺或深刺,以免刺伤肺脏,引起气胸[3]。

4112 灸法

可灸[1][8][3]。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风门穴常用灸法可预防一切外感病证[3]。

412 风门穴的配伍

风门配肩井、支沟,有舒筋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

风门配合谷、外关,有解表清热的作用,主治发热、咳嗽。

风门配肺俞、大椎,治哮喘[3]。

风门配尺泽、合谷,治感冒[3]。

风门配丰隆、天突,治咳嗽、气喘[3]。

风门配曲池、血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风门配曲池、风池、外关、血海、足三里,治荨麻疹[3]。

413 特效

用中指指腹按压风门穴,每次左右各按揉1~3分钟,可有效治疗各种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7]。

4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风劳呕吐,多嚏,鼻鼽出清涕,伤寒头项痛,目瞑,胸中热,卧不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风门二穴,一名热府……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

《针灸聚英》:风劳呕吐,伤寒头项强,目瞑,胸中热。

《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

《针灸大成》:主上气喘气。

415 风门穴研究进展 4151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风门可调整肺的通气量,但发生效应较迟,需连续针刺1周,如获得效应,即使停针,仍可持续一定的时间[3]。

4152 治疗鼻炎

针挑风门治疗慢性鼻炎46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3]。

4153 治疗咳嗽

针刺风门加拔罐治疗顽固性咳嗽62例。取风门、肺俞、膈俞、天突、膻中,背部腧穴向脊柱方向进针12寸;天突、膻中常规操作,针后加拔火罐,留罐5~1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58例,占935%;显效4例,占65%,全部有效[3]。

4154 治疗支气管哮喘

取风门、大杼,用化脓灸法治疗220例,有较好疗效。

5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风门

白芷:味香色白,为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纯正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著:白芷对美白祛斑有显著的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让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 控油、祛痘面膜 材料:绿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适量 做法:将绿豆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适量,用纯净水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便可。 每周可做2—3次。美丽秘诀:这种面膜最适合油脂分泌过多或暗疮肌肤使用,因为该面膜具有消炎抗菌及深度清洁的功能。 美白、祛斑面膜 材料:薏仁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适量 做法:将薏仁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适量,用纯净水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便可。 每周可做2—3次。美丽秘诀:这种面膜适合脸色偏暗、毛孔粗大、面部有色斑、豆印者使用。 它是中药,当然是可以吃的了,但一般还是外用,吃的话还是吃薏仁粉比较好。

$#$#$

白芷属于伞形科当归属,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效。[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临床应用]1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2 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3 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星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上星穴的定位 9 上星穴的取法 10 上星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上星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上星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上星 1 拼音

shàng xīng

2 英文参考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Super St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àngxī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1]。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4 上星穴的别名

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云翳(《经外奇腧撷英歌》)。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6 穴名解

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2]

7 所属部位

前头[3]

8 上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4]。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5]。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9 上星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处即是上星穴[7]。

10 上星穴穴位解剖

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5]。

11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1]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9]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2]

12 上星穴主治病证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1]。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8]。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6]。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5]。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5~08寸[1][5];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6]。

平刺05~1寸[8]。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1]。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6]。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条灸5~10分钟[5]。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6]。

14 上星穴的配伍

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1]。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1]。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1]。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6]。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6]。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6]。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6]。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6]。

15 特效

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压按上星穴,每次1~3分钟,可治各种头痛、头晕、目眩、目赤疼痛以及鼻窦炎、鼻出血等疾病[7]。

16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迎香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迎香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迎香 1 拼音

yíng xiāng

2 英文参考

Yíngxiāng LI20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íngxiā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迎香 汉语拼音 Yingxiang 罗马拼音 Yinghsiang 美国英译名 Wele Fragrance 各

号 中国 LI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GI20 富耶氏 德国 DI20 英国 Li20 美国 LI20

迎香为经穴名(Yíngxiāng LI20)[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1]。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1]。主治鼻塞不通,口眼㖞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4 迎香的别名

冲阳(《针灸甲乙经》)。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迎香,一名冲阳,在禾髎上鼻孔旁。

6 特异性

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1][2]。

7 穴名解

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1]。

《说文》:“迎,逢也。”“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物统谓之香,故名迎香。《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金针梅花诗钞》迎香条:“善通鼻塞号迎香。”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为表里。鼻塞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3]

8 所属部位

面[4]

9 迎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5][6]。

迎香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7]。

迎香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

迎香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迎香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迎香穴的位置(肌肉)

10 取法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

迎香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

正坐仰靠位,于鼻唇沟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处取穴[8]。

快速取穴:双手轻握拳,食指和中指并拢,中指指尖贴鼻翼两侧,食指指尖处即是[9]。

11 穴位解剖

迎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分布著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皮下组织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1]。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6]。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颧支和面动脉分布[6]。

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7]。

12 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迎香有祛风通窍,理气止痛的作用。

迎香有通鼻窍、散风热作用[1]。

肺开窍于鼻,职司嗅觉,本穴又位于鼻旁,刺之能宣利鼻窍,恢复嗅觉,迎香而入,治疗鼻病[8]。

迎香穴位于面部,又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二经均分布于面部),所以是治疗面部疾病的主穴,诸如风袭经脉、经筋弛缓之口眼㖞斜,风袭肌肤的面痒症,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的面肿,均可取本穴以散风通络、宣肺利水[8]。

迎香穴治疗胆道蛔虫病为经验之法[8]。

迎香穴在鼻翼傍五分,主治鼻鼽不利,窒洞闭塞。《玉龙歌》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盖肺开窍于鼻,大肠为肺之府,本穴属大肠而位近鼻窍,有宣肺通窍之功,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3]

13 主治病症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眼㖞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㖞、鼻衄、面痒、鼻息肉[6]。

迎香主要用于口鼻疾患等:如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或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嗅觉减退及喘息不利、胆道蛔虫症等[1]。

迎香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㖞斜,面痒浮肿;以及胆道蛔虫症等[7]。

迎香穴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㖞,面痒,面肿,头痛;胆道蛔虫病[8]。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息肉;

妇产科系统疾病;胆道蛔虫症,便秘;

其它:面神经麻痹。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2~05寸[6]。

一般向鼻根部斜刺03~08寸[1]。

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7]。

直刺01~02寸,局部胀痛。

沿鼻唇沟向内上平刺05~1寸,透鼻通穴[8]。

治胆道蛔虫病时应向外上平刺1~15寸,透四白穴[8]。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鼻部,有时有眼泪流出[8]。

142 灸法

不宜灸[6]。

迎香穴不宜直接灸[1]。

《针灸大成》:禁灸,恐火气有伤气道,肺恶热也[3]。

15 配伍

迎香穴配合谷治面痒浮肿[1]。

迎香配上星、印堂、合谷治鼻炎[1]。

迎香配风池、外关治外感鼻塞流涕[1]。

迎香配水沟、合谷,治鼻塞不闻香臭[8]。

迎香配水沟、胆囊、足三里、中脘透四白,治胆道蛔虫病[8]。

迎香配头临泣、太冲、合谷,治目赤肿痛[8]。

迎香配合谷、上星、印堂,治鼻塞、鼻衄[8]。

迎香配印堂、合谷,有宣肺气,通鼻窍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迎香配四白、地仓、阳白,有祛风活血通络作用,主治面神经瘫痪,面肌痉挛。

迎香配阳陵泉、丘墟,有驱蛔镇痛作用,主治胆道蛔虫症。

16 特效

遇到伤风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过敏性鼻炎, 迎香至发热,立刻见效[9]。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窒洞气塞,㖞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太平圣惠方》: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

《针灸大成》: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口㖞,面痒浮肿,风动面痒,状如虫行,唇肿痛,喘息不利,鼻㖞,多涕,鼽衄骨疮,鼻有息肉。

《百症赋》: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

18 研究进展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统计表明,针刺迎香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与中药组比较,无论近期疗效或远期疗效均较中药组优越[8]。

治疗鼻炎:针刺迎香能够恢复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对慢性鼻炎等黏膜疾患具有治疗作用[8]。

迎香是治疗鼻病首选穴。有报道用泼尼松龙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埋线治疗慢性鼻炎,针刺治疗慢性鼻炎等均取得满意效果。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产于全国各地,多自产自销。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炒去硬刺用。 药性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宣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可与防风、白芷、羌活、藁本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因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故一般风寒感冒少用。 2.鼻渊。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用治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者,一药数效,标本兼治,可内服亦宜外用,为治鼻渊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常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如苍耳子散(《济生方》)。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本品又常与薄荷、黄芩等疏散风热、清热药同用。其他鼻病,如伤风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等,本品亦较常用。 3.风湿痹痛。本品辛散苦燥,性温散寒,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四肢拘挛,可单用,或与羌活、威灵仙、木瓜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药同用,治风疹瘙痒。又本品研末,用大风子油为丸,还治疥癣麻风,皆取散风除湿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2.《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3.《玉楸药解》:“消肿开痹,泄风去湿。治疥疠风瘙瘾疹。”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苍耳苷、脂肪油、生物碱、苍耳醇、蛋白质、维生素C等。 2.药理作用:苍耳苷对正常大鼠、兔和犬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煎剂有镇咳作用。小剂量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抑制。本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对金**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 3.临床研究:以苍耳子水浸剂浓缩液治疗伤寒15例,全部见效,退热时间10小时~19天,肝、脾肿大5~7天消失,7例血、粪、胆汁伤寒杆菌阳性者,治疗后全部转阴(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8):23)。治疗扁平疣属于内动肝火型者,采用苍耳子汤(苍耳子10g,龙胆草6g,黄芩10g,板蓝根15g,薏米仁15g,生甘草6g,紫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内服。治疗中如内动肝火症状减轻者,可用苍耳子单方服用(青海医药杂志,1999,29(11):27)。此外,苍耳子还可用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蛋白尿、疟疾、急性菌痢、牙痛、疮疖、神经性皮炎、结膜炎等疾病。 4.不良反应:本品有一定毒性。中毒主要为肾脏损害,引起氮质血症,使肝脏充血、脂肪变性,肝功能急剧损害,继发脑水肿,引起强直性痉挛,最后导致死亡。早期症状有头晕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咖啡色物,轻度腹胀,伴腹泻或便秘;重者烦躁、躁动,或倦怠萎靡,嗜睡,口渴,尿少,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黄疸、肝脾肿大、肝功障碍,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以及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苍耳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量过大(一次超过30g)和炮制不当。因此要严格控制剂量,入汤剂以3~9g为宜,并严格炮制规范,遵循去刺的原则。苍耳子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是:早期静脉补液解毒;在12小时内予以1:2000高锰酸钾液洗胃,温盐水高位结肠灌肠,催吐,导泻;防止心衰,在葡萄糖液中加入氢化考的松100mg,每日1次,血压低者可在液体中加去甲肾上腺素;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保肝。 附药 苍耳草 为苍耳的茎叶。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风,清热,解毒。主要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也可用于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证。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本品散气耗血,体虚者慎用

采纳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辛夷的别名 7 来源 8 原植物形态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生药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功效与主治 14 辛夷的用法用量 15 化学成分 16 辛夷的药理作用 17 辛夷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31 望春花 1732 玉兰 1733 武当玉兰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6 含量测定 1761 挥发油 1762 木兰脂素 177 性味与归经 178 功能与主治 179 用法与用量 1710 贮藏 1711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辛夷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辛夷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辛夷 辛夷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īn yí

2 英文参考

flos magnoliae liliflorae [朗道汉英字典]

Magnolia liliflora [朗道汉英字典]

biond magnolia flow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los Magnol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iond magnolia flowerbu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辛夷

辛夷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 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 的干燥花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los Magnol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biond magnolia flowerbud(《中医药学名词(2004)》)

Yulan Magnolia Flower Bud

6 辛夷的别名

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

迎春、木笔花、姜朴花[2]。

7 来源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 Pamp玉兰M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 sprengeri Pamp等的花蕾[2]。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 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 的干燥花蕾[1]。

8 原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5m。嫩枝有毛,冬芽密生灰绿色长绒毛。叶互生,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0~18cm,宽6~10cm,先端阔而突尖,基部渐狭,全缘,上面有光泽,下面被柔毛。花大,钟形,先叶开放;花被片9,3轮,白色,矩圆状倒卵形;雄蕊、心皮多数,分别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骨朵果顶端圆形,多数,聚合成圆筒形。花期2~3月。果期6~7月。

9 产地

辛夷主产河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2]。

除低温地区外,全国各地有栽培。

10 采收与初加工

1~2月,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11 生药性状

花蕾呈笔头状或长卵形,长15~38cm,直径1~18cm,基部有木质短梗。苞片2~3层,每层2~3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长3~45mm,内表面棕紫色,质厚而脆,内层苞片较薄。花被片9,大小近似,棕紫色,层层紧密相抱。气清香,味微苦辛。

12 性味归经

辛夷味辛,性温;入肺、胃经[2]。

13 功效与主治

辛夷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治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2]。

14 辛夷的用法用量

煎服:3~9克[2]。

外用:适量,研末㗜鼻;或以其蒸馏水滴鼻[2]。

15 化学成分

辛夷含挥发油,主要为桉油精(cineole)、α蒎烯(αpinene)、丁香油酚(eugenol)、胡椒酚甲醚(chavicol methylether)、桧烯(sab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枸橼醛等。鲜花含微量芸香甙。

玉兰花蕾含挥发油,中含柠檬醛、丁香油酚,18桉叶素、茴香醚等[2]。

辛夷花中含挥发油,主为丁香油酚、黄樟醚(Safrole)、柠檬醛、茴香醚(Ahole)、黄酮苷,花色苷[2]。

16 药理作用

辛夷的挥发油有收缩鼻黏膜血管、健胃作用,煎剂给麻醉兔、猫、狗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但挥发油无降压作用;对动物在体、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体外对真菌、细菌、昆虫有抑制作用[2]。

17 辛夷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辛夷

Xinyi

MAGNOLIAE FLOS

172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Pamp的于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173 性状 1731 望春花

呈长卵形,似毛笔头,长12~25cm,直径08~15cm。基部常具短梗,长约5mm,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每层2片,两层苞片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花被片9,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呈萼片状,内两轮花被片6,每轮3,轮状排列。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体轻,质脆。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1732 玉兰

长15~3cm,直径1~15cm。基部枝梗较粗壮,皮孔浅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

1733 武当玉兰

长2~4cm,直径1~2cm。基部枝梗粗壮,皮孔红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淡**或淡黄绿色茸毛,有的最外层苞片茸毛已脱落而呈黑褐色。花被片10~12(15),内外轮无显著差异。

174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绿色或淡黄绿色。非腺毛甚多,散在,多碎断;完整者2~4细胞,亦有单细胞,壁厚4~13μm,基部细胞短粗膨大,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石细胞多成群,呈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壁厚4~20μm,孔沟不甚明显,胞腔中可见棕**分泌物。油细胞较多,类圆形,有的可见微小油滴。苞片表皮细胞扁方形,垂周壁连珠状。

(2)取本品粗粉1g,加三氯甲烷10ml,密塞,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兰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9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175 检查

水分不得过180%(附录ⅨH 第四法)。

176 含量测定 1761 挥发油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1762 木兰脂素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辛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四氢呋喃一水(35:1: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木兰脂素峰计算应不低于9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木兰脂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木兰脂素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0ml,称定重量,浸泡30分钟,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3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为9mm,湿法装柱,用乙酸乙酯5ml预洗)上,用甲醇15ml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4~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兰脂素(C23H2807)不得少于040%,

177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178 功能与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

179 用法与用量

3~10g,包煎。外用适量。

1710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711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苍耳子的别名 7 苍耳子的处方用名 8 苍耳子的来源 9 产地 10 苍耳子的采收与初加工 11 苍耳子生药性状 12 苍耳子的炮制 121 苍耳子的炮制方法 122 成品性状 123 炮制作用 124 炮制研究 125 贮存方法 13 苍耳子的性味归经 14 苍耳子的功效与主治 15 苍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 16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 17 苍耳子的用法用量 18 苍耳子中毒 181 不良反应机制 182 临床表现 183 治疗 19 苍耳子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 192 来源 193 性状 194 鉴别 195 检查 1951 水分 1952 总灰分 196 苍耳子饮片 1961 炮制 19611 苍耳子 196111 性状、鉴别、检查 19612 炒苍耳子 196121 检查 196122 鉴别 1962 性味与归经 1963 功能与主治 1964 用法与用量 1965 贮藏 197 出处 2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苍耳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苍耳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苍耳子 1 拼音

cāng ěr zǐ

2 英文参考

fructus xanthii [朗道汉英字典]

siberian cocklebur fruit,achene of Siberian cocklebu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ANTHII FRUCTU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Fructus Xanthi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iberian cocklebur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苍耳子为辛温解表药[1]。出《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2]。

苍耳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炒苍耳子表面焦**,刺尖焦脆,微有香气[2]。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2]。归肺经[2]。具有散风湿、通鼻窍的功能[2]。苍耳子生品消风止痒力强,多用于皮肤痒疹、疥癣等皮肤病[2]。炒苍耳子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2]。常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2]。

4 拉丁名

Fructus Xanth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iberian cocklebur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苍耳子的别名

苍耳子又名牛虱子、菜耳实、毛耳子、苍子、老苍子、胡苍子、苍株子、胡寝子等[1]。

(苔+木)耳实、苍子、苍棵子、牛虱子[3]。

7 苍耳子的处方用名

苍耳子、炒苍耳子[2]。

8 苍耳子的来源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2]。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带总苞的果实[3]。

9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3]。

10 苍耳子的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2]。

11 苍耳子生药性状

苍耳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苍耳子的炮制

苍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枲耳实[2]。

其炮制南北朝刘宋时期为:“凡采得,去心[2]。取黄精,用竹刀细切,拌之,同蒸,从巳至亥,去黄精,取出,阴干用”(《雷公炮炙论》)[2]。

唐代有烧灰的方法(《备急千金药方》)[2]。

宋代有微炒(《太平圣惠方》)[2]。

明代有酥制(《普济方》)、酒拌蒸(《本草乘雅半偈》)[2]。

清代基本沿用前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等[2]。

121 苍耳子的炮制方法

1.苍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

2.炒苍耳子  取净苍耳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刺焦时即可,碾去刺,筛净[2]。用时捣碎[2]。

122 成品性状

苍耳呈纺锤形,或卵圆形[2]。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刺,体轻质坚[2]。破开后内有双仁[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2]。

炒苍耳子表面焦**,刺尖焦脆,微有香气[2]。

123 炮制作用

苍耳子生品消风止痒力强,多用于皮肤痒疹、疥癣等皮肤病[2]。如治疗疔疮初起的七星剑(《外科正宗》)[2]。治白癜风和麻风,可用苍耳子煎汤内服(《医宗金鉴》)[2]。

炒后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2]。常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2]。如治鼻渊头痛的苍耳子散(《严氏济生方》)[2]。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挛急麻木,取苍耳子煎服有效(《食医心镜》)[2]。

124 炮制研究

本品含苍耳子苷、树脂、脂肪油、生物堿、维生素C及色素等[2]。

据初步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苍耳子的毒性与其所含毒性蛋白有关;部分学者认为毒性物质常损害肝、心、肾等内脏实质细胞,出现黄疸、心律不齐、蛋白尿[2]。尤以损害肝脏为甚,能引起肝昏迷而迅速死亡,即便治愈,也易留下肝肿大后遗症[2]。

苍耳子毒蛋白为其毒性成分之一,经水浸泡或加热处理,可降低毒性,如炒焦、炒炭后能破坏其毒性[2]。有人认为苍耳子药用必须炒至焦黄,使脂肪油中所含毒蛋白变性,凝固在细胞中不被溶出,而达到去毒目的[2]。另有研究认为,苍耳子炒品和炒去刺品水浸出物含量明显高于生品;而脂肪油含量则低于生品,镇痛作用强于生品,毒性低于生品[2]。经对苍耳子及其炮制品质量进行研究,认为水分一般在5%以下,水浸出物不低于8%,脂肪油不低于12%[2]。

苍耳子《中国药典》记载虽为有毒,但其生品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均不大,未能测出 LD50,其最大耐受量为成人临床用量的277倍以上[2]。尚需进一步研究[2]。

12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13 苍耳子的性味归经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2]。归肺经[2]。

苍耳子味甘、苦、辛,性温,有小毒[3]。入肺、肝经[3]。

14 苍耳子的功效与主治

苍耳子具有散风湿、通鼻窍的功能[2]。

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苍耳子生品消风止痒力强,多用于皮肤痒疹、疥癣等皮肤病[2]。如治疗疔疮初起的七星剑(《外科正宗》)[2]。治白癜风和麻风,可用苍耳子煎汤内服(《医宗金鉴》)[2]。

炒苍耳子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2]。常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2]。如治鼻渊头痛的苍耳子散(《严氏济生方》)[2]。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挛急麻木,取苍耳子煎服有效(《食医心镜》)[2]。

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止痛,止痒,杀虫的功效[3]。治风寒头痛,鼻渊,鼻塞,牙痛,风湿痹痛,肢体拘挛,麻风,疥癞,皮肤瘙痒[3]。

15 苍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

苍耳子果实含有苍耳苷,种子含有脂肪油等成分。

苍耳子含苍耳子苷、树脂、脂肪油、生物堿、维生素C及色素等[2]。

苍耳子含苍耳子苷(Xanthostrumarin)、氢醌、生物堿、β谷甾醇、豆甾醇、脂肪油[3]。苍耳子种子含羟基苍术苷

16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

苍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抑制心脏,抗炎,镇痛,镇咳,平喘,调节免疫,抗肿瘤,抗凝血酶,抗细菌,抗病毒等[1]。

苍耳子种子含羟基苍术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3]。

苍耳子煎剂可镇咳,抑制心脏活动[3]。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3]。

苍耳子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3]。

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可能是一种苷类性质的物质,它能引起动物的血糖急剧下降而致惊厥和死亡[3]。动物的病理解剖还发现,中毒后肾脏、肝脏都受到损害,脑组织有继发性水肿[3]。

水浸或高热处理可解除其毒性[3]。

17 苍耳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3]。用量不宜过大[3]。苍耳口服中毒量为30~90g[1]。

18 苍耳子中毒

苍耳口服中毒量为30~90g[1]。

181 不良反应机制

苍耳口服中毒量为30~90g。如服苍耳子干品30g以上,新鲜苍耳子10粒以上,儿童5~6粒即可中毒。其主要有毒成分为鼠李糖,含有的苍耳子苷等,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损害心、肝、肾等内脏实质细胞,并可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全身广泛出血,还作用于消化及神经系统,影响正常功能,最终导致呼吸和循环的衰竭。[1]

182 临床表现

潜伏期因食苍耳子的果、芽、饼的不同而不同,直接生食者潜伏期快则4~6h,慢则2~3d;食幼芽者1~3d发病;食苍耳子饼者10~20h发病。中毒表现为:轻者乏力、头晕、头痛、精神萎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面色潮红、发热等,严重者则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黄疸、肝区痛、肝大、出血倾向、颈强直、血压下降、尿闭、休克,甚至肝性脑病。[1]

183 治疗

苍耳子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肠道出血时可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硫酸镁导泻,超过4h者可用1%~2%的食盐水高位 ,静脉输液,给予葡萄糖醛酸和大量维生素C、B1、B12等保肝药物。

2对症治疗:有出血者,给予维生素K等止血剂,必要时输血。有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等。有心衰、尿闭者,要限制输液量,对症治疗。

19 苍耳子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

苍耳子

Cang'erzi

XANTHII FRUCTUS

19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

193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194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至淡黄绿色。总苞纤维成束,常呈纵横交叉排列。果皮表皮细胞棕色,类长方形,常与下层纤维相连。果皮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细长梭形,纹孔和孔沟明显或不明显。种皮细胞淡**,外层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厚;内层细胞具 状突起。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纹孔。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和油滴。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耳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财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一水(4:1: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95 检查 1951 水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一法)。

1952 总灰分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96 苍耳子饮片 1961 炮制 19611 苍耳子

除去杂质。

196111 性状、鉴别、检查

同药材。

19612 炒苍耳子

取净苍耳子,照清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黄褐色,去刺,筛净。

本品形如苍耳子,表面黄褐色,有刺痕。微有香气。

196121 检查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00%。

总灰分同药材。

196122 鉴别

同药材。

196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1963 功能与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1964 用法与用量

3~10g。

1965 贮藏

置干燥处。

19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0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